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信息技术 第十课 变换的滤镜 课程教学设计
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制作步骤(朱老师)
![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制作步骤(朱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ea31bf8769dc5022abea0007.png)
任务:制作高尔夫球
1、打开素材(草地),对素材的水印进行裁剪(如果有需要)
裁剪工具
2、调整素材大小:600*600象素以内
不变形注意约束比例)。
3、
4、加太阳光效果。执行滤镜渲染镜头光晕,选择镜头类型,调整相关参数
5、新建图层1,点渐变工具,选择第三种渐变颜色(黑白渐变),通过渐变编辑器调整颜色
执行滤镜-扭曲球面化,然后取消选择(可以直接按CTRL+D)
9、
10、执行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给球增白)
10.调整球的位置、调整大小
通过移动工具 调整球的位置
通过编辑菜单中的自由变换调整球的大小(为了不让球的变形,按住SHIFT调整)
11.添加投影效果图层右下角fx—投影,主要调整角度和距离
12.选择保存类型为JPEG格式,保存位置为桌面,文件名称以”wh01**”命名。保存成功,上传到MOODLE。
6、
7、在图层1中用径向灰白渐变填充(内白外灰)。渐变方式工具
6、执行滤镜-扭曲玻璃,纹理选择微晶体(小镜头),缩放为60%左右
7、用椭圆选取工具圆形区域(按shift键选正圆),选择菜单反选,按DELETE删除球外部分(可以用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工具),扣好后继续反选,选中球的贴面
8、选中球(如果没选中选择图层1按住CTRL单击图层1的缩略图选中球)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 【完整版】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21a1f65f0e7cd185253617.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浙教版)信息技术初一下《变幻的滤镜》这一课是浙教版初一信息技术下的的第十课,也是Photoshop软件的第五课,前面的内容已基本上系统讲解了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工具。
Potoshop中的滤镜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但是真正用起来却很难恰到好处。
滤镜通常需要同通道、图层等联合使用,才能取得最佳艺术效果。
根据课本单元和本课特点、以及学生情况,确立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滤镜2、新学习三个工具,选框和油漆桶、渐变工具3、进一步认识调色板,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4、初步掌握滤镜的运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享受自然、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滤镜的局部和全部使用2、选框工具的初步使用难点:1、各类工具的协助使用2、滤镜参数和颜色的设置[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教师讲演3、学生演示并通过四个系列的任务,了解和掌握其中相关的知识[四]、教学过程一、老师导入《网络话题》:现在最好的美容化妆品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也有可能答对设计的答案。
)初步设计意图:在给出“答案”后,能够让学生会心一笑的感觉,以使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轻松快乐,同时引出下一个问题。
二、引入课题由前者的话题中去寻找原因,是什么技术,能够让美颜的软件和相机能够使我们的照片变得更漂亮因为它们都用到了各种滤镜,美容去斑最常用的就是磨皮滤镜。
初步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原来是所谓的滤镜在作用。
三、引入生活中的滤镜滤镜离我们并不远1、相信很多同学在设计QQ头像的时候,腾讯提供了一些头像处理的滤镜,当然如果你是VIP用户,效果更多,什么一米阳光了等等。
2、有没有同学去照相馆拍过艺术照有没有发现艺术照特别漂亮因为相机装到了柔光镜3、有没有拍过夜景,那有没有注意过电视电影中,或者你在平时上网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夜景中的灯光呈星星状而我们自己拍的却没有这种效果呢因为相机用到了星光镜初步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当中的常见的软件和实物滤镜四、滤镜的作用通过前面所介绍的滤镜,同学们是否对滤镜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概念那么大家说一下滤镜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对艺术进行再过滤,得到一种新艺术新效果。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案设计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7f022b90c69ec3d5bb75f4.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图片添加渲染效果,学会内置滤镜中“镜头光晕”和“纤维”滤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设置“镜头光晕”和“纤维”滤镜的参数,增强适度修饰、合理渲染的意识。
(3)通过自学滤镜教程,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更进一步了解滤镜,并进一步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滤镜处理过的图片了解内置滤镜所能产生的效果,形成初步印象。
(2)通过教师演示“镜头光晕”滤镜以及“纤维”滤镜处理图片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两种滤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拓展自学,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浏览滤镜处理过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镜头光晕”和“纤维”两种滤镜。
