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场地环境类型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2)1.1 工程概况 (2)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1.5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1 勘探点布置原则 (3)1.5.2 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1.5.3 完成工作量 (3) (5)2.1 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2 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 (11)3.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 建造场地类别 (11)3.3 地震液化判别 (11)3.4 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 (15)4.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2 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4.3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4.3.1 场地环境类型 (13)4.3.2 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4.3.3 地下水的腐蚀性 (13)4.4 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4.5 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4.6 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4.7 复合地基............................................................................................................9.1 4.8 基坑开挖与降水 (17)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为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者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普通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 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 (中等复杂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中如判别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如判别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如判别建筑场地类别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中需要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地震影响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子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地震影响系数海啸一个极为重要特点就是在同样烈度、同样场地市场条件下的反应谱形状,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远近等的变化趋势,有较大变化,影响因素很多。

在抗震设计中,现行规范采用场地类别和设计分组对应的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设计计算。

而特征周期实际上是地震专家们为了模拟地震反应谱提出的设计反应谱的需要,而根据大量地震统计数据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特征周期的取值和地震影响系数的取值实际都是血量,本来地震反应谱副反应就是经过许多假定而提出来的,为了用设计反应谱模拟地震反应谱,必须提出一个公式,而构造周期就是公式里经济周期的一个系数。

由此可见,场地类别是确定特征周期,进而确定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工程设计建筑设计中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果,最终结构设计内力计算和配筋等重要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确定产品类别建筑场地类别,并通过订定划定的设计地震分组,进一步确定特征周期,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堰体参数。

在抗震设计中,场地的概念是语汇指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的房屋群体所在地,不仅仅是房屋基础下的下能地基浮石,其覆盖面积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在崎岖地区面积一般不未必小于1km×1km。

由此可见,建筑抗震设计上的场地应抓住其内涵(相似的地震反应谱特征)本质特征才能去理解,是一个反映宏观水平的概念,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建筑物地基所在的范围,是反映建筑场地宏观地震效应平均水平的。

不能拘泥于场地面积形状,应以相似的反应谱特征为判别场地类别的主要依据。

建筑场地类别是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因此,判定场地类别首要任务是测定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和确定覆盖层厚度,进一步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1)第4.1.5条等效剪切波速值算出覆盖层厚度内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进而判定场地类别。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2017年1月目录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拟建工程概况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地形地貌、气象 3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区域地质概况 3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不良地质作用 5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目录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主要任务有:⑴查明建筑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年代、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⑵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⑶查明不良地质的特征和分布;⑷查明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⑸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查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补给、径流条件及土层的渗透系数;调查场地周边地表水汇集、排泄及地下管网渗漏情况;⑹调查施工临时荷载材料、设备等的要求,调查邻近建构筑物、各类管线及地下工程的平面位置、特性、使用情况及保护要求等;⑺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⑻评价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⑼分析和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对可能采用的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1.2.2 勘察工作的依据⑴岩土工程勘察合同⑵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8年版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⑷采用的有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DB37/5052-2015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编制标准DBK14-S3-200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3.1 勘察工作量布置⑴勘察手段根据勘察工作执行的依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初步了解的拟建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本工程特点,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⑵勘探孔平面布置勘探孔沿建筑物周边线布设,勘探点间距控制在30m之内,共布置勘探孔63个;⑶勘探孔深度布置本工程考虑采用天然地基结合拟建建筑物荷载大小,勘探孔深度设计为5-20m;1.3.2 勘察工作方法⑴工程测量本次勘察勘探点定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总规划平面图进行,坐标系统为相对坐标系;勘探孔孔口高程采用假定高程由甲方提供,高程引测点BM点位于场上,该点高程为m,现场有红漆标识;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⑵钻探、取样与动力触探试验根据勘探孔深度要求,本次勘察中采用DPP-100型工程钻机1台及相应的取土设备2套;机钻采用口径130mm开孔器钻进,穿过填土层后换用110mm钻具钻至终孔,钻进采用回转钻进工艺、无泥浆护壁,回次进尺一般为~;施工机组配备固定工程的技术人员跟班编录,钻进过程中司钻员如实、及时做好钻探情况记录;具体操作方法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9.2.4 条以及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执行;钻孔完成后用原土回填捣实;原状土样质量等级为Ⅰ级,粘性土采用二重管回转取土器,砂性土采用原状取砂器,软土采用敞口薄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采取有导向装置;为减小扰动并保证各试验项有足够的数量,原状土样筒长度为30cm,直径89mm;取样间距一般为~,土层厚度较大且均匀时,间距适当放稀,土层厚度较小时连续取样;样品采集后采取防晒、防失水措施,及时包装封蜡送交实验室;静力触探试验:;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 宜转动探杆一次;⑶室内试验物理性质试验:含水量试验采用烘干法,密度试验采用环刀法,颗粒比重试验采用经验法;压缩-固结试验:采用KTG-ZY型三联中压气压全自动固结试验仪36通道,试验加压荷载为4级,最大加压至400kPa;抗剪强度试验:一般采用直剪快剪、基坑支护深度内土层试样采用固结快剪、粘性土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液塑限试验:采用搓条+锥式仪联合试验法,塑限为搓条法,液限取锥式仪下沉10mm时的含水量;各项试验均按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相关要求进行;1.3.3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及勘察质量述评本次勘察野外作业于2017年1月5日进行,室内试验于2017年2月20日完成,资料整理于2017年2月23日完成;实际完成工作量见表1.3.3;本次勘察工作中,勘探点间距、勘探孔深度、室内试验数据的数量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钻探测试等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操作技术要求,质量合格;勘察文件编制质量及深度满足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8年版、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查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岩土工程勘察合同及本次勘察所依据的有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表1.3.3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象工程所处场地为鲁南冲洪积平原,地貌形态单一;勘察期间场地地势平整、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m,拟建工程完成后室外地面高程为m;邹坞镇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春季偏南大风较多,若有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造成强降温或冷霜冻;夏季天气炎热,湿润多雨;秋季气温明显下降,降水骤减,多秋高气爽天气;境内多年年平均气温摄氏℃,全年日照总时数小时,总日照时数为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冻土深度约0.24m;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拟建场地红线范围内为耕地,没有排水排污管等分布;施工临时荷载将主要为施工道路、塔式起重机等;区域地质概况峄城区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薛城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在断裂构造上,薛城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较广;主要断裂带有:郯城----庐江断裂带;根据搜集的区域地质资料,郯庐断裂带在拟建场区东侧70km通过;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是一条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该地震断裂带形成于中元古代;岩土的构成与特性根据区域资料,本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dov约2-3m,从本次勘探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勘察深度20.0m范围内的地基岩土为第四纪全新世~晚更新世Q3的沉积土层及泥岩、粉砂岩,土层主要由粘土组成;按其沉积年代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共划分出3个主要土层;其中层①为表土,工程性质较差;层②黏土为第四纪Q4一般黏性土,工程性质一般;基岩为泥岩,工程性质好,承载力高;层①耕土:灰色,较松散;土质不均匀,含植物根系,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工程性质差,应清除;层②黏土:灰褐色,可塑,土质较均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③泥岩:紫色~紫红色,层理不发育,厚层结构,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本层未揭穿;各土层层底埋深、相应标高及层厚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地层分布详细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无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和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本区的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该项目周边无工业供水用井,预测地面沉降不良地质作用对本工程的危害性极小;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内除表土填土外,无其它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水文地质条件2.7.1 地下水⑴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类型根据勘察结果及区域性水文资料,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⑶地下水位雨季地表将有上层滞水存在,水量不大,对本工程影响小;2.7.2 地表水勘察区及附近500m内无大的地表水体;2.7.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场地附近无地表水、地下水;2.7.4 地下管网渗漏情况勘察区现状为空地,勘察区无地下管网分布,勘察期间未见勘区外围道路有因给水管、雨水管、排污管等渗漏引起的塌陷现象;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3.1.1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评价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场地及其附近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3.1.2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评价场地内无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3.1.3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⑴区域地震概貌枣庄市地处苏鲁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甚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⑵抗震设防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工程所在地区Ⅰ1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值为;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⑶场地类别和特征周期20m深度内场地土以黏土为主,由本次波速估算结果见表可知,场地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Vse=s,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均在之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规定,确定拟建建筑场地类别为Ⅰ1类;综合确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⑷液化判别本次场地20m深度内无粉土砂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相关规定,本工程场地为不液化场地;⑸场地抗震地段划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依据区域地质条件、场地土层条件、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场地液化等级等因素综合确定建筑场地抗震地段为对抗震一般地段;3.1.4 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拟建场地为非液化场地及区域稳定性良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且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对建筑物有影响的各土层分布相对稳定,综上所述,拟建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于本工程建设;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3.2.1 建筑场地环境类别场地土以黏土为主,场地土层为弱透水土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判定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地基土腐蚀性评价根据附近场地土质分析成果见表及当地经验判定,该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表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3.3.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是根据各项土工试验指标及原位测试指标按强度指标理论计算,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的;具体详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3.3.2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按Grubbs准则α=对场地的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进行岩土参数指标的统计;根据单元划分,性质相近划分为一层,剔除个别离散性较大岩土样,提供了最小值、最大值、样本个数、平均值、变异系数、标准差、标准值,统计结果表明场地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除少量指标存在中等以上变异性以外,其余指标均为低~很低变异性,各岩土层土性指标能够反映各岩土的天然性状;各土层岩土参数指标值分层统计结果见图表部份1,固结试验分层e-p曲线图表部份2;3.3.3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评价岩土分类指标和物理性质指标的参数: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比重、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等选用平均值为建议值;评价岩土变形指标的参数:不同压力差下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选用“固结试验分层e-p曲线”上相应压力段的数值为建议值;评价岩土渗透性指标的参数:水平渗透系数、垂直渗透系数等根据本次勘察室内渗透试验成果及本地区降水经验提供建议值;评价岩土强度指标的参数:抗剪强度指标选用标准值为建议值;经综合分析,各土层分类指标及物理性质指标参数详见图表部份2“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3.3.4 岩土设计参数经分析、计算,各土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分析评价及建议值提供如附录-物理力学指标表;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3.4.1 地基土均匀性、工程特性评价拟建建筑物主要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分布稳定,水平方向起伏不大坡度小于10%,可判定为均匀地基;各土层的工程特性评价如下:层①耕土: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质差;分布不稳定;层②黏土:可塑;水平方向稍有起伏,垂直方向分布较均匀,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性质一般;fak=180kpa,压缩模量Es=;层③泥岩:水平方向稍有起伏,垂直方向分布较均匀,属低缩性岩土;工程性质好,fak=2000kpa;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拟建建筑物荷载较小或一般,结合场地地质条件,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层②黏土可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可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建议基础承台下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若以③层泥岩为基础持力层则自然地表下挖深度约,基础形式可采用柱下独立基础;4 结论与建议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拟建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Ⅰ1类建筑场地,拟建场地特征周期为,场地20米以浅无饱和粉土、粉砂,场地抗震地段划分为对抗震一般的地段,拟建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于本工程建设;场地环境介质为Ⅱ类,场地地下水地基土对混凝土为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部位为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部位为微腐蚀性;本工程可采用天然基础方案或复合地基基础方案;基槽开挖请及时通知验收;未尽事宜按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或与我方联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水土腐蚀性判定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水土腐蚀性判定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版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4.1.18(1、2、3、4)、4.1.20(1、2、3)、4.8.5、5.7.2、7.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12.1.1 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及其附近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否则,应取水试样或土试样进行试验,并按本章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土对钢结构腐蚀性的评价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

