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合集下载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关于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解释在我省现行人口计生统计口径中,“常住人口”有其特定含义,包括以下四部分人:(一)户口在本地,常住在本地的人。

通俗地说,就是户在人在、人户一致的人,这部分人由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是毫无疑义的;(二)户口在本地,因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人。

这部分人特指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而不在的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或者躲避计划生育的人。

这部分人虽然流出,有的流出时间已超过3个月甚至数年,但最终还要(或可能)回乡居住,其常住趋势是现户籍地,所以要由户籍地统计。

当然,在流动人口统计中,这部分人如果外出3个月以上,又成为了流出人口。

因此,这部分人既是我们的常住人口,又可能是流动人口,如果具有双重身份,就应作双重统计;(三)因婚姻、工作等原因常住在本地,户口未迁入的人。

这部分人特指人户分离中人在户不在、而人在的原因是婚嫁进来和工作调动进来、已经在现居住地世居的人。

这部分人虽然户口暂时未迁入,但不是流动人口,应由现居住地管理,所以要由现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

从户籍地的角度,这部分人也属人户分离中的户在人不在,但不在的原因不是外出务工经商或者躲避计划生育,所以户籍地就不需统计,而应作迁出处理。

为了不重不漏,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应进行协调处理,特别是在城区(包括城区之间和农村嫁往城区),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更需要协调处理;(四)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已经世居本地,暂时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户口的人,这部分人由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

WIS操作中的常见错误及避错、纠错方法一、总人口、育龄妇女重复统计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人户分离、婚迁导致的重复由于人户分离、婚迁等统计口径把握不准,容易造成户籍地、居住地重复统计。

解决办法:在WIS里有注销功能,各地应该按照统计口径要求,注销不属于本地管理的对象。

WIS的迁入、迁出不能理解为户籍的迁入、迁出,而是根据统计口径判定是否应该由当地管理,据此决定是否迁入、迁出。

人口普查:人口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人口普查:人口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人口普查:人口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引言人口普查是一个用来获取并记录特定地区居民的基本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政府和研究机构了解和分析人口结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现象,为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人口普查数据采集调查问卷设计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首先需要设计调查问卷,确保所有需要收集的信息都被涵盖其中。

调查问卷应该简明扼要,避免冗长而复杂的问题,并根据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数据采集方法人口普查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调查以及在线问卷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人口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数据清洗与整理在人口普查结束后,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这一步骤旨在删除重复、无效或错误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是对收集到的人口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人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人口数据转化为图表、图像或地理空间数据等形式,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和传达信息。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有条形图、饼图、散点图以及地图等。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旨在从大规模的人口数据中挖掘出隐藏的模式和关联关系。

通过使用相关技术和算法,如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关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人口结构的趋势和变化。

结论人口普查是获取社会经济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正确而有效地对人口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非常重要。

采用合适的实施方法和合理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有价值的洞察,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支持。

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方法

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方法

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方法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统计工作,对于了解国家的人口基本情况、制定人口政策以及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需要使用科学、准确的数据统计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精确性。

本文将从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方法。

一、数据采集在进行人口普查数据采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个人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登记注册等。

1. 个人访谈调查个人访谈调查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由专门访查人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获取相关信息。

在进行个人访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访查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熟悉调查指南和问题。

(2)确保被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保密,保护其隐私权。

(3)针对特定人群,例如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使用辅助设备或采取其他适当的调查方法。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向被调查对象提供调查问卷,要求其填写相关信息。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合理的问卷,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易于回答。

(2)在分发调查问卷时,应解释调查目的,鼓励被调查对象如实填写。

(3)对于无法适应口头访谈的特殊人群,可以采用适当的辅助工具,例如图表和图片。

3. 登记注册登记注册是通过政府机构或特定的机构对人口信息进行收集和记录。

在进行登记注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的登记注册制度,明确登记内容和要求。

(2)确保登记设施的覆盖面和容量,以应对大规模的人口统计工作。

(3)加强对登记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数据整理在数据采集阶段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编码处理。