教学难点:1、根据需要设置滤镜效果与滤镜参数。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展示课题,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的字体有么有亲切感?如何做出这样的效果?”2.总结学生答案,概括上节课知识要点。
3..展示一组照片,提出问题:“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4.顺着学生的回答揭示主题-变幻的滤镜,布置阅读、思考内容。
对应的学生活动:1.观察图片并思考,回忆蒙版文字内容,并回答问题。
2.听,记忆。
3.观察图片并思考,个别回答问题:“光线效果不一样”。
4、带着问题“滤镜的作用?滤镜的分类?”阅读书本内容。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组,使学生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兴趣,轻松进入今天的学习过程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思考,总结前面提出的问题。
“镜头光晕”滤镜2、提供图片,提出任务,运用“镜头光晕”处理图片。
3、请学生代表利用教师机进行演示。
4、提出疑惑:“+”号有什么作用?等。
“纤维”滤镜5、展示运用“纤维“滤镜处理过的背景图片。
提出任务:使用“纤维”滤镜制作有纹理效果的背景。
要求学会修改纹理的颜色。
提醒学生注意参数的设置。
《第十课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十课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aea3c8c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6.png)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滤镜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滤镜的应用原理,并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滤镜进行图像处理。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制作一张照片,运用滤镜效果,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的滤镜,如黑白、高对比度、模糊等,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
2. 作业要求:a. 完成一张照片的处理,包括调整大小、裁剪、添加滤镜效果等。
b. 展示照片和处理过程,解释所选滤镜的原因和效果。
c. 分享照片和处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使用滤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作业材料:提供一些示例照片和处理工具,学生可自行准备其他素材和工具。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应包括处理完成的照片和个人总结。
2. 作业应独立完成,如遇到问题可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
3. 作业质量要求,照片处理效果好,能体现所选滤镜的效果,总结内容全面。
4. 鼓励创新,尝试不同的滤镜组合和效果,分享心得体会。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提交后,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给出评价意见。
2. 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适当奖励。
3. 根据学生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对滤镜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便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向学生进行反馈,包括总体评价和改进建议。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将给予解答和指导。
3.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分结果,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滤镜的基本操作方法。
2. 了解滤镜的应用原理和效果。
3.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镜进行图像处理。
4.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尝试不同的滤镜组合和效果。
5. 增强协作和沟通能力,与同学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滤镜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滤镜的基本操作,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滤镜的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https://img.taocdn.com/s3/m/c1e7c93eaeaad1f347933f01.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黄岩实验中学吴东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内外滤镜的区别;2、了解14种内置滤镜产生的不同效果;3、学会设置“镜头光晕”和“纤维”两种滤镜的使用方法;4、了解外置滤镜的安装方法,尝试使用“素描”、“风格化”、“艺术效果”等滤镜的使用。
技能目标:1、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2、理解不同的滤镜的用处。
情感目标: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能力培养。
