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00983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4.png)
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引言管道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输送装置,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长期使用带来的磨损,管道腐蚀问题已成为制约管道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管道腐蚀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对管道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进展。
一、管道腐蚀的分类与机理1.1 管道腐蚀的分类管道腐蚀主要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化学腐蚀由介质中的化学物质对管道材料的直接损害引起,例如酸蚀、碱蚀等。
电化学腐蚀主要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如金属的氧化腐蚀、电化学脱氧腐蚀等。
1.2 管道腐蚀的机理管道腐蚀的机理复杂多样,但一般可归结为金属表面与介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
导致管道腐蚀的因素有:介质的酸碱度、温度、流速、含氧量、盐度等。
金属材料自身的性质也会影响管道腐蚀,如金属的结构、化学成分、缺陷等。
二、管道腐蚀的评价方法2.1 传统评价方法传统上,对管道腐蚀程度的评价主要采用物理检测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
物理检测方法包括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化学分析方法则通过对介质中金属离子浓度、pH值等进行测试。
2.2 非破坏性评价方法近年来,非破坏性评价方法在管道腐蚀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时间和幅度来评估金属材料的腐蚀程度。
磁粉探伤技术则利用磁场特性检测金属材料中的缺陷或腐蚀情况。
三、管道腐蚀防护技术研究3.1 传统防护技术传统上,常用的管道腐蚀防护技术包括阴极保护、涂层防护和材料选择。
阴极保护通过引入外部电流或材料使金属处于负电位,从而减少电化学反应的发生。
涂层防护则是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能耐腐蚀介质的材料,以提供保护层。
材料选择则是选择对特定工况下介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
3.2 新型防护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管道腐蚀防护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纳米涂层技术可以通过在传统涂层中添加纳米颗粒,增强涂层的抗腐蚀性能。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b7f8ff7c1cfad6195fa76d.png)
【 | 1 关. 词 4底 管道
0
引 言
海 底管 道 是 海 上 油气 田开 发 工 程设 施 的 主要 组 成 部 分 , 担
变 形 、 蚀 及 缺 陷 等 状 况 , 于 全线 检 测 。 腐 适
项 综 合 性 的 复 杂 工 程 , 术 密 集 度 高 , 造 成 本 较 高 , 测 费 技 制 检
用高。
主要 是 管 道 的 内检 测 需 要 特 定 的 收发 球 装 置 ,海 上 操 作 难 度 大 , 关配套设施不完 备 ; 底管道 内检测工艺流程未形成标 相 海
4 结 语
研 究 设 计 的 中3 5mm 海 底 管 道 漏 磁 检 测 仪 成 功 应 用 于 埕 北 2
油 田海底 管 道 检 测 , 现 了管 道 内 腐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 变形 、 损 及 漏 点 的检 受
测 , 目前 正 在 开 展 q 5 b4 7mm、 7 /n和 中21 中2 31l l 9mm这 3种 管
5 %2 0 右 。 I I 1
里 程 轮
本 文综 述 了 国 内外 海 底 管道 腐 蚀 检 测技 术 发 展 现 状 , 析 分
万 向节 传 感 器
动 力
了各 检 测技 术 的优 势 及 局 限性 , 介绍 了将 电位 梯度 测 量 法 应 并 用 于 海 底 管 道外 防腐 层 破 损检 测 的研 究 思路 。
道 沿线 的总 体 情 况 。
近年 来 ,我 国科研 院所 也 开 展 了 ROV检 测 系统 的相 关 研
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708852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1.png)
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埋地管道的建设为油气资源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由于埋地管道所处环境恶劣,在长时间的运行后可能出现外防腐层损坏,从而造成一些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针对埋地管道展开检测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埋地管道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旨在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确保埋地管道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埋地管道检测现状趋势一引言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便于大家的使用,地下管道的建设也越来越密。
但是,一些运行时间较长的管道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外防腐层所产生的缺陷和损坏可能会导致管道发生泄露,这给管道的高效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发生爆炸事故,同时由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为了进一步的减少由于管道损坏带来的风险,必须做好管道的检测工作,事先了解管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由于管道的外防腐层损坏带来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国内外针对管道的检测要追溯到1980 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管道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升级,为管道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埋地管道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旨在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确保埋地管道的安全运行。
二埋地管道检测技术2.1 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的工作机理是一些铁磁材料在地磁环境中会收到载荷作用,通过研究表明磁导率在缺陷处的地方偏小,管道表面缺陷处的漏磁场就会增大,当载荷卸掉后管道依然会保留下这些特征,这种现象称为漏磁场“记忆”,因此管道的缺陷或应力集中的位置会被记忆下来。
通过该原理,可以通过对管道表面磁场分布的检测发现管道中应力集中的区域或者宏观存在缺陷的区域。
2.2 管道机器人检测技术近年来,我国针对管道机器人检测技术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成功的开发出了管道机器人样机。