数据整理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归类和汇总,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1. 数据分类根据人口普查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地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进行分类。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一)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一)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一)常住人口统计标准什么是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在一定时间内有连续居住意愿并已居住满6个月及以上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统计人口的基本单位,是城市规划、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核心基础。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影响•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和效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合理制定,能够有效避免虚假登记,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政策制定、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制定•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制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依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制定。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制定需要结合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情况和人口基本属性变化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适时修订完善。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分级管理•常住人口应根据户籍、身份证和常住证等标志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范围和权责。

•常住人口分级管理的目的在于精准定位每个人口的所在地和隶属关系,为公共服务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应用•常住人口统计标准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市民身份认证等多个方面。

•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区域差异,针对性制定措施,达到最佳效果。

总结常住人口统计标准是统计人口的核心标准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制定和应用常住人口统计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科学依据,分级管理和精准定位每个人口的所在地和隶属关系,为公共服务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因此,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制定和应用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认真思考和积极推动。

只有确保常住人口统计标准的科学合理和有效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

常住人口统计方法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为了让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发展进程加以界定和监测,使公众、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知道当前的发展水平及同其他地区、国家的差距,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作为经济主体和社会细胞的“人”理所当然的成为该指标体系的核心,人口统计成为各种统计的基础。

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时代,户籍人口基本就是本地生产、生活的总人口,因而可以直接作为发展的评价指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人口流动性增强,户籍人口与本地生产、生活的人口出入越来越大,要客观地反映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使用常住人口指标已成必然。

一、常住人口的概念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具体调查时,符合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口登记为常住人口:(一)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并已在本乡、镇、街道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的人。

(二)已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以外的人。

(三)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

(四)调查时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常住户口待定的人。

(五)原住本乡、镇、街道,调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

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但已离开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户口所在地只登记人数,不计入户口所在地的常住人口数内。

二、常住人口统计的重要性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并制定发展规划,常住人口是计算人均水平和人均增长水平的必要指标。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常住人口是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依据。

关于常住人口统计方法的思考

关于常住人口统计方法的思考

中国信息报/2004年/04月/27日/关于常住人口统计方法的思考王购高 关于常住人口统计的原则1.基本反映客观实际。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取得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统计资料,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准确,即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

常住人口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特别是外来人口情况更加复杂,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搞准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更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我们在进行常住人口统计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工作,使常住人口统计数据基本反映客观实际。

2.统计方法设计要考虑县市(地)两级需要。

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在设计常住人口统计制度方法时,要考虑县市两级的需要。

特别是在制订与之有关的抽样调查方案,组织进行抽样调查时更要注意。

在以往的统计工作中,有时如五年一次的1%、1‰的人口抽样调查,样本量过少,对县市两级根本无代表性。

县、市两级统计部门所做的工作,纯粹成了交“公粮”。

3.方法要简单易行,操作性要强。

进行常住人口统计调查工作,要从人的居住地开始,需要动员村(居)委会最基层的同志参与。

而村(居)委会的同志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同时县市两级政府统计部门人员力量与工作任务的矛盾大。

进行常住人口统计,方法一定要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4.要整合统计资源,搞好条块结合。

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来源有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经常性登记。

目前,与人口统计有关的有公安、计育、统计等部门。

国家和省一级人口数据基本是由统计部门以人口普查为基础,按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推算。

市县一级基本是采用公安部门的人口统计年报。

进行常住人口统计,政府统计部门要发挥龙头作用,全局一盘棋,统筹规划。

要分析研究公安、计育人口统计的现状,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加强对部门人口统计的指导和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完善统计制度和方法,提高人口统计数据质量。

5.从三种人口概念入手,规范常住人口统计。

人口数据可分为现有人口、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三种。

北京人计数方法

北京人计数方法

北京人计数方法计算人数是研究人口统计、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以及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重要课题。

