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寿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勤劳聪慧的寿县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各方面。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寿县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寿县历史发展的有力佐证,是寿县文化的根脉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寿县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自2005年以来,寿县文化工作者深入全县25个乡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初步掌握了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类别、分布等情况。共收集、整理了六大类1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是民间文学类、民间美术类、民间音乐类、制作技艺类、民俗类、曲艺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八公山豆腐”、“寿春紫金砚”、“大救驾”等传统制作技艺,“寿州锣鼓”等民间音乐、“寿州大鼓书”、“淮词”、“宝卷”、“老婆歌”等曲艺,“正阳关抬阁肘阁”、“花鼓灯”等民间舞蹈,“三月十五四顶山古庙会”、“二月十九正阳关玄帝庙会”等传统习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赵匡胤困南塘”等故事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品类独特。目前,寿县普查登记的六大类1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寿县独有或极具寿县地方特色的项目。艺术性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品味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紫金砚制作技艺
紫金砚是我国历史名砚之一,原产地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其石料资源主要源于八公山,有六种色彩,20余种石品,质地优良,天然色彩丰富。为历代文人所赏识。
据有关资料和存世实物考证,以紫金石制砚最早发端于东晋时期,兴盛于唐宋,为历代朝廷贡品,清朝至民国渐次衰微。一千多年来,紫金砚传统技艺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薪火不断,延续至今。紫金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在淮南市、凤台县、寿县一带,目前制砚企业及个体作坊达四十余家。
紫金砚是传统手工艺品的典型代表,整个生产过程有20余道工序,主要包括:采石、制砚、打磨、封蜡、砚铭、配盒等。制砚的传统工艺有浮雕、透雕和线刻三种;其具体操作刀法有单刀、双刀、切刀等十几种;图案选择主要是传统的变形的纹样或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两大类;主要生产器具和设施有50余种;成品样式一般按制式分规格砚和就形砚两大类。紫金砚虽有千年历史,但长期以来其制作技艺全靠师徒言传身教,还要凭个人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感受才能掌握。
紫金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工艺要求严格,雕刻方法细腻,是现代技术所难以代替的,它蕴涵着丰富的科技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寿县八公山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寿县县城以北。西汉时为淮南国,山下泉水溢光流彩,清冽甘甜。寿春地区盛产大豆,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中泉水磨豆、喝豆浆的习惯,淮南王刘安入乡随俗,并在长期实行黄白方术中,发明了豆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谢绰拾遗》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
陆游诗云:“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记述了当时做豆腐的工艺流程。寿县八公山豆腐的制作工序是:选料、浸泡、磨浆、挤浆、煮浆、杀浆、点卤、压单、制成。制作中,从挤浆到点卤的计量配比,从对气候、气温的准确把握,都有十分的讲究。这些技术都是以当地群众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八公山豆腐水晶晶、亮晃晃、颤巍巍,棱角分明,不散不碎,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
寿县八公山豆腐的制作技术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完善。时至今日,不但在我国国内普遍流传,而且在国外近至东南亚远至欧美都在使用同样的技术生产豆腐。唐朝,豆腐之法随着鉴真东渡传到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寿县与山水相依的淮南市共同主办多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加强了与国际友人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三:大救驾制作技艺
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以楚文化和沿淮文化为特色的民间艺术积淀尤为深厚。寿县名细糕点大救驾,已有千年历史。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说——“赵匡胤困南唐”。“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江淮地区,“大救驾”的传说又是其中的一部分。
大救驾制作工序:配馅、和面、配剂、杆摊、包馅、按捺、油炸、冷却、包装。其特点是:色香味形俱佳。每只重约二两五钱,形扁圆轮缘微弧,色泽乳白。外皮道道,花酥层层叠起,宛如金丝盘绕;中心微凹,恰似急流旋涡。内馅白中现红丝缕缕、青丝条条、亮晶点点。入口则酥淋淋、甜滋滋、香喷喷,重油而不腻。看上去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吃起来爽口沁脾、回味无穷。
大救驾有供品之荣,寿州人引为骄傲,家家爱制作。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必先尝之而后快。如今寿县厂家年产大救驾数十万只,不仅跻身京、沪市场且曾作为省优名点远赴香港展销。
四:寿州锣鼓
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是为沿淮群众所青睐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寿县文化灿烂,为楚文化的故乡,千百年来,楚国后裔一直生活在寿县,酝酿产生寿州锣鼓。祭祀时,人们用它来驱逐邪魔妖怪,增添幸福平安;节庆时,人们敲锣打鼓,增添节日欢乐气氛。寿州锣鼓在人们的自娱自乐中,扎根楚文化深厚的江淮之滨开花结果。在近代,寿州锣鼓大放光彩,寿县城关的王家班以及正阳关的邓家班、宋家班将它敲得惊天动地。建国初,正阳关的吴守林、朱茂森等拜宋家班宋廷献为师,组建县建筑公司打击乐队,后又将之下传陈家礼、王春林等人。上个世纪70年代,寿县城乡锣鼓演奏活动十分活跃,锣鼓声响彻城市街道和乡村田间。
在沿淮流域,打击乐占有重要的地位,寿州锣鼓是沿淮流域民间艺术的代表和缩影,很多曲目都是以寿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民风民俗为题材,生动地展现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寿州锣鼓演奏的乐器,不限于鼓、锣和钹,通常有大筛锣、大腰鼓、大钹、小钹、小锣、云锣,品种多表现力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它使用的主锣为钢锣,钢锣体积小但厚重,打击时如同敲击空缸发出“缸、缸、缸”的声音,演奏时声音十分洪亮、清脆,传播距离远长,数里之外都能听得清。寿州锣鼓的演奏乐谱,综合江淮地区传统的“十八翻”、“花鼓歌”、“凤凰三点头”、“长流水”等锣鼓谱的精华。
北方的锣鼓多以旗手为指挥,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钢锣”、沙锣手轮流指挥,再辅以鼓手、锣手交替指挥,避免了演奏时动作单调、格局僵化现象,形成动静交替、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如此一来,寿州锣鼓演奏效果不仅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的特点,赢得“会说话的锣鼓”美称。如今,寿县县城内除寿州锣鼓队以外,还有靖淮锣鼓队、通淝锣鼓队和寿州女子锣鼓队。锣鼓表演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五:寿县正阳关“三阁”
在今年3月公布的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正阳关的抬阁和肘阁被列入其中。
位于古城寿县一隅的正阳关镇素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意谓正阳关是72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