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与民主价值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社会工作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社会工作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社区发展是指通过促进社区内个人和集体的发展,改善社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一系列活动。

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实践,能够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社区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与价值。

一、社会工作的意义与目标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提供社会服务,关注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社区成员所需的支持和服务,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善。

二、社会工作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1. 社区咨询与支持:社会工作人员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辅导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资源整合与管理: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协助社区整合和管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社区内的资源,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 社区参与和民主治理:社会工作人员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和事务,促进社区的民主治理和居民自治。

4. 社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参与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确保社区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能够真正符合社区居民的需求。

5. 危机干预与风险管理: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干预社区中的危机事件,提供紧急援助和支持,降低社区的风险。

6. 社区培训与意识提升:社会工作人员能够组织社区内的培训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意识水平和技能素养,促进社区的教育与文化发展。

三、社会工作在社区发展中的价值1. 促进社区内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社会工作通过提供咨询、支持和教育等服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

2. 促进社区的发展与繁荣:社会工作能够整合社会资源,促使资源合理配置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社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

3. 增加社区的凝聚力与社会连结:社会工作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活动和项目,增加沟通与互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连结度。

4. 推动社区的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关注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通过提供平等的服务和资源,促进社区内不同人群的权益平等与社会福利的增加。

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

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

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公民参与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参与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公民得以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来,发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进步与民主发展。

公民参与的意义和价值公民参与是现代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带来以下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公民参与可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公民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政府了解公众需求和期望,进而改善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果。

此外,公民参与还有利于减少不公正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治理公正性和透明度。

其次,公民参与可以促进社会民主化。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一,有利于增强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和参与意识,推动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同时,公民参与还可以增强社会协调和和谐,避免社会冲突的发生。

再次,公民参与可以增强公民素质。

公民参与可以培养公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意识,提高公民的知识水平、责任感和参与能力,有助于建设富有文明和公民精神的社会。

公民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公民参与有多种方式和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民可以利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到政治决策和民主选举中来。

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形式和渠道,通过选举公民可以选择自己认可的政治代表,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改善公共事务。

其次,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听证、社会评估等方式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来。

这种方式可以让公众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影响,从而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和评估政府的政策行动。

再次,公民可以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等公共平台参与到对社会和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辩论中来。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让公民有机会互相交流和对话,以达成共识和协作。

最后,公民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社区参与等方式参与到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中来。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教育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建设和改善社区环境和公共设施。

公民参与面临的挑战和改善途径公民参与虽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是面临着诸多挑战。

社会公民参与

社会公民参与

社会公民参与社会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在社会事务中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和行动的行为。

这种参与对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治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别从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区参与三个方面,探讨社会公民参与的意义和方法。

一、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社会公民参与的重要形式。

在现代社会,政治参与不仅仅是选举投票、加入政党的行为,也包括了持不同政见的表达、参与公众讨论和参与政策制定等。

政治参与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以下的意义:1. 彰显公民权利:政治参与是公民权利的体现,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公民可以对政府的决策进行监督和制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提升民主治理:政治参与是民主治理的基础,只有广泛参与、多元表达,才能体现出民意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合理性。

3. 拓展社会参与渠道:政治参与为公民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度。

政治参与的方法包括:参加选举、加入政治团体、参与公众讨论、发表政治观点等。

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二、经济参与经济参与是社会公民参与的另一个重要形式。

经济参与不仅仅是指就业和付税,还包括参与商业活动、消费决策、慈善捐赠等。

经济参与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以下的意义:1. 激发创新和竞争:经济参与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创新活力的释放,个人的经济参与可以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

2. 实现个人价值:经济参与为个人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参与经济活动,个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经济独立和成功。

3. 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参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个人的经济活动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经济参与的方法包括:就业创业、消费决策、参与投资、进行慈善捐赠等。

公民可以通过积极的经济活动,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福利。

三、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社会公民参与的基础和基石,社区是公民最直接的社会生活和权益保障的空间。

社区参与的意义和方法如下:1. 增进社交联系:社区参与可以促进邻里关系、社交网络的建立,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社会实践中的民主参与与社会治理

社会实践中的民主参与与社会治理

社会实践中的民主参与与社会治理社会实践是指个体或群体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实践来认识社会、改变社会、获得经验和锻炼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民主参与与社会治理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讨论社会实践中的民主参与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意义和影响。

