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空间生产的逻辑
摘要:空间曾一度遭到社会理论的漠视,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只隐隐约约出现过关于空间的片段论述,而齐美尔的观点是其中最为深刻的。
在列斐伏尔的努力之下,空间才成为当代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主题。
列斐伏尔详尽地阐述了空间的社会性以及空间生产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并且还指出了空间的功能、类型和三个不同的层面。
在列斐伏尔之后,福柯、布迪厄、吉登斯以及哈维和苏贾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问题展开论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空间理论。
关键词:空间;空间的生产;社会空间辩证法;列斐伏尔一、空间的缺失和凸现:背景与原因很长一段时间,空间都未能进入社会学思想的核心。
在社会科学等领域里,一种执著的历史决定论掩盖了隐蔽的空间化,使得这种空间化近乎完全处于以后五十年批判性质疑的视野之外。
厄里(Urry)叹息道:“从某些方面来看,20世纪社会理论的历史也就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奇怪的缺失的历史。
”在历史决定论的现代性视野中,空间似乎比时间遭受更大的不幸,诚如福柯所言:“空间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
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
”在经典社会理论当中,哈维认为,“马克思、马歇尔、韦伯和涂尔干均具有以下的相同点:他们在考虑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的问题时,总是优先考虑前者,而认为后者是无关紧要的,往往视空间和地理为不便的语境和历史行为发生的地点。
”但如果说空间问题在三十年前完全受到忽视,那也未免有失公允。
在早期大部分社会学家的著作中,空间虽并不是专门的研究对象,但它却始终在社会学著作中忽隐忽现,从马克思、涂尔干和齐美尔等人的作品里,我们都可以体会到社会理论和空间的联系。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积累是怎样建立在时间对空间的消除的基础上,而这又如何进一步产生了农业、工业和人口方面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令人惊奇的转型。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指出空间的社会意义,“特定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体现着空间,……各种空间表现会如实折射出主导性的社会组织模式”。
城市社会学论文15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
城市社会学论文15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城市社会学论文摘要: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展现的社会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维度。
城市空间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
透过“社会空间转向”这一特定过程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史,城市空间不是片断式的社会图景再现,政府、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角逐,使城市空间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过程推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社会学论文社会城市社会学论文:国内城市社会学的论述大量中国社会学家把“社区研究”应用到中国本土社会的研究中去,取得了丰富的关于中国社会不同社区类型的研究成果。
在城市社会调查方面,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得以展开,开启了社会调查之风气。
20世纪初,大量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带领中国学生开展城市社会调查。
如1917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为配合教学创立了“沪东公社”,为杨浦树一带的工人提供社区服务并成为沪江大学师生的社会学试验区。
1914年北京青年会发起“关于北京302个人力车夫生活情形”的调查。
1918至1919年间,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和传教士甘博在北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
1924年,教会学校齐鲁大学社会学系的中外教师带领学生对济南社会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内容涉及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外籍教师和教牧人员所组织的城市社会调查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触动,引起了较大反响,社会调查风气盛行一时。
据当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统计,从1927年至1935年间,全国共有各类大小社会调查报告约9027件。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
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
城市社会学内容整理
早在汽车大发展之前,工业郊区化就开始
了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
工业郊区化重要原因是为了分散工人的力
郊区化 对于郊区发展起到极大促 量,从而更好控制工人
空间分析学派:
是计量地理的核心。建立各种数据化模型和空间模型解释城市地域现象,强调预测能力 和政策导向
缺点:过于偏重客观和数量化,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差异性 代表人:B.J.L.Berry(贝里)、 W.Alonso(阿朗索)、Lowry(劳利)等
行为学派:
从人的行为因素解释城市地理现象的形成。重视行为的意识决策过程,注重满意人、主 观认知与选择
时代特点
工业城市化
福特主义 汽车时代
都市区形态 变迁
同心圆结构
郊区化
城市特征
分区制 多核心发展
电车郊区
郊区扩张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形 城市社会学
成与描述
形成
至 1972 高速公路 区域扩散 大都市重构
都市区蔓延
远郊区 中心衰落 CBD 重构 转型中的城 市社会学
至 1983
经济危机 新福特主义
至今
经济重构 信息化
区位学派:
与 20 世纪 50-60 年代计量地理学兴起相关。研究重点在于城市地域各种功能和设施的 区位、重视距离
缺点:经济人(economic man)的假定 代表人:H.V.Thunen(杜能)、A.Weber(阿尔弗莱德 韦伯)、E.M.Hoover(胡怫)、 A.Losch(廖士)、 P.M.Smith(史密斯)
但表面化,忽视作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形成机制的人类活动本身
社会生态学派(芝加哥学派,社会达尔文主义):
研究城市发展演变机制,关注人类活动本身,关注空间竞争、社区演化 缺点:把人看得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忽视人类活动背后的文化及传统影响 代表人:R.E.Park(帕克),L.Wirth(沃思), E.W.Burgess(伯吉斯) ,麦肯齐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空 间的做 法 , 他希 望 借 助地 理 学 中的空 间 概 念来 重
新解 读人 类 社 会 , 但 与列斐伏尔的宏观分析不 同,
