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浅析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卫景琪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06期内容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翻译实践当中,谚语的翻译是一个难点。
好的谚语翻译能够帮助受众理解原语所表达的文化、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两种语言之间的往来。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奈达更加重视后者,译者在翻译时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
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英语谚语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奈达形式对等功能对等谚语尤金·奈达,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奈达的第一本专著是1946年出版的《〈圣经〉翻译》(Bible Translating)。
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
他的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功能对等理论简介奈达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最有影响的是1964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其次是1969年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他在《翻译的科学探索》一书中,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
所谓形式对等,其“强调要注意讯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
其中要关注的是接收语中的讯息应与原语中的不同成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Nida, 1964a:159)。
而动态对等是基于奈达的“对等效应原则”,要求“接受者和讯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来的接受者和讯息间所存在的关系保持相当程度上的一致”(Nida, 1964a:159)讯息需要根据接受者语言上的需要和文化上的期望进行调整,旨在达成“完全自然的表达”。
目地语文本的语言不应表露出受到原语干扰,而原语文本场景的“异域性”应减至最低程度。
功能对等论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汉英习语翻译
功能对等论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汉英习语翻译摘要: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
而交往中,习语被广泛使用。
因此,对习语的理解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
所以对习语的准确理解显得尤为必要。
然而,在翻译习语的实践中,不同翻译家有不同的理论。
而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却能够更好地指导习语翻译以实现源语读者和与接受语读者反应上的最佳对等,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从对《圣经》的翻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功能对等”理论,其核心意思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对等”(1993:118)。
功能对等理论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
首先,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就是将源语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不仅要传达源语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引申义也传达出来。
唯此,目的语读者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源语信息。
其次,功能对等理论将读者的反应作为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
它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要求“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形式是次要的,功能是主要的。
二、功能对等与汉、英习语翻译习语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在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习惯用的形式简单而意思精辟的、定性的词组或句子,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
习语的整体意义并非是其构成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引申意义、比喻意义,所以富含有的文化含义。
这种文化含义往往与一个民族生活其中的生态有关,也与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出自文学的、宗教的典故有关。
由于生态、地理环境、宗教等方面的不同,英语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而,作为文化浓缩的习语也存在很大差异。
奈达的功能对等强调翻译要实现源语读者与接受语读者在反应上的对等。
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只有充分地考虑并准确处理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功能对等要实现的目标。
(一)社会文化差异和汉英习语翻译汉语习语“木已成舟”若直译为“wood has been made into ships”,英语读者就不知道其意。
浅谈 “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2122018年31期总第419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 “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文/马茜【摘要】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阿尔伯特·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本文首先对奈达翻译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医学英语特征,通过举例说明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翻译时的应用;最后,阐明奈达翻译理论对医学翻译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医学英语;翻译【作者简介】马茜(1986-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研究生,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及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国际间医学学术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在教授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医学英语能力,以满足医学生将来涉外工作交流需求。
因此,医学英语翻译能力成为医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外语技能。
医学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的词汇及句法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Eugene A.Nida)提出了许多翻译观点和理论。