一、民主参与的意义与价值民主参与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社会事务的权利和行为。

在社会实践中,民主参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民主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社会治理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各方面的主体共同参与,而民主参与则可以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合理表达和维护,达到社会治理的公平和公正。

其次,民主参与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共识。

社会实践中的民主参与可以让公民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决策,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和团结,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再次,民主参与可以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公民可以提高自身的参与意识,了解社会问题,并通过实践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社会治理中的民主参与方式社会治理需要民主参与来实现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以下是社会实践中的几种常见的民主参与方式: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参与社会决策、发声维权,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解决社会问题。

2. 公民议事参与:政府可以组织公民议事会等形式的座谈会,公民可以自由表达意见、提出建议,政府可以听取公民意见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3. 专家咨询参与:政府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以确保决策科学、合理,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

4. 网络平台参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发声、提意见、参与网上民意调查等形式,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

三、民主参与对社会治理的影响积极有效的民主参与对于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民主参与可以提高社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通过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可以减少决策的盲点和偏颇,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民主教育 推广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

民主教育 推广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

民主教育推广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民主教育:推广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民主教育是培养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发展民主意识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民主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塑造社会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广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教育方法。

一、民主教育的重要性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众参与度的基石。

民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公民意识:民主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对社会、制度和法律的认知,使其具备审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平等观念:民主教育能够促进平等观念的传播,让个人认识到每个人在民主社会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3. 提升社会参与度:民主教育可以激发个人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意愿,推动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实现国家治理的民主化。

二、推广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的教育方法1.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公民意识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可以在学校开设公民教育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培养平等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2. 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政府机构和公民投票等,让公民亲身体验民主决策和参与过程,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

3. 媒体教育:媒体在塑造公众意识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

可以通过推广优质新闻报道和公众参与的互动环节,培养公众对于民主价值观和参与意识的理解。

4. 社区参与: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让他们了解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并通过参与实际行动来提升参与意识和价值观。

三、民主教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缺乏专业教育师资:为了有效推行民主教育,需要培养专业的民主教育师资队伍,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资源,以确保高质量的民主教育。

2. 传统观念和体制限制:在某些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传统观念和体制限制对民主教育提出挑战。

这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保障来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并倡导民主意识。

3. 公众参与度不高:许多公民对于参与政治与社会事务缺乏兴趣和信心。

公民的参与与民主意识

公民的参与与民主意识

公民的参与与民主意识公民的参与是民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公民参与的核心是民主意识,它是人们对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认识和追求。

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公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本文将从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两个方面阐述公民的参与与民主意识的关系。

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

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公民的普遍参与和平等参与。

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治理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更是为了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在现实中,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关注和参与政务公开和监督等各种途径来实现政治参与。

这些行为不仅促进了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的培养,也加强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只有每个公民都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治才能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而社会参与是公民参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参与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参与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形式的行为。

在社会参与中,公民不仅能够增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够深入参与社会事务的解决和改善。

公民通过社会参与可以增加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感受,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社会参与可以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和公益行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既能够满足公民的社会需求,也能够促进民主意识的形成。

公民的参与与民主意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首先需要民主意识的引导。

民主意识是公民主动参与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

只有树立起民主意识,公民才能深刻理解个人权利与责任的辩证关系,懂得自己的参与对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同时,公民的参与也能增强民主意识。

通过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公民会更加了解民主原则和价值,认识到民主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基础,形成积极的民主态度和意识。

因此,公民的参与与民主意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为了促进公民的参与和民主意识的发展,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参与社区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参与社区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参与社区什么是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份作为国家成员的认同和责任感。

它涵盖了对法律、道德、社会义务以及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情感。

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可以使个人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为什么培养公民意识是重要的?培养公民意识对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非常重要。

通过培养个人的公民意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充满互助、尊重和合作精神的社区环境。

此外,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能够激发个人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并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社会责任是什么?承担社会责任是履行公民义务的关键方面之一。

它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采取积极措施来改善社区和整个社会。

这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关注环境保护、参与慈善活动等。

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1.教育: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授法律知识、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义务,可以帮助年轻人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2.社区参与: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可以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参加志愿者工作、社区清洁活动或组织慈善捐款等。

3.互助合作:鼓励个人在家庭和工作场所中建立互相帮助和支持的关系,以影响他人并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

