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审工作质量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内审工作质量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摘要】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也是一个体系,其核心是分清责任。以责任为核心,按照审计作业程序,规范各个环节的作业标准和方法,分层次实施审计把关、监督和责任追究。

【关键词】审计;质量;控制;监督;责任

在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及单位管理层关心的是如何确保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问题,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更是杜绝企业出现经营风险的关键和保障。因此,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必须在控制和提高审计质量上下功夫。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法治环境、管理认识和管理部门水平、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素质等。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有三点必须明确,第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报告—复核—整改等各个环节;第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体系,包括审计人员、审计组、审计部门、管理层在内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第三,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是分清责任,责任明确才能很好地对审计过程和各个

层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也便于进行责任追究。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传统审计过程方面

在主观上讲,按精细化审计要求我们还存在习惯化的不标准行为。在审计程序执行方面的不规范,前期调查不充分、审计过程的随意性和情绪化,审计文书的应用不规范,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现场组织不精细,现场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度难以控制等。

在审计实务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做到审前调查充分,审计方案周密,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过程精雕细刻,审计问题见底,审计处理准确,审计建议有效。使我们完成的每个审计项目都能成为经典案例,每一份审计报告都能彰显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水平。

1.1确定审计项目和制定审计工作计划

这一环节质量控制的目标主要是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所谓重要性,是指立项的项目必须是符合内部管理的需要,如企业内部管理的簿弱环节,或重点的领域、重点部门,重点投资领域,以及事关企业内部职工切身利益或关系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项。所谓针对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和重要工作部署,二是审计立项的目的明确。所谓可行性,是指审计立项必须符合内部管理的需要,适合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的现状。

1.2审前调查与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审前调查是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的基础。内部审计规范对审前调查的内容和编制方法都有详细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有的内审人员不搞审计调查,总以为是内部单位,比较了解;还有就是自以为比较熟悉内部单位,虽搞调查也是蜻蜓点水不深不细,只了解一些基本的人员、机构和核算形式,而具体到如资金的划拔等运转情况了解得不够。由此使审计工作方案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

1.3审计底稿和审计工作记录

审计底稿和审计工作记录是两个适用于不同范围的内容。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问题,是需要被审计单位认可并签字画押的;而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主要反映的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检查的范围和方法,它是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的,这两方面的记录都是十分必要的。审计底稿是编制审计报告、下达审计结论和决定以及单位整改的依据,审计工作记录是检查审计人员工作状况、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所必不可少的。审计人员不记录工作过程只记录查出的几个问题,不能很好地分清审计责任和防范审计风险。因此,应该对目前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改进,实行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底稿两种文本。从审计工作记录应用情况来看,审计工作记录应由审计人员填写,审计组长审核签字,交审

计组主审,与审计项目资料一起归档。审计底稿由审计人员编制,经审计主审审核后,交被审计单位签字,后由主审附在审计报告后面一并存档备查。

1.4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与决定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情况和结果的集中反映,它是内部审计机构向管理层主管领导报告审计项目结果的文件;审计结论与决定是审计机构经主管领导签发后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结论的文件。审计组实施审计后需起草审计报告初稿,向被审计单位以书面方式送达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后,审计部门应对审计报告再行修改,向管理层或主管领导报告,经把关签发后,向被审计单位下发审计结论与决定。审计结论与决定的签发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审计工作多少年来一直比较突出这个环节,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做法,为审计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应有作用。

2.传统过程审计之外应注意的问题

2.1强化整改工作、纳入规范要求

我们可以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审计程序,并作为对审计业务的一项内容,纳入业务考核指标。在审计决定要求完成整改工作的截止日期后,组织审计实地检查整改工作。对整改不彻底的,督促其彻底整改,对整改工作不达标的被审单位,出具整改情况报告,并要求作为有关人员评先、表彰、

提拔、调整的重要依据。

2.2认真执行审计规范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不高,审计行为不规范,就会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因此,审计规范是审计行为的约束与引导机制,也是评价、判断审计行为的依据。同时,还要在审计工作中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人,并注重制度的执行落实以及监督检查。

2.3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对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明确每个环节应该干什么,明确每个环节必用的基本审计技术和方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同时要实行一环扣一环的质量检查和责任追究制,解决干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这样就构成了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的有效机制,为确保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提供了保障。

2.3.1把好审计项目计划关

审计项目立项和计划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好的审计计划有利于切实履行审计职责,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选好选准审计项目,加强调查研究和项目论证,保证审计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2.3.2把好依法审计关

坚持依法审计,是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价值所在。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把好这一关的核心在于确保做到坚持原则,敢于如实揭露和反映问题,敢于依法处理问题,保证国有资产和国家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2.3.3把好审计报告关

审计报告是反映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结果的载体。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不仅要求形式规范,报告要素完备,在内容上更要做到如实揭露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的、全局的高度,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另外试行审计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这对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

2.3.4把好审计结果的跟踪落实关

审计意见建议和审计决定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是审计成效的具体体现。要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健全审计结果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办法,疏通审计落实情况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审计结果落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切实发挥好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必须适应审计工作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必须借助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审计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