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高中物理实验大总结—高考专题
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17bd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7.png)
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高考物理实验是考察考生对于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面将从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对高考物理实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仪器与设备类实验1. 来回摆动实验:通过测量摆动次数和测量时间的关系,探究摆动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电流强度和电阻的关系实验: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测量电流强度,得出电流强度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3. 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实验:借助鞍形磁铁和直流电流,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受到的磁力的方向和大小。
4. 平抛实验:通过测量平抛物体的射程和发射角度,研究射程与初速度、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5.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实验: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测量电压和电流值,得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6. 能量守恒实验:通过物体在匀加速度下运动的实验,研究动能、势能、摩擦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二、光学类实验1. 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的条件实验:借助凸透镜和物体,观察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和物体与凸透镜的像的关系。
2. 物体在凹透镜中成实像的条件实验:借助凹透镜和物体,观察物体与凹透镜的距离和物体与凹透镜的像的关系。
3. 球面镜成像实验:借助凸透镜和物体,观察物体与凸球面镜(或凹球面镜)的距离和物体与凸球面镜(或凹球面镜)的像的关系。
4. 光的折射实验:借助折射板或者折射器,观察光通过折射板或折射器时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5. 斑点实验(杨氏实验):利用光的干涉现象,通过一条单缝形成的干涉条纹,研究衍射和干涉的原理。
6. 玻璃棒全反射实验:借助玻璃棒和光源,观察光通过玻璃棒时的折射现象和全反射现象。
三、电学类实验1. 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测量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成立。
2. 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实验:通过实际测量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电阻值,验证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公式。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2425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3.png)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____字)为了更好地备战____年高考物理实验题,我将对常见的物理实验题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理论部分的总结:1. 物理实验的基本原则:-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装置和仪器设备,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准备实验材料,并将实验器材组装好。
-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前、中、后的各种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实验条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
-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
2. 常见的物理实验题类型:- 验证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公式的正确性。
- 确定实验:通过实验确定物理量的大小、性质等。
- 制备实验:通过实验制备某种物质或完成某种物理过程。
- 对比实验: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研究它们的差异和原因。
3. 常见的物理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 测量仪器:包括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的尺子、天平、钟表等。
- 光学仪器:包括凸透镜、凹透镜、平凹镜、平凸镜等。
- 电学仪器:包括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等。
- 磁学仪器:包括磁铁、磁铁悬浮器、铁钉等。
- 运动学仪器:包括小车、直尺、光栅等。
4. 物理实验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平均值的计算:将多次实验所得数据相加后除以实验次数,得到平均值。
- 不确定度的计算:通过精确度、重复性等因素,确定测量结果的范围。
- 线性回归:通过拟合曲线,确定实验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
- 最小二乘法:通过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之间的距离最小化,确定最佳拟合曲线。
5. 常见的物理实验题知识点:(1)测量实验:- 长度测量:使用尺子、测微计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 时间测量:使用钟表、秒表等工具进行时间测量。
- 质量测量:使用天平、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质量测量。
(2)光学实验:- 几何光学:包括物距、像距、焦距、放大率等的计算。
- 光的折射: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光的折射角度。
- 光的干涉: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波长、光强等。
高考物理动量实验总结(实用10篇)
![高考物理动量实验总结(实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133a5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3.png)
高考物理动量实验总结第1篇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摘要: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确实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实验教学薄弱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在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实验过程,使理论和实验密不可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有实验,物理教学的目标将成为空谈。
因此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有良好的对策和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以此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好铺垫。
因此,需要改进和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出更好的实验教学方案,针对上述我们调查得到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一、从教学资源入手,改善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一)转变观念1.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只有学校的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在教育经费投入、相应课程的设置、人事、师资等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
同时加强素质教育推行,改变传统的只关注学生成绩与升学率观念。
这样才能给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专业知识的自由空间,认真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老师只是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讲解授知识、学生加深印象的辅助教学手段。
因此,就会出现忽视物理实验教学,或者学生不做实验,直接讲解物理理论,得出最终的结论。
这样必然使学生失去独立观察、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在实验课上教师惟恐学生实验不会做,故用大量时间讲解的原理、步骤、仪器的选取等所有的细节,最后只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一个机械的操作,其结果是学生成了一个动手操作机器。
如想正确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教师在几个环节上注意:A、实验前认真准备,通过简短的启发诱导,讲情要点,注意事项,精炼地做些演示,促使学生领会实验意图。
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465d07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d.png)
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归纳一、引言高考物理实验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物理科目所必须参与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水平。
本文将总结归纳高考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广大高考学生有所帮助。
二、重要性高考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中,物理实验成绩占有一定的比重,优秀的实验成绩能够为考生们争取更高的总分。
