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心理学

合集下载

《服装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1需要、诱因、动机、本能概述
知识点:需要、诱因、动机、本能的概念及特点。
3.2需要的种类、本能与穿着动机
知识点:了解需要的种类,理解与穿着相关的行为表现。
重点与难点:通过几个概念的分析来了解服装行为。第四章服装的接受与传播( Nhomakorabea2课时)
4.1审美心理的唤起
知识点:了解时髦与流行产生的作用。
4.2认知加工的过程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服装行为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人们需要、动机、个性等心理特点,提高社会行为的和谐性、自觉性和对服装设计的指导性,掌握人们的服装心理及与人的服装行为相关的问题,了解影响人的服装行为及服装流行的因素等,具有一定的服装心理研究方面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8学时)
1.1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知识点:了解服装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及理论意义和现实反映。
1.2服装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知识点:观察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作品完成法等。
重点与难点:分析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以及对内隐外显的服装行为的客观分析。
第二章服装行为与社会心理(8学时)
执笔人:李立新2011年10月24日
审核人:肖颂阳2011年12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
2.1群体心理与服装行为
知识点:群体心理概念及分类。
2.2服装行为与人际心理关系
知识点:增进人际吸引的条件,社会知觉及相关的因素。
2.3社会角色与服装行为
知识点:社会角色概念及分类、特点,以及影响服装行为的相关因素。
重点与难点: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

浅析服装社会心理学

浅析服装社会心理学

浅析服装社会心理学服装社会心理学又称为服装心理学,是研究服装在社会心理上的影响的学科。

它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旨在探究服装对人类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心理变化的影响机制。

本文将简要分析服装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服装与身份认同2.服装与自我表达服装也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能够反映人们的个性、情感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特点和外部环境来选择服装,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例如,在文艺青年中流行穿着独特的服装,以反映自己的艺术气质和创造力。

3.服装与人际关系服装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表达和维护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互动关系和维护社会关系。

穿着相似的服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带来亲近感和认同感。

例如,在同一个团体中的成员之间流行着相同的制服,以加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让被试者填写相关的问题,来收集被试者的心理反应和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人们对不同服装的看法、喜好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2.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服装对人们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在实验室中给不同被试者穿不同的服装,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感受来研究服装对人际互动的影响。

3.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语言和符号等信息,来了解服装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时装杂志、电影、电视剧等文本中的服装形象,来理解服装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4.观察法综上所述,服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人的身份认同、自我表达、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而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文本分析和观察法等。

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服装心理学关注的不断增强,服装社会心理学将会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服装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服装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15
第三节 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及意义
16
一、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性质
服装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特别是社 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 并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美学、 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 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17
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比较
类别
研究 重点
研究 立场
研究范围
33
与文身相对应的黑 皮肤的人则采用切 痕的办法,用刮胡 刀或其他小刀在皮 肤上刻痕,然后把 刺激物搓在刻痕中, 让其发炎、溃烂, 在皮肤上形成起伏
的疤痕 ,如图示。
34
涂色是装饰的 另外一种形式, 如图示。
涂色在不同的 文化中都能见 到。
35Biblioteka 毁体是人为地把身 体的某部分去除, 这在原始人中不胜 枚举,如嘴唇、颊 和耳上穿洞,敲掉 牙齿或弄开手指关 节等等。肉体装饰 的另一种形式是毁 形,或称为变形 , 如图示。
23
第二章
服装的起源和动机
24
章节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服装的起源 服装的动机和需要 与外观有关的动机分析 有关服装动机的研究
25
第一节 服装的起源
26
《西洋服装史》的作者F.布歇(Boucher)在书中 提出,关于服装的起源“产生了正好完全相反的 见解,希腊人和中国人认为,首先是出于物理的 原因,尤其是因气候风土的不同而对身体的一种 保护措施。与此相反,圣经和过去的民族学者、 现代的心理学家认为,首先是出于精神的需要, 即过去的民族学者认为是出于羞耻心,现代的心 理学家认为是对不可侵犯的东西或者魔力影响的 关心,想引人注目的一种欲望”。
14
中国研究状况
1984年赫洛克的《服装心理学》由吕逸华翻译 出版;1991年出版的《心理咨询百科辞典》收 入服装心理学词条100多条;在各种服装杂志 上也有从各种角度论述服装心理的文章发表。 同时,一些院校的服装专业也相继开设了服装 心理学课程。但就总体而言,至今为止我国的 服装心理学尚处于分散的、未成体系的阶段 。

