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
《围城》的比喻修辞手法赏析
《围城》的比喻修辞手法赏析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文字的美、意境之美,引导我们去发现这些美,然后用一定的方法去表达它。
《围城》中很多优美而精辟的句子,其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围城》中最突出的比喻修辞手法就是比喻和拟人。
下面就以例举分析几种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和拟人:为了让人更加直观地理解,在具体的事物上来打比方,就是比喻;用人的特点、动作或情感来描述某个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就是拟人。
这两种修辞手法在《围城》中运用非常普遍,几乎所有段落都能够找到。
运用比喻的好处在于使文章生动形象、新颖活泼、含蓄深刻。
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否则反而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也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特征,否则会适得其反。
同时还要注意将比喻和拟人相结合。
如“您这位亭亭玉立的大家小姐,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真令人心醉神迷。
”将比喻和拟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指出了赵辛楣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君子,又写出了赵辛楣女友的可爱之处。
《围城》一书不仅写出了一个城市的世态炎凉,更写出了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的丑恶嘴脸。
因此需要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觉到一个城市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环境的险恶与阴暗。
2.比喻和借代:借代,就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在《围城》一书中,常用的借代有三种,第一种是人称代词代本体,即以人或物的特征、性状或行动,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如孙柔嘉笑道:“你这样斯斯文文的老先生,倒像个造反派,自己没生意做,便去抢别人的饭碗。
”杨绛对丈夫照例答应着,心里却想,他那工作都快做到棺材里去了,自己在被窝里说梦话还差不多。
第二种是具体代抽象,即以具体事物来代替抽象事物。
在《围城》中,这类比喻手法随处可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比喻句逐渐增多,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找到,十分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三种是用部分代全体。
即用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来代替整体。
《围城》中的比喻解读精品文档6页
《围城》中的比喻解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一部杰出的讽刺作品。
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言的成功。
它的语言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特别是其中比喻辞格的运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因此诗评家李元洛说:“钱钟书是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累累然如贯珠,粲粲然若繁花。
”1 《围城》比喻的特点在《围城》中,我们看到的比喻层出不穷,美不胜收。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其中比喻的特点以及产生的艺术效果。
1.1比喻的特点《围城》中的比喻有好几百处,运用十分贴切恰当。
纵观,可以发现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1.1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都有。
还有一些变通形式,如反喻、曲喻和博喻。
反喻:用否定的语气构成的比喻,从所要说的事物的相反方面设喻,从反面说明本体“不像什么”。
方鸿渐领鲍小姐去一家西菜馆,这莱馆的菜可真是别有风味: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不酸。
用一连串不相宜的事物写方、鲍二人一整天什么都别扭的倒霉相。
曲喻:正面设喻和反面设喻相结合的格式,比一般的比喻又暗含一层意思,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比较婉曲、隐蔽。
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熟肉铺子”很俗,“局部真理”甚雅。
把雅俗合璧的比喻用在这样一位标新立异而又有点俗不可耐的鲍小姐身上,真是刻骨的贴切。
博喻:是以一连串各不相同的喻体来描绘同一事物或该事物的个方面、一种状态。
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围城》中的比喻妙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享有不容争议的权威,它像一坛陈年佳酿,历时愈久愈显醇香,每次“品尝”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钱钟书先生的幽默不矫揉造作,不哗众取宠,不惊世骇俗;而是沉稳、睿智、含蓄又不乏犀利。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要得力于钱先生在“比喻”修辞上的奇思妙想和精彩运用。
下面举几个〈围城〉中的例子试作分析:一、刻画心理,贴近经验方鸿渐与苏文纨同乘油轮回国,在途中本已非常熟悉和亲密,可是方鸿渐回国后去拜访苏文纨时,却意外地遭到冷遇,作者对方鸿渐当时的心情有一番细致的刻画:“分别时还是好好的,为什么重见面变得这样生分?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只好撒谎说,到上海不多几天,特来拜访。
……”方鸿渐以为苏小姐对自己有好感,此次登门必定受到热情的欢送,可是主人不冷不热的态度使好面子的方鸿渐非常难堪,当时的尴尬、羞愧、懊悔、沮丧可想而知。
作者在这里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把这种复杂的心情比做临阵磨枪的学生在考试当天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
这样的喻体源自我们的切身体验,贴近生活经验,所以,即使我们没有方鸿渐这样的处境和感受,也能了解和体会当时的种种复杂情绪。
“比喻”在这里起到了生动刻画人物心理,拉近艺术形象与读者经验之间距离的作用。
二、描摹肖像,勾勒灵魂作者得以在《围城》中成功塑造一系列群丑形象,肖像描写功不可没。
比方,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平日里西装革履,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派头;其实工于心计,勾心斗角,且行为不检。
这个丑角在作者的笔下生有一张黄胖而油光的脸,一会儿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一会儿像“擦过油的黄皮鞋”,将他的虚伪和可憎挖苦得滑稽可笑。
另一个伪君子李梅亭也是平日里“神情傲兀”,故作正经,其实投机吝啬,肮脏猥琐。
六月里还穿着黑呢西服,偏偏叫一阵大雨淋出了原型:“法兰绒外套经过浸湿烤干这两重水深炽热的痛苦,疲软肥肿,又添了风瘫病;下身的裤管,肥粗圆满,毫无折痕,可以无需人腿而卓立地上,像一对空心的国家柱石;那根充羊毛的“不皱领带”,给水洗得缩了,瘦小蜷曲,像前清老人的辫子。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
《围城》中比喻的妙用李旷钱钟书的《围城》,描写了抗战时期从上海到西南后方的一群受过洋化教育的上层知识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场中互相倾轧的灰色生活,展示了他们内心的彷徨无助、精神的空虚无聊和爱情的虚伪无奈。
小说展示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实质隐喻着整个人类的宿命。
而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它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
其中,比喻又是最显眼的亮点,它新奇而又贴切,绮丽多彩而又变化无穷。
