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被膜

合集下载

biofilm

biofilm


生物被膜(BF)的定义

微生物有组织生长的聚集体。

细菌不可逆的附着于惰性或活性实体的 表面,繁殖、分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 质、将菌 体群落包裹其中而形成的细 菌聚集体膜状物。
单个生物被膜可由同种或不同种微生物 形成。

生物被膜(BF)的组成及结构

包括分泌的多糖蛋白、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 等多糖蛋白复合物。 粘附细胞之间散在着一些“水通道”,即细菌群落之间 存在的充满环境液体的内隙。 成熟生物被模型从外到内包括主体生物膜层、连接层、 条件层、基质层。
三、氧浓度变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形成的影响

研究无氧、低氧(10%氧浓度)、正常氧(20%)及高氧(30%、 40%、50%、60%)七个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生物被膜和藻 酸盐的产生情况。 实时定量检测不同氧浓度对Lasl、RhlI、algU表达的影响 建立生物被膜生成量和Lasl、RhlI、algU表达量之间的关 系图。
研究生物被膜(BF)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某些环境中常见细菌所致的一些 慢性和顽固性疾病的深入了解 ,发现生物膜是导致这 些细菌性疾病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 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细菌不同于浮游细菌 ,它们对抗 生素等杀菌剂、恶劣环境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有很强 的抗性,生物膜内细菌在生理、代谢、对底物的降解或 利用和对环境的抵抗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性质
生物被膜(BF)的体外鉴定
一、96孔微量板定量检测法

是目前各实验室广泛应用的定量检测细菌生物被膜的 公认方法。目前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以该方法被报道。 不仅能定性细菌形成生物被膜,而且和不同的染色方 法结合还能定量计算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

生物被膜形成曲线的测定

细菌生物被膜的名词解释

细菌生物被膜的名词解释

细菌生物被膜的名词解释细菌生物被膜是指一种由细菌分泌的一层黏性物质所构成的结构。

这种物质包裹在细菌细胞外表面,形成了一个保护细菌的屏障。

细菌生物被膜可以具有多种形态和组成,但它在细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首先,细菌生物被膜能够提供细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是因为被膜能够吸附周围环境中的养分,并且排斥不利于细菌生存的有害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被膜帮助细菌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此外,细菌生物被膜还可以保护细菌对抗外界的一些不利因素,如干旱、酸碱度变化、高温或低温等,提高了细菌的存活率。

其次,细菌生物被膜在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细菌生物被膜表面的分子结构可以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促进细菌与宿主的黏附。

这种黏附现象对于一些病原性细菌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需要依靠黏附在宿主组织表面才能感染宿主。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可以提高细菌的黏附能力,增加病原性细菌感染宿主的机会。

此外,细菌生物被膜还可以帮助细菌抵御抗生素的攻击。

一些抗生素具有破坏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作用机制,但细菌生物被膜能够降低抗生素进入细菌细胞内的效率,从而减少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这使得一些细菌对常规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对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细菌生物被膜的组成和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有些细菌的被膜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而另一些则含有多糖或脂质。

这取决于细菌的菌株和生长环境。

部分细菌生物被膜具有胶状的外观,而另一些则呈现出纤维状的形态。

这些不同的被膜结构与形成机制有助于细菌对不同环境条件作出适应,并发挥不同的功能。

总之,细菌生物被膜是一种重要的细菌结构,它在细菌的适应环境、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抵御抗生素攻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理解细菌的生存机制和病原性的研究,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组成以及与其他细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揭示其更为细致的功能和潜在应用价值。