服装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服装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服装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服装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服装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服装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服装与情绪的关系B. 服装与个性的关系C. 服装与社会地位的关系D. 服装与个人卫生的关系答案:D2. 根据服装心理学,人们选择服装时,以下哪种因素通常不是主要考虑因素?A. 舒适度B. 个人偏好C. 社会期望D. 服装价格答案:D3. 在服装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服装对个体心理影响的表现?A. 增强自信B. 改变情绪C. 影响社交行为D. 改善视力答案:D4. 服装心理学认为,服装可以作为个体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以下哪项不是服装表达的范畴?A. 个人价值观B. 社会地位C. 个人兴趣D. 个人健康状况答案:D5. 以下哪种心理效应与服装选择无关?A. 首因效应B. 刻板印象C. 从众效应D. 视觉疲劳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服装心理学认为,服装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

(正确)2. 服装心理学认为,服装选择完全取决于个人偏好,与社会文化无关。

(错误)3. 服装心理学研究表明,穿着正式服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正确)4. 服装心理学认为,服装可以作为个体社会地位的标志。

(正确)5. 服装心理学认为,服装选择与个体的自我认同无关。

(错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服装心理学中的“镜像自我”概念。

答案:镜像自我是指个体通过服装来反映和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自我认同。

人们通过选择服装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和社会地位,同时也通过服装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2. 描述服装心理学中“从众效应”对个体服装选择的影响。

答案: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服装选择上受到周围人或社会群体的影响,倾向于选择与他人相似或社会认可的服装。

这种效应可能导致个体放弃自己的独特风格,以适应社会期望和规范。

3. 解释服装心理学中“刻板印象”对个体服装选择的影响。

《服装心理学》课件

《服装心理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服装销售中的心理学应用
营销心理学
运用营销心理学原理,了 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购 买动机,制定有效的营销 策略和推广手段。
店面设计心理学
合理规划店面布局和陈列 方式,营造舒适的购物环 境,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 验和满意度。
销售技巧心理学
掌握销售技巧心理学原理 ,提高销售人员的沟通能 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消费 者购买决策。
需求认知
消费者意识到自身对服装的需 求或愿望。
评估选择
消费者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 较和评估,选择最符合自己需 求的服装。
购后评价
消费者对所购买的服装进行评 价,并可能影响未来的购买决 策。
服装消费动机
功能需求
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 ,如保暖、遮羞等。
审美需求
追求服装的美感和时 尚感,展现个人品味 和魅力。
调查法
案例研究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人们对服 装的心理需求和态度。
对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服装选择和表现进行 深入剖析,以揭示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意 义。
02
CATALOGUE
服装与心理的关系
服装与情绪
总结词
服装对情绪有显著影响
详细描述
穿着舒适、符合个人风格的服装可以增强正面情绪,如快乐和自信;相反,穿 着不舒适或不适合自己的服装可能会导致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沮丧。
社会认同
通过穿着符合社会规 范或特定群体的服装 ,获得认同感和归属 感。
自我表达
通过穿着表达个人风 格、态度和价值观, 展现个性特点。
情绪满足
穿着某些服装可以引 发特定的情绪反应, 如舒适、自信等。
服装品牌与消费者心理
01
02
03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 1、服装的功能:实用、社会、审美。

2、服装心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服装心理及行为和服装消费心理及行为两方面。

从广义上来说有(1文化因素和服装的关系2社会因素和服装的关系3心理因素和服装的关系)三、1什么事自我概念在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人的着装行为有何变化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自我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在生理的自我阶段着装主要是其父母根据婴儿的性别或外貌特征为其装扮并给与不同的期待;社会的自我阶段着装主要是根据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和服装行为间的关系其中有自己和父母的意念;心理的自我阶段个体会发展出某些特定的抽象思考能力,以便协调及整合其他人的看法,其装扮形成可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其服装在此成为认同的某个团体的重要符号。

2、什么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如何形成的自我评价是个体与周围环境持续作用的结果;自我评价常常来自于他人的反应、社会的比较和认知的协调三个方面。

3、服装对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什么作用?服装是强化自我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人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同时服装还具有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恢复的作用;服装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保护,某些情况下,当个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安定感受到威胁,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采用自我防御机制以解除或降低心理不安感。