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今天的医学英语翻译实践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奈达的翻译理论1964年,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Eugene A.Nida)在其《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e q u i a l e n c e )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形式等值(f o r m a l equivalence)和动态等值(dynamic equivalence)两个概念。
所谓“形式价值”表明语言形式的不同是造成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的根本原因。
同时,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要再现原文内容的翻译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就是译文与原文间信息能达到最相近、最自然的对等状态。
奈达_动态对等_翻译理论浅析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浅析刘建斐(太原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西太原030002)〔摘要〕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指出了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的方法是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这个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适用范围受限制等。
〔关键词〕奈达;动态对等;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09)03-0112-02翻译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究竟什么是翻译,古今中外,莫衷一是。
翻译理论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翻译进行了各有侧重、互不相同的表达和解释。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我国学术门户开放以后较早引入的当代外国人的翻译理论。
奈达的理论在世界翻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奈达关于翻译的定义奈达认为翻译定义上的差异情有可原,因为翻译的题材、目的及接受者的要求往往不尽相同;同时文体特征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变化,为某一时期所接受的译文不一定就能为另一时期所接受。
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奈达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这一定义指出了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即用译语再现原语信息,也指出了翻译的方法即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翻译定义中的“信息”一词应该包括原语传达的各种信息:语义的、文体的、文学形象上的、情景的和心理效果方面的等等,也包括作品本身成功的或不成功的信息。
同时,这一定义也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应类似。
要达到这四个标准,内容和形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难以调和的矛盾。
虽然在翻译时译者应尽力使内容和形式,“神”和“形”有机结合起来,但总有两者的矛盾无法令人满意地解决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奈达及其他许多翻译学家都主张形式应让位于内容。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汉习语翻译本文根据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了英汉习语的对等问题并对其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释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功能对等;英汉习语;翻译一、引言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
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习语通常包括俗语,谚语,成语,典故,格言,英语中还有俚语,汉语中有歇后语等。
习语不仅使用形象而且寓意深刻,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各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习语,人类的语言就没有生气,变得枯燥乏味;没有习语,人类的文化显得单薄,索然无味。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习语的翻译更是值得研究。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是大家公认的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有代表的理论是“动态对等”理论,后发展为“功能对等”。
他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及文体对等四个方面。
到了20世纪90代,奈达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和文化等因素的不同,提出对等中有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
在奈达看来,翻译的目的就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
索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三、英汉习语中的对等不同国家的习语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蕴含着其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以及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在形式和内涵上,英汉两种语言有三种对等关系:完全对等、部分对等和零对等。
1、完全对等完全对等是指形式和含义(包括句法含义和文化含义)完全等值。
这在英汉语中的比喻中经常见到,比如,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as cold as ice 冷若寒冰;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crocodile’s tears 鳄鱼的眼泪;dark horse 黑马;sour grape 酸葡萄;be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like father,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等。
浅谈“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2122018年31期总第419期翻译研究ENGLISH ON CAMPUS浅谈 “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文/马茜【摘要】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阿尔伯特·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本文首先对奈达翻译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医学英语特征,通过举例说明奈达翻译理论在医学翻译时的应用;最后,阐明奈达翻译理论对医学翻译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医学英语;翻译【作者简介】马茜(1986-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研究生,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及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国际间医学学术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在教授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医学英语能力,以满足医学生将来涉外工作交流需求。
因此,医学英语翻译能力成为医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外语技能。