一、深入浅出地喻“围城”“围城”是人生和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逃避的困境,钱老引述了英国和法国的古语作喻。
“结婚像金漆的鸟笼,笼外的想飞进去,笼内的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这两句比喻将一个抽象的人生问题、哲学问题说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围城”困境的内涵和本质。
二、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小说刻画了一群畸形的知识分子的种种丑态和嘴脸,而比喻更使它们穷形尽相。
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那张“肥而结实的脸,像没有发酵的黄面粉馒头”,“刮得光滑的黄脸发亮像擦过油的黄皮鞋”,活现了一张道貌岸然的酒色之徒的嘴脸。
那个自称和外国人来往惯的张先生,“总是喜欢在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
所以,他说的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些精彩而睿智的比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剖析了种种人物怪象,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三、幽默诙谐地说爱情《围城》里的爱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惊世骇俗,没有缠绵悱恻、扣人心弦,没有崇高伟大、超凡脱俗,倒是弥漫着无奈、伤感、世俗、滑稽、可笑的味道。
钱老用精妙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爱情观作了生动的描述。
如出身名门、高傲自负的苏文纨,对爱情一向“待价而沽”,于是“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落伍了,有些自怅后悔。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
《围城》中的比喻语言艺术(一)比喻体现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构造出典型的严肃背景,形象生动的比喻形式贯穿在整篇小说当中,此幽默诙谐的情节不是人们所谈及的油嘴滑舌,而是对当前形势下相关知识分子的幽默讽刺,以及相关心灵审视和道德批判。
有众人眼中的绅士,淑女,有学者,甚至是教授。
作者用自己幽默诙谐的文笔慢慢地揭露出他们在文明外衣下的愚蠢,虚伪和丑陋。
《围城》里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缠绵悱恻,超凡脱俗。
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种忧伤,世俗、可笑和滑稽。
钱钟书先生用幽默精巧的比喻对他们的恋爱和生活观作了生动的描写。
比如出身名门,骄傲自负的苏文执。
对爱情比较清高,一直等待着一个配得上自己的人才肯付出自己的爱情。
于是作者写出了“宛如女士通常情况下将做好的新衣服封在衣柜当中,舍不得穿,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发现已经过时了”由此可以看出苏小姐不过将爱情当作名与利的交换物。
爱情需要志同道合,没有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世界价值观很磨合在一起。
所以“在他们之间没有心灵上的契合,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即使使他们之间的距离再小,也不可能合二为一”作者能把比喻运用的如此自然也是基于本身的文学功底,视野广阔。
他的幽默通过这千姿百态的比喻来体现,他的比喻自然贴切,让人回味无穷。
文中曾经写道高松年立刻就跳了起来,并伴随着非常惊奇的表情,但是相比之下,要比方鸿渐显得稍微自然一些,在此之前他没有参与过话剧表演,在某种意义上是话剧的不幸,但是却是众多演员的万幸。
在此过程中对它的政客手腕进行了相应的讽刺,整体的话风还是相对幽默诙谐的,《围城》小说当中的语言,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可以进行旁刺让对手措不及防。
作者在对方鸿渐如何通过10美金来获得相应文凭的同时,还对两个骗子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大事,“这也可能是中国外交以来取得唯一成功的一件事。
”可以概括成为一句话,出人意料的恰当。
不仅对主人公的招摇撞骗做出了有效的讽刺,与此同时,还有效反映出了国家层面上的腐败无能,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却被作者有效的融合为一体,本来是很严肃的话题却被作者说的如此幽默,机智之极。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于1944年---1946年。
小说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
《围城》中作者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时,都对其进行一番讽刺的、刻意的运用,此类描写手法含蓄,令其形神毕露。
这主要就在于钱仲书先生在小说中使用了独特巧妙而睿智的比喻。
可以说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运用的比喻丰富多彩,出神入化。
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相比,钱钟书的文学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然而,他的作品又有更强烈的现代色彩。
他那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超越古今中西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创举。
纵观《围城》全书,精彩的比喻层出不穷,钱先生以其广博的见识和渊博的知识,取材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眼前事物随手拈来即妙语成珠,而且都是独出心裁,别具特色的。
据统计,《围城》全书25万字,其中使用比喻有600多个,既多且活。
而且钱先生对比喻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他在《谈〈拉奥孔〉》中说过:“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
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不分,无须相比。
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
”好的比喻贵在创新。
有创造性的比喻,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广的修辞方式,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祟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词藻的特色。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围城》中,作者将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创造了大量的比喻,我们阅读它如饮甘霖,芳香盈口,甘甜润心。
浅谈围城中的比喻与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丰富的比喻与讽刺手法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比喻和讽刺,书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围城中多处比喻与讽刺的例子,与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来探索《围城》所描绘的年代知识分子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比喻讽刺一、所用的比喻本身特点:不落窠臼,形象巧妙《围城》作为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重版以来,一直备受读者的喜爱。
惯用比喻,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有人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
这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文中的比喻旁征博引、机智俏皮、随手拈来。
他的小说中如夜空繁星般的比喻中,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落前人窠臼,形象而又巧妙,就是说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是新鲜的。
“(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
