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矿产资源供给形势及对策建议
河南省煤炭资源形势分析及对策

可 供建井 的保有
。
而 全 国的人均水平是 1 9 1吨
.
持续发 展
“
资源 瓶 颈 已明 显 凸现
”
资源 量 更 少
,
后 备资 源 严 重 不 足
2 0 0 8 年 我省人 均产煤 1 9 3 吨
,
而全国
1
确认 识 和 分 析 我 省 煤 炭 资 源 状 况 中原 崛起
的 迫切 需 要
。
,
是
的 人均 水平 是2
煤炭是我 国重 要 的基 础 能源和 重
要原料
,
深
。
目前
,
我 省 10 0 0 米 以 浅 的煤炭 资
。
储 采 比 率低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省 煤炭 资源 开 发利 用水 平 高
,
。
我
在 国 民 经 济 的 发 展 中具 有 重
。
源 已基 本 查 清
虽 然保
一
要 的战略地位 原崛起
”
就河南省而 言
以 西 的地 区
10 0 0
主 要 分 布 在京 广 铁 路 线
目前 垂 深 2 0 0 0 米 以 浅 预
.
但是
.
我 省 煤炭 保 有 资源 储 量
,
要 保持 在2 亿吨这 个水平 了我 省
“
,
。
仅 为2 4 5
2 5 0 I {L
5 5亿吨
位居 全 国第 10 位
,
十
一
规划7
.
亿吨的指
70%
测煤炭资源 量 8 8 5 4 4
按矿井 回采 率6 0 %
~
~
吨
,
河南铝土矿资源形势及可持续供矿对策

河南铝土矿资源形势及可持续供矿对策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原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在铝土矿资源方面,河南省也拥有一定的储量和产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加,河南省的铝土矿资源正在面临日益紧张的形势。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资源的供应,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对于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形势的认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拥有大量的铝土矿资源,其中以河南巩义和新乡等地最为集中。
然而,由于长期的开采和无序使用,铝土矿资源已经逐渐枯竭。
目前,主要的铝土矿矿床已经接近耗竭,资源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困扰河南省铝土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可持续供矿对策。
首先,应加强铝土矿资源的勘探工作。
通过加大勘探投入和技术创新,寻找新的铝土矿矿床,保证资源的持续供应。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遏制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其次,应加强对铝土矿资源的科学开采。
通过优化开采方案,合理布局矿区,减少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此外,应加大对铝土矿替代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铝土矿是铝的重要原料,但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或者利用其他替代原料来减少对铝土矿的依赖。
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如废弃铝制品的回收利用、铝合金废料的再处理等,降低对铝土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供矿。
最后,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铝土矿产业的引导和规范。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铝土矿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矿产企业的监管,加强对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监督,遏制不合理开采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综上所述,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形势严峻,但通过加强勘探、科学开采、开发替代资源和加强政府的引导管理等一系列对策,可以实现铝土矿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河南汝州矿业发展现状

河南汝州矿业发展现状
河南汝州矿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汝州市的矿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地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焦炭等。
矿业发展是该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创造,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汝州市的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市区周边和山区。
煤炭开采已经成为该地最主要的矿业项目之一。
同时,汝州市还大力推进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
其次,铁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也是汝州矿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该地拥有一定规模的铁矿石储量,利用现代化的采矿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铁矿石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铁矿石的加工和冶炼,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基础建设需求,还能为周边地区提供产品。
此外,汝州市还发展了焦炭产业。
该地有大量的焦煤资源,因此焦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焦炭的生产不仅满足了钢铁等行业的需求,还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矿业发展给汝州市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开采难度增大,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汝州市在矿业开发中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监管,严格执行矿产资源保护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
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河南汝州矿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进一步发展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资源利用和监管,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南铝矿资源的特点_现状及对策

富矿经济储量也只有3000万吨左右。按 工作,努力增加富铝矿保有经济储量及 态,也为振兴该区铝矿业经济发展提供
照“十五”期间平均需要年产500 万吨 资源量 1.2~1.5 亿吨 ;中期可“走出 新的良好机遇。
高铝富矿石(A / S>10)计算,我省每年 去”到山西省晋南及晋东南地区预查及 2、加速建设豫北铝工业基地的矿
平均将消耗高铝富矿经济储量(易采、 普查富铝矿资源,与山西省合作有序科 山基地
A / S>10)1500 万吨左右[折算富铝矿 学开发;远期还可进一步“走出去”,开 豫北铝工业基地是《我国铝工业
经济储量(易采、A / S>7)为 2000 万 拓建立国外富铝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基 “十五”发展指导意见》确定的全国铝工