三、注意事项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前,学生们应该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并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安全注意:实验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学生们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佩戴实验室必备的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实验服等。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实验区域整洁,不乱丢杂物,注意手部清洁,并注意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情况。
3. 数据记录:实验中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学生们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单位的标注和数据的精确性,以免出现误差。
四、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一致的情况。
学生们首先应仔细检查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如确认无误后,可以考虑实验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实验材料是否有污染等原因,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2. 实验中遇到难题:有时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例如实验仪器的操作不熟练、实验方案设计不当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寻求帮助和建议。
同时,多加练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3. 时间安排不合理:为了保证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学生们需要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物理高考实验题总结归纳
![物理高考实验题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d922a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3.png)
物理高考实验题总结归纳近年来,物理高考实验题成为了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题的考察旨在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
通过总结归纳过往的物理高考实验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考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本文将对物理高考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总体来看,物理高考实验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实验内容上: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
下面将对每个实验内容的高考实验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力学实验题1. 弹簧振子实验题弹簧振子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弹簧振动周期与弹性常数、质量等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考点通常集中在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关系、振子质量对振动周期的影响等方面。
2. 斜面实验题斜面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斜面运动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考点通常包括计算滑下斜面的加速度、斜面摩擦力的计算等。
3.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题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题考察考生对力的计算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所给实验数据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电学实验题1. 欧姆定律实验题欧姆定律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考点通常包括电阻与导线长度、电阻与截面积等因素的关系。
2. 串联与并联实验题串联与并联实验题考察考生对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总电阻计算和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
考点包括总电阻的计算、电流的分配以及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等。
3. 电磁感应实验题电磁感应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点包括计算感应电动势、判断磁感应强度大小等。
三、光学实验题1. 凸透镜成像实验题凸透镜成像实验题考察考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点包括成像距离与物距、像高与物高之间的关系等。
2. 光的折射实验题光的折射实验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传播路径的理解。
考点通常包括光的入射角、折射角的计算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的描述等。
四、热学实验题1. 热量传递实验题热量传递实验题考察考生对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4abe27e10661ed9ad51f3cb.png)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4c6d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0.png)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高考物理必考的17个实验主要包括:光的反射定向、串联电阻的测量、并联电阻的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L-C振荡电路的测量、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电磁感应定向、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谐振弦波的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定性测量、直流电磁铁的磁场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的负偏压电流的测量、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学校一段漂移的磁力测量和绝缘体介质的电导率测定。
第一个实验是光的反射定向实验。
通过使用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探究光在反射过程中的定律。
实验中利用反射角测量角度并确定各角的关系。
第二个实验是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串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第三个实验是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并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四个实验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特性。
第五个实验是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实验。
通过改变气压,测量气压计的读数,研究气压与气压计读数之间的关系。
第六个实验是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实验。
通过在弹簧上加不同的力,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第七个实验是L-C振荡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计算L-C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
第八个实验是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实验。
通过使用纸张和水,分离出简单混合颜料中的某个颜色。
第九个实验是电磁感应定向实验。
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测量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和磁感应强度。
第十个实验是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实验。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同时,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在凸透镜上的成像距离和物距计算几何焦距。
第十一个实验是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金属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化量,计算金属导线的比热容。
高考物理重点实验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重点实验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7f46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c.png)
高考物理重点实验总结归纳高考中物理实验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实验成为物理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并培养科学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
本文将总结归纳高考物理的重点实验,为考生提供参考。
一、光电效应实验光电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现象,也是量子物理学的重要基础。
高考中关于光电效应的实验,重点考察与实验装置有关的知识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光电发射规律,以及光电势、阈光频率等参数的测量。
二、牛顿环实验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牛顿环实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之一。
通过牛顿环实验,可以研究光源的几何性质、干涉条纹的形成与特点,以及通过干涉条纹测量薄膜厚度等相关知识。
在实验中,要注意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干涉条纹清晰可见,并且善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是力学中简谐振动的典型实例,也是物理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实验之一。