重点:内置滤镜的使用方法;难点:外置滤镜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欣赏几组图片,说说你更喜欢哪张图片?并说说你的理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滤镜让我们的图片更加吸引人。
一、初识滤镜同学们滤镜的功能如此强大,想不想去试一试?那就让我们利用Photoshop里面的滤镜功能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吧!老师先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去尝试一下任务一:任务一:打开作品1.jpg,尝试“滤镜”菜单中的一些功能选项。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几位同学来说说发现。
老师小结:1、滤镜的作用:它具有非常神奇地作用,能实现工具箱无法创设的各种效果。
例如,通过滤镜的光晕功能,可使图像产生具有动态感到的效果,烘托出多媒体世界的科技氛围。
2、滤镜的种类:内部和外挂滤镜。
二、“镜头光晕”滤镜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副作品。
它的这种光照效果,就是通过“镜头光晕”滤镜来实现的。
这种滤镜可以模拟出亮光照射到相机镜头产生折射的特殊效果。
任务二:尝试在作品1上制作“镜头光晕”的效果。
步骤提示:选择“滤镜”下的“渲染”,再点击“镜头光晕”。
提问一:中心点位置如何调整?提问二:亮度如何调整?提问三:镜头类型如何选?探究题:1、你知道滤镜有哪些种类吗?三、“纤维”滤镜它的作用区域可以是图层或某个选择区。
任务三:打开11-34.jpg,制作“纤维”滤镜的效果,注意各参数的作用。
步骤:1、打开素材图片,用“矩形”选择工具选取素材的的白色区域;2、选择“滤镜”菜单下的“渲染”,再点击“纤维”;3、调整“差异”,“强度”为3;4、单击“好”按钮。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0课《变幻的滤镜》课件(共15张PPT)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0课《变幻的滤镜》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892a53cc7931b764ce1537.png)
做一做: 利用“纤维滤镜” ,制作
一张具有纹理效果的背景图片?
(图片位置:学生包\图片素材中\纤维素材.jpg)
一、滤镜的作用
Photoshop中,滤镜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 能实现工具箱无法创设的各种特殊效果。
知识链接:滤镜的分类 按照安装方式分为两类:一种是内部滤镜,即安装Photoshop时自
飞翔的蜂鸟
1.打开图片; 2.选“套索工具”, 将蜂鸟的翅膀选中; 3.滤镜—模糊—动 感模糊;
操作任务一:练一练
打开“封面.psd”,给背景图层添加“镜头光晕”滤镜,参考下图:
操作任务二:试一试
打开“内页1.psd”文件,给“集体照背景” 图层添加“纤维”滤镜, 参考下图:
操作任务三:露一手
变幻的滤镜
滤镜由来:
滤镜是摄影领域专用术语,是一种用于调节聚焦 效果和光照效果的特殊镜头。
滤镜作用:
能实现工具箱无法创设的各种特殊效果。把原有 的画面进行艺术过滤,得到一种艺术或更完美的展示。
1.内部滤镜
滤镜分类:
2.外挂滤镜
任务一、滤镜初体验
试一“拓展任务.psd”文件,分别给“水面”图层和“云 层”图层添加滤镜,参考下图效果:
滤镜的作用 滤镜的运用
带的滤镜;另一种是外挂滤镜,要进行安装后才能使用。
二、“镜头光晕”滤镜
利用“镜头光晕”滤镜,可以模拟出亮光照射到相机镜
头产生折射的特殊效果。
三、“纤维”滤镜
利用“纤维”滤镜,能模仿自然或传统介质的效 果,加重图片的纹理感。
任务三:大展身手 学以致用
参阅挑战任务“小助手”,选择自己 喜欢的效果模仿或者自我创作,尝试各种 滤镜功能,增强图片的表现力。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61dc46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a.png)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变换的滤镜”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滤镜效果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和设计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变换的滤镜”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中关于滤镜的介绍,理解滤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了解不同滤镜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的软件(如Photoshop等),打开一张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使用至少三种不同的滤镜效果对图片进行处理,观察并记录每种滤镜处理后的效果变化。
3. 创意设计:学生需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使用至少一种滤镜效果进行创意设计,如为图片添加艺术效果、改变色彩风格等,并保存设计成果。
4. 作品分享:学生需将处理后的图片及设计思路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并在班级内进行作品分享,互相评价学习。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并掌握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独立完成图片处理和设计,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原始图片,避免误操作导致图片丢失。
3. 创意设计部分:学生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滤镜组合和效果,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4. 作品提交部分:学生需将处理后的图片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文件命名规范,注明姓名和学号。
5. 作品分享部分:学生需积极参与班级内的作品分享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设计思路。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的熟练度和创造性。
