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研究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分布
开发利用情况
已开发水能资源 占比:约30%
正在开发水能资 源占比:约70%
主要开发方式: 水电站建设
开发利用的地区 分布:主要集中 在长江、黄河等 大江大河的中上 游地区
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优化能源结构:水能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能源 结构。
核能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核能资源种类多样,包括铀矿、钍矿等 核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成熟,已建成多座核电站 核能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未来能源发展提供保障
开发利用情况
核能资源分布:中国核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
核能利用现状:中国核能发电量稳步增长,核能发电量占比逐渐提高
特点: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 人均占有量较少,且煤炭质量 存在差异
开采情况
煤炭资源分布: 主要集中在山西、 陕西、内蒙古等 地区
开采方式:露天 开采和井工开采
开采量:中国是 全球煤炭开采量 最大的国家,每 年开采量约为30 亿吨
开采难度:部分 地区煤炭资源埋 藏较深,开采难 度较大
对经济的影响
提供能源:煤炭是重要的能源来源,支撑着工业生产和经济发 展
推动技术创新:水能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水电站建设、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推动相关产业的 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05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章节副标题
分布情况
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地区、内蒙古、新疆等 地区
第十二章中国煤田地质特征概述
第十二章 §2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 构造的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聚煤盆地从晚古生代到中、 新生代,总体演化趋势是:
大型内陆碎屑陆表海聚煤坳陷
大型内陆湖盆坳陷(古前陆塌陷)
断陷盆地群(湖盆为主)
山间小型坳陷和断陷盆地
第十二章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3 聚煤古地理环 境和古气候的演变
第十二章 §3聚煤古地理环境和 古气候的演变
第十二章 §3聚煤古地理环境和 古气候的演变
早二叠世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海退的同时,华南地区 的海域范围则继续扩展,海水向西北上扬子古陆区快速侵 漫,沿古陆边缘的泻湖潮坪环境发育早期含煤沉积,并迅 速被广海碳酸盐沉积所代替。早二叠世晚期,由于东吴运 动的影响,华南广大地区隆起为陆,海水退居东南隅,在 海西期造山带的前缘堆积了滨海碎屑含煤岩系。晚二叠世 早期,海水由西南方向再度进侵。在海域不断扩大的趋势 下,华南地区呈现比较复杂的岛海古地理景观,海陆穿插, 沉积类型多样。东南沿海为陆相、过渡相碎屑含煤沉积, 盆地中部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含煤沉积,黔西、滇东地 区则持续发育大型三角洲复合体,为煤层最富集的地区。 随着海域不断扩展,聚煤带向古陆方向迁移。晚二叠世晚 期,华南地区再次被广海淹没,以碳酸盐和硅质沉积为主, 含煤沉积则局限于川滇古陆东侧的滇东、黔西和川西一带。
中国煤盆地富煤带的展布和特厚煤层的形成, 也受着盆地构造演化的制约。厚煤层或特厚煤层 的形成,主要是在基底沉降稳定和坳陷速率适当 的部位。最有利于聚煤的盆地是发育在刚性地块 上的晚古生代坳陷型盆地及继承性的中生代坳陷 盆地,其次是发育在已经稳定的褶皱带上的中、 新生代盆地。
第十二章 §2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 构造的基本特点
南宁
广州
南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及其分布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及其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中国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一、煤炭资源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目前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主要的煤炭产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等地。
山西省尤其以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被誉为“煤海”。
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主要的油田分布在华北、东北、新疆等地区。
华北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与石油类似,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也分布广泛,主要产自新疆、四川盆地、辽宁等地。
三、水能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水能资源的国家之一,水电是中国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中国的大江大河众多,水电潜力巨大。
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以其巨大的发电能力成为中国电力的重要来源。
此外,中国还有黄河、珠江等多个水利发电重要基地。
四、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中国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的风电场正在逐步建设中。
同时,中国还拥有广阔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都有较好的太阳能发电条件。
五、核能资源核能被认为是未来的重要能源之一,中国也在积极开展核能开发。
目前中国已建成多座核电站,并正在加速建设更多的核电项目。
预计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大幅增加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综上所述,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
这些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具特点。
中国将继续发展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并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以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燃料价值。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资源储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包括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