四、1服装在印象形成中中有什么作用?(1)服装和对人的认知: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的衣着服饰来判断他的个性、社会地位和角色、经济状况等,从而形成某种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决定相互交往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其服装得知些隐含的个性理论和对人认知的特点。

2什么是人际吸引服装在人际吸引中有什么作用人际吸引是指在对人认知的基础上,被他人所吸引,产生所谓喜欢或喜爱的感情;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服装的魅力性和服装的类似性。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

一、服装的起源1.本能说①适应环境说适应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适应社会环境:时间、地点和场合②保护身体说保暖御寒:身体防护:保护皮肤和肌肉心理保护:心理减压、寄托装饰美化:美化自身2.满足欲求说①标识身份用量、形、色、质标识②炫耀财富和地位③取悦异性3、精神分析说二:服装消费者的购买动机①求廉动机②求实动机③求新动机④求异动机⑤求名动机⑥求美动机三:印象形成及其特点、印象偏差①一个处于清醒状态的人,能接受物理刺激:光线、颜色、噪声、气味社会刺激:微笑、招手、约会、谈话、争吵②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有选择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并且通过与我们已有的经验与知识的融合而被保留下来。

③印象的评定可分为三个方面:a.估价方面,如好——坏;b.力量方面,如强——弱;c.活动方面,如主动——被动。

其中,估价方面是最为重要的,而且是最具区别性的。

印象偏差:第一印象、刻板印象、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点:①在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一个人的服装及外观作为披露个人信息的“载体”或“暗示”,起着重要作用。

②第一印象很难改变③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次见面的印象是可以修正或改变的。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形成途径:a.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这些人或群体有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

b.其二是根据间接的资料而来。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

】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

例:情人眼里出西施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服装心理学课程标准

服装心理学课程标准

《服装心理学》课程标准编制日期:2015 年 7月 15 日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0二、课程教学目标 0(一)总体目标 0(二)分类目标 0三、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0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和时数 0五、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 0六、课程教学资源 0七、课程教学考核评价 0八、相关说明 0九、编制说明 0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服装心理学是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之一,是服装设计、美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服装工程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多学科性质。

本课程在于揭示服装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服装行为表现形式。

通过服装心理学的学习,可以了解人们穿衣的心理动机。

服装心理学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服装设计者心理要素的研究来指导设计思维程序和模式。

通过对服装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服装行为与心理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层级:了解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了解服装与文化的关系;熟悉价值观、兴趣、态度与服装行为;熟悉知觉的组织原则在服装上的应用;熟悉性格、自我意识对服装行为的影响;掌握社会知觉、人际交往、群体影响、社会角色等社会心理在服装行为中的影响;掌握服装流行的发生和表现;流行的传播过程;影响服装流行的因素;熟悉消费者需要、具体购买动机等对服装消费行为的影响。

2.能力目标层级:职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2..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素质)和强烈的商业信誉观;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方法能力目标提高分析服装行为与服装流行的能力,提高服装设计定位的合宜性,增强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并丰富服装设计的文化内蕴,具备一定的国际服装流行趋势的分类综合能力。

三、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一)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服装心理学是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之一,是服装设计、美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服装工程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多学科性质。

服装心理学课程设计

服装心理学课程设计

服装心理学课程设计引言服装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作为物质需求的满足,服装还具有心理学层面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服装心理学则是研究人们在选择、穿着、搭配服装时的心理变化和影响。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服装心理学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服装心理,培养学生对服装的认识和观察力,从而提高服装的实用性和美感性。

课程设置第一章服装及其心理学概述•服装演变史•服装心理学概念及研究对象•服装心理学与人类心理学的关系第二章服装心理学在个体中的作用•服装对个人自我认同的影响•衣着和个体形象的关系•服装对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第三章服装对群体的影响•社会、文化及经济因素与服装的关系•服装在社会标签的作用•服装对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认同感的影响第四章服装与心理分析•衣着与心理疾病的关系•衣着与人格的关系•服装在心理疗法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主要教学形式为专题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其中:•专题讲授: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讲授服装心理学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成果等对知识点进行深度阐述。

•案例分析:通过对服装心理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概括规律。

•小组讨论:以课堂为环境,分散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和观点。

同时,也将安排实践环节,具体内容包括:•对样板进行分析:教师为学生提供样板,并对样板进行心理学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服装搭配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服装搭配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服装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将分为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和实践成果。