3. 创意设计的独特性和美观度。
4. 作业提交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5. 作品分享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创意设计和作品分享方面的表现,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96f72aa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6.png)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1. 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 掌握使用数字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等)进行简单滤镜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主要内容为数字图像滤镜的操作。
具体要求如下:1. 学生需从网上或个人相册中选取一张照片作为基础素材。
2. 使用数字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对所选照片应用至少三种不同的滤镜效果,并保存处理前后的图片。
3. 学生在应用滤镜时,需注意观察不同滤镜对图片色彩、明暗、质感等方面的影响,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理。
4.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自行设计并应用独特的滤镜效果,如通过调整图层、混合模式等高级功能,创造出个性化的滤镜效果。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学生需遵循以下要求:1.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拖延。
2. 所选照片需为个人所有或拥有合法使用权,避免侵权。
3. 在应用滤镜时,需按照软件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图片质量和操作安全。
4. 作业成果需以文件夹形式提交,文件夹中包含处理前后的原始图片及处理后的作品图片。
5. 作业中需注明所使用的软件名称及版本号,方便教师评估。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作品的创意性和个性化程度。
2. 照片处理前后效果的明显程度及滤镜应用合理性。
3. 作业完成的质量和规范性,如图片质量、文件夹组织等。
4.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所使用滤镜的效果及原理。
五、作业反馈作业提交后,教师将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1.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 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出具体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3.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变换的滤镜》这一课的知识点。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案设计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a6aa1931b765ce04081412.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第十课变幻的滤镜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意图滤镜主要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如使画面产生动感的点缀效果,或制作带有纹理效果的背景,它在photoshop中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滤镜的操作非常简单,但真正用起来却很难恰到好处,本节课的设计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通过多练来提高操控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滤镜的作用和分类;2、学会镜头光晕和纤维滤镜的使用方法;3、学以致用,灵活地使用滤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实践、实例模仿和自由探究的方法学习滤镜的一般使用方法和参数的设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对Photoshop软件中图像编辑的学习热情,体验滤镜特效实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制作各种风格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景不同的滤镜效果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重点:“镜头光晕”滤镜、“纤维”滤镜的使用难点:滤镜参数的设置课前准备PPT演示文稿,图片素材,导学稿,小助手.doc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前观看视频:北京欢迎你(哈哈镜版)----引出课题。
展示使用滤镜的原图与效果图。
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任务驱动滤镜主要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
滤镜分类:photoshop滤镜有内部滤镜和外挂滤镜之分。
学生探索一:自学书本47、48页“镜头光晕滤镜”和“纤维光晕滤镜”。
(素材位置:桌面-学生资料)通过自己探索,自己去发现滤镜的“镜头光晕滤镜”步骤:1、打开文件,选中“背景”图层。
2、滤镜→渲染→镜头光晕。
3、调节亮度,选择镜头类型。
“纤维滤镜”步骤:1、选框工具选取目标区域。
2、滤镜→渲染→纤维。
3、调整差异、强度。
请一位男生来演示“镜头光晕滤镜”的使用。
请一位女生来演示“纤维滤镜”的使用。
强大功能。