4.民主参与:积极参与选举、投票和一些公共事务讨论能够促进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并推动社会发展。

具备公民意识的好处1.社会凝聚力增强:具备公民意识的个体更加关心共同利益及整体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2.知情权增强: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人更加重视获取各类信息的权利,并积极参与公民讨论。

3.社交网络扩展: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等能够拓宽个人的社交圈子,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网。

4.个人成长和满足感:培养公民意识可以让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结论培养公民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机制等方面加以促进。

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个人和社区都具有积极影响。

社区社区工作价值体系与基本原则

社区社区工作价值体系与基本原则

社区社区工作价值体系与基本原则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所在。

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取向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同样是处在核心地位的。

也就是说,社区工作的价值取向是统帅整个社区工作过程的灵魂。

因而学习和掌握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就成为社区实际和理论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第一节社区工作的价值观价值观指主体(个体、群体、社会)看待客体(认识或实践对象)及评价其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

价值观是推动和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及其行动的原则和标准。

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重要方法之一,社区工作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下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社会工作的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的要求和规定,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宗教价值和慈善活动,同时受到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社会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来源:1、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核心观念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这种信仰树立起了个人的权威,同时,在世俗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

2、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人道主义高扬以人为中心的旗帜,承认人与生俱来就拥有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利。

3、社会福利观念。

社会福利观念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灵魂。

伴随着宗教改革、社会改革和社会福利运动而产生。

作为西方国家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组织化努力,社会福利的内容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演变过程社会工作在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中,价值观不断在演变,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是其演变的方向。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演变经历了由宗教、慈善活动时期的早期施舍、怜悯和同情,到工业化过程中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分工,再到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过程。

请列举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五种现象和行为。

请列举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五种现象和行为。

请列举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五种现象和行为。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在方方面面,展现在各类现象和行为中。

下面是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五种现象和行为。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的代表组成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运行不仅需要公正透明的选举程序和程序,更需要广泛参与和民主监督。

这种制度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也使人民能够通过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二、基层群众组织基层群众组织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组织是基层民主生活的重要载体。

这些组织不仅能够为群众的基本权益提供保障和服务,还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

基层群众组织的发展和健全,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权力运行的规范与监督社会主义民主重视权力的民主监督和制约。

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包括新闻媒体监督、审查监察机关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这些机制确保了权力的公正运行和权力滥用的惩治,使权力不会脱离人民,不会滥用。

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存在,对于权力运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公民参与与社会治理社会主义民主不仅关注政治层面的民主,还倡导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我国着力推进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强调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广泛吸纳各个社会成员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模式下,公民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会、网上留言等渠道进行意见反馈和建议提供,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

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体现了民众的主体地位和自治精神,使社会决策的结果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五、文化宣传与舆论监督社会主义民主需要有民主的文化环境和舆论空间。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
全球公共治理的机遇
全球化也给全球公共治理带来了机遇,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 完善和发展。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人才选拔与培训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提高公共部 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绩效管理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实践中 的重要体现,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公 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 参与公共事务,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 民参与度。
全球公共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公共治理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公共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如跨国问题、全球公共危机等,需要各国政府加强合作, 共同应对。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履行职责。
06
新公共服务理论案例研 究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
社区参与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建立社区委员会、 居民会议等方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多元化治理
需求。
政策制定中的协调与合作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的协 调与合作,以实现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通过公 开的政策制定过程,增加公民对政策的信任度和支持度。
公共服务提供
以公民为中心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应以公民为中心,关注公民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公 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护环 境和生态等。此外,政府还需要积极倡导和推动公民参与 ,以实现更广泛的公共利益。

公民治理:基层社区运作与民众参与意识培养

公民治理:基层社区运作与民众参与意识培养

理性的理念 以及人本主义 的终极 关怀 为特征 , 以解决
西方社 会普遍存在 的政治疏离 与社会 排斥为 目的 , 以 可行的制度设置和切实 的社 区治理为核 心 , 代表 了公 民 自主能 力提高和 自主意 识增强 的历史趋 势。 虽然 公民治理 的理 论体 系下要基于西方 固有 的历 史传统 , 但是这种理论代 表 了民主社会 的基本价值理念 , 与我