其中课堂表现包括听讲情况、笔记质量、问题提出和思考深度等因素;小组讨论表现包括讨论表述、沟通协作和讨论成果等方面;实践成果主要考核学生搭配服装的能力、对服装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等。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服装心理学:研究人类服装行为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基本点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来解释服装行为,研究方向指向服装行为研究,目标是揭示服装行为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服装行为:服装心理的外化形式或表现形式,个体的服装行为是其当时的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的表现。

⏹二、简答题1)你怎样理解服装心理是“人文主义的现实反应”?举例说明历史上的服装存在人本主义与文化主义不相和谐的情况。

2)举例说明服装对心理的调节作用3)人的心理过程有哪几个阶段?4)试分析总结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5)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有——、——、——。

6)下述行为属于研究服装心理学哪一种一般方法?第二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能力:是指与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的总合,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服装设计能力——是指在服装设计工作中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合,即与设计活动相适应的、影响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作业方式。

2、能力的迁移3、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注意力:一种心理状态的指向和集中能力;其水平高低影响着其他心理活动过程。

7、注意力分配是指在同事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种对象。

8、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感官对于物质现实对象和现象的具体、个别特性和品质的反应。

知觉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多种特性的反应过程。

9、联觉:(通感)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0、阈限:能引起人的感觉并使其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

11、感受力: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12、主观轮廓13、想象指人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以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14、联想是指人们在自己的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而引发不同表象间的联系一种心理过程。

二、简答题1、无意注意指的是什么?举例说明怎样才能引起并加强人们对服装作品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无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服装美学心理学课件

服装美学心理学课件

环保时尚与心理美学
环保时尚是服装美学中的新兴潮流,与心理美学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选择环保时尚来表达对环境的关注。
服装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服装美学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服装选择,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自信。
心理医生如何应用服装美学
心理医生可以通过了解服装美学,帮助患者改善形象和自信,以及缓解心理问题。
情境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不同的情境和场合对服装选择有不同的要求,了解情境对服装美学的影响可 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衣服的情感意义
衣物在我们生活中承载了许多情感意义,了解这些意义对于理解服装美学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意象在服装美学中的应用
意象是服装设计和选择中的重要元素,通过选择符合特定意象的服装,我们 可以传达出特定的信息和形象。
色彩对服装美学的影响巨大,了解色彩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 服装颜色。
纹理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服装的纹理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触觉体验,纹理选择可以对整体服装美学产生重要影响。
款式与面料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款式和面料是决定服装外观和风格的关键因素,它们对服装美学起着重要作用。
身体形状与服装选择
了解身体形状对服装美学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剪裁和造型。
性别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性别在服装美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个性别对穿着的审美偏好和社会期望有 所不同。
年龄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拥有不同的服装喜好和审美观念。
文化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服装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具有独特的含义和符号。文化对服装的颜色、款式和纹理有不同的要求。
社会地位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服装美学心理学课件
通过了解服装美学心理学,我们将深入探讨服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并探索 不同因素对服装美学的影响。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复习1、服装的功能有哪些?服装具有实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适合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审美(在心里和精神层面上,服装起着美化人的外表、整饰容貌、满足个性化和自我表现)三大功能。

2、试说明服装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服装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服装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即通过对人类的衣着服饰的产生、演变过程中心理活动及行为方式的研究,揭示社会生活中人的衣着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服装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美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服装起源的学说有哪些?保护学说(生理保护即御寒避暑和心理保护即去邪护符)、羞耻学说、装饰学说(爱美是天性,装饰分为肉体的、附加的、暂时的、永久的,涂色、划痕、疤痕、文身).4、分析某一类消费群体的着装动机,如对现今大学生的着装动机进行分析。

①为吸引异性而装扮②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承认③显示自己的财富④为了得到陌生人好感⑤表现自己的个性⑥跟上流行(自己编的)5、什么是个性?个性与服装行为有何关系?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

个性会影响到一个人对服装的选择和穿着行为.有人研究指出,内向性格的人和外向性格的人在穿着方式上有不同特征。

有的研究还发现,服装的选择与情绪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关,包括服装在内的外观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自卑感或优越感,并且有的人为了克服自卑感而采用流行的样式。

6、什么是自我概念?在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人的着装行为有何变化?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1)生理的自我(前游戏阶段):从自我概产生开始,在意识中服装便是作为与自己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东西而存在的,这种意识可以一直持续到人的成年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还不能自己选择着装的服装,通常是由双亲,特别是母亲为其选择衣物。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一、介绍服装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服装及其穿着行为的心理反应和影响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和穿着已不仅仅是满足生活需求,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社会角色和个性特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服装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以帮助您深入了解服装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二、服装与自我表达服装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形式,通过穿着不同的服装样式、颜色和材质,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身份和个性特征。