小结添加滤镜的步骤:1、选择要加入滤镜效果的图层或选区;2、“滤镜”菜单中“滤镜库”;3、设置相应参数。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 (3)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 (3)](https://img.taocdn.com/s3/m/994f8bcd240c844769eaee4c.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置滤镜和外挂滤镜的区别,了解几种内置滤镜产生的不同效果(2)学会使用内置几种内置滤镜(3)学会外挂滤镜的安装方法,尝试使用水之语滤镜2、过程与方法(1)通过浏览PPT和听取教师讲解,了解滤镜的作用和分类(2)通过“镜头光晕”和“纤维”滤镜的使用,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与参数设置(3)通过“水中的美人鱼”任务,学会外挂滤镜的安装与使用(4)通过高手进阶任务,加深对滤镜作用的理解和强化巩固滤镜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老师讲解内置滤镜和自己动手操作,细致学习滤镜的使用方法,形成技能(2)通过老师讲解外挂滤镜和自己动手操作,学会外挂滤镜的安装,拓展视野(3)通过拓展学习滤镜的使用,提高滤镜的使用技能,加深滤镜的使用提升综合素养2学情分析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个PS的课时,但由于每周一课时,导致学生遗忘性较大。
因此,要尽量增加学生的操作练习时间,在操作中理解、巩固。
书本的练习是基础,但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还应该添加一些相应的增强型练习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巩固加深学生的新知。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photoshop滤镜的使用。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滤镜、并合理地设置滤镜参数。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滤镜的功能作用,并看几组原图与使用滤镜的效果图进行对比思考活动2【活动】滤镜初体验一、介绍滤镜的添加步骤。
二、滤镜初体验的小练习:“镜头光晕滤镜”步骤:1、打开文件,选中“背景”图层。
2、滤镜→渲染→镜头光晕。
3、调节亮度,选择镜头类型。
“纤维滤镜”步骤:1、选框工具选取目标区域。
2、滤镜→渲染→纤维。
3、调整差异、强度。
活动3【练习】重温技能一、再次讲解滤镜的添加步骤,滤镜参数的调整与设置,突出强调选区添加滤镜。
二、探究任务:奔跑吧,汽车1、用“椭圆选框”工具,选中轮胎钢圈。
2、选择菜单“滤镜”-“模糊”-“径向模糊” 。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2ccf3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f.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模糊滤镜的使用学会喷溅、干画笔滤镜的使用熟练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通过认识、体验和摸索,培养学生用Photoshop将一张写实的照片模拟出水墨画的效果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为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有关Photoshop模糊滤镜的操作,对图层操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对文本编辑有一定的操作基础。
本课是滤镜学习的第二课,是对学生综合应用滤镜能力的检验,通过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学生对滤镜工具的摸索,培养学生Photoshop软件学习的兴趣,为今后深入学习Photoshop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学会喷溅、干画笔滤镜的使用通过认识、体验和摸索,培养学生用Photoshop将一张写实的照片模拟出水墨画的效果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水墨动画片段欣赏,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构成元素,激发学生学习Photoshop软件中模拟水墨画效果的兴趣。
活动2【讲授】水墨画特点分析传统水墨画的创作工具通常采用毛笔和宣纸,并以墨为主要原料,通过加以不同的清水形成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出颜色的层次变化。
因此如果要用Photoshop将一张写实的照片模拟出水墨画的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模拟:1)将真实照片中丰富多彩的颜色转换成不同的灰度来模拟墨色;2)柔化图像内容,让图像产生一定的朦胧感;3)模拟出水墨在纸上的渗透效果;4)模拟出毛笔绘画的效果。
活动3【活动】任务一:照片的墨化和柔化利用“去色”命令将照片从彩色转换成灰度,如果原有照片的色彩对比度不够理想的话也可以先调整对比度然后再去色。
(学生可能提出“黑白”命令,通过示例讲解黑白,不仅是去色) 利用“高斯模糊”滤镜柔化内容,让画面产生一定的朦胧感。
而不需要朦胧的部分画面,可以借助图层之间的上下关系,用擦除的方法使之清晰。
活动4【活动】任务二:墨汁的水化和渗透使用“艺术效果”中的“干画笔”滤镜模拟墨水渗透的效果。
使用“画笔描边”中的“喷溅”滤镜拟斑驳的痕迹。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变换的滤镜 课程教学设计
![浙教版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变换的滤镜 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0722eb284ac850ac02420f.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一.教学目标(1)了解滤镜的作用与分类(2)掌握Photoshop的“镜头光晕”、“纤维”滤镜的操作方法。
