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尖煤矿高温高湿环境的治理技术
夏季矿井水害治理
![夏季矿井水害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c8f59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1.png)
夏季矿井水害治理夏季是矿井水害治理的重要时期,也是矿井水害治理的难点时期。
受气候的影响,夏季地下水位一般会上升,矿井水也会随之上升,导致矿井内部水压增大,地质条件不好的矿井更容易遭受水害。
因此,夏季矿井水害治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关注和加强。
首先,夏季矿井水害治理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计划。
一旦夏季到来,就意味着矿井内部水位会上升,这就要求矿井管理部门提前制定洪水防治预案,对应急措施进行明确,并加强防范措施的管理和实施。
为此,矿井需要做好水害监测和预警工作,确定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应对措施,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
其次,夏季矿井水害治理需要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
在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矿井内部的设备容易受到损伤,矿井的漏水或淹水风险会大大增加。
因此,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运营,矿井管理部门应该对重要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稳定性。
再次,夏季矿井水害治理需要加强排水能力。
由于夏季地下水位上升,因此在夏季对矿井的排水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增强矿井的排水能力来保障矿井的安全运营。
因此,在夏季期间,矿井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地强化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清理沟渠、疏通排水管道等,确保矿井的有效排水。
最后,夏季矿井水害治理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
矿井内部的安全风险是非常高的,而夏季天气高温、潮湿,人员易疲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在夏季期间,矿井管理部门应该对员工进行特殊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也应制定相关安全预案,加强安全管理和现场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矿井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安全。
总之,夏季矿井水害治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加强管理和现场监管。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矿井水害和保障矿井的安全运营。
同时,也需要各级领导、矿井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矿井水害治理工作,全力保障矿井的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井下局部降温技术在三河尖煤矿的应用
![井下局部降温技术在三河尖煤矿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4d22080740be1e650e9a53.png)
( 州 矿务 集 团有 限公 司 三 河 尖 煤 矿 , 江 苏 沛 县 徐 2 l1 2 6 3)
摘 要 : 随着矿 井 开采 深度 的增 加 , 高温 热害 问题 越来 越 突 出。介 绍 了三河尖 煤矿 7 2 l 作 20 工
面 热害 的基 本 概况 及其 主要危 害 。该 矿通 过 实施 局 部制 冷 系统 前后 温度 变 化 的分 析 , 采取 了 有针 对性 的 防治措 施 , 立井下 适 宜 的作 业 环境 , 护现场 作 业人 员 的身体健 康 。 建 保 关键词: 矿; 煤 高温 热 害 ; 冷 系统 ; 部 降温技 术 制 局 中图分 类号 : D T7 文献 标识 码 : B 2 2 制 冷机 组 的结构 布置 .
却 器将 空气 温 度 降 至 1 8~2 ℃ . 冷却 器 出风 口甩 0 在 出三通 .一趟 风筒 接 至轨道 巷 .一 趟风筒 接至 运输
过 了《 矿安 全规 程 》 O 煤 12条 的规定 。现场 施 工 人员 出现头 痛 、 头晕 、 鸣 、 心 、 耳 恶 呕吐 、 中暑 现象 。
的“ 汽压 缩 ” 制 冷循 环 . 用 工 质 相变 产 生 的潜 蒸 式 利 热, 通过 压缩 、 冷凝 、 流 、 节 蒸发 4个 过程 的封 闭循 环
3 机械 制 冷 机 组 的 使 用 效 果
从 制 冷机使 用前 后测 温情 况 可 以看 出 .2 O 轨 72l
道 巷迎 头 温度 下 降 0 8 . ℃.相 对湿 度 降低 3 6 : . % 掘 进 头 开 窝 口温 度 降 低 l _ , 对 湿 度 下 降 48 : 相 %
巷 , 冷 风 通 过 风 筒 ( 道 巷 风 筒 长 度 9 Om, 输 把 轨 5 运 巷风 筒 长度 9 Om)送 到掘 进 巷 道 中 .降低 空气 温 0
三河尖煤矿吴庄区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
![三河尖煤矿吴庄区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877b6b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4c.png)
!"#!$%&$'(')*+&,-./&$01$21(3$&)%$1))$)6三河尖煤矿吴庄区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汪善好4刘孝刚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江苏徐州!%%#*#&摘4要 介绍三河尖煤矿吴庄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上!对矿井主要含水层!充水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矿井主要充水通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手段#关键词 充水因素$含水层$富水性$防治手段44三河尖煤矿吴庄勘探区位于半封闭的滕县背斜储水构造水文地质单元的西南侧#该储水构造东部由于受N$'+又称程楼断层#正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1%R C16R"落差($%C6%%7,和田岗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16R"落差%C31%7,的作用"造成了奥陶系含水层与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多处对口接触"成为本单元煤系地层接受奥陶系含水层补给的进水口##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吴庄区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地层"上覆白垩C侏罗系地层"下伏奥陶系地层"均被第四系松散层所掩盖#共有两个含煤组"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发育$1$$8$)$$))煤层和下二迭统山西组发育1$'煤层#+),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层的岩性特征$空隙性质及地下水埋藏条件"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含水层组!B&孔隙潜水C承压水含水层组#主要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厚)$)&%%C)6$&867"平均)(0&307"东南薄"西北厚"富水中C弱#i&裂隙承压水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有白垩C侏罗系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组$上石盒子组底部奎山砂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组$