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技术的现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c2ae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c.png)
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1T02:10:06.34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3年1月1期作者:袁学超[导读] 油气的正常运输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社会共同发展,油气储运中需要加强防腐技术的合理使用。
针对油气管道的防腐技术,国际上已经在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袁学超中航油京津冀物流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0摘要:油气的正常运输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社会共同发展,油气储运中需要加强防腐技术的合理使用。
针对油气管道的防腐技术,国际上已经在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目前,我国在油气管道运输中使用的防腐技术很多已经满足了国际技术标准,有些技术甚至已经领先超过国际技术。
关键词: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技术;现状;应用1阐述油气储运管道存在的危害众所周知,倘若油气储运管道自身没有较强的安全性,同时防腐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那么就会致使油气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情况。
正是因为其油气储运管道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实际运输的时候由于管线存在的缺陷而致使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不但不能进行再一次的回收,而且也会增加排查的难度系数。
例如针对储运管线来说,倘若一旦发生了泄漏的情况,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与水源带来不利影响。
就地上管线而言,倘若发生了泄漏的情况,那么不但会对周围环境带来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因为油气储存管线出现了泄漏的情况而引起诸多安全事件,比如在2010年期间的墨西哥湾石油就发生了泄漏现象,不但对当地的渔业带来了影响,而且也污染了当地的环境,显然加大油气储运管道防腐的控制力度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2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技术的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在管道防腐层技术问题上的热度不断上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对防腐技术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标准。
与此同时,无论是防腐的材料,还是防腐的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防腐性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不断涌现。
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d5863634028915f814dc201.png)
与其他的油气运输模式相比,管道运输是油气藏以及成品油运输中,最具性价比,安全性也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
依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出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12月止,我国的油气长输管道的总长度已高达3.8×104km,并且预计还会以每年1200~2500km的速度逐年递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油气运输管较为成熟,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油气运输管线的使用年限超过了25年,并开始步入事故多发期。
油气运输管道会因为受到腐蚀破坏,导致泄漏问题严重,而产生的污染不但破坏了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还给国家与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怎么样才能够做好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就成为广大油气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 当前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管道测量的目标与环境存在复杂的变化(管道内的压力以及腐蚀的情况等等),而且还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管道周边的土质或者第三方干扰等等)导致检测所得的精确度下降。
(2)因为管道的内检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管道的内检测缺陷的探测、定位以及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最终的检测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检测设备和技术上仍然存在改进空间。
(3)我国的石油开采主要是以稠油为主,而稠油在管道内所产生的结蜡厚度大,而且在探测之前都必须要对管道进行严格的清洁,可是在检测时仍然会有残存的蜡质,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
2 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当油气管道出现腐蚀问题时,通常会出管壁变薄,伴有蚀损斑以及应力腐蚀裂纹等现象。
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是对油气管道的管壁进行测量与数据分析,并从中获取管道腐蚀的情况与信息。
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我国在油气管线内腐蚀问题上做出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并开创了不同的检测技术,而且有一些技术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2.1 漏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主要是以钢管或者钢棒等一些具有强磁性材料来作为导体,并通过自身具备的强磁导率来对油气管道的完整性进行检测。
油气管中因为腐蚀而产生的导磁率,会比原油气管的导磁率要小,如果油气管当中没有缺限,那么磁力线就会呈现出均匀分布的情况。
基于DM的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研究报告
