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行政区划》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熟悉中国行政区划,对中国行政区划的组成有清晰的认识;2. 熟悉中国行政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地理知识;3. 鼓励学生积极举一反三,并正确运用刚学过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组成;2. 了解中国行政区域在地图上的位置;3. 运用知识正确进行行政区划的判断。
三、教学难点1. 能够正确列举出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组成;2. 能够运用知识准确的识别中国行政区域在地图上的位置;3. 能够借鉴知识正确完成行政区划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问答法: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对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使知识得到更加深刻的掌握。
2. 讨论法:通过针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行政区划的组成:中国主要由三级行政区(省、地市、县)、四级行政区(省、市、县、乡)和五级行政区(省、市、县、乡、村)组成。
2. 讨论具体情况:让学生以中国地图为载体,通过图形化的形式了解中国行政区域的组成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讨论自身就读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域属性。
3. 引导辨别中国行政区域:让学生认识同学的住址,根据住址的内容正确的辨别出其所在地的行政区域属性。
六、教学过程1. 为本课内容作导入,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是由什么构成;2. 将中国地图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参观,通过地图掌握行政区域的位置及分界;3. 针对中国行政区域的概念,分组讨论,尽可能的提出多种不同的行政区划的组成;4. 请一些学生将自身就读学校的住址写在黑板上,并发言正确判断出自身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域属性;5.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测试;6. 总结课堂环节,展望下一节课学习内容。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并掌握其基本特点;2.了解中国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与层次,并能将其正确标注在地图上;3.能够运用和解读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信息。
教学重点:1.中国的行政区划名称和层次;2.如何标注和运用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信息。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让学生能够掌握标注和运用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信息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地理教材;2.教具:电子白板、投影仪、地图、学生作品展示板;3.素材:中国地图、中国行政区划的层次结构图。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引入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概念和重要性,告知学生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中国的行政区划。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行政区划吗?-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哪些层次?-中国的行政区划对于我们与别人的交流和了解有什么作用?Step 2. 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层次结构,使用地图和PPT展示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层次图:-中央政府: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的不同行政区划层级,并标注在地图上。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下问题:-找出并标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名称;-找出并标注中国的市级行政区划名称;-找出并标注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名称。
Step 3. 深入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20分钟)通过展示地图和图表,详细地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的特点和分布情况:-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层次结构和数量;-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中国行政区划的差异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中国行政区划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地图和图表,回答一下问题:-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什么这么多?-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哪些特点?Step 4. 运用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信息(20分钟)通过分发地图和提供相关信息,让学生进行以下任务:-根据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信息,标注出中国的主要城市;-将中国的行政区划按照层次标出来,颜色和形状要符合规定;-使用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信息,描述中国一些地区的特点。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的雄心壮志。
教学建议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材本节教材与“中国的疆域”一节一样,都是学习中国的基础。
不仅如此,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法建议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
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活动:1.拼图游戏:每买一套拼板,或自己找一幅大小合适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将其按照行政区划分成28份(划分的方法见教材第9页),并且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拼得又快又好。
2.“找门”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组负责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一组负责简称,第三组负责说出该省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最后一组负责指图。
每次从每组抽出一名同学,选其中的一名同学先说,另外三名同学应该把相应的内容迅速说出来或指出来。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使学生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地理信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省区差异、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服务国家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行政区划的概念:根据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区域;(2)行政区划的分类:省级、地级、县级、乡级;(3)行政区划的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
2.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1)省级行政区划: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地级行政区划:333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3)县级行政区划:2844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垦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