福柯 更 为关注微 观 层 面上 的空 间 意义 , 他 关 于 空 间 的主要 成 果 把 是 空 间 与 权 力 、 空 间 与 知 识 联 系 起 来 。列 斐伏 尔 和 福 柯 不 约 而 同地 都 注 意 到 了 空 间 的社会 属性 , 他们 共 同开 创 了 人 文社 会科 学 研 究 中
【 文章编号 】 1 0 0 6—3 8 6 2( 2 0 1 3) 0 3—0 0 4 4—0 6
社 会 学 视 角 下 的 国 内外 城市 空 间研 究述 评
景 晓 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 摘要1 在明确城市空 间社会属性的基础 上,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国 内外有 关这 方面的研 究进行述评 , 认 为城 市空 间研 究在研 究
间维度 引入历 史唯物 主义 , 还 发 展 出 了“ 第三空间” 理论 , 并 将 自己所创 造 出 的方法 与 理 论 应用 于洛 杉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 研究西 部项 目“ 空 间 隔 离 与 农
民工 的 城 市 融 人 问题 ” ( 1 2 X J C 8 4 0 0 0 4 )
绷穗
社 会 属性 , 认 为 城 市 空 间 体 现 了生 存 于 其 中 的人 、 群体 、 组织 之 间的关 系 , 是 社 会 结 构 在 空 间 的投 射 。
对 空 间属 性 的 重 新 认 识 引发 了城 市社 会 学 和 人 文
2 西 方 城 市 社 会 空 间研 究
2 . 1 现 了资本 主 义 的运 作 逻 辑 。 哈维 以 巴 黎 城 市 改 造 为例 , 分 析 了城 市 空 间 重 构 过 程 中 的 社 会 关 系 生 产 。爱德 华 ・ 索亚 认 为 西方 马克 思 主 义 在发 展 过 程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一、概述《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自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理论研究领域内日益凸显的空间化趋势,及其对传统社会分析框架的重要拓展与革新。
社会空间转向,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场深刻思想变革,不仅反映了学者们对社会现象复杂性与多元性认识的深化,更标志着学术界对于地理、建筑、城市规划等与空间紧密相关的学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整合。
文章首先从历史脉络出发,梳理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特别关注哈维、列斐伏尔、索亚等关键理论家的思想贡献。
这些理论家通过对空间生产、空间实践和社会空间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空间在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文化建构以及个体经验中的核心作用。
这一部分的探讨旨在勾勒出空间转向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不同学派间的交融与对话。
接着,文章将深入剖析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方法论革新。
这包括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时间优先”与“空间缺席”问题的批判,以及对如何运用多尺度分析、网络理论、流动空间等新概念与工具来丰富社会现象的空间维度理解的探讨。
通过实例解析,本文将展示空间转向如何促使研究者超越线性因果逻辑与固定边界思维,转而关注社会过程的动态网络化、流动性与地方性特征。
文章还将聚焦空间转向在若干核心社会议题上的应用与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全球化与地方性、环境正义、社会不平等等。
这些案例研究旨在揭示空间转向理论如何为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新颖视角与策略启示,同时也展示其在政策制定、社区规划、社会治理等实践领域的潜在价值。
面对空间转向带来的理论挑战与机遇,文章将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
通过全方位、立体地展现空间转向作为一种学术潮流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一文旨在激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空间性本质进行更为敏锐且深刻的思考,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社会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论西方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
论西方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空间转向”改变了传统历史叙事对时间优先性的偏好。
“空间转向”是西方学者列斐伏尔、哈维等人在对资本逻辑空间布展的批判中形成的,是对全球化、城市化、网络化时代人类空间实践的理论反思。
“空间转向”是对马克思生产方式逻辑的重要补充,但却不能取代生产方式逻辑。
标签:空间转向;批判理论;城市化;全球化1.“空间转向”的基本内涵“空间转向”这种说法,并不是单单意味着空间成为被追捧的热题,而其真正的意义旨在改变了传统历史叙事时对时间优先性的偏好,它实际上是对资本的全球空间布展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一种理论批判,“空间转向”旨在揭露资本主义发展造成的空间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得以迅猛发展,资本逻辑的展开使“主导—依赖”的空间断裂扩展到全球。
1962年,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中宣告了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强调“历史在时间中,人种学在空间中”。
1974年,列斐伏尔在《空间生产》中首次提出“空间生产”概念,强调城市空间生产是现代性研究的焦点,工业城市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资本占有空间和重组空间是其榨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方式,把“空间”置于社会批判理论的中心,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深刻影响了新城市社会学学者哈维。
哈维从空间视角研究城市危机等社会问题。
他认为,资本的“空间转移”是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唯一途径,因而,地理大发现对资本主义有着特殊的意义,主张应当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取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试图以空间理论补充“历史唯物主义”。
2.“空间转向”的实践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类空间实践出现新的特点,即全球化、城市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
由此,空间问题突显出来。
全球化意味着“我们生活中的时空巨变”。
全球化颠覆了人类传统的空间存在方式,人类从空间壁垒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由于资本主义在全球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使全球空间显现资本空间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据统计,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5%以上,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会增至7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空间的演变方式也是多样的。