而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北京,准确计算人口数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北京人计数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有效且可靠的人口计数方案。

一、常用方法:1. 人口普查:是通过全面调查的方式,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人口进行登记统计,使用简单、成本较低,但工作量大且周期长。

2. 抽样调查:在特定地区抽取一部分人群进行调查,再将结果推广到整个人口群体,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工作量和调查周期,但可能存在抽样误差。

3. 固定视角摄像监控:通过在特定区域设置摄像头,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标记和计算行人数量。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实时计数,但受到视角限制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的影响。

1. 利用公共交通数据:北京的地铁系统广泛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通过收集进出站的刷卡数据,可以获得人群流动的关键信息。

结合时间段判断高峰期和非高峰期,通过不同时段的刷卡数据计算人流量,即可估算出该地区的人口数量。

2. 基于手机号数据分析:通过手机信号的基站数据,可以实现对人口流动的追踪和分析。

运营商通过手机信号的强度和基站位置,可以确定人群的大致位置。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手机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取人口分布的信息,并计算人口数量。

3. 利用摄像监控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北京的主要道路、公园、商业区等地设置摄像头,并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行人检测和计数。

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摄像头的监控视频进行分析,可以自动地计算出人口数量,并实现实时监测。

以地铁数据为例,北京地铁每个站点都有刷卡通道,并且每次进出站刷卡都有记录。

我们可以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地铁刷卡数据,根据每个站点不同时段的刷卡数量来推算人口数量。

例如,我们观察到在早上8点到9点的高峰期,在某地铁站一个小时内有1000次进站刷卡记录,这个数字可以作为该时段内该地区人口数量的一个参考值。

北京的人口计数方法有多种,包括利用公共交通数据、基于手机号数据的分析以及摄像监控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 统计法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 统计法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统计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统计法城市和农村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种趋势促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当今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政府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城乡住户的情况。

这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来调查住户的情况。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住户的概念。

在城乡住户中,住户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住宅内的人口。

人口分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指在该住宅内常年居住的人口,而流动人口指在该住宅内暂时居住的人口。

在城市和农村中,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是不同的。

因此,在调查住户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两类人口的存在,以便更好地了解住户的情况。

其次,为了调查住户,需要收集住户信息。

住户信息包括以下内容:住户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详细的住户信息,有助于政府了解住户的情况和需求。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问题的设置应该以住户信息为主,既要考虑到常住人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流动人口的特点。

调查问卷应该涵盖以下方面:住房状况、就业状况、收入状况、教育程度、文化程度、医疗状况、饮食习惯等。

此外,为了充分了解住户的特点,调查问卷还可以包括不同的特殊问题。

例如,针对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情况。

最后,我们需要执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应该追求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整个调查过程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

专业人员需要接受培训,掌握调查技能和知识。

为了有效地调查,专业人员还需要和住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在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隐私保护和诚信服务,确保住户的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总之,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统计法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住户的情况,进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

只有通过专业的调查方法,才能得到更准确、全面、完整的数据。

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常住人口密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数量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

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方法一: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这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即将一个地区的总人口数除以该地区的总面积。

例如,某个城市的总人口数为100万人,总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则该城市的常住人口密度为1000人/平方公里。

方法二:居住面积除以居住人口数这种方法是针对城市居住区域的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该区域的居住面积,然后将该面积除以该区域的居住人口数。

例如,某个城市的居住面积为50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数为50万人,则该城市的常住人口密度为1000人/平方公里。

方法三: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人口普查是一种全面、系统地调查和统计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活动和特征的方法。

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可以计算出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密度。

例如,某个县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县总人口数为50万人,总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则该县的常住人口密度为500人/平方公里。

方法四:卫星遥感数据计算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覆盖信息,包括城市建筑、绿地、水体等。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计算出一个地区的建筑覆盖面积,从而计算出该地区的常住人口密度。