”“(王美玉)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把撒谎比作玻璃,把牙根肉比作侠客、块垒不平的胸襟,让人觉得新鲜别致。
当赵辛楣初遇方鸿渐时:“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不能分开,因此才产生了让人吃惊不已的修辞效果,从而把赵辛楣既轻蔑又嫉妒的复杂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又如,“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一位有名士风度的老先生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与青年孀妇的“守节”等同起来,这种比喻突兀、怪异、有很大的“落差感”,使人啼笑而非,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再如:(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高松年)把表情整理了一下,脸上堆的尊严厚得可以刀刮。
上面的每一个比喻都显得非常生动形象,新颖而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带着点顽皮气质的比喻中,文学大师的那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文学气质也暗暗显露了出来。
浅析《围城》中的比喻艺术
浅析《围城》中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是一部语言艺术的精品,它以一个个形式多样,新颖离奇,幽默风趣,意义深远的比喻构建了一个争奇斗艳的比喻王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修辞过程中的思维形式。
文章试着从比喻喻体的广泛性,比喻形式多样以及比喻的文学作用三个方面来浅要分析《围城》中的比喻句。
关键词:《围城》;艺术;意义;比喻;喻体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文学宝库的经典。
而《围城》中最重要也最突出的语言特色便是比喻艺术的运用。
据相关记载,全书25万字,共使用比喻约600多个,堪称比喻的宝典,其数量之多,效果之奇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一、喻体取材极为广泛(一)取喻于日常生活作者真诚的热爱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生和社会的载体,因此作者对日常生活有着更深刻和独特的体验。
如在描写苏小姐时“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P22日常生活中,油落到纸上会很自然的弥漫开来,这一比喻很形象的写出了苏小姐脸红的过程。
在收到方鸿渐订婚的家信时“方豚翁看完信,叫的像母鸡下了蛋一分钟内全家知道这消息。
”P290母鸡下蛋时总会伴随着叫声,这一比喻准确生动的展现了父亲得知儿子订婚后的喜悦心情。
(二)取喻于西方文化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文化,很多喻体作者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如“方鸿渐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
这一张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作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烦人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P9亚当夏娃的传说是西方文化的根源,把神圣的文凭比作亚当夏娃遮羞的树叶,可见当时知识分子的虚伪。
在描写方鸿渐没有收到聘书时“鸿渐知道孙小姐收到聘约,忙仔细打听其他同事,才发现下学年聘约已普遍发出,连韩学愈的洋太太都在敬聘之列,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有尾巴的狐狸。
”P261这里的狐狸也是取材于《伊索寓言》作者用失去尾巴的狐狸遭到同伴嘲笑来比喻方鸿渐被解聘时的尴尬处境,十分贴切。
浅析《围城》中的比喻手法
浅析《围城》中的比喻手法通过阅读《围城》的“序”以及杨绛先生为本书所写的“附录”——记钱钟书与《围城》,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
因此可以说,《围城》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不是凭借其情节,而是其精彩的语言艺术。
我们通过对《围城》的阅读可以知道,这本小说主要通过描写抗战初期以方鸿渐、赵辛楣、孙嘉柔这一类知识分子为主要人物的生活、工作、家庭、爱情故事,来讽刺当时中国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并提出了对人生的思考。
因此《围城》就如从踏过历史长河而来的一辆马车,从历史的长河中席卷而来年久的尘埃,其主题无法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历史的沉重感,以及历史的厚度,同时,也无法避免地带有人生之问的厚重。
一般来说,带有严肃内容主题的著作总会显得过于乏味,那些沉重而又似乎不带感情的字词句读起来总像是一块块石头击打在心头,读起来缺乏轻快感,那一块一块的石头就像压在了我的身上,让我加快不了浏览这本书的步伐,每一个字读起来都显得非常地吃力。
而《围城》却不一样,尽管《围城》是严肃类的内容主题,但钱钟书在语言文字这一方面却处理的非常好,让文章在讲述严肃主题内容的同时,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轻快愉悦,并让读者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例如,在《围城》的第一个章节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张是七月初的《沪报》,教育消息栏里印着两张小照,铜版模糊,很像乩坛上拍的鬼魂照相。
前面一张照的新闻说,政务院参事苏鸿业女公子文纨在里昂大学得博士回国。
后面那张照的新闻字数要多一倍......”其中,“很像乩坛上拍的鬼混照相”以及“后面那张照的新闻字数要多一倍”很明显地作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一来达到了讽刺当时知识界对外国文凭的盲目崇拜以及方鸿渐的假博士比苏文纨的真博士的排场还大的效果,二来比喻和夸张的运用使得这段文字写得十分幽默,让读者读懂讽刺之意时又不禁一笑。
从学习修辞语法起,比喻应该是我们第一个学习,也是最熟悉的一个修辞语法,它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地说出来,那就是能够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
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下一页
(二)描写细腻的心理
钱先生在成功描画一群人嘴脸的同时,更是用神妙的比喻 准确细致地将人物的各种心理展示出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展现人物性格。如: (1)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 舒服。 (2)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 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譬如黑夜里两条船相 迎擦过,一个在这条船上,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 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这一刹那的接近, 反见得睽隔的渺茫。
博喻
下一页
《围城》中比喻的 特点
《围城》中比喻的运用充分表现了钱先生博通古今中外的 学识,显示出他浮想联翩,谐趣横溢的才气。在刻画人物的 外貌、心理,看似信手拈来,实是恰到好处,幽默讽刺的比 喻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下一页
(一)塑造生动的人物
《围城》中的比喻在人物塑造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单 是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就有很多精彩的比喻。 (1)好水果——唐晓芙 唐小姐……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 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 仿佛是好水果。 (2)逗号——一汪处厚 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像新式标点里的逗 号,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
博喻
下一页