城市空间演变的趋势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也在不断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将逐步趋向以下几个方向:1.城市扩张趋势。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需要不断扩张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劳动、教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同时,城市经济也需要不断扩张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因此,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主要趋势之一。
2.城市密度趋势。
随着城市扩张,城市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的密度高意味着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好的城市运行效率。
但高密度也可能带来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3.城市生态化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采取措施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
城市空间演变的特征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不同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式也可能不太一样。
但总体上,城市空间演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内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分异越来越明显。
比如住宅区和商业区、工业区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明显,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质量和环境状态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2. 垂直化。
城市空间的垂直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
垂直化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城市景观不和谐的问题。
3. 城市边缘化。
城市空间的边缘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会出现城市边缘化的问题。
这些区域通常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经济薄弱,与城市中心区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还会对周边地区和全国乃至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空间演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城市社会学课件:新城市社会学
二、“城市经理人”的研究
雷克斯和摩尔指出,城市住宅稀缺资源的 获得,并非仅仅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政 府的科层制系统同样是决定性因素。
基本概念
➢ 空间 ➢ 空间的表达 ➢ 空间生产 ➢ 集体消费 ➢ 城市社会运动 ➢ 建造环境 ➢ 定居 ➢ 空间
复习思考题
▪ 1.请阐述新城市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阶段。 ▪ 2.列菲弗尔关于空间生产的论述是什么? ▪ 3.资本主义空间的功能与主要矛盾是什么? ▪ 4.请分析列菲弗尔对空间进行研究的意义。 ▪ 5.卡斯泰尔“集体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城市社会学
第一节 法国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二节 美国的新政治经济学派 第三节 英国的新韦伯主义
第一节 法国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一、列菲弗尔的主要理论
列菲弗尔是法国城市社会学方面的代表人 物,也是城市空间研究的开拓者。不过, 他的思想十分庞杂,其博士论文的题目是 “康庞山谷———农村社会学研究”,此 后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哲学领域,经一段时 间后才又转向城市空间的研究。
二、卡斯泰尔的主要理论观点
曼 纽 尔 ·卡 斯 泰 尔 1942 年 生 于 西 班 牙 , 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 位。早期深受列菲弗尔理论观点的影响, 主要著作包括:《都市问题》(1972), 这是他早期最著名的著作。
(一)质疑人类生态学理论
1968年,卡斯泰尔发表了《真的有“城市 社会学”吗?》,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 科学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空间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和容器
列菲弗尔主张既要看到空间的物质属性, 也要看到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空间与 社会的 互动关系。
(二)空间生产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重 要条件
列菲弗尔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史无前 例的“总体性”使一切有用对象都无可避 免地被商品化了,“空间”当然也不能幸 免。
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转变》摘要:要: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梳理缺乏动态的、多维的视角,本文运用发生学的视角对其理论范式的诞生、转变过程进行梳理,发现现实城市化进程和理论迭代进程相互作用,但前者占主导因素,在此方法下,西方城市社会学范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管是从无范式阶段到人类生态学的建立,还是从人类生态学到新城市社会学的转变,以及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之后新范式的崛起,都不能脱离两个主要因素——现实城市化发展进程、理论的迭代进程,人类生态学范式内部历经了古典人类生态学、新正统人类生态学、社会文化生态学阶段王冠鑫摘要: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梳理缺乏动态的、多维的视角,本文运用发生学的视角对其理论范式的诞生、转变过程进行梳理,发现现实城市化进程和理论迭代进程相互作用,但前者占主导因素。
城市化进程推动着相关的研究视角、理论范式的创立、转换;人类生态学范式自建立起为应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地自我更新,新城市社会学则建立在城市新变化和对原有理论的批判补充上。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范式转变;发生学一、前言现在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状况是:旧有的范式依然存在,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依然具备解释力;新的范式在批判替代旧理论的同时,遭受各种质疑;理论范式内部则呈现出自我更新并确保自身权威的趋向。
通过探讨新旧理论范式的这个过程,可以为城市社会学范式演进提供更多的启迪。
学者王光荣对人类生态学的局限进行解析和完善。
[1]黄怡介绍了新城市社会学的“新”特点和趋势。