例如,某个城市的卫星遥感数据显示,该城市的建筑覆盖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50万人,则该城市的常住人口密度为1666人/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情况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数据来源进行选择。

在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常住人口密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常住人口密度计算方法
常住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常住人口数量与该地区面积的比值,常用于衡量人口的聚集程度。

其计算方法如下:
常住人口密度 = 常住人口数量÷地区面积
其中,常住人口数量指该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年)内居住的人口数量,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

地区面积则指该地区的总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常住人口数量的数据应来自可靠的统计机构或人口普查数据,避免因数据不准确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2. 地区面积的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括不同区域的土地
利用状况和边界的确定等。

3. 常住人口密度的单位通常为人/km,但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单位。

4. 需要注意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区别,在计算时应只考虑常
住人口数量。

通过常住人口密度的计算,可以了解某一地区的人口聚集情况,辅助规划城市建设、评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 1 -。

各年人口普查的方法

各年人口普查的方法

各年人口普查的方法
人口普查是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旨在收集和统计特定地区或整个国家的人口信息。

以下是各年人口普查常用的方法:
1. 个别普查:这是最传统的人口普查方式,调查员逐个家庭或个体进行访问,填写调查表格。

他们通常会记录个体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

2. 抽样普查:为了缩小工作量和成本,普查机构有时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他们从整个人口中随机选择一部分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调查并据此推算全体人口的信息。

3. 在线调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在线问卷调查的人口普查也越来越普遍。

普查机构会通过网络渠道向人们发送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并提交。

4. 电话调查:普查机构会聘请调查员通过电话对被调查者进行采访。

调查员会问相关的人口统计问题,并记录下回答信息。

5. 利用现有数据:有些年份的人口普查会利用其他机构或部门已经收集到的数据。

例如,通过医疗机构、学校、就业数据等来得到一些人口信息。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可能使用不同的人口普查方法,但以上方式是较
常见的方法。

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

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

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人口统计和分析是一门研究人口数量、结构以及分布等问题的学科。

它对于了解人口变化趋势、制定人口政策、规划城市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人口密度计算、年龄结构分析等。

一、普查方法普查是一种全面、定期、详尽地调查人口和经济社会状况的方法。

通常由政府组织进行,可以获得大量准确的人口数据。

普查可以帮助了解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等情况。

同时,普查还可以获取其他关键信息,如住房状况、家庭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等。

通过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人口发展的趋势和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通过对人口抽样,获取样本数据,进而推断总体的特征。

相比于普查,抽样调查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在抽样调查中,需要合理选择样本,确保样本代表总体,并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抽样调查常用于获取人口的态度、行为、观念等主观信息。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人口群体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口现象。

三、人口密度计算方法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居住人口的数量。

计算人口密度可以帮助评估城市或区域的人口集中程度,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具有指导作用。

人口密度计算的基本公式是人口数量除以面积大小,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来表示。

人口密度计算常用于人口分布的空间分析,可以研究城市拥挤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四、年龄结构分析方法年龄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年龄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了解人口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为制定教育、养老、就业等政策提供参考。

常用的年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构建年龄金字塔、计算老龄化指数、测算人口依赖比等。

年龄金字塔可以直观地展示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老龄化指数衡量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人口依赖比反映了经济支撑与人口负担的关系。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洞察人口的结构变化和特征。

综上所述,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人口密度计算、年龄结构分析等。

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方法

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方法

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方法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统计的一种调查方法。

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方法对于政府和决策者制定社会发展政策、规划社会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方法,并分为以下几个小节展开论述。

1. 人口样本调查人口样本调查方法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统计,再据此推算总体数据的一种方法。