储量(易采、A/ S>7)已所剩不多,预测 单位联合对保有资源量(2.2亿吨)进行商 3、大力提倡选矿拜尔法新工艺产业化
至 2002 年底富铝矿保有经济储量仅有 业性详查及勘探地质工作,使其提升为 充分利用我省中品位(易采、A / S>5~7)
4000万吨,可供进一步规划的接替资源 经济储量,预测可为8000~10000万吨, 8000万吨保有经济储量,以缓解我省近
2、资源勘查投入太少,后备基地极 1、加强对富铝矿(A / S>7)的地质 选富铝矿资源基地,并尽快建成正规矿
为紧张
勘查工作
山,以保证对豫北铝工业基地的持续稳
河南铝土矿储量主要是在上个世纪 面对富铝矿经济储量保障程度很低 定供矿。陕县支建大型富铝矿区已经提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探明的。在“八五” 的现实和新世纪氧化铝工业持续发展对 交勘探报告,经进一步清理民采并解决
增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330万 地区和晋南夏县—平陆地区及晋东南晋 储委审批,已批准(333 + 334 ?)级资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适度调整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政策的通知-豫政〔2015〕1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适度调整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政策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适度调整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政策的通知豫政〔2015〕1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2004年以来,我省分期分批对煤炭、铝土矿、金、铁、钼等重要矿产和大宗非金属矿产实施资源整合,对重要矿产资源配置实行政府调控,对优化全省矿业布局、支持重点矿业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14〕9号)精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省政府决定对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政策进行适度调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面调整重要矿产资源出让方式除下列4种情形可以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外,一律以市场方式有偿出让矿业权:(一)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二)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三)已设探矿权需要整合或因整体勘查扩大范围涉及周边零星资源的。
(四)本通知下发前,省政府已批准的预配置矿产资源项目和资源整合项目。
二、适度设定重要矿产资源受让主体资格煤炭、铝土矿是我省的重要矿产资源,适度设定煤炭、铝土矿勘查开采主体资格,有利于促进我省矿业经济规模化发展,保障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资源需求,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2023年河南省煤炭工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河南省煤炭工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省份之一,煤炭工业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下面将对河南省煤炭工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煤炭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河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目前,河南省的煤炭储量约为80亿吨,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煤炭行业的发展中,河南省存在着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以小煤矿为主,大型煤矿较少。
这种产业结构不仅导致煤矿的利用率低下,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煤炭产量逐年下降,但仍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受国家环保政策和煤炭需求下降的影响,河南省的煤炭产量逐年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的煤炭产量约为1.3亿吨,同比下降了6.9%。
尽管如此,煤炭产量仍然占据了河南省工业生产总值的一定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不可忽视。
三、环保压力加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河南省的煤炭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煤尘、烟尘和废水等污染物,不仅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大气和水环境,还给周边的农田和居民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河南省的煤炭工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煤炭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但存在过剩风险煤炭电力是河南省煤炭工业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近年来煤炭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风险。
目前,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厂已经饱和,由于煤炭的产能增加和用电负荷的下降,电力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煤炭电力企业利润下降。
因此,河南省煤炭电力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产能过剩的风险。
总的来说,河南省煤炭工业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在环保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河南省的煤炭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0]2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0]25号](https://img.taocdn.com/s3/m/6862f20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70.png)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0〕2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促进全省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2004年我省开展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工作以来,在压减矿山数量、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小而散、投入偏少,矿山企业规模过小、大中型矿山企业少,矿产资源开采粗放、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煤、铝、钼、铁等矿种的整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其他重要矿种和重要矿区的整合亟需全面展开,探矿权整合工作需要抓紧启动。