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组和山西组1$'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组"富水性中C弱#,&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该含水层主要有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和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弱#+(,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B&本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太原组地层"因而山西组砂岩含水层组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组是本区煤层开采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其各含水层间通过导水裂隙带发生水力联系"联系程度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i&第四系含水层与含煤地层含水层间有厚度较大的白垩C侏罗系和下石盒子组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无直接水力联系#,&上石盒子组底部奎山砂岩含水层与含煤地层含水层之间有厚度较大的下石盒子组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无直接水力联系#M&下石盒子组底部分界砂岩含水层"与山西组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间距平均约3)7"煤层采动时"可能通过导水裂隙带或冒落导水裂隙带发生水力联系#a&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与太原组)$煤间有太原组底部和本溪组平均30&$$7的相对隔水层"可能通过导水裂隙带与太原组下部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构造吴庄区位于三河尖井田西部"张庄断层以西"N$p C N)3断层以北"区内构造相对发育"对具有一定的导水性#褶皱构造十分发育"对采掘活动影响较大的有张庄向斜$张庄背斜$西谢庄向斜$西谢庄背斜*断层落差.$%7的$0条"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只有一条"落差.(%7断层有张庄断层$N$'断层及N)3断层"这些断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的边界部"其展布方向分为近=S向和A=向两组#&充水因素分析(&$开采山西组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1$'煤顶底板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富水性弱"以静储量为主#+),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四灰含水层"其补给途经主要为断层两侧的导水裂隙带#该含水层井下揭露时"具疏干特征"不会对矿井充水造成太大威胁#其次是下石盒子组分界砂岩含水层"其补给途径主要是导水裂隙带和1煤采空冒落裂隙带"该含水层井下可疏干"故也不会对矿井充水造成太大威胁#(&)开采太原组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无名灰是$1煤直接底板"$8煤直接顶板"是开采$1煤$$8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十二灰是)$煤直接顶板"是开采)$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各层灰岩富水性弱"以静储量为主#+),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该含水层为区域强含水层"为区内各煤系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源"其补给方式是通过导水裂隙带越流补给#正常情况下"因距)$煤有307左右的$太原组底部和本溪组相对隔水层"同时奥陶系上部八陡组+0%7左右,和阁庄组+$$%7左右,富水性较弱"故对矿井开采影响不会太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奥灰含水层是不均一含水层"局部裂隙发育地段富水性可能较强+)$2$孔泥浆全漏失,"而且吴庄区本溪灰岩厚度较大"因而开采本区太原组下部煤层时"应对奥灰含水层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充水通道+$,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吴庄区开采煤层为山西组1煤层"倾角6C$0R"煤厚%&1C(&%7"根据计算冒落带高度为)&8 C$%7"裂隙带高度$$C387"本区1煤顶板到分界砂岩高度367"裂隙带高度超过分界砂岩顶板"矿井生产期间也发生过1煤层采后通过冒落裂隙带导通上部砂岩裂隙水涌出"但水量不大"易疏干"对矿井涌水构不成大的影响#+),断层破碎带#一些大中型断层破碎带易导通太原组灰岩水和奥陶系灰岩水造成矿井水害事故发生"我矿在东翼采区巷道靠近孙氏店断层时曾出现过断层破碎带导通奥灰水现现"在西翼采区也曾出现由于张庄断层破碎带导通太原组灰岩水涌水现象等等"这都说明了断层破碎带是矿井主要导水通道# +(,封闭不良钻孔#勘探期间钻孔封闭不良也会造成矿井重大水害"我矿在南翼采区巷道揭露$62$钻孔时"曾发生涌水事故"水量)67(*`"由此可见"封闭不良钻孔联通各含水层"形成导水通道#)矿井防治水建议根据矿井以往的工作经验"本区影响开采的水害因素是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太原组灰岩水以及奥陶系灰岩水"应针对不同水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水措施"做到以防为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对富水区域"应编制专门防治水措施"以确保矿井生产安全#+$,煤层顶板砂岩水和太原组灰岩水"应首先利用物探手段"查明采掘活动区域富水异常区"其次利用钻探工艺对富水异常区进行探放#+),奥陶系高压灰岩水"主要是通过大型断层破碎裂隙带为导水通道"对于这种水害主要采取留设合理的断层防隔水煤+岩,柱"严禁开采断层保护煤柱#+(,封闭不良钻孔防治"可以先采取物探手段探测是否有富水异常"结合钻探验证"防患于未然#+3,完善矿井水害在线监测系统"在奥灰水文观测孔和21%%水仓等地点建立水文动态监测系统"随时掌握矿井水文动态"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矿井长治久安#参考文献'$(徐田高&煤矿突水危险度研究'5(&中国煤炭地质! )%%'!)$%)&,3(236&作者简介 汪善好%$'0'2&!本科!地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地质及防治水研究#&&#!科技风"#$%年$$月环境科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徐州三河尖煤矿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水对策
![徐州三河尖煤矿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水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619303b43323968011c92ff.png)
关 键 词 : 文 地 质 条 件 ; 水 因 素 ; 治 水 措 施 ; 失 河 煤 矿 水 充 防 三 中 图 分 类号 : 6 1 T 7 5 P 4 . D 4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W at r Filng Fa t e li c or Ana y i nd M i a e nt o l ss a ne W t r Co r l
质
CoAL GE0L0GY oF CHI NA
V0.2 N01 1 . 2 1 NO . V 2 0 01
徐 州 三 河 尖 煤 矿 充 水 因素 分 析 及 防治 水 对 策
刘孝 刚, 张桂 俊
( 州 矿 务集 团三 河 尖 煤 矿 , 苏 徐 州 2 1 1 ) 徐 江 2 6 3 摘 要 : 介 绍 矿 区地 质 及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的 基 础 上 , 矿 井 的 充 水 因 素进 行 了较 为 全 面 的分 析 , 出 矿 井 的 主 要 充 水 在 对 指 水 源 是 山西 组 砂 岩 裂 隙 水 、 原 组 灰 岩 岩 溶 裂 隙 水 和 奥 陶 系灰 岩岩 溶 水 ; 水 通 道 主 要 是 断 层 破 碎 带 和 隐 伏 陷 落 构 太 充
