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942年,他写下了这首《囚 歌》。该诗是叶挺写在被囚禁的 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 房墙壁上的。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人”指的是革命者。
“狗”指的是叛徒。
“一个声音”指的是国民 党反动派的声音。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文章结构严谨,表现了作者对 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 追思之情。
表达 的情 感更 强烈
囚歌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 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1941年1月,作叶挺被国民党 非法逮捕,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 苦刑,仍坚贞不屈。
课文中除了李大钊,还写了哪些人?你从周围人物的 言行举止中体会到了什么?
星儿
“什么?爹!”我瞪 着眼睛问父亲。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了 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 瞅父 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 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 紧跟在他身后,走出 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 里。
李星华的恐惧、慌张和李大钊的沉 着、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 些事情?
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
被捕前(2-7) 工友阎振三被抓
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被捕时(8-18)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 危险处变不惊


被审时(19-29)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被害后(30-33) 全家知道父亲遇难的消息,悲痛欲绝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侧面 描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10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104张PPT)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 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二、新课讲解
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重点回忆了哪几个方面? 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重点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后四个方面。
二、新课讲解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按“被捕前、被捕时、法 庭上”顺序,画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 表情的语句,想一想:父亲是一位怎样的 革命者?
二、新课讲解
我会认
mái
fá bì
ruì xuē mó
埋 头 军阀 避 免 尖 锐 皮靴 魔 鬼
xíng jùn
苦 刑严峻
fěi
匪徒
zhuān
砖墙
kěn


zhí
执 行街
jiǎo
jiǎn
绞刑 捡 起
二、新课讲解
多音字
jiá
妹妹换上了新夹衣。
夹 jiā
jiā
用夹子牢牢的夹住衣服,它
才不会掉下来。
二、新课讲解
局势危急
早出晚归 烧掉文件和书籍
局势越来越严重面对朋友和母亲 的劝离,父亲是怎么说的,你从中体 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 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 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 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 开呢?"
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我立刻会意了妈妈的眼神。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 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5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舍身炸碉堡 的董存瑞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了不暴露 目标,在火 中纹丝不动 的邱少云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宁死不屈 的刘胡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 自由!
我期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 子里爬出!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2.“被捕时”
①被捕时的情形是怎样的?父女二人面对的是一群怎样 的敌人?
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缭乱的喊叫。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穿灰降服和长筒 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降服的警察,一拥而入, 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 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 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 到永生!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 2.从课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选取一处场面 描写、一处人物描写,进行摘抄与赏析。
课文两次提到父亲遇害的精确日期,意在铭记这一 特殊的日子,强化父亲遇害给作者带来的内心创伤。 首尾两次对父亲遇害时间的强调,形成了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 作用,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敌人强烈的冤仇,与作为 女儿对父亲的理解、敬佩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面对敌人 残酷审讯, 坚贞不屈 的赵一曼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共23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共23张PPT)
神态描写
返回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 是 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 乱蓬蓬的长头 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返回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 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动作描写
返回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 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 望我们。
1
Hale Waihona Puke 234567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 看去。”
语言描写
返回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 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 喊叫。
场面描写
返回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 动作描写
返回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 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 道理可讲的。
学法归纳,小结全文
学完这节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阅读课本P62、63“阅读链接”,查找资料, 了解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选择其中一位,完成革 命烈士档案卡。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返回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 革命事业的信心。
资料链接
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 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 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 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李大钊的品质。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面对死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45张PPT)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 去买报。他是哭着从街上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 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 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 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首尾呼应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深深的怀念。
➢ 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 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 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 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 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 到烈土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 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母 2妈8亲日,:昨黄天昏是,警4月察2叫8日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4)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是
(5)选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课文中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这句话也属B 于 前后照应。对这种写法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后照应的写法,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 B.前后照应的写法,能够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 更 完整。 C.前后照应的写法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牢记 在心的思想感情。 D.前后照应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能更
第1课时
初读感知
➢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 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主 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 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 父亲遇难后家人的沉痛心情来叙述课文的, 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称作倒叙。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188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188张PPT)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对越来越危急的局势,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 压力,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不顾自身 安危,表现了李大钊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第 三句是对李大钊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李 大钊的临危不惧,展现了革命者的沉着、镇定。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①“他的
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一句通过神态 描写,表现了一位革命者在残酷的折磨下坚贞 不屈的内心世界。②“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 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 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
初读课文 我会读
李大钊 张作霖
zhì