(3)初步熟悉滤镜的效果与设置方法(4)合理选择滤镜(5)合理设置参数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Photoshop软件已经比较熟悉,而且随着学习内容的丰富,学生能在操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本课的操作本身并不难,关键在于滤镜的合理选择及参数的设置,学生更看重结果,可能对滤镜参数的设置没有太多耐心。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与要点。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镜头光晕滤镜、纤维滤镜等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滤镜效果与滤镜参数。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老师最近学了一种图片美容术,大家想不想看?(展示一组原图和添加滤镜后的效果图对比照片。
)知道这个图片美容术是怎么完成的吗?想不想学?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鼠标轻轻点几下,我们就可以快速让图片换新颜,但是得需要一个小助手的帮忙。
这个小助手就是——滤镜。
活动2【活动】滤镜初体验小助手初来乍到,我们来个亲密接触以快速认识一下小助手吧。
任务一:选择自己喜欢的滤镜效果自我创作,尝试各种滤镜功能,调整参数以增强图片的表现力。
问:a) 滤镜的作用是什么?(能实现工具箱无法创设的各种特殊效果。
把原有的画面进行艺术过滤,得到一种艺术或更完美的展示。
)b) 滤镜的效果有哪些?(风格化,扭曲,艺术效果,渲染等)c) 参数对效果的影响?d) 滤镜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复制背景层,选区,滤镜的选择,参数设置等)活动3【活动】我与教材同行1(展示“镜头光晕”滤镜使用前后的对比图。
)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猜猜用的是哪一种滤镜效果?这张图我们利用了“镜头光晕”滤镜,它可以模拟出亮光照射到相机镜头产生折射的特殊效果,常用来表现玻璃、金属等反射的反射光,或用来增强日光和灯光效果。
任务二:参照教材,用“镜头光晕”滤镜模拟出亮光照射的特殊效果。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038a273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0.png)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滤镜使用方法,理解滤镜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并能够独立完成对图片的简单滤镜效果变换。
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变换的滤镜》课程内容,了解不同滤镜的作用和效果,理解滤镜的基本原理。
2. 图片素材准备:学生需自行准备一张或多张图片素材,确保图片格式为常见的JPG或PNG格式。
3. 滤镜操作实践:在信息技术课程所提供的图像处理软件中,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对准备好的图片素材进行滤镜效果的变换。
包括但不限于调整亮度、对比度、色温等,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滤镜效果,如复古、锐化、虚化等。
4. 作品保存与命名:学生需将处理后的图片保存至指定文件夹,并以个人姓名加日期命名,便于提交与区分。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得将个人信息泄露至公共网络或平台。
2. 规范性:操作需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软件设置或操作流程。
3. 创新性:在完成基本操作后,鼓励学生尝试创新,使用不同的滤镜组合,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
4. 完整性:作业需包含原始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以及相应的操作记录或说明。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作品的效果、创新性、规范性等。
2. 教师将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在互评中交流学习,互相评价作品并给出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下一课时进行展示和交流。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变换的滤镜》这一课时的知识点,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5bc81a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7.png)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基本滤镜工具的使用方法;2. 理解滤镜对图片效果的影响和作用;3. 培养学生对图片进行简单美化的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为:使用“变换的滤镜”功能,对给定的图片进行美化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1. 选图: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库中选取一张图片作为处理对象。
图片内容需符合积极健康的主题,如风景、人物等。
2. 滤镜选择:学生需至少使用三种不同的滤镜,对图片进行效果处理。
每种滤镜需根据图片内容合理选用,以达到最佳美化效果。
3. 参数调整:在应用滤镜后,学生需根据图片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滤镜的参数,如强度、色彩等,以达到理想的图片效果。
4. 作品保存:完成处理后,学生需将作品保存为JPEG格式,并命名规范,如“姓名+学号+图片标题”。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学生需遵循以下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为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按时提交: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得拖延。
3. 规范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进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
4. 创意性:在处理图片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滤镜组合,使作品更具个性化。
