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及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课件】人体解剖消化系统内脏学概述、口腔、咽ppt

【课件】人体解剖消化系统内脏学概述、口腔、咽ppt
颊(cheek):
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有腮腺管的开口。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返回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腭(palate):

硬腭—前2/3
软腭—后1/3 腭帆、腭垂、腭舌(咽)弓
咽峡(fauces isthmusof):腭垂、腭帆的游离缘、
左右腭舌弓、舌根围成。为口腔与咽的分界处。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牙(teeth):

牙的形态:
牙冠—(crown of tooth)
尖、体、根三部分
二面:背面—界沟
腹面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舌的粘膜:
背面—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舌扁桃体
腹面:
舌下阜
舌下襞
舌系带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返回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中侧 尖前前 一二 三
切切 磨磨 磨磨 磨
R
牙牙 牙牙牙 牙牙 牙 L
12345678
恒牙
上页
下页
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 口腔(oral cavity)
牙组织:
牙质

釉质

人体解剖学内脏总论消化系统(生工)课件

人体解剖学内脏总论消化系统(生工)课件
空肠、回肠、大肠 (盲肠、阑尾、结肠、 直肠、肛管)
消化腺
alimentary gland
有三种大消化腺: 口腔腺(唾液腺) 肝 胰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
排泄废物
消化管
digestive canal
口 腔 oral cavity
分二部: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两部经第三磨牙 后方间隙相通。
*舌下阜(为下颌下
腺和舌下腺导管的 开口)
舌下襞
2.舌肌
为骨骼肌,舌 肌分二种:
舌内肌
舌外肌
*唾液腺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
腮腺 舌下腺 下颌下腺
腮腺 parotid gland
呈三角形,位于 外耳门的前下方。
*腮腺管:
在颧弓下方一横指 处经咬肌表面前行, *开口于腮腺管乳 头。
*腮腺管开口位置:
与上颌第2磨牙 牙冠相对的颊粘 膜上。
小结:
1. 四种舌乳头的名称及功能 2. 咽峡 3. 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及导管开口位置
咽pharynx
位置 分部
咽是前后 略扁、上宽 下窄、呈漏 斗状肌性管 道
咽的位置:
位于第1~ 6颈 椎前方,上起自 颅底,下至第6颈 椎下缘续食管。 长度:约12cm。
①异物易停留之处; ②肿瘤好发之处; ③检查时,放器械要
小心之处。
胃 stomach
胃为消化管中 最膨大部分,上Fra bibliotek 在第11胸椎左侧接 食管,下端在在第 1腰椎右侧续十二 指肠。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1. 形态 *二口:
入口:贲门
出口:幽门
二弯: 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二壁: 前壁 后壁
*2.胃的分部:

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消化系统

解剖学课件内脏总论消化系统

鼻后孔
咽峡 喉口
梨状隐窝
h
13
h
14
二、咽 The Pharynx
分三部:
鼻咽 向前经鼻后孔→鼻腔
咽鼓管→鼓室
口咽 向前借咽峡→口腔
喉咽 向前借喉口→喉腔 向下→食管
咽淋巴环
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
h
15
食物怎樣在消化道中移動?
吞咽
2) 舌头把食物搓成 食团 (bolus) 。
1) 牙齿把食物咀 嚼成小顆粒。
吞嚥前 h
鼻腔 軟腭
舌頭 會厌 通食道 通气管
16
食物怎样在消化道中移动?
吞咽
1) 舌头提高,把食团
推向口腔后方。
2) 食团使軟腭向上提升。
防止食物进入鼻腔
吞咽后
h
17
食物怎样在消化道中移动?
吞咽
3) 喉部上升,会厌同時 覆盖喉的入口
防止食物进入喉,气管
4) 食团进入食道。
分部: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咽峡:
腭垂、两侧的腭舌弓 及舌根共同围成,是 口腔与咽的分界。
h
11
二、咽 The Pharynx
分三部:
鼻咽 向前经鼻后孔→鼻腔
咽鼓管→鼓室
口咽 向前借咽峡→口腔
喉咽 向前借喉口→喉腔 向下→食管
咽淋巴环
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
h
12
鼻咽 口咽 喉咽 食管
h
42
盲肠
回盲瓣
➢回盲口环行肌增厚形成 上、下两个半月形瓣 ➢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
大肠,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 消 化吸收 ➢并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 肠
h
43