12.1.2 采取水试样和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取土试样做土的腐蚀性测试;2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或地表水中时,应取水试样做水的腐蚀性测试;3混凝土结构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分别取土试样和水试样做腐蚀性测试;4水试样和土试样应在混凝土结构所在的深度采取,每个场地不应少于2件。

当土中盐类成分和含量分布不均匀时,应分区、分层取样,每区、每层不应少于2件。

12.1.3 水和土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Ca2+、Mg2+、Cl-、SO42-、HCO3-、CO32-、侵蚀性CO2、游离CO2、NH4+、OH-、总矿化度;2 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Ca2+、Mg2+、Cl-、SO42-、HCO3-、CO32-的易溶盐(土水比1:5)分析;3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电流密度、电阻率、质量损失;4腐蚀性测试项目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12.1.4 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可按本规范第12.2节进行评价。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常见问题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常见问题
勘察报告 应有明确的针对性 , 勘阶段报告除 了应满 足工 有—个 。此时可根据土层 的含水量及渗透性确定环境类别 ; 详 当
环境类别的确定应具体情 程建 设强制性 条文外 , 还应满 足相关规 范、 计要求及 施工 图 建筑场地位于不 同的地貌单元之上 , 设 审查要求 。自 实施( 设工程质量 管理条例》《 健 、建设 工程勘察设 况具体分析 , 般情况下应先划 分不 同的地貌单元 , 据同 一 再根 地貌单元的土层的含水 量及渗 透 性确定环境类别 。 计管理条例》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 和《 后 岩土
主要问题一一罗列 出来 , 提出本人 的见解 。 并 因本人水平 有限 , 表 l各 类建筑场地 的覆盖层厚度 m)
如有不妥之处 , 请读者批评指正 。


岩土 工程勘察 报告 中常见的几个 问题
( ) 一 关于场地环境类型 的分类 问题
正确划分场地环境类型 , 是准确判定水和土对混凝 土结构 腐 蚀 性 的 评 价 依 据 。场 地 环 境 类 别 的分 类 ,依 据标 准 是 G 50 120附 录G B 02— 0 1 。同一场地 内 , 同的地貌单元场 地环境 不
极软岩嵌岩桩 的勘探 深度等 问题提 出了相 关建议。 关键词 : 岩土工程 ; 勘察报告 ; 场地环境 ; 资料整合
中图分类号 : 4 2 U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2 7 ( 0 00 - 19 0 10 — 3 4 2 1 )7 0 6 - 2
岩土工程勘察应正确反映场地工程地 质条件 , 明不 良地 类型可能也不 同,亦 即同一场地 内可能出现两种环境 类型 , 查 此 质作用 和地质灾害 , 并通过 对原 始资料的整理 、 检查和分析 , 提 时该如何对场地环境类型进行分类 呢?笔者认 为 : 同一地 处于 出资料完整 、 评价正确 、 建议合理 的勘察报告 。 貌单元 的工程场地 , 无论采用何 种基础 形式 , 场地环境类 型只

各岩土层的空间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勘察报告

各岩土层的空间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勘察报告

各岩土层的空间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表32.3、地基土(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3.1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本次勘察对第②层粉质粘土、第③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第④粉细砂土及第⑤层细砂共取土样397件,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及砂土层颗粒分析统计表见下表4、表5。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表4砂土层颗粒分析统计表表52.3.2剪切试验指标统计本次勘察对土试样进行了直接快剪试验,其抗剪强度指标C、φ值统计详见下表6。

