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有关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指的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
区的现象
B.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廉价的原料
C.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D.在同一个国家境内不存在产业转移
答案: A
解析:产业转移指的是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其根本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 下列关于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5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90年代后期转移到我国中西部地区
C.6070年代转移到日本
D.80年代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时间过程是:50年代到日本,6070年代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8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90年代后期转移到我国中西部。
3.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答案: A
解析: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此外,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都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4. 关于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企业家总是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高的区位投资建厂
B.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低
C.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D. 20世纪8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成为发展中国家降低企业内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
解析:企业家总是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建厂;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成为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的因素之一;20世纪6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区,成为发展中国家降低企业内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
答案:C
5.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B.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C.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D.在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
答案:C
6.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读下图,分析C所处阶段()
A.开发期
B.增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解析: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
答案:C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B.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C.在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D.转移对象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解析: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会给自然环境打下烙印,产业转移同样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例如,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而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D
8. 新加坡、香港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本国、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B.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C.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之路
D.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解析:新加坡、香港地域狭小,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产业转移,利用外投走出口导向型经济之路。
答案:C
9. 我国对台资产生很大吸引力的经济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闽东南经济区
C.环渤海经济区
D.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解析:对台资产生很大吸引力的经济区应是离台湾较近、有相互通商口岸的东南沿海经济区。
答案:B
10. 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集成电路生产厂属电子工业类,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有高素质的知识人才以及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通过分析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C
11. 在我国内部也有产业的转移,比如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原因是()
A.劳动力因素的影响 B.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劳动力因素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D.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解析:此题容易错选答案B,从表面上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追求更高的利润,但对于我国,由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除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之外,还为了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
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考虑的肯定有劳动力因素。
答案:C
12. 我国提出了“科技兴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提出的根据不在于()
A.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的产业大多数属于传统产业,如果仅仅依靠吸引产业转移来发展经济的话,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C.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更多地吸引产业转移
D.科技水平提高了,有利于我国工业走向世界,才能加快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解析:如果不大力发展科技,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将研究开发一起引用,这样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答案:C
13. 根据“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哪个环节()
A.设计环节 B.加工环节 C.营销环节 D.据实际情况而定
解析: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但一般耗用劳动力较多,因此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般是加工环节。
答案:B
14. 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答案:A
15. 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优势是()
A.技术 B.资金 C.资源、劳动力 D.管理
解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资金、管理经验方面并不占优势,而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C
16. 肯德基在国外有多家公司,这种投资最主要属于()
A.劳动力成本作用的结果 B.企业内部交易作用的结果
C.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D.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
解析:以经营食品、餐饮等为主的公司,一般靠近消费市场,因为这些大众消费食品,需要保鲜且要面向大量的消费群体。
当企业所生产产品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时,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答案:D
17. 下列关于影响企业跨国转移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B.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
C.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是国家政策作用的结果
解析:引起跨国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等几方面,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不是孤立影响,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
答案:C
18. 有关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
C.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D.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解析:美国是个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使其产生大量新兴工业,其产业转移总的趋势是由东北部(老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扩散。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美国的老工业区东北工业区已成饱和状态,污染严重,地价昂贵,对新兴工业的吸引力减小。
新兴工业对传统的原料和燃料需求少,对知识、技术和环境、交通等要求高,所以多在环境优美的西部、南部布局。
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交通条件的形成都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可能。
美国在南部、西部地区发现和开发了原料和燃料,形成了一些以新的原料、燃料为基础的工业中心。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美国西部“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答案:D
19. 受劳动力成本和数量、质量及变化的影响,进行产业转移的往往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市场指向型产业
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一个地区劳动力的成本、数量和质量及其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受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及变化而进行产业转移。
答案:B
20.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
业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污染较轻,其向国外转移不会带来污染的大量转移和扩散;重化工业污染严重,向国外转移势必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高新技术产业需求劳动力数量比较少,它的转移不可能导致大量人口失
业;产业转移会使就业机会发生相应转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就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 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产业转移的趋向,图C表示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产业转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在招商引资接受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这些省区应该如何抉择?
答案:(1)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由城市向乡村转移
(3)发展中国家农村的环境意识不强,环保法规不健全,使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存在地区差异
(4)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引进外资、技术的同时,更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环保观念,拒绝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落户,积极培育符合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图A中的工业主要是由北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向东南亚、东亚等其他国家转移。
在图B中,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工业扩散的方向是由城市到农村,范围越来越大。
第(3)题,由图可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污染工业的法律约束比发达国家小,环境成本低。
发达国家可借助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之际,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出去。
第(4)题,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
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22.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1)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依据“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判断,信息产业处于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期,纺织工业处于__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_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下图表示_____________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
吸引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业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4)按下图中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你认为我国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答案:(1)A或开发 B或增长 C或成熟 D或衰退
(2)劳动力密集具有充足、素质相对较高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3)外国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4)加强对产品的设计,研制开发核心技术,培育著名品牌;加强市场营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
思路提示:①产业转移最终的目的。
②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产业转移过程。
③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发展的影响及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
问题,如环境方面、自己研发方面。
23.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
下图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苏在中国的位置
(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经济发展与苏北相比,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苏南部分产业逐渐向苏北转移,简要分析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地段,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北依长江(苏北)。
苏南历来是鱼米之乡,史称富庶。
最近20多年来,得市场体制改革之先声,开乡镇企业崛起之先河,抢开放型经济发展之先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之先列,苏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地区之一。
按照现在江苏省通行的区域划分,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泰州、扬州3个省辖市,共22个县(市、区)。
新世纪的苏中,有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快捷方便的港口和交通的比较优势,将成为长江中下游进出口贸
易的门户;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联系的交通走廊。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五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
当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
答案: (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
(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
(3)地形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但水旱灾害多
(4)促进苏北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但可能加剧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
24. 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_____________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答案:(1)市场(或消费地)(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便宜
(3)C地工业基础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且市场潜力好,腹地范围广。
思路提示:运用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知识,结合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知识分析问题。
解析:普通家具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随着东南沿海市场的发育和劳动力数量的充足,即由A转向B;C地位于长江三角洲,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协作条件较好,且工人素质高、劳动力充足,长江三角洲腹地宽广,市场需求量大,因此作为市场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家具工业转向C地就成为必然,它将有利于C地工业化、城市化,减少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