公 民治理理 论是西方公共 管理领域 近年 兴起 的

种理论分析架 构 , 它整合 了“ 传统政治学 与行政学
中地方控制 、 小而回应性的政府 以及作为顾 问的公共
消极 、 倡导管理、 消费者 至上 的模式相对应的 “ 积极
服务职 业者 ” 这三个 价值理 念 。 在这 种政 府 的运作 “ 中 , 民的参 与权和 决定权得 到极大程度 的提 高 , 公 公 民在公共行政 中扮演着积极 的行动者角色 , 而原来在 公共管理活动 中居于主要地位 的选任代议者和 公共 服务职业者则从 原来的主导者 转变为合作者和 咨询 者。[ 民具有积极、 ”公 1 能动的公民资格 , 他们 己经不仅 仅是 “ 纳税人 ” 和公共服务的消费者 , 更是社 区公共事
第三, 责任 原则 。社 区的成员是社 区的拥有者 , 共 公 事物应 以其偏好与需求为依据 。因此 , 政府 官员或民 选代 表所扮 演的角色 , 应从过去凌 驾于公 民之上的角 色 , 变为 支持 公 民参 与 的角 色。 第 四 , 转 理性 原则 。 社 区主义 的治理模 式 的理性 是一 种类似 哈贝马斯所 建构 的沟通 理性 , 即所有社 区成 员包括政府 、 民意代 表 、 民等 , 人 为解决 公共问题理性 的表达 、 听与 了解 倾

国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案例与借鉴价值

国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案例与借鉴价值

国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案例与借鉴价值作者:孙彩红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01期[摘要]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公民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社会资源。

在城市政府层面,公民参与是实现城市政府有效治理的重要部分。

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案例具有共同特点:公民参与有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有政府的引导作用、参与环节和链条比较完整、运用现代化手段促进参与等。

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和实现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这些实践的共性特征对于推进中国城市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公民导向;政府引导;合作治理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6)01006507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现阶段,城市政府及其治理在不同国家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点。

分析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实践,目的是寻求其共性特征,得出对中国城市公民参与治理的借鉴与启示。

在方法上,对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案例分析带有随机抽样的性质,主要体现为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

落脚点在于提炼出这些案例在公民参与应具备的要素上是如何体现的,找出对于中国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城市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美国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有着历史传统因素,也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基础。

公民参与在美国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1954年公众参与第一次在美国联邦层面被规定为“城市复兴规划”的一部分。

从具体实践看,美国城市治理的诸多领域,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到城市治安、文化教育等,都有公民参与这些公共事务。

(一)洛杉矶城市社区和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洛杉矶市的社区参与主要是通过社区赋权部来组织的。

社区赋权部于2001年创建了一个覆盖全市的社区委员会系统规划,社区委员会的运作是参与式民主的核心。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2课时参与民主生活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2课时参与民主生活
辩证 地看问题。 (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 提高 依法有序 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6-
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5.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1)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 宪法 原则和精 神参与民主生活。 (2)要不断积累 民主知识 ,形成尊重、宽容、 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 实践 中逐步 增强民主意识。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15-
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6.[时政热点]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
访举报344.4万件次,立案59.6万件,处分59.2万人,
其中包括省部级干部53人。这反映出( A )
①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信访举报可以杜绝腐败的发生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10-
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2.材料中涉及的选举方式是( C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11-
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3.关于上述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体现了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形式
具体内容
地位
是人民实现 形式
民主权利
的一种重要
(1)民 主
形式
直接选举和 间接选举 和差额选举等
、等额选举
选举
①要遵循公开、公平和 公正 的原
要求 则。②公民要积极、主动、 理性.
地参与民主选举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公民参与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实践

公民参与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实践

公民参与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实践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治理中,公民参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模式。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社会治理,向政府和社会发声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公民参与不仅有利于民主建设,还能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本文将探讨公民参与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实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民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公民参与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民主的发展。

民主治理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民众主体性,支持和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和自由,营造出各种自由和平等的条件和机制。

公民参与能够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和路径提高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的采纳率,在民主程序和结果上加强公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第二,促进政府效能的提升。

政府与社会的治理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公正性和可靠性,防止权力滥用和弊端,增强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和协同配合,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回馈。

政府通过有效的公民参与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和职责,提高公共品质和增强社会治理的协同性和创新性。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