2.递进关系 两个以上的喻体以递进的方式表达本体的某个内容。 如: (1)“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 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李梅亭多喝了几杯酒,人全活 过来,适才不过是立春时的爬虫,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 了。 (2)他们倒宁可睡稻草,胜于旅馆里那些床,或像凹凸 地图,或像肺病人的前胸。
明喻
返回 菜单
暗喻
钱钟书《围城》的比喻艺术
全文共计2947字
钱钟书《围城》的比喻艺术
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
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
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钱钟书先生对它更是情有独钟。
在描写事物或者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就是比喻的定义。
关于比喻,修辞学有一整套的专门理论,诸如“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等,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钱钟书笔下的比喻则将其根本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要想全面体会钱钟书《围城》里的比喻艺术,首先要了解比喻的类型,变式,及其用法。
钱钟书的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
这种语言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出神入化的修辞艺术,特别是其比喻艺术,因此钱先生又被誉为"比喻大师"。
钱钟书善用比喻,他在其《围城》中多用明喻,不忘隐喻,重视博喻,创设了新奇的比喻形态,他以丑为美的独特比喻,让读者们眼前一亮。
一、关于比喻的类型,变式等修辞原理
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围城》是当代著名作家钱锺书的一部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比喻艺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围城》的比喻艺术,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首先,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围城》中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魅力。
例如,小说一开始就以一个城堡为比喻,将婚姻置于围城之中,既象征了城堡内安全稳定的幸福生活,又暗示了城堡外无法逃离的束缚,这种比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触。
同时,在小说中,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比喻的特点,突显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
比如,方鸿渐被比喻为“怕麻烦”,那么他的性格特点和对婚姻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
其次,比喻艺术在《围城》中不仅仅是表达手段,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用比喻的形式表现出来,钱锺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
例如,小说中描写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的婚姻生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的局限性。
通过婚姻这一比喻,作者对社会习俗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再次,比喻艺术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运用比喻,作者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象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将城堡内外的生活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来,让读者对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困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喻艺术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帮助读者创造出一个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的读者体验。
最后,比喻艺术在《围城》中还起到了独特的美学作用。
小说中的比喻用词精准、贴切,使作品充满了文学韵味。
钱锺书通过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感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对物体的比拟和对人物的隐喻,作者给予作品了独特的审美意义,使读者欣赏作品时既能得到知识和思考,又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
综上所述,《围城》的比喻艺术在小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对情节的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
浅谈小说《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创作于1944年---1946年。
小说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留学人士方鸿渐回国后的一系列故事展开描写了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
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显明的个性,众多人物被作家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形象感染着读者。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
小说从独特的文化视角,深入地剖析了旧社会的文化精神,揭示了那些辗转于中西两种文化氛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小说表面浓郁的戏剧色彩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意味, 使读者在掩卷大笑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而作品中俯拾皆是的奇思妙喻更是形成这种幽默讽刺风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大作家秦牧认为:“美丽的比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
小说《围城》中的比喻类型多样,有虚实相涵的比喻,有哲理性的比喻,有夸张性的比喻等等。
这些比喻的喻体特征十分鲜明,或取喻于中外典故,或取喻于女性,或取喻于日常事物,或取喻于……同时,这些妙趣横生的比喻也展示了作者高深莫测的文学造诣。
关键词:《围城》比喻、讽刺、艺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人亚理士多德曾经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在《礼记·学记》中,也有“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的说法。
博依,就是广泛地引类取譬之意。
钱鍾书在他的《管锥编》中曾不止一次地引用过这两句话,足证他对引类取譬能力的重视,用他自己的话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正如诗评家李元洛所说:“钱钟书是一位运用比喻的高手,在小说《围城》和他的学术著作中,那精彩的层出不穷的比喻世界累累然如贯珠,粲粲然若繁花”。
著名文艺理论家郭绍虞先生则说:“钱钟书的小说也最长于设譬,所举的都是眼前事物,但是说来却能嘎嘎生新”。
据有人粗略统计, 《围城》一书的比喻多达七百多条,几乎页页皆喻,段段皆喻,简直到了无所不喻的地步,堪称比喻修辞的百花园。
毕业论文:《围城》的比喻手法赏析
毕业论文:《围城》的比喻手法赏析《围城》的比喻手法赏析《围城》的比喻手法赏析作者:宁文达指导教师:李华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笔锋犀利、寓意深远~具有历史的广度与深度。