2. 教学难点:地级行政区划的分类和数量,县级行政区划的种类和数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案例材料、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行政区划;2. 讲授新课: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省区的行政区划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行政区划的作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行政区划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教案第一章:中国的行政区划概述1.1 行政区划的概念与意义1.2 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1.3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1.4 行政区划的作用与影响第二章:省级行政区划2.1 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与变更2.2 省级行政区划的类型与特点2.3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与简称2.4 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经济状况第三章:地级行政区划3.1 地级行政区划的设立与变更3.2 地级行政区划的类型与特点3.3 我国地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与简称3.4 我国各地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经济状况第四章:县级行政区划4.1 县级行政区划的设立与变更4.2 县级行政区划的类型与特点4.3 我国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与简称4.4 我国各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经济状况第五章:乡级行政区划5.2 乡级行政区划的类型与特点5.3 我国乡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与简称5.4 我国各乡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与经济状况第六章: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与方法6.1 行政区划划分的基本原则6.2 行政区划划分的方法与步骤6.3 行政区划划分的案例分析6.4 行政区划划分中的问题与挑战第七章: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7.1 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7.2 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一体化7.3 行政区划调整与产业布局7.4 行政区划与资源配置第八章:行政区划与社会治理8.1 行政区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8.2 行政区划与公共服务均等化8.3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乡发展8.4 行政区划与民族地区治理第九章:行政区划调整与改革9.1 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与动力9.2 行政区划改革的历史与现状9.4 未来行政区划改革的趋势与展望第十章:行政区划的国际比较10.1 各国行政区划体系的特点10.2 行政区划划分方法的国外实践10.3 行政区划改革的国际经验10.4 国际行政区划改革的启示与借鉴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行政区划的概念与意义补充说明: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行政管理方便而设立的一种地域划分,它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行政区划》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的行政区划,》,初中,地理,优秀,教案,初中地理体验型活动教学的应用
——以《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例
问:(打开淘宝网网页,进入中国地图的购买页面)近年来,网购成为了一种新潮。
老师正打算买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办公室在墙上。
现在请大家帮个忙,想一想我要如何填写地址才能顺利地收到商品呢?(进入地址填写页面)
生: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鹤城镇建设南路12号。
地址当中的省、市、县、镇,都属于行政区划。
因为中国是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政府为了方便管理,进行了行政划分。
(展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中国的轮廓像一只雄鸡。
在地图上各省区的行政轮廊图形各异,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各种具体的动物,植物,工具,人像等等。
比如我们江西省的轮廓像不像一个盘着发髻,蓄着山羊胡子的老者?(学生议论纷纷,稍后通过幻灯片将江西省的轮廓形象展示出来)
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发动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其它的省轮廓都像什么呢?
利用大屏幕逐一动画显示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示意图,在同学们充分想象其形象特征后,对应显示其象征物的图形,加深形象记忆。
很多成语当中用到了省区的简称,如得陇望蜀,你能说出其中涉及的省份吗?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说出含有省区简称的成语。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中国的⾏政区划》教学设计2019-10-19《中国的⾏政区划》选⾃湘教版初中地理⼋年级上册第⼀章“中国的疆域与⼈⼝”的第⼆节。
本节内容是初中⽣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制作多媒体的⽅式进⾏展⽰及教学。
教学的关键是突破重难点,进⾏必要的学习⽅法指导,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让学⽣乐于学习地理,喜欢学习地理。
⼀、教学⽬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先,结合中国地图,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了解我国现⾏的三级⾏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省级⾏政中⼼和位置。
其次,培养学⽣学会阅读并使⽤中国⾏政地图及地理记忆能⼒。
2.过程与⽅法⾸先,通过相关地图的引导,让学⽣学会分析⽐较,以获取地理新知识。
同时培养学⽣读图、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
其次,引导学⽣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贯穿师⽣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认知规律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如北京是伟⼤祖国的⾸都;⾹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等,对学⽣进⾏爱国主义教育。
⼆、学⽣特征分析此时初中⽣经过七年级地理学习,拥有⼀定地理学习能⼒,但还有不完善的地⽅。
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法的改善、情感的引导、多媒体技术的运⽤等形式提⾼学⽣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能⼒。
本节内容中省级⾏政单位的名称记忆及在地图⾥定位,对学⽣的能⼒要求⽐较突出。
另外,初中⽣正处于⼈⽣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节内容是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最佳案例。
三、教学⽅法设计本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教学可以采⽤教师展⽰课件和学⽣⽹络查找的教学⽅法。
地图作为地理的眼睛需要教师通过课件⽅式表⽰出来,指导学⽣利⽤⽹络获取知识。
教师指导和学⽣合作探究则是另外⼀种重要的教学⽅法,为了达到课堂最佳效果,在策略⽅法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氛围,激活学⽣思维。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行政区划”是《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新课程规定学生“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以“行政区划”为题,阐述现行行政区划。
