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农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我们要给小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形成激励创新的环境。

再次,要积极开展校内外活动。学生的探究行为大量表现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之中,他们以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或是

对所感兴趣的事物执著地采集、收藏和探索。或是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加工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或是通过角色扮演、物体构建、情境创设等途径,以满足其再现成人世界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愿望。学校和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重视他们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

供各种探究活动的材料、工具、场地等。

二、保护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

在过去的课堂中,学生只有回答对与不对,我们现在认为这种做

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基本上固定在某一个点上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多是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过分强调知识,过分推崇知识,不正视接受知识主体的人。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因此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应转变原有的观念。教师应当十分尊重、爱护、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时,教师不必忙于解答,而应适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能极大鼓舞地提出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还会有助于在学生中形成勇于大胆想象,乐于独立思考的良好氛围,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有不同的兴趣点。在教育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兴趣就是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把握住学科特点,找出学生对所教学科、章节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也是一切创新发明的源头。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想不让他们探究、创新都难。这意味着只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行动,就会取得创新的成果。为此,教师应该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为学生自觉主动地探求知识,自觉创新打下基础。利用

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知识充满强烈的求

知欲。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问,鼓励学生质疑,在同中求异,遇问题多从几个角度思考,不被表象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的关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发问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1.实行教学民主,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然、民主、平等和具有科学气息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大胆质疑猜想,畅所欲言。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个知识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

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怀疑教师,敢于怀疑课本。这就要求教师要谦虚,对于学生的发问和大胆质疑,要加以肯定,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有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一个肯定的目光,能给学生一种强悍的动力,

激发其积极性。

2.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

神。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荒唐的或错误的,也不能批评和任意抹煞。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在肯定其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上不合理的原因,再由本人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创新、质疑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

3.在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平等性,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差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是你怎样去开采、挖掘。教师不能只关注优等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忽视对中、差学生的培养,要善于发现其优点、特长及创新的潜能。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表扬,不讽刺挖苦,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品质和创新精神。

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去创造。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这样的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学生获得了快乐,教师也就快乐,这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唐汉城.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j].上海

远东出版社,2002(10).

[2]赵家骥.创造教育论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01).

[3]王安林.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m].陕西教育出版

社,2006(06).

[4]高岩.浅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m].林区教学,2008(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