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磷酸原系统:是指ATP、AD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都

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

2.乳酸能功能系统: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

(又称酵解),再合成ATP能量系统。

3.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被

拉长,肌肉的这种形式称为拉长收缩。

4.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积极收缩,长

度不变,肌肉的这种收缩形式被称为等长收缩。

5.前庭功能的稳定: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

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6.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以最大气量为肺活量。其为潮气量、补吸气量

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7.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其计算共公式:肺泡通气

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次/min)

8.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9.心指数: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钟心排出量。

10.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1.心力贮备:是指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12.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13.动脉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的侧压力。

14.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的肌肉与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参与运动

的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血液减少,运动出其皮肤血流量减少,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肌肉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通过的体温调节机制是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促进散热。

15.乳酸阈:人体在从事氧供能系统的增渐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减少时,血乳酸浓度与一般的安静是的值接近。可是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是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为乳酸阈。

16.个体乳酸阈:由于个体的差异比较大,乳酸阈值并不都是4mmol/L,其变化的范围大约在1.4~7.5mmol/L之间,因此,乳酸浓度被称为“个体乳酸阈”。

17.最大吸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的时间激烈的运动过程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合肌群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VO2max)。

18.有氧工作能力:指人的有氧功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最大吸氧量、维持最大和次最大吸氧量的能力。

19.心率贮备:依靠心率增加而是心输出量增加的功能。

20.等张收缩:肌肉在没有负重又能自由收缩的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没有改变这种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21.每搏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22.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快和深的深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进行的呼吸是所测得的每份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

23.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肺通气量,也称每分通气量。

24.心输出量:每分钟有一侧的心室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成心输出量。

25.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26.收缩压贮备:是指依靠心室收缩力增强,使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的幅度。

27.舒张压贮备: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可增加的幅度。

28.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能呼出的气量,称为时间肺活量。

29.肌肉耐力:是指肌肉在某一负荷下能长时间保持持续收缩能力。

30.进入工作状态: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使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

31.有氧供能系统:有氧供能系统是相对于无氧供能系统而言,有氧供能系统是指人体在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以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氧化成直接的供能物质ATP。

32. 超量恢复:在运动种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之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33.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34.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是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35.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36.有氧工作能力:指人的有氧供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最大吸氧量、维持最大和次最大吸氧量的能力。

37.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

力.

38.等动练习:是一种专门的等速练习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39.“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的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概念等,这种机状态成为“极点”。40.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者消失,此时湖心变得均匀,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成为“第二次呼吸”。

41.超等长练习:是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是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结合的练习方法。

42.RM: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项负荷的最大次数。

43.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过程及结束后,各项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44.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待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45.真稳定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羊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包动态平衡,这种状态成为真稳定状态。

46.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是,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满足机体对氧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称为假稳定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