医学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的词汇及句法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Eugene A.Nida)提出了许多翻译观点和理论。
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今天的医学英语翻译实践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奈达的翻译理论1964年,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Eugene A.Nida)在其《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e q u i a l e n c e )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形式等值(f o r m a l equivalence)和动态等值(dynamic equivalence)两个概念。
所谓“形式价值”表明语言形式的不同是造成各种语言之间差别的根本原因。
同时,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要再现原文内容的翻译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翻译的目的就是译文与原文间信息能达到最相近、最自然的对等状态。
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隐喻汉英翻译的方法
病狂英语S论版R3CRAZY ENGUSH PRO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隐喻汉英翻译的方法王娅妮(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西双版纳666100)摘要:对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的隐喻研究只把隐喻认为是一种修辞现象。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隐喻 逐渐被视为一种具有文化特质性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涉及和文化有关的判断和推理。
隐喻汉英翻译的关键在于恰当处理汉语和英语的文化意象转化问题,使英语译文能够保留原汉语的喻义特征,译文 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文化信息和意象感受。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圣经翻译中,也可以有效地指导隐喻汉英的翻译。
“功能对等”包含3个要素,分别为“对等”“自然”和"最近似"。
文章在“功能对等”这3个要素的指导下总结出处理喻体的3种基本方法,即直译喻体5增加释义、转换喻体和扩张喻体,补出寓意,以保证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具有最大程度的一致。
关键词:隐喻;汉英翻译;功能对等[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31 (2018) 11-0154-3 doi:10. 3969/j.issn.1006-2831. 2018. 04. 063引言对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的隐喻研究只把隐喻认为是一种 修辞手段和具有修饰功能的语言现象。
随着隐喻的深 人发展,人们分别从认知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 对隐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地综合研究,在众多研究成果中,莱考夫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 etaphor)尤为引人注目,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人们理解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是人 类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从此,隐喻研究冲出文学和修辞学的传统理论局限,一跃升人认知语言 学的范畴。
莱考夫和约翰逊还提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 行动中。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浅谈汉语网络流行词语的英译
、
网络 流行 词语 的语 言特 征
( ) 言 简 练 明 确 一 语
网络 流行词 语具 有短 小精 悍 , 概括 的特点 。网络 高度 流行 词语 往往 很简 短 , 的一 目了然 , 的词 旧意新 , 多 有 有 大 很搞 笑 , 与此 同时 , 多少 少 都会 引发 你 对 现 实 生 活 和 但 多 当今 社会 现象 的一 些 深 层 次 思考 。网络 流 行 词 语 通 常是 对 网络上 时下 最新 的最 热潮 的人 、 或现象 给 出 自己独 到 事 的概 括 。这些 网络 流 行语 的简 洁 性 以及 凝 练 性 与 它们 的 流行 度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例 如 网 络红 人 “ 利哥 ” 犀 的成 名 与 这一 网络词 汇 的流行 就息 息相 关 。因此 , 翻译 工作 者 在 进行 此类 翻译 时 , 充 分 把握 网络 流 行语 的语 言特 点 , 应 才 能译 出更好 地为 广大 网友所 接受 的好 译文 。
d i1 . 9 9 ji n 1 7 -8 4 2 1 . 6 0 9 o :0 3 6 / . s .6 1 6 .0 10 .4 s 7
从 奈 达 的“ 态 对 等 ’ 论 浅 谈 动 ’ 理
汉 网 络 流 行 词 语 的 英 译
李 菲
( 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南 新 乡 4 3 0 ) 河 河 50 7
收 稿 日期 :0 1— 6— 3 2 1 0 2
网络是 一个 开放性 的信 息交 流平 台 , 它在 传 播各 国文 化 及加 强 了解合 作方 面起 着 极 其重 要 的作 用 。而 对汉 语 网络 流行 语进 行英 译这 项 活动在 网络 上就 显得 必 不可 少 , 同时 这也对 网络 流行语 翻译 工作 者提 出 了更高 的要求 。 所谓“ 翻译 ” 就是把 一 种语 言 表 达 的信 息 用 另一 种 语 言表 达出来 。著 名翻译 家 尤金 ?奈达 根据 翻译 的 本质 , 提 出 了“ 态对 等” 动 翻译理 论 。在 这一 理论 中他 指 出 : 翻 译 “ 就是 用接受 语 言复制 出与 原语 言最接 近 的 自然等 值体 , 首 先就 意义 而言 , 次就 其 风 格而 言 。 由此 可 见 , 息 至 其 ” 信 少包 括两 方 面 的 内容 , 是 指 意 义 , 是 指 风 格 或 文 体 。 一 二 也就 是说 , 文 的信息 中意 义 的 传递 是 第 一 位 的 , 此 基 原 在 础上 再尽 可能 地保 持原 文的 风格 。据此 , 网络 流 行词 语 对 的翻译应 遵循 以下 原则 : 1 译 文应 忠实再 现原 文意 义 . 翻译 网络 流 行 词 语 时 , 者 首 先 应 充 分 熟 悉 网络 文 译 化, 了解 网 络流行 词语 产生 的背 景 及 成 因 , 此 基 础上 运 在 用 自身对文 字的 驾驭 能 力 来 进行 翻译 。基 于 网络 流行 词 语 简洁 明确 的语 言特点 , 用 明 白通 畅 的语 言 及最 贴 切 的 采 表 述方式 来进 行 翻译 。这样 , 翻译 出来 的网络 流行 词 语 才 更 准确 , 更能 有效传 递 原语 的信息 。 也 2 译 文应 保持 与原 文风格 一致 . 翻译 网络流行 词语 时 , 译者 应充 分认识 原语 的文 体 风 格 , 意 自己的行文 风格 与之相 对应 。这需 要 译者 把 握 好 注 原 语 的语体 风格 以及 译 语 表 述 的 准确 性 。不 仅 在 形式 内
尤金·奈达的对等原则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尤金·奈达的对等原则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运用作者:舒静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6期舒静(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637000)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医学学术交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给这两种语言间的转换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对等原则是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一套翻译理论,对于医学英语的翻译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奈达的对等原则出发,探讨对等原则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策略。