例如,在正式场合穿着西装的人通常被认为有着专业和庄重的形象,而穿着时尚潮流的服装则可以表达出个性和年轻活力。

同时,人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和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服装风格,以在穿着中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

三、服装与心理影响1. 自尊心的提升: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可以增加人们的自信和自尊心。

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穿着外表整洁、体现自己个性的服装时,他们的情绪和自信指数会有所提高。

2. 社交关系的建立:穿着适合场合的服装有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例如,在职业场合穿着正式的商务装可以给人以专业和可靠的形象,有助于与同事、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 情绪管理:服装对情绪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穿着舒适和喜欢的服装可以提高人们的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风格的服装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例如选择亮色服装来增加快乐的感觉,选择柔和色调的服装来缓解紧张情绪。

四、服装与个人形象管理个人形象是个人对外界展示的形象,服装在个人形象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服装风格,以凸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优势。

同时,适合身材的服装可以改善外貌形象,提升自信心。

五、服装与文化认同不同的服装风格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

人们通过穿着特定的服装来表达对自己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例如,在传统节日或民族庆典上,人们会选择传统的服装来表达对各自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六、服装与购买行为服装购买行为与个人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紧密相关。

服装心理学考试答案

服装心理学考试答案

服装心理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服装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服装材料学B. 服装工艺学C. 服装与心理的关系D. 服装设计学答案:C2. 服装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社会地位B. 经济收入C. 个人形象D. 以上都是答案:D3. 服装色彩心理学中,红色通常代表什么情绪?A. 平静B. 热情C. 忧郁D. 冷漠答案:B4. 服装尺寸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舒适度B. 社会认同C. 自我认同D. 以上都是5. 服装品牌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价格B. 质量C. 品牌忠诚度D. 以上都是答案:C6. 服装风格与个体性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无关B. 互补C. 一致D. 以上都是答案:C7. 服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单向影响B. 双向影响C. 无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B8. 服装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是什么?A. 表达个性B. 传递信息C. 建立形象D. 以上都是答案:D9. 服装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B. 互补C. 一致D. 以上都是答案:C10. 服装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升自信B. 增强专业形象C. 影响职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服装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答:服装心理学是研究服装与个体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服装如何影响个体的情绪、自我概念、社会认同等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心理因素如何反过来影响个体的服装选择和行为。

2. 描述服装色彩心理学中的“色彩效应”。

答:色彩效应指的是色彩对人的情绪、行为和认知产生的影响。

例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通常能激发人的热情和活力,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能带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

3. 阐述服装尺寸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答:服装尺寸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认同和舒适度上。

合适的服装尺寸能够增强个体的自信和舒适感,而不合身的服装则可能导致自我认同的降低和不适感。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研究人类服装行为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基本点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来解释服装行为,研究方向指向服装行为研究,目标是揭示服装行为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能力:与活动的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率的具体活动方式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服装设计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影响作品产生的数量和质量的作业方式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Δ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都依附与心理过程。

注意发生在感知觉中、思维过程中、记忆或回忆过程中、想象过程中等)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无目的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环境变化引起,不是所有环境的变化都能引起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必要时要有一定的意志做努力,是人注意的高级阶段,是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的。

感知:指感觉和知觉。

感觉:指此时此刻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物质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具体的个别的特性、品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指显示的对象和现象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多中特征和品质在人脑中的反映过程。

感觉和知觉合称感知觉。

感知能力即对于事物的直观映像的把握能力。

每一种感觉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曲变错觉:线段由于其他构图因素的影响,不仅发生主观上长度的变化和曲率变化。

P41 深度错觉:人们判断物体的距离是依据深度线索的,其中纹理梯度也叫结构阶差,当服装结构中存在的纹理梯度,影响人对服装的厚薄感觉变化时,就发生了这种错觉。

P44似动:由于构成图形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特殊性,从而使图形产生运动感的现象。

两可图形:一个图形随着观察者注视角度的变化,而被感知为不同的图形。

联想:人们在自己的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引发不同表象间发生联系的心理活动。

服装心理学——精选推荐

服装心理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服装心理学服装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服装行为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服装行为服装行为是服装心理的外化形式或表现形式,个体的服装行为是当时的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的表现。

