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总论
针灸治疗学总论
么
?
(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
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箭 的方补面虚实与现泻的实。, 在主刺要灸是法通方过面针,灸大手凡法针和刺腧补穴法的和配艾伍灸两属个补头 法范畴,有扶正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所
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指 ,大适椎宜、泻曲热池开针窍 刺,泻取法十,二二井者穴相用配三可棱达针泻点热刺、放启血闭,、再开取窍结 之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构
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十是
二井穴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
什
么
?
三、调和阴阳
(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箭
阴论阳体学系说的是各中个医 方基面本。理中论医中用的以重说要明内人容体,的贯组穿织于结中构医、理生头
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所
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指
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
结 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 构 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
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
是 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 什 ,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
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的抵御
结 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构 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
,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
针灸治疗学总论1
(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凡病皆由血气雍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
(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
“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 行气之法 。” ——《针灸大全·金针赋》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在于调和阴阳
“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 使神内藏。”——《灵枢·根结》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盛而阳衰,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 阴虚而阳盛, 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灵枢·终始》
“留”即留针之义,应当深刺而久留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激发其经气, 温经散寒,使阳气来复、散其寒邪。
治疗原则:“寒者热之”“寒者留之” 诸寒证皆宜用灸法(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 深刺而久留针,或温针法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疾”指快速的意思(指治疗方法),即疾刺快出针。 亦指快速运针的意思,即快速提插、快速捻转、相当于泻法, 多用于实热证。
治疗原则:“热者寒之”“热则疾之”
诸热证皆宜行清泻法, 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灵枢·九针十二原》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二、扶正祛邪
——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针灸-治疗学总论
歌诀(募穴)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 公 孙 内 关 后 溪 申 脉 足临泣 外 关 列 缺 照 海 主治 冲脉病证 阴维脉病证 督脉病证 阳蹻脉病证 带脉病证 阳维脉病证 任脉病证 阴蹻脉病证 相配合主治 心、胸、胃疾病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 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1、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 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 作用,临床上常把其作为治疗这些病证的 主要穴位。 2、还可治疗相关的热病。
3、歌诀 腑会中脘脏章门,筋会阳陵髓绝骨, 骨会大杼气膻中,血会膈俞脉太渊。
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
六脏
肺 心包 心 脾 肝 肾
背俞穴
肺 俞 厥阴俞 心 俞 脾 俞 肝 俞 肾 俞
募穴
中 膻 巨 期 章 京 府 中 阙 门 门 门
六脏
大 三 小 胃 胆 膀 肠 焦 肠
背俞穴
大肠俞 三焦俞 小肠俞 胃 俞 胆 俞 膀胱俞
募穴
天 石 关 中 日 中 枢 门 元 脘 月 极
胱
歌诀(背俞穴)
4、歌诀 太渊合谷肺大肠,太白冲阳脾胃乡, 神门腕骨心小肠,京骨太溪膀胱肾, 心包大陵三阳池,丘墟胆经太冲肝。
络穴
1、含义:“络”有联络和散布的意思,络穴是络 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人体共有十五络穴。
针灸治疗总论
(一)选穴原则
2、远部选穴: 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部 位的腧穴。“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一)选穴原则
3、辨证选穴
辨证选穴:指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选取腧穴。
如:阴虚—太溪、三阴交 血瘀—膈俞、血海、合谷、三阴交 肾虚—肾俞 阳虚—关元、气海 气血不足—足三里、三阴交
疏通经络 调和阴阳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不通则痛” 其临床常常表现为疼痛、肿胀、麻木、 痿软、拘挛、瘀斑或者脏腑组织功能失 衡。 《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 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的最主要、最直接 的作用。
方法
选择相应的腧穴、针剌手法、三棱针点 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法。
清热温寒
寒则留之:寒:寒证(虚、实); 留:留针。 —深刺而久留针 (“如人之不欲行”)。 如:风寒湿痹—留针候气或艾灸。 —可加灸
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 针对急重的标病进行治疗。
如脑病: 昏迷—人中醒脑 高热—十宣泻热 缓则治本: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如支气管哮喘—补肺 健脾 益肾
调和阴阳
《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 阴与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调气之方,必 别阴阳。”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方法