进一步推进我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调整矿产开发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面临矛盾多、操作难度大。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通知》及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确保全面完成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要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资源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以往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基础上依法推进。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工作建议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工作建议一、铝土矿资源概况铝土矿是我省的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京广线以西三门峡—郑州—平顶山之间约1.8万km2的三角地带。
经过地矿和有色等地勘单位近五十年的地质工作,在省内已勘查登记的矿区118处(2002年底),探明矿产地41处(另有44个高铝粘土或耐火粘土矿区)。
累计提交储量/资源量4.35亿吨(参见附件),保有资源储量3.82亿吨,仅次于山西和贵州,居全国第三位。
其中我局现有铝(粘)土矿勘查证9个(采矿证1个),已开展勘查的矿区4个,控制资源量(3341以上)4615万吨。
据原地矿厅地调二队提交的《河南省铝土矿成矿远景区划及资源总量预测》报告,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总量约14亿吨,尚有近10亿吨的资源远景。
并将全省铝土矿划分为六个Ⅳ级成矿远景区:Ⅳ—1、陕县—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区:探明储量1.76亿吨,预测资源总量3.28亿吨。
Ⅳ—2、偃师—巩义—荥阳铝土矿成矿区:探明储量1.36亿吨,测资源总量3.27亿吨。
Ⅳ—3、登封—新密铝土矿成矿区:探明储量0.88亿吨,预测资源总量3.07亿吨。
Ⅳ—4、登封—禹州—郏县铝土矿成矿区:探明储量0.44亿吨,预—1 —测资源总量2.28亿吨。
Ⅳ—5、汝阳—汝州—宝丰铝土矿成矿区:探明储量0.33亿吨,预测资源总量1.68亿吨。
Ⅳ—6、宜阳—伊川铝土矿成矿区:探明储量0.03亿吨,预测资源总量0.58亿吨。
河南铝土矿赋存于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中下部,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属沉积型一水硬铝石矿床。
矿石具有高铝、高硅、低铁之特征。
既可用于生产氧化铝,又可作耐火材料,高品位矿石还可生产人造刚玉,用于磨料工业。
少量用作生产高铝水泥的配料。
按照GB3497—83《铝土矿石品级标准》,探明储量中,A/S(铝硅比)大于9的Ⅰ、Ⅱ级特富矿石储量不足5%,7≤A/S≤9的Ⅲ级富矿石储量约占20%。
5≤A/S≤7的Ⅳ级中品位矿石储量约占40%,A/S≤5的贫矿石储量约占35%。
河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请勿转载河南省矿产资源概况(截止到2002年底)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有探明资源储量的为7 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为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
我省已查明资源储量并载入2002年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产地共958处,其中:主要矿产(含单一矿产)产地737处;伴、共生矿产产地221处。
这些矿产产地分布在66个县(市、区)中。
我省矿产绝大多数分布在京广线以西和豫南的丘陵、山区,豫东平原上除中原油田和永城煤田外,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屈指可数。
从矿产地规模看,特大型的矿产地有8处,大型的153处,中型的218处,小型的355处,暂无规模指标的3处。
截至2002年底河南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各省(市、自治区)居首位的有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珍珠岩、水泥配料用粘土、霞石正长岩8种;居第二位的有铸石用砂岩、耐火粘土、蓝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等5种;居第三位的有镁、钨、铼、镓、铁矾土、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等6种;居第四位的有铝土矿、晶质石墨两种;居第五位的有锂、熔剂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玉石、岩棉用玄武岩、玻璃用石英岩等6种;居第六位的有铯、水泥配料用黄土、冶金用石英岩、含钾砂页岩、饰面用大理岩等5种;居第七位的有铷、玻璃用脉石英、水泥配料用砂岩等3种;居第八位的有石油、铟、钛、金、沸石等5种;居第九位的有煤、轻稀土、硫铁矿等3种;居第十位的有铁、钽、岩盐、萤石、银等5种;居第十一位的有铍、油页岩、冶金用白云岩;居第十二位的有锑、锗、石膏;居第十三位的有滑石、铌、化肥用蛇纹岩、云母;居第十四位的有高岭土、铅、玻璃用白云岩;居第十五位的有膨润土;居第十六位的有钒;居第十七位的有压电水晶、磷、镉、锌;居第十八位的有熔炼水晶、钴、重晶石、砷;居第二十位的有饰面用花岗岩;居第二十二位的有陶瓷土、锰;居第二十四位的有铜。
河南矿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矿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导语:河南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矿、铁矿、铝土矿等多种矿产资源。
本文将对河南矿产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河南矿产发展现状1. 煤炭资源丰富: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省份,拥有大量的煤炭储量。
该省煤炭主要分布在焦作、濮阳、郑州等地,其中的沁阳煤矿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2. 铁矿资源丰富:河南是中国重要的铁矿产区之一,矿床分布广泛。
河南的铁矿主要分布在新乡、洛阳、平顶山等地,其中平顶山市是河南省重要的铁矿矿业基地。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南拥有丰富的铝土矿、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郑州、焦作、洛阳等地,其中郑州市的铝土矿储量居全国首位。
4. 矿产开发程度较低:尽管河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矿产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原因包括技术水平、资金投入不足、环境保护压力等因素。
二、河南矿产发展的挑战1. 传统矿产资源枯竭:河南的部分传统矿产资源储量逐渐枯竭,如煤炭矿和铁矿矿床。
这给河南矿产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2.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河南矿产开发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尤其是在矿产资源枯竭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三、河南矿产发展的未来趋势1. 绿色矿业发展成为主流: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河南的矿业将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
2. 初级产品加工能力提高:为增加附加值,河南矿产业将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加工能力,推动矿产品深度加工。