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此外,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较为稀缺,而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则相对较为丰富。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特征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我国煤炭资源的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之一。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已超过1300亿吨,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绝大部分的煤炭储量。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已超过5000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这些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
煤炭产能持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逐步提升。
同时,我国也在加大清洁技术的应用和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煤炭、清洁煤炭等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一)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东北赋煤区以下白垩统煤层为主。
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地区分布着规模不等的聚煤盆地40 余个,如伊敏、霍林河、胜利、扎赉诺尔、大雁等,煤层厚度巨大,平均可采煤层总厚达60余m,常有巨厚煤层发育,但侧向不甚稳定,结构复杂。
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地区,各聚煤盆地煤层层数增多,煤层总厚明显减小,含煤6-20层,可采煤层总厚在20m左右。
东北赋煤区部分含煤盆地煤层发育的基本特征含煤盆地含煤地层时代可采煤层层数可采总厚(m)中厚煤层层数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煤层间距(m)三江-穆棱河早白垩世5-222."04-76. "583-10 简单较稳定25鹤岗早白垩世30103."015 较复杂较稳定20铁法早白垩世1225."56-8 中等较稳定20阜新早白垩世2022."9-35."82-4 中等较稳定5抚顺早第三纪4-661."25 中等稳定30沈北晚第三纪4-1210."842 较简单较稳定-不稳定10东北第三纪聚煤盆地规模相对较小,多沿深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展布,如沿密山-抚顺断裂带分布的虎林、平阳镇、敦化、桦甸、梅河、清源、抚顺、永乐等盆地,沿依兰-伊通断裂带分布的宝泉岭、依兰、五常、舒兰、伊通、沈北等盆地,含煤性较好,常有巨厚煤层赋存,在抚顺、沈北等盆地煤层最厚可达90 余m。
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 6 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 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
前景看好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 位,而且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 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谢谢
(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对煤炭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和利 用水平低下。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一些共伴生矿物还无法进 行大规模具有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 产品业布局不合理
我国目前仍然以原煤消费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造成大量长距离的无效运输,煤炭企业自身产 业升级水平低下,而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企业 大多距煤矿较远,因此原煤需要进行大量长距 离的运输才能被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
•(一)、开采的过程中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三)、煤炭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开采机械化程度低
•(五)、原煤入洗率低
•(六)、安全生产问题较为严重
•(七)、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一)、开采的过程中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小矿越界开采,破坏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屡禁不止, 抢夺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企业采用一次采全高的方法,只采中间一层, 顶底煤被废弃,采一丢四; 另外一些小型煤炭企业采煤方法落后,对煤炭的 回采率有的不到30%。一些矿区的违规建筑物存在 大量压煤现象,建筑物压煤程度有的达到了矿区 剩余可采储量的80%。
(三)、提高燃煤发电效率
目前我国有两大问题需要重视,一是煤的清洁 利用,二是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其中煤的清洁 利用尤为重要。在我国,每发一度电要排二氧 化碳0.8∽0.9公斤,如果每度电的耗煤量降低 1克,全国一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万吨。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1、中国煤炭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 6 省.2、中国石油分布特点:①陆上:东北(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华北(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西北西南(西南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青海油田、吐哈油田);华中(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②海上:渤海(蓬莱 19﹣3 油田)、东海(春晓油气田)、南海(莺歌海盆地).3、中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天然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陆上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以及东部近海海域的渤海、东海和莺﹣琼盆地,目前这 9 个盆地远景资源量达 46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82%;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6.21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的 93%;剩余资源量 40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剩余资源量的 81%.【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自然资源中,煤炭是丰富的省区是山西省,第一和第二大油田分别是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南方地区以有色金属矿居主多,青藏地区以清洁能源居多.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分析: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目前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解答: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 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 5 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 3000 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答案为:山西省;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有色金属;清洁能源;青藏地区;四川盆地.点评: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概况.可结合自然资源分布图理解记忆.。