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 法来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
泻其有余 阳盛高热: 大椎刺血、泻外关 阴盛寒凝: 泻阴陵泉、丰隆(加灸) 阴虚阳盛: 补太溪、照海(壮水之主, 补其不足 以制阳光) 阳虚阴盛: 补关元、命门(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嗜睡: 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 失眠: 补照海, 泻申脉(补阴泻阳)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总论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多选、论述疏通经络)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症。
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
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
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
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黄帝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针》)。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中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实热引起者宜用针刺,虚寒引起者宜行灸疗。
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痠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而止痛的作用。
对于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萎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
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
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经络不通、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阻滞,气血逆乱,进而导致种种病变。
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针灸治病就是采用针法或灸术,作用于经络、腧穴,通过经气的作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
经络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络;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因于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
针灸治疗总论知识点总结
针灸治疗总论知识点总结1. 针灸治疗的起源和发展针灸治疗起源于中国古代,据说最早的针灸治疗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古代,人们发现了通过在身体特定穴位上施加压力或插入细针可以改善健康和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治疗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技术。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而且针灸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早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疗法。
2. 针灸治疗的原理和作用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等。
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包括舒活经络、调和脏腑、调整气血、祛病延年等。
通过在穴位上施加适当的刺激,可以达到调节身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自然愈能力的目的。
针灸治疗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调整气血的流动,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愈能力。
3.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针灸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例如,针灸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头痛、颈肩痛、胃肠病、神经痛、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同时,针灸治疗也可以用于改善身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4. 针灸治疗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针灸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例如,孕妇、月经期、感冒发热、酗酒、饱餐、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而且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必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师进行治疗,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不良反应。
5. 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估和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包括观察症状缓解、体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
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针灸治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了针灸治疗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例如,一些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内脏功能等方式,达到促进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针灸治疗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等。
针灸治疗学笔记-总论针灸治疗作用和原则精编版
第一部分总论一、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疏通经络—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扶正祛邪—根本法则和手段调和阴阳—最终目的2.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补泻手法、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①补泻手法:a.针刺补法、艾灸—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虚寒证b.针刺泻法、刺血—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症、实热证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祛邪)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阴交(扶正)②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a.扶正——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背俞穴b.祛邪——曲泽、委中、水沟、十宣、郄穴、募穴、下合穴3.调和阴阳:阳盛高热: 大椎放血、针外关①泻其有余阴盛寒凝: 关元、肾俞(针或灸)阴虚阳亢之虚热证: 太溪、照海(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补其不足阳虚阴盛之阴寒证: 关元、命门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③阴中求阳:阳不足,补阳时兼以滋阴。