幼稚 避免 娱乐
dènɡ

瞪眼 暂时 僻静
xuē
皮靴 宪兵 侦探
xínɡ
hēnɡ
jùn
苦刑 冷哼 严峻
kěn
páo
啃食 棉袍 押走
阎振三

啪 chǒu
眼瞅

魔鬼
bǎnɡ
绑起来
zhí
执行
初读课文 我会写
稚 避 峻啪 瞪 僻瞅靴魔刑 哼绑啃袍执
初读课文
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品读课文
(1)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 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 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 月28日。”
首尾呼应 永远缅怀 激励后人
随堂练习
三、拓展阅读。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 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 “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 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 坐着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4张PPT)
第30至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我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叫醒又昏过去
第1自然段:主要是采用用回忆和插叙的手法来总起全文,概括全文,因此同学们应当认真领会该段的内容
第8至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这些段落表现出父亲临危不惧、正定自若的英雄气势,显示出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课外书屋
THANKS
谢谢观看
学习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缭乱—混乱
恐怖—恐惧
僻静—安静
含糊—模糊
反义词
含糊—清楚
恐怖—安宁
幼稚—成熟
粗暴—和蔼
Teaching extension
延伸教学
Part 4
相互讨论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回答为什么李大钊烧掉文件?
为什么李大钊先生不离开北京避难?
作者在法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孩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句析解
课程设计
延伸教学
课文教学
A
B
C
D
目 录
CONTENT
Curriculum desig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设计
Part 1
李大钊时代背景描述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
.
.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让学生理解倒叙写法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0张PPT).ppt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0张PPT).ppt
力日渐衰弱。当时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找强国 之路,先是洋务运动,后有1898年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发动的“百日维新”。李大钊就 诞生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之中(1889年 生)。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长 达2千余年的封建统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 等级关系没有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制度也没有改变。后来,袁世凯复辟、军阀 混战。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从1917五四运 动前夕到1927国内第一次革命时期,整个国 家笼罩在一片阴云惨雾之中。
• 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 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 •
②张李大作钊同霖志是一位真阎正—的—振革毛命三泽者东,主永席远是娱共产乐党人场学习的楷
• 模暂和榜时样。
宪——兵习近平总书记 侦探
• 押—下—毛去泽东主席 李大钊
• ②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 模和榜样的严峻的态度,没 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 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局势越来越严峻,
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 紧张。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
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 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 时候,这里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纷涌 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

——习近平总书记
宪兵:军事政治警察,在文中是代表反动 派的军事警察。
押:本意是在文书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押解”,表示敌人 把我们像犯人一样对待。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避 僻峻 靴 魔绑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前后照应
突出了作者对父 亲深切怀念的悲痛 心情。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沉稳严峻
法庭上
视死如归
被害后
敬仰、怀念父亲
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艰难走过100年。翻开历史记忆的 书签,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还有 很多,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永远 铭记他们的动人故事,用行动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向他们致敬。敬 礼!
地对妻子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
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
朋友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北京的 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局势这么紧张,你趁现在赶紧逃走吧,父亲
坚决地说……
妻子对他说,孩子们还小,你是咱们家的顶 梁柱,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过 呀,可是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前诵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对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 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 神,和对家人深沉的爱。 3.感悟课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行文特 点。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 命者?
有感情地朗读8—18自然段,抓重 点词研读李大钊被捕时的神态描写。
被捕时
神态、动作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危险已经降临,但李大钊依然镇定从容, 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应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8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87张PPT)