[2]蔡禾则对比两种范式得出人类生态学研究竞争与选择如何影响群体、组织的空间关系以及群体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城市环境;新都市社会学则注重研究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城市空间组织和空间形式如何成为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及在都市重建和都市发展中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3]类似文献中对理论范式转变的系统梳理是线性的、截面的,本文将用发生学的角度弥补这点疏漏,呈现理论范式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努力并不是教科书式的知识罗列,就在于它是从范式的背后话语逻辑来理解范式的转变;而且这种解析没有脱离了城市化的现实发展,因为这套逻辑的基点就来自于社会现实。
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一
、
城 市 规 划 的社 会 学 反 思
1 .城 市 发 展 所 面 临 的 社 会 挑 战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逐 步 引 入 市 场 经 济 机 制 , 日益 融 人 世 界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 中 国 的 城 市 发 展 中 并 给 带 来 了前 所 未 有 的 活 力 和 速 度 , 市 的 发 展 日新 月 异 。 与 此 同 时 , 市 的 发 展 也 面 临 着 前 所 未 有 的 挑 城 城
论城市规划 的社会学转 向
王 世 军
( 济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上 海 2 0 9 ) 同 0 0 2
摘
要 :在 倡 导“ 学发 展 观 ” 建 设 和 谐 社 会 的 背 景 下 , 对 城 市 发 展 所 面 临 的社 会 挑 战 , 市规 划 应 在 科 , 面 城
自我 反 思 和 对 城 市规 划 的社 会 学 传 统 的 充 分 认 知 基 础 上 , 对 社 会 需 求 与 社 会 公 正 的 关 注 纳 入 传 统 空 间 规 将
战和 问题 。如 能源 紧张 、 环境 恶 化 、 勤 压 力 等 。尤其 是 社 会 问题 日渐 突 出 , 如 人 口老 龄 化 , 通 诸 家庭 小 型化 , 大量农 村 人 口涌人 城市 带来 的人 口结 构改 变 ; 由经 济转 型 、 产业 结 构 调整 引 发 的失 业 、 会保 障 、 社 城 市 贫 困问题 ; 大规模 旧城改 造 和拆迁 带来 传统 城市 社 区网络 的崩溃 , 域 特 色 的消 失 , 地 拆迁 安 置过 程 中的不 平等 以及 原居 民 的社会 排斥 问题 ; 于不 同利 益 、 会特 征 、 化 背景 的多元 群 体 的形 成 ,使 得 基 社 文 “ 有 限 的城市 公共 资源 面 临社会 竞争 和空 间再 分配 的压 力” 问题 ; 着物 质 生 活水 平 普遍 提 高 , 们对 生 随 人 活 品质更 多关 注 , 而社 会公 共服 务设 施建 设滞 后 和布 局不 合 理 问题 ;一个 具 有 相 对 自主性 的 公 民社 会 的逐渐兴 起 以及社 区参与 问题 ; 质 生 活 的丰 裕 , 物 人们 的归 属感 、 福感 缺 失 问题 等 等 。总 而 言 之 , 幸 多 重社 会过 程 的交织 , 今天 的城 市 ,不仅 是社 会发 展之 极 , 使 “ 也成 为社 会 矛 盾 汇集 的 焦点 ” 。这 其 中又 以 社会 阶层 的分 化及 贫 富差距 的扩 大格 外 引人注 目。随着 市场 化 进程 的加 快 , 国开 始摆 脱 运 用政 治力 中 量 和意识形 态 抑制社 会 成员 分化 的历 史 ,进入 了一个 以阶层 为 单位 的社会 成 员 的 分化 期 ” “ ,整 体 上 的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
透视与内嵌:城市空间转向及其实践——理论探讨和三个案例方琦;王伯承【摘要】城市空间转向是空间理论与实践探讨聚焦点.研究基于空间理论发展脉络,对上海市"析出街道"三个案例进行观察,发现城市空间转向在西方历经了生态本位到经济本位转变,并在中国展现出政治本位向社会本位过渡.社会本位的城市空间转向,将以建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治理空间等三大空间为具体呈现.【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4【总页数】7页(P89-95)【关键词】空间转向;社会本位;析出街道【作者】方琦;王伯承【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1空间是相对时间的一个实体化概念,最早在自然科学中广泛运用。
自20世纪以来,空间概念及议题被不断抽象化,成为人文社会学科讨论焦点。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世界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诸多社会问题,以列斐伏尔、卡斯泰尔、哈维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者,在城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凭借对空间概念思考尝试解决当时城市问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城市社会学崛起,空间转向(Spatial Turn)也成为了理论研究中的新议题,以福柯、德里达、布迪厄、哈贝马斯、吉登斯等为代表的后现代社会学家为空间转向研究描绘了新蓝图,将现实空间问题转向虚拟空间,给空间理论研究带来了新契机①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学海》,2005年第6期。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城市空间转向层面研究著述颇为丰富,主要聚焦在以下层面。
一是对空间转向的哲学探讨,如通过哲学本位中主客体二元对立进一步认识时空变化,突破二元对立世界认识,对空间进行审视并建构多样态空间进行谱系认识及研究等②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场景营造:社区营造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实践转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第82-92页场景营造:社区营造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实践转向王磊摘要:后工业社会转向推动了社区发展的美学化、消费化和治理化。
以“人”营造为核心的社区营造已经难以满足超大城市的“场景”空间需求,需要注入空间实践的场景营造进行社会治理创新。
场景营造从空间赋权导向的“意象”营造出发,强调通过三元空间的赋权,实现社区营造的“具象”“意象”和“实践”的统一,是社会治理的空间实践转向。
场景营造还强调场景创富和空间链接,希望通过聚落空间重建实现场景营造的社会空间生产,通过跨域空间链接实现混合价值耦合,通过在地空间设计实现空间治理创新。
最终,以实现后工业社会变化过程中社会治理的社会生产与空间生产的整合。
关键词:场景营造;社区营造;社会治理;空间实践DOI: 10.19836/ki.37-1100/c.2023.06.008一、引言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结构性转型过程中,城市形态的变迁推动城市空间从生产意义导向转为以美学意义和“消费社会”为导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文化性、消费性和发展性需求,更加关注休闲娱乐、学习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满足。
以“生活美学”为基础,集艺术表达、文化展示、消费体验、情感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空间,逐渐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实践空间和外显舒适区。
富有活力和艺术品位的城市社区、多层次的社区生活体验场景,逐渐成为吸引优质人才和高端产业的关键。
然而,当下社会治理过程中,虽然社区营造促进了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但居民社区参与却仍处于薄弱状态,“弱参与困境”始终存在于社区治理实践中,影响基层治理水平①。
究其原因在于社区营造强调“人”的差异性营造,在营造“生活美学”社区空间和社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由于空间实践不足容易造成社会生产不足。