通过抽样调查,可以节约成本、减少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样本调查可以使数据结构更加准确、可靠,提高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2. 数据记录与整理在调查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这一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采用合适的分类和编码方法,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同时,应注意保护被调查者的个人隐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数据分析与解读数据分析是根据已经记录和整理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趋势等信息,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在数据解读中,需要结合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进行合理解释,确保分析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4. 数据可视化呈现为了更好地传达和展现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果,数据可视化呈现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将大量的数字信息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表达,使数据更具说服力。

同时,数据可视化还可以帮助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关联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5.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是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数据验证机制、进行质量监控和反馈,加强培训和审查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处理效率。

6. 数据更新与长期监测人口普查数据的更新和长期监测是保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人口普查的数据也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

人口数量及出生率计算方法

人口数量及出生率计算方法

人口数量及出生率计算方法
人口数量和出生率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正确计算这些指标非常重要。

以下是计算人口数量和出生率的
方法。

计算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的人数总和。

它可以通过
以下方法计算:
方法一:人口普查
定期进行人口普查是计算人口数量的主要方法。

通过抽样一定
比例的人口并记录他们居住的地点及其他信息,然后通过对这些数
据进行分析来估计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方法二:数据模型
使用数据模型是一种近似估算人口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不同的数据来源,包括人口普查数据,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移民和出生/死亡率数据等,以预测人口数量。

计算出生率
出生率是指每一千人口中新生儿的数量。

以下是出生率计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方法一:根据实际出生人数计算
该方法是指按时间段记录实际出生人数,并根据人口普查数据估算该地区的总人口数量。

然后通过计算每千人口中的出生人数来计算出生率。

方法二:综合出生率计算
该方法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考虑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其他因素来计算综合出生率。

例如,该方法通常使用期望寿命和女性生育年龄等因素来估算出生率。

以上是计算人口数量和出生率的方法。

准确的人口数量和出生率是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

人口普查中的统计方法

人口普查中的统计方法

(作者单位:辽宁省统计局调查队第二产业调查部)◎刘淼人口普查中的统计方法理科学国家为了解人口基数情况以及人口分布状况,所以采用人口普查的方式。

人口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

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的基础上对所负责的普查小区进行全面摸底,掌握普查小区内的人口和居住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依据编制的底册进行入户登记工作,并参考部门行政记录等资料进行比对复查,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

普查的统计方法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一、简述人口普查中的统计方法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国人口情况,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整理、分析、公布这个过程称之为人口普查。

现在人口普查统计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统计,另一种为动态统计。

静态统计,是选取一定的时间点,对某一时点上人口状况的调查和统计。

它截取某一时点的人口静止状况,反映连续不断变动过程中某一地区人口的一个横断面,犹似照相一样,摄取某一瞬间的人口状况。

人口静态统计的内容,包括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各种人均数字,人口的地区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民族构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就业人口的产业、职业构成,以及宗教、语言、收入和居住状况等等,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搜集的时点人口数据,都属于人口静态统计的内容。

与人口静态统计相对应的是动态统计,它指该时期连续不断发生的累计数字。

犹似放电影一样,反映某一时期内的人口变动情况。

人口动态统计的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的出生、死亡人数,迁入、迁出人数,结婚、离婚人数等等。

例如我国户籍登记机关登记的每年人口自然变动数据和机械变动数据,计划生育机关每季或每年的计划生育数据,都属于人口动态统计的内容。

此方法能够对人口的基本数量、人口目前的生活状态进行一个全面的整理汇总,能对国家管理人口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人口普查统计方法相辅相成(一)静态统计为基础我国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在住地进行登记。

农村常住人口统计口径

农村常住人口统计口径

农村常住人口统计口径一、引言农村常住人口统计是指对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工作。

农村常住人口是指在农村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居住的人口。

准确统计和了解农村常住人口的情况对于制定农村发展规划、实施精准扶贫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常住人口的定义农村常住人口是指在农村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