z n s a d h d e u sd d sr cu e , h l h n n o me a i g z n s a d w t rc n u t d z n sa e s c n a y o u e wae o e n i d n s b i e tu t r s w i t e mii g f r d c vn o e n a e o d c e o e r e o d r .T s t r e
造 , 次 是 采 矿 形 成 的 冒落 带 和导 水 裂 隙 带 。 合 历 年 的突 水 资 料 , 析 了三 河 尖 煤矿 历 次 发 生 水 害 事 故 的原 因 。 其 结 分 针
6-第六章 矿井热湿污染及其防治
![6-第六章 矿井热湿污染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6ae7e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a.png)
但是,在通风降温和制冷降温之间有一个开采深度极 限。在这一深度极限以下,必须采取额外的制冷措施才 能将部分热负荷转移到地表。
图6-3 国外井下热环境下 工人工作
第一节 矿井热、湿污染源
一、矿井热污染源
1、地面空气温度 入风气温过高是小型浅井和大型深井建井时期夏季高
温的主要原因。
2、空气压缩放热 3、岩石温度影响(原岩放热) 4、矿岩氧化放热 5、机电设备放热 6、矿井热水散发的热量 7、其它热源——人体散热、爆破放热、凿岩、照明、
徐州三河尖矿,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潘一、潘三矿等 矿井建井期,均达到30~35℃的高温热害,使工程进 度受到影响,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矿-800m水平开 拓掘进,丰城建新矿-600m水平开拓掘进遇到31~ 35℃的高温热害问题,峰峰集团公司梧桐庄矿在掘进 工作面遇到高温热水涌出,致使掘进工作面风温高达 34℃,类似的高温热害在我国还有许多。
3、容易引起病变(如白内障、风湿、关节炎、脊 椎炎、皮肤病等)。
4、加速设备损耗,缩短使用周期。 5、容易引起煤矿的自然发火。
第二节 矿井热、湿污染的危害及 防治
二、矿井热污染防治措施 (一)非(人工)机械制冷降温 1、利用天然冷源(或低温岩层)降温
天然冷源包括深层地下水、天然冰、可燃冰等。 深层地下蓄水层是指深度在地表之下1公里左 右的蓄水层。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 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 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距地表最浅的年温度变化小于 0.1℃的带称为恒 温带(厚度3-5m)。下表为我国若干地区恒温带数据。
煤矿高温防治措施
![煤矿高温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9de74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1.png)
汇报人:2023-11-22contents •煤矿高温产生的原因•高温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煤矿高温防治的措施•煤矿高温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煤矿高温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煤矿高温防治的案例分析目录煤矿高温产生的原因煤层埋藏深度越深,地热梯度越高,井下巷道受到的地热影响越大。
煤层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可能使煤层暴露在高温地层中,导致井下高温环境。
岩浆侵入煤层或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源可能使煤层温度升高。
030201地质原因采用长壁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等采煤方法时,由于采煤工作面大、暴露面广,容易产生大量热量。
采煤方法机械化采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机械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井下高温环境。
机械化程度通风不良、风量不足或通风设施不合理,都会导致井下温度升高。
通风条件生产工艺原因煤矿工人在高强度体力劳动中产生大量热量,加上劳动环境封闭,热量难以散发。
劳动强度长时间连续劳动使工人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高温影响。
劳动时间缺乏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如隔热服、降温设备等,使工人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受到伤害。
劳动保护措施劳动环境原因高温对煤矿生产的影响高温环境导致矿工身体不适,影响工作效率和体力消耗。
高温会导致设备效能下降,增加故障率,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采煤机等自动化设备失灵,造成停工和安全隐患。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高温环境下,矿工容易疲劳,长期从事此类工作可能会引发职业病。
高温引起的身体不适,可能影响矿工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增加事故风险。
高温可引起矿工中暑、脱水、甚至休克等健康问题。
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对煤矿安全的影响高温可能导致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安全事故。
高温环境会使煤壁变得脆弱,易发生坍塌事故。
煤矿高温防治的措施增加绿化面积在矿区范围内增加绿化面积,种植耐旱、抗高温的植物,以降低矿区温度,改善劳动环境。
建立隔热休息室为井下工人建立专门的隔热休息室,室内配备有降温设备和休息设施,让工人在高温作业后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和降温。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7454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7.png)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属矿山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浅层矿藏的逐渐枯竭,矿山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导致了深部开采环境的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湿热环境下,深部开采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如何有效地预测湿热环境下的深部开采情况,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成为了当前金属矿山开采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湿热环境对深部开采的影响湿热环境是指矿山深部开采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环境,通常表现为高温、高湿、潮湿等特点。
这种环境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的体力消耗加剧,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现象,甚至危及生命。
湿热环境还会影响矿井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增加开采难度和风险。
为了有效预测深部开采湿热环境的情况,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
监测系统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在矿井中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氧气含量、气体浓度、风速等关键参数,可以有效评估湿热环境的变化趋势,预警潜在的危险。
借助现代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技术,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模拟预测,为矿工提供更加精准的工作指导。
三、湿热环境下的综合治理技术除了预测,如何对湿热环境下的深部开采进行综合治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通风制冷、降尘除湿、高效抽排等多方面措施。