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表62.3.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本次勘察对第②层粉质粘土、第③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第④层粉细砂及第⑤层细砂分别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其标贯锤击数统计见下表7。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表表72.3.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统计表(N63.5)本次勘察对第⑥层卵石及第⑦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动探锤击数统计见下表8。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统计表(N63.5)表82.3.5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统计本次勘察对第②层粉质粘土、第③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第④层粉细砂进行了静力触探试验,其比贯入阻力Ps值统计见下表9。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统计表表92.3.6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本次勘察对第⑦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第⑧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共取岩样42件,其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见下表10。

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表10说明:以上统计已剔除异常值。

3.4、场地坏境类型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规定,场地环境地质条件为湿润区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故拟建场地环境类型应属Ⅱ类。

4、场地地震效应4.1、抗震设防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武汉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建筑物可按6度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类别属标准设防类。

经查阅“武汉市主城规划区地震动参数小区规划图”,本拟建场地属IIIA区。

岩土工程的分类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介绍

岩土工程的分类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介绍

岩土工程的分类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介绍岩土工程(GeotechnicalEngineering)是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灾害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属于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术语标准》)。

简单地说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和地下水的极少量,岩土工程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流体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

当建设工程可能需要建一个建(构)筑物时,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中必须上半部通过基础与大地连接,岩土工程就是解决建(构)筑物的上部结构,类同如何通过其基础同地基相互作用衔接成为一体的。

岩土工程解决各种类型的建(构)筑物包括隧道、桥梁、水坝、民用建筑、道路、铁路、港口和垃圾填埋场等与大地的衔接的问题。

无论土壤或岩石的类型如何,地层分布情况几乎也许多种多样的,因此岩土工程是非常令人兴奋工程力学和具有挑战性的,因为没有两个拟建场地遇到问题会是完全一样的。

岩土涌泉工程又可行业龙头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工程检验、监测以及环境岩土工程和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咨询。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训练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管理体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制图、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法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岩土工程研究报告必须满足相关勘察规范的要求,满足必须满足设计不同阶段使用的承诺。

岩土工程设计(Thegeotechnicalengineeringdesign)是指对指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完成后,根据总包承揽的施工要求以及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市场条件,所需要进行的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桩基工程等岩土工程施工范畴的方案设计与方案设计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H B D B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摘录1234567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17)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 (19)10 原位测试 (20)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5)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6)13场地和地基 (28)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32)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7)GB 50021-20013.1.3条款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注;①高寒区是指海拔高度>﹦300m的地区;干旱区是指海拔高度﹤3000m,干燥度指数k ≥1.5的地区;湿润地区是指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②强透水土层是指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和细砂;弱透水层是指粉砂、粉土和粘性土;③含水量ω﹤3%的的土层可视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④当有地区经验时,环境类型可根据地区经验划分;但同一场地出现两种环境类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划分标准GB50021——2001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为准。

甲、乙类建筑应严格执行。

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及丁类建筑可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先划分土的类别,再估计岩土的剪切波速,最终给出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测量:初勘时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3个,应占控制性钻孔的1/3——1/5。

祥勘时单栋建筑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2个,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不宜少于1个。

岩土分类GB 50021-2001 表3.3.3 DB42/169-2003 表G.O.8 DB 42/242-2003 表4.1.7粉土的分类DB42/242-2003表4.1.9粉土湿度DB 42/169—2003 4.2.6条款残积土与风化岩的划分土类的夹层互层规定GB 50021-2001 表3.3.8砂的密实度DB42/169-2003 表G.0.4 DB 42/242-2003表粒组划分及各粒组土粒的性质特征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关系GB50011—2001 表3.2.2及附录A岩土层剪切波速确定DB42/169—2003表j.0.2 DB42/242—2003表B.0.2利用标贯锤击数平均值确定粉细砂剪切波速DB42/169—2003表j.0.3 DB42/242—2003表B.0.3DB42/169—2003表j.0.5 DB42/242—2003表B.0.5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方面岩土参数的变异性标准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注:由表可知压缩性、固结系数、标准贯入、无侧限强度以及渗透性等参数其自身变异性本身就高或很高。

结合实例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与应用

结合实例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与应用

结合实例探讨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与应用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工程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很大,且涉及的勘察内容很多而且十分复杂。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结合拟建筑物的工程特性,对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提出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水参数,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和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程勘察;分析应用;探讨1工程概况拟建综合楼为6层,高度21.8m,,总建筑面积约1128m2,框架结构,设计单柱最大荷重约4800kn,设计地坪为4.90m,对差异沉降较敏感,基础型式拟采用桩基础,基础(承台)埋深约1.5m。

场地东侧距旧综合楼距离较近(为3m),其余几侧均为空地。

2勘察手段与方法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拟建物的工程特性,勘察工作主要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进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类型属海积阶地;地势较为平坦,勘察钻孔孔口高程为4.90~5.22m,最大高差为0.32m。

3.2岩土层分布及其特征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①qml:灰黄、黑灰色;堆填时间5~10年;回填成分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生活垃圾等,未经专门压实,密实度不均,多呈松散状。

全场分布,厚度1.20m~1.70m。

2、粉质粘土②q4cm:灰黄、青灰色;可塑状;颗粒成分主要为粉粒、粘粒,含砂砾5~10%;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厚度1.40~2.50m。

3、淤泥③q4cm:灰黑、深灰色;流塑状;颗粒成分主要为粉粒、粘粒,含少许贝壳碎片等;味微臭;无摇振反应;韧性低;光滑;干强度高。

全场分布,厚度7.00~8.70m。

4、粉质粘土q4cm:灰黄、褐红、青灰、灰白色;可塑状;颗粒成分主要为粉粒、粘粒,含砂砾10~30%;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稍光滑;干强度中等;全场分布,厚度为11.90~13.20m。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前言1.1 工程概况项目包括9栋高层住宅楼、65栋多层住宅、幼儿园、会所及地下室。

我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对该项目一期高层5栋、商业2栋及会所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建筑物工程概况详见下表:拟建建筑物工程概况表1.1建筑物名称结构类型地面设计标高(m)层数基础埋置深度(m)基础荷重(最大中柱)(kN)基础荷重(最大边柱)(kN)拟采用基础形式和是否采用变形设计高层1#楼框剪40.30 28 -6.0 8000 桩基高层2#楼框剪40.30 29 -6.0 8000 桩基高层5#、7#楼框剪40.30 26 -6.0 7000 桩基高层6#楼框剪40.30 18 -6.0 5000 桩基商业1#、2# 框架40.30 2 -6.0 2000 浅基础会所框架40.30 2 -6.0 2000 浅基础地下室框架-1 -6.0 3800 浅基础该项目设计任务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并提出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条规定以及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说明,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根据上述条件,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与任务1.2.1查明该拟建建筑物范围内各层岩土类型、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1.2.2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合理的工程设计参数;1.2.3查明场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以及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4 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对拟建建筑物提供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1.2.5 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及地震效应;1.2.6 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须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1.2.7对基础型式进行分析评价,如采用桩基,则提出桩基类型、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参数,估算单桩承载力并对桩基设计施工进行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报告编写:XXX技术负责:XXX项目负责:XXX审核:XXX院长:XXX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正文目录一.绪言(一)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二)拟建工程概况(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四)勘察等级二.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三)水文地质条件(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岩土物理力学特征(五)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六)地震效应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二)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三)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四)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表目录(附报告内)1、钻孔一览表2、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3、土壤室内试验成果表4、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成果表附图目录(附报告内)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5张)3、钻孔柱状图(共XXX张)附件目录(附报告内)1、勘察任务书一、绪言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位于XXXXXX以北,占地总面积约XXXXm2,层高为X层,框架结构,差异沉降敏感,拟采用桩基础。