最新人体解剖学 内脏总论及消化系统 PPT课件.幻灯片课件

最新人体解剖学  内脏总论及消化系统  PPT课件.幻灯片课件
人体解剖学 内脏总论及消化系 统 PPT课件.
内脏学 splanchnology
概述
内脏viscera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内脏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胸部标志线 腹部分区
医学课件
2
消化系统
内脏总论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66
16.1 创新及其作用
16.1.1 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1.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 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 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67
16.1 创新及其作用
2.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确定目标;制定选择方案;分解目标活动设计组织结构; 人员配备;进行领导、激励与沟通、协调;检查与控制; 创新发展
第六节小肠
第五节胃
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 毗邻
医学课件
29
医学课件
30
消化系统目录
第七节大肠
第六节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分部
• 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医学课件
31
第六节小肠
(一)十二指肠 duodenum
位置
分部
• 上部
十二指肠球
• 降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
• 水平部 • 升部
医学课件
13
第二节口腔
(二)口唇、颊、腭
口唇oral lips
颊cheek
腭palate
• 硬腭 • 软腭
腭帆、腭垂 、 腭舌弓、腭咽弓
咽峡
• 软腭肌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PPT课件
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 如胃.
实质性器官 如肾.
第2页/共108页
一、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胸骨线 3 锁骨中线 4 胸骨旁线 5 腋前线 6 腋后线 7 腋中线 8 肩胛线 9 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4区或9区
第3页/共108页
腹股沟中点
第四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胃大弯
幽门 pylorus
第21页/共108页
第五节 小肠
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一、十二指肠duodenum 1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2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大乳头
3 水平部
4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
第22页/共108页
二、空肠和回肠
第23页/共108页
空肠jejunum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 肋膈隐窝
第51页/共108页
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 胸膜腔pleura cavity
肋胸膜costal pleura 脏胸膜 Visceral pleura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纵隔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喉腔: 喉口: 声带:
第45页/共108页
喉腔
两对粘膜皱襞:前庭襞、声襞
两个裂隙: 三个部分:
前庭裂、声门裂 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前庭裂
声门下腔 infraglottic cavity
喉前庭 laryngeal vestibule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rima glottidis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 阑尾一般长 7-9厘米, 个别长达 28厘米。
• 2、结肠 • 升结肠 • 横结肠 • 降结肠 • 乙状结肠
• 3、直 肠
• 全长12-15cm
• 直肠骶曲:上部弯 曲凸向后,距肛门 7-9cm。
• 直肠会阴曲:下部 弯曲凸向前,距肛 门3-5cm 。
• 4、肛管:为直 肠穿过盆隔下列 旳部分,止于肛 门,长4cm,为 肛门括约肌所包 绕。
胃 :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和大、小两弯。
• 1、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旳 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 肠。
• 胃具有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和 进行初步消化旳功能。
• 胃上口为入口,称喷门,与食 管相接。下口为出口,称幽门, 与十二指肠相连。
• 胃前壁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 向后下方。
• 胃旳右上缘为凹缘,呈胃小弯, 胃旳左下缘为凸缘,呈胃大弯。
舌。
1、唇和颊 2、腭
(二)、咽
• 咽旳位置和形态 • 位于脊柱前方,
上起自颅底,下 至第6颈椎下缘旳 高度连于食管。 • 咽属肌性管道。
(三)、食管
• 食管旳位置和形态 • 上自第6颈椎下缘,
下至第11胸椎。 • 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
窄区: • 在食管起始部; • 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 • 在膈旳食管裂孔处。
• 肝2/3位于右季肋 部和腹上部,1/3 在左季肋部。
肝旳功能
• 1)、分泌胆汁 成年人每日由肝输出胆汁约 500-1000毫升。
• 2)、代谢功能 身体内旳蛋白质、脂肪和 糖旳分解合成都在肝细胞内进行,并可贮 存在肝细胞内。
• 3)、防御和解毒功能 肝血窦内旳枯否氏 细胞有强大旳吞噬能力。
• 4)、造血功能
• 水平部向左横跨第3 腰椎。升部向上至第 2腰椎旳左侧向前下 方连接空肠。