通风制冷是最常见的治理手段,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调节气流和温度,改善矿井空气质量,降低温度和湿度,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
降尘除湿则主要针对湿热环境中存在的灰尘和湿气问题,采取吸尘、除湿等方式,净化空气,保护矿工健康。
高效抽排可以有效地排除矿井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率。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测和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挑战。
三河尖煤矿深部高地温区域局部降温技术分析与研究
![三河尖煤矿深部高地温区域局部降温技术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154a8be53a580216fcfe16.png)
摘要 随 着煤矿采场的延伸,高温热害 对安 著降低 ,医学研究表 明 ,在热环境作 业的工人 工作面所 需制冷量进 行计算 ,计算范 围为工 作 全生 产 的威胁 已越 来越 大 ,治理 热 害刻 不 容缓 。 视觉——运动 反应潜伏时 间随 着环境 气温升高 面入 I至工作面 上 口,计算结果如下 : Z l 出 本文从局部高温热害采掘工作 面所需制冷功率考 而延长 ,因此 容易发生事故 ,气温在3 ~3 ℃ O 7 以工作面上 出 口温度降到3  ̄ 0C以下为准 , 关键 词 }高温热害 技术分析 制冷设计
降温工作刻不容缓。 三,井下热环境危害
从 72 1 2 0 工作面资料 看,掘进工作面的送风 按 照相 关规 定 ,三 河尖 南翼 区域 井 田大 部分 量 为5 0 / n;最热的时候 ,工作面 进 口的 0 m3 mi 为二类 热害 区。根据 《 煤矿安 全规程 第 1 2 0 温 度和湿度分 别为2 ℃和9 % ,回风流 的温 度 9 3 条规 定 :生 产矿 井 采掘 工作 面空 气 温度 不得 和湿度分 别为3 ℃和 10 7 0 %,经粗略计算得出 : 超过2  ̄ 6C,机电设备硐室 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当将机组布 置在现 有联络 巷前的时候 ,选 用… 3  ̄;当空气温度超过时 ,必须缩短超温地点 0 台Z L - o  ̄ 冷装置时 ,机组在该工作条件下 J l 5o 1 工作人 员的工作时 间,并给 予高温保健待遇 。 的制冷量为4 O w ,制冷机组出 口处温 度能够 5k 采掘工作面的 空气温度超过3  ̄ 0C、机电设备硐 降到 1  ̄ 经过 10 米的隔热风筒输送到工作 面 7 C, 50 迎头 的时候 ,掘进迎 头风筒 的出 口温度能够达
尖区为现生产 区 ,正在开拓刘 庄区和补勘 吴庄 司生产 的移 动式大 气降温机组 。经过 经济 、技 上 升 ̄ 3  ̄ L4 J C。此温 度显然不能满足 工作 面的降 儿 一5¨ O 区。矿井现 有5 个水平 ,即- 2 m、一 3 m、一 术比较 ,夹河煤矿使用的z l 0 矿用隔爆兼 温 需 求 。 40 50 70 、-8 5 —9 0 0m 3m ̄1 8 m水 平 ,现 刘 庄 区 已延 深 本质安全型 制冷装置具 有制冷效果好 ,价 格低 当选 用 两 台 z 1 0 f 冷 装 置 时 ,机 组 儿 —5 0 ̄ 0 到一9 0 8 m水平 。目前 ,矿井主要开采山西组7 廉,运行稳定等优点。 、 在该工作 条件 下的制冷量为9 0 W ,通过 它的 0k
奥陶系突水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的若干问题
![奥陶系突水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的若干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a5be21af45b307e87197cb.png)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
——实例与经验
矿山防治水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单 纯排水发展到复杂的预先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疏干; 从简单的堵漏发展到现代的注浆和构筑防渗墙技术, 已使许多过去因水害而不能开发的矿床得以安全开采 ,严重的水害矿山得以根治 。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
——实例与经验
焦作矿区 “立足矿井,预防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的防治水方 针,采取综合治理的防治水技术与措施。主要技术措施有: (1)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6)推广使用新技术
利用业已成熟的井下直流电法探测技术、瑞利波探测技术和工作面坑道透视技 术对生产区进行探测。查明生产区底板岩溶含水层富水情况,确定生产过程中 发生突水的机率,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
——实例与经验
义 马 矿 务 局 新 安 煤 矿 于 1999年 11 月 5 日 发 生 了 突 水 量 达 4257m3/h的特大型奥灰突水灾害,并于当月7日矿井被淹。 后根据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了“上阻,中拦,下堵” 的立体堵水方法,封堵了突水信道,解放被淹矿井,堵水 效果良好。 所谓上阻,即在突水巷道和破碎带进行固料填充和注浆, 设置阻水障碍,增加对地下水涌入巷道的阻力; 中拦,即在中间L1-3灰岩段通过注灰砂浆拦截下部O2 灰岩 水的信道或通过L1-3灰岩含水层的间接涌出; 下堵,即在O2 灰岩含水层或断层破碎带地段进行充填和注 浆,彻底切断O2灰岩水对突水点的补给通道。
1.4 21102工作面突水情况 21102工作面突水情况 21102 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概况——位于太原组西一、西二 采区,该工作面为三河尖煤矿太原组首采工作 面。工作面走向长1136m,倾斜长85m,采深为 -770.8 至 -831.2m , 煤 层 倾 角 16°-20° , 煤 厚 1.1-1.8m,煤层直接顶板为十二灰,厚度5.2m ,老顶为泥岩,厚15m;直接底板为泥岩,厚 0.7-1.1m,老底为细砂岩,厚2.7m。21煤层底 板距奥灰45.62m,距离富水的奥灰马家沟组约 为200m。211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涌水量一 直在2m3/h左右,至突水时工作面回采330m。
三河尖煤矿热力参数测定及热湿源危害分析_宋晓燕
![三河尖煤矿热力参数测定及热湿源危害分析_宋晓燕](https://img.taocdn.com/s3/m/41f41fe3551810a6f4248606.png)
第8卷第12期2012年12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8No.12Dec.2012文章编号:1673-193X(2012)-12-0174-05三河尖煤矿热力参数测定及热湿源危害分析宋晓燕1,谢中朋2,3(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160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26)(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确定合理的测试方法、路线,并在对三河尖煤矿热环境参数进行分级的基础上,沿主要进、回风路线对矿井温度、压力、风速、密度、含湿量、相对湿度、热焓以及湿卡他度等热环境参数进行详细测定,进而对地面流经采掘工作面过程中风流路线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