生物膜是什么 如何消除生物膜

生物膜是什么 如何消除生物膜
DIN EN ISO9001;DIN EN ISO14001;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EMAS欧盟生态认证;欧盟A.I.S.E认证;德国GfPS实验室
证书
1)微生物附着;
2)固定并成膜;
3)快速增长;
生物膜造成重复污染
生物膜形成后会向四周环境释放微生物,造成持续的微生物污染。例如管道内壁的生物膜会持续污染流经管道的饮水、物料,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生物膜存在于哪些场所
生物膜形成于水系统的边界(干区和湿区的交界处—例如:洗漱台的排水管),同时也存在于水系统中(罐体、管道、灌装机以及与水有接触的表面)。
由于奥克泰士卓越的品质,很快在食品、饮用水、制药、日化、农牧业等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杀菌原理
产品包装规格
品牌名称
Oxytech/奥克泰士型号D50型包装格9kg/箱,25kg/桶
价格
请咨询奥克泰士经销商
备注
具体信息请咨询奥克泰士中国经销商: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检测认证
检测认证
生物膜也叫生物被膜,英文名称Biofilm formation,生物膜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一层薄薄的黏液层组成,形成一种水凝胶或基质,保护微生物免受外部影响和消毒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生物膜可以抵抗大多数化学杀菌剂的攻击。
生物膜图示
生物膜的生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到,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大致有3个阶段:
如何消除生物膜?
生物膜具有极高的抗性,对消毒剂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想要消除生物膜,需要采用对生物膜具有强力作用的消毒剂,该消毒剂应能强力破除生物膜并杀灭生物膜内部的全部类型微生物。
德国Oxytech/奥克泰士消毒剂能够强力消除生物膜,解决生物膜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危害。

细菌生物被膜ppt课件

细菌生物被膜ppt课件
* QS现象是于1977年在一种海洋发光细菌中首次发现 的,此系统包括AI的产生、释放和检测,通过检测 周围细菌的密度,细菌可以通过调整相关基因的表 达而实现群体稳定性调节。
.
24
野生型
突变株
.
25
细菌生物被膜的抗性机制
2、BF的抗免疫清除机制
①细菌生物被膜的屏蔽作
细菌生物被膜中,大量粘性基质形成了一个物理屏障,是 吞噬细胞和杀伤细胞及其所分泌的酶不能对细菌产生攻击
随着对细菌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人们发现细菌 生物被膜对抗生素和集体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 强,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慢性和 难治的感染性疾病。
.
11
3、细菌的群体行为
1988年,Shapiro提出细菌是可以相互协调,并具有群体 行为的多细胞群体生物。 1991年,加拿大国立水环境研究所的John wrence等 人首次发现了细菌生物被膜的三维结构。
⒌细菌的分散及持续性感染
.
18
.
19
.
20
细菌生物被膜的抗性机制
1、BF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机制
①细菌生物被膜的屏障作用
EPS阻止抗生素接触包裹于被膜内 的细菌,消弱抗生素对于膜内部菌 群的杀伤效应(如生物膜中的AHL 可降解部分抗生素)
.
21
④细菌生长缓慢与应 激反应
被膜深层细菌生长缓慢, 但却产生了耐药性增强的 应激反应
• 1990年,蒙大拿州立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 物膜工程中心。
.
3
.
4
与人类感染有关的生物膜形成菌
相关疾病
龋齿 牙周炎 中耳炎 骨骼肌感染 骨髓炎 心内膜炎 隐形眼镜所致感染 缝合部位感染 人工心瓣膜
生物膜形成菌

生物膜 ppt课件

生物膜 ppt课件

医疗的视角
在医疗领域,只要是存在非灭菌水的场所都 有可能形成生物膜。那些有非灭菌水附着 的表面,包括外来器械的缝隙、内镜的管 腔以及各种植入物都是生物膜滋生的场所 。生物膜很长时间内一直是齿科关注的对 象。牙菌斑就是生物膜的一种形式,而生 物膜也在齿科所用的水管与吸引器内存在 。
生物膜?
• 在温湿度,营养合适的任何表面 • 99%的细菌生活在生物膜内 • 好处:如生物修复,反刍 • 坏处:人体表面如牙齿,组织内,
植入物周边等
生物膜的定义
• 生物膜(或生物被膜): • 集聚的细菌和细胞外物质,紧紧地粘附在
表面并不容易被去除
• 一些微生物,在水中或水溶液或体内(如
:血流)生长时,有能力粘附表面,然后 包埋在多聚糖基质中。基质含细胞,活和 死的微生物和多聚糖,阻止抗菌剂,灭菌 剂,消毒剂和抗菌素到达微生物
生物膜的特点