特别是其中比喻修辞的运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可谓新奇而又贴切、绚丽多彩而又变化无穷。
本文以大量的生动具体的典例~对《围城》中比喻修辞手法进行专题论述~并希望通过对小说中比喻的特点、比喻的作用的分析~体现出钱先生幽默、奇谲、广博的风格。
关键词:比喻, 本体, 喻体~比喻的特点, 比喻的文学作用The Appreciation of Analogy Practices in“Besieged City”Abstract: "Besieged Cit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r. Qian Zhongshu, and is an excellent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ovel is critical, far-reaching implied, and of historical importance. The use of rhetorical devices, especially analogies, makes people amazing. These analogies are novel and appropriate, gorgeous and of endless change.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vividly typical cases, Thearticle discussed specially analogy practices, and is expected to embody Mr. Qian Zhongshu’ s humor,1《围城》的比喻手法赏析surprising and knowledgeable style through analyzing features and roles ofthe analogies from the novel.Key words:analogy, Ontologyyutifeatures of analogy, literary roleof ,,analogy围城的比喻手法赏析《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它通过描写抗战时期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讽刺了社会人生、道德的精神面貌,揭示了旧中国的腐败沉落。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
浅析《围城》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中的比喻有600多处,《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写尽人生的哲学书。
我们可以在《围城》中找到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钱先生无情的,真实的剖析着人性,凭借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小说当中包含了多种比喻手法,如,博喻,曲喻,明喻,暗喻,引喻等等。
小说中比喻的形式也是不落窠臼,新颖别致,使得深奥的地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比喻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仅仅可以深化主题,让读者更深刻的体会小说的中心思想,比喻可以描摹环境,起到良好的渲染气氛的效果,比喻还可以很好的刻画人物,使得人物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化,读者可以轻松的在身边找到相同的人物形象,帮助读者感知人物。
关键词:《围城》;围城比喻;钱钟书0 引言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小说中的比喻艺术更是值得称道,小说当中运用了600多种比喻,比喻的形式多样,风趣幽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深化主题,描摹环境,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人物形象。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经过多次再版,翻译成20多种文字,堪称中国文学的瑰宝。
《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写尽人生的哲学书。
我们可以在《围城》中找到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钱先生无情的,真实的剖析着人性,凭借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引起你我的强烈共鸣。
比喻可以对事物的一些特征进行渲染,使具象化,引发读者的联想或者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还可以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具体化,帮助人们理解深奥的道理,运用比喻可以使陌生变得熟悉,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
《围城》中运用了很多种修辞手法,如曲喻,象征,讽刺,博喻等,尤其是比喻的运用,使人拍手称奇。
围城当中的比喻运用随处可见,共有六百余处,其中明喻又最多,共543个,暗喻68个,借喻52个。
可见钱先生的匠心独运。
《围城》中的比喻不仅仅是形式丰富多样,而且风趣幽默,通过传神的比喻,将比喻意义鲜活话,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通过巧妙的比喻,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加深刻,深化了主题。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睛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2.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
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 红酒无一不酸。
且,事实证明,真正标志这一阶段文学创作实绩、代表这一时期文学 成就的不是那些现代主义作品,而是现实主义文本。关于这一点,我 们完全可以从当时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比例中感觉出来。“先 锋”文学在以其极端的、激进的叛逆姿态为文学提供了种种可能性时 也使自身陷入种种不可能性,最终阵亡于探索之旅。那些曾经叱咤 一时的新潮作家也不得不在读者的冷眼中重新回过头来向“新写实 主义”过渡。
总之,《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学者式的幽默'讽刺笔调。 这与鲁迅的截然不同:鲁迅用的是锋利无比的匕首,一触见血,给人 一种鲜血淋漓的感觉;钱钟书用的是尖锐的长针,乍看之下,对患处 没什么用,但像针灸似的对准医疗部位刺下,刺得深,刺得透,一疼 之后便觉舒畅无比,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有人说,作为一个高明 的讽刺家,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刽子手,刀落处头颅已经离开了脖子, 犯人尚不知觉。钱钟书就属于具有这种风格的幽默讽刺大师。
3.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 例l中,作者用暗喻手法将小男孩的眼睛比作两条斜缝;并将比 喻与比拟相结合,以眉毛与眼睛要害相思病来比喻两者之间距离的 “遥远”;并将小男孩的外貌比作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形象地说明 了孕育了这张脸的小男孩父母的丑陋。这种丑陋不仅仅表现在外貌 上,更表现在人格上,这其中隐约透露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但 含而不露。 例2中,主人公方鸿渐一心想讨鲍小姐的欢心,便邀请她吃饭, 可事与愿违,送上来的食物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作者把鱼比作已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内容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地描绘和无情地透视,使得小说有着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的手法,大量的奇妙比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本文尝试论述《围城》中比喻的一些特点,认为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形象比喻与逻辑推理熔为一炉,内容古今中外,形式丰富多彩,使比喻更加幽默、丰富而显得异常精彩。