关键词:对等原则;功能对等;医学英语;英译汉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32—02收稿日期:2014—01—25作者简介:舒静(1988—),女,重庆人。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医学翻译隶属于科技翻译,作为信息型科技文本,重在达意,以实现传递信息为主,并且必须做到明确、通顺、简练。
奈达曾在论著中提到,“形式对等的翻译基本上是以原文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它试图尽可能地显示出原文信息的形式和内容”。
因此,“形式对等”会尽力复制以下几种形式方面的因素,包括:1.语法单位;2.词语用法的连贯性;3.就原文文本而言的意义。
然而,医学英语文本由于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结构、专业术语和长句等,过分强调汉英双语的形式对等就会造成词不达意、扭曲原意的后果。
基于此,译文在形式上并不要求与原文一一对应。
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医学翻译的可行策略。
一、功能对等下的医学英语翻译策略(一)词汇作为文本表达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词汇在医学术语中与现实生活中所指代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因而,在翻译表达这类共性的词语时,容易根据人类的常识实现这类词语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对等。
例如,表示人体器官的单词“kidne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中的意思是“either of the two organs in the body that remove waste products from the blood and produce URINE”;而“肾脏”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人和某些高级动物分泌尿液的器官”,虽然两种字典对该器官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利用常识推断出“kidney”和汉语中的“肾脏”的意思是对等的,因此,“kidney”应翻译为“肾脏”,实现了词汇意义上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
从奈达的_动态对等_理论浅谈汉语网络流行词语的英译
( 二) 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方法 1. 直译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原文文化的前提下,在翻译中完 全保留原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合的这 样一种翻译方法。“如果原语词语本身具有明确的含义, 且使用直译法不仅能表达出原语词语的含义,更能有效地 被的语读 者 所 理 解 接 受,这 样 的 情 况 比 较 适 合 用 直 译 法。”[3]如“人肉搜索”被直译为“humanflesh search”,这对 熟悉这一网络词汇的广大网民来说不失为一种生动贴切 的翻译。但为了让译文浅显易懂而以偏概全,误认为所有 的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都可以采用直译法。这样的错误 在网络翻 译 中 也 很 常 见。 比 如,时 下 很 流 行 的 网 络 词 语 “房奴”被直接对应译成“house slave”这一译法是不科学 的。“房奴”其 实 是 指 因 购 房 而 陷 入 还 贷 境 地 的 人,因 此 正确的译文应为“mortgage slave”才比较恰当。另一网络 流行词语“给力”,在地方方言中是“带劲儿”、“牛”、“酷” 的意思; 用作动词,指“给以力量”、“加油”。相对应它的 反义词“不给 力 ”就 是 形 容 和 自 己 预 想 的 目 标 相 差 甚 远。 自从该网络流行词语登上了人民日报,它已然成为一个新 的文化标 榜。随 之 而 来,他 们 的 翻 译 也 横 空 出 世。“给 力”被译为“gelivable”,而“不给力”被译成“ungelivable”。 这样的直译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但却并不能 很好地被外国读者接受。有意思的是“gelivable”和“ungelivable”刚被造出来就很快就被国外的网络俚语词典 Urban Dictionary 收录。另一种“给力”的译文“brilliant ”或 “awesome”则是运用意译方法,读起来更易让人接受却生 动性全无。这是一个引发深思的问题。因此,译者在翻译 网络流行词语时,应有选择性地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来进 行翻译活动。 2. 意译 事实上,有很多网络流行词语都比较容易找到语言和 文化的同等共存译文。但是当遇到一些尤其是外来文艺 作品或文字引进或演化的词汇时,理解翻译起来就并不容 易,譬如说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宅男”“伪娘”“给力”“剩 女”等。因此对直译词意义不太明确或直译后不太容易被 的语读者所接受的这一类词语的翻译运用意译法比较恰 当。例如,“伪 娘 ”来 源 于 卡 通、漫 画 和 游 戏 中,在 网 络 文 化中通常指的是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因此,我们 不能把“伪娘”简单地翻译成“cross dresser”。相比之下, “prettyish boy”或“blessed boy beauty”这种译法更能体现 这一词汇的 含 义。“剩 女 ”指 现 代 都 市 女 性,她 们 大 多 拥 有高 学 历、高 收 入、高 智 商,却 因 择 偶 条 件 偏 高 而 大 龄 未 婚。因此,翻译时 应 抓 着 剩 女 的 这 些 特 征,将 其 译 成“the still unmarried WCB ( white - collared blouse) ”更 为 贴 切。 另外对“宅男 ”这 一 词 汇 的 翻 译 同 样 可 采 用 这 一 译 法,同
浅论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浅论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作者:刘巧巧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13期【摘要】20世纪80年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翻译理论——动态对等理论,摒弃了以往要求字句翻译的原则,提倡翻译要以传达原文意义为主。
本文将从形式对等、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三个层次浅析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并讨论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动态对等理论形式对等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局限性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动态对等理论对中国的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金扬弃了以往“文本中心论”的主张,注重读者的感受,提倡译文要让译語读者读译文的感受与源语读者读原文的感受相同。
三十多年来,无数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释、剖析和批判,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而成熟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二、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浅析1.动态对等理论的内容。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动态对等理论,主张翻译要从读者的感受出发,使得译作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作用与原作在源语读者中产生的作用相同。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所主张的动态对等翻译方法,与归化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
以下便从形式、意义和风格三方面简要阐述其层次性。
2.动态对等理论的层次性。
动态对等,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包含形式对等、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形式对等。