• -大量微菌落使BF加厚 • -细胞启动包间信号系统,产生胞间信号
生物膜的形成
• 3.BF的成熟:
• -结构不均匀,类似蘑菇形状的微菌落组成 • -菌落之间围绕着输水通道,可以运送养料,酶
,代谢产物和排出废物,形成原始的循环系统。
• 因菌种,营养,附着表面和环境不同,形成疏松
或致密以及厚薄不等的BF结构
• (3)如果有泡沫,取出器械时又会把粘附在 • 气泡上的污物带回到器械上,造成清洁不彻 • 底,从而影响消毒灭菌。 • 同时,泡沫也会增加清洗的时间。 • (4)泡沫会阻隔视线,清洗人员无法看清水 • 面下的情况,增加了清洗人员被水面下的刺 • 伤、割伤的危险,从而造成交叉感染。 • (5)泡沫容易造成自动清洗机排水管的堵塞 • 及吸液泵、排水泵的损坏,更换这些部件价 • 格昂贵。

生物膜是什么如何消除生物膜

生物膜是什么如何消除生物膜
9kg/箱,25kg/桶
价格
请咨询奥克泰士经销商
备注
具体信息请咨询奥克泰士中国经销商: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检测认证
检测认证
DIN EN IS09001;DIN EN IS014001;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EMAS欧盟牛 态认证;欧盟认证;德国GfPS实验室
证书
如何消除生物膜?
生物膜具有极咼的抗性,对消毒剂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想要消除生物膜,需要采用对生物膜具有强力作用的消毒剂,该消毒剂应能强力破除生物膜并杀灭生物 膜内部的全部类型微生物。
德国Oxytech/奥克泰士消毒剂能够强力消除生物膜,解决生物膜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危害。
奥克泰士来自德国的消毒专家
奥克泰士是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消毒剂,由德国BUDICH国际公司研制,并在1978年推向国际市
生物膜也叫生物被膜,英文名称Biofilm formation,生物膜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层
薄薄的黏液层组成,形成一种水凝胶或基质,保护微生物免受外部影响和消毒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生 物膜可以抵抗大多数化学杀菌剂的攻击。
生物膜图示
生物膜的生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到,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大致有3个阶段:
1)微生物附着;
2)固定并成膜;
3)快速增长;
生物膜造成重复污染
生物膜形成后会向四周环境释放微生物,造成持续的微生物污染。例如管道内壁的生物膜会持续污染流 经管道的饮水、物料,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生物膜存在于哪些场所
生物膜形成于水系统的边界(干区和湿区的交界处一例如:洗漱台的排水管),同时也存在于水系统中 (罐体、管道、灌装机以及与水有接触的表面)。

细菌生物被膜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细菌生物被膜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细菌生物被膜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李金朋;李小康;樊擎莹;范泽钰;温文彦;汪洋【摘要】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粘附于载体表面,由其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包被的膜性结构.细菌生物被膜具有多重耐药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因此具有高致病、难治愈的特性.致病菌生物被膜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甚至患者死亡,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干预细菌生物被膜的方法是当下研究重点.文章从物理、化学、生物学三个方向,对清除细菌生物被膜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Bacterial biofilm was membranous structure coated by extracellular polymer, and was adhesi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carri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iofilm, bacteria have multiple-drug resistance and evasion of the immune ability. It has become a hot problem in healthcare that protracted of the patient's course even death of patients because bacteria within biofilms.The method of intervening bacterial biofilm is the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of removing bacterial biofilm was reviewed from three aspects: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年(卷),期】2018(026)003【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细菌;生物被膜;清除;进展【作者】李金朋;李小康;樊擎莹;范泽钰;温文彦;汪洋【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分子病原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的一种生存状态,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为适应外界环境而形成的微菌落聚集体,其主要成分为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细菌自身包被其中,是细菌相互粘连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细菌复合体,形状如膜并附着于载体表面[1,2](图1)。

生物膜

生物膜

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在自然界、某些工业生产环境(如发酵工业和废水处理) 以及人和动物体内外,绝大多数细菌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的表面,以生物膜(biofilm, BF) 方式生长,而不是以浮游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planktonic) 方式生长。

BF 是细菌株的BF 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

虽然人类第一次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人牙菌斑BF 细菌,但多年来经典细菌学主要是研究浮游生长的细菌, 而忽视了对BF 细菌的研究〔1 ,2〕。