公民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它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社会治理的工作要让民众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来,借鉴民间的智慧和经验,广泛听取公民的强烈呼声和反响,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运作效能和质量。

二、公民参与的实践路径和途径公民参与的实践路径和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

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信息共享和公开,政府和各种社会机构应该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将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变成公共资源,广泛向社会公开,让公民利用这些信息来参与到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中来。

例如政府可以开设在线信箱、QQ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倾听公众的声音和意见,并作出合理应答和回馈。

民主政治的意义与价值

民主政治的意义与价值

民主政治的意义与价值民主政治是现代政治体系的一种核心形式,它通过建立和发展一种自由、平等、公正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在当代全球范围内,民主制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因为它能够为政治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扩大和深化民主制度。

一、民主政治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它为人民提供了一种参与政治和社会决策的机会。

这种机会使得人民可以通过代表或直接参与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民主制度的概念是建立在人民权利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它要求政府必须受到有效的限制和约束,必须与人民达成共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并且促进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另一方面,民主政治还具有值得重视的道德意义,其中包括社会和政治责任、信仰、人权和尊严等方面。

这些义务和价值的融合使得民主体制真正能够有效地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并在社会中促进和平、公正和权利保护。

二、民主政治的价值1. 保护人权:民主政治强调人权和自由,保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代表和表达自己的利益,爱好以及需求。

这种平等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许多民主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纪律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以确保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地获得和利用社会资源。

2. 支持独立的新闻媒体:一个自由的、独立的新闻媒体和多样化的观点,是一个民主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元素。

独立的新闻媒体有效地监督政府的工作,并揭露腐败现象,为其它社会工作提供信息和知识。

3. 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民主制度是一个可以较好反映群体意愿的体制。

在其制度框架内,政府可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各种政策问题。

各种相对权力分散,并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和行政法规得到反映。

这可以确保政府的更好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其治理效率,建立公平和合法的政治制度。

4. 促进社会繁荣:民主政治可以帮助建立和促进社会的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

这主要是因为,民主政治倡导人们的自由和思想自由鼓励人们公平、公正、公开和有序的合作行为。

社会主义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参与自治与民主的结合

社会主义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参与自治与民主的结合

社会主义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参与自治与民主的结合社会主义社区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加强社区的组织建设、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和积极参与,实现社区自治与民主的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的,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一、社会主义的社区建设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美好的居住环境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具体来说,社区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公园、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便利条件。

3. 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促进社区事务有序开展。

4. 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社区文化氛围,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

社会主义的社区建设旨在为每个居民提供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并且提供各种优质的公共服务。

只有建设好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组织机构,才能为后续的社区自治与民主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参与自治与民主的结合社会参与自治与民主的结合是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社区自治与民主的过程中,社区居民有权利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社区事务,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1. 居民自治参与:社区自治的核心在于居民的参与。

通过居民大会等形式,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责任感。

例如,居民可以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委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2. 民主决策机制:建立民主决策机制,让社区居民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中。

例如,开展公开透明的居民投票,让居民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确保决策的公正和民意的表达。

3. 社区监督机制:建立社区监督机制,通过居民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保障社区事务的公正、透明和依法运行。

什么是“公民社会”?

什么是“公民社会”?

什么是“公民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社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公民社会”呢?公民社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个体组成的社区。

公民社会是一个独立于政府或市场的社会组织形态,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自治、民主、平等和自由。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向大家介绍“公民社会”。

一、公民社会的历史渊源公民社会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民主制。

当时,雅典政治的核心是公民参与,公民可以自由讨论和决策政治事务,参与城市的建设和治理。

这种公民参与的形式为后来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公民社会的组成成分公民社会由具有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组成成分包括: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职业组织、学术界、媒体等。

这些组织都具有自治性,能够自行制定规则和决策,同时又与政府和市场有协调和互动。

三、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关系公民社会与政府并不是割裂的两个部分,二者之间互相依存和互动。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公民社会则通过自发的组织和自主的行动,补充政府的服务和监督政府的行为。

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是一个相互制衡和协调的过程。

四、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断增强。

在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社会已经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民社会的发展也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如何建立健全的公民社会要建立健全的公民社会,需要多方努力。

政府需要提供法律、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公民社会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我管理和监督,并且需要引导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公民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组织形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自治、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公民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参与与民主发展