通过弹簧振子实验,可以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特性,如周期、振幅与劲度系数的关系等。
在实验中,要注意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并确定振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扭摆实验扭摆实验是力学中涉及扭转振动的实验,通过扭摆实验可以研究扭摆的振动特性和扭转系数的测量。
实验中要注意用简谐振动的基本原理进行实验分析,探究扭摆的周期与扭转系数、振动角度的关系。
五、电流测量实验电流测量是电学中的基本实验之一,也是高考中常见的实验内容。
通过电流测量实验,可以掌握电流计的使用方法,学习电路的连接和搭建,以及测量电源电动势、电阻等电学量的方法。
实验中要注意准确测量电流的大小,并掌握电流计的量程选择和测量误差的估算。
六、焦距测量实验焦距测量实验是光学中的基本实验之一,掌握焦距测量方法是高考物理的重点。
通过焦距测量实验,可以学习光学透镜的特性以及焦距的确定方法。
实验中要注意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光线准直并清晰聚焦,准确测量透镜的焦距。
综上所述,高考物理实验的重点主要包括光电效应、牛顿环、弹簧振子、扭摆、电流测量和焦距测量实验。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586a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4.png)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物理实验基本概念: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等。
2. 测量仪器的使用:常见的测量仪器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光电计数仪等,需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读数精度。
3.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与精度:了解和处理实验中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人为误差,掌握误差的计算方法和精度的估计。
4. 物理实验中的量的测量:掌握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
5. 物理实验中的分析与处理:学会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相对误差等。
6. 物理实验中的回归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进行实验数据的拟合和预测。
7.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处理: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绘制曲线拟合、计算斜率等。
8. 物理实验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了解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境保护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处理实验废液等。
以上是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c6d3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6.png)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____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考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的观测和测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下面将对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光的实验知识点1. 反射实验: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反射的应用实验等。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光线反射时入射角、反射角与法线之间的关系。
2. 折射实验:包括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折射现象实验等。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了解光线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与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3. 凸透镜实验:包括凸透镜成像实验、凸透镜焦距的测定实验等。
学生需要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焦距的计算方法。
4. 光的干涉实验:包括干涉条纹实验、双缝干涉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5. 光的衍射实验:包括衍射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单缝衍射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的基本规律。
二、电学实验知识点1. 电阻实验:包括电阻的测量实验、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电阻的定义和计量单位,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基本关系。
2.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实验:包括测量电流大小的实验、测量电流方向的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的定义和计量单位,了解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如何测量。
3. 电势差和电压实验:包括测量电势差和电压的实验、串联电压分配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电势差和电压的定义,掌握测量电势差和电压的方法,并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
4. 电阻和电路规律实验:包括欧姆定律实验、电路规律验证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掌握验证电路规律的方法,如电阻的串并联、电流的分支等。
5. 电磁感应实验:包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电磁感应的应用实验等。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掌握验证和应用电磁感应定律的方法。
三、力学实验知识点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包括测量力的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等。
物理高考实验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考实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69e9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d.png)
物理高考实验知识点总结随着高考的临近,物理课程成为考生备战的焦点之一。
而在物理课程中,实验部分的知识点也不可忽视。
实验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物理规律,更能锤炼我们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总结一些物理高考实验知识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稳定系统和振动系统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或质量来观察振动周期的变化。
2. 单摆实验改变摆长或质量来观察摆动的周期和频率。
3. 钟摆实验通过改变钟摆的长度和重力加速度来研究钟摆的周期和频率。
光学实验1. 干涉实验利用单缝或双缝干涉装置来观察干涉现象,探究光的干涉规律。
2.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将凹透镜或凸透镜放置于平行的光线射中,通过观察折射现象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3. 棱镜实验通过将光线通过棱镜,观察不同角度入射时的折射、偏折和色散现象。
电磁实验1. 安培环实验利用安培环测量电流的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2. 楞次定律实验通过改变磁感线和导线之间的角度,观察电流和导线受力的关系。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通过移动导线,观察导线在磁场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力学实验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研究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2. 简谐振动实验通过研究弹簧振子或单摆的周期和频率与质量和劲度系数之间的关系,验证简谐振动的规律。
3. 滑动摩擦力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地面摩擦系数,观察滑动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热学实验1. 热传导实验通过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观察热传导现象和热量的传递规律。
2. 比热容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来测量物体的比热容。
3. 气体定律实验通过改变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观察气体定律的变化情况。
以上只是一些物理高考实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多做实验、多总结实验的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物理实验题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实验题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cda0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d.png)
高考物理实验题总结归纳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是考察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
通过实验题,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对高考物理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实验题一般由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四个部分组成。
接下来将以几个常见的实验题为例,进行解析和总结。
1. 声速的测定实验条件:以示波器为主要仪器,电磁铁、电路板等为辅助仪器。