中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资源评价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资源评价Ⅰ.概述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及其资源评价一直是地质学和煤炭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燃料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深入研究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以及科学评价煤炭资源的质量与地质条件,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Ⅱ.我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1.我国煤炭地质条件我国煤炭地质条件主要受沉积、构造和燃料生质的影响。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质构造复杂,沉积条件多样,地层受煤化条件影响差异较大。
煤的形成主要受植物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类型形成的煤质量、品位也存在较大差异。
2.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规律我国煤炭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安徽、湖南为主要产煤区。
根据勘察结果,我国探明煤炭储量已达174.3万亿吨,预测资源量更是巨大。
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主要受地层、构造、沉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Ⅲ.资源评价1.煤炭资源质量评价煤炭资源的质量评价是指对煤炭的企业化学性质、工艺性质、物理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企业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含硫量等指标,工艺性质主要包括煤焦油和焦炭产率以及煤样的炼焦性能等指标,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粒度组成、密度、泡点和可磨性等指标。
通过对煤炭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可以科学指导煤炭的深加工利用及优化地质勘查。
2.煤炭资源地质条件评价煤炭资源地质条件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煤层地质构造、地层厚度、埋深、赋存规模、顶底板岩性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确定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优劣。
合理评价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可以为采矿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风险。
Ⅳ.结论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及资源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学、地球化学、矿产地质学、矿物学等学科知识。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及资源评价,可以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
1、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中国的能源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及西部,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带。
一、煤炭工业媒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工业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黄河中下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省区的煤炭储量占全国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
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
从地区分布看,煤炭开发经历了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逐步推进过程,形成了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2、大型、特大型煤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
从产业所属结构看,中国以国有重点、地方国有、乡镇煤矿相结合,但以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主体。
3、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
从煤种结构看,动力煤、化工煤的开发比重正逐渐提高,从而改变着以炼焦煤为主的煤种结构。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远景良好。
陆地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环渤海、西北三大地区的陆相湖盆,其中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的保有储存量占全国近一半;沿海大陆架部分的油气资源以东海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黄海较差,现阶段的布局特征为: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从地区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东北松辽油气田产区,本地区所产的油通过输油管道及铁路线运往关内或出口,天然气供当地消费。
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天然气大部分供当地消费,四川天然气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产品主要供当地消费。
三、水电产业我国的水电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核电及其他新能源由于中国的煤炭、水电资源多集中在西部、东南沿海能源短缺,核电对解决这地区的能源不足问题和能源结构改善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一)能源矿产资源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
煤炭资源的特点是:蕴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种齐全,但肥瘦不均,优质炼焦用煤和无烟煤储量不多;分布广泛,但储量风度悬殊,东少西多,北丰南贫;资源赋存东深西浅,露采煤炭不多,且主要为褐煤;煤层中共伴生矿产多。