阳中求阴:阴不足,滋阴时兼以补阳。
④滋阴潜阳:阴虚阳亢之头目昏眩—补太溪,泻太冲。
⑤补阳消阴:脾阳虚乏,湿浊困脾之嗜睡—补脾俞,泻阴陵泉。
⑥从阴引阳:六腑病(腑为阳)取募穴(阴位)——阳经病取相表里的阴经穴从阳引阴:五脏病(脏为阴)取背俞(阳位)——阴经病取相表里的阳经穴⑦补阴泻阳:阳盛阴虚之失眠、狂证—补照海,泻申脉。
补阳泻阴:阴盛阳虚之嗜睡、癫证—补申脉,泻照海二、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清热温寒、补虚泻实1.治神守气2.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温清并用①热则疾之:诸热证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②寒则留之:诸寒证宜用灸法施治,针刺则应深刺久留针,以侯阳气。
3.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①虚则补之:虚证的治疗原则应该用补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型病症②陷下则灸之:③实则泻之:实证的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④宛陈则除之:血实证要用刺血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⑤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三、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针灸疗法中具有特殊的运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
1。针灸治疗学笔记-总论
第一部分总论一、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疏通经络—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扶正祛邪—根本法则和手段调和阴阳—最终目的2.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补泻手法、部分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①补泻手法:a.针刺补法、艾灸—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虚寒证b.针刺泻法、刺血—抑制作用>兴奋作用,偏于祛邪,适用于新病、急症、实热证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祛邪)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阴交(扶正)②腧穴偏补偏泻的性能:a.扶正——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背俞穴b.祛邪——曲泽、委中、水沟、十宣、郄穴、募穴、下合穴3.调和阴阳:阳盛高热: 大椎放血、针外关①泻其有余阴盛寒凝: 关元、肾俞(针或灸)阴虚阳亢之虚热证: 太溪、照海(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补其不足阳虚阴盛之阴寒证: 关元、命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③阴中求阳:阳不足,补阳时兼以滋阴。
阳中求阴:阴不足,滋阴时兼以补阳。
④滋阴潜阳:阴虚阳亢之头目昏眩—补太溪,泻太冲。
⑤补阳消阴:脾阳虚乏,湿浊困脾之嗜睡—补脾俞,泻阴陵泉。
⑥从阴引阳:六腑病(腑为阳)取募穴(阴位)——阳经病取相表里的阴经穴从阳引阴:五脏病(脏为阴)取背俞(阳位)——阴经病取相表里的阳经穴⑦补阴泻阳:阳盛阴虚之失眠、狂证—补照海,泻申脉。
补阳泻阴:阴盛阳虚之嗜睡、癫证—补申脉,泻照海二、针灸治疗原则:治神守气、清热温寒、补虚泻实1.治神守气2.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温清并用①热则疾之:诸热证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②寒则留之:诸寒证宜用灸法施治,针刺则应深刺久留针,以侯阳气。
3.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①虚则补之:虚证的治疗原则应该用补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型病症②陷下则灸之:③实则泻之:实证的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④宛陈则除之:血实证要用刺血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⑤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三、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针灸疗法中具有特殊的运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
针灸治疗学上篇总论第一章针灸治疗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法组合而成。
做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处方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优劣。
因此,针灸处方必须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各种刺灸法的特点和腧穴的特异性,严密组合,做到配穴精练,方法得当,以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
—、穴位的选择腧穴是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
选取适当的腧穴是配穴的先决条件,人体每个穴位都有相对的特异性,其主治功能不尽相同。
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则,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
穴位的选择应遵循基本的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一)选穴原则选穴原则是临证选取穴位应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
近部、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立的选穴原则,辨证、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确立的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而来的,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
例如,眼病取晴明,耳病取听宫,鼻病取迎香,胃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皆属于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适用于所有病证,尤以经筋病和筋骨病最为常用,如《灵枢·经筋》指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原则是“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素问·调经论》也说“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都说明经筋病和筋骨病皆应以局部选穴为主,如面瘫属阳明经筋病,宜首取面部穴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踝关节扭伤等筋骨病也都应取局部穴位为主。
2、远部选穴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
这—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而来的,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针灸学-治疗总论