5. 注意保护原图:在处理过程中,不得对原图造成损坏或过度修改。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1. 技术应用:评价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滤镜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效果呈现:评价学生处理后的图片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美化目标。
3. 创意性:评价学生在处理图片时是否发挥了创意,作品是否具有个性化。
4. 规范性:评价学生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是否遵循了教师指导的步骤。
五、作业反馈作业提交后,教师将进行批改,并将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反馈内容包括:1. 作品优点: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亮点和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
2. 存在问题: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十课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d6271f1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e.png)
《变换的滤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1. 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2. 掌握在软件中应用滤镜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像处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变换的滤镜”这一主题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基础练习:学生需打开指定的图片素材,利用所学软件中的滤镜功能,对图片进行基本的滤镜效果处理,如调整色彩、对比度等。
2. 创意设计:学生需运用所学滤镜知识,结合个人审美,对图片进行创意设计,如制作艺术效果、模拟不同风格等。
此部分要求学生提交设计前后的图片对比,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3. 小组合作:学生需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图像处理任务。
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互相学习,最终提交小组作品及合作过程记录。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得私自上传或下载未经授权的图片或软件。
2. 规范性:作业需按照教师提供的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作业内容。
3. 创新性:在创意设计部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滤镜组合和设计思路,展现个人创意。
4. 合作性:小组合作时,要求学生积极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操作熟练度: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
2. 效果呈现:评价学生处理的图像效果及创意设计的水平。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合作成果。
4. 作业态度:评价学生的作业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按时提交作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优秀作品和创意设计,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3.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4. 教师将根据作业反馈情况,对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下第10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下第10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e676c1227916888586d712.png)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课时是PhotoshoP 中第5课时,通过对图片作品加入滤镜的特殊效果,了解滤镜的作用及一 般操作方法,掌握“镜头光晕”和“纤维”滤镜的使用方法。
七年级学生对一些特殊处理过的效果 很好的图片非常感兴趣, 只是苦于自己的技术有限,不能实现各种效果,本节课刚好通过滤镜的操 作可以相对简单的调整图片的特殊效果,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很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置滤镜与外挂滤镜的区别,了解多种滤镜产生的不同效果; (2)学会内置滤镜中“镜头光晕”和“纤维”滤镜的使用方法; (3)尝试外挂滤镜的安装方法,尝试使用“水”滤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滤镜处理过的图片了解内置滤镜所能产生的效果,形成初步印象;(2)通过教师演示“镜头光晕”滤镜以及“纤维”滤镜处理图片,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两种滤镜的 使用方法;(3)通过教师讲解外挂滤镜的安装和使用方法,自己实现水滤镜的安装以及通过此滤镜 对图片的处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浏览滤镜处理过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2)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两种滤镜的使用方法,细致学习操作,形成技能; (3)通过拓展学习外挂滤镜,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内置滤镜的一般使用方法,掌握“镜头光晕”和“纤维”两种滤镜; 