由测算数据得出风流自地面至采掘工作面热环境参数变化规律及热湿源分布,进而确定了新暴露围岩及综采工作面围岩散热为井下最主要热源,为三河尖煤矿热湿源确定及热害治理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矿井热害;高温;湿卡他度;热参数;围岩中图分类号:X936文献标志码:AHeat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of sanhejian mine and research of heat-harm causeSONG Xiao-yan1,XIE Zhong-peng2,3(1.Safety Engineering College,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1601,China)(2.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titute,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100026,China)(3.Resour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testing methods and routes,the mine temperature,pressure,wind speed,density,moisture content,relative humidity,enthalpy and humidity catarrh of heat environment parameters were detailed determination along the main fresh air and air return route,on the basis of the Sanhejian mine heat envi-ronment parameters graded.And analyzed the wind route changes law from ground to mining working face in de-tails,and g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n obtained the law of heat environment parameters vari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and humidity source by the measured data.Finally identified that heat dissipation of new ex-posure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surrounding rock were the main heat source under-ground,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Sanhejian mine to identify heat wet source and manage heat-harm factors.Key words:heat-harm in mine;high temperature;humidity catarrh;thermal parameters;surrounding rock收稿日期:2012-10-24作者简介:宋晓燕,讲师,研究生。
XX矿高温热害综合治理措施
![XX矿高温热害综合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545ff658fb770bf78a55e8.png)
XX矿高温热害综合治理措施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编制:审核:安检:副总:总工:由于已经进入夏季高温季节,目前我矿井下气温逐渐升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西翼、南翼区域,高温热害现象已经影响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为缓解高温热害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特制订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通用措施:1、优化通风系统⑴调整矿井各区域需风量,对各地点实际用风依据集团公司风量计算细则要求重新调配风量,对高温异常地区,在保证风速不超限的情况下,尽量增加高温异常区的进风量。
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加大排出热量、降低风温,有效改善人体的散热条件,增加人体的舒适感。
⑵在高温异常区域要设点进行测风,原则上每周不得少于2次,每天瓦斯员兼职三班测温度,通风员每周测温次数不得少于2次,并根据矿要求随时进行测风测温。
将实测数据及时统计汇总,以便分析研究下一步降温对策。
⑶在高温季节,掘进工作面若供风距离超过1000m,采用其他措施无明显降温效果时,要及时采取双风筒供风。
⑷规划科设计采掘通风系统方案时,尽量考虑降温因素:①尽可能减少进风路线的长度。
②尽量避免煤流与风流反向运行③尽量将运输巷设置为回风巷,开关列车等机电设备设置在回风流中。
④从降温方面和防灭火综合考虑,各工作面尽可能采用下行风,进一步降低工作面的温度。
⑤在风量允许的情况下,皮带巷采取独立供风,或仅作为采区的辅助进风巷道,避免进入采区的进风流中。
⑥尽量避免进风路线通过采空区。
2、做好人员个体防护⑴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某些工种(在温度大于30℃的工作环境内)可采用轮岗作业和双岗作业,但所有工种必须在现场交接班,在生产组织和劳动工艺上要有适当调整,采取必要措施,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⑵按规定发放工人高温补贴。
⑶对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含盐或含酸饮料,配送富含营养的班中餐;为高温地区的施工单位每班送淡盐水,在休息峒室准备足够的生理盐水,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施(担架等设施);⑷及时发放仁丹、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药品;⑸医院安排人员到高温地区的施工单位进行培训,使全体职工能熟练掌握预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后的应急处理办法,以及人员的自救和互救方法;⑹对高温地区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凡是查出有慢性病、身体虚弱者,严禁在高温区作业;⑺通计中心要在高温异常区域装上通信电话,保证信息通畅。
矿井高温治理措施
![矿井高温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fa1ac008a1284ac8504330.png)
矿井高温治理措施进入夏季以来,随着地面大气气温升高及11151机巷排水、井下大泵房排水的影响,我矿1#泵房、2#泵房及11151采面(尤其是11151中巷)作业地点温度明显升高,一般在32-36℃,职工工作环境较差,影响身体健康和劳动效率,同时也影响主要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高温作业地点的气温,改善现场作业环境,采取如下治理措施:一.一般措施1.坚持定期测风制度,加强通风管理,科学计算风量,合理分配,确保各用风地点供风量满足需求。
加强巷道维护和日常检查,防止巷道失修或巷内物料堆放面积超过巷道断面的1/3。
2.井下通风设施状态除通风部门根据需要调节外,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严禁同时敞开两道风门。
对于损坏的通风设施必须及时进行维修。
3.巷道水沟应加盖水沟盖板,对于损坏、缺失的,应及时更换或补齐,减小流水散热及蒸发,增加空气温度、湿度。
具体由机三队负责主要进风巷、调度线水沟盖板管理。
地测人员测水后,应及时将盖板改好。
4.在温度超限地点处理结束前,应加强个体防护,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并按规定给予高温补贴。
现场保证职工饮水,每人应配发水壶、毛巾、布鞋等用品,井下供水车保证及时供水。
现场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应减小劳动强度或暂时撤到11151机巷内休息,对因受高温影响而身体感到严重不适的职工,班组长安排专人护送升井、检查。
5.对主副井泵房水仓进行封闭,隔绝水仓热源,防止大量热量进入大巷进风流中。
二.局部措施1.泵房降温主、副井泵房因配风有限,设备运行台数较多,且主进风道(泵房管子道)风流温度达28-30℃,主要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1)在副井泵房(1#)回风道内增设一台风机,增加泵房内风量,加大热量排散能力。
2)主井泵房(2#)因主井底巷道布置较复杂,主井泵房硐室与临时泵房分开布置,且临时泵房位于上风流,配风较少,硐室内温度较主体泵房高。
为了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建议改变排水泵运行制度,将临时泵放台泵作备用泵,主要运行主井泵房的排水泵满足排水需要;另一方面,在主井泵房管子道内增设一台风机,增加泵房的配风量,加大热量排散能力。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b5c40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7.png)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
关键技术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在湿热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高温、高湿、有毒有害