社会参与与民主发展

社会参与与民主发展民主发展是当今社会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

而社会参与则是民主发展的基石和推动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参与与民主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参与,推动民主发展。

首先,社会参与是民主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个民主的社会需要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包括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两个方面。

政治参与指的是公民通过选举、罢免、请愿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运营,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

社会参与则是指公民在社会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包括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参与都能够增加公民对社会事务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从而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参与有助于实现公民自治和自我管理。

公民自治是民主社会的精髓之一,它体现了人民的主权和权力,通过参与决策和管理事务来实现共同的利益。

社会参与可以帮助公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通过民主参与的过程,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需要和利益,提出合理化需求,并通过合作与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自治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

再次,社会参与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共识建设。

社会参与能够促进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种社会凝聚力和共识建设,对于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如何促进社会参与,推动民主发展?首先,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渠道,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及时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其次,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和意识。

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参与平台。

此外,媒体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应当积极报道社会问题和公众意见,并鼓励公众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

总而言之,社会参与与民主发展息息相关。

公民参与意味着什么

公民参与意味着什么

公民参与意味着什么公民参与是一个社会民主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意义深远且有多方面的影响。

公民参与意味着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决策的过程,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

以下是公民参与的几个重要意义:1. 社会发展与公共利益公民参与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它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声音并参与决策过程。

这种参与使得政策更加符合公众的期望和需求,更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2. 增强民主与社会权力均衡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基石,它确保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并影响政治决策。

这种参与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性,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性,使权力更加平衡和合法。

3. 社会凝聚与社区发展公民参与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共同责任感的社会。

人们通过参与社区组织、志愿者活动和公共讨论等方式,建立联系并共同努力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参与能够促进社区的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

4. 个体权益与自主发展公民参与赋予个体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使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追求自己的发展。

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决策,人们可以为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发声,并推动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

5. 教育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的过程中,人们会了解到社会和政治的复杂性,增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参与可以促进公民教育和意识提高,培养人们作为积极公民的价值观和技能,为社会的良好运行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公民参与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其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公民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增强民主、促进社会凝聚和个体权益,并提高公民的教育和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社会科学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2014年第2期总第231期全球视野中国个性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与民主价值*Citizen Participation,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Democratic Value 夏晓丽内容提要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也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实际运转,是现代民主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实现。

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利益与权利得到实现,理性协商的公民精神得以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社区公民组织成长起来,民主不再抽象,不再陌生,而首先在社区范围内成为公民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

关键词社区治理公民参与公民精神理性公民作者单位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22Xia XiaoliAbstract :Urban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the basis of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in munity is the grassroots of the urban community.Urban community diverse governance structure provides a system platform for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innovation of democracy in grassroots,while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e citizen participating in the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not only embodies the basic value of socialist democracy,but also promotes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urban democracy in the grassroots,which is also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 democracy in micro-aspects of the community.Democratic development must start from the grassroots,and urban community is an effective place for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hina.In the practi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citizens ’interests and rights are realized,and the rational and deliberative civic spirit is to be cultivated.The modern citizen ’s subjectivity is to be highlighted,and community citizen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s growing.Democracy is no longer abstract and strange,and firstly become the real life within reach in the circle of the community citizen.Key words :community governance,citizen participation,civic sprit,rational citizenship*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城市社区治理的民主价值与有效运转———以公民参与为视角》。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13BZZ004)。

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城市基层民主必须从最基层的城市社区开始,社区为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基础,是城市基层民主有效运转的最好空间。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的重要维度,公民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是衡量现代民主发展的重要指标。

现代民主不仅要有完备的国家民主制度设计,更要有公民参与的实际推动。

从公民参与的视角考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民主价值与有效运转,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民主不仅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抽象的民主价值中,也体现在城乡居民的真实生活里。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38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有效吸纳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是国家自上而下发展基层民主的有效制度安排;公民在不发生太大变动的社区空间里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事务则是一种规则化和程序化的民主过程,体现着城市社区治理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规则与程序,践行着社会主义民主最基本的价值,真实有效地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

一、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民主价值城市社区治理是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主动变革,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发展基层民主的制度创新,也是政府从基层社区治理中汲取政治合法性支持的制度安排,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在的政治民主化过程。

“当我们思考治理制度时,对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应是极为重要的。

”[1]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也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