![基于DM的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aa843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基于DM的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研究报告随着管道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长输管道的重要性愈发突显。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管道自然老化和环境侵蚀等因素给管道使用寿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外防腐层的检测是管道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
本报告主要介绍基于DM的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研究。
一、DM技术的特点DM即电磁感应法,是利用金属管道内外的感应电磁场进行缺陷检测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DM技术不需要接触管道,不会对管道造成任何损伤,因此非常适用于长输管道的外防腐层检测。
二、DM技术的工作原理DM技术主要是利用感应电磁场进行缺陷检测的。
在管道周围安装一根线圈,通过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会在管道周围产生交流电磁场。
当管道表面有缺陷出现时,会使得感应电磁场受到干扰,在线圈中感应出新的电信号。
通过分析这个信号,可以轻松地检测出管道表面的缺陷。
三、DM技术的应用DM技术在长输管道的外防腐层检测中应用非常广泛。
该技术不会对管道本身造成任何损伤,并且检测速度很快,能够实时反馈管道的实际状态。
通过DM技术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管道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DM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管道检测技术,DM技术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DM技术不会对管道造成任何损伤,能够实现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减少管道的维修费用。
其次,DM技术检测速度快,能够实时反馈管道的状态,更加方便管道运输的管理和维护。
最后,DM技术响应时间短,能够及时发现管道表面的缺陷,有效预防巨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长输管道的外防腐层检测技术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
DM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的外防腐层检测。
DM技术有着良好的实际效果和高度的经济效益,值得在以后的管道运输管理和维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为了更好地说明基于DM的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以下列出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油气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
![油气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805b1dc02020740bf1e9b00.png)
油气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思考发表时间:2020-07-03T00:39:23.002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9期作者:黄天勇[导读] 在油气管道埋置在地下两年一般就可能产生较深层次的腐蚀,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增加企业效益、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对油气管道的进行腐蚀检测与防腐措施至关重要。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潜江 433124摘要:油气管道常年埋于地下,难免会受到土壤中的酸、碱、盐侵蚀,加之管道防腐层由外力产生的破损,致使管道腐蚀加剧进而可能发生泄漏以及油气泄漏后连锁发生的中毒、火灾等生产事故,这样就会增加运输成本减少企业收益,对其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产生巨大的危害。
在油气管道埋置在地下两年一般就可能产生较深层次的腐蚀,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增加企业效益、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对油气管道的进行腐蚀检测与防腐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油气管道;本质安全;腐蚀检测;防腐措施引言:在油气管道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尽管都采用了一定的防腐技术,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管道的腐蚀问题时有发生,从而给管道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发现管道的腐蚀位置并采取相关的防腐措施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尽管国内外专家都对管道的腐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研究重点都集中在腐蚀原理和影响腐蚀的因素方面,本文对常见的腐蚀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对已有的管道防护技术进行总结。
1油气管道腐蚀机理在一般情况下腐蚀机理决定油气管道腐蚀的具体情况,而多数情况下油气管道与土壤中的酸、碱、盐、地下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少数情况是因为对油气管道的保护不完全;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油气管道本身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就有质量问题,或是在设计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所以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必然会出现腐蚀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油气管道的材料也会引起油气管道的腐蚀,比如说油气管道的材料大多数选用非金属,这就会使因化学反应而引发腐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当下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油气管道的测量对象往往处于不真实、复杂的环境中。
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
![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c232d3e19e8b8f67d1cb97e.png)
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面积管道防腐层出现老发现象,且腐蚀状况十分严重,需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与维护。
近年来,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被引入我国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漏磁检测技术在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
为此,本文将从漏磁检测技术入手,分析该项技术在我国管道防腐检测上的应用与发展。