实验步骤:首先测量电磁铁的线圈长度,确定放置被测物体的位置。
然后,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电磁铁受到触发信号后产生的磁场和声波信号,并记录触发信号时刻与观察到磁场和声波信号的时刻差。
最后,根据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计算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观察到声波信号时刻与触发信号时刻的时间差。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声速值。
通过这个实验题,考生需要掌握使用示波器观察声波信号和磁场信号的方法,以及根据观察到的时间差计算声速的方法。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2. 电阻的测定实验条件:以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为主要仪器。
实验步骤:首先,按照实验要求接入电路,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和测量电压,确定电阻值。
其次,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
实验数据:测量到的电流和电压值。
实验结论: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这个实验题考察了考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电阻测量的实验操作技巧。
3. 焦距的测定实验条件:以凸透镜、光屏、光源等为主要仪器。
实验步骤:首先,将凸透镜放置在光路上,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成像清晰可见。
然后,测量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以及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最后,根据成像关系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数据: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凸透镜的焦距。
这个实验题考察了考生对成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使用凸透镜进行焦距测量的操作技巧。
高考物理实验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6ab9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2.png)
高考物理实验总结高考物理实验总结「篇一」20xx高考备考物理实验总结20xx年高考备考指导:高考物理实验总结摘要:为大家带来20xx高考备考指导,希望大家喜欢下文!一、近三年高考实验考试内容统计及特点分析(1)实验题型多样,取材广泛选择题主要考查仪器选择、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排序及正误分析、数据分析等;填空题主要考查实验知识及实验能力、仪器读数;图线题主要考查实物连接图、电路原理图、光路图及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等:计算类型题主要考查由计算确定实验方案、推导待测量表达式等。
实验题取材广泛,从力学到电学、光学,均有涉及,且以电学实验为主。
这些实验题有的是课本上经典学生实验,而更多的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创新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进行创新的能力,力求体现“只有动手做过实验才能得高分”的实验命题思想。
(2)注重主要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传统的重要实验器材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仍是高考实验试题的主角。
20xx年和20xx年考了螺旋测微器读数;20xx年考了电阻箱的读数和滑动变阻器的选择;20xx年考了多用电表的读数。
(3)注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实验步骤的排序,纠错、电路连线、画电路图、仪器及量程选择等都与实验的实际操作有关,真正的考查了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比如电学实验中的内、外接法的选取,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选取,都会给考生带来不小的困扰。
(4)注重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是实验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试题涉及剔除错误数据,根据数据描点作图,根据图像外推结论,求平均值(斜率、面积)等。
(5)注重误差分析方法的考查,强调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这部分的考查内容应该说是最难的。
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在高考中亮相最多的是由于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带来的系统误差分析,而降低实验误差的手段除了要合理选择仪器以外,数据处理也是考查的热点。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fc63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7.png)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____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写____字的文章超出了文本限制,所以以下是其中一部分的归纳总结):一、测量实验1. 长度测量: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显微镜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2. 时间测量:使用秒表、计时器等仪器进行时间的测量;3. 温度测量:使用温度计、红外线测温仪等进行温度的测量;4. 电流测量:使用电流表、电流计等测量电流大小;5. 电压测量:使用电压表、电压计等测量电压大小;6. 功率测量:使用功率计等测量电路中的功率;7. 频率测量:使用频率计等测量电路中的频率;8. 质量测量:使用天平等进行质量的测量;9. 声强度测量:使用声级计等测量声音的强度;10. 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电桥等测量电阻大小。
二、光学实验1. 光的反射:通过反射板实验、光线追迹实验等研究光的反射规律;2. 光的折射:通过折射板实验、棱镜实验等研究光的折射规律;3. 球面镜成像:通过凸透镜实验、凹透镜实验等研究球面镜成像规律;4. 物镜与目镜成像:通过显微镜实验、望远镜实验等研究物镜与目镜成像规律;5. 干涉现象: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薄膜干涉实验等研究光的干涉规律;6. 衍射现象:通过单缝衍射实验、棱镜衍射实验等研究光的衍射规律;7. 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实验等研究光的偏振规律。
三、电学实验1. 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测量:通过串并联电阻实验研究电阻的串并联规律;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欧姆定律实验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4.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通过电功率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5. 电磁感应现象:通过电磁感应实验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 电路中的比例关系:通过电路中的比例关系实验研究电路中的比例关系,如电路中电流分配和电压分配规律。
四、力学实验1.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研究物体的惯性和平衡;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3.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实验研究力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4.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5. 斜面运动实验:通过斜面运动实验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6.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弹簧振子实验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性系数的关系。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高考物理重要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高考物理重要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e1cee67b307e87101f6965a.png)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高考物理重要公式汇总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此只需验证:m1žOM+m2žOP=m1OM'+m2žOP '。
高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74a09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6.png)
高考物理实验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实验部分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通过实验,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等能力。
下面是对高考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
一、电路实验1. 构建基础电路在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构建基础电路,例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
实验前需要确定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并熟悉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中要注意电路的连接正确、电流的测量准确,以及仪器的使用和保护。
2. 定量关系实验高考中常涉及到的定量关系实验有欧姆定律实验和焦耳定律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电阻和电流的关系,以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测量电流和电压时的准确性,合理选择电阻值来控制电路。