气体、地质灾害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矿山生产安全和高效开采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开展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针对湿热环境下矿山的高温、高湿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预测和
治理。
例如,通过地下水文地质勘查和数值模拟分析,预测矿山深部水文地质情况,为矿山开采提供依据。
同时,采用地下水抽采和降温技术,有效降低矿井温度和湿度,改善矿山工作环境。
其次,针对矿山深部开采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问题,可以通过瓦斯抽采和通风系
统建设等技术手段进行治理。
瓦斯抽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瓦斯浓度,降低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
而通风系统建设则可以保持矿山内空气流通,减少矿工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
此外,针对矿山深部开采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需要开展地质灾害风险
评估和预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通过地质勘察和监测技术,对矿山地质构造进行全面了解,及时预警地质灾害风险。
同时,采用支护技术、降水技术等手段,加固矿山围岩,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湿热环境预测及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地下水
文地质勘查、瓦斯抽采、通风系统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预测和治理矿山深部湿热环境下的各种问题,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高原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措施
![高原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53dc1f90c69ec3d4bb750d.png)
高原煤矿水害防治措施第一节矿区主要水害类型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及参矿区历史的调查,矿区存在水害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老窑透水。
据访查,区域内均有居民开采史,在浅部形成了老窑采空区,存在老窑积水之患。
2、大气降水。
由于煤层顶板厚度较薄,顶板多为不稳定顶板,且厚度小于安全厚度,大气降水通过裂缝、塌陷坑等直接渗入井下,形成矿井涌水。
3、灰岩岩溶裂缝水。
由于煤层顶板厚度较薄,多为不稳定顶板,且厚度小于安全厚度,当围岩体平衡受到破坏产生后生裂缝,其裂缝贯穿煤层上覆灰岩岩溶裂缝含水层时,灰岩中的地下水通过后生裂缝(或断层裂缝、溶裂)直接进入下,形成井下涌水。
第二节水害防治措施根据矿区的主要水害类型,应采取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措施。
1、探放水措施开采中随时作好水害分析预防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矿井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探水眼的布置一般呈放射状布置,中间眼方向为巷道方向:超前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不得小于20M,探眼的数量不得小于3个。
本矿超距全采用20M。
(详见钻孔布置图)打开隔离煤柱前必须探放水。
接近可能与地表水体相通断层(较大裂缝)破碎带时必须探水。
煤层未封闭又可能突水的钻孔时必须先探放水。
煤层顶板为长兴大隆灰岩,含水层及浅表老窑采空积水区存在时,应当监测预计“三带”发育高度,当导水裂缝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采空积水区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超前放水并建立排水系统。
煤层底板有承压水时必须探放水。
采、掘工作面接近可能突水段时必须探放水。
2、防水措施必须及时查清矿区及附近地表水系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排水系统。
在煤层风氧带、小窑采空区、断裂破碎带周围,开采水平和采区之间留设防水安全煤柱、留设宽度,灾区柱留设宽度按下式:H水H裂+H保+H计算,按以下原则,防水安全的宽度计算值见下表。
三河尖煤矿煤炭自然发火的治理
![三河尖煤矿煤炭自然发火的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27519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a.png)
三河尖煤矿煤炭自然发火的治理
杨茂田;金双林
【期刊名称】《江苏煤炭》
【年(卷),期】2000(000)001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杨茂田;金双林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52.2
【相关文献】
1.三河尖煤矿高温高湿环境的治理技术 [J], 金双林;杨思光
2.三河尖煤矿21102面底板奥灰特大突水原因及治理 [J], 陈忠胜;杨思光;张成银
3.三河尖煤矿高温热害治理技术 [J], 张周权;李剑锋
4."三违"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以徐州市矿务集团三河尖煤矿为例 [J], 黄颖
5.三河尖煤矿7441工作面火区防灭火综合治理技术 [J], 王震;张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措施
![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628ccc5727a5e9846a6127.png)
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措施(优质版)Technical Safety Essentials(岗位安全技术)单位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订版〔New Edition 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措施(优质版)安全技术: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然而,人类真正有意识并正式地提岀安全文化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安全不止在于是结果,也在于过程,它将会成为生产中的一中常态,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一、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机构,配备人员、仪器开展日常监测。
二、进行高温监测时,作业场所无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作业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源环境或通风环境的,每个区域内设置2 个测点,去平均值。
三、常年从事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夏季最热月份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工期内最热月份测量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 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 5h分别测1次,工作班屮间测1次,取平均值。
四、露天煤矿应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高温和辐射的影响; 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作业。
新订版〔New Edition五、在高温季节来临时,避开高温时间作业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
六、在高温季节工作时,相应缩短一线职工的工作时间。