油气资源的特点是:石油资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千米的14个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的73%,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
其他能源矿产,如地热,油页岩等在中国也比较丰富。
(二)金属矿产资源中国属于世界上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明储量。
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铍、锂,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锌,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铁、铅、金、银等。
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区,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钨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部分矿产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如钨、锡、铝、锑、稀土等;许多重要矿产质量欠佳,铁、锰、铝、铜等矿产,贫矿多,难选冶矿多;中小型矿床所占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矿床所占比例小。
(三)非金属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产品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产地5000多处。
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富,其中菱镁矿、石墨、萤石、滑石、石棉、石膏、重晶石、硅灰石、明矾石、膨润土、岩盐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磷、高岭土、硫铁矿、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品质优良,蕴藏量丰富;钾盐、硼矿资源短缺。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及采矿技术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已知
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公里,居世界前列。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 要能源的国家, 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 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 同时采煤方法具有多层 次、多类型的特点,不仅有地下开采, 而且有露天开采;不仅有 壁式采煤方法, 而且有柱式采煤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 有50多种采煤方法,是世界上开采方法最多的国家之一。
并推广应用各种新型的辅助运输设备,如单轨吊、齿轨车等,使辅助运输 实现简单化和连续化。
⑷ 对缓倾斜、倾斜煤层长壁式开采,不断改进采煤工艺,应用和发 展先进的机械化采煤技术,大力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逐步扩大综采 的应用范围:
·缓倾斜中厚煤层单一长壁综采 ·缓倾斜薄煤层单一长壁综采 ·缓倾斜厚煤层倾斜分层长壁综采 ·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 ·缓倾斜厚煤层放顶煤长壁综采 ⑸ 走向长壁开采应结合煤层开采条件和采煤工艺的发展,改进巷道 布置,优化采区系统和参数,同时大力推广倾斜长壁开采。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地 区。大致这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 煤 炭 资 源 量 为 51145.71 亿 吨 , 占 全 国 煤 炭 资 源 总 量 的 91.83%。这一线以西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 有资源量的89%;而这一线以东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仅占 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1%。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 布上存在西多东少的特点。
目前,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综合机械化、普通机械化和爆破采煤三种 工艺的产量比重分别占47.18%、23.35%和28.42,采煤机械化程度 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达到74.43%,其中综采程度达56.78%。地方煤 矿的机械化采煤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
然而,煤炭资源并非均匀分布在地球上,其形成与分布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形成过程煤炭是由古代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在地质历史上,大片的沼泽和森林覆盖了地球的表面。
这些植物在死亡后,受到水分和氧气的限制,无法完全分解。
随着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这些植物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变化,逐渐转化为煤炭。
2. 分布特点煤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的影响。
全球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在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巨大,质量较好,适合开采和利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该地区的煤炭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衰竭和枯竭的问题。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较大,但质量相对较差,含硫量高,不适合直接燃烧。
因此,该地区的煤炭主要用于化工和电力行业,通过洗选等方式提高利用价值。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较大,同时质量较好,含硫量相对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该地区的煤炭开采和利用相对滞后。
但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将逐渐得到开发利用。
此外,煤炭资源还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褐煤等不同品种。
烟煤是质量最好的煤种,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无烟煤质量次于烟煤,主要用于燃烧和化工;褐煤质量最差,含水量较高,多用于供热和发电。
3. 问题与挑战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
其次,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地区之间的能源供需矛盾,增加了能源运输和价格成本。
最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衰竭问题迫使我们寻找替代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中国煤炭资源特点
招专业人才上一览英才
中国煤炭资源特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
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