标签:漏磁检测技术;管道腐蚀检测;应用与发展管道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运输的主要载体,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百分之七十的石油和所有的天然气均是利用管道开展运输工作,所涉及的管道铺设范围较为广泛,施工环境、铺设位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与隐蔽性。
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中,管道腐蚀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管道行业发展的关注点。
为解决管道腐蚀问题,我国已将国外的漏磁检测技术引入我国管道行业的发展建设之中。
1 漏磁检测技术原理漏磁检测技术是指具有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在磁铁、磁力线、管壁、探头、蚀孔的相互作用下,对金属管道进行腐蚀性检测。
金属管道因发生腐蚀,其腐蚀处磁导率比金属材质的磁导率小很多,通过外加磁场对金属管的作用,若金属管不存在任何腐蚀现象,其磁导率分布均匀,即磁力线成均匀分布现象,若金属管道发生腐蚀,无论是金属管道的外壁还是内壁出现腐蚀现象,其磁通路将骤然变窄,导致磁力线出现变形,部分为通过的磁力线将直接从管壁中穿出,产生漏磁现象,从而形成漏磁场;紧贴管壁和位于两磁极间的探头能够对漏磁场进行检测,因永磁体发生磁化,金属管道缺陷处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通过滤波处理、放大处理、模数转换处理后课将改信息详细的记录到漏磁检测器的存储器内;漏磁检测技术完成后,可通过回放储存器中的信息,对检测信息进行筛选与判别。
2 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具体应用针对我国管道建设的发展情况,从国外引入漏磁检测技术有效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该项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
具体应用如下:2.1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管道运输中的应用我國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运输线路为“彩—火—三”,即将彩南地区原油运输到北三台地区,在这一运输过程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来实现。
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79900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4.png)
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供热管道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居民的温暖过冬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腐蚀、磨损等原因,供热管道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和故障,如裂缝、腐蚀坑、堵塞等。
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这些问题,保障供热管道的安全运行,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应运而生。
一、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国外发展现状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对供热管道内检测技术的研究。
例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机器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管径和工况的供热管道。
2、国内发展现状相比之下,我国在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国产的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应用,但其性能和可靠性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类型1、漏磁检测机器人漏磁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漏磁检测机器人通过在管道内产生磁场,并检测磁场的变化来判断管道是否存在缺陷。
这种机器人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点,但对于较小的缺陷容易漏检。
2、超声检测机器人超声检测机器人利用超声波在管道壁中的传播和反射来检测缺陷。
它能够检测出较小的缺陷,并且对管道壁的厚度测量较为准确,但检测效率相对较低。
3、涡流检测机器人涡流检测机器人通过在管道内产生涡流,并检测涡流的变化来判断管道的缺陷情况。
这种机器人对表面缺陷检测较为敏感,但对深层缺陷的检测能力有限。
三、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关键技术1、驱动与行走技术供热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需要在管道内自由行走,因此驱动与行走技术是关键之一。
目前,常见的驱动方式有轮式、履带式和蠕动式等。
轮式驱动速度快,但在复杂管道内的适应性较差;履带式驱动稳定性好,但结构复杂;蠕动式驱动适用于小管径管道,但行走速度较慢。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74709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d.png)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长输管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管道本体缺陷和腐蚀问题应得到重视。
我国长输管道已全面强制实施完整性管理。
管道内检测技术可以确定管道的腐蚀和裂纹缺陷,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标签:管道内检测;技术1 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国内外长输管道应用最广泛的是漏磁内检测(MFL)和超声波内检测(UT),新建管道投产过程中使用是变形内检测和测绘检测,裂纹检测是管道内检测技术的难点,衍生了电磁超声内检测(EMT)。
随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涡流检测、磁记忆法、弱磁法和阴保电流内检测成为新兴的技术,仍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大规模成功应用于工业管道。
研发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检测期产品是国外发达国家内检测公司的优势技术,例如美国GE公司、英国国家GAS公司、加拿大库珀公司和德国罗森公司。
1.1 漏磁内检测漏磁内检测是研制时间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和成熟的技术,该技术几乎对管道检测环境无要求,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输油气管道适用范围很广。
优点是可检测管道内/外腐蚀体积型缺陷、焊缝缺陷和径向裂纹等。
缺点是要求管壁达到磁饱和状态,允许检测的管道最大壁厚不能超过12mm;漏磁内检测器需要控制清管器运行速度不能过快(一般不超过10m/s);不能探测应力腐蚀开裂裂纹和氢致裂纹;漏磁信号失真易造成缺陷信号识别困难等。
1.2 超声内检测超声内检测是压电或电容传感器通过液体耦合与管壁接触,检测管道缺陷,主要应用于原油和成品油管道。
优点是可检测大口径和大壁厚管道,可直接测量管壁内/外金属损失,也是检测轴向/径向裂纹首选方法。