受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市XXX院承担了该工程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按照《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条件和要求》的要求,于20XXX年X月1日~X月X2日完成野外现场工作。

(一)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1、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依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及要求为:(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钻孔详见附件《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按(JGJ 72-2004)要求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

勘探深度应满足(JGJ 72-2004)规范及其它专门规定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1、前言1.1工程概况国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方)拟在三河县某中学兴建教学楼。

该项目由廊坊市某某建筑设计院设计,委托我院对其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工程由主楼组成。

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2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提出地基基础、基槽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对于抗震设计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7、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性特征。

8、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9、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廊坊市第一勘察设计研究院-1-1.3勘察依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探点布置图”及“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基槽技术规程》(JGJ120-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4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我院于2022年3月23日进场施工,至4月9日完成外业工作;在钻探过程中发现局部地段可作为桩基持力层的强风化砂岩的层面起伏较大(层面坡度>10%),廊坊市第一勘察设计研究院-2-1.5几点说明1.5.1各勘探点的测放工作由我院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勘探点布置图”实施完成,各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拟建场地两红线点A(某=69130.940,Y=500860.810,H=373.50)、B(某=69161.311,Y=500908.419)采用全站仪测量完成,坐标系统为北京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引点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标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水土腐蚀性判定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水土腐蚀性判定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14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版?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土水比1:5)分析;
3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电流密度、电阻率、质量损失;
4腐蚀性测试项目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12.1.4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可按本规范第12.2节进行评价。

12.2.1
表12.1.3腐蚀性试验方法
应乘以1.3的系数;
2(此注取消);
3表中数值适用于水的腐蚀性评价,对土的腐蚀性评价,应乘以1.5的系数;单位以mg/kg表示;4表中苛性碱(OH-)含量(mg/L)应为NaOH和KOH中的OH-含量(mg/L)。

12.2.2
表12.2.2按地层渗透性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12.2.5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应符合表12.2.5的规定。

表12.2.5土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
G.0.1场地环境类型的分类,应符合表G.0.1的规定:
表G.0.1环境类型分类。

(完整版)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完整版)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

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方案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二、技术要求第三章场地条件及其研究程度的简要说明一、地形地貌二、场地地层三、场区地下水四、本次勘察工作的思路及工作重难点第四章、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及孔深要求(一)勘察点的布设与钻探顺序(二)勘察孔深度二、取样、原位测试(一)取样(二)原位测试第五章、勘察进度计划安排和保证措施一、勘察进度计划安排二、进度保证措施第六章、外业施工组织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组织管理图二、勘察项目实施流程图三、组织运行原则四、岗位职责五、外业工作质量承诺六、外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及内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二、内业工作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一、安全施工措施二、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附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一、建设单位: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二、工程地点: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45号三、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四、工程概况: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楼及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勘察主要由1栋22层高层办公楼、以及5~10层业务用房组成,附有2层地下室。

第二章勘察依据和技术要求一、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8、《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二、技术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确定本次勘察的目的与要求: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场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其施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通过完整版含基坑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通过完整版含基坑勘察)

XXXX商业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1.1 场地位置、工程概况拟建XXXX商业广场项目位于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汽车站南面,交通十分方便。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41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9761.00平方米。

本次提交报告为“平坝县夏云镇云湖商业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拟建物基础初步设计型式为桩基,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0.00标高为1269.65米。

拟建物特征见表1:拟建物特征表表11.2 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的主要的技术标准受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平坝分公司的委托,XXXX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XXXX商业广场”场地的岩土工程详勘工作。

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任务、目的提出了如下勘察工作要求(详见委托书):1、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并评价建设场地的稳定性。

2、查明拟建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厚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各岩土层的稳定性、均匀性。

3、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岩土地基的承载力。

4、查明勘察范围地下水埋藏条件、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拟建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6、查明拟建场地勘察范围溶沟、溶槽、溶洞、土洞的大小、位置及埋藏深度。

7、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及提出基础方案建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如下:(1) 勘察委托书;(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5)《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0)《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岩石与岩体鉴定和描述标准》(CECS239:2008);(13)《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勘察等级、勘察手段、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2.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1.1~3.1.4相关条文规定,该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因此,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整编】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整编】

1呼和浩特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1.1勘察目的直接详勘应按管道工程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管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

1.2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乙级。

1.3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1.3.1地理位置、气象及水文情况场地地貌上地处阴山山脉与黄河之间,北有天然屏障大青山,阻挡并减弱西伯利亚寒流的侵扰,东南被蛮汉山环抱,形成一个冲积扇平原。

本地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干燥多风、温差大,同时因受阴山山脉的影响,形成比较优越的小气候环境。

据呼市气象站观测资料:历年年平均降雨量400.00mm,多集中于7—9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7%;历年月平均蒸发量l781.80mm,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l3.0℃,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1.9℃;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出现东南风,年平均风速1.67 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5.0 米/秒;全年无霜期130 天。

1.3.2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位于华北断块内阴山断块隆起与鄂尔多斯断块隆起之间的河套拗陷东段,即呼包断陷盆地内。

本场地处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的东段,此断陷是一个和大青山隆起平行的次一级构造单元。

自侏罗纪开始,大青山不断上升侵蚀,断陷盆地一直下沉,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沉积。

场地内未发现有浅埋的全新世活动断裂,第四系覆盖厚度相对较大。

1.3.3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发育程度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工程建设的岩溶、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遭受地质灾害可能性小。

1.3.4沿线地基土条件因管线线路较长,场地跨度较大,根据钻孔勘察及现场调查后,进行分段描述,根据沉积物成因类型及岩性特点,将勘探深度内地层分别描述如下:1.3.4.1K00+000—K02+050,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长度2050m。

岩土勘察规范

岩土勘察规范

岩土勘察规范篇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 土的组成天然状态下的土的组成(一般分为三相)1)固相:土颗粒--构成土的骨架。

决定土的性质--大小、形状、成分、组成、排列2)液相:水和溶解于水中物质3)气相:空气及其他气体1)干土=固体+气体(二相)2)湿土=固体+液体+气体(三相)3)饱和土=固体+液体(二相)土的三相示意图2 土的颗粒级配2.1 基本概念自然界的土通常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土中各个粒组重量(或质量)的相对含量百分比称为颗粒级配,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

工程上将各种不同的土粒按其粒径范围,划分为若干粒组,为了表示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称土的粒径级配,土的粒径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确定。

土粒含量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粒组中的土粒质量与干土总质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土的粒径级配直接影响土的性质,如土的密实度、土的透水性、土的强度、土的压缩性等。

要确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需要将各粒组分离开,再分别称重。

这就是工程中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

土的粒径级配指的是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这是无黏性土的重要指标,是粗粒土的分类定名的标准。

2.2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工程中常用粒径级配累积曲线(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直接了解土的级配情况。

曲线的横坐标为土颗粒粒径的对数,单位为mm;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土颗粒的累积含量,用百分比(%)表示。

将筛分析和比重计试验的结果绘制在以土的粒径为横坐标,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称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级配曲线的特点:半对数坐标纵坐标?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含量(%)横坐标?对数坐标?土粒粒径(mm)几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从颗粒级配曲线中可直接求得各粒组的颗粒含量及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进而估测土的工程性质。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

