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61bd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3,《认识面积单位》。
教材分析:《认识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3页的内容。
《认识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过程,为建立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面积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为后面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先用文字介绍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面积单位,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既帮助学生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又为今后进行面积的估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但缺乏理性认识的支撑。
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教学目标:1.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能利用面积单位估测物体的面积,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3.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PPT课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米的尺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个寒假我国举办了举世闻名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我们一起回顾冬奥首金产生的过程!(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视频)2、你知道产生冬奥首金的冰场有多大吗?(预设:不知道,很大)想知道冰场表面的大小就需要测量冰场的什么?(生:冰场的面积)【设计意图】:抓住了北京举办2022冬奥会这个契机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眼球,触动心灵。
三年级面积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面积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47e1f3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8.png)
三年级面积教案及反思教材介绍“认识面积”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面积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面积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大小。
注重概念认识的直观性、层次性、全面性,强化与周长的比较和辨析。
前置作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面积”。
看到这两个字,你有哪些疑问?生:面积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算?······(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
汇报前置作业1:阅读课本第61-62页,说一说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指什么?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
1.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周长,摸一摸它的面积。
2.对比“角”的答案,讨论有没有周长和面积。
小结:有周长就存在面积,没有周长就没有面积,封闭的平面图形就一定存在周长和面积。
3.师: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哪里有面积?学生边摸边说。
(桌面、数学书封面、黑板面······)出示圆柱体杯子:这里有面积吗?摸一摸,说一说。
(上底面拓在黑板上,讨论侧面是否有面积,唤醒已有经验“化曲为直”到“化曲为平”,生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
)出示桔子:它有面积吗?摸一摸,说一说。
(做一做:剥桔子皮,铺平,画下来。
)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说一说你对面积的理解。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面积和周长概念的理解,明确不封闭图形不存在周长和面积,体会面在体上,不规则图形、曲面等都有面积,扩大学生的已有认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语文表达能力。
】(三)深入辨析,理解面积。
1.一个长方形变换位置,周长和面积有没有变化?2.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如下图剪去相同的小长方形后,剩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面积与周长的比较辨析,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守恒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面积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面积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3daa6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0.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面积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面积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第5节课《面积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会比较面积的大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公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公园的草地和花坛哪个面积更大?”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面积的概念(1)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
(2)举例说明:展示一张纸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纸片的面积。
3. 面积的计量单位(1)讲解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举例说明:展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面积。
4. 比较面积的大小(1)讲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重叠法、数格法。
(2)举例说明:利用课件展示两个不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运用重叠法和数格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5. 实践操作(2)让学生互相交换图形,并用重叠法和数格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比较面积的大小重叠法数格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和剪刀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用胶水粘在另一张纸上,测量并记录所剪图形的面积。
答案: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答案: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公园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1 认识面积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1 认识面积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60fb8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1.png)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 用重叠法无法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可
以用间接的方法选择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来测量。 3. 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来测量比较准
5.1 认识面积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知识点1 面积的意义 观察黑板面和课桌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问题: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数学书封面的 大小就是数学 书封面的面积。
水杯侧面的大小 就是水杯侧面的 面积。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确,即测量图形的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练习题。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15个
16个
27 个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1.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 出它们的面积。(选自教材P58 T1)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2.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 图形的面积最小?(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选自教材P58 T3)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正方形能铺满 整个长方形而 没有空隙。
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PPT课件
认识面积
![认识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ffd23eafc5da50e2534d7f30.png)
相机测评
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8个
10个
9个
最小
最大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知道了…… 我明白了……
1、什么叫面积?
2、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 示出它们的面积。
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
(1)小明绕着操场四周跑了一圈。
(2)值日生把教室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初学交流
1
课桌面的大小 就是 课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就是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 就是( 黑板表面的)面。积
( 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 国旗表面的面积。
(
)的大小就是( )的面积。
数学书按不同的摆法,封面的面积 有变化吗?
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合作引领
2 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可以选用一种图形 做单位来测量
小
合作要求:
组
1、用同一种图形在两个长方形内摆一摆,注意一个挨着一个摆, 不要重叠,尽量不要留空隙。
合
2、组长做好合理分工,两人摆第一个图形,两人摆第二个图形。
作
3、摆完后数一数,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议一议:
要准确地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测量最 合适?为什么?
(3)老师拍了一张照片,想为它安上一块玻璃,再镶一个 漂亮的花边。 (4)工人叔叔铺草坪。
3、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哪个图形的 面积最大?
15个
16个
27个
在数方格表示图形面积时,先数整格,再数半格, 两 Nhomakorabea半格算一格。
拓展提升
小小设计师
画2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图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面积 教学+作业课件 人教版(付,23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5单元 面积 教学+作业课件 人教版(付,2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92e8cefc59eef8c75ebfb369.png)
长方形的面积 = 小正方形的总个数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正 好 摆 了 15 个 1 平 方 厘 米的正方形。它的面 积15平方厘米。
沿长每行摆5个
沿宽摆了3行
一共摆了5×3=15(个),所以长方形 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
观察这两种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 同桌合作,先测量走一步有多长,再利用步长测量出教室 的长和宽,估计出教室的面积。
2. 先估计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3.先估计右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测量并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 ( 4.5+ 2)×2 = 18(厘米)
表示1平方分米
想一想,1 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 边长是 1 米 面积:1×1=1(平方米)
1米
表示1平方分米
想一想,1 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
10分米
边长是 1 米 面积:1×1=1(平方米)
边长是 10 分米 面积:10×10 = 100(平方分米)
归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应用练习,强化提高
1.一张长方形的A4纸(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0厘米 30×21=630(平方厘米)
21厘米
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是多少?