(一)“以人为本”、平等参与的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行为践行着社会主义民主所欲实现的基本价值:主权在民、公平正义、自由平等。

“居民是社区主人”的社区治理理念凸现出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主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权力。

我国城市基层民主的公平、秩序、和谐、正义等价值目标在尊重公民个人尊严,尊重公民自由和平等参与权的前提下逐步实施。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等“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有利于公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并在实际参与活动中实现其利益诉求,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民主过程的本质就是参与决策。

民主社会中任何成员都不能保证他在参与的争执中一定稳占上风,但可以肯定(如果是真正的民主)他能公正地享有一份决策权。

他可能在表决中失败,意见还是提出来了。

”[2]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不是以某个既定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是从人的幸福生活与全面发展出发,以实现公民民主权利为目标。

“以人为本,居民是主人”的城市社区治理理念有助于公民平等参与社区治理。

政府虽然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启动者,但不再是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

城市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实践不仅仅体现在公民定期参与各种选举及投票上,更体现在参与到与之利益相关的具体事务中。

公民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事务的过程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体现了“平等”、“权利”、“选举”、“参与”和“竞争”等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

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在身边事务中感受着公平、平等、理性、和谐的民主价值及“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的民主理念。

[3]多元主体间协商合作也有助于改善社区治理的民主环境,使公民习惯于以和平、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其利益诉求,能够平等对待竞争对手,以理性态度处理分歧与矛盾,而不是简单的盲从。

“以人为本,居民是社区主人”等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

(二)现代公民精神的培育公民精神也称之为公民性,是指在由公民组成的共同体中,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取向的多种理念,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守法、合作、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民主观念,也包括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态度、看法,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和对公共规范、公共原则的维护等。

社区公民基于利益诉求的参与行为有利于培育现代公民精神,并为社区治理及基层民主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仍严重制约着理性自主和自为自觉的现代公民精神的发展,传统的臣民意识、顺民意识则导致在社区公共事务中部分公民无原则的顺从与退让。

而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又使得社区公民过多关注个体经济利益,缺少公益关怀和公共精神,有的公民为获取暂时私利而放弃公民权利,甚至有公民为一已私利去破坏社区公益等。

社区公民精神的缺失,降低了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实际效能。

因此,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精神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公民教育,更重要的是公民参与实践对现代公民精神的实际历练。

社区公民在参与活动中逐渐养成平等、责任、理性、守法、参与、宽容、互惠互利、必要的妥协及理性公民39重庆社会科学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2014年第2期总第231期全球视野中国个性内心真实的同意等现代公民精神,并在具体事务中不断打破传统的臣民意识、顺民意识与私民意识等。

社区公民的亲自到场和自身体验增加了社区认同与归属,加强了彼此的信任与合作,提升了公民的参与效能感。

“参与的人克服了一般情况下使他们分开的那些差异,他们意识到其共同追求的目标的意义,并且有理由感到,达到这一目标或许就是自我管理要求的胜利。

在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集中起来,对于公民和集体来说都是很令人振奋的。

这是民主经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4]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的事务中“习惯于履行公民义务……使他们熟悉那些超越于个人环境的即时性的利益,鼓励他们去承认,公共事务才是他们应当加以关注的。

”[5]真实地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并监督公共权力的社区公民,逐步确立了积极主动的公民角色观念,平等参与、守法理性、协商合作、宽容尊重、竞争博弈、有序表达等现代公民精神在参与行为中逐渐内化为公民内心的真实体验。

有公民精神的社区公民,具有了关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勇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积极态度和精神风貌,以及相应的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公共事务。

“参与”、“责任”、“权利”、“义务”等现代公民精神在社区日常事务中事中逐渐渗透到公民的心灵深处。

社区公民在公共精神的指引下,形成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良好道德准则,并深深影响着公民的参与行为。

(三)现代理性公民的真实历练社区公民大致可分为三类:主动参与的积极公民、“搭便车者”、消极不参与的公民。

①现实社区公民基本表现为要么顺从与服从现行体制,要么作为积极参与者,表达利益并要求有所改革。

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一般会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而参与的实际效能又反过来会激励他们成为现代“积极公民资格”的公民;“搭便车者”②更多的是只关心与自已利益最密切的事务,大多数是指望别人出头露面,自己响应,分得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