例如,在铝土矿方面,将加大铝土矿的加工能力,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3. 发展新兴矿业产业:河南将大力发展新能源矿产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但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矿产资源的优势1. 丰富的种类和数量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矿产资源种类多样,数量庞大。
在能源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金属矿产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铁矿石、铜、铝、锌、镍、锡等资源;在非金属矿产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石灰石、硫、盐、磷矿等资源;在稀土等战略矿产方面,我国的储量居世界之首。
2. 优质的资源品质我国矿产资源的品质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比如,我国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含铁量较高,而且矿石和岩石分离较易,炼钢效益较高;我国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3. 开采成本低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比如,我国的煤炭资源广泛分布在各地,煤质优良,采掘成本较低,而且煤炭价格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建议1.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必须加强环保意识,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矿山环保监管和治理。
2. 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为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政府应加大资源再生利用的力度,给予有关企业以财税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开发出更先进、更环保的矿产资源回收和利用技术。
3. 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政府应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工作。
同时,对发现的矿产资源,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研究,找出开采的最佳方法和技术路线,确保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河南省矿产资源形势展望与对策

河南省矿产资源形势展望与对策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1世纪初是我国处于大量消耗矿产资源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矿业大省,今后20年,我省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利用规模将持续扩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将不断增加,矿产品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能力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展望(一)矿产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开发强度大我省矿产资源总的形势是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开发强度大。
截止2001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6种(含亚种为154种),探明储量73种(含亚种81种)。
矿产地2002处,其中大型矿床155处,中型矿床257处,小型矿床527处,大中型水源地53处。
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7种,居第二位的有6种,居第三位的有5种,居4至10位的有31种。
查明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170.6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163亿立方米/年。
探明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按1993年价格计算,达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居全国第十二位。
但我省是人口大省,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4。
同时我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因而矿业一直处于强力开发阶段。
2001年全省共有8974个各种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 71万人从事矿业生产,已开发利用矿产79种,年开采矿石量2.1019亿吨,原油562.07万吨,天然气6.05亿立方米。
全部国有及限额以上矿产采选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72.52亿元,工业增加值180.19亿元;矿产原料加工制品完成工业产值1481.20亿元,工业增加值452.87亿元。
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业总产值占省全部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7.54%,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54.84%,对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为12.3%。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趋严峻,但找矿仍有较大潜力据有关部门预测, 2005年我省主要矿产品消费与工业需求为:原油706万吨,天然气27亿立方米,富铝土矿矿石800万吨,黄金50万两,耐火粘土144万吨,煤炭8353万吨,水泥灰岩4972万吨,铁精矿651万吨,钼矿石360万吨。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列举了一系列矿产开发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恢复措施和治理效果,展望了今后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矿产开发;地质环境;治理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与开发均具有较大优势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铝土、钼、金、银、耐火粘土、萤石、水泥灰岩、玻璃用砂、玉石、天然碱等。
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钼、金等矿产采选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矿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省带来了切肤之痛。
矿产开发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环境地质问题河南省由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危害等1.1 水资源枯竭河南属缺水省份,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