第三十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原则(一)补虚泻实(二)清热温寒(三)治病求本(四)“三因制宜”(一)补虚泻实基本原则。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补虚作用的腧穴,如背俞穴、原穴。
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
久泻、久痢、遗尿、脱肛等,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泻实作用的腧穴、针灸方法,如井穴、募穴。
“菀陈则除之”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可用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
三棱针或皮肤针。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明显。
平补平泻。
(二)清热温寒1.热则疾之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放血。
如风热感冒,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
若伴有咽喉肿痛者,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2.寒则留之是指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
(三)治病求本“标”、“本”是相对的概念。
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等。
治病分标本缓急,就是抓主要矛盾。
1.急则治标是指标病急于本病时,首先要治疗标病。
如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小便潴留,均应首先针刺中极、膀胱俞、水道、秩边、委阳,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
2.缓则治本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而引起的月经量少或闭经,经少或闭经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治宜针灸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中脘以补益脾胃,脾胃和气血足,则月经自调。
3.标本同治当标病和本病处于俱重或俱缓的状态时,单纯地扶正或祛邪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
如肾虚腰痛,可取肾俞、大钟补肾壮腰以治本,取阿是、委中通络止痛以治标。
(四)“三因制宜”1.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等2.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辰特点3.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细目二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理经气,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调和阴阳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扶正祛邪扶助正气而祛除病邪细目三针灸诊治规律(一)辨证论治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和补泻手法。
针灸学:治疗总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针灸学:治疗总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1、单选下列各项,在五腧穴中属“水”的是()。
A.少府B.大陵C.后溪D.曲泉E.经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阴经“合”穴属水,曲泉为肝经的“合”穴,故属水。
此题考点为五腧穴的(江南博哥)五行配属。
2、名词解释拇指同身寸正确答案: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单选下列各组取穴中,不属于前后配穴的是()。
A.中府、肺俞B.中脘、膈俞C.期门、外关D.天枢、肾俞E.中极、次髎正确答案:C4、填空题起于足大趾外侧的经脉是()正确答案:足厥阴肝经5、问答题什么是郄穴?如何应用?正确答案:郄穴是指各经经气深聚的地方。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以及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起来共十六个郄穴。
其为:肺经郄穴孔最、大肠经郄穴温溜、胃经郄穴梁丘、脾经郄宏地机、心经郄穴阴郄、小肠经郄穴养老、膀胱经郄穴金门、肾经郄穴水泉、心包经郄穴郄门、三焦经郄穴会宗、胆经郄穴外丘、肝经郄穴中都、阳跷脉郄穴跗阳、阴跷脉郄穴交信、阳维脉郄穴阳交、阴维脉郄穴筑宾。
郄穴常用以辅助诊断急性病痛。
当脏腑经络患有急症时,按压郄穴常常在本经郄穴上出现阳性反应。
在治疗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症,是急救的常用穴。
如心绞痛取郄门。
别外阴经的郄穴可止各种出血,如孔最善治咳血;阳经郄穴则善于止痛,如急性胃痛取梁丘。
6、单选以下各组中,不属于上下配穴的是()。
A.胃脘痛取内关、足三里B.阴挺取百会、三阴交C.咽喉肿痛取鱼际、太溪D.感冒取列缺、合谷E.牙痛取合谷、内庭正确答案:D7、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证选穴的是()。
A.胃火牙痛选合谷、内庭B.肾阴不足选肾俞、太溪C.风火牙痛选风池、地仓D.中气不足取百会E.腰痛取委中正确答案:E8、名词解释郄会配穴正确答案:郄穴除单独使用外,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故称“郄会配穴”。
9、填空题一夫法是()寸。
正确答案:310、填空题任脉的英文代号是()正确答案:CV11、填空题下合穴共有()个穴位。
针灸治疗学总论
(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
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 的补虚与泻实,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 方面实现的。在刺灸法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 法范畴,有扶正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 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 适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取大 椎、曲池针刺泻法,二者相配可达泻热、启闭、开窍之 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 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十二 井穴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
针灸治疗学总论
三、调和阴阳
(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理 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 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 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若人 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 疾病。
针灸治疗学总论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 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在邪正双方斗争中, 二者盛衰的程度不同,其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疗时,实证应予以泻 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 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 症;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症;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 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 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 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 后扶正。