形式对等是翻译的最低标准。
动态对等承认形式对等在英汉互译中确实存在,要求目标语中信息与原语中信息尽可能保持一致,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字句上尽量相同或相似,达到文本对等。
翻译一些简单句时可采用此法:“I am a graduate student.”直接译为“我是一名大学生。
奈达对等理论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作用 , 并指 出了几点局 限性 。 【 关键词】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 中医儿科 英译
果直 接译为 “ h e a r t , l i v e r , s p l e e n , l u n g ”目标读者获得 的信息 和源语 传递 的信息其实是不对等 的 ; 曾有译 者把“ 带下 医” 译 为” t h e d o c t o r
“ 功能对等” , 他认为这一概念将之前 的“ 形式对 等” 和“ 动态对 等” “ t a b l e t , p j l l , p o w d e r ,s y r u p ” . 关于直译 和意译 , 李永 安先 生认为 中 很好 的融合在一起 。既要 求翻译 的效果 对等 , 同时也尽 可能追 求 医术语中的解剖用语 , 基 础 理 论 用 语 和一 些 中医 疗 法 可 采 用 直 译 。 目的语 和 源 语 的形 式 对 等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很 好 地 体 现 了 翻译 的 交 比如“ 艾灸 ” 译为“ m o x i b u s t i o n ” , “ 正经 ” 译为“ m a i n me r i d i a n , “ 奇 际性 , 因此 也 是 奈 达 对 等 理论 的 核 心 。 经” 译为 “ e x t r a m e r i d i a n ” 。 而 中 医 中 与 五行 的术 语 以 及 一 些 复 杂 2奈 达 对 等 理 论 在 中 医 英 译 中 的 应 用概 述 难懂理论术语可以通过意译 来完成翻译 中的对等 。比如 中医术语 自奈达 的对等 翻译理论传人 中国, 它在 中医术语 的翻译 , 译者 “ 中风 ” , 和西医里的“ s t r o k e ” 是不一样 的 , 目前 公 认 的 比较 好 的 翻 的素质研究 以及 中医文化 的翻译 中都起到 了很好的指南作用 。 译为“ f e b r i l e d i s e a s e c a u s e d b y Wi n d ” . 此外 , 注 释 的 方 法 也 在 中 医 关 于中医术语 的翻译 , 姚 欣等人曾基于功能对 等的翻译观 , 就 术语 翻译 中有广 泛 应用 。 比如 中 医 中的 “ 气” , 不 同于 英语 中 的 《 伤寒论》 的病症名进行 了英译研究 , 从借用西 医术语 , 增补语义 和 g a s ” 有 着很 丰 富 的含 义 。 因此 比较 普 遍 的做 法 是 直 接 用 汉 语 拼 音译 三个 方面探讨实现 对等 的方法 , 为准 确翻译 病症名 提供 了借 音‘ q t , , 表示 , 必 要 的 时 候 添 加 注 释 加 以解 释 。例 如 “ 胃气 ” 的翻译 鉴 。 陈珊 也 从 功 能 对 等 的 视 角 下 研 究 中 医术 语 的 英 译 , 探 讨 了 功 可 以在 译 文 “ t h e q i o f s t o m a c h ” 后面添 加注释 “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s t o m . 能 对 等 对 中 医 英译 的指 导 意 义 , 并 提 出 了 一 系 列 中 医 术 语 英 译 的 a c h a n d i n t e s t i n e s ” , 通过添加注 释, 目标 读者可 以很好 的理解 这一 原则和方 法。关 于译者 素质 , 奈达 认为不 仅需要 精通 源语 和 目的 术语 。 语, 更需要理解原作者 的意 图和丰 富的语 言表达 能力 。吴建 等人 4结 语 提出一个好的中医英语翻译 工作者 首先 要具备 扎实 的文字 功底 , 中医的特色疗法 , 对慢性 病 的整体 调节 以及 在 预防保健 方 面 并 且 了解 中 医 文化 西 方 文 化 , 而 且 也 要 具 备 扎 实 的 专 业 知 识 。关 的优势定会让全让世界接受 中医儿科 。汪 受传先生 曾说 让 中医走 于中医英译中的跨 文化因素 , 李永 安分 析 了文 化对 翻译 的影 响并 向世界 。在 中医国际化 过程 中 , 优 秀 的中医英译 人 才定可 以大 展 提出了 4条翻译原则 和 4条 翻译方 法。但 是关 于对等 理论在 中医 拳脚 , 发挥一己之长。但是 由于中医语 言的特殊性 , 势必 会给译 者 各个学科中的应用 , 目前 的研 究还较 少。 曲凡 等人从 动态对 等 的 带来很多挑战 。从 以上 的功能对等理论在 中医术语英译 中 的应 用 理论出发对中医妇科的英译 作 了初 步探讨 , 认 为主要 的翻译 方法 分析 中 , 不难看 出此翻译理论在英译中的指导作 用 , 但 是如何更 好 和原 则包括忠实原 文 , 借鉴西医术语 , 运用词素构 词法。随着时代 地利用这一理论进行翻译 实践 , 促 进 中 医 的 对 外 传 播 仍 然 需 要 更 的进步 , 中 医各 个 学 科 走 向世 界 必 然 势 不 可 挡 。 因 此 中 医 各 个 学 多 的努 力 和探 索 。 科 的 英 译 在 以后 的 翻 译 工作 中仍 需 加 强 。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奈达“功能对等”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奈达的翻译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随即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尤其是其“功能对等”理论更是为人们所极力追捧。
总结奈达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理论,其主要将传统意义上翻译,即原文与译文的比较,转移到二者的过程比较。
翻译的目的是不再是追求形式的对等而是转向“功能对等”,即译文接受者与译文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与原文的关系大体一致。
换言之,功能对等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
其次功能对等要达到的翻译目标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 & Taber, 1969),把原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转换成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
由此看出奈达主张意译,主张“归化”。
掌握了功能对等的基本定义及要求,那么在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上,奈达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6个条件(原书38-38页),当然若直译或形式对等可以达到指称意义与关联意义在功能上的对等,则无须在形式上进行调整。
在此指称意义(designative meaning)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
”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是“指附加在指称意义上的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收讯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
简而言之,指称意义指词的确切和字面意义,而联想意义往往指词的情感与隐含意义。
第一条:当形式对应可能导致指称意义传递错误时,则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或可保留直译,但需加脚注解释可能造成的误解。
例如:SL:Nevertheless we are at a critical time for this species.(选自China’s Panda Reserves)。
TL1:但是,我们正处在熊猫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TL2:然而大熊猫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这一例中,原文的意义指熊猫这一濒危物种处境不佳的现状,而译文按照形式对应的方式译,表达的意义却是“人类正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指称意义,因此应在译文中做出调整,应译为“大大熊猫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浅析隐喻汉英翻译的方法
Ab s t r a c t : Me t a p h o r u s e d t o b e r e g a r d e d a s a r h e t o i r c a l p h e n o me n o n b y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me t a p h o r s t u d y .