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超过110×108m3,各市(地)地下水开采强度极不平衡,使得区域上及城市周围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些著名泉点(安阳珍珠泉、辉县百泉等)干涸,区域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8 000 km2,郑州、安阳、濮阳、开封、商丘、南阳等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层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分别为329.6 km2、113.3 km2、152 km2、179 km2、375 km2、109.8 km2,许昌、商丘、义马等城市严重缺水。
1.2 水质污染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
1998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37×108m3,仅有50%为达标排放。
境内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值为1.31,主要支流中,蟒河、洪河、浍河、卫河、黑河和惠济河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83.8%河段超过ⅳ类标准,成为城市排污渠道;地表水体如宿鸭湖水库、淮阳城湖等水质超过ⅴ类标准。
矿产资源建议

矿产资源建议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矿产资源都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矿产资源供给不足、开采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我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
一、强化矿产资源管理1.加强资源调查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数据库,对国内矿产资源进行全面勘探和评估,及时了解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科学合理的开采指导目录。
制定开采规划,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顺序和限额,合理安排开采时间和开采强度,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耗竭。
3.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监管力度。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单位的审批和监管,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采数量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采方式1.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的转型升级。
鼓励引进先进的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提倡绿色矿山建设。
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恢复生态等手段,将传统的矿山转型为生态矿山,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加强合作与创新1.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合作和交流,学习先进的国际管理和开采经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
2.鼓励创新研发。
加大对矿产资源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矿产资源相关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动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的革新。
四、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管理1.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加大对矿产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向生态环境提供者进行补偿,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资源管理、优化开采方式、加强合作与创新、加强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矿产资源概况

河南矿产资源概况简介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河南省的矿产资源概况,包括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金属矿河南省的金属矿主要包括铜、铅、锌、铁、铝等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铝矿储量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南阳、信阳、许昌等地。
铜矿储量也较为可观,主要分布在洛阳、焦作、新乡等地。
另外,河南还有一定的铅锌矿储量,分布在平顶山、安阳、鹤壁等地。
河南的金属矿资源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
对于铜矿资源,河南省已经建立了一些大型的铜矿采选厂,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铝矿资源方面,河南省也有一些大型的铝厂,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
非金属矿河南的非金属矿主要包括煤炭、石灰石、石棉、石膏等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是河南省最主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焦作、安阳、洛阳等地。
石灰石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南阳、平顶山等地。
河南的煤炭资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了一些大型的煤矿,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供应地之一。
同时,河南省还注重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推动了煤电联产和煤气化项目的发展。
除了煤炭资源外,河南的石灰石资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
石灰石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冶金工业等领域,河南省通过发展石灰石矿山项目,满足了该地区的建材需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河南省注重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了资源勘查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
目前,河南省已经实施了一批大型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在金属矿方面,河南省已经建立了一些大型的铜矿和铝矿项目。
这些项目提供了大量的金属矿产品,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河南还注重金属矿的综合利用,研发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提高了金属矿的加工利用效率。
在非金属矿方面,河南省着重发展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通过建设大型煤矿和石灰石矿山项目,河南满足了该地区的燃料和建材需求。
河南矿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矿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矿山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河南省而言也不例外。