二、简答题1)你怎样理解服装心理是“人文主义的现实反应”?举例说明历史上的服装存在人本主义与文化主义不相和谐的情况。

人文主义是人本主义与文化主义的简缩,它是一种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你吸收它并去做了,就会融入这一潮流。

人本主义反映到心理学中则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在本世纪后期兴起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一切压制和贬低人性的论调,讲究现实意义的人道。

其研究范围包括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把发展人自身的创造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作为人的动机的基础和目标,力求使人的天性自然流露与发展。

这就为服装的乐观表现提供了意识指导。

文化主义可以说是与科学史同在的,强调人们研究领域的文化特征,带有时代性,重视文化的个性或差异表现。

现代服装只有人本主义和文化主义的和谐,才是有生命力的服装。

而在历史上相背离的表现也很多,往往强调文化的因素而忽略人本的因素,如西方的铁制紧身胸衣、束缚人行动的巨大裙撑,中国的三寸金莲、文革中的军装服,与文化主义相适合,却背离了人本主义。

而有些时代却是而这良好结合的体现,如希腊风格的服装、中国唐代的服装等。

2)举例说明服装对心理的调节作用服装是人的心理外观,服装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是个人获得他想要的、别人在别的情况下所不易表达出来的对他的评价,尤其是及时的正向的评价。

因此服装可以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如幼儿园的老师不适合穿白大褂,而适合穿活泼有趣的服装,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小朋友的情绪,消除小朋友的紧张和厌恶心理。

自我调节的作用是人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如农村的学生刚入大学时有些不适应和自卑,大多数不是因为比别人智力差,而是物品比别人少,服装风格与别人不一样,整体形象与别人不一样,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与不适应,别人的服装风格又不能一下子就学到,于是更自卑。

服装心理学(1)

服装心理学(1)
风俗、道德、审美、价值观、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文化 因素对人的服装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物质文化:具体反映了人们一定的生活方式。就服装 而言,采用什么材料,通过何种方式加工而成是与服装有关 的物质文化侧面。
社会文化:是与人类社会的规范及行为准则有关的文 化侧面,人的行为通常受所处社会的习俗、习惯、禁忌、道 德水准及法律等的制约。
3.实验法优点 (1)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 性和实用性 (2)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主动 性 (3)可以提高调查的精确度 4.缺点 (1)市场中的可变因素 (2)有一定的局限性 (3)时间长 (4)风险大,费用高
三、问卷调查法
2.种类 (1)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对服装行为的直接观察、 记录和分析。例如,对旅游景点人们服装 行为的观察,可以了解在旅游时对服装的 态度、选择、偏好。 (2)控制观察法
预先设置某些情境来对服装行为进行 观察。例如在商场的试衣间对顾客的试衣 和评定衣物的行为观察。
3.要求 有目的,制定观察计划,精心安排,
人的行为以服装为背景或手段称之。 服装行为服装心理的外化形式或者表 现形式。
个体服装行为:个体的心理特征或 心理状态的表现。
群体服装行为:群体心理。
3. 服装的目的
服装的目的: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服装 的选择和穿着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日本学的 生活活动上的目的
自变量
因变量
方法应用
改变品种、包装、设计、价 格、广告、陈列方法等。
实验法分类
1.实验室实验法 在专门的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一定的仪器、
设备人为地控制测试对象,通过被测试者的反应 或仪器获得的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例如:不同照度的色光(自变量)对衣料色彩感 知(因变量)的影响。
2.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的生活条件下,研究者有意改变和

浅析服装社会心理学

浅析服装社会心理学

浅析服装社会心理学服装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服装在社会心理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们对服装的认知、态度、行为以及服装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了服装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个体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认同感,这种选择和表达又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个人穿着舒适、好看的服装会让他感到愉悦和自信,从而影响他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服装还能够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例如穿着暖和的衣服会让人感到安心和放松,而穿着正式的服装则会让人感到严肃和专注。

服装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服装对群体心理的影响。

群体中的成员通过服装的选择和搭配来塑造自己的身份和形象,从而影响群体中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

团队成员穿着统一的服装会给人一种团结和协作的感觉,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服装还可以传递群体的价值观和文化信息,例如某些团体会选择传统的服装来传达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服装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服装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人们对于他人的服装会产生第一印象,从而对他们的评价和行为产生影响。

服装可以传达个体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品味和性格特征等信息,从而影响他人对其的态度和行为。

