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王宗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谈》

《太极拳论》为清代太极名家王宗岳所著,其论点精辟,文字生动,言简意晐,字字珠玑,被历代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要练好太极拳不可不仔细研读,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容。下面谈谈自己对这篇拳论的粗浅认识,供各位拳友参考,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太极。有不少人,打太极拳多年,你问他什么是太极,却说不出来,也就是说,是在稀里糊涂地打拳。俗话说,“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练太极,不明理,就难入太极之门,当然,就更谈不上练好太极功夫了。这里需要弄清,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

所谓“无极”,其本义是“太虚之初,天地未开,混沌未分,动静无始,元气混而归一。”也就是宇宙的最初状态。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形无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o”表示。其基本含义是“空”、“无”,但此时却是“无一物而包万物”。对于人体来说,无极即是虚静,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太极”,生于“无极”。“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古人在代表无极的圆圈之中画上一对旋转对称,首尾相合的黑白鱼,代表阴阳,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鱼中有一白眼珠,代表阴中有阳,白鱼中有一黑眼珠,代表阳中有阴,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祥活泼,妙趣自然,这就是太极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的高度融合就是太极。

明白了“无极”、“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我们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静”,使自己进入“无极”状态,全身心地放松, 然后静极生动,在意念的指导下,气沉丹田,主宰于腰,由内而外地按照拳架套路的要领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体会“静极

生动,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内动产生外动,外动引导内动”等阴阳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开合自如,周身一家”,达到阴阳的高度统一,进入“太极”境界。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这句话是讲太极与阴阳的关系。太极是个浑圆球体,包含阴阳两仪,阴阳两仪互济兼容。静中触动分阴阳,动中求静合太极。

三、“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这句话是讲太极拳的动作要合乎自然。太极拳家陈鑫云:“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为,强为者皆非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

在练拳时,宜慢不宜快。平心静气,静心慢练。随着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在体内无微不至地细细运行,使意气合一,神形合一,顺其自然,渐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推手时,表现为舍己从人,不顶不丢,沾粘连随,恰到好处。没有过头和不及的动作,完全是根据对方的动作顺势而为。

四、“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这里,关键是弄懂下面几个字的含义。

1、“刚”:即阳刚、坚硬、用力。

2、“柔”:即阴柔、柔韧,顺遂。

3、“走”:即化劲,“四两拨千斤”。

4、“粘”:即像胶一样粘住对方,即用柔劲跟随对方的着力点,“不顶不丢”,并随着对方劲路的变化不断地听劲柔化,使之处处落空,造成我顺人背的有利形势。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以刚来,我以柔往,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粘走相生,我

顺人背。

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对方动作快,我就快接应;对方动作慢,我就缓慢跟随。

太极拳练时宜慢不宜快,追求虚静的太极境界。注重意、气、神、形的完整统一。由慢而生灵。“慢到十分工夫,即能灵到十分。唯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

“能敬能静,自保虚灵”。

虚静功夫即是太极功夫。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心静体舒,精神内固,神气合一,意在人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无论轻重缓急,均能应付自如。

六、“虽变化万端,而理维一贯。”

外形上虽然千变万化,但太极之理却是不变的。

七、“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这里是说,太极拳练习的三个阶段:着熟、懂劲、神明。

第一阶段为“着熟”,即把太极拳的外形动作学会练好,规规矩矩地把把一着一式练到位,练纯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只有外形没有内在的东西。有的人身体条件好,基本功好,加上刻苦练习,外形很好看,参加比赛,还可以拿金牌。但却没有太极功夫,只是空架子而已。

通过不断盘架子练习,以外形带动内部,逐步领悟太极拳内在的东西。丹田之气开始饱满,并在体内流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内动带动外动,即以内气催动外形。即所有的动作用内气来带,开则贯至末梢,合则归于丹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外柔内刚,上轻下重,内外相合,节节贯串,螺旋缠丝,动作自然。推手时,能做到,轻灵圆转,比较自如地化解来力,进入懂劲阶段。

经过懂劲阶段,再往下练,即可进入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即神明阶段。所谓神

明,即,不可言传,只可神会,人所不知,独我自明。此时,浑圆练成,阴阳浑于无迹,刚柔相济,周身极其虚灵,运动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心领神会,意到劲随,拳内奥妙无穷尽,功夫到时自通神。周天贯通,气血通畅,无微不至,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五脏六腑得到润泽,再以消化,饮食,怯病延年。练拳时活泼自然,一片神行。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知我之为我身,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为中气也。练一趟拳下来,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完全用的先天自然之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外边看不见,内里是力大无穷。外行人看不见,内行人才能看得出。将来发人时,撞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至此,太极功夫神乎其技矣八、“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要达到上述“神明”的境界,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靠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一首打油诗写得非常形象。“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时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回头试想懒惰时,不是先知未说到。说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觉多烦恼。天天说来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时晓。有能一日用力寻,阴阳消长自有真。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我身。循序渐进功夫长,日久自然闻真香。袛要功夫能无间,太极随处见圆光。此是拳中真正诀,君试平心细思量。”

九、“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拳虽小道而本于太极正道,太极之道乃中庸之道也。虚领顶劲,不偏不倚,讲的是立身中正,不可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头为六阳之首,头正,则身躯自然端正。这里,要注意一个“虚”字,将颈部虚虚领起,不可硬挺,否则有害。气沉丹田,忽隐忽现,讲的是行气。气沉丹田,即在意念的引导下,内气下沉,收于丹田。忽隐忽现,是形容内气运行时隐时现,变化无穷,令人不可捉摸。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