随着对细菌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发现BF 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问题,尤其是慢性和难治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开始重视对BF 的研究。

20 世纪30 年代中期,Gib2 bons 和van Houte 等〔2〕对牙菌斑BF 细菌和龋病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为深入了解BF 细菌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现在已知,细菌可在人体组织如牙齿、牙龈、皮肤、肺、尿道及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BF ,引起诸如牙周病、龋齿、慢性支气管炎、败血病、血栓性静脉炎、难治性肺部感染和心内膜炎等疾病。

在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体液中一般不形成BF。

但由于这些体液含有适合细菌生长的有机营养成分,因此,当体液中含有细菌时,这些细菌可在人体内人工医疗装置(如隐型眼镜、人工关节和心脏人工瓣膜) 等无生命物体的表面形成BF。

此外,BF 细菌还可污染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设施,如空调系统、供水系统和食品加工设备等, 由此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据估计,大约65 %人类细菌性感染是由BF 细菌引起的〔325〕。

BF 研究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和数学等多学科,其真正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发展起来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

90 年代后,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及对BF 细菌在医学上重要性的认识,BF 研究得到迅速发展。

1990 年,蒙大拿州立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膜工程中心。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
四、采取的措施:
1、加工过程中控制生物膜形成的措施:
生产车间地坪应平整且有一定的坡度保证不积水, 易于清洗消毒。车间的墙裙应贴2米以上白色瓷砖。顶角、墙角、地角应设计为弧形, 窗台为坡形,避免死角产生。车间须通风良好, 应安装通风设施, 保证及时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另外, 车间内应设有清洗、消毒设施, 便于及时清洗、消毒。
细菌生物被膜广泛存在于含水或潮湿的各种物体表面,包括自来水管道、工业热交换系统、下水道等。在食品工业中,食源性病原菌和腐败菌能在厂房地板和天花板、输送管道、不锈钢等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被膜,成为潜在的严重污染源,可能引起食品污染。
二、食品工业中生物被摸的形成:
在食品加工中,微生物最初沉淀在一些营养丰富的固体表面上,粘附、生长、大量繁殖,形成微菌群, 它可以分泌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身粘附于各种物体的表面, 细菌在所吸附的物体表面不断分裂就形成了生物被膜。有机聚合物的形成尤其有助于微生物的粘附、聚集。这些细菌不断进行大量的繁殖, 并诱同有机或无机残留物、营养物质、以及其他一些微生物形成了生物被膜。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形成生物被膜, 这些表面可以是食品本身、食品接触面、非食品接触面(如墙壁、下水道等)等。实验表明,即使经过标准的清洗工序,微生物还是有可能滞留在设备表面上。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细菌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些常使新鲜食品腐败的腐败菌和病原菌能粘附在不锈钢等表面上,形成生物被膜。对于腌腊风干的肉制品,Listeria monocytogenes 主要源于新鲜的原料肉I 。Nickelson等l 1对肉制品加工设备上的Listeria monocytogenes 进行调查,法兰克福香肠(Frankfurter)包装机、滚筒、传送带、切片刀刃等设备由于很难清洗并且有较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这就为生物被膜的形成提供了极好的环境。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Biofilms rule the world棕色隐遁蜘蛛Bacterial biofilm surrounding a pore on the abdomenof a venomous brown recluse spider 生物被膜可在各种惰性和活性组织表面形成,黄色表示的生物被膜是在环境、生物技术和人体健康方面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一部分1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概述定义:细菌细胞包裹在自身产生的多聚物基质内并粘附于惰性的或者生物物体表面的结构性的群落。

在大多数自然环境中,微生物主要是附着在有活性或无活性物体的表面以生物被膜的形式生长,而不是以浮游状态生长。

微生物附着到物体表面后分泌粘性胞外聚合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群落。

生物被膜有其生长的保护模式保证其在恶性环境下可以生存。

1676 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从牙菌斑中观察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生物被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73年,Characklis等从工业用水中发现细菌粘液附着力强,且对消毒剂抗性强1978年,Costerton等研究牙菌斑,提出生物被膜的理论,解释了微生物为何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表面及受益于这种小生境的机制1987 年,Costerton认为,生物被膜包括单个细胞和微生物菌落,镶嵌在一种高度水合化,主要携带负电荷的多聚物基质中1995 年, Costerton等强调,生物被膜为能粘附于表面、界面及相互之间,包括细菌菌落和絮状物以及在多孔基质孔隙中隐藏的细菌。