针灸治疗学总论080227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3.标本同治:
针对疾病表现、本质同时治疗。 如高血压: 标--百会治头痛 本--太冲平肝熄风 太溪滋阴潜阳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四、三因制宜
因时(季节、时辰) 因地(地理环境) 因人制宜(个人的具体情况)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第一节 选穴原则
一、局部选穴
围绕病痛所在肢体、脏腑、组织、器官, 就近取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例:鼻病—素髎 眼病—睛明、球后 痔疮—长强 腱鞘囊肿、甲状腺肿 —围针法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二、邻近选穴
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选穴。 例:鼻病——上星 眼病——风池 痔疮——次髎、秩边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1、辨证归经
临床表现:何经病证(是动病、是主
所生病) “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 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手太阴肺经
舌本强痛—足太阴脾经 舌干嗌干—足少阴肾经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2、辨位归经
前额痛(鼻炎、五官病)—阳明 经—合谷、内庭 侧头痛(偏头痛、中耳炎)— 少 阳经—外关、足临泣 后枕痛(颈椎病、枕大神经痛、落 枕)—太阳经—后溪、昆仑 巅顶痛(高血压)—肝经——太冲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3、经络察诊- ①经络望诊
①经络望诊(经络现象) 上肢内侧前缘出现红线(皮下出血 线)——肺经 下肢内侧后缘出现脱毛——肾经 (泌尿生殖病) 上肢外侧上缘、下缘丘疹、水疱、 疮疖——大、小肠经(肠梗阻)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3、经络察诊-②经穴触诊
脏腑病—经络传导—体表(反应区、 反应点) 循经按压(爪切、扪按、撮理)— 疼痛、敏感、麻木、寒凉、灼热、 肿块、结节、条索状物(阳性反应 物)——何种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
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十 二井穴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理 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 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
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所以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 阴”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
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
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腧穴配伍 如 太冲 阳陵泉 丰隆 阴陵泉 足三里 泻肝胆之火 化痰除湿
三阴交 补气益血
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泻法应用:
例 补照海 泻申脉治疗失眠 泻照海 补申脉治疗嗜睡 阳气盛 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失眠当补阴泻阳 嗜睡当补阳泻阴
(1)循经按压 按经络循行路线来寻找阳性反应物。根据阳性反 应物所在部位属何经,即可诊断何经病变。 (2)穴位按压
有目的地对身体一些穴位进行按压寻找阳性反应
物。尤其是特定穴。
按压顺序:腰背部→胸腹部→四肢部
(2).针灸治疗原则 清热和温寒 补虚和泻实 局部和整体 治标和治本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一清热与温寒 清热与温寒的基本概念
虚实而调之。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大凡疼痛,多由 经络闭阻不通,气血瘀滞不行而引起,针灸治疗就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 ,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变“不通则痛”为“通则不痛”,
二、扶正祛邪
(一)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斗争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 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 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 、淤血和食积等。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 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的抵御
(二)辨位归经
辨位归经是按疾病证候所产生的具体部位与经络 循行的关系作为依据来进行归经的形式。
头痛
前额
两侧
后头
巅顶
阳明
少阳
太阳
厥阴、督脉
(三)经络穴位诊察法
经络穴位诊察法是利用经络穴位的物理和生物特定
来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
穴位病理反应的各种表现形式为指标,利用视察、 触摸、按压、通电、加热等,检查有关经络穴位, 来获得诊断疾病的依据。
气包括了人体的元气、谷气、宗气等,对协调阴阳,抗
御病邪、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针灸治病是采用针法和灸法,作用于腧穴、经络,通过 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 、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如足阳明 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 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经足三里治之。以上均 可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 法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经络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
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阻滞,而引起种种病变,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经络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法;
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属实证,治宜泻法,经
络气血逆乱者,或属于气血虚衰、或属于脏腑功能失调 ,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
经络穴位 诊察法
经络望诊
经络触诊
经穴电 测定法
知热感度 测定法
1、经络望诊法
经络望诊主要是观察经脉循行部位的皮肤所产生的各种
异常改变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如:皮肤颜色深浅、有无色素沉着、光泽鲜明光亮还是 枯燥晦暗;形态上或皱缩、肿胀,或下陷、隆起,及斑 疹有无等
2、经络触诊