其中,农村户口人口是指在农村地区有农村户籍的人口,农村流动人口是指在农村地区长期居住但没有农村户籍的人口。

在统计农村常住人口时,应以户籍所在地为准,避免重复统计。

三、农村常住人口的统计方法1. 普查方法:定期进行人口普查,通过家庭访问和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数量和基本信息。

2. 抽样调查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抽样户进行访问和调查,然后推算得出农村常住人口的数量和特征。

3. 统计登记方法:通过农村户口登记信息,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数量和变动情况。

四、农村常住人口的统计指标1. 人口数量: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总数,包括农村户口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

2. 年龄结构: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包括儿童人口、青年人口、中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

3. 性别比例: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性别比例,包括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

4. 教育程度: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教育程度分布情况,包括文盲人口、初级教育人口、中级教育人口和高级教育人口的比例。

5. 劳动力人口:统计农村常住人口中的劳动力人口比例,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比例。

五、农村常住人口的变动情况农村常住人口的变动情况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反映了农村地区的生育水平,死亡率反映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迁入率和迁出率反映了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情况。

六、农村常住人口统计的应用1. 农村发展规划:通过统计农村常住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可以为制定农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

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

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用于反映一个地区在某一年末的常住人口情况。

常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地区以合法身份在长期或永久居住的人口。

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对于评估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流动情况以及人口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因此准确把握人口情况对于政府决策、社会规划以及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作为一种人口统计指标,能够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动趋势,从而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

本文将对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文章将阐述常住人口的定义和意义,解释常住人口与其他人口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其次,将重点介绍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含义,包括它所衡量的内容和数据来源。

接着,文章将阐明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计算方法,包括各个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最后,文章将探讨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局限性,并提出对其改进的建议。

总之,通过对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口统计口径的局限性,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相关统计指标,提高数据质量和统计准确性。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展开对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详细讨论。

文章结构部分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以下是对1.2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的编写建议:"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

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Chapter 1):我们将首先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概述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重要性,并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正文部分(Chapter 2):我们将详细讨论上年末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报告:研究和分析人口数据和趋势的有效方法

人口统计报告:研究和分析人口数据和趋势的有效方法

人口统计报告:研究和分析人口数据和趋势的有效方法引言人口统计是一门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人口数据,揭示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在现代社会中,了解人口统计数据对于政府、社会科学研究者和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研究和分析人口数据和趋势的六种有效方法。

一、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最常用的研究人口数据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特定地区的人口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收集个体和家庭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

人口普查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口数据,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二、样本调查样本调查是一种通过随机选取一小部分人口进行调查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调查的主题和问题,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获得信息。

样本调查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可以得到代表性的数据。

然而,样本大小和选择是样本调查的关键问题,需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关联规律和趋势的方法。

在人口统计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算法,从人口数据库、社交媒体等海量数据中提取有关人口特征和变化的信息,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四、时序分析时序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揭示趋势和周期性变化的方法。

在人口统计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时序分析方法,分析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时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口变化的规律和原因,预测未来的人口趋势。

五、区域比较分析区域比较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人口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人口变化的空间差异和特点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理区域,比较其人口数量、结构和变化的差异和相似性,发现不同地区的人口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问题。

区域比较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六、群体建模和模拟群体建模和模拟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或计算模型来模拟人口的特征和行为,研究人口变化和趋势的方法。

人口统计指标及公式

人口统计指标及公式

人口统计指标及公式
一、年平均人口数:
定义:指某年度的平均人口数。

公式:(本年初人口数+本年底人口数)÷2
二、出生率:
定义:指某年度每一千人中的活产数,是反映某地区人口出生情况的相对指标。

公式:某地某年活产数÷该地同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注意:活产指具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四肢抽动四项指标的任一项时称为活产,出生要统计。

三、死亡率:
公式:某地某年死亡人数÷该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注意:死亡人数不包括死胎数,死亡人数按常住人口所在地进行统计,不是按发生地统计。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公式:出生率-死亡率
五、总人口:
公式:年初人口数+出生-死亡+迁入-迁出
六、计生率:
公式:年内符合政策出生人数÷同年出生总数×100%。