一个人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会给人一种积极的第一印象,增加他们与他人的互动机会和合作意愿。

服装还可以通过衣着决策对他人的印象进行调整和塑造,例如在重要场合穿着正式的服装来展现自己的专业和自信。

服装社会心理学也研究了人们对服装的态度和行为。

人们对于服装的偏好、选择和购买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的价值观、文化背景、社会影响和自我表达的需求等。

研究人员通过了解人们对服装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了服装在个体和群体心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对于了解人们对服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自我认同和群体凝聚力,并且对于企业开发市场和推广商品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服装的起源1.本能说①适应环境说适应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适应社会环境:时间、地点和场合②保护身体说保暖御寒:身体防护:保护皮肤和肌肉心理保护:心理减压、寄托装饰美化:美化自身2.满足欲求说①标识身份用量、形、色、质标识②炫耀财富和地位③取悦异性3、精神分析说二:服装消费者的购买动机①求廉动机②求实动机③求新动机④求异动机⑤求名动机⑥求美动机三:印象形成及其特点、印象偏差①一个处于清醒状态的人,能接受物理刺激:光线、颜色、噪声、气味❖社会刺激:微笑、招手、约会、谈话、争吵②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有选择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并且通过与我们已有的经验与知识的融合而被保留下来。

③印象的评定可分为三个方面:a.估价方面,如好——坏;b.力量方面,如强——弱;c.活动方面,如主动——被动。

其中,估价方面是最为重要的,而且是最具区别性的。

印象偏差:第一印象、刻板印象、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点:①在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一个人的服装及外观作为披露个人信息的“载体”或“暗示”,起着重要作用。

②第一印象很难改变③第一印象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次见面的印象是可以修正或改变的。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形成途径:a.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这些人或群体有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

b.其二是根据间接的资料而来。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

】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

例:情人眼里出西施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四、服装和人际吸引1、人际吸引①在对人认知的基础上,被他人所吸引,产生所谓喜欢或喜爱的感情。

②人际吸引主要是由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人际关系所决定的。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①邻近性因素: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容易吸引②类似性因素:对与自己相类似的人容易抱有善意的态度,相似—善意效果③互补性因素:双方扮演不同角色,当双方需要以及对对方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吸引。

④对等因素:喜欢比较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⑤熟悉性因素:反复接触,经常接触会增加喜欢程度⑥个人因素:个人的能力、相貌、衣着等会影响彼此间的喜好个人的内在属性是主要的吸引力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点;第三是个人所表现出的特殊行为;最后是地位和角色。

2、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服装(包括相貌、体态等)的魅力性和服装的类似性。

服装魅力性是指一个人的衣着服饰产生的形象对他人的吸引程度。

服装的类似性即交往双方服装的接近或相似程度,类似的服装给人以亲切的感觉,能增加人际吸引力3、服装对人行动的影响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反映了服装与对人距离的关系,同样,服装及外观也会影响对他人的关系或行动。

五、服装心里学的研究方法1.文案研究法2.访问研究法(深度访谈、小组访谈、问卷调查)3、观察研究法4.实验研究法六、性格分类1.性格的分类:①价值观: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②九分法:完美主义型、施与者型、演员型、浪漫型、观察者型、质疑型、享乐主义型、老板型、调停者型③消费态度:节俭型、保守型、随意型④性格六分法a)①现实型:喜欢户外、机械以及体育类的活动或职业。

b)②探索型:好奇心强,好问问题。

了解、解释和预测发生的事c)③艺术型:有创造力、善表达、有原则、天真、有个性d)④社会型:友善、热心、外向、合作。

喜欢与人为伍e)⑤管理型:外向、有说服力、乐观,敢于冒险f)⑥常规型:做事一板一眼、固执、脚踏实地,是个可信赖、有效率且尽责的人。

在四种体液中,血液占优势的称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称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抑郁质(P47)七、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自我评价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的关系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自我概念的形成:通过社会标准对比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他人评价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与他人比较形成自我概通过从外界环境获取的信息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人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自我评价的形成与发展:自我评价是个体与周围环境持续作用的结果。

·自我评价常常来自于他人的反应、社会比较和认知的协调三个方面。

•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不仅从他人的反应中形成自我评价,同时也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由自我概念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

关系:以他人的态度对自己进行评价,反映了自我概念的形象性。

自我评价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反应或盲目地与他人比较,这是由自我概念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