2002年,Donlan等对生物被膜的最新认识是:生物被膜是一种不可逆的粘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的微生物细胞菌落,包裹于细胞外多聚物基质(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中(主要是多聚糖) ,在基质中可见一些非细胞物质,例如矿物质晶体,腐蚀颗粒,泥土或沉渣颗粒,血液成分。

生物被膜的成分生物被膜中水份含量可高达97 % ,除了水和细菌外,生物被膜还可含有细菌分泌的大分子多聚物、吸附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及细菌裂解产物等。

生物被膜名词解释

生物被膜名词解释

生物被膜名词解释
生物被膜是指生物体表面覆盖的一层薄膜,它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包括脂类、蛋白质、糖类等。

生物被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被膜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 细胞辨认:生物被膜上的糖类分子可以用来识别其他细胞,从而实现细胞间的辨认。

这种细胞辨认对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通信非常重要。

2. 细胞结构和稳定:生物被膜可以保持细胞的结构完整,并稳定细胞内的环境。

它能够阻止水和其他溶液成分非控制地通过细胞膜,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3. 物质交换:生物被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界面。

通过被膜上的各种通道和载体蛋白质,细胞可以将需要的物质吸收进来,也可以将废物排出细胞外,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4. 跨膜传导:生物被膜上存在许多跨膜蛋白,它们可以传导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跨越细胞膜。

这些跨膜通道和载体蛋白质起到了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作用。

5. 参与信号传导:生物被膜上的一些蛋白质可以作为受体或信号转导器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

当外界信号通过这些蛋白质活化时,会触发一系列影响细胞功能的内部反应。

总之,生物被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交换、维持细胞结构稳定和参与信号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更是细胞功能和生存的关键之一。

细菌粘液表型

细菌粘液表型

细菌的粘液表型是指与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表型。

细菌生物被膜是指细菌粘附于固体或半固体表面,被自身产生的多糖类胞外粘液所包裹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

参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细菌表型包括菌毛、鞭毛、芽孢等,它们在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毛可以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相互作用,帮助细菌粘附在呼吸道壁上,从而形成生物被膜。

同时,该细菌还可以通过改变鞭毛的长度和运动方向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从而影响生物被膜的形成。

此外,一些细菌还可以通过产生多糖类胞外粘液来包裹自身,从而形成生物被膜。

这些多糖类物质可以与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一种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构。

总之,细菌的粘液表型是参与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表型之一,对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功能研究

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功能研究

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功能研究生物被膜,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细胞表面的薄膜。

在单细胞微生物中,被膜作为一种“保护盾”,可以通过调节其通透性、离子选择性及酶反应来维护细胞内部清洁和正常代谢。

而在多细胞生物中,被膜则是细胞的边界,可以让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产生互动,从而实现细胞的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功能,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一、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但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提供了关键性的线索。

据研究发现,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分子密切相关。

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生物被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其通过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相结合,在细胞表面形成一个可透过水分子,但难以透过绝大部分离子和大分子的屏障,从而保护细胞内部。

磷脂的分子也会随着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膜通透性发生相应的调整,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水平。

而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膜的形成复杂多样。

除了磷脂,细胞表面还富含一种叫作胆固醇的脂质,它可以通过调控膜的流动性和结构稳定性来影响细胞功能和信号转导。

此外,许多蛋白质也分布在细胞表面,它们与脂质分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复杂的生物被膜。

各种蛋白质和脂质分子相互作用的力量及比例不同,可能会影响被膜的特性和功能。

二、生物被膜的功能生物被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可以隔离内外环境,还能对外部信号进行感应和传递,进而调控细胞内部的代谢和行为。

生物被膜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承载细胞组环境生物被膜可以作为细胞组织的界面,将大量的细胞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不仅如此,生物被膜还对细胞内外环境起着良好的适应性,可以调节其中的成分,维持细胞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2、维持细胞结构和稳定性细胞膜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和脂质,通过紧密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晶格结构,使细胞膜稳定性得到加强。