缺点是对管道内壁环境清洁度要求很高,不能检测杂质积液多、结蜡沉积严重的管道,也不能检测操作压力高、流速快的管道。
超声内检测突出特点是在检测管道裂纹缺陷灵敏度和精度,但需要介质耦合从而限制了在输气管道的应用。
近年来,输气管道采用在隔离清管器之间的液体(例如水、柴油等)段塞中的超声波测试工具。
1.3 射线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即射线照相术,它可以用来检测管道局部腐蚀,借助于标准的图像特性显示仪可以测量壁厚。
2024年管道检测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管道检测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b3dc3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c.png)
2024年管道检测市场发展现状管道检测的重要性管道是现代工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水处理和供应、化学工业等领域。
管道运输成本低、效率高,但同时也存在管道泄漏、腐蚀、腐败等风险。
因此,管道检测成为维护系统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过去,管道检测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现场测量。
然而,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存在人为因素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管道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管道检测技术包括非破坏性检测(NDT)、无人机(UAV)检测、激光扫描等高精度技术。
NDT技术非破坏性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是一种通过对管道表面或内部进行探测而不破坏管道结构的方法。
常见的NDT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和X射线检测。
这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管道内部的缺陷、磨损和腐蚀情况,并且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指导维护和修复工作。
无人机检测技术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管道检测方法。
采用无人机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检测管道的表面缺陷、腐蚀和泄漏等问题。
无人机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并且能够覆盖大范围的管道。
此外,无人机检测还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管道检测技术。
它利用激光器发射激光束,通过接收器接收被管道表面反射的光线,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管道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缺陷。
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非破坏性、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水力工程等领域。
市场现状分析随着管道建设和维护需求的不断增长,管道检测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市场对高精度检测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
同时,国外市场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管道检测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标准的不统一、高成本和安全风险问题。
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管道检测技术将继续向高效率、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腐蚀检测技术现状(20000721)
![腐蚀检测技术现状(20000721)](https://img.taocdn.com/s3/m/b72477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2.png)
腐蚀检测技术现状(20000721)国内外埋地管道腐蚀状况物理检测技术现状李永年郭玉峰李晓松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十分惊人。
随着石油工业进步和城市建设发展,埋地管道腐蚀检测技术水平与日俱增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时至今日,针对埋地管道腐蚀状况的检测、评价方法和手段不胜枚举,尤其是地面无损检测(物探)手段因其成本低廉而倍受青睐。
根据检测目的和评价内容大体可以分作三类。
1.针对管体埋设范围内自然、人文腐蚀环境的检测与评价1.1. 土壤电阻率调查土壤作为宏腐蚀电池的“溶液介质”,其导电性能对埋地管道的腐蚀进程影响极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下,管道围土介质的电阻率越低则管体遭受腐蚀的程度越高,因此,土壤电阻率调查是管道防腐设计和腐蚀检测的主要工作项目。
1.2. 土壤地化特性调查由于管体在酸性土壤环境中比其在碱性土壤环境中更易发生腐蚀,而且管体穿越pH值差异较大的围土介质时往往形成宏腐蚀场,因此测定氧化还原电位(Eh)和酸碱度(pH)是土壤地化特性调查的主要内容。
1.3. 土壤包气带特性调查埋地管道腐蚀进程与水、氧气、细菌等关系密切,因此土壤的温度、透气性(孔隙度)、含水性(饱和度)、静压力以及地下水位高低等是土壤包气带调查的主要内容。
2.针对管体腐蚀程度、腐蚀速率的检测与评价2.1. 室内模拟采用盐浴槽模拟腐蚀环境,埋设与管道材质相同的小管段或者挂片,按一定时间间隔检查管体或挂片的腐蚀状况(单位面积上的蚀斑比率、蚀孔深度、金属蚀失量等),计算管道的年腐蚀速率。
由于不能准确模拟管道的实际埋设环境和其他可能发生的腐蚀致因(如游散电流),所做出的评价结论可靠性较差,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
2.2. 现场模拟直接在现场埋设试验短管或者挂片并定期检测其腐蚀状况。
由于试验短管并接在运行管道上且其中通过相同的被输送介质,因此比挂片法能更准确地反映被监测管道的腐蚀状况,但成本较高。
2.3. 开挖检测是最直接的检测手段,可在监测管道腐蚀状况的同时检测包覆层的防护性能。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044f3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d.png)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综述了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应用较为普遍的漏磁检测、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基于光学原理的无损检测 5种内检测技术的原理, 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结合近年来在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方面的一些经验, 提出了目前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管道;内检测;腐蚀;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我国管道工业的迅猛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大量的油气管道投入建设和运行。