关键词:围城、比喻、奇妙新颖、生动形象、幽默丰富、独特创新《围城》是我国现代著名学着钱钟书先生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美籍学着夏志清先生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营造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将来定与《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等古典名著同垂不朽”。
①《围城》的含义,作者借书中苏文纨的话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i这是对现实社会中夫妻关系所作的无情讽刺,实际上《围城》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内容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内涵。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从法国回国青年知识分子方鸿渐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赵辛媚、李梅亭、苏文纨、褚慎明、高松年、孙柔嘉等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上遇到的种种矛盾和纠葛,及其形象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壤上滋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那种空虚魂灵和病态的精神状态,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讽刺意义。
《围城》中,作者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赵辛媚等一系列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在语言上也是别具特色的,尤其以比喻使用得最多最精彩。
文中的比喻句很多,简直是信手拈来,可称得上是比喻之城。
据有人统计,在这部二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数百条,②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围城》中的比喻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千变万化,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钱钟书先生在文中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形式丰富多彩。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比喻艺术。
本文将从比喻的运用方式、比喻的功效展示、比喻在《围城》中的深刻体现、比喻对文学表达的重要性以及比喻艺术在小说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比喻的精妙运用,《围城》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比喻艺术不仅为《围城》注入了生动的意象,还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比喻的巧妙运用使小说更加生动与深刻,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也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作技巧。
通过分析《围城》中的比喻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围城》, 钱钟书, 比喻艺术, 比喻, 文学表达, 独特魅力, 艺术价值, 启示1. 引言1.1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比喻艺术《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比喻艺术。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展现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联系,来传达深层含义和情感。
在《围城》中,钱钟书大量运用了比喻,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戏剧性和想象力。
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方式非常多样化,既有明喻直接表达作者的主题和观点,也有隐喻通过暗示和象征来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作者通过比喻将人物、事件、情感等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得作品更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喻的功效展示在于通过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方式,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比喻艺术在小说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能够帮助作者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
《围城》的比喻艺术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2. 正文2.1 比喻的运用方式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也是《围城》中钱钟书先生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比喻的运用方式在《围城》中极为丰富多样,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也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谈《围城》的比喻语言艺术
浅谈《围城》的比喻语言艺术
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比喻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修辞方式,而且在各种文体中应用都非常的多,由于比喻有活泼生动,构思巧妙等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钱钟书先生对它更是情有独钟。
钱钟书先生所著的《围城》中的比喻更是语言艺术中经典,使人叹为观止。
在实际文学作品当中,比喻的运用手法非常的灵活多变,比喻的喻体可以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享受的阅读体验,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
本文将从比喻手法的多样性与比喻的文学作用、比喻语言三个方面阐述《围城》的比喻艺术,从更多的角度去把握作品,以便更好的把小说的语言特色和语言艺术理解到位,将小说的艺术魅力最大程度上展现出来。
小说围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现代文学小说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也是我国另一位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丈夫。
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以雄厚的知识储备而闻名,他的小说围城完美的将他的实力体现了出来,让读者看到钱钟书先生在这部小说当中展现出来的语言天赋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他可以把一部主题非常严肃的作品写成轻松幽默的风格,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钱钟书先生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可以不按常规思路写作,效果经常出人意料。
很多语言表达的方式都让人惊叹不已,他的作品当中关于修辞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
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这就是钱钟书先生对于比喻的评价,他也把这个思想完整的贯彻落实到他的小说围城当中。
小说当中处处都有奇思妙想。
修辞多变,特色新颖,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1。
《围城》中人物描写的比喻运用分析