二、光学实验1.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在这类实验中,我们会接触到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通过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出射角,可以验证这些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中要注意准确测量角度,保持实验环境的光线稳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光的成像实验光的成像实验是高考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验,我们可以研究物体和像的关系,了解光的成像规律。
在实验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实验物和透镜,准确测量物距、像距和焦距,严格控制实验环境。
三、力学实验1. 牛顿定律实验牛顿定律实验是力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中需要注意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力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等参数,并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
2. 简谐振动实验简谐振动实验是研究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振动的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简谐振动的特点,例如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在实验中,要注意准确测量振动的周期和频率,并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
综上所述,高考物理实验部分涉及到电路实验、光学实验和力学实验等多个方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熟悉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等技巧,并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484a7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1.png)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考点内容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实验原理1.理论基础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若v2—v1=v3—v2=v4—v3=…,则说明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该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工作条件①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交流电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00v交流电(3)纸带上点的意义: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了时间和位移)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设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为S1、S2、S3…(1)若如S2—S1=S3-S2=…=S n-S n—1=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如S2—S1=S3—S2=…=S n—S n—1≠0,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3.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和速度(1)逐差法如图实—1—1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6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s=aT2同理如即为所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平均速度法求速度求各点的瞬时速度(2)V-t图象法根据:,求出各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再作出v—t图像,其斜率表示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垫片等.四、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1.如图实-1—2所示,把原来放于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一端垫起,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被垫起的那一端,连接好电路.让平整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2.用手按住小车,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
2024年高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2b2a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3.png)
2024年高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本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涵盖了电学、热学、力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习到了很多物理原理和实验技能,并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我将对其中几个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要总结的是关于力学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力的作用。
通过使用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我们测量了不同重物受力下的位移和力的关系。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了力和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得出了胡克定律。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理解了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力对物体的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中的测量和计算,我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我要总结的是与电学相关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电流计、电压表等仪器,研究了电流、电势差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我们测量了不同电阻中的电流和电压,并绘制了它们的关系图。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并得出了电流和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这个实验让我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含义,以及它们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另外,我要总结的是与热学相关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热传导、热量和温度等基本概念。
通过使用温度计和热导率计等仪器,我们测量了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研究了导热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验证了导热性能与温度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得出了热传导定律。
这个实验让我理解了热传导的机制和规律,并学习了如何正确测量温度和导热性能。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热学实验。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的总结,我不仅学习到了物理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控制,以及如何正确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对物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最新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归纳
![最新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2a96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e.png)
最新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归纳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物理实验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最新高考物理实验进行总结归纳,从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以及实验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实验内容最新高考物理实验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
针对每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技巧。
在力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包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利用光电门测量小球的下落时间、利用杠杆原理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在热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测量物体的热容、测量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测量灵敏度较高的温度计如铂电阻温度计的原理等。
在光学实验中,我们需要学会用反射法和折射法测量平凸透镜的焦距、掌握用杨氏干涉仪测量薄膜厚度等实验技巧。
在电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用麦克斯韦电桥测量电阻等实验技术。
二、实验要求最新高考物理实验对实验要求也有所增加。
除了对实验内容的要求,还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明确要求。
首先,实验报告的书写要规范,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方法、实验结论等。
书写清晰、准确、简洁是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其次,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注意电路的正确连接、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发生电击等危险情况。