然而由于管道的自然寿命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油气管道事故频繁发生,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还带来了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重视对在役油气管道实行法制性的检测。
为防止管道发生腐蚀穿孔、爆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我国每年用于油气管道的维修费用达数亿元,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受管道检测技术的制约,油气管道损伤状况多数不明,维修手段不科学,往往造成盲目开挖、盲目报废,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因此,对于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
正文:一、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1.1 超声波检测该技术通过专用仪器对声发射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在分析和研究声发生源各类参数的基础上,对管道内部缺陷的状态、位置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判断。
超声波检测是目前管道腐蚀缺陷检测工作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其结果十分精确,非常适合于计算管道最大允许输送压力,能够为维修方案和管道使用期限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正是由于有这些优点,超声波检测技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发展速度最快、使用频率最高的无损检测技术。
1.2 漏磁检测漏磁检测是基于铁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磁导率这一特性上的,如果钢管因腐蚀而出现缺陷,那么缺陷部位的磁导率要较正常部位的偏低。
在检测时,只需对磁敏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就可对管道是否存在缺陷进行判断。
科普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科普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e170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9.png)
科普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1、前言管道输送流体具有成本低、安全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流体输送方式。
但由于管道大都埋于地下,会受到输送介质、土壤、地下水以及杂散电流的腐蚀,腐蚀会导致管壁变薄,甚至穿孔泄漏,最终使管道失效[1],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同时,泄漏物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损失掉大约10%~20%的金属,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8万亿美元[2]。
中国工程院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2万亿至2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管道腐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防腐涂料的研制、缓蚀剂的开发、腐蚀的检测、腐蚀预测模型的建立等。
详细的分析输水管道、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的腐蚀机理,对比防护方法和腐蚀监测方法,可以为腐蚀防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减少腐蚀所带来的损失。
本文主要对输水管道腐蚀与防护、输油管道腐蚀与防护以及输气管道腐蚀与防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2、管道腐蚀与防护2.1输水管道的腐蚀与防护输水管道腐蚀是由水体中的腐蚀成分引起的,按输送水质的不同,输水管道一般分为城市供水管道和排污管道。
2.1.1城市供水管道的腐蚀与防护水本身是电解质,在管道内表面属性有差异的部位形成电极,从而形成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城市供水管道腐蚀的主要机理。
管壁表面是否清洁,有无杂质,对腐蚀的发生和发展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供水过程中的溶解氧、CO2、硫酸盐、氯化物、残留消毒剂也对管道的腐蚀有一定影响。
自来水中的Cl-会破坏钝化膜,并且作为腐蚀的催化剂,诱导Fe2+水解,进而腐蚀管道,通过实验得出Cl-腐蚀浓度范围为0.2~0.6mg/L。
微生物[3]亦是给水管道腐蚀影响因素之一,自养需氧型铁细菌(IRB)和异样厌氧型硫酸盐还原菌(SRB)是最主要的腐蚀菌种。
有学者[4]研究了水流速度对腐蚀的影响,水流速度与氧气到金属表面的速度成正比,同时水流冲刷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加快金属的腐蚀速率,进而加快管道的腐蚀。
腐蚀检测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腐蚀检测行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e8b3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0.png)
腐蚀检测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腐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损伤方式,对于许多行业来说,腐蚀的存在会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腐蚀检测行业应运而生。
本报告将对当前腐蚀检测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行业背景腐蚀检测行业主要面向各种工程领域,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
这些领域中,设备的腐蚀情况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因此腐蚀检测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发展腐蚀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无损检测和预防性腐蚀管理两大类。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存在腐蚀,以及预测腐蚀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预防性腐蚀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材料选用、涂层保护等手段,降低腐蚀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腐蚀检测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行业现状市场规模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行业对设备安全的重视,腐蚀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腐蚀检测市场规模达到了3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400亿美元。