完整版《人体解剖学》课件-PPT

完整版《人体解剖学》课件-PPT
腕骨
3.扁骨:呈板状,分布于颅腔、胸腔 骨的形状
和盆腔的壁。
颅骨
胸骨 肋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分布于颅底 骨的形状
和脊柱。
上颌骨
椎骨
3.骨的构造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
(1)骨质:即骨组织,又分骨密质和骨松质。①骨密质,主要 分布于长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②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 ,位 于骨的内部。
鼻骨
泪骨 颧骨 下鼻甲 上颌骨 下颌骨
颅骨
眶腔 鼻腔
(二)面颅 1. 面颅骨的配布: 上颌骨
面颅骨有 15块: 腭骨
上颌骨 2 块
鼻 骨 2块
泪 骨 2块
犁骨
颧 骨 2块
下鼻甲 2 块
腭 骨 2块
舌 骨 1块
枕骨
犁 骨 1块
下颌骨 1 块
颅骨
腭骨水平板
枕骨大孔
2. 上颌骨 maxilla
颅骨
颅骨
成对,位于颅盖部中央两侧,介于额骨和枕骨之间。
右-----左
3.颞骨
左、右各一,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 以外耳道为中心,可分为三部:鳞部、岩部和鼓部。
颅骨
鳞部
鳞部 外耳门
鳞部
岩部
鼓部
乳突
茎突
外侧面(右侧)
内耳门 茎突 内侧面(右侧)
颅骨
4.枕骨parietal bone
枕骨(外面观)
枕骨(内面观)
、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一)脑颅
1. 脑颅骨的配布
泪骨
脑颅骨有 8 块:
顶骨 2 块 颞骨 2 块
额骨 1 块 筛骨 1 块 蝶骨 1 块
额骨 顶骨 颞骨 蝶骨 颧骨 枕骨