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 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 到烈土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 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 _______的表达方法,我们以前学过 的文章_________ 也采用了这样的表 达方法。
生字生词认读
埋头 军阀 躲避 瞪眼 长靴 魔鬼 受刑 严峻 土匪 残忍 执着 侦探 暂时 捆绑 宪兵
啃骨头 棉袍 啪啪响
阀 里面写紧凑,不要少写撇。 屉 第五笔竖、第六笔竖,第八笔竖折。 魔 广字头的撇是长撇,里面写紧凑,
不要忘写里面的撇折和点。
第2课时
➢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品词析句
➢ 快速阅读“被捕前”部分,找出李大钊 说的两句话,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 所包含的意思。
前后态度的对比:
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 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 的小手枪,就往外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 瞅了瞅父亲。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 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
对“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中“知道 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 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 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
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
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 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 能离开呢?”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1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19张PPT)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叙述了他为挽 救民族危亡而立志从事革命的抱负。他以豪 迈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语言写道:“钊自束 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 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 计。”
3.[革命文化]
红岩英烈王朴
王朴烈士,诞生于重庆一个富商家 ,1946年入党。他通过在 重庆办学发展了700多名党员,还说服母亲变卖家中所有田产,将 所得近2000两黄金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1948年,王朴 因叛徒出卖被关押到白公馆监狱时,儿子诞生才10个月。在家人 做了大量工作后,负责看守的国民党特务答应,只要王朴签字认 错就可以出去。家里也提前给他安排好了,出来后立刻就可以去 香港,但王朴拒绝了。1949年10月28日,重庆解放前夕,王朴被 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年仅28岁。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题支架:
分析内容
开头和结尾都提到 了父亲遇害的日期
强化中心 使文章内容结构紧密 加深印象,表达情感
好处
首尾呼应
参考答案: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形成了首尾呼 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李大钊遇害的日 期,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 强化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冤仇,更加 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 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抓体
写人、写事类
谁?在哪?何时?干什么?结果?来自裁法状物、写景类
外形、性能、用途……
印象最深的事
选择文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谈体会
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谈 结合感受颇深的句子谈
答题模式 印象深刻的事+(事情简述+)分析+体会或感受
参考答案: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这样几件事情:父亲 烧毁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 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 对危险处变不惊;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冷 静;全家得知父亲遇害的消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8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89张PPT)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并完成以下任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三部分: 父亲被敌人逮捕的经过。(8-17)
第四部分: 在法庭上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18-29)
第五部分: 得知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30-32)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
敌人:兴师动众
父亲神态描写:从容镇定
说一说:被捕时的父亲 是什么样子的?
坚定沉着 将生死置之度外
法庭上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 折磨后依旧坚强。
深入探究——被捕时
总结被捕时父亲的人物形象。
坚定沉着 视死如归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法庭上
找出描写父亲在法庭上的句子。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写出了父亲经历 了敌人的重刑后依旧坚 强的本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16张PPT)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 那一天。
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 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 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 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 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 非常冷静。
神态描写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 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 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
语言描写
“前后照应”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 处。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创 始人之一。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爱国运 动 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 者。对中国早期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 要作用。
生字过关


bù chǒu mó
籍屉 怖瞅魔
Pàng xíng hēng jùn cán
胖刑哼峻残
Fěi

kěn
jiù
匪 窝 啃舅
词语积累
书籍 抽屉 恐怖 瞅着 严峻 残酷 匪徒 魔鬼 肥胖 苦刑 哼哼 窝窝头 啃完了 舅姥爷
3、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 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 捕的工友阎振三。
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前 被捕前
后 照
被捕
忠于革命事业

被审
记住4月28日被害
思考探究: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述了哪几件事?它 们分别是哪些段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共35张PPT)
指1927年的春天,作用是承接第1自然段, 引起下文的回忆。
4.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 地方?
烧掉文件书籍。 张作霖要派人搜查。 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5.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写 了几层意思?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
写了两层意思: (1)“我哪儿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 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 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 (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 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 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 危置之度外。
(1)课文前面讲到李大钊“有时候他留在家 里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 投到火炉里去。”为什么这样做,前面没有 说,在后面做了交代:“军阀张作霖要派人 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 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 夜里还不见回来”,他为什么没有回来,这 里没有交代。到了下文,又提到了阎振三: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 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 的便衣侦探拉着。”
避bì 躲避 瞪dèng 瞪眼 靴xuē 靴子 哼 hng
袍 páo 衣袍
峻jùn 严峻 僻pì 僻静 魔mó 魔鬼 绑 bǎng捆绑 执 zhí 执行
解释下列词语。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军阀割据, 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 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1927年4月6 日早晨,李大钊被捕。这篇课文按照李大钊 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 序,叙述事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美课件(共5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美课件(共57张PPT)