技术升级和创新新的腐蚀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应用。
例如,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超声波相控阵技术(PAUT)、磁记忆检测技术等,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预防性腐蚀管理方面,一些新型的防腐材料和防腐涂层也被广泛应用。
市场竞争加剧腐蚀检测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
在国内市场中,一些知名企业如科龙、山特维克、GE 等在腐蚀检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借助创新技术和服务模式,逐渐崭露头角。
行业发展政策支持为了促进腐蚀检测行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供财税支持、推动标准体系建设等。
这些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行业面临的挑战技术标准不统一腐蚀检测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由于行业发展较快,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标准制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技术规范和标准不一致,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ac624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f.png)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一、简介
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是检测海底管道腐蚀情况的一种专业技术,是能够及早发现、诊断管道腐蚀状况、为采取防护措施、保障海底管道安全服务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海底管道结构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二、发展现状
目前,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还很不完善,诊断效果有待改进,腐蚀检测市场形势艰难,由于海底环境恶劣,在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三、应用
在应用上,新一代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海底管网和结构物,具有准确检测、快速反应、无现场污染等特点,为海底管道结构的检测、保养及维修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四、发展前景
由于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海底管网和结构物检测、保养及维修等方面,它将在未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运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人们将在海底管道腐蚀检测技术方面有更新的发展。
腐蚀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腐蚀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0b3b9b365ce0508763213cb.png)
腐蚀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腐蚀防护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金属腐蚀速率和机理是研究腐蚀防护的主要内容,腐蚀监检测技术又是研究金属腐蚀速率和机理的重要手段。
所以腐蚀检测技术的重要性突出地显现出来。
1 较成熟的腐蚀检测方法1.1 电阻法电阻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是根据金属试样由于腐蚀作用使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导致电阻增大的原理。
利用该原理已经研制出较多的电阻探针用于监测设备的腐蚀情况,是研究设备腐蚀的一种有效工具。
运用该方法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状况进行连续地监测,能准确地反映出设备运行各阶段的腐蚀率及其变化,且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介质,不受介质导电率的影响,其使用温度仅受制作材料的限制;它与失重法不同,不需要从腐蚀介质中取出试样,也不必除去腐蚀产物;电阻法快速,灵敏,方便,可以监控腐蚀速度较大的生产设备的腐蚀。
1.2 线性极化法线性极化法对腐蚀情况变化响应快,能获得瞬间腐蚀速率,比较灵敏,可以及时地反映设备操作条件的变化,是一种非常适用于监测的方法。
但它不适于在导电性差的介质中应用,这是由于当设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钝化膜,甚至堆积有腐蚀产物时,将产生假电容而引起很大的误差,甚至无法测量。
此外,由线性极化法得到腐蚀速率的技术基础是基于稳态条件,所测物体是均匀腐蚀或全面腐蚀,因此线性技术不能提供局部腐蚀的信息。
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检测金属腐蚀速率通常需要与其它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以确保线性极化检测技术的准确性。
线性极化电阻法可以在线实时监测腐蚀率。
1.3 电位法作为一种腐蚀监测技术,电位监测有其明显优点:可以在不改变金属表面状态、不扰乱生产体系的条件下从生产装置本身得到快速响应,但它也能用来测量插入生产装置的试样。
电位法已在阴极保护系统监测中应用多年,并被用于确定局部腐蚀发生的条件,但它不能反映腐蚀速率。
这种方法与所有电化学测量技术一样,只适用于电解质体系,并且要求溶液中的腐蚀性物质有良好的分散能力,以使探测到的是整个装置的全面电位状态。
国内外管道防腐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外管道防腐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87353a43323968011c9278.png)
基 于上 述 原 因对 各 防 腐 层 可 按 l 0个 考 察 因 素进 行 评 估 , 以 l 为 满分 。考察 因素及 满分 标 准如 下 ( 代表 性 的 ) O分 有 :
2. 土 壤 应 力 : 道 埋 地 后 , 围 土 壤 在 季 节 性 的 板 结 溶 解 和 气 1 管 周
1. 石 油沥 青具 有 良好 的粘结 性 、 透水 性 和绝缘 性 , 1 不 能够 耐 多 种 腐蚀 介 质 侵 蚀 , 原料 充 足 、 本 低 、 术 成 熟 , 要在 施 工 中严 成 技 只
格 执行 石 油沥青 防腐管 道 生产 。验 收规 范 , 以得 到 较 好 的防 腐 可
乙 烯 粉 、 氧 聚 乙 烯 双 涂 层 、O P E、O 、 氧 粉 末 ( B ) 环 P A、O P F 环 FE :
2 对 管道 防 腐 层 性 能 评 估 与 比 较
管 道 的腐蚀 在 内外 壁 都 会 发 生 , 壁 腐 蚀 主 要 是 土壤 窝蚀 、 外 硫 酸还 原 菌腐蚀 及管 道 附近 杂散 电流 腐蚀 造 成 的 , 蚀 过 程 基本 腐 属 于化 学腐 蚀 , 内腐蚀 主要 取 决 于输 送 介质 。 目前 大 部 分输 送 介
中:
质 中含水 量及 c 、 2 、 腐 蚀 介 质 等 的 含 量 较 高 , 道 的 内 腐 lH S c 管
蚀 速 度不 断增 加 , 防止管 道 腐蚀 的有 效 方 法 就是 利 用保 护 涂 层 隔
离管道 与腐 蚀 介质 的接 触 , 蔽 腐 蚀 环 境 , 断 阴 极 与 阳 极 之 间 屏 隔