市政道路⼯程岩⼟⼯程勘察报告[详细]⽯狮市嘉禄路(濠江路⾄东环路)市政道路⼯程岩⼟⼯程勘察报告第⼀章、前⾔⼀、勘察⽬的与任务受⽯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狮市嘉禄路(濠江路⾄东环路)市政道路⼯程岩⼟⼯程详细勘察任务,⽬的是查明沿线⼯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设计排⽔等提供⼯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类型,各岩⼟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学性质;(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3)、查明地下⽔的类型、⽔位、埋藏条件、⽔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的来源、⽔位、积⽔时间以及排⽔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和地表⽔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的⼟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业标准《市政⼯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2)国家标准《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5)国家标准《⼟⼯试验⽅法标准》(GB/T50123-1999);(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7)⾏业标准《市政⼯程勘察规范》(CJJ56-94);(8)⾏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业标准《公路⼯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0)⾏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1)⾏业标准《建筑⼯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2)⾏业标准《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3)⾏业标准《公路⼟⼯试验规程》(JTJ051-93)(14)福建省标准《岩⼟⼯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6)《建筑⼯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三、拟建⼯程概述拟建⽯狮市嘉禄路(濠江路⾄东环路)市政道路⼯程:本次施⼯路段从K0+036.074⾄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标⾼为23.75⽶,西北⾄东南⾛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标⾼为40.89⽶;为城市Ⅱ级主⼲道,⽔泥混凝⼟路⾯,设计⾏车速度为40 千⽶/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双向四车道,两侧设⼈⾏道,路⾯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给⽔、电⼒、污⽔、煤⽓、通讯电缆等埋设于道路两侧,管径为DN200-500⽶⽶,埋深为1.0~2.5⽶.本⼯程由⽯狮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拟建⼯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为⼆级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为⼆级地基,依据国标《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1条和福建省标准《岩⼟⼯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表3.2.2条的规定,综合确定本⼯程的岩⼟⼯程勘察等级为⼄级.四、勘察⽅法、勘察⼯作量布置1、勘察⽅法采⽤野外测量、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法完成本次勘察任务.2、勘察⼯作布置及⼯作完成情况1、⼯作量布置根据设计院提供总平⾯图,依据⾏标《市政⼯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定,钻孔沿道路中⼼线布置,按40⽶间距布置钻孔,其中每200⽶布设⼀个横断⾯,本⼯程共布设5个横断⾯,共布置钻孔39个,场地内各孔均为取⼟标贯钻孔.2、钻孔定位钻孔位置依据总平⾯图及测量控制点采⽤GPS定位仪等进⾏施放,并在施⼯完成后进⾏定测;放样控制点由业主单位提供,钻孔坐标系统与总平⾯图⼀致,⾼程系统为黄海⾼程系统,放样控制点采⽤位于南环路与西环路交叉处塘园环岛测量控制点A(X=36186.410 Y=11328.347 H=11.315⽶)和位于嘉禄路控制点B(X=36791.735Y=11389.982 H=8.810⽶ ),由于图幅有限,控制点坐标及引测⾼程点均⽆法在平⾯图上显⽰.具体孔位及孔⼝⾼程详见“勘探点平⾯布置图(图号:Ⅰ)”和“勘探点数据⼀览表(表号:附表1)”.3、野外钻探本⼯程野外钻探投⼊XY-100型钻机1台,按回次钻进连续取芯的⽅法钻探、泥浆护壁,钻探施⼯、回次进尺⼯作均严格按照⾏业标准《钻探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执⾏;岩⼟编录和定名等按国标《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福建省⼯程建设地⽅标准《岩⼟⼯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规定进⾏,勘探深度按国标《市政⼯程勘察规范》的有关要求及设计委托技术要求确定,全部为取样测试孔,孔深应达到设计路⾯5⽶以下并钻穿软⼟、可液化⼟层,本次野外钻探共完成钻孔39个.所有勘探孔施⼯和⽔位观测完成后,勘探孔均采⽤粘⼟球分层回填夯实处理.4、岩、⼟、⽔试样的采取⼟样的采取:本⼯程原状⼟样主要在粉质粘⼟②和残积砂质粘性⼟③中采⽤厚壁取⼟器以重锤少击法进⾏.⽔试样的采取:套管隔⽔采取的地下⽔样采⽤纯净玻璃瓶采取,并现场加⼊⼤理⽯粉,48⼩时内送样做⽔质简分析,沿线场地取地下⽔样3组,地下⽔试样在钻孔抽取.5、室内试验对粉质粘⼟②和残积砂质粘性⼟③采取原状⼟样进⾏⼟⼯试验测定出⼟的物理指标、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试验参照国标国标《⼟⼯试验⽅法标准》(GB/T50123-1999)和⾏标《公路⼟⼯试验规范》(JTJ051-91)的规定执⾏.⼟⼯试验项⽬以常规、颗分测定为主,主要提供ρ、G S、W、W f、e、n、Sr、ρd、W l、Wp、Ip、I l、φ、C、av1-2、Es0.1-0.2等指标;⼟⼯试验成果表见附表3.⽔质分析的项⽬为PH值、游离CO2、总碱度、碳酸根、氯离⼦、镁离⼦、硫酸根、总硬度等;地下⽔⽔质检验报告表见附表5.6、现场原位测试本场地现场原位测试主要以标准贯⼊试验为主,采⽤导向杆变径⾃动脱钩式的落锤装置,根据探头贯⼊⼟中的难易程度(击数N/30厘⽶或N63.5/10厘⽶)测定⼟的⼯程⼒学性质,贯⼊试验前对孔底进⾏严格清渣,保证锤击数准确,标贯击数杆长修正参照省标《岩⼟⼯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进⾏,试验层位主要为素填⼟①、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及花岗岩风化层,测试间距为1.50-2⽶,并严格按有关规程进⾏操作;现场对各⼟层进⾏了标准贯⼊试验共79次;现场原位测试符合《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标准贯⼊试验成果表见附表2.7、勘察实物⼯作量本次勘察共计各项实物⼯作量见下表1.完成⼯作量⼀览表表1以上各项⼯作质量均满⾜有关规范要求.五、其它说明本⼯程的所有⼟⼯试验、⽔质分析试验等均由我院实验室完成.第⼆章、⾃然地理条件⼀、⽓候及⽔⽂条件本路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候,温暖湿润四季长青.年平均⽓温19.5~21.0℃.极端最⾼温度38.9℃(1967.06.29、1979.08.15、2002.07.04),极端最低温度0.0℃(1957.2.12).主要降⽔⽉份集中在4-9⽉,12⽉份最少,年降⾬量1250⽶⽶,⽇最⼤降⽔量300⽶⽶以上.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伴有暴⾬,为地质灾害多发季节.