人体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课件

人体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课件
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 牙根、牙颈。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牙 釉质、粘合质。牙质为主 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 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 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Ⅰ—乳中切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空肠和回肠 (1)空肠:腹腔左上部,空回肠前2/5,管径较大,管壁较厚, 血供丰富。
(2)回肠:腹腔右下部,空回肠后3/5,管径略小,管壁较薄, 血供稍差。
六、大肠 (一)形态位置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门框”状包绕在小 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 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 ,交汇于阑尾根部。
二、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呈楔形红褐色,质软而脆。 1.膈面 (上面) 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 右两叶。 2.脏面 (下面) 有两纵沟、一横沟,分为左叶、 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1)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 后为静脉韧带。 (2)右纵沟:前为胆囊窝, 后有下腔静脉通过。 (3)横沟:又称肝门,是肝 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 出入的部位。
肝血窦→中央静 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五)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1)位置: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 (2)形态分部: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 部。 (3)主要功能: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似梨形 位于右肋中 胆囊窝内藏 底体接管颈 右锁交肋弓 胆囊底投影 结石或炎症 此处有压痛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右 1/3交点。
寻找阑尾方法 3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故可沿结肠带向下追踪
(三)结肠
横结肠 结肠右曲 (肝曲)
升结肠
乙状结肠(易发生 肠扭转,是肿瘤和 憩室的好发部位)
结肠左曲 (脾曲)
降结肠
(四)直肠
直肠壶腹
(四)直肠
直肠横襞(Houston瓣)中间横襞较固 定,直肠镜检的标志,距肛门7cm
舌内肌(构成舌的主体) :纵肌、横肌和垂直肌
舌外肌
颏(ke)舌肌
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
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舌垂直肌
下纵肌 颏舌肌
上纵肌
正中矢状切面
颏舌肌
舌横肌 舌中隔
舌下腺
冠状切面
(五)牙
1、牙的形态、构造
牙冠:露出口腔内的部分 牙根:嵌入压槽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之间的部分
牙根管 牙冠腔
牙腔 或髓腔
2、牙的分类、萌出和排列
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6个月开始萌出,6岁左右 开始脱落, 13岁左右出齐。智齿一般在16-25岁萌出。
第第
乳乳
一二
中侧 乳 乳 乳
R
切切 尖 磨 磨
牙牙 牙 牙 牙
L
ⅠⅡ Ⅲ Ⅳ Ⅴ
恒牙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分为:切牙 、尖牙、前磨牙、磨牙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胸骨旁线 锁骨中线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2、腹部分区
9分法; 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季肋区 脐区、左腹外侧区、右腹外侧区 耻区、左腹股沟区、右腹股沟区
4分法: 左上腹 左下腹 右上腹 右下腹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内脏学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人体解剖学PPT课件】内脏学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3
胸部的标志线
⑤腋前线:腋窝前缘的垂直线 ⑥腋中线:腋窝中点的垂直线 ⑦腋后线:腋窝后缘的垂直线
4
胸部的标志线
⑧肩胛线:肩胛下角的垂直线 ⑨后正中线:身体后面正中点的垂直线
5
腹部的分区
右季肋区 腹上区 左季肋区 右外侧区 脐区 左外侧区
右髂区 腹下区 左髂区
6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10
口腔 oral cavity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腭:硬腭 软腭:腭垂、
腭舌弓、腭咽弓
咽峡:腭垂、腭帆 游离缘、两侧的腭 舌弓、腭咽弓及舌 根共同围成
11
牙 teeth
牙的分▲ 磨牙
12
牙的种类和排列
牙的种类 • 乳牙:20个 • 恒牙:32个
13
牙的种类和排列
肛门外括约肌 深部 浅部
耻骨直肠肌
肛门内括约肌
39
唾液腺 salivary gland
• 小唾液腺:唇腺、 颊腺、舌腺
• 大唾液腺 ✓ 腮腺 ✓ 下颌下腺 ✓ 舌下腺
40
肝 liver
膈面——肝裸区 脏面——肝圆韧带,静脉韧带, 胆囊窝,腔静脉沟 肝门
41
肝外胆道
左右肝管→肝总管 (与胆 囊管汇合) →胆总管→在 十二 指肠降部与胰管汇 合 成肝胰壶腹→十 二指肠大 乳头.
贲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 幽门位于第1腰椎体右侧
25
小肠 small intestine
• 十二指肠 (4部3曲) 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大、小乳头 十二指肠悬肌(Treitz 韧带)
26
小肠 small intest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脏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内脏学 splanchnology
概述
内脏viscera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内脏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胸部标志线 腹部分区
消化系统
内脏总论
消化系统模式图
内脏总论
呼吸系统模式图
内脏总论
泌尿系统模式图
内脏总论
生殖系统模式图
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从空肠到肛管)
消化腺 alimentary gland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 小消化腺
消化系统目录
第二节 口腔 oral cavity
(一)概述 (二)口唇、颊、腭 (三)牙 (四)舌 (五)唾液腺
第三节咽
第二节口腔
(一)概述
境界
分部
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 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内脏总论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内脏总论
腹部标志线和分区
两横线两垂线分9区
左季肋区、腹上区、 右季肋区 左腹外侧区、脐区、右腹外侧区 左髂区、 腹下区、右髂区
一横线一垂线分4区
左上腹、右上腹 左下腹、右下腹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第八节肝
(二)肝的形态
• 形状 • 颜色 • 质地 • 外形
上缘、右缘、下缘 左叶
上面(膈面)
右叶
下面(脏面)
肝的位置和毗邻
肝的形态
肝的脏面
肝圆韧带裂
左侧纵沟
静脉韧带裂
“H”沟 横沟:肝门、肝蒂、第二肝门
胆囊窝
右侧纵沟
腔静脉沟
分叶
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
肝的位置和毗邻
第八节肝
(三)肝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
•形态: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咽鼓管扁桃体 咽扁桃体
第三节咽
口咽 oropharynx
• 位置:
• 形态: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谷 腭扁桃体 咽淋巴环
第三节咽
喉咽 laryngopharynx
• 位置:
• 形态:
梨状隐窝
第三节咽
咽壁肌
• 咽缩肌:
咽上缩肌 咽中缩肌 咽下缩肌
• 咽提肌:
第二节口腔
(二)口唇、颊、腭
口唇oral lips 颊cheek 腭palate
• 硬腭 • 软腭
腭帆、腭垂 、 腭舌弓、腭咽弓
咽峡
• 软腭肌
第二节口腔
(三)牙 teeth
种类和排列
• 种类
据出现先后顺序分: 乳牙(20)、恒牙(32) 据形状和功能分: 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 排列 • 牙式表达 形态、牙组织、牙周组织
名称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位置
外耳道前下方 和下颌后窝内
下颌下三角 舌下襞深面
开口 上颌第二磨牙相 对的颊粘膜处
舌下阜 大管于舌下阜 小管于舌下襞
唾液腺
消化系统目录
第三节 咽 pharynx
位置和形态
(1)位置 (2)形态
分部
(1)鼻咽 (2)口咽 (3)喉咽
咽壁肌
第四节食管
第三节咽
鼻咽 nasopharynx
牙形态、牙组织、牙周组织
• 牙的形态:
分为牙冠、牙根、牙颈 牙冠腔
牙腔 牙根管
• 牙组织:
分为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 牙周组织:
分为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三)牙
第二节口腔
(四)舌 tongue
舌的形态:
以界沟为界分为 舌体 舌根
舌粘膜 舌肌
(五)唾液腺
舌粘膜
舌上面的粘膜
舌乳头分为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含味蕾) 轮廓乳头
内脏总论
消化系统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口腔 • 第三节、咽 • 第四节、食管 • 第五节、胃 • 第六节、小肠 • 第七节、大肠 • 第八节、肝 • 第九节、胰
消化系统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组成
消化管alimentary canal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舌扁桃体
舌下面的粘膜
舌系带 舌下阜 舌下襞
(四)舌
(四)舌
舌内肌 舌外肌
颏舌肌
舌肌
第二节口腔