环 氧沥青 、 聚氨 酯石 油 沥青 、 焦 油 磁 漆 ( I 、 氧 粉 末 ( B 、 煤 C E) 环 F E) 底胶 加 聚烯 烃 ( O ) 环 氧底 漆加 底 胶加 聚烯 烃 ( O ) 环 氧 粉 末 PA 、 PE、 加 改性 聚烯烃 ( F 。国 内现在 主要 防腐 涂 料是 石 油 、 O P ) 沥青 、 焦 煤 油沥 青 、 聚氨 酯 石油 沥 青 、 焦油 磁 漆 、B 煤 F E以及 内村 塑 料 等 , 国 外 目前 常用 的各类 防 腐 涂 料 为 C E F E P A 、 O 、 O T 、B 、O P E P F等 , 其
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26b1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1.png)
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国内外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迅猛,各种管道系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管道腐蚀问题也随之而来,对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管道腐蚀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管道腐蚀与防护领域取得了众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管道腐蚀是指管道内部或外部金属与介质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材料破坏现象。
腐蚀会直接影响管道的机械性能,降低其承载能力,甚至引发泄漏事故。
因此,管道腐蚀防护至关重要。
首先,在腐蚀机理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和模拟方法,深入探究了腐蚀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机制。
针对不同腐蚀类型,如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等,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和数学方程,以揭示腐蚀机理,为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在防护技术研究方面,管道腐蚀防护主要包括物理防护、化学防护和电化学防护等措施。
物理防护技术主要包括涂层、涂料以及防腐胶带等方法,它们能够减缓介质的侵蚀速度、提高管道表面的耐蚀性。
化学防护技术则采用缓蚀剂、抑制剂、缓蚀缓解剂等化学物质来抑制管道腐蚀的发生。
电化学防护技术则通过改变金属与电解质的电位差,减缓腐蚀速率。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模拟探索了各种防护技术的机理和应用效果,并不断提出改进和创新。
此外,为了解决特殊环境下的管道腐蚀问题,如海洋环境、高温高压环境等,研究者还致力于开发适用的防护材料和防护措施。
例如,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引入为管道腐蚀防护带来了新的机会。
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在微观尺度上改善材料的防护性能。
此外,生物工程领域也对管道腐蚀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学,并应用相关生物技术,可以改变介质中微生物的组成和代谢特性,从而减缓微生物腐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管道腐蚀防护的综合评估和监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实时和准确的监测。
管道检测国内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管道检测国内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8af07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7.png)
管道检测国内外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摘要:管道运输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道的安全运行问题受到了管道行业的普遍关注。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调研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包括相控阵超声技术、超声导波技术、数字射线检测技术等。
关键词: 管道检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1 国外管道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欧美国家最早发明了管道检测技术,并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以及实践工作,使得管道检测技术得以在管道工业检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管道来进行石油运输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先对成品油的运输管道做内部清理的国家,该国学者曾经发明过一种清管器,当管道清理完毕后,将清管器由管道中取出,会发现在在清管器的外壁上沾满了黑色石油,使得清管器又黑又丑,因而被称作“pig”,直到今天这个称谓依然被人们所使用[1]。
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被划分成几个重要的阶段。
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励磁源也没有太多的磁铁类型可供选择,开发出的检测设备体积庞大且检测精度较低,因此,该检测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检测尺寸较大的裂痕或缺陷等,而对于口径太小的管道以及补疤、焊缝、尺寸极小的裂缝等特殊的管段都不能进行检测和识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永磁铁磁性能的提升,管道检测技术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高峰阶段,近期,因铝铁氧体永磁铁、镍钴永磁铁以及稀土永磁铁[2]的发展已经成熟并已经开始大量投入生产,检测设备的励磁源可以在更多的磁铁类型中进行选择,高性能的永磁铁使得监测器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计算机技术则使得检测器得到了更好的优化,这些都使得检测设备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有了很大的提高。
2国内管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着手于管道检测技术的研究。
从技术层面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康宜华、武新军等人早在1985年就已经在开始研究磁化技术检测以及磁信号测量原理[3-4],清华大学的黄松岭、李路明等人对漏磁信号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于漏磁场因几何缺陷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5];天津大学的靳世久、王太勇等人关于漏磁信号的定量识别做了大量的物理何辅云实验,并对此进行了仿真分析;上海交大的阙沛文等人对于管道缺陷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的何辅云等人分析了漏磁信号缺陷的几何形状;沈阳工业大学的杨理践等人研究出了将小波包应用在漏磁信号分析上的新方法[6];宁波广强机器人科学有限公司是一家浙江省省委组织部强力引进企业、海外博士留学博士团队企业、浙江省“千人计划”海外领军人才企业、2017年宁波“最具投资价值20强”企业、国务院十三个部位联合颁发的“双创之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