⼆、沿线周边环境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 K0+000~K0+200段地势相对较低,地⾯标⾼在24.70~29.30⽶左右,其余地段地⾯标⾼在30.50~38.60⽶左右.K0+000~K0+820、K1+060~K1+165.795段为残坡积台地,K0+000~K0+820段主要为⼩⼭坡,其中K0+560~K0+820段植被很发育,分布有⼤量果树,且沿拟建道路中线分布有⼀条长约200 ⽶,深约2.0⽶,宽约4⽶的废旧旱渠,K1+060~K1+165.795段主要为居民区(未拆迁).K0+820~K1+060段为冲洪积地貌;其间种植有⼤量果树,其中K0+160右侧、K0+980、K1+040左侧各分布有⼀池塘.第三章、沿线⼯程地质条件⼀、岩⼟层特征根据现有揭露钻孔深度范围内的资料,拟建道路地层⾃上⽽下依次为:素填⼟①、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注:其中风化层根据标准贯⼊试验实测击数N进⾏划分,N<30为残积⼟,50>N≥30为全风化,N≥50为砂⼟状强风化).各岩⼟层特性如下:1)、素填⼟①:灰、灰褐⾊,松散状,成分以粘性⼟堆填为主,局部夹有少量碎砖块,硬杂质含量为10~15%左右,填堆积年限为3-5年以上,⽋固结状态,主要分布于K0+000~K0180、K0+280~K0+540、K1+010~K1+165.795段,揭露厚度为0.50~4.30⽶.2)、粉质粘⼟②:灰黄、浅灰⾊,可塑,稍湿,以粘粒、粉粒为主,含有砂量砂质成分,⽆摇震反应,⼲强度、韧性中等,切⾯稍有光泽,冲洪积形成,主要分布于K0+820~K1+060段,揭露厚度为1.70~8.20⽶,层顶标⾼为31.07~33.56⽶.3)、残积砂质粘性⼟③:黄褐、灰黄⾊,可-硬塑状,稍湿,以粘粒、粉粒为主,>2⽶⽶颗粒含量约15%,⼲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稍有光泽,⽆摇震反应,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主要分布于K0+540~K1+165.795段,揭露厚度为2.00~6.60⽶,层顶标⾼为23.47~35.92⽶.4)、全风化花岗岩④:灰黄⾊、灰⽩⾊,含较多⽯英粗颗粒,长⽯全部⾼岭⼟化,组织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砂⼟状,岩⽯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主要分布于K0+540~K0+820段,揭露厚度为2.80~6.70⽶,层顶标⾼为23.80~38.59⽶. 5)、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灰⽩⾊,浅黄⾊,呈砂⼟状,主要为⽯英和长⽯,含较多⽯英,长⽯部分⾼岭⼟化,局部底部见少量岩⽯碎块;岩⽯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场地⼤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揭露厚度为1.20~5.70⽶,层顶标⾼为20.46~34.50⽶.6)、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灰黄、灰⽩⾊,矿物成分发⽣显著变化,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芯锤击声哑,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仅ZK8钻孔处未有分布,揭露厚度为0.40~7.60⽶,层顶标⾼为17.64~33.80⽶.7)、中风化花岗岩⑦:浅灰⾊、灰⽩⾊,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英及⾓闪⽯,岩体风化裂隙发育,见铁染,岩芯以短柱状为主,节长⼀般在8~25厘⽶,锤击声较清脆,且不易击碎,岩⽯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类,岩⽯质量指标RQD=55~75%.仅K0+200~K0+320段有揭露,揭露厚度为0.80~3.40⽶,层顶标⾼为21.55~33.30⽶.上述各岩⼟层的分布规律、顶板埋深及厚度等详见各⼯程地质纵、横⾯图(图号:Ⅱ)及钻孔柱状图(图号:Ⅲ).⼆、不良地质作⽤及对⼯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地貌上属冲洪积、残坡积台地,地形起伏较⼤,场地内及附近⽆滑坡、崩塌、泥⽯流采空区、地⾯塌陷等不良地质作⽤和地质灾害,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洞室、古河道、沟浜、防空洞、隐伏断层等对⼯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地质构造迹象.仅在K0+560~K0+820段且沿拟建道路中线分布有⼀条长约200⽶,深约2.0⽶,宽约4⽶的废旧旱渠; K0+980、K1+040处左侧各分布有⼀池塘;K1+060~K1+165.795段主要为居民区(未拆迁).三、路基⼟类别依据《市政⼯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2.0.6条的要求,根据⾏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第8.3.3条,拟建道路沿线路基⼟类别:粉质粘⼟②液限(W L)为32.1%~34.8%,为中液限粘质⼟,残积砂质粘性⼟③液限(W L)为31.9%~34.5%,为中液限粘质⼟.四、⼟基的⼲湿类型依据《市政⼯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6.0.3.3条的要求,根据⾏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第8.5.1条,拟建道路沿线道路⼟基的⼲湿类型:粉质粘⼟②的平均稠度B⽶ =0.76, ⼲湿类型为中湿,残积砂质粘性⼟③的平均稠度B⽶ =1.35, ⼲湿类型为⼲燥.五、⽔⽂地质条件1、沿线场地环境类别由于该地区属于湿润区,沿线粉质粘⼟②,其含⽔量⼩于30%,根据国标《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附录G表G.0.1综合判定:沿线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地层渗透类型为B型.2、地下⽔类型、⽔位及其腐蚀性评价(1)、地下⽔类型沿线场地地下⽔类型主要为潜⽔,赋存于残积砂质粘性⼟及花岗岩风化层中,⽔位埋藏较深,⽔量不⼤,主要接受⼤⽓降⽔渗⼊补给和邻近⽔域的侧向补给,地下⽔⼀般从地势⾼往地势低处以迳流⽅式排泄.(2)、地下⽔位勘察期间测得K0+000~K0+140、K0+540~K1+165.795段地下初见⽔位埋深位1.30~5.90⽶,钻孔施⼯完成后统⼀测得地下混合稳定⽔位埋深为0.90~5.50⽶,⽔位标⾼为28.15~30.39⽶,地下⽔位随地形起伏⽽变化;地下⽔⽔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据调查地下⽔⽔位年变化幅度为1.00~2.00 ⽶左右, K0+140~K1+165.795段钻孔为⼲孔.(3)、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为评价地下⽔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钻孔ZK2、ZK23、ZK28中,采⽤套管隔⽔取地下⽔样进⾏⽔质简分析.根据⽔质简分析试验成果(详见附表5)判定:①、依据国家标准《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标准进⾏综合评定:场地地下⽔对混凝⼟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见表2).②、依《公路⼯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有关标准评价:沿线场地地下⽔对混凝⼟结构⽆腐蚀性(见表3).拟建场地地下⽔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国家标准《⼯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按国标《岩⼟⼯程勘察规范》评价地下⽔的腐蚀性判别表表2按⾏标《公路⼯程地质勘察规范》评价地下⽔的腐蚀性判别表表33、⼟的腐蚀性评价由于本地区处于亚热带⽓候区,⾬⽔充沛,周围均⽆污染源,地下⽔的化学成分基本代表了⼟壤中可溶盐的成分,根据本地区经验,地下⽔位以上的⼟对混凝⼟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六、岩⼟层的主要物理⼒学性质指标值及设计参数建议值本次勘察采⽤现场原位测试试验、室内⼟⼯试验等⽅法,岩⼟体的主要物理⼒学性质指标按国标《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有关要求进⾏数理统计.