《围城》中人物描写的比喻运用分析《围城》是我国讽刺小说史上继《儒林外史》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对《围城》修辞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归纳前人对《围城》的辞格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就单个辞格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对《围城》语言的总体分析。
从单个修辞格的角度看,《围城》中的比喻运用得生动形象,新颖独特,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它们的修辞功效主要包括凸显人物肖像特征,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真实再现社会生活画面等方面。
一、凸显人物肖像特征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所使用的比喻绝大多数新颖独特,出人意料却又极其形象,尤其在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上。
1.“张小姐是十八岁的高大女孩子,着色鲜明,穿衣紧俏,身材将来准会跟她的老大爷那洋行的资本一样雄厚。
”这段话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张小姐身材特征,凸显了张小姐的肖像,身材较胖,穿衣紧俏,更显出其身材。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某些相似点来打比方。
这段比喻的本体是张小姐的身材,喻体是洋行的资本,性质完全不同。
我们常见的比喻很多时候只需出现本体、喻体,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张小姐的身材”和“洋行的资本”之间的相似性并不凸显,所以这句话中同时出现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雄厚”,在现实语境下这样的比喻更加巧妙且耐人寻味,还有恰到好处的讽刺。
2.“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这句话是对比和比喻的兼用,通过对比凸显出她的眼睛灵活传神,通过比喻将一些女人的大眼睛空洞,只有表象而没有内容的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用政治家讲的大话来比喻,妥帖恰当,让人印象深刻。
二、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心理作为抗战初期知识分子众生相,《围城》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是隐性的,分散在人物的外貌、动作、对话等描写中,这里面作者所使用的比喻除了反映人物性格心理外,往往还能给人比较强烈的心理暗示,引发读者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内容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地描绘和无情地透视,使得小说有着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的手法,大量的奇妙比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本文尝试论述《围城》中比喻的一些特点,认为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形象比喻与逻辑推理熔为一炉,内容古今中外,形式丰富多彩,使比喻更加幽默、丰富而显得异常精彩。
关键词:围城、比喻、奇妙新颖、生动形象、幽默丰富、独特创新《围城》是我国现代著名学着钱钟书先生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美籍学着夏志清先生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营造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将来定与《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等古典名著同垂不朽”。
①《围城》的含义,作者借书中苏文纨的话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i这是对现实社会中夫妻关系所作的无情讽刺,实际上《围城》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内容有更为深远的社会内涵。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从法国回国青年知识分子方鸿渐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赵辛媚、李梅亭、苏文纨、褚慎明、高松年、孙柔嘉等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上遇到的种种矛盾和纠葛,及其形象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壤上滋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那种空虚魂灵和病态的精神状态,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讽刺意义。
《围城》中,作者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赵辛媚等一系列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在语言上也是别具特色的,尤其以比喻使用得最多最精彩。
文中的比喻句很多,简直是信手拈来,可称得上是比喻之城。
据有人统计,在这部二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数百条,②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围城》中的比喻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千变万化,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钱钟书先生在文中的比喻不落俗套,独特创新,形式丰富多彩。
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围城》中比喻手法的妙用。
一、丰富多彩的比喻类型“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
③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具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力量,它能使语言更具有形象性。
常用的比喻手法形式有明喻、暗喻、借喻等。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一书中不仅用了以上三种比喻形式,还灵活运用了反喻、博喻和统喻等形式,把比喻类型扩展到了极限。
这些丰富繁茂的比喻手法,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光彩,让作品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一般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比喻词来连接(5)。
如:“只听得阿丑半楼梯就尖叫嚷痛,厉而长,像特别快车经过小站不停时的汽笛,跟着嚎啕大哭”。
通过比喻词“像”把本体“阿丑的尖叫”和喻体“快车经过小站不停时的汽笛”连接在一起,生动地写出阿丑因不小心把柔嘉酒杯碰翻弄脏衣服被其母亲二奶奶痛打时的惨状。
再如“方鸿渐气的心头火直冒,仿佛会把嘴里香烟衔着的一头都烧红了。
”“把韩学愈买文凭的事麻口袋倒米似的全说出来。
”等都是典型的明喻。
在《围城》这部小说中,明喻是用的最多的比喻形式,充分显露出作者超人的想象力。
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
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本体和喻体之间往往用“是、成为、变成、等于”等喻词来连接(6)。
如“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
”“早晨出去还是个人,这时候怎么变成刺猬。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通过喻词“是”“变成”来联系,突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3.借喻借喻根本说不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来,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如:“她的话一部分是真的,加上许多调味的作料,鸿渐没法回驳,气哞哞望着窗外”一句中,作者就是直接用“许多调味的作料”来代替本体中的“一部分不真实的话”。
再如“她手上的无根香肠灵敏得很,在头发里抓一下就捉到个虱子,掐死了。
”作者直接用“五根香肠”这个喻体来直接代替未出现的本体“五根手指”。