八、影响服装选择的文化因素人类行为三个基本来源:由本能引起:无须学习,自然表现通过尝试和教训发展起来:通过模仿或者接受传授1.法律因素①为了维护阶级等级差异②为了解决复杂组织的矛盾。

③为了维护社会风气2 理念因素①儒家:“礼”衣冠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和人格尊严“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②道墨:“实用”“衣必常暖,然后求丽”——魏晋时代得到实践③西方服装理念变化比较大古希腊、罗马追求自由,服饰简易;中世纪,欧洲服饰保守;文艺复兴开始,追求人工造型3 风俗习惯因素风俗习惯是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反应。

一般来说,风俗习惯对人的制约力较弱。

服饰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

服饰是人类风俗、习惯的反映。

4 道德因素道德和禁忌是几乎所有社会都存在的社会规范,比起风俗习惯来,它们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公众性质,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也更强。

服饰的道德功能不仅体现在利用服饰遮羞的这种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基础上,还体现在人类各种人伦关系、社会与交际礼仪的基础上。

九、群体行为及从众群体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常常受到他人或所属群体的影响,从而使个人在行动上与群体规范保持一致,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1、群体①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具有一套共同的规范、价值观或信念的个人组成②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或明确的关系③其行为是相互依赖的④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些群体中,并在这些群体中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和权利。

2、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②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从众:从众是指在实际存在或假想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个体在群体一致性压力下,常会产生从众行为。

①影响从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息”和“规范”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②影响从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群体规范。

③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还有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凝聚力和群体成员的特长等。

④有研究说明,群体规模越大,越易产生从众行为。

群体凝聚力越大,意见越一致,人们越易从众。

⑤此外,个人的自信心和能力、性别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也是影响从众的因素。

⑥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比周围的其他人对某一问题更有自信心或更具有解决的能力,则他就越不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十、流行、流行的特征、流行的分类、流行的群体传播过程的模式及特点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或某一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的崇尚和追求,达到身心等多方面的满足。

流行的特征新奇性、短暂性、普及性、周期性新奇性是流行现象最为显著的特征。

流行的短暂性是由流行的新奇性所决定的。

普及性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流行的外部特征之一。

流行的过程有产生、发展、盛行和衰退等不同阶段,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规律。

•总之,新奇性是流行的本质特征,是人们求新、求变心理的直接反映。

•短暂性和周期性反映了流行的时间特征,是人们求新、求变心理的必然结果。

•普及性反映了流行的空间特征,是人们趋同和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

流行的分类:按流行的形成途径可分为——偶发型流行,象征型流行,引导型流行按流行的周期和演变的结果可分为:稳定性流行,一过性流行,反复性流行(裙撑和胸衣),交替性流行流行革新者、流行指导者、流行追随者、流行迟滞者流行的群体传播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上传下模式、下传上模式和水平传播模式。

•上传下模式也称滴下过程,也称下行式传播,是指某种新的样式或穿着方式首先产生于社会上层,社会下层的人通过模仿社会上层人的行为举止、衣着服饰而形成流行。

•下传上模式,是一种逆向传播,在社会下层流行传播,以后逐渐为社会上层所接受而产生的流行。

{牛仔裤、旅游鞋、t恤衫、猎装、黑色皮夹克衫} •水平传播模式(横流模式)现代社会等级观念的淡薄有关流行的大量信息通过发达的宣传媒介向社会各个阶层同时传播人们已不再单纯地模仿某一社会阶层的衣着服饰,也不必盲目追随权贵或富有者,而是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穿着方式。

十一、马斯诺需求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十二、社会角色、社会角色的分类、社会角色行为模式的形成社会角色:是用来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即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的模式。

社会角色的分类:1)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的分类:归属角色:先赋角色,指建立在先天的或生理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通过个人选择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根据受角色规范的制约分类:分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社会角色行为模式的形成•角色的行为模式既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性质,又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主观表演能力的影响。

•以角色作为理解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包括了角色学习、角色期待角色扮演和角色冲突。

十三、年龄角色和服装服装在年龄上的角色期待不像在性别上那样强烈,但是社会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着装模式,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是有可辨别其特点的穿着方式。

服装是儿童地位的可靠反映。

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原始人,小孩总是赤身裸体,偶尔也戴项链和围腰布。

成熟期开始注重装饰,从儿童向成人过渡时,要通过仪式给以标记,通过涂色、纹身、划痕等手段给予新的地位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