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
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
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
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炼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4)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露天开采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但中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
新疆和云南。
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规律
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规律1. 煤炭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从地理区域来看,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
北方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煤炭储量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三个省份的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重很大。
例如,山西素有“煤海”之称,其煤炭储量大、煤种全、煤质优。
- 从东西方向看,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相对较少,但在山东、河北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煤炭储量。
这种分布格局与地质构造、古植物分布和沉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质历史时期,北方地区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煤炭的形成,如沼泽相沉积广泛发育,大量的植物遗体堆积并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煤炭。
2. 石油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在东北,大庆油田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油田,它的发现和开发对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华北地区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石油资源丰富。
- 总体上,石油资源分布在陆相沉积盆地中。
这些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有利于石油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地质条件。
例如,在沉积盆地中,存在丰富的有机质源岩,经过长时间的埋藏、热演化等过程,形成了石油,并在合适的构造部位如背斜构造等聚集起来。
3. 天然气资源分布规律- 天然气资源与石油资源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在中西部地区,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是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地区。
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储量巨大,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主要就来自这里。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区之一,其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开采历史悠久。
- 在海域方面,南海海域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
天然气的分布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因素有关。
在一些封闭或半封闭的海相沉积盆地中,有大量的有机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地质作用形成天然气,并在合适的地质构造圈闭中储存起来。
4. 水能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水能资源分布与地形和降水分布密切相关。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较为广泛。
下面主要从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个方面介绍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能源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煤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其中,山西、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区,河南、陕西、安徽、河北等省份也有较多的煤炭产量。
2.石油: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的大庆、胜利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石油田,华北地区的渤海湾、华北平原也有较多的石油资源。
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重庆地区等地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天然气: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二、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铁矿石:我国铁矿石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其中,辽宁、山东等地是我国主要的铁矿石产区,四川、云南等地也有一定量的铁矿石。
2.铜矿石:我国铜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云南、内蒙古是我国两大重要的铜矿产区,新疆、西藏、甘肃等地也有较多的铜矿石资源。
3.铝土矿:我国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尤以云南省铝土矿储量最为丰富。
4.锌矿石、铅矿石:我国锌、铅矿石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
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都有丰富的锌、铅矿石资源。
5.锡矿石:我国的锡矿石主要分布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其中江西省为我国重要的锡矿产区。
三、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情况:1.磷矿石:我国的磷矿石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云南省的磷矿储量是我国最为丰富的。
2.钾盐:我国的钾盐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地。
其中,新疆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资源区。
3.硫矿、盐矿:硫矿主要分布在湖南、山东、贵州等地,而盐矿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4.石灰石、石膏:石灰石和石膏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山东、湖南等地。
煤炭储量分布