根据室内⼟⼯试验、现场测试试验成果及各⼟层的指标统计结果,岩⼟按国标《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统计后,提出了最⼤值、最⼩值、平均值、标准值,参照⾏标《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及《市政⼯程勘察规范》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沿线各路段岩⼟层地基承载⼒基本容许值及其它主要参数,见岩⼟物理⼒学指标建议值表(见下表4).岩⼟的物理⼒学指标建议值表表4第四章、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地质构造及地震根据钻探揭露和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其附近未见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带从本区通过,属基本稳定区,本次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明显地质构造迹象,沿线的地质调查中未发现影响道路建设的活动性断裂.⼆、地震效应1、场地的设防烈度该场地位于⽯狮市灵秀街道办事处,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闽建设(2002)37号“关于贯彻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的通知,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2、场地类别判定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3条规定,结合场地岩⼟⼯程条件及当地⼯程经验综合判定:素填⼟①属软弱⼟;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属中软⼟;全风化花岗岩④、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属中硬⼟,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属岩⽯.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4.1.1条的规定对场地⼟类型与场地类别进⾏判别,经对场地K0+000~K0+140、K0+300~K0+165.795段钻孔ZK1、ZK3、ZK9、ZK22、ZK27进⾏⼟层等效剪切波速值估算:得⼟层等效剪切波速值为156.60⽶/s~245.74⽶/s,属250⽶/s≥Vse>140⽶/s范围,根据场地钻探资料,其覆盖层厚度为4.80~15.7⽶,属3~50⽶的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6可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表5.1.4-2设计计算特征周期为0.35s.⾥程K0+140~K0+300段地层主要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其等效剪切波速值都⼤于500⽶/s,,属<5⽶的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6可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根据表5.1.4-2设计计算特征周期为0.25s.具体详见⼟层等效剪切波速计算表(附表6).3、软⼟震陷和饱和砂⼟的液化问题拟建场地未见软弱⼟层(淤泥或淤泥质⼟)和可能液化⼟层, 因此设计时可不考虑场地的软⼟震陷影响和液化问题.4、抗震地段划分根据拟建道路平⾯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层,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1条⽂说明规定判定:沿线道路属可进⾏建设的⼀般场地.5、抗震设防类别划分根据《建筑⼯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及5.3条规定,划分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第五章、岩⼟⼯程地质评价⼀、市政⼯程场地分类拟建场地岩⼟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根据《市政⼯程勘察规范》(CJJ56-94)有关标准划分,场地分类属Ⅱ类.⼆、场地、路基稳定性与适宜性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道路及其附近⽆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不必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拟建道路沿线基底岩⽯为花岗岩,不存在岩溶作⽤;道路沿线及其附近⽆⼈为地下⼯程和⼤⾯积开采地下⽔的活动,不会产⽣地⾯塌陷、地裂缝的灾害;沿线及其附近没有滑坡、泥⽯流、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道路沿线区域稳定性总体较好,另外沿线各岩⼟层分布较为稳定;场地适宜拟建道路建设,但K0+180~K0+560段开挖后会形成⾼约2.00~7.00⽶的边坡,可能会引起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三、路基⼟分析与评价根据拟建道路钻孔揭露情况,拟建线路的素填⼟①主要分布于K0+000~K0180、K0+280~K0+540、K1+010~K1+165.795段,揭露厚度为0.50~4.30⽶,整体厚度不⼤,⼟质均匀性较差,⼯程性能差,未经处理不可以直接作为路基使⽤,建议作挖除处理,挖除全部或部分填⼟后再进⾏分层回填压实.粉质粘⼟②主要分布于K0+820~K1+060段,呈可塑状态,揭露厚度为1.70~8.20⽶,厚度变化较⼤,较为稳定均匀,⼯程性能⼀般,可作为路基和路基填筑⼟的基础持⼒层,也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层.残积砂质粘性⼟③:呈可-硬塑状,主要分布于K0+540~K1+165.795段,属中等压缩性⼟,⼯程性能⼀般,可作为路基和路基填筑⼟的基础持⼒层,也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层.全风化花岗岩④、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及中风化花岗岩⑦⼒学强度较⾼~⾼,⼯程性能较好~良好,但埋藏较深,在埋深较浅处直接可作为路基及路基填筑⼟持⼒层,也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层.以上⼟层除素填⼟①外均可作为路基和路基填筑⼟的基础持⼒层,总体评价场地地基均匀性⼀般.四、道路⼯程分析与评价1)、填⽅路段根据道路路⾯设计标⾼,拟建道路K0+000~K0+180、K0+860~K1+ +165.795段为填⽅路段,最⼤填筑⾼度约3.70⽶左右,地基⼟主要为素填⼟①和粉质粘⼟②,素填⼟①⼯程性能差,不能直接作为拟建道路路基填筑持⼒层,建议采⽤换填垫层处理,粉质粘⼟②呈可塑状态,⼯程性能⼀般,可作为路基填筑⼟持⼒层.填筑时,建议挖除全部或部分素填⼟①后再进⾏分层压实或夯实回填,⼟质路基的压实度应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表8.4.1的规定,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填⽅路段建议采⽤稳性较好的砂⼟置换后再往上填筑,填筑时需对料⼟进⾏击实试验、保证在最优含⽔量和最⼤⼲密度状态下进⾏分层夯实填筑,以免出现弹簧⼟.路基护坡建议按坡率为1:1.5进⾏修建,且坡⾯均须进⾏防护处理,如采⽤草⽪防护等措施.地势低洼处加强排⽔措施,应先在路基两侧外设置纵向排⽔沟以及横向排⽔管涵,引导路基两侧地块的地表⽔,及时排除路基⽔,防⽌基底受⽔浸泡;在地表⽔较多地段应对坡⾯底部进⾏护砌,防⽌地表⽔对路基边坡的浸泡和冲刷.场地沿线K0+160右侧、K0+980、K1+040处左侧各分布有⼀池塘(详见勘探点平⾯布置图),⽔塘深度和⾯积不等.施⼯时应对各⽔塘底部的塘泥等软弱⼟层采取相应措施,建议对厚度较⼩的塘泥进⾏挖除换填,⽽厚度较⼤的则采取抛⽯挤淤等措施.2)、挖⽅路段根据道路路⾯设计标⾼,拟建道路K0+180~K0+860段为挖⽅段,最⼤挖⽅深度约7.00⽶左右,地基⼟主要有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各⼟层均能满⾜路基设计要求,可直接作为拟建道路路基持⼒层,也可作为管道、涵洞、挡⼟墙基础持⼒层.拟建道路K0+180~K0+300段挖⽅深度内主要为基岩,⽽且不排除钻孔外的个别地点有在挖⽅深度内出现基岩的可能性,施⼯时期应给予注意.对于直接出露的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需要进⾏岩⽯爆破,因此岩⽯爆破设计与施⼯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从业⼈员承担,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并应由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建议采取严格控制炸药⽤量和先进的爆破⼯艺等措施,以减少振动等对周边建筑物、道路和⼈⾝安全的影响,保证施⼯安全,建议进⾏爆破开挖后采⽤厚度为20厘⽶的砂砾基础进⾏褥垫处理.