(五)唾液腺 salivary gland
• 小唾液腺 • 大唾液腺
腮腺 parotid gland
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
三大唾液腺
幽门瓣、幽门括约肌
位置和毗邻
第六节小肠
第五节胃
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 毗邻
消化系统目录
第七节大肠
第六节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分部
• 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第六节小肠
(一)十二指肠 duodenum
位置
分部
• 上部
十二指肠球
• 降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
• 水平部 • 升部
十二指肠悬韧带
形态
位置
•根部体表投影
McBurney点 Lanz点
第七节大肠
(三)结肠 colon
• 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
•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
• 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
• 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
第七节大肠
(四)直肠 rectum
位置
形态
位置 毗邻
第八节肝
(四)肝的分叶与分段
第八节肝
(五)肝外胆道系统
第九节胰
• 定义
• 组成
胆囊 输胆管道
(肝左右管、肝总管、胆总管)
胆汁排泄途径
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
第六节小肠
(二)空肠和回肠
jejunum and ileum
消化系统目录
第八节肝
第七节 大肠 large intestine
分部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结肠和盲肠特征性结构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第七节大肠
(一)盲肠 caecum
• 位置
• 形态
回盲瓣
第七节大肠
(二)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直肠骶曲 直肠会阴曲
直肠壶腹 直肠横襞
第七节大肠
(五)肛管 anal canal
位置
形态
肛柱、肛瓣、肛窦 齿状线、肛梳、白线
肛门括约肌
消化系统目录
第八节 肝 liver
• 功能 • 形态 • 位置和毗邻 • 肝的分叶与分段 • 肝外胆道系统
第九节胰
第八节肝
(一)肝的功能
• 分泌胆汁 • 参与物质代谢 • 吞噬、防御 、解毒 • 胚胎时造血
茎突咽肌 咽鼓管咽肌
腭咽肌
消化系统目录
第四节 食管 esophagus
• 位置和分部
(1)位置 (2)分部
颈部、胸部、腹部
• 三个狭窄部:
第一、食管起始处 第二、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第三、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消化系统目录
第五节 胃 stomach
形态和分部
• 形态 • 分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幽门管、幽门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