第 4期
丽 江 师 专 学 报
2 0 1 4年 l 2月
No . 3 De c . 2 0 1 4
用 奈 达 的功 能 对 等 理 论 浅 析 隐 喻 汉 英翻 译 的方 法
王娅妮
(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随着 隐喻研究的深入发展,隐喻逐渐被视为一
As he t r e s e rc a h o n me ap t h o r g o e s d e e p e r a n d wi d e r , me ap t h o r wa s n o t o n l y c o n s i d e r e d a s a r h e t o ic r a l d e v i c e , b u t r a he t r a hi t n k i n g wa y o r c o g n i i t v e a p p r o a c h wi h t c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Th e k e y t o t r a n s l a t i n g Ch i n e s e me t a p h o s r i n o t E n g l i s h l i e s i n a p p r o p ia r t e d e a l i n g wi h t t r ns a f o m a r t i o n o f c u l t u r a l i ma g e s f r o m Ch i n e s e i n t o E n g l i s h , t he r e f o r e t h e o ig r i n a l me t a p h o r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Ch i n e s e me ap t h o r s t o g e he t r
交际翻译理论与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步和发展 。医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 E S P )的 个分 支 ,一般 描述 和讨论 医学科 学事 实 ,具有 较 强 的客 观性 、严密 性和 准确性 。其 语言 规范 ,逻 辑 性强 ,结构严 密 ,专业 术语 多 。因而对 于 医学英 语 的汉 译 的研究 ,笔 者认 为 ,应 建立 起适 用 的翻译 理 论 原 则 ,用 以 支持指 导医学英 语 翻译 的实 践 。
【 作者简介】郑岚, 女, 1 9 7 9 年生, 福建莆田人, 讲师, 文学硕士。
1 4 2
・
语 言文 化 ・
不 同程 度 的对 等 。包 括 四个方 面 :一 是 词 汇 对 等 , 二是 句 法对 等 ,三 是篇 章对 等 ,四是 文体 对 等 。在
这 四个 方 面 中 ,奈 达 认 为 “ 意 义 是 最 重 要 的 ,形 式其 次 ”。形式 很 可 能掩藏 源语 的文化 意 义并 阻 碍 文化 交 流 。 因此 ,在 医学 英 语 翻译 中 ,根 据奈 达 的
Vo 1 . 1 2 No . 4
NO V .,2 0 1 4
交际翻译理论与动态 功能对等理论 在 医学英语翻译 中的应 用
郑 岚
( 福建 中医药 大学 ,福 建 福州 3 5 0 1 2 2 )
【 摘 要 】 以纽马克的 文本功能类型理论为基础 , 分析 了医学英语 文本 的类 型, 阐述 了纽马 克的交 际翻 译及奈 达 的功 能
一
、
医学英 语的 文本 类型
奈 达认 为 :翻译是 在接 受语 中复 制始发 语信 息最 贴
切 自然 的对 等物 。首先是 复制 意义 ,第 二是 复制 文
奈达等值理论关照下的中医术语翻译
Transl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rms with Reference to Nida's Theory of Equivalence 作者: 王琳 陈磊
作者机构: 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出版物刊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42-4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中医术语 翻译 等值
摘要:中医理论深奥晦涩,不易把握,其术语解释不一,翻译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中医翻译作品均存在着译文逐词死译、晦涩难懂等现象。
因此,如何准确地将中医理论介绍到国外,使国外学者能正确理解和接受.促进中医国际化是中医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文章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术语英译中.以较好地解决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难以兼顾这一问题,从而增强译文的客观性、可读性及实用性。
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和金堤等效翻译理论的思考
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和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奈达的代表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金隄的《等效翻译探索》,系统地探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金隄的等效翻译理论。
比较奈达和金隄的翻译理论是为了揭示其异同:金隄和奈达两人的翻译理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试图运用一些现代语言学翻译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翻译问题。
不同之处,金隄的翻译理论侧重于原文,而奈达在翻译过程中则是更多地考虑目的语读者;金隄更加关注于文学翻译中等效原则的体现。
标签:动态对等;等效;奈达;金隄;效果一、绪论金隄和奈达都是有成就的翻译学者,他们对翻译都有独到的见解,是等效翻译理论的代表,为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动态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奈达提出的,他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翻译研究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从那时起,中国的翻译学者们便开始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的中国翻译理论转向了研究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理论。
奈达试图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如语言学和交际理论,来科学地分析翻译过程,并解读翻译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反观中国翻译学者,金隄在《等效翻译探索》一书中提出了他自己的等效翻译论,这是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下文将简要叙述下两人各自对翻译的见解。
二、金隄与奈达的翻译理论研究1、金隄的翻译理论简介金隄,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学者,他的理论是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并将其理论命名为等效翻译理论。
他把自己的理论成功应用到文学实践中去,这一点在他的翻译作品《尤利西斯》中可以体现。
此外,金隄还对奈达理论的准确理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等效翻译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金隄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应该确保准确和流利。
译者不应该只关注于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更重要的是对全局翻译的整体把握。
在他看来,准确性是指译文文本的内容应符合原文的内容,而流畅性指的是译文应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以达到流畅自然的翻译,两者兼顾才能翻译出好的译作。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
李永安;李经蕴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26)9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奈达(EugeneA.Nida)在翻译《圣经》时提出了许多翻译观点和理论。
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今天的中医翻译实践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奈达的翻译观点和理论在目前中医翻译实践中的