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两部分。
叙述式课文篇幅虽短,但识记量非常大。
学情分析本校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体回答问题响亮,好表现,热衷于各类地理活动,但缺乏常识(有的甚至连自己所在省份都不知道),普遍缺乏空间感,缺乏捕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思路】针对学生“行政区划”的零基础局面,我搁浅了这一节,先上第二章。
在此期间,我每节课都会提早进教室让学生玩拼图,给他们打基础。
中国自然环境部分内容的涉入,为这节“行政区划”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整堂课动静结合、层次感强。
“说方言”、“听歌曲”、“顺口溜”、“拼地图”等多种地理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学习行政区划充满了趣味性。
【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的分布;理解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②提高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培养空间感;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丰富的地理活动,直观性、趣味性俱佳。
③通过本节“行政区划”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对自己国家辽阔疆域与悠长历史的自豪情感;通过丰富的地理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自信、热爱地理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空间分布。
【板书设计】第一节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教学环节过程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创设情境:请几位同学用方言、普通话说出自己所在学校和家乡,感受省份差异。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本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让他们听听同学说的方言——湖北话、重庆话、安徽话、江苏话,课堂上传来阵阵会意的笑声,抽象的“省份”瞬间变得亲切、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理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

地理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行政区划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国家行政区划的认识,增强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难点:行政区划的演变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轮廓。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2.学习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1)讲解行政区划的定义和作用。
(2)展示我国行政区划的三级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
3.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1)展示我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a.行政区划的划分遵循地理、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
b.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演变。
c.我国行政区划的现状。
4.分析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1)讲解地理、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2)举例说明:如四川省与重庆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北京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等。
5.实践活动(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所在省份、县、乡(镇)的位置。
(2)讨论:为什么我国要实行这样的行政区划?(2)拓展:让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区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行政区划图,标注出省、县、乡(镇)的位置,并分析原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演变和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绘制行政区划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初中学生详细介绍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行政区划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图工具,分析行政区划的分布及其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区划的定义与功能、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结构、不同省级行政区的特点、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做到对中国行政区划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地理位置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行政区划的认识可能还不够系统。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善于提问,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自觉性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层级结构和主要特点;(2)掌握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行政中心以及主要特点;(3)学会使用地图工具,分析行政区划的分布及其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培养地理空间思维,提高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行政区划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结合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2)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3)通过学习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态度;(4)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勤奋好学的价值观。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年级八学期上课型新授课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课题中国的行政区划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时间1.能够说出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小组成员间能够互相说出三级行政区划当堂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能在任务单中填出各省区名称、简称当堂重点能够熟练记住34个省区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难点能够熟记各个省区的轮廓并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找出教学过程精讲留白(20分钟)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