计生率是说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的统计指标,计生率高,说
明该地方计生工作做得好。

七、节育率:
公式:已采取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数÷已婚育龄妇女×100%。

八、女性晚婚率:
公式:符合晚婚年龄的女性初婚人数÷同期女性初婚人数×100%。

注意:计算初婚年龄时应以登记结婚日期为准。

九、出生婴儿性别比:
定义:指一定时期内以女婴出生数为100计算男婴与女婴的比例。

公式:男婴数÷女婴数×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常住人口统计口径的解释
在我省现行人口计生统计口径中,“常住人口”有其特定含义,包括以下四部分人:
(一)户口在本地,常住在本地的人。

通俗地说,就是户在人在、人户一致的人,这部分人由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是毫无疑义的;
(二)户口在本地,因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人。

这部分人特指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而不在的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或者躲避计划生育的人。

这部分人虽然流出,有的流出时间已超过3个月甚至数年,但最终还要(或可能)回乡居住,其常住趋势是现户籍地,所以要由户籍地统计。

当然,在流动人口统计中,这部分人如果外出3个月以上,又成为了流出人口。

因此,这部分人既是我们的常住人口,又可能是流动人口,如果具有双重身份,就应作双重统计;
(三)因婚姻、工作等原因常住在本地,户口未迁入的人。

这部分人特指人户分离中人在户不在、而人在的原因是婚嫁进来和工作调动进来、已经在现居住地世居的人。

这部分人虽然户口暂时未迁入,但不是流动人口,应由现居住地管理,所以要由现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

从户籍地的角度,这部分人也属人户分离中的户在人不在,但不在的原因不是外出务工经商或者躲避计划生育,所以户籍地就不需统计,而应作迁出处理。

为了不重不漏,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应进行协调处理,特别是在城区(包括城区之间和农村嫁往城区),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更需要协调处理;
(四)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已经世
居本地,暂时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户口的人,这部分人由居住地作常住人口统计。

WIS操作中的常见错误及避错、纠错方法
一、总人口、育龄妇女重复统计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1.人户分离、婚迁导致的重复
由于人户分离、婚迁等统计口径把握不准,容易造成户籍地、居住地重复统计。

解决办法:在WIS里有注销功能,各地应该按照统计口径要求,注销不属于本地管理的对象。

WIS的迁入、迁出不能理解为户籍的迁入、迁出,而是根据统计口径判定是否应该由当地管理,据此决定是否迁入、迁出。

2.首次录入、旧软件导入导致的重复
首次录入时收集信息不准确,如姓名同音不同字等容易导致重复录入。

解决办法:全面核实,删除多余信息。

旧软件重复导入一个村组,导致该村组总人口、育龄妇女成倍增加。

解决办法:与省人口计生信息中心联系,删除重复信息。

3.人员类别标注不清导致的重复
在WIS里,只要录入的人口信息其人员类别不是“外来”,而且没有注销(死亡、迁出),都会进入期初、期末人口。

因此,如果流动人口没有标注“外来”,将导致把流动人口统入当地总人口。

解决办法: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将流入人口的人员类别标注为“外来”。

为帮助各地清理重复的总人口、育龄妇女信息,省人口计生信息中心已经针对总人口、育龄妇女重复问题定制了专门的查询,各地可从该中心网站上下载。

二、在信息录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新建户的信息录入
录入新的总人口或育龄妇女信息,应该按照先育龄妇女卡片、后总人口的顺序,因为录入育龄妇女卡片时,丈夫、子女会自动进入总人口,最后再到总人口页面补充其他总人口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某育龄妇女的丈夫(子女)的户口、居住均不在当地,录入后应立即在总人口信息中删除其丈夫(子女)的总人口信息,否则会导致总人口重复。