煤炭储量分布煤炭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它在国家经济、工业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煤炭储量非常丰富,但由于储量的地域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煤炭资源会比其他地区更加的丰富。
对煤炭储量的分布进行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本文将对煤炭储量分布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煤炭储量概述在地质意义上,煤炭是一种以过去的植物为主要原料的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处理,形成了煤炭储层。
煤炭储量是指地球上储存的煤炭总量,是煤炭资源的重要指标。
目前全球的煤炭储量大约在1万亿吨左右,其中中国的煤炭储量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2. 中国煤炭储量分布概述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北部分,尤其是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份,这些地区的煤炭储量是全国最丰富的。
此外,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煤炭储量。
在中国煤炭储量中,探明煤炭储量占28%,有前景的煤层储量占61%,潜在煤炭储量占11%。
3. 煤炭储量分布不均的原因中国煤炭储量地域分布不均,这主要跟煤炭储层的形成条件有关。
首先,煤炭储量与古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有很大的关系。
在地理上,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都是沉积中心和盆地,这些区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积累了大量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在经过约2亿年的沉积、碳化、变质作用后形成了丰富的煤炭储层。
其次,不同区域的煤炭储量分布也与构造活动有关。
沉积活动和构造变形等地质过程影响着煤炭储备的分布。
例如,陕西的煤炭储量就多分布在断层破碎带上。
4. 中国煤炭储量分布的意义了解煤炭储量的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有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不了解煤炭储量分布情况,就难以制定科学的开发计划,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其次,了解煤炭储量分布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该加强煤炭开采和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长。
在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则应该发展其他产业,避免对煤炭过度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一) 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东北赋煤区以下白垩统煤层为主。
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地区分布着规模不等的聚煤盆地40余个,如伊敏、霍林河、胜利、扎赉诺尔、大雁等,煤层厚度巨大,平均可采煤层总厚达60余m,常有巨厚煤层发育,但侧向不甚稳定,结构复杂。
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地区,各聚煤盆地煤层层数增多,煤层总厚明显减小,含煤6-20层,可采煤层总厚在20m左右。
东北赋煤区部分含煤盆地煤层发育的基本特征含煤盆地含煤地层时代可采煤层层数可采总厚(m)中厚煤层层数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煤层间距(m)三江-穆棱河早白垩世5-22 2.04-76.58 3-10 简单较稳定25鹤岗早白垩世30 103.0 15 较复杂较稳定20铁法早白垩世12 25.5 6-8 中等较稳定20阜新早白垩世20 22.9-35.8 2-4 中等较稳定 5抚顺早第三纪4-6 61.2 5 中等稳定30沈北晚第三纪4-12 10.84 2 较简单较稳定-不稳定10东北第三纪聚煤盆地规模相对较小,多沿深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展布,如沿密山-抚顺断裂带分布的虎林、平阳镇、敦化、桦甸、梅河、清源、抚顺、永乐等盆地,沿依兰-伊通断裂带分布的宝泉岭、依兰、五常、舒兰、伊通、沈北等盆地,含煤性较好,常有巨厚煤层赋存,在抚顺、沈北等盆地煤层最厚可达90余m。
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
其中,我国最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所辖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储量6亿t,天津市只有4亿t,浙江省只有1亿t,海南省不足1亿t。
不仅资源很少,而且大多数还是开采条件复杂、质量较次的无烟煤或褐煤,不但开发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从而加剧了远距离输送煤炭的压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从目前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大同,到东部和南部的用煤中心沈阳、上海、广州、京津等地,分别为1 270、1 890、2 740和430km。
随着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用煤量日益增大,加之煤炭生产重心西移,运距还要加长,压力还会增大。
因此,运输已成为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运输问题。
只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才能使煤炭顺利进入消费市场,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 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很大。
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较丰富,以北水资源短缺。
据初步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量总量,每年为6 00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4%,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2 865亿m3,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2%左右。
北方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水资源多于西部地区。
例如,山西、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北方水资源量的7.5%,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仅占北方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8.9%这3个省(自治区)及其周围的陕西、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下,还有一些地区不足250mm,加之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贫乏。