七、加强现场道路、采场的洒水降尘,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八、雨水季节加强疏干排水,保持工作场湿度适宜。
九、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
十、在高温高湿地点设置警示标志。
十一、严格执行高温高湿职业卫生标准。
(如有需要该处可填写单位名称)Please fill in the name of the unit if necessary。
徐州矿区三河尖矿井突水地质条件分析
![徐州矿区三河尖矿井突水地质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b6b1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d.png)
徐州矿区三河尖矿井突水地质条件分析
褚福贺;岳婷;于明达;张渝;张学庆;胡社荣
【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4(0)S1
【摘要】三河尖井田位于滕沛奥灰水文地质单元,是一个封闭-半封闭水文地质单元,在大单元内,有2条横贯东西的较长大断层组,三河尖—姚桥断层和石楼—大屯断层将其划分为3个纵向排列的亚单元,将3个亚单元由北至南称为A、B、C单元。
三河尖井田位于A单元内,奥灰水的水力联系相对较好,由于主要开采煤层距奥陶系灰岩的距离较小,奥陶系灰岩水对该单元内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比较大,在构造较发育或距奥灰距离较小的区域突水的危险系数较大。
【总页数】3页(P223-225)
【关键词】三河尖井田;奥陶系灰岩;突水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单元
【作者】褚福贺;岳婷;于明达;张渝;张学庆;胡社荣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45.21
【相关文献】
1.潞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防突水研究 [J], 韩霞
2.新集五矿井筒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J], 高良敏;桂和荣;胡友彪;罗巨安;方华斌
3.府谷矿区矿井涌水实例及突水因素分析 [J], 张晓团;高午
4.徐州矿区矿井突水机制及水灾防治 [J], 夏锁林
5.徐州某矿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上开采矿井突水的水文地质初步研究 [J], 葛中华;沈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化环境管理 改善矿区环境
![强化环境管理 改善矿区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90f7f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4.png)
强化环境管理改善矿区环境
董敏诗
【期刊名称】《煤矿环境保护》
【年(卷),期】1998(012)005
【摘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位于江苏省沛县境内,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微山湖畔,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
1988年8月矿井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120万t,实际年产量达到了145万t,现有职工5300人,采、掘机械化程度均达到100%,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矿井。
投产以来,全矿职工发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内部改革,自我加压。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董敏诗
【作者单位】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三河尖煤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2
【相关文献】
1.强化环境管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J], 无
2.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改善矿区环境 [J], 王顺卿;赵秋华
3.强化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增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支撑力 [J], 王国平
4.强化环境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环境优美清洁文明的石油矿区 [J], 李厚国
5.立足环境管理加强污染治理为改善淮南矿区环境质量而努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分 析, 由于水温超过了空气中的湿球温度, 空气出现增 温增湿过程: 一是热水向空气中放热, 二是水不断向 空气中蒸发.空气中热焙增量可按下式计算:
△i 二△d· +△t od· +At q r - 味 - 式中 △£ 空气中焙的 — 增量, /g干空气) k k( J ;
通过通风系统优化, 使得西二排水迎头的空气 温度从 3℃下降到 3` 通过新风机投人运行, 9 4 C; 矿 井总风量有所增加, 加大了施工地点的风量, 配合
32 1 导水系统的建立 ..
喷雾洒水, 局部制冷, 隔绝热源等综合治理技术,
212 10 运输巷和轨道巷空气温度均保持在 3 一 0
万方数据
�
2 3 洒水降温 .
2 矿井降温降湿技术 改善矿井内气候条件的措施很多, 但归纳起来 有2 个方面: 一是采用非人工制冷措施 , 二是采取人 工制冷降温.针对三河尖矿突水和排水的现场实际 情况, 在没有机械制冷的条件下, 采取了综合治理技 术. 2 1 通风降温 . 通风降温简单易行, 既经济, 效果又佳.通过加 大风量, 提高风速, 使风流带走的热量随之增加.理 论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表明, 加大风量对于降低风温, 改善气候条件, 效果是明显的.
门, 形成太原组轨道下山进风, 太原组运输下山回风 的通风系统.
() 5 在井底水仓处砌 2 道风门, 减少水仓处热 水与矿井空气的湿热交换, 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发. 导水系统的建立, 使热水与空气的湿热交换明 显减少, 大巷空气温度显著降低, 使排水环境得到了
改善. 322 西大巷水沟的建立 .. 铁皮导水筒未进行隔热处理, 仍大量散发热量,
要求.
作者简介: 金双林(99 , 江苏兴化人, 16 一)男, 高级工程 师,91 19 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 现任徐州矿务集团公 司三 河尖煤犷通风区长, 长期从事" 一通三防" 技术及管理工作,
已发表论文 6 篇. ( 收稿 日 : 0 - - ; 期 2 4 9 8责任编样: 0 0 0 郭瑞年)
第3卷 第2 6 期
煤矿安全
20 年 2月 05
· 治理技术
金双林, 杨思光
(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奋司 三河尖煤犷, 江苏 徐州 2 11) 263
摘 要: 对矿井降温降湿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后, 通过采取优化通风系统, 加大施工地点风量, 改造 导水系统, 隔绝热源, 喷雾洒水, 局部制冷等综合措施, 有效地治理了矿井高温高湿环境, 为矿井 抢险救灾, 成功施工高压水闸墙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高温高湿; 优化通风系统; 环境 中图分类号 :D 2 T 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3 9X 20 )2 00 0 10 - (050 - 一 2 46 02
() 70 0 m西大巷重车线两端及与其相通 1 在一
的联络巷中砌上密闭挡水墙. () 2 用导水铁皮筒将西二轨道下山, 西二运输 下山及 一70 太原组轨道石门的水导至 一70 0m 0m 西大巷重车线, 导水筒用厚 15 m 的铁皮卷 . 一2 m
3r, 6 相对湿度降为 9%, - 2 满足了生产作业的基本
2 2 绝热源 . F A
向巷道中喷洒低温水, 发生的是绝热交换.在 交换过程中, 水向空气吸热蒸发, 使空气的温度下 降.但空气中含湿量增加, 因此空气的热烩并没有
变化.该过程的热平衡方程式 :
of =0d· 一△t Ad· 一△' q =0 r - 味 ·
3 高温高湿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
难的.