为了方便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们不仅要知道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还要在地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1.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教师简单讲解: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个人复备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行政中心教师展示中国行政区域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图及中国行政区划图,(1)带领学生找出各个省的简称、行政中心及位置(2)带领学生找出临海的省区并熟悉其位置(3)带领学生找出有陆上邻国的省区并熟悉其位置(4)带领学生找出长江黄河穿过的省区并熟悉其位置(5)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6)带领学生熟悉各省区的轮廓,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独学内化(15分钟)第一项是巩固建构任务,完成基础填图巩固知识点第二项是迁移挑战任务,以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达到图文相结合的效果。
第三项是反思提问任务,提炼“亮考帮”内容。
小组讨论(6分钟)1.小组讨论订正巩固建构和迁移挑战答案2.小组成员两两互相提问省区简称及行政中心教师来回走动并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焦点问题,必要时提供思路指导。
师生对话(4分钟)1. 订正答案2. 自由提问、老师总结板书设计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二、各个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三、各个省区的位置和轮廓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

港澳是我好 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二、合作探究:
结合我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1.找出各省、市、区中,四周都临海的有
和
,位置
最北的是
,位置最南的是
,位置最东的是
,
位置最西的是
。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我国最大的省是
,
我国大直辖市是
,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
。
3.纬度 最高的 是
,最低的是
, 面积最大的
是
,邻国最多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
是
,跨纬度最广的是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
自西向东依次是
、
、
、
。
第3页共9页
三、课后反思: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当堂训练:
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各省区的全称
A
,
B__________ ,
C__________ ,
D__________ ,
上海市
⑷南部沿海: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台湾省及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⑸西南: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
⑹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
⑺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
4.省级行政单位七字歌,以利于尽快熟悉其名 称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
甘肃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内蒙古自治区:
2.阅读 p7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单位简称的由来
3 熟读背诵 p7 阅读栏省级单位简称三字经:
[出示表格总结]
山东省: 云 南省 : 台湾省:
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 京、津、辽、吉、 黑、苏、浙,、藏、陕、
初中地理_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的位置。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环节:利用快递单上收件人的地址,引入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环节【相信自己,付出必定有收获!!】(一)要求:学生自学课本第7页到第10页,认真完成下列练习。
1、三级行政区划:级行政区,级行政区,级行政区。
2、省级行政区分为: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共个。
3、在下图中填上各省级行政区名称。
(二)学生到黑板上填写三级行政区划和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老师检查自学结果。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2 个特别行政区(老师介绍2个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已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已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我们为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后一起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
本环节评价目的:让学生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位置,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通过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合作探究环节(先自己利用中国政区图找出以下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本学期起始阶段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行政区划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强化。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设置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3.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
2.难点:行政区划的作用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好教学PPT,以便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我国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划,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概念。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及特点,让学生了解行政区划的级别、名称及范围。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划的作用及意义。
3.操练(15分钟)发放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行政区划设置的合理性。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选择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单了解他们的历史取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讨论,找特点分区域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大概位置,发挥想象,联想各种事物图形大致记住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
4、了解我国幅员辽阔,激发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难点: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明确主题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相当于25个多日本的面积,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呢?其实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郡县制,形成于秦汉时期,元朝时期出现了行省制,现在我们对于国家的管理依旧能找到历史的影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二)讲授讲解,提炼归纳分别介绍行政区划: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这就是行政区划。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信封、邮件上的地址,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省级、县级、镇级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三)自主探究,尝试解决指导学生利用绍行政区划表格熟悉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利用“活动”,组织学生熟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1、根据一些历史名城、名地、名人、名事取的名字。