本文将对河南矿山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二、河南矿山发展现状1. 资源概况河南省地处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矿产包括煤矿、铁矿、石灰石、石墨、石膏等。
其中,煤炭是河南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焦作、新乡、平顶山、安阳等地。
2. 矿山规模河南省的矿山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为小型、散布式矿山。
受限于地理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煤矿的采矿手段比较传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开采。
3. 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相较于一些发达地区,河南省在矿山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上还存在差距。
虽然近年来有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仍有待提高。
4. 环保问题矿山开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河南省矿山发展也存在一些环保问题。
一些不合规的采矿行为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三、河南矿山发展未来趋势1. 从规模到品牌未来,河南省矿山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企业规模和品牌价值。
通过与其他矿山资源企业进行联合,出资参与矿山开发,提高开采效益和资源利用水平。
2. 加强技术创新为了提高矿山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河南省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优化矿山布局和结构未来河南矿山发展将重点进行矿场整合和优化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矿山的开采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关系,减少不合理的矿山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4. 强化环保意识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河南省矿山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行动。
加大环保投入,推动清洁生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未来河南矿山发展将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矿山废弃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
6. 推动矿业转型升级未来河南省矿山发展将不再只依靠传统的矿业开采,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矿山相关的产业。
通过矿山资源的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矿山经济的转型升级。
南阳市矿产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措施毕业论文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南阳市矿产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措施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南阳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南阳市的矿产资源具有矿产种类多样性,金属矿产分布的不均衡性,非金属矿产的特色性,能源矿产的主导性,区域分布的规律性五大特点。
地质勘查逐渐完善,开发利用正逐渐走向正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今后的发展目标主要是针对勘查水平、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改善。
根据其矿产资源目前的状况需要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实行措施对其进行开发和保护。
(1)1 南阳市矿产资源现状 (1)南阳市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1)南阳市优势特色矿产资源 (2)1.2.1高铝三石 (2)1.2.2独山玉 (3)2南阳市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4)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5)3南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4南阳市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对策和建议 (6)根据南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和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市场为导向,借助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外脑智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高效开发资源,优化南阳市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布局,构筑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豫西南矿业经济区矿业发展格局。
(6)法律措施 (6)行政措施 (7)经济措施 (7)技术措施 (8)其它措施 (9)除此之外,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团体组织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具体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9)参考文献 (9)Abstrac t (9)南阳市矿产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措施摘要:南阳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南阳市的矿产资源具有矿产种类多样性,金属矿产分布的不均衡性,非金属矿产的特色性,能源矿产的主导性,区域分布的规律性五大特点。
地质勘查逐渐完善,开发利用正逐渐走向正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河南铝土矿资源形势及可持续供矿对策

河南铝土矿资源形势及可持续供矿对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战略,我省的铝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铝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铝土矿资源保障是关键,是涉及铝工业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
2003年,河南省地矿局在配合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铝土矿资源储量核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我省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及有关政策研究。
一、铝土矿资源形势(一)世界铝土矿资源、铝工业产能及其对我国可供性1. 铝土矿资源概况全球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足以满足21世纪的世界需求。
据美国地调局(USGS)统计,2001年底全世界铝土矿储量240亿吨,基础储量350亿吨,资源量550~750亿吨。