C— 干 气 热, / g') p 空 定压比 k ( - ; J k C C — 水蒸汽的平均定压比热,1 p v k ( /k g
· ; ℃)
r— 汽化潜热,l . k/g k
因此, 隔绝水与空气的接触就特别重要.
1 概
述
0d 空气 的含湿量增量,gk ( — k/g 干空
气) ;
三河尖煤矿 10 212工作面于 20 02年 1 2 0月 6 日 发生高压奥灰水突水事故, 水温高达 5r.高温 0 - 热水在排到地面过程中, 与空气发生了热湿交换, 使 矿井气候条件严重恶化, 排水地点空气温度在 3r 9 - 以上 , 矿井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10 0 %.在这种高温 高湿环境下进行抢险救灾以及砌筑水闸墙是极为困
万方数据
第3卷第2 6 期
煤矿安 全
20 年 2 05 月
翼地区设阻, 确保了矿井东西两翼风量的正常供给. 312 西二采区与2 12 .. 10 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调整
当水位排至 3 m水平后, 一80 矿井治水工作进
人了稳水阶段, 为解决西二采区与 212 10 工作面存 在着通风与排水的矛盾关系, 对通风系统改造如下: () 一 3 m石门中设挡风墙, 1在太原组 85 将西二 采区与太原组采区分成 2 个独立通风系统. () 2在太原组上平台和 一 5 m车场砌 2 70 道风
1 20衬/ i, 0 mn使通风系统调整有了足够的富余风
量.
() 212 0 工作面轨道巷和运输巷各增设 1 6在 1 台2 3 k X 0 W对旋局部通风机, 4 0 m 配 5 0 8 m风筒. 通过加大风量后, 条巷道内风速为 1 s 2 m 左 /
右. 32 导水系统的改造 .
断面实施喷雾洒水.
4 结 论
() 212 0 轨道巷往里 10 4在 1 6 m处砌水泥墙,
对 212 10 轨道巷进行封闭. ()提高全矿井风量.为满足全矿井降温要 5
求, 及时将 G F 2 . 一1 . 一1新型轴流通风机 A 一 66 58 投人使用, 选择了合理的工况点, 矿井总风量提高了
成, 两端用 4 4 m X 0 m扁铁卷成法兰. () 3 为西翼运输方便, 设计导水涵洞, 将西大巷 重车线的水通过涵洞进人西翼大巷辅巷再进人水
仓. () 4 为防止排出的水在经过 一 0 m西翼大巷 70 辅巷过程中, I 卸载站上 口时, 通过 t 淹没井底运输 系统, 1 在 t 卸载站两端砌筑半截墙, 加工焊接导水
At 空气的温度增量, — ℃;
·2 0
311 抢险救灾期间通风系统的调整 .. () 7 m西大巷轻车线里段安装 2台局 0 1在一 0 部通风机, 分别将风筒延接到西二运输下山和西二 轨道下山的排水点. () 2用黄泥在西翼轻车线设临时堵水墙, 使排出 的水大部分从重车线流淌到井 口. () 3在西翼重车线两端打设临时挡风墙, 轻 重, 车线之间联络巷也全打设临时挡风墙, 以减少重车 线巷道热量的散发, 加大了西翼轻车线过风量. 在调整通风系统的过程中, 技术关键是利用双 巷特点, 1 将 条巷道封闭过水, 1 另 条巷道通风.为 防止封闭 1 条进风巷道后 , 矿井通风阻力增大, 西翼 风量减少, 对主要通风机叶片角度进行了调整, 在东
而且导水筒之间连接处多处漏水, 大巷挡水挡风墙
以及导水涵洞都大量散发热气, 所以决定扩大西大 巷水沟, 对导水系统进行改造, 使高温水从水沟排到
井底水仓.
313 水闸 .. 墙施工过程中的通风系统优化 () 1 水位排到一 3 m水平以下后, 212 80 保持 10 工作面运输巷进风,10 工作面轨道巷回风, 2 12 并用
石门永久密闭墙内. () 2 待环境得到改善, 恢复运输系统后, 2 用 趟
() 212 0 工作面外联络巷中 2 3将 1 道风门砸
掉.
40 m 5 0 3 m排水管代替导水铁筒.
() 3 利用隔热材料对 2 4 0 m 趟 5 0 3 m排水管进 行包裹 , 减少热量的散发. 33 洒水降A . . 三河尖矿的井下防尘水, 取之于南风井下第四 系中上部松散岩层空隙承压含水层组, 成井后测得 水温为 2r .为此决定充分利用防尘水源, 0 - 在 212 10 运输巷每隔 2 m设 1 0 个三通喷雾, 对巷道全
局部通风机对运输巷实施局部通风. () 2 0 运输巷砌水闸墙位置以内打设临 12 2在 1 时挡水墙 , 然后砌筑水泥预制防火墙.
323 导水减湿减热 ..
() 0 运输巷临时挡风墙设置好后, 1 212 1 利用
直径 01 0 m 的导水铁筒将水引排到 一8 5 00 m 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