“场景营造”则强调以“空间生产”为基础的“意象”营造,在空间实践中有效满足“生活美学”的差异化体验,以场景红利推动可持续社会治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张品【摘要】空间研究成为近几年城市社会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知识史的回顾与总结,整理出空间理论的核心基础,使之呈现出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同时认清空间转向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未来空间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对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期刊名称】《社科纵横》【年(卷),期】2010(025)006【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城市社会学;空间转向;空间【作者】张品【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天津,3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0620世纪的社会学历史是空间缺席的时代,康德所谓的“先后”和马克思界定为首条件制约的“历史创造”,使历史方式的认识论成为批判思想和阐释本质的长期在场。
理论意识中的这种历史属性也使城市社会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历史的建构。
20世纪70年代,米歇尔·福科对“空间时代”崛起的前瞻性观察以及亨利·列斐伏尔对于空间科学的研究,形成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广泛的空间转向,其后,新城市社会学将空间应用于城市社会研究,开启了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空间时代。
空间转向不是简单的切换和转变,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城市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和理论拓展。
我们必须认真地审视这个发展过程及其意义,才能真正认识空间如何成为研究城市社会的一种新的理论和视角。
传统城市社会学虽然没有关于“空间”完整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不乏若干具有洞察力的论述。
在早期的城市社会研究中,一些社会学家就或多或少地关注了空间这一重要纬度,在某种意义上为后世的空间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恩格斯为揭示城市内在的贫富现象,对19世纪曼彻斯特的居住情况进行研究,把英国社会划分为穷人和富人两大阶层,并将其投影到城市空间,描绘出曼彻斯特的住宅分离景观模式。
[1]暗含了对于城市社会问题分析的空间语境。
滕尼斯比较了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不同,并阐发了城市生活的特性。
城镇与乡村对立的思考内在地表达了对空间某种程度的强调,尽管还比较隐晦。
卡斯特“流动的空间”概念及其评述
卡斯特“流动的空间”概念及其评述邹诗鹏【期刊名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年(卷),期】2021()1【摘要】卡斯特"流动的空间"从属于福柯及列斐伏尔发动的空间转向传统,其本身是卡斯特从"新城市社会学"向"信息时代社会学"转变,并自觉地以对网络空间的社会分析取代阶级斗争话语的理论成果。
"流动的空间"强调空间的多重流动或者多重流动性下的空间,即网络技术所支撑的全球化、都市化、去地域化及再地方化等多重背景下的活动的空间。
"流动的空间"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突破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及其空间关系的重组,再到全球性网络空间。
"流动的空间"的理论可以一般地描述当今中国多重空间的交织重叠,但卡斯特所强调的网络空间与都市化的正相关性,在当下的中国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空间关系。
"流动的空间"推动并承载的全球性资本流通与交换,导致高度的时间压缩并形成了"无时间的时间"。
"无时间的时间性"体现了人在流动空间中的虚无的生存论体验,并且已渗透进人们高度科层化及其繁忙活动的方方面面。
基于"流动的空间"思想,卡斯特提出了其认同理论,从合法性认同经抵制性认同向计划性认同转变的构想,把握到全球网络社会的兴起对民族国家的挑战。
认同理论建构了一种从属于全球社会的文化逻辑,但却无力解释和应对近年来全球民粹主义的兴起及其矛盾。
"流动的空间"是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新冠疫情及其加剧的逆全球化态势,直接质疑了卡斯特的"流动的空间"及其盛期现代性前提。
新冠之后以及随之而来的有限全球化时代,使得人们有必要结合固定的和区隔的空间,重新定位和理解"流动的空间"。
【总页数】20页(P199-218)【作者】邹诗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相关文献】1.曼纽尔·卡斯特与密斯的流动空间比较试析2.从城市空间到流动空间--卡斯特空间理论述评3.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评述一季度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东部开局良好中部增速强劲西部喜忧参半4.我国城市流动商贩治理研究:相关概念、评述及思考5.信息流空间、流动空间与网络社会: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学的视角下的现代都市化问题
社会学的视角下的现代都市化问题现代都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进程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现代都市化的问题。
一、都市化的概念与特点都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并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现代都市化的特点在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空间扩张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但是在不同地区却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都市化带来的挑战1. 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城市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明显,贫富差距扩大。
在现代都市化过程中,社会阶层的差异和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这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2. 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突出。
过度的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3. 城市生活质量:现代都市化带来了便利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噪音、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学在现代都市化中的作用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科,对于现代都市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的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都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学家可以通过研究都市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揭示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问题的本质,为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2. 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都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学可以通过对都市化背景下的群体行为和社交网络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社区的形成和运作,并提出改善社会互动的建议。