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几内亚、巴西、澳大利亚、牙买加、印度,五个国家储量合计18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1.5%。
2. 铝土矿和氧化铝产能据美国地调局2001年铝业年报之生产及消费数据,世界铝土矿产量为1.46亿吨。
其中澳大利亚占36.6%,几内亚占9.2%,巴西占9.1%,牙买加占8.5%,中国占5.5%,印度占5.4%,上述六国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74.3%。
2001年世界氧化铝产量4849万吨。
全美有12家铝公司经营的23家原铝厂在2001年实行减产。
密西西比河以东的11家炼厂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77%;而包括太平洋西北沿岸在内的其余12家炼厂产量只占到总产的23% 。
根据公开市场价格计算,2001年,原铝产量总值达40亿美元。
1997~2000年间,铝的消费比例为:运输业占35% 、包装业占25% 、建筑业占15%;耐用品消费占8%、电子产品消费占7%、其它行业消费占10% 。
2001年,经回收废铝产出的再生铝达320 万吨,其中60% 产自新废铝( 制造业消费),40% 产自旧废铝(抛弃型铝制产品)。
旧废铝再生量占年内表观消费量的20% 。
2001年,美国太平洋西北部沿岸的能源供给减少、电费昂贵导致铝厂相继减产,从而令年度原铝产量出现显著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矿产资源形势及对策建议21世纪是我国处于大量消耗矿产资源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矿业大省,今后20年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利用规模将持续扩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将不断增加,矿产品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能力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地质勘查工作与矿业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是矿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矿产资源供需紧张的问题是地质勘查工作多年积累矛盾在后续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必然反映。
显然,地质勘查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可有效改善矿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为解决我省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新的动力。
一、矿产资源供给形势分析(一)矿产资源现状截止2001年底,我省已发现矿产126种(含亚种为154种),探明储量73种(含亚种81种),矿产地2002处。
其中大型矿床155处,中型矿床257处,小型矿床527处,大中型水源地53处;能源矿产地299处,金属矿产地981处,非金属及其它矿产地722处。
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钼矿、蓝晶石、天然碱、珍珠岩等7种,居第二位的有红柱石、耐火粘土等6种,居第三位的有铝土矿、水泥用大理岩等5种,居4至10位的有晶质石墨、水泥用灰岩、金、石油、锑、煤、天然气、银、铁等31种。
查明全省地下水可采资源量191亿立方米。
探明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按1990年价格计算达1.5万亿元,按1993年价格计算,则达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在全国居第十二位。
我省矿产资源特点是矿种齐全,配套较好,具有鲜明的地域分布特点。
中—北部地区集中分布着支柱性优势能源矿产煤炭—高耗能铝粘土矿—冶金、建材、化工类非金属矿产组合,可实现综合勘查,互补性开发,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南—中部耐火材料矿产有高铝粘土—高铝三石(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石墨系列,可形成配套的高级耐火材料资源基地;西—南部山区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集中区,可实现资源的接替勘查与开发;东—北部平原蕴藏着丰富的煤、油气、地热、二氧化碳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已成为新的资源基地。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2001年底,全省共有8974个各种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其中国有限额以上采选业664个,其他经济类型矿山(点)8310个;71万人从事矿业生产,已开发利用矿产79种,年开采矿石量2.1019亿吨,原油562.07万吨,天然气6.05亿立方米。
全部国有及限额以上矿产采选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72.52亿元,工业增加值180.19亿元;矿产原料加工制品完成工业产值1481.20亿元,工业增加值452.87亿元。
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业总产值占省全部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7.54%,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54.84%,对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为12.3%。
在矿产采选业产值构成中,煤炭采选业占41.2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占33.98%,金、银及有色金属矿产采选业占19.17%,非金属矿产采选业占4.81%,黑色金属矿产采选业占0.8%。
在矿产原料加工制品业产值构成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23.6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占16.8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12.6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11%,能源矿产加工业占10.48%,煤电及供热占25.09%,煤气生产供应业占0.3%。
我省省际间矿产品贸易流出的主要是煤炭、原油、铝土矿、氧化铝、耐火材料矿产和其他非金属矿产以及制品等,流出目的地为周边省及南方省份;流入主要有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磷矿、煤炭、原油等,产地主要是周边省以及西北地区。
2000年进口矿产品主要为富铁矿、铅矿、锰矿、硫磺及铬矿等,进口国主要是南非、澳大利亚等;出口矿产品主要为煤炭、焦炭、耐火粘土、砂、花岗岩等,目的国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
矿产品进口量是出口量的4.13倍。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据有关部门预测,尽管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可能使不同类型矿产品需求增长速度差别较大,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十五”至2010年对矿产品的需求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
2005年我省主要矿产品消费与工业需求为:原油706万吨,天然气27亿立方米,富铝土矿矿石800万吨,黄金50万两,耐火粘土144万吨,煤炭8353万吨,水泥灰岩4972万吨,铁精矿651万吨,钼矿石360万吨。
其他矿产品需求量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按照2000年底的保有可采储量,结合2005年的需求量,预计我省可充分保证生产服务10—20年及以上的矿种有煤炭、钼矿、盐矿、天然碱、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水泥原料矿产、玻璃原料矿产、饰面花岗岩、珍珠岩、膨润土、伊利石粘土、沸石、陶土、石墨等。