例如:春秋鲁国,大致位于现今山东省,其简称鲁。
香港特别行政区,历史上有名的沉香产地,通过水路运输至北方,因而的名香港。
山西省与陕西省的简称,可以通过秦晋之好的典故来记忆。
西藏自治区是清朝时期定的名称。
问鼎中原的中原是现今的河南省。
2、以山川湖海、方位命名。
例如:洞庭湖以北是湖北,以南是湖南。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2)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港澳台都是我国的领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与落实。
教学方法和手段:读图法,体验法(游戏)教学过程:导入:你们有写信的经历吗?邮局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收信人地址书写不详无法邮寄,把信件退回给发信人。
例如:六一儿童节前夕,王小明和爸爸王大名分别向自己在“希望工程”中援助的小朋友发去一封慰问信,王小明在信封上收件人的地址栏写着,“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希望小学李金锁同学收” 爸爸王大明在信封上写着“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希望小学王志军同学收”两封信邮递员退回来一封,你认为是哪封?为什么?这就是说,我们在平时写信时应把收信人的详细地址写清楚,包括他所在的省、市、县或区以及乡等等,这些我们怎么知道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国的行政区划。
讲述新课:问题:根据课本中给出的张立同学的户口所在地资料,谁能说一下你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是什么?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
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设立特别行政区,如香港和澳门。
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问题:谁能通过阅读课本7-8页的教材或读图,说出省级行政区的分类和个数。
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体验型活动教学的应用——以《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例0引言八年级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疆域”中,“中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进一步学习中国地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同中国地理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材由“三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及简称”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但容量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省名较多,且又要求弄清其空间分布,对初一学生来讲掌握的难度较大。
学生对省区的名称与简称、位置往往对不上号,为此,我准备采用体验型活动教学法,设置情境体验、游戏体验、竞赛体验等活动,寓教于乐,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通过系列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互相关系,把“死”知识,变成一幅“活”的中国政区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概念。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中国地理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
区域认知包括区域定位及区域划分、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信息化等六大部分。
其中区域定位和区域划分是基础内容,只有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后续进行区域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在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熟悉中国的行政区划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过去的课堂里,我们常常看到繁琐的分析代替了情感体验、完整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代替了生动的形象感染单调、乏味的认知达标代替了丰富的情感性学习。
教学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轻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只是将情境创设与体验当作一种手段,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的铺垫。
即便是想激发学生情感上的体验,也只是习惯于以大量的语言来对文本进行分析、演示、讲解,以单纯说教的方式强行使学生被动体验,而使得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的热情。
体验型活动教学首先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来看待,视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发生、知识增长的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参与和体验的活动过程,因此视教学活动过程为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将过去处于边缘地位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理智活动同等对待,重新全面看待体验活动的价值。
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增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类似行政区划这类涉及符号、概念、规则、原理等理解和应用的自然学科领域的知识,创设活动体验大体是为了认知任务的完成,这些学科知识大都为已被抽象、概括形成语言、符号表征的静态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困难,不能单靠讲授、告诉的方式为学生掌握。
在教学时,有必要让这些知识被还原、被现实化、被体验,因此应以具体感性的活动设计使学生主动与学习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经验才能被激活,情感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充分体验、感悟,继而外在的知识才能得以自主内化和占有,从而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这类学科内容适宜的体验活动较为典型的有情境体验活动、游戏体验活动、竞赛体验活动、探究体验活动、操作体验活动等。
一、情景体验,激发兴趣有效的活动方式的选择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活动的水平如果定位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内是缺少意义的,只有定位在学生正在形成、在发展的区域内即维果茨基所主张的“最近发展区”内才具有教育价值。
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活动方式,对学生来讲,是最具挑战性、激励性、探究价值的活动方式,最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
这个区域之外的活动方式,或是太难,让学生难以胜任,或是太易,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都将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而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只有那些难度适中的活动方式才能对学生的发展真正具有价值。
本节课的导入选取的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过程如下。
问:(打开淘宝网网页,进入中国地图的购买页面)近年来,网购成为了一种新潮。
老师正打算买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办公室在墙上。
现在请大家帮个忙,想一想我要如何填写地址才能顺利地收到商品呢?(进入地址填写页面)生: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鹤城镇建设南路12号。
地址当中的省、市、县、镇,都属于行政区划。
因为中国是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政府为了方便管理,进行了行政划分。