重要应用。
【总页数】3页(P857-859)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中医翻译
【作者】李永安;李经蕴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奈达翻译理论浅识-动态对等理论在实用翻译中的应用及在文学翻译中的不足 [J], 封霁芯
2.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医翻译应用中的研究述评 [J], 冯文林;伍海涛
3.关于应用翻译理论解释现象的思考——基于对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与奈达的对等理论之比较 [J], 黄远鹏;范敏
4.奈达翻译理论呼喊从误读中突围——兼谈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理解 [J], 方岳华;李田心
5.奈达对等翻译理论在新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J], 李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医药文化译介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医药文化译介研究
崔璨
【期刊名称】《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0)1
【摘要】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以读者为导向,注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在中医药翻译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概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之上,选取《伤寒杂病论》以及《山海经》中的部分翻译案例以及中医“五行”术语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药翻译中的应用,为中医药翻译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崔璨
【作者单位】亳州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谈文化视域下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2.文化调适理论视域下中华美食名称译介研究——以“四星望月”菜名为例
3.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中医药典籍在海外的译介研究
4.跨文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英译陇蜀民歌的探讨
5.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广西米粉文化外宣翻译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17No.18引言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国际交流中,中医典籍和文献的准确翻译尤为重要。
作为一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生命科学,中医不仅包括古典文献知识,还包括语言医哲交融的知识,同时中医语言富含修辞,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这些也让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何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达成统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难百分之百忠实于源语,因此,在很多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中,译者都会采取加注的方式对译文进行翻译补偿。
但若注解过多,势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不仅要展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要易于让外国读者理解,从而达到传播中医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在翻译时,如何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把握各种翻译方法的使用限度,都是对译者功力的考查。
每一种语言都植根于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征。
而语言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文化交流中受到外来语的影响。
近百年来,欧美很多语言学家致力于创建不同的翻译理论体系,对中医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贡献。
通过这些翻译理论,对比中西方语言结构和特征的差异,可以找到中医文化翻译所应遵循的规律,从而找到更具体的翻译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越来越密切。
中医文化的传播不仅有赖于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还得益于现代语言理论的不断推动。
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需要一套适应其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不仅要求灵活运用普通的翻译理论,还要求借鉴西方经典翻译文献的精华。
中医典籍和文献翻译的程序,主要指的是在中医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语义的解析与转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解与表达。
当今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在进行中医典籍和文献翻译时更应深入研究诸如动态对等理论等西方的经典翻译理论,总结他们的翻译实践,从历史积淀和时代发展角度看待中医文化翻译工作,从西方的翻译实践中汲取经验,更新翻译思路和方法,以便能够更客观、更准确地归纳出翻译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理论和方法。
这对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以及促进中医在国外的传播都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动态对等理论的特点和方法的归纳与对比,从中寻找中医典籍和文献翻译所应遵循的规律,以体现中医典籍和文献翻译的研究日益走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浅析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郎涛【摘要】分析中医典籍和文献翻译要达到的效果。
概述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及其原则。
以中医术语的翻译为例,探讨动态对等理论下诸如意译法、音译法、词素翻译法、直译法等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认为动态对等理论在中医术语翻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更好地实现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和交际。
【关键词】动态对等理论;中医术语;意译法;直译法;音译法;词素翻译法向国际化交流的趋势,同时也为中医典籍和文献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处理和理论交流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动态对等理论1969年,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A·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动态对等理论要求译文读者对译文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大体一样的反应程度。
奈达是在翻译交际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的,他认为不管是语义还是语体,都要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去体现源语信息。
译文不仅要“自然”,还要“切近”,同时保持“对等”(黄少静2013)。
