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猜想:二十四节气原创试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解析:
• 1、寒露节气出现在秋季,此时蒙古高压势力逐渐增强,受其影 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吹较为寒冷的偏北风,导致气温减低,形成 寒露。 • 2、谚语说明该地区既种植小麦,又种植棉花。选项中珠江三角 洲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和基塘农业;柴达木盆地 和藏南谷地均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 小麦和棉花;渭河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为平原地形,适宜种 植小麦和棉花。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 • 读图1,回答问题。 • 1. 图中 • A. 立春—我国各地正午的日影朝北 • B. 立夏—北半球各地日出方向为东南 • C. 立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 D. 立冬—南极大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极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高考习题整理
• 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 •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 • • • • • • • • • • •
【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 (1)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第三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 (1)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和热量状况,用来表示一年中不 同时期寒热程度; (2)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3)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 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 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第四类是反映物候来自百度文库象的: (1)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2)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清明反映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 节气足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图2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 3 一 4 题。 3 . “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 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 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台湾岛
4.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 天的日出时间 A.提早 B .先提早后推迟 C .推迟 D .先推迟后提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 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 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 2.下列属于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是( )。 • A、立夏 • B、夏至 • C、小暑 • D、大暑
• 【解析】 •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 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 故本题选D。
• 3.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一项是( )。 • A.立春一谷雨一惊蛰一清明 • B.立夏一小满一夏至一小暑 • C.立秋一处暑一白露一寒露 • D.立冬一大雪一冬至一大寒
•
4. 若在23.5°N线上建太阳能电站,光电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 A.春、秋分日P = 0 B.夏至日 P = 1 C. 全年 P < 1 D.冬至日 P > 1 (全国卷)
5. 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 A.夏至前后 B.春分前后 C.秋分前后 D.冬至前后 (全国卷) 6. 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树立一杆国旗,并拍照留念 ( ) A.3月21日,拍摄者位于国旗的东南方向 B.6月22日,国旗影长短于旗杆长 (上海卷) C.9月23日,国旗影子指向正南方向 D.12月22日,拍摄时没有极光的干扰 7.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 易诗句描叙的节气是 ( ) A.雨水 B.白露 C.寒露 D.立秋 (自编)
2. 从秋分到冬至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 亚马孙河流量渐小 C. 非洲草原逐渐枯萎 D. 亚洲高压逐渐增强 3.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雨水前后,江淮地区出现连续性降水,称为梅雨 B. 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 C. 霜降前后,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北方降温明显 D. 大雪前后,云贵高原多发生寒潮,降雪量达最大
• 【解析】 • 根据第二部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得知,二十四节气的排序是:立 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 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 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故本题选A。
•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高考题 1. 读我国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上页图),相邻两 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深圳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 A.谷雨与立夏 B.立冬与立秋 C.雨水与处暑 D.小满与大暑 (深圳一模) 2.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某节气昼长与另一节气夜长相等的一组是 ( ) A.清明与惊蚩 B.立夏与立冬 C.立夏与立秋 D.霜降与雨水 (自编) 3. 我国二十四节气中 ,正午太阳高度大至相等的两个节气是 ( ) ①芒种和小暑 ②白露与寒露 ③小雪和大寒 ④立秋与秋分 (自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