同时,细胞膜还可以通过细胞吞噬、物质运输等过程,保持细胞组织的稳定性和抗破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介绍
与人类感染有关的生物膜形成菌 Nhomakorabea相关疾病
生物膜形成菌
龋齿 牙周炎 中耳炎 骨骼肌感染 骨髓炎 心内膜炎 隐形眼镜所致感染 缝合部位感染 人工心瓣膜
产酸性G+球菌 口腔G-厌氧菌 嗜血流感杆菌 G+球菌 多种细菌和真菌(混合) 草绿色链球菌 绿脓杆菌和G+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J. William Costerton
背景介绍
❖ 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的存在是细菌为适应环境,有利 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细菌吸附于惰性物体如生物医学材 料或机体黏膜表面后, 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 糖蛋白复合物,使细菌相互粘连并将自身克隆聚集缠绕其中形 成膜状物。生物被膜内的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能长期存 活,不断释放,成为感染源。
[6] Schinabeck MK, Long LA, Hossain MA, Chandra J,Mukherjee PK, Mohamed S, Ghannoum MA. Rabbit model of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infection: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antifungal lock therapy[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4, 48(5): 1727–1732. [7] Nett J, Lincoln L, Marchillo K, et al. Putative Role of β-1,3 Glucans in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Resistance[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7, 51(2):510-520.
❖ 细菌生物被膜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临床上生物被膜可形成 于各种植入医疗器械表面或体内粘膜上,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及 免疫逃避性,是造成临床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生物被膜使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比浮游菌增加10-1000倍,其 引发的感染只有移走植入物才能控制。
蔡芸, 王睿. 呼吸系统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特点及临床对策[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08, 5(9):5-9.
[8] Tumbarello M, Fiori B, Trecarichi E M, et al.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Candidemia Caused by Biofilm-Forming Isolates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 Plos One, 2012, 7(3):e33705. [9] Wang R, Pei F, Chen Q, et al. Effects on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biofilm of fleroxacin combined with urokinase or earthworm kinase[J].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2004,29(11):675-678. [10]王睿, 裴斐,方翼,等.藻酸盐抗体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 2004,14(3):245-247.
文献来源
[1]李建华, 宋丰贵. 细菌生物膜形成与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8, 27(1). [2]谷宇锋,王淑歌,郝海红,etal.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和毒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 生素杂志,2018(11):1321-1331. [3]蔡芸, 王睿. 呼吸系统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特点及临床对策[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08, 5(9):5-9. [4]罗延智, 刘德军, 张志宏, et al. 碘伏对钛合金表面金葡菌细菌生物膜抗菌活性的试验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 24(10). [5] Pannanusorn S, Fernandez V, Römling U. Prevalence of biofilm formation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Candida species causing bloodstream infection[J]. Mycoses, 2013, 56(3):264272.
认识生物被膜
抗感染专业 张永胜 2019.2.22
❖ 背景介绍 ❖ 文献来源 ❖ 文献分析与评论 ❖ 结论启示
背景介绍
生物被膜的含义—1978年由J. William Costerton首次提出
生物被膜(biofilm):指细菌自身产生的外部多糖基质、纤维蛋白 质、脂蛋白等包裹着的菌细胞的结构。
生物被膜是细菌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生长模式,是细胞间相互协调作 用的复杂的多细胞群体,具有结构和代谢复杂性。 形成生物被膜的黏附细菌群也可以释放出生长迅速的浮游细菌,是潜 在的“菌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统计表明,80%的细菌性疾病与BF有关。
“In a paper in Science in 1999, we said 65 percent of all disease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are biofilms,” Costerton said. “Now the NIH says 80 percent. ”
文献来源
[11] 范燕, 刘茹, 王睿. 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 2007,4(3):171-175. [12]董士华, 曲狄, 刘铭然. 天然药物防治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5, 38(4):862-865. [13]刘珏玲,杨伟峰,王毅.细菌生物膜与表面活性剂抗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9):858-860. [14]刘春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634- 4637. [15]赵铁梅, 刘又宁. N-乙酰半胱氨酸与环丙沙星联合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J]. 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