对于翻译的定义,奈达指出,“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又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由于部分译者对“动态对等”有所误解,认为其忽视了形式的对等,因此奈达后来将“动态对等”改成了“功能对等”,并且明确指出形式也是功能的一个部分。
因此,在中医典籍和文献的翻译中,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译者应将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词汇、语义、风格、文体)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郭建中2000)。
奈达在动态对等理论之词汇对等中指出,“词汇对等包含字词对等、一词多义等对应情况”,但在中西方语言中很少有意思完全相同的同义词的情况,为了表达相同的意义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灵活选用词义、词性,使译文用最确切的方式传达原文的意思(周晓扬2016);在句法对等方面,奈达指出,“英语重形式,而汉语重意念,所以两种语言表达信息时在形态上是不同的”。
通过变换译文的语言形式,在原文中采用动词化的手法转换名词和形容词,以此充分体现出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另外,译者要特别注意原文中的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找到可以对等的概念,如如何在汉语中找到可以反映英语时态的概念。
在篇章对等方面,奈达在他的论著中提到,“语言不仅有叙事功能,还有表达功能和移情功能”。
由于中西方语言存在相异的句式结构和特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在句式结构和语言文字上体现原文的写作特点,即不仅要清晰地表达出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要尽力体现原文的语境。
这是因为翻译目的更强调如何通过不同的翻译手法达到动态对等的最终效果(杨艳蓉2009)。
在动态对等之文体对等方面,如果形式和意义不能同时兼顾,那么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所需翻译的文本进行修改或更换,达到相同的认知目的。
二、动态对等理论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译者为了消除中医和西医的文化差异,可以采用具体且多样化的翻译方法,来实现动态对等理论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对等。
下面,笔者以中医术语的翻译为例,探讨如何运用意译法、音译法、词素翻译法、直译法等四种方法实现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对等。
(一)意译法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的实践和总结,包含了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和观念。
由于中西方读者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两者很难产生相同的反应。
通过解释进行意译也是一种让译文通顺流畅的方法。
意译法可以较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促进读者理解,从而较好地实现动态对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曲凡等人根据动态对等理论,应用意译法对中医妇科名词术语进行了翻译,在翻译“任主胞胎”时,基于后世《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等的记载,将“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分别译为bimonthly menstruation,tri-monthly menstruation,yearly men-struation,latent menstruation,menstruation in preg-nancy,遵循了动态对等理论中译者一定要忠实原文的原则(曲凡、周妞,等2005)。
(二)音译法一些中医术语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若直译往Vol.17No.18往容易引起误解或文化休克。
翻译这类词时,可以考虑用音译法进行翻译,并在首次出现时附上解释或意译。
例如“青龙汤”“白虎汤”的翻译,若直接译成Blue Dragon Decoction,White Tiger,势必会让外国读者迷惑不解,甚至误认为这种方剂是用动物的身体器官制成的。
这两者的命名都涉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古代的“四象学说”和“五行”相关,若将方剂名中的“龙”译成dragon,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为龙在西方是暴力与邪恶的象征。
同时,西方非常注重保护动物权益,若误解为将保护动物的身体器官用来制药,会影响中国的形象。
因此,这种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不如先音译,在首次出现时再附上意译,从而达到既保留文化内涵,又促进文化传播的目的,较大程度上实现功能对等。
如“青龙汤”可译成Xiao Qinglong Tang(the decoction for treating ex-ternal cold and internal fluid);白虎汤可译成Baihu Tang(the decoction for clearing away heat from Qifen)(李永安2001)。
(三)词素翻译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术语的翻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了译语混乱。
同时,很多中医术语的翻译是在解释而不是翻译,这使得译语比较冗长。
中医术语属于科技名词术语,应该遵循简洁的原则。
此外,许多译语的释义不够明确。
若不能实现中医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统一,就无法正确理解原文,正确输出译文,实现功能对等的效果。
对于一些特殊、难懂的中医术语,如果采用直译法翻译,译文的长度明显超出原文,这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且增加记忆负担。
例如,风秘、湿泄、心气虚等是比较难懂的中医术语,如果采用直译法,其译文如下:风秘constipation due to wind evil;湿泄hy-grogenous Wet diarrhea/diarrhea due to wetness evil;心气虚insufficiency of cardiac qi;如果采用词素翻译法,就可以让译文变得十分简洁和凝练,其译文如下:风秘,anemo/genous constipation;湿泻,hygro/genousdiarrhea;心气虚,hypo/caric/qi(李照国1993)。
通过对比以上两种译文可知,利用直译法的译文实际上是对原文进行解释,而根据西医词典里的词语结构,大部分词汇是由词根及词缀构成的,采用词素法进行翻译,能使译文通俗易懂。
(四)直译法中医典籍和文献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并不是所有的中医典籍和文献中的术语翻译都不能采用直译法,很多与西医含义相同或相似的中医术语往往采用直译法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翻译效果。
李照国曾在《医古文翻译技巧》一书中提出了“比照西医,求同存异”的中医翻译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理解为直译法。
语言国情学指出,一国语言中大多数词汇可以在他国语言中找到对应词,因此,中医中的很多术语也可以在西医术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如人体器官类的“女子胞”“髓海”“血之余”实际上是人体的“子宫”“脑”和“头发”。
这些词汇西医中本来就有,直接使用西医词汇能够让外国读者一目了然,从而大大提高译文质量。
又如,中医中“五行”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包含了五行和五脏的关系,运用了隐喻的手法。
翻译时可以直译成wood promotes fire,fire promotes earth,earth promotes metal,metal promotes water,water promotes wood。
但不宜将“金”“木”“水”“火”“土”替换成对应的五脏进行意译,否则会失去中医文化的语言特色,也不能体现五行和五脏的关系。
一些病症的翻译,也可以采取直译法,如咳嗽cough、呕吐vomiting等;也可以将中西医术语中病名不同而病症相同的中医病名变换成英语单词,如肺结核西医病名的英文为pulmonary tuberculosis,可用作肺痨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