经络触诊又称“经穴按压”,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 腧穴进行按压、触摸,寻找阳性反应或异常变化,以判 断疾病之所在的方法。 用切按,循摄等方法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压痛 。寒温,结节,凹陷和皮疹,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针 灸 治 疗 学
总 论
总 论
1.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 扶正祛邪 针灸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调和阴阳
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一、疏通经络
(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
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相互联系的通道
,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功 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 理”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 有机体。所以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就会引起种种病变。
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若人 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 疾病。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
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
衡,则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偏
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
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 ,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
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
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阴跷脉所生之处,申脉穴为足
太阳膀胱经穴,阳跷脉所生处,阳跷行于阳 ,主活动和 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补照海泻 申脉可以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而使其目闭而欲睡, 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例 补合谷泻复溜可发汗,
泻合谷补复溜可止汗
补合谷泻复溜为发汗法,可用于外感风寒,卫阳被郁之 表实症。补合谷可使卫阳生发,皮下温度升高,汗孔疏 泄,为排汗疏通道路。泻复溜可以激发经气,推动体内 津液,随疏通之经络汗出解表。 泻合谷补复溜为止汗法,可以用于人体阴阳脏腑偏盛偏 衰所致各种汗症。如邪入阳明,阳热蒸腾,体内阴津外 泄的大汗,泻合谷可激发诸经之气,增强祛邪能力,调
。
表里----是指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浅而言 。 病有在脏腑,在经络,有在筋骨,在 皮肉。 在经络,在皮肉属表→浅刺疾出。 在脏腑,在筋骨属里→深刺久留。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 寒证指人体阴气盛阳气虚而不能抵御寒邪 而致病。(根据虚实,表里的不同,可用 留针,用补法,或用灸法,或针灸并用。 热证指人体阳气盛阴不足而不能抵御热邪 而致病。(根据表里,全身或局部症状, 可用疾刺,用泻法或刺出血,不用灸法。
寒与热是表示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机体机能衰减, 所表现的证候;
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 消长。 虚指正气不足→补法,或针灸并用。 实指邪气旺盛或人体功能过度亢盛→泻 法,或刺出血。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夹杂→根据 虚实轻重,用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 补泻兼施的方法。
“八纲”辩证
里——深刺 寒——留针、宜灸 虚——补法、少针多灸
阴
八 纲
阳
表——浅刺 热——浅刺疾出,泻法 实——泻法,多针少灸
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在于调和阴阳
针灸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
阳的偏盛偏衰,是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
相合、神气内存。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 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
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可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 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和经络异常反映,辨 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提供 临床依据 。
。
(一)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
是动病:由于外邪侵入经络引起经气的变化而产
生的疾病。
所生病:由于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所引起经气变 化而表现出来的症候。 每条经脉都有自己特定的证候表现形式,临床可 按照疾病证候进行辨证归经。
气血逆乱,进而导致病变。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针灸治病就是
采用针法或灸术作用于经络、腧穴,通过经气的作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经络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 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
经;经络气血逆乱者或由于气血偏盛偏衰,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
当针刺入穴位之时,无论是泻其有余,还是补其不足,均是一种通过局部 刺激产生感觉使之得气,使局部穴位兴奋活跃,经络畅通则血行气通,祛 邪外出,故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说法,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实热 引起者宜用针刺,虚寒引起者宜行灸疗,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由于种 种原因引起的经络不通、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阻滞,
节汗孔开合。补复溜能调补肾阴,益气生津,护表固卫
,邪祛则津回,卫气外固,汗孔收闭,偏盛偏衰的机能 恢复正常,其汗自止。
例 补合谷 泻三阴交可下胎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泻三阴交可泄三经之阴血;合谷为大 肠经之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补合谷可补气。 补合谷泻三阴交可通过影响气血、冲任、脏腑这三方面而导致下胎: 1影响气血,即增加妊娠妇人体内有余之气,减损不足之阴血,造成气旺血 衰的状态,不利于胎元的生长,导致下胎。 2影响冲任,即泻足三阴经之阴血,使冲任受损,冲任失调,胎元失养,气 循经而导胎下行,胎元本已失养,加之气的推动,胎元不固,而致下胎。 2影响脏腑,使肝藏血、脾生血、肾藏精等脏腑功能失常,造成胎元不固, 肺主气降,肺降太过,而致下胎。 三种作用机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如气血失调可使脏 腑功能失常,脏腑功能失常可使气血失调;同样冲任损也可导致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