镜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滤镜效果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想:滤镜在Photoshop 平面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但滤镜种类繁多,单单内置滤 镜就有多种,外置滤镜更有成千上万种,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滤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通过深思 熟虑,选择了两种滤镜作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掌握其它滤镜的使用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上不能一味的老师进行灌输, 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提高拓展,在题材 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同时留足足够时间让学生参与。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ee00a2f46527d3240ce0dc.png)
“ 第十课 变幻的滤镜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模糊滤镜的使用与设置2、使学生能正确给图像添加喷溅、干画笔滤镜效果3、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对文字工具的使用2 学情分析本学期主要学习任务为能够使用 PHOTOHOP 这个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主要学习任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从整体上看,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动力十足。
3 重点难点掌握喷溅、干画笔滤镜的使用与设置4 教学过程活动 1【导入】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名为“荷韵”视频。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的这段视频唯美不?生:美!师:同学有没有发现这段动画师不完整的,他是不是没有名字?这么唯美的画面总要配上诗情画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能给这段动画配上合适的名字?(学生回答不出的话,教师提醒这段视频展示的是什么内容)师:老师给这段配上了两个字的名称, 荷”表达的是这段视频的内容,而“韵”字表达的是动画所采用了具有中国韵味的手法—水墨画。
我们班有同学会画水墨画吗?(如果有学生会,则询问学生学水墨画多长时间了,学到现在有信心画一幅视频中那样的荷花吗?)生:没学过。
师:大家应该都清楚,学习一种绘画手法,不用心学个十年八载是不可能学有所成,但是老师也经常说过我们这学期学习的 photoshop 是一个神奇的软件,今天同样的老师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用 photoshop 来画一幅大家自己的水墨画—“荷韵”图活动 2【讲授】水墨画特点师:利用 Ph ot osh op 这个神奇的软件将一张实景荷花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水墨画的效果。
既然要做出水墨画的效果那么首先就要知道水墨画与实景照片有哪些区别?教师展示一张实景照片和一张水墨画进行对比,学生回答两者之间的区别点(思路:传统水墨画的创作工具通常采用毛笔和宣纸,并以墨为主要原料,通过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出颜色的层次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变幻的滤镜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片添加渲染效果,掌握Photoshop的“镜头光晕”滤镜和“动感模糊”滤镜的操作方法。
2、通过设置滤镜的参数,增强适度修饰、合理渲染的意识。
3、在对图片设置滤镜效果的过程中,了解滤镜的作用与滤镜的分类,选择性地使用其他滤镜功能。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学习,简单了解了Photoshop的基本功能,能够对图层进行简单操作。
由于对照片拍摄接触较少,对滤镜的概念与作用知之甚少。
3重点难点
重点:镜头光晕滤镜、模糊滤镜的操作方法。
难点:根据需要设置滤镜效果与滤镜参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观看一段模拟使用滤镜效果拍照的视频片段
教师提问:这个视频在模拟(讲诉)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滤镜。
活动2【讲授】初识滤镜:
1、教师讲解滤镜的概念与作用:
“滤镜”原本是摄像师安装在照相机前的过滤器,用来改变照片的拍摄方式,以产生特殊的拍摄效果。
Photoshop中的滤镜是一种插件模块,它通过改变像素的位置或颜色产生各种特殊效果。
2、PPT展示运用滤镜效果后的对比图片。
活动3【练习】探索滤镜
(设置“镜头光晕”滤镜效果)
1、找一找滤镜效果在哪里设置。
2、从“任务一”文件夹里的四副图片选择一副进行“镜头光晕”滤镜设置。
3、学生快速自学操作课本P47。
4、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作品,讲解镜头光晕的产生与作用。
活动4【练习】活用滤镜
(动感滤镜的参数设置)
任务二:制作发光的灯塔
1、问题:为什么复制两次图层,动感模糊角度设置分别为-45°和45°。
2、学生带着问题操作。
(根据提供的微视频)
3、教师点评滤镜参数的设置(形成十字型)。
4、拓展任务:让灯塔发射六束光线,形成中心对称。
活动5【练习】体验滤镜
根据任务三的文件夹中提供的素材,从背景、人物、徽标各选取一副图片,作为三个图层,组合成新的图片,使用滤镜效果,创作《奔跑吧兄弟》个性宣传画。
1、学生参考《滤镜使用大全》帮助文档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创意,师生交流、评价。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中你使用到了哪些滤镜?
2、内部滤镜与外挂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