3.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社会学对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化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出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四、解决现代都市化问题的建议1. 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加强社会福利政策,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平等性。
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学等传 统空 间学科研 究 的对象 , 间进入城 市社 会学 空
视 野 ,始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亨 利 ・ 斐 伏 尔 对 于 空 间 列
的 发 现 以及 新 城 市 社 会 学 的社 会 空 间研 究 。新 城 市 社
会 学 研 究 的社 会 空 间 不 同 于 传 统 社 会 学 根 据 群 体 、 社
三 、 会 空 间 的 诸 种 阐 释 : 列 斐 伏 尔 到 社 从 新 城 市 社 会 学
列 斐 伏 尔 ( n y L fb r ) 公 认 的 新 城 市 社 会 He r ee ve 是
学 的奠 基 人 , 致 力 于 返 回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经 典 论 他 述 以重 新 阐释 城 市 空 间 的再 生 产 机 制 。他 对 马 克 思 主
间 , 绘 出 曼 彻斯 特 的住 宅 分 离 景 观 模 式 。 加 哥 学 派 描 呓
的 伯 吉 斯 ( u g s ) 经 验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出 同 心 圆 EB re s在 提
城 市 结 构模 型 的解 释 框架 , 绘 出城 市 内部 人 群 的地 带 描
、
空 间 的 发 现 : 会 空 间 转 向 的 早 期 奠 基 社
城 镇 和 乡村 的分 离 和 对 立 , 内在 地 表 达 了对 空 间 的某 种 程 度 的强 调 , 管还 比较 隐 晦 , 视 野 转 向可 见 一 斑 。l 尽 但 1 1
基金项 目 : 张
1 08
品 (9 1 )女 , 津 社 会 科 学 院社 会 学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开 大 学 社 会 学 博 士 生 。 邮 编 30 9 18一 , 天 南 0 11
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由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使得城市化面临着很多问题。
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了解城市化背后的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是我们所需要的。
一、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革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由原来的自给自足转向了现代化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空间上的变化,二是社会结构的升级。
空间变化:城市化让人们离开了农村的小村庄,来到一个茫茫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
城市里不仅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还拥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等。
这些设施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教育和娱乐需求。
同时,城市化也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形成了一个更加密集的社会空间。
社会结构升级: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加,更是社会结构的升级。
在农村时代,社会结构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农民们按照家庭共同生产、分配和消费;而在城市里,人们不再只是家庭成员,开始以职业、职位和地位作为社会身份的代表。
城市化让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城市空间上相聚,产生了一种社会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也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
二、城市化面临的社会问题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方便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房地产问题:在城市里,房地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地产泡沫和高房价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高房价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特别是青年群体和贫困群体,艰难地承受着房屋租金与购买费用。
教育公平问题:城市里的好学校总是名校,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进入。
相反,一些普通学校只能收到父母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导致城市教育的不平等性。
户籍制度问题:城市居民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贫富差距加剧,让许多来自农村的工人和农民享受不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无法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三、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的社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解决,以消除不平等和改善城市生活质量。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重构初探——以沈阳为例
省级高 些普遍性的转变。本文以沈阳为例 , 试从 西新区和沈北新 区等各种 国家级 、 新城市社会学视角m发 , 通过对沈 阳城市 新技术开发区 、 金融开发区等新 区的陆续
一 个 多 元 的投 资 格 局 正 在 形 成 。 和居住空间变迁的分析 , 来理解和揭示社 诞 生 , 会 转 型 中 中 国大 城 市 居 住 空 间 的 逐 渐 生 3 . 由 生产 功 能 向消 费 功能 转 变
是物质 概念 , 将空 间视 为物质 的容器 , 静
止 的平 台 , 关 注的是 “ 空 间内 的生产 ” , 而
迁 的几个 特征
工业化初步完成 , 我 国经济 由产品短缺迈 向了物 质极大 丰富 。刺激 消费 日益 成为
空间文化理论开始关注空间 自身 , 将其视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 国社会在迈 向现代 当前重要 的经 济建 设理 念之一 。发 展各 化进程 中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逐渐形 类生产 生活服 务业成为城 市的重要 发展
为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的动态建构过程 , 成 了现代城 市体 系 。沈阳作为 辽宁省省 目标 。近年来 沈阳_ 丁业 生产区域陆 续 向 强调空间本身既是社会的产物 , 又是社会 会 、 城市边缘迁移 , 主城 区逐渐被第三产业 占 传统 老工业 基地 , 城市演变 呈现 出如