据山西井坪气象站资料,晋北平朔矿区一带,1957~1992年平均降雨量为426.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 239.0mm;据陕西神木气象站资料,陕北神府矿区一带,枯水年降雨量仅有108.6mm(1965年),丰水年降雨量为819.1mm(1967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5.7mm(1957~1991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74.1mm(1978~1990年);据内蒙古气象台1951~1980年资料和内蒙古东胜气象站1981~1993年资料,东胜矿区一带,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 044~3 186h,历年平均降雨量为281.2~401.6mm,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 082.2~2 535.0mm。
年蒸发量均大于年降雨量的4~5倍以上,而且地处我国西部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干旱或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
与此相反,这些地区却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埋藏相对较浅,煤质好,品种齐全,是我国现今和今后煤炭生产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现今与未来煤炭供应的主要基地。
据统计,位于这一地区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6省(自治区)共有煤炭资源量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 2.8%;埋藏深度浅于1 000m的资源量为2.24万亿t,占全国同样深度煤炭资源总量的83.8%;截止1996年末,共有煤炭保有储量7 807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77.9%。
由于这一地区煤炭资源过度集中,并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不仅给当地的煤炭生产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而且解决不好,还将制约整个煤炭工业的长远发展,影响煤炭的长期供应问题。
因此,开发这一地区的煤炭资源,除了运输困难以外,还突出地存在煤炭生产和煤炭洗选过程中的工业用水和民用水源问题。
同时,由于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和加大用水,必然要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沙漠继续向外蔓延。
因此,国家在制订开发规划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矿区水源、外运能力、环境保护和人口容量等诸多因素,将其控制在一个协调、适度的发展规模上。
这样,才有利于全面推进,健康发展。
(三) 优质动力煤丰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不多我国煤类齐全,从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化阶段的煤都有赋存,能为各工业部门提供冶金、化工、气化、动力等各种用途的煤源。
但各煤类的数量不均衡,地区间的差别也很大。
在1996年末的10 025亿t保有储量中,各煤类的储量和所占比重,如表2.2.10所示。
通常将煤的基本用途划分为炼焦用煤和非炼焦用煤两大部分,前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5.4%,后者为72.9%。
由此看来,我国非炼焦用煤储量很丰富。
特别是其中的低变质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及其未分类煤) 所占比重较大,共有保有储量4 262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2.5%,占全国非炼焦用煤的58.3%,资源十分丰富。
这三类煤的最大特点是灰分低、硫分低、可选性好,各主要矿区的原煤灰分一般均在15%以下,硫分小于1%。
其中,不粘煤的平均灰分为10.85%,硫分为0.75%;弱粘煤的平均灰分为10.11%,硫分为0.87%。
从总体上看,不粘煤和弱粘煤的煤质均好于全国其他各煤类。
例如,闻名中外的大同弱粘煤和新开发的陕北神府矿区和内蒙古西部东胜煤田中的不粘煤,灰分为5%~10%,硫分小于0.7%,被誉为天然精煤,是世界瞩目的绝好资源。
它不但是优质动力用煤,而且部分还可作气化原料煤。
其中部分弱粘煤还可作炼焦配煤。
所以说,我国的低变质烟煤数量大,煤质好,是煤炭资源中的一大优势。
无烟煤除作动力用煤外,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我国无烟煤保有储量为1 156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11.5%。
主要分布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其次是河南和四川。
山西省的无烟煤,只有产于山西组中的灰分和硫分一般较低,而产于太原组中的则多为中高硫至特高硫煤;贵州省和四川省的无烟煤多属高硫至特高硫煤;河南省的无烟煤灰分、硫分均较低,但多属粉状构造煤,其应用范围较小。
虽然,我国宁夏汝箕沟的无烟煤,灰分、硫分都很低,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湖南湘中金竹山的无烟煤,灰分为3%~7. 5%,硫分0.6%;宁夏碱沟山的无烟煤,灰分小于7%,硫分0.6%~2.9%,都是少有的优质无烟煤,但这些矿区规模不大,储量有限。
因此,我国优质无烟煤不多。
我国炼焦用煤(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的保有储量为2 54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5.4%,不仅比重不大,而且品种也不均衡。
其中气煤占炼焦用煤的40.6%,而肥煤、焦煤和瘦煤三个炼焦基础煤,分别仅占18.0%,23.5%和15.8%。
炼焦用煤的原煤灰分一般在20%以上,多属中灰煤,基本上没有低灰和特低灰煤,而且硫分偏高,约有20%以上的炼焦用煤硫分超过2%,而低硫高灰者,可选性一般较差。
华北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叠世山西组是炼焦用煤的主要含煤时代。
山西组煤的灰分、硫分相对较低,可选性较好,是我国目前炼焦用煤的主要煤源,但其结焦性一般不如太原组煤好;太原组煤属中—中高硫者居多,脱硫困难。
北方早、中侏罗世产有少量气煤,其灰分、硫分均较低,可选性也较好,但因粘结性差,很少能用于炼焦。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虽属炼焦用煤,但因灰分或硫分过高,可选性很差,精煤回收率极低,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宜入选,只能当作一般燃料使用。
因此我国优质炼焦用煤也不多。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煤类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四) 煤层埋藏较深,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很少,适于露天开采的中、高变质煤更少据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埋深在600m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预测资源总量的26.8%,埋深在600~1 000m的占20%,埋深在1 000~1 500m的占25.1%,1 500~2 000m的占28.1%。
据对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初略统计,煤层埋深小于300m的约占30%,埋深在300~600m的约占40%,埋深在600~1 000m的约占30%。
一般来说,京广铁路以西的煤田,煤层埋藏较浅,不少地方可以采用平峒或斜井开采,其中晋北、陕北、内蒙古、新疆和云南的少数煤田的部分地段,还可露天开采;京广铁路以东的煤田,煤层埋藏较深,特别是鲁西、苏北、皖北、豫东、冀南等地区,煤层多赋存在大平原之上,上覆新生界松散层多在200~400m,有的已达600m以上,建井困难,而且多需特殊凿井。
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煤层埋藏较深。
同时,由于沉积环境和成煤条件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我国多以薄—中厚煤层为主,巨厚煤层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