组词:避让 躲避 退避三舍


笔顺:
音序:P
结构:左右
偏旁:口 笔画数:11
形近:拍球 害怕 伯父
组词:啪啦 噼啪 噼里啪啦
dèng

笔顺:
音序:D
结构:左右
偏旁:目 笔画数:17
形近:蹬腿 橙子 澄清
组词:瞪眼 迷瞪 目瞪口呆


笔顺:
音序:P
结构:左右
偏旁:亻 笔画数:15
形近:躲避 劈柴 墙壁
返回
课堂练习
一、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我们应该( 严格 )要求自己,坚决不迟到
不早退。
2.任何有损国格的行为,哪怕很小,都应该
受到( 严厉 )的惩罚。
3.我们应该( 严肃 )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
二、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 奇怪 ) 容易——( 轻易 ) 慈爱——( 慈祥 ) 模糊——( 含糊 ) 占领——( 占据 ) 领会——( 会意 )
交代回忆的时间 表明记忆深刻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
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交代回忆的内容
照应文题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文章 结构富于变化;突出表现中心思想。
☆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我”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 倒叙
第二部分:(2~7)父亲被捕前拒绝离开北京。被捕前
谁也不知道,在这辆不起眼的骡车上坐
着的掌柜和账房先生,竟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
国思想界的两个领军人物——
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一路长
谈,一路颠簸,竟然颠出了“南陈北李,相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
1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 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李星华(1911-1979) 李大钊的女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 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 前的回忆》等。
三、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回忆” 的近义词是 记忆 ,“十六年前” 指的是 距写文章的1943年16年的1927年。
课文详解
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 顺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再深 入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 上”顺序,画出描写父亲李大钊语言、行动、 表情的语句,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1.初读课文,完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对比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 敌人:虚张声势 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不慌不忙
动作描写: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来的人
对 比
父亲
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 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 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的态度,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 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严峻:严厉;严肃。 沉着:镇静;不慌张。 怒气冲冲: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冲冲,形容愤怒、激动的 样子。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近义词
词语对对碰
反义词
慈祥——和蔼 幼稚——天真
幼稚——成熟 耐心——急躁
含糊——模糊 严峻——严厉
含糊——清楚 严峻——和气
粗暴——粗鲁 残暴——残忍
粗暴——温和 残暴——仁慈
整体感知
课文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这么久的 时间里,作者回忆了些什么,回忆了谁?
他就是—— 李大钊先生
自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 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军阀张作霖在帝 国主义支持下,率兵 进关,占领河北、山 东等地,以武力威胁 北伐国民革命军,下 令通缉李大钊同志。
局势危急
早出晚归 烧掉文件和书籍
局势越来越严重面对朋友和母亲 的劝离,父亲是怎么说的,你从中体 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 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 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 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 开呢?"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导入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 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 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 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 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第一件事情(第2—7自然段):写被捕前父 亲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 工友阎振三被抓 。 第二件事情(第8—17自然段):写父亲 被敌人, 逮捕的经过 。 第三件事情(第18—29自然段):写在法庭上 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 的情景。 第四件事情(第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 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心情 。
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 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坚持到底忠于党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 外,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说一说:被捕前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被捕前的父亲
对工作高度负责 对革命高度忠诚
被捕时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 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 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被捕前
1927年春天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 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 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早出晚归 工作忙碌
父亲为什 么而忙碌?
1926年春天
李大钊领导并 亲自参加北京人民 反对日、英帝国主 义和反对军阀张作 霖吴佩孚的斗争。
必须争分夺秒工作
1927年春天
敌人:兴师动众
父亲神态描写:从容镇定
说一说:被捕时的父亲 是什么样子的?
坚定沉着 将生死置之度外
法庭上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 折磨后依旧坚强。
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 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 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 革命事业的信心。
思考: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
练一练
一、连一连组词语。 偏 水 苦肉
躲外
刑 形 僻避 绞 饺
二、将下列词语按意思相近的分组。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残暴 )——(残酷) (含糊 )——(模糊) (安宁 )——(安定) (可惜)——( 惋惜) (占据 )——(占领) (坚决 )——(坚定)
造句

笔顺 组词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笔顺 组词
造句
hnɡ

易写错
右下角是“了” 这一笔是撇
xínɡ

多音字

hng(——) hēng 哼哧
例:哼(hng),大家都累 得哼(hēng)哧地直喘气, 就小明在偷懒,什么活也不 干!
词语解释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纷乱:杂乱;混乱。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拥了进去,挤了进去。拥,拥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