生活 的建构力 量之一 。在众 多空间文化 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理论 中 , 法国哲学 家列斐伏 尔的 “ 空 间生 产” 理论 , 具 有开创性 意义 。受 马克思 主 进 据, 在全 市几个 中心 区域 , 大型商业 综合 步行街替代 了原来 的_ 【 = 厂 与住宅 。 1 . 由 工 业 化 为 主 向 多种 产 业 齐 头 并 体 、 4 . 城市化水 平显著提高 我 国由优先 发展重 工业转 向一 、 二、 城市人 口不断增多 , 至2 0 1 2 年末 , 沈
空间转向及其意义
作者: 强乃社[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探索
页码: 14-2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空间转向;城市空间;哈维;索亚;列菲伏尔;卡斯特尔
摘要:空间转向主要是指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空间具有社会性。
从列菲伏尔、卡斯特到哈维和索亚等人对这个转向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个问题的兴起和突出,理论上与法国哲学中重视空间的传统有关,实践上与近代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化有关,与当代信息化和全球化下空间问题变得突出有关。
空间转向对我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哲学研究以及城市问题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主题。
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以不同的方式对都市现象进行了阐释,齐美尔这位郁郁寡欢的社会学先驱更是为城市社会学奠定了若干理论基础。
城市社会学成为显学则归功于盛极一时的芝加哥学派,帕克等人为城市社会学确立了学科声誉,一时间人类生态学几乎成为城市社会学的代名词。
然而,人类生态学的理论架构过于单薄并且很长时间以来进展几近停滞,这一点一直为后世的社会学家所诟病。
著名的新城市社会学的领军人物卡斯泰尔(Castells)在1968年发表其第一篇论文“存在城市社会学吗?”,三十二年后,他的回答是:“是的,过去有;没有,目前没有;如果运气好,二十一世纪它将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主题重新呈现。
”[1](P390-406)而笔者认为晚近时期新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为都市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降,哈维、卡斯泰尔等人将马克思主义重新引入城市社会学并形成“新城市社会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范式。
国内学者夏建中和蔡禾已经不同的侧面介绍了新城市社会学理论,夏建中注重对三个代表人物卡斯泰尔、哈维和帕尔的思想介绍、蔡禾则从一般意义上比较新城市社会学和人类生态学这两种不同的都市研究范式。
[2,3]然而,他们没有深入考察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中凸现的空间之纬,这是更为广泛的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本文试图从空间这一特定理论纬度出发讨论新城市社会学“何以为新”。
一、新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与空间滥觞之脉络裘金(Zukin)也许是第一个使用“新城市社会学”一词的人,[5](P575-602)沃顿几乎在同一时期采用这一表达以区分197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在反思“旧”(或传统)的城市社会学的基础之上而提出的所谓的“新”的城市社会学。
这实际上折射出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进展过于苍白,只需用“新”和“旧”就足以区分100多年来的学术努力。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怀疑城市社会学是否存在?1970年代以降,欧洲和北美的社会学家开始系统地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城市研究,汇流成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架构。
1977年开始出版的《国际都市与区域研究期刊》更是为新城市社会学奠定了制度化基础,该期刊深受新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卡斯泰尔和法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马克・戈特德纳(Gottdiener)的《新城市社会学》一书更是从一般意义阐述了新城市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那么,具体而言,新城市社会学新在何处呢?所谓“新”,沃顿有如下看法:即需要重新定义和解释城市主义本身,而非想当然地加以接受之;关注生产、交换、消费与权力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仔细研究城市主义的结构基础,即其政[收稿日期]2007-01-21[作者简介]何雪松(1974-),男,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摘要]新城市社会学是都市研究的替代范式,其间展现的空间转向是新城市社会学有别于“旧”的城市社会学的重要纬度。
本论文旨在透过“空间转向”这一特定的层面把握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脉络。
[关键词]空间转向;新城市社会学[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72(2007)01-0001-05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上海200237)治、经济与文化背景;阶级冲突与利益之争成为关注点;反思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价值假设与规范前提。
[6](P301-320)新城市社会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戈特德纳认为,新城市社会学相对于“旧”的城市社会学有如下特征:转向资本主义和大都会的全球视角;将空间、阶级、性别与种族歧视等元素包含在都市发展研究之中;尽可能整合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关注房地产发展和政府干预的推力;城市和郊区发展的多中心区域视角。
[7]从这两位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城市社会学并非一个具有高度统整性的理论框架,而是由明显有别于芝加哥学派的关于都市的论述聚合而成。
如果仔细阅读新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作,我们会发现其中凸现出一个核心概念———空间,这一概念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述为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之所以称之为转向,是因为在“旧”的城市社会学中,关于空间的论述相当薄弱,尤其没有从空间、资本和阶级的互动过程去理解都市经验,这恰恰是新城市社会学范式有别于人类生态学范式的核心所在。
卡斯泰尔、哈维和戈特德纳的论述充分展现了新城市社会学的这一转向。
然而,这一转向并非无本之木,经典社会学在空间议题上的若干论断构成新城市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有强烈的地理和空间直觉,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时间对空间的消解,而空间的形态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转型,这在《共产党宣言》里体现得最为充分。