由于以上各持⼒层的压缩性质不⼀,不同⼟层接触地段,施⼯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不均匀沉降,确保路基的稳定.五、边坡⼯程分析与评价1)、边坡稳定性评价根据道路路⾯设计标⾼,拟建道路K0+180~K0+860段为挖⽅段为挖⽅段,其中K0+180~K0+560段道路开挖⾼度约为2.00~7.00⽶,形成边坡安全等级为⼆级;边坡开挖深度范围内各⼟层⼯程性能较好,且位于地下⽔位以上,综合评价道路两侧路堑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2)、边坡开挖、⽀护拟建场地沿线K0+180~K0+560段主要为⼭坡荒地,建议道路施⼯时先对沿线各杂草、树丛进⾏清理后,各路段均有利于道路开挖施⼯.本⼯程道路两侧为规划的商业⽤地,道路两侧⾼边坡将存在两种情况:⼀种是道路开挖施⼯时⼀并挖除整平,这在道路施⼯中将不存在⾼边坡情况;另⼀种是先施⼯道路,道路红线外⼭坡将形成⾼边坡,这种情况下,道路施⼯建议路基开挖采⽤放坡开挖,建议残积砂质粘性⼟③、全风化花岗岩④开挖坡率为1:1.00~1:1.25,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开挖坡率为1:0.75~1:1.00,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开挖坡率为1:0.50~1:0.75,边坡开挖时应采⽤分级开挖,并应根据⼟层的性质,做好边坡⽀护等⼯作,边坡⽀护措施建议可采⽤锚杆(索)⽀护或锚杆式挡墙⽀护等.场地地下⽔在开挖地段位于设计路⾯以下,但局部地段在⾬季时会⾼于设计路⾯,对边坡开挖具有⼀定影响,由于地下⽔类型为潜⽔,⽔量不⼤,可采⽤集⽔明排.另外除做好⽀护结构地下排⽔设施外,可增加坡上地表排⽔设施,坡顶设置截⽔沟和坡脚设置排⽔沟,防⽌暴⾬积⽔⼊渗.对于施⼯中植被破坏坡⾯应采取植物措施修复和保护;另外在坡⾯应设置泄⽔孔.六、管道⼯程分析与评价拟建道路两侧均埋设有给⽔、污⽔、⾬⽔、电⼒、通讯电缆等地下管线,给⽔、污⽔、⾬⽔管管径为DN200-500⽶⽶,埋深为1.0-2.5⽶左右;沿线上部⼟层种类较多,埋深变化较⼤,K0+000~K0+180、K1+020~K1+165.795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素填⼟①,该层⼟需进⾏挖除换填压实处理,K0+180~K0+300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K0+300~K1+020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但持⼒层的压缩性质不⼀,不同⼟层接触地段,施⼯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不均匀沉降,确保管基的稳定.另K0+180~K0+300段管道埋深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基岩,施⼯时期应给予注意,若需要进⾏岩⽯爆破,侧岩⽯爆破设计与施⼯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从业⼈员承担,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并应由当地公安机关批准.管槽开挖建议采⽤放坡开挖或采⽤垂直开挖;场地适宜放坡开挖,当采⽤放坡开挖时,建议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全风化花岗岩④开挖坡率为1:1.00~1:1.25,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开挖坡率为1:0.75~1:1.00,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开挖坡率为1:0.50~1:0.75;当采⽤垂直开挖时,应做好基坑临时⽀护⼯作,⽀护措施建议采⽤⽊桩等临时⽀护措施.在基槽开挖中地下⽔主要来⾃潜⽔,⼀般⽔量不⼤,基槽中⽔量⼩,场地排泄条件较好,建议⽤集⽔坑向外排⽔,并防⽌地表⽔流⼊基槽.七、施⼯注意事项(1)路基施⼯时,应先在路基两侧外设置纵向排⽔措施,引导拦截路基两侧地块的地表⽔,及时排除路基⽔,防⽌基底受⽔浸泡,排⽔疏⼲凉晒后⽅可.(2)路基开挖时应按顺序从⾼处往低处,坡顶不宜堆⼟及其它较重材料,坡顶和坡脚应设置截⽔沟;(3)⼟质边坡开挖坡⾯均须进⾏防护处理,防⽌⼟、⽯块掉落,⼟坡可采⽤草⽪防护、喷锚⽀挡或砌挡⼟墙等防护措施.(4)场地地下⽔位在⾬季可能位于设计路⾯以上,对边坡开挖具有⼀定影响,由于地下⽔类型为潜⽔,⽔量不⼤,可采⽤集⽔明排.但应注意⾬季时地表⽔渗透对边坡的影响,施⼯时坡⾯应设置排⽔孔.(5)路基填筑时,建议应先清除地表浮⼟、杂物等后,再进⾏分层压实或夯实回填.(6)拟建道路部分路段为居民区,勘察期间建筑物未进⾏拆迁,建议路基开挖时应先对居民区居民进⾏妥善安置,确保施⼯安全.(7)本此勘察在钻孔揭露范围内,未发现有孤⽯,但并不排除在其它位置风化层中存在孤⽯的可能,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做好施⼯前准备.(8)建议路基施⼯时应先对沿线道路范围内的地下地上的各种设施进⾏迁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必要时应协同各有关部门到现场查清.(9)施⼯期间要做好⽀护结构的变形、基槽周边地⾯变形、邻近房屋和地下设施的变形等监测⼯作.(10)基槽开挖时,应通知各有关单位进⾏验槽等⼯作.⼋、筑路材料沿线⼀般砂料、碎⽯、块⽯和⼟料较丰富,路⾯⾯层⽯料较缺乏.(1)、⽯料:沿线花岗岩⼴泛分布,质地致密,块状完整,为硬质岩,可作为块⽯和⼀般碎⽯料,周边储量较多,开采⽅便,易运送.但区内缺乏路⾯⾯层碎⽯料,可能需要外运.(2)、⼟料:沿线⼴泛分布的第四系残坡积层均可提供储量丰富的筑路⽤⼟,线路内的残积台地,可作为取⼟场,但取⼟前应进⾏必要⼟场勘察⼯作,应弄清其⼟质及储量.其开采条件较⽅便,容易运送.(3)、砂料:测区内⽆较⼤规模可采⽤沙砾场,⽤料需外调.第六章、结论与建议1、拟建道路沿线场地根据现场钻孔揭露情况,地层⾃上⽽下依次为:素填⼟①、粉质粘⼟②、残积砂质粘性⼟③、全风化花岗岩④、砂⼟状强风化花岗岩⑤、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中风化花岗岩⑦共七层.2、场地地貌上属冲洪积、残坡积台地,地形起伏较⼤,场地内及附近⽆滑坡、崩塌、泥⽯流采空区、地⾯塌陷等不良地质作⽤和地质灾害,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洞室、古河道、沟浜、防空洞、隐伏断层等对⼯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地质构造迹象.拟建道路沿线区域稳定性总体较好,另外沿线各岩⼟层分布较为稳定;场地适宜拟建道路建设.3、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 K0+000~K0+140、K0+300~K0+165.795段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计算特征周期为0.35s;K0+140~K0+300段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设计计算特征周期为0.25s.沿线道路属抗震⼀般地段.4、勘察期间测得K0+000~K0+140、K0+540~K1+165.795段地下初见⽔位埋深位1.30~5.90⽶,钻孔施⼯完成后统⼀测得地下混合稳定⽔位埋深为0.90~5.50⽶,⽔位标⾼为28.15~30.39⽶,地下⽔位随地形起伏⽽变化;地下⽔⽔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据调查地下⽔⽔位年变化幅度为1.00~2.00 ⽶左右, K0+140~K1+165.795段钻孔为⼲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K 场地环境类型
K.0.1 场地环境类型的分类,应符合表K.0.1的规定。

表K.0.1 场地环境类型分类
注:1 高寒区是指海拔高度等于或大于3000m的地区;干旱区是指海拔高度小于3000m的地区,干燥度指数K值等于或大于1.5的地
区;湿润区是指干燥度指数K值小于1.5的地区;
2 强透水层是指碎石土和砂土;弱透水层是指粉土和黏性土;
3 含水率w<3%的土层,可视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环境条件;
4 当混凝土结构一边接触地面水或地下水,一边暴露在大气中,水可以通过渗透或毛细作用在暴露大气中的一
边蒸发,应定为Ⅰ类;
5 当有地区经验时,环境类型可根据地区经验划分;当同一场地出现两种环境类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