同时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整洁,保持实验室的卫生。
此外,实验数据要准确,实验结果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要注意对误差的处理和评估。
三、实验技巧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一些实验技巧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实验技巧供参考:1. 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的,熟悉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2.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仪器的准确使用,例如用卡尺测量长度时要垂直于被测物体。
3. 在进行实验数据采集时,要仔细观察测量仪器的指示,记录数据时要注意保留有效数字并带有单位。
4.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所需的物理量并进行误差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大总结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 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3)实验装置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
(4)实验步骤复习实验步骤时不能靠死背结论,而要与实验原理联系起来,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步骤操作?把某些实验步骤交换一下是否可以?省掉某个步骤行不行?等等。
(5)实验数据的处理重要的有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方法(如分析是不是匀速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变速运动,如何求某时刻的速度、如何求加速度等);解方程求解未知量、用图像处理数据(把原来应该是曲线关系的通过改变坐标轴的量或单位而变成线性关系,即变成直线,是重要的实验能力)。
(6)实验误差的定性分析中学阶段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误差分析,但对主要误差的产生原因、系统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等,应能理解。
在电路的实验中,粗略地看,认为电流表是短路、电压表是断路,但精确一点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都不能忽略,定性地讨论电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我们应该掌握。
二、几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下面几种实验方法是我们中学阶段物理实验中用过的,从方法的角度整理、复习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
(1)累积法: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周期时我们用的是累积法,即我们不直接测一个周期的时间,而是测30~50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数即得周期T的值.用累积法的好处是:①相当于进行多次测量而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偶然误差;②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以测单摆的周期为例,我们实验时单摆的摆长大约是1m或不到1m,用停表(最小分度值是0.1s)直接测1个周期的值,只能读出两位有效数字(机械停表的指针是跳跃式前进的,因此不能估读),如1.8s、2.0s等,而测30个周期总时间,则可读出至少3位有效数字。
用累积法的实验还有很多,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直径…(2)替代法:在“互成角度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我们就用到了替代法,第一次我们用两个弹簧秤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把结点拉到某一位置,再换成一个弹簧秤,同样拉这个橡皮筋,也把结点拉到同样位置,这说明后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与前面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等因此右以互相替代.对于“等效”这个问题,应正确理解:所谓效果相等,是对某一方面说的,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等效,仍以合力与分力来说,它们只是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等效,而在其他方面,例如在产生形变上,二者并不等效。
用替代法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用天平称物物体的质量,电阻测量等都可以用替代法,我们古代三国时期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替代法的典型实例。
(3)测量量的转换:例如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把测物体的速度转换为测物体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即把测速度转换为测长度。
又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本应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再根据折射率n=sini/sinr 求出折射率,但角度不容易测准确(一般所用的量角器的最小分度是1°,并且测角度时顶点很难对得特别准确),而通过做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把测角度转换为测线段的长度,从而增加了有效数字的位数,即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4)比较法: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就是把物体与砝码进行比较,砝码的质量是标准的,把被测量与标准的量进行比较,就是比较法.天平是等臂杠杆,因此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不用再进行计算,而是直接读出砝码的质量,它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被测物跟标准量并不相等,而是要根据某种关系进行计算,最常用的是二者间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一定的比例计算即可得出结果,因此常常称为比例法。
用比例法测电阻是常见的,当两个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因此两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如果其中的一个电阻是标准电阻,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就可测出.同样,两电阻并联时,由于两端电压相等,通过两支路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只要一个是标准电阻,另一个电阻的阻可测出。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⑴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⑵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⑴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
⑵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二、基本测量仪器及读数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1.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凡是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例如⑴读出上左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
⑵上右图用3V 量程时电压表读数为多少?用15V量程时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⑶右图中秒表的示数是多少分多少秒?0 1 2 3 V 0 5 10 15凡仪器的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在读到最小刻度后还要再往下估读一位。
⑴6.50cm。
⑵1.14V。
15V量程时最小刻度为0.5V,只读到0.1V这一位,应为5.7V。
⑶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示分,每小格表示0.5分钟;大圈内表示秒,最小刻度为0.1秒。
当分针在前0.5分内时,秒针在0~30秒内读数;当分针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
因此图中秒表读数应为3分48.75秒(这个5是估读出来的)。
2.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0.1mm。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
其读数准确到0.05mm。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
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
这种卡尺5 0 20 25 15 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 。
如右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
要注意: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3.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 (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 。
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 。
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
4.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特殊的计时仪器,电源用50Hz 的交流电,所以打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
5.天平天平使用前首先要进行调节。
调节分两步:调底座水平和横梁水平(在调节横梁水平前,必须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处,左端与零刻线对齐,如图中虚线所示)。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mg限位孔 线圈 振针 振片永久磁铁测量读数由右盘中砝码和游标共同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