然而,空间主要被看作诸如生产处所、市场区域之类的自然语境。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城镇与乡村的对立内在地表达了对空间的某种程度的强调,并指出客观的表象外衣下隐藏着各种基本社会关系之内核,这实际直指空间的社会性,而这正是1970年以后新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之要义。
[8]但正如哈维所评述的:“他(马克思)未能在自己的思想里建立起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明显地具有地理和空间的观点,这从而破坏了他的政治视野和理论。
”[9](P126-163)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提出时间和空间是社会构造物,空间具有社会性,特定社会的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去体验空间,社会组织则成为空间组织的模型和翻版,因此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
[10]齐美尔是经典社会理论家中对空间最有洞察力的一位,其论文《空间的社会学》可谓社会学视野下最早专门探讨空间议题的文献。
在这一重要文献中,他指出空间具有五种基本属性:空间的排他性、空间的分割性、社会互动的空间局部化、邻近/距离、空间的变动性。
[11](P290-315)他进一步洞察到空间在货币经济下的转型:货币经济的发展导致空间失去重要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交往开始脱离空间。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空间被赋予了意义———从空洞的变为有意义的。
[12]齐美尔的论述高度抽象,缺乏具体的历史分析,然而齐美尔关于都市生活的论断成为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源泉。
帕克、伯吉斯等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同心圆之类的空间解释框架,但他们从技术决定论和均衡适应的角度来考察,对空间模式背后的社会动力缺乏深入探究,更多的是进行生态的类比和经验的描述。
吉登斯批评帕克“采取一种形式主义的空间观念,并偏重某种客观主义的立场。
”[13](P516)描述性论述虽然生动有趣,但无法从更高的理论层次去解读都市空间背后的社会关系模式。
在沃斯、雷斯菲尔德基于城市和乡村的区分的论述之后,城市社会学在思想上陷入贫困,发展不出富有创见的作品。
[14]新城市社会学正是在传统都市研究范式停滞和衰微的背景下兴起的,它不仅关注空间过程的后果,更试图把握空间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机制,这其后就是阶级和资本这两个重要概念。
正如梅西所言:“城市是空间现象……乍一看,这似乎让人困扰。
城市毫无疑问是空间的:它们是空间,且位于空间之中……然而,我们意在不在此。
因为在社会科学之中,一个事件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即空间是如何被概念化的。
空间———我们在里面生活,世界在里面被形构———越来越被理解为社会产物,这些产物是由存在于人、机构和制度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
”[15]这段话点明了新城市社会学空间转向之实质。
二、空间纬度的诸种阐释:列菲弗尔、卡斯泰尔、哈维和戈特德纳要了解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列菲弗尔(lefebvre)是一位不可逾越的社会理论家,他致力于返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以重新阐释了城市空间的再生产机制。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化解读为新城市社会学的勃兴提供了智识渊源。
在列菲弗尔的影响之下,卡斯泰尔、哈维、戈特德纳都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到空间转向这一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演进脉络之中。
列菲弗尔的首要贡献在于从一般意义上确立了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空间并非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容器”或平台,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空间体现各种社会关系,但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
一言以蔽之,社会关系和空间关系辩证交织、相互依存。
他尝试从空间的纬度去理解社会变迁并主张人类社会正是经由不同空间类型的转换而实现社会演变:即从差异空间到抽象空间的转型。
绝对空间是由位居某些基地的自然片断所构成,这些基地是因其固有特质而被选取,它是血缘、土地和语言纽带的产物,它相对应的是前资本主义社会。
抽象空间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空间成为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无限扩张,它对应于资本主义社会。
列氏认为,正是空间的扩张挽救了资本主义体制,因为它并未如马克思所说走到穷途末路,相反资本主义经由占有空间并将空间整合进资本主义的逻辑结构而得以维持与延续。
由此可见,占有并再生产空间是资本主义成功的主要手段之一,空间的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资本主义不少的内部矛盾,空间不再是一个消极无为的地理环境,而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工具。
[16]列菲弗尔更是注意到都市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城市这样的人造环境就是社会关系的粗暴浓缩,而城市规划师更是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设置以便为特定阶级效劳,从而卓有成效地捍卫了资本主义。
列氏从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城市空间这一“问题框架”上升到中心位置,由此,都市化转译为现代性的空间化隐喻。
[17]这一阐述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都市研究和空间思考,新城市社会学的理论阐述无时无刻不显示其“幽灵”。
曼努尔・卡斯泰尔在其新城市社会学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质疑沃思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论述并追随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视角对都市问题进行在某些层面有别于列菲弗尔的概念化以回应人类生态学视角之不足,而空间正是他切入这一主题的核心概念。
[18]卡斯泰尔认为空间只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物质纬度且与其它的物质纬度发生关系,进入这一关系的人赋予空间以形式、意义和功能。
由此,他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对象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空间单位与社会单位的一致性。
在他看来,都市空间内在于经济活动的四个层面:生产、交换、消费和管理,并且体现在工业区位、住房、交通设施和都市治理这四个不同的纬度。
其后续的著作中,他提出流动空间这一概念以阐述后现代时期信息技术的扩展对社会空间的影响,原有的城市空间与新的流动空间开始断裂,整个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场所空间的重要性式微,与之相对应的是流动空间的意义日趋凸现。
[19]这一理论视点无疑深具洞察力,它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当代都市在空间层面正在经历的若干变化。
哈维在一系列的著作中致力于将空间这一以前被忽视的主题凸现为都市研究的焦点。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一定要创造一种符合再生产机制的物质环境,即空间。
空间是社会权力的源泉,掌握了资本循环的各个要素和阶段的空间动态正是资本继续积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