本体虽然没有出现,但读者一看就知,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一眼即能看破,非常清楚明了,让人回味。
4.反喻本体和喻体并不完全类同,采用比喻的形式来表明本体不具有喻体某方面特性的比喻叫反喻(7)。
喻词往往用“不是”或“不像”。
如“行婚礼的时候,新郎新娘脸哭不出笑不出的表情,全不像在干喜事,倒像……不,不像上断头台,是了,是了,像公共场所‘谨防扒手’下面那些积犯相片的表情。
”这个例子从所要说的食物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状,用“本体未必像喻体”的格式表示出来。
再如“请他吃的饭未必像扔在尼罗河里的面包,过些日子会加了倍浮回原主”。
5.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来连续说明本体的比喻叫博喻”(8)。
如“有人失恋,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时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敬佩。
”作者从正反两反面来设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有人失恋的伤心,非常幽默,同时也刻画出了人世间的众生相。
再如“那女孩年纪虽小,打扮得脸上颜色赛过雨后虹霓,三棱镜下日光或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
”充分写出了公务员女儿打扮得过分妖艳,不相时宜的丑陋面目。
使用博喻,能充分强化本体的性质,状态,使读者能获得更多更真切的心里感受。
6.统喻“用一个喻体来比喻几个本体”,这样的比喻叫做统喻(9)。
如“鸿渐生平最恨小城市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两方补丁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喻体“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来比喻“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抓住本体和喻体间的相同点,生动、贴切地将喻义表达出来了。
再如“方鸿渐把这种巧妙的词句和精密的计算来抚慰自己,可是失望遭欺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都不肯平伏,像不倒翁捺下去又竖起来,反而摇摆得厉害。
”二、喻体新颖奇特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的比喻运用能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位谐趣横溢、博通古今中外的才子。
比喻的价值大小与它的喻体是密切相关的,喻体内容的别致新奇独特是比喻成功的关键。
在此方面,钱钟书使用的比喻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善用抽象观念一般情况下,比喻大多数都是以具体的事物来比具体的事物,或者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抽象的观念道理,让人容易理解并加深认识。
而钱先生的有些比喻却是用比较抽象的观念来比具体的事物。
如“下身的裤管,肥粗圆满,毫无折痕,可以无需人腿而卓立地上,像一对空心的国家柱石”。
有泥浆的“裤管”是形象具体的,而喻体“空心的国家柱石”是抽象的,用抽象比具体比来新颖独特。
再如“唐晓芙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用抽象的“政治家讲的大话”来比喻具体的“女人的大眼睛”新颖独特。
2.巧用想象情境文中有些比喻不是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作为喻体,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来作为喻体。
如“曹元朗推开扇子,高声念了一遍,音调又像和尚施食,又像戏子说白”。
作者用两个创造性想象的画面刻画出曹元朗故卖姿态的丑陋嘴脸,滑稽可笑。
再如书中写方鸿渐失恋以后,赵辛媚在他面前提起唐晓芙,鸿渐的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
譬如黑夜里两条船相迎擦过,一个在这条船上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
作者通过想象出的两个画面来比喻方鸿渐与唐晓芙分手后极度失望的心理,刻画惟妙惟肖。
3.妙用通感联想“通感联想,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10)。
换句话说,由某一门艺术的感觉转化为对另一种艺术的感觉。
《围城》中的比喻有不少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让本体和喻体在所表达的过程中相互转化和沟通,这样使语句更具表现魅力。
如“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唐小姐不笑时脸上还依恋着笑意”是视觉,能看得见的,而作者把它比喻成看不见但能听得到的“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作者运用通感联想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富有韵味。
再如“她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翼像火炉上烧滚的水勃勃地掀动壶盖”。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比喻抽象的心理感觉,就生动形象地把那种难以体会的心理感觉活龙活现地表达出来。
三、蕴含丰富多彩1.知识性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中的比喻知识广博,它的喻体融入文学、科学、哲学、宗教、民俗、典故等多方面的知识,比喻独具特色,意蕴深远,阅读了此书让人目不暇接。
作者借用比喻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性,真实地写出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使《围城》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让人百看不厌。
如文中写道:“这吻的份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钱钟书先生用了两个宗教知识和一个民俗知识写出了“轻轻一吻”的份量,表达了方鸿渐与苏文纨之间“近而远之”的亲近,把两人在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微妙心理生龙活虎地表现出来,让人拍案称绝,再如“桌子就象《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夫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作者运用典故,逼真形象地写出了方鸿渐和鲍到饭店吃饭时饭店脏乱的情景。
典故的大量运用使《围城》比喻知识性更为突出,作者引用了许多中外典故使文章语言活泼、优雅,更加意味深长。
再如“这一张文凭,仿佛又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2.幽默性钱先生是位幽默的学者,《围城》中的幽默的比喻,常常让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如“有人失恋,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
或者时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敬佩。
”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比喻失恋后伤心,非常幽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世间的众生态。
再如小说中写船到香港的时候,方鸿渐与鲍小姐到岸上去吃西餐,有一段生动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激凌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该热的不是热的,该凉的反是热的,该酸的不酸,不该酸的反而很酸,鱼和肉变味不新鲜,被夸张成海军陆战队和潜水艇上的士兵,两者搭配在一起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
钱钟书在《围城》这部小说中的幽默精致而又俏皮,含蓄而又机智,整部小说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3.讽刺性讽刺性也是《围城》语言特色之一。
小说主要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文中作者用了许多讽刺性的比喻对众多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态作了或深或浅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