(展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情境激发兴趣应是一种自然生成,学生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的需求求知,都能促使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学生主体通过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形成探究→满足→乐趣→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的过程。
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良好地进行研究。
二、感官体验,形象联想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及在中国政区中的相对位置,是本节的难点,内容繁杂,记忆性知识较多,空间概念较强,稍不注意,就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采用视觉联想、编歌谣等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一)拟形比喻中国的轮廓像一只雄鸡。
在地图上各省区的行政轮廊图形各异,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各种具体的动物,植物,工具,人像等等。
比如我们江西省的轮廓像不像一个盘着发髻,蓄着山羊胡子的老者?(学生议论纷纷,稍后通过幻灯片将江西省的轮廓形象展示出来)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发动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其它的省轮廓都像什么呢?利用大屏幕逐一动画显示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示意图,在同学们充分想象其形象特征后,对应显示其象征物的图形,加深形象记忆。
通过形象思维的方法,将原来较为复杂的图形,跃出画面,变成鲜明、生动的客观形象,让学生浮想联翩,展开形象思维。
举例如下:云南似孔雀(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孔雀的产地),台湾似香蕉(热带水果香蕉的产地),海南似菠萝(热带水果菠萝的产地),陕西似兵马俑(秦兵马俑的出土地),广西似虎头(华南虎的产地),新疆似牛头(三河牛的产地),青海似马面(河曲马的产地),四川似牦牛(川西的交通工具),河南似弓箭(古战场上的常用武器),湖南、江西似兄妹俩,黑龙江似天鹅,内蒙古似雄鹰,西藏似藏靴等。
(二)精编歌诀地理歌诀或地理顺口溜,变枯燥乏味的省区简称为有趣的便于记忆的韵句。
一般是七字一句,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若能注意押韵,则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顺口溜是依靠口腔和声带,借助节奏,进行记忆。
像“游广山重河福天,四江三海云贵川,过去陕甘青新藏,港澳台归夏北安。
”即为一例。
(三)借用成语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三千年来的古典文学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若引用得当时,会使学生的语言和文字,加倍地精简有力和形象化。
学生有了成语知识,对于日后的读、写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此是借用成语,为“地”所用,以增记忆。
很多成语当中用到了省区的简称,如得陇望蜀,你能说出其中涉及的省份吗?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说出含有省区简称的成语。
西北区六省区简称的成语有:秦镜高悬,甘心情愿,得陇望蜀,青梅竹马,宁折不弯,新陈代谢,台阁生风。
西南区四省区的简称成语有川流不息,蜀犬吠日,贵人多忘,黔驴技穷,云开见日,藏龙卧虎。
其他大区省区的简称还有津津乐道,吉日良辰,白黑分明,鲁莽灭裂,琼枝玉叶,坚持不渝,马空冀北等。
通过成语记忆,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发散联想。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成语中有些字并不是代指地区的,请学生注意区分。
(四)运用史料多媒体展示史料图片或视频,如“西安事变”发生地的陕,“南昌起义”发生地的赣,“平江起义”发生地的湘,“革命圣地”延安所在的省份—陕,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沪,“沙家洪”—苏,“红岩”—渝等。
追溯革命历史,产生联想。
(五)扩展剧种视频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借此巩固省区简称。
如秦腔陕豫剧豫晋剧晋,越剧浙川剧川沪剧沪淮剧皖吉剧吉评剧京湘剧湘等。
上述省、市,一般是指剧种发源地。
(六)名胜揽地图片展示中国的风景名胜借此巩固省区的位置、简称,如天堂美景西子湖(浙),桂林山水(桂),滇池(云),张家界(湘),九寨沟(川),五指山(琼),西天瑶池的天池(新),庐山(赣),九华山(皖)等。
当然,还有饮食联想,民居联想等。
限于篇幅,不一一枚举。
以上活动应适当选择一两个开展,不可贪多。
心理专家告诉我们,机械的反复,单项的刺激,超过一定的次数,就会从兴奋转化成抑制,所以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虽则反复进行,却依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同时要注意,每次宜略有间隔,以避学生厌倦,勿炒冷饭。
这样,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又遵循着学习的规律,显然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游戏体验,趣味横生游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游戏的形式来使学生学习某些知识,并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突出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和活动的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拼图游戏拼图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它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
而地理教学中的拼图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的认知能力。
我采用拼图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的认识。
利用拼图教具,每 2 个人一小组,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完整地拼接起来,完成拼图。
完成后可举手示意,并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中国政区拼图游戏是帮助学生掌握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及巩固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的有效方法,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吸引力。
在学习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
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化难为易,复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猜谜游戏谜语是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猜谜游戏即设计一些有趣的谜语,使地理事物的名称以谜底的形式出现,以此来加强对地理事物的记忆。
在学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出这样一些谜语让学生做猜谜游戏。
银河渡口:(天津)千里戈壁:(长沙)船出长江口:(上海)氮磷钾:(合肥)圆规画鸡蛋:(太原)带枪的男人:(武汉)四季花开:(长春)久雨初晴:(贵阳)大言不惭:(海口)急来抱佛脚:(拉萨)三人锄禾:(秦)门内烛灭:(闽)当谜底揭晓后,学生会对这些地理事物的印象非常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竞赛游戏竞赛游戏把竞争引入教学,操作方法类似智力竞赛。
其主要做法是;将需要学习或巩固的内容编成竞赛,让学生在自学或小组共同准备的基础上开展比赛,并当场评价。
竞赛的过程就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复习,以致熟能生巧的过程。
竞赛的组织实施依靠竞赛规则的建立。
学生竞赛行为的关键是需要在竞赛中运用知识进行决策。
因此,竞赛游戏教学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才得以进行。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中采用竞赛能起到心、智、能统一开发的效果。
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呢?在这里我打算设计里一个竞赛游戏,将学生分为四组(按座位分),以组为单位,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记忆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