如果先录入了总人口信息,录入育龄妇女卡片时应在丈夫(子女)姓名处按F1直接调出该户总人口信息,通过选择确定。

如果再手工录入丈夫(子女)信息,当录入的丈夫(子女)姓名与已录的总人口姓名完全相同时,WIS会用新录入丈夫(子女)信息覆盖原来信息,当姓名有任何差异时,WIS会再增加一个总人口,导致总人口重复。

如果先录入了总人口信息,15岁女性到龄后WIS会自动新建育龄妇女卡片,不用再手工新建,否则会导致育龄妇女的重复。

如果出现了重复的总人口信息,可以直接在总人口修改处删除。

2.女初婚男入女户的信息录入
对于女初婚男入女户的情况,可以直接进入育龄妇女卡片修改,在卡片上改变婚姻情况,录入丈夫信息。

注意根据丈夫实际情况,正确设臵丈夫的人员类别(缺省是常住)。

3.男初婚的信息录入
对于男初婚情况,可以直接新建卡片,录入育龄妇女信息,并通过在丈夫(子女)姓名处按F1,选择丈夫(子女)录入信息。

注意根据育龄妇女实际情况,正确设臵育龄妇女的人员类别(缺省是“常住”)。

4.单身男性领养子女的信息录入
对于单身男性领养子女,在总人口修改窗口中找到该单身男性,用鼠标单击左边有一个“子”字的图标,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完成录入。

5.“外出”人员返回的信息录入
对于本地“外出”人员返回的,直接将人员类别改为“常住”即可。

6.“外来”人员离开的信息录入
对于“外来”人员离开的,直接将育龄妇女退出原因(总人口变动类型)臵为“迁出”,并输入相应的退出(变动)日期。

7.人员注销的信息录入
对于死亡、迁出等注销的人员,应该在育龄妇女退出原因(总人口变动类型)处注明,不要删除数据,否则会导致不同时间输出同一时间段报表不一致。

8.流动人口的信息处理
人员类别为外来时,流入日期必填,不要在迁入日期处填写,否则流入人口不作统计。

9.现孕信息的处理
对于已经上报出生的育龄妇女,除了在生养情况中录入生养信息外,还应该在相应的怀孕情况中录入怀孕结果,否则系统认为还是现孕。

10.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数大于总人口数问题的处理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数大于总人口数,主要是由于原单机软件下总人口没有流动信息、而育龄妇女有流动信息。

这种情况需要检查核对总人口记录的人员类别、流入(出)信息。

建议流动人口信息直接在流动人口管理模块中录入。

11.保持数据一致性问题的处理
虽然WIS已经处理了育龄妇女卡片与总人口数据相互一致的问题,还是修改育龄妇女信息最好在育龄妇女卡片上进行,修改总人口信息在总人口卡片上进行。

三、关于查询列表的使用
各地在清理WIS中会根据需要排列、打印相关名单和信息,请使用WIS的查询列表。

WIS中所有录入、查询界面都有一个类似于电子表格的列表,该列表支持排序、显示行号、添加/减少显示列、复制到Excel等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排序:用鼠标双击要排序的列表表头。

显示行号:在列表表头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显示行号”。

添加/减少显示列:在列表表头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管理可见列”。

复制到Excel:用鼠标拖动选择需要复制的列(Ctrl+A键全选),按Ctrl+C键,然后启动Excel,选择“粘贴”( Ctrl+V 键)(单元格格式的数字分类选择文本类型,这样编码字段就不会科学计数)。

所有临时查询均可自行定制。

进入查询窗口,选择“自定义”
可以临时增加查询条件(退出该窗口后就失效),条件之间是并且关系。

具体做法是在要添加的条件上双击鼠标左键。

查询输出记录数可以设定,在查询记录数后输入限制记录数,可以提高速度,防止由于一次打开过多记录导致系统变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