由于生产石油、天然气的两个油气田均处于晚期开发阶段,稳产难度大,不能保证在未来的10年内保持均衡生产;富铁矿石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5—20%,富铝土矿石也仅仅能维护“十五”生产需求;黄金、硫铁矿、铜、铅、锌、锰、铬矿产储量将不能满足省内需求,其中钾盐、磷、富铁矿、铜、铅、锌、硫铁矿等矿产将长期依赖省外或国外资源。
我省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力发展小城镇战略,为矿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建设需要提供大量的建材资源,带动了矿业开发及后续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未来5年新增的城市人口需新增城市供水300—700万立方米/天,其他矿产品需求量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势必加剧矿产资源供需紧张形势。
二、存在问题(一)地质勘查投入严重不足发展矿业经济的前提是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的获得又必须通过地质勘查。
河南作为矿业大省,矿业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持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理所当然的要有相应规模投入。
事实远非如此。
现有地勘投入渠道主要有3个,一是国家投入,二是市场投入,三是外资投入。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在国际勘查资金市场上所占份额不足0.5%,在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990年的3.1%下降到2000年的1.3%;2001年度全国各级财政投入93.25亿元,市场投入约300亿元,外商投入约10亿美元,人均投入33。
5元。
我省2001年直接用于地质勘查的投入仅15793.92万元(不含油气),虽然较2000年增加1079万元,但人均投入1。
6元,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国拨地勘费占28.2%,地方财政占19.6%,市场投资占51.9%,其他0.3%,外商投资无。
显然这点不足修建10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资额,与我们矿业大省的地位形成强烈反差。
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地质勘查工作大幅度萎缩。
据统计2000年度全国投入固体矿产勘查的钻探工作量30万米,仅为1975年的2%,同期我省投入的钻探工作量不足5000米,占全国份额的1.5%左右。
而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采矿业蓬勃兴起,致使储量、产量及资源消耗量比例严重失衡,石油、黄金等支柱矿产资源储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开采消耗速度,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大批黄金矿山已面临资源枯竭危机,煤炭后备接替资源严重不足,储采比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4,富铝土矿仅能满足“十五”需求。
支柱性矿产资源后备基地匮乏,省内可持续供矿能力严重下降,资源短缺可能成为未来我省“人口、资源、环境”三个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地质勘查工作重视不够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省因矿而兴的矿业城市数量仅次于河北而居第二位(其中地级7个,县级23个),矿产资源在这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这些矿城的兴衰。
拥有矿产资源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资源问题是现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外交,对矿产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各国间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与矿业发展关联度最大的前期工作,没有地质勘查就没有整个矿业。
毛主席身前曾深刻揭示了“要采矿先找矿”的矿业发展规律,明确指出“没有原料,光搞加工工业,就叫做搞‘无米之炊’。
”“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
在此思想指导下,地质勘查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投入大批资金于地质勘查之中,迅速发现并探明了一大批矿产地,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目前,我国是矿产资源总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矿业国,但人均矿产资源总量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世界排名53位。
我省已探明的资源总量居全国第12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4。
同时我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因而矿业一直处于强力开发阶段,加上“九五”以来,地勘投入严重不足,资源消耗过快,形势异常严峻,如果地质勘查严重滞后问题不及早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予以解决,势必将动摇我省矿业大省的地位,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地质勘查力量严重削弱国家地勘投入的急剧减少,使从事地质勘查的队伍和专业技术力量也越来越少。
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勘队伍专业性强,适应市场能力差,普遍处于“一高、二低、三差、四难”的困境之中。
“一高”指各单位债台高筑,相当一部分濒于破产边缘;“二低”职工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低;“三差”工作条件差,文化生活差,居住环境差;“四难”企业发展难,子女升学难,下岗再就业难,年青职工找对象安家难。
这样的条件如何能留住人才,又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没有人才又何从谈地勘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在我省境内从事地质勘查业的队伍个,从业人员近3万人(不含油气),但真正从事地质找矿的不足3000人。
逐渐萎缩的地勘队伍,越来越少的地勘投入,越来越大的找矿难度,导致近几年来我省在地质找矿上一直没有重大突破,长此以往,我们还有矿可开吗?百万矿业大军新的“中原突围”为时不远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四)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低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资源利用率低和经济效益差等。
一些矿山开发基地的设立没有根据全省的资源分布特征和区域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布局,存在着大矿小开,小矿乱开,一矿多开、浪费资源的现象。
在矿山总数中,大、中型矿山所占的比例仅为1.2%。
小矿山采掘工艺普遍落后、经营粗放、竞争无序,安全生产条件差,“三废”(固体废物、废液、废气)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有些小矿及群采点,只顾眼前利益的采富弃贫,掠夺性无序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消耗过高,回收率过低。
部分国营大中型老矿山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无力进行矿山技术改造和探矿工作,也制约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