30厘米
21×21=441(平方厘米)
21厘米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4×9 = 126(平方分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1f5d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a.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占据的二维空间大小。它是我们描述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度量标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课桌的面积,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作为单位来表示大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三个重点单位。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单位之间的换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学生们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感觉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这方面讲解得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换算方法。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很积极,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还不够生们能够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面积的概念,形成对面积单位的直观认识;2.逻辑推理: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数学应用:运用所学面积单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4.数学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表达和倾听,提高沟通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在教授《面积单位》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挑战。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测量面积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很活跃。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面积单位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面积的实际意义。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课桌面积来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这种方法似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能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3562c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a.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下面是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aef3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6.png)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属一般,根据学 生的特点以及需要,我把本段教材中与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相关 知识提前到前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牢固掌握长方形与正方 形面积知识为重点,适当放入略有发展性的习题。
学法: 1、自主发现法。 2、小组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 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环节二、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 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 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 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 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 环节三、巩固练习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 长 宽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8厘米 7厘米 9米 24米 正方形 边长5分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 米? 环节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面积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面积的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7a2e1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7.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面积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面积的认识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的计算: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面积的单位:学习面积的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物体的面积。
2.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熟悉面积的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图形卡片、尺子。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面积问题。
二、面积的概念(5分钟)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面积。
2. 解释面积的概念,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三、面积的计算(10分钟)1. 讲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2. 讲解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
3. 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图形卡片的边长,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四、面积的单位(5分钟)1. 介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让学生用不同的单位表示图形卡片的面积。
五、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面积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面积问题,并计算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3分钟)1. 在黑板上写出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关系。
2. 用图形卡片展示不同的面积单位。
作业设计:a) 长方形:长5米,宽3米b) 正方形:边长4厘米c) 三角形:底6厘米,高4厘米2.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f365e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3.png)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及相应练习。
2、教材及一般学情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几何知识部分的编排上看,由长度单位过渡到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一次飞跃,所以这节课也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中比较重要的一课。
这节课的学习也是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相对困难。
然而,中高年级学生又对“有用”的数学开始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并想学数学。
所以,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难点是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营造好恰当的生活情境与探究氛围,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3、教学目标据此,我为本课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2)学能目标:①使学生在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物体或图形的面积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估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5-1 认识面积(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5-1 认识面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2653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e.png)
茶叶罐的底面 数学书的封面 手机包装盒的底面 魔方的底面
请你将下面图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号
3号
4号
2号
1号
最小
2号
最大
直接观察比较
3号
4号
小丽
1号
最小
2号
最大
3号
4号
4号 3号
李华
1号
最小
2号
最大
3号
4号
4号 3号
间接重叠比较
小亮
1号
最小
2号
最大
3号
4号
4号
橡皮 橡皮 橡 皮 橡 皮
橡皮
3号
4号>3号
小刚
请你将下面图形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号
3号
4号
2号
直接观察比较
2号 > 4号 > 3号 > 1号
间接重叠比较
圆形的大小,就是 圆形的面积。
……
李华
小亮
物体表面的面积
平面图形的面积
……
棋盘面的面积大约是 16个方格那么大。
李华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 2个三角形那么大。
小明
作品 作品ຫໍສະໝຸດ 作品 作品展示墙的面积就是 4幅作品那么大。
小亮
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 是4本数学书那么大。
小刚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概 有我5个巴掌那么大。
小丽
什么是面积?
小丽
可以借助另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积
李华
去测量。
小亮
数学书第55页 例1
1.完成数学书第55页 做一做。 2.完成数学书第58页第1题。
小明
电脑
课桌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面积》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 (共48张PPT)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面积》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 (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54d62c0242a8956aece44a.png)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2021/3/132021/3/132021/3/13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32021/3/132021/3/133/13/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32021/3/13March 13, 2021
100平方米
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 平方米,200个这样的 教室,面积约1公顷。
生活中 的数学
我们学校总占地面积
15300平方米,约1.5
公顷。
北京鸟巢体育馆的总面积约为 26 公顷
温州体育馆占地约1公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占地约1.5公顷。
边长 100米
20000平方米= ( 2 )公顷
10000公顷=( 100 )平方千米
填一填
填上适当的单位
大树高16____米_____ 蜡笔长1____分__米____ 字典厚5___厘__米_____ 果园的面积是3___公__顷_______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9000__平__方__米__
单位换算
21平方千米=( 2100)公顷 450000平方米=( 45 )公顷 180000平方米=( 18 )公顷 9公顷=( 90000)平方米 31平方分米=( 3100)平方厘米 70000公顷=( 700 )平方千米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32021/3/132021/3/132021/3/13
谢谢观看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 1平方厘米 ;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 1平方分米 ;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a234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5.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简便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胶棒、长方形纸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涂色的游戏,我们把男生分为一组,女生分为一组,请一位男生上来再请一位女生上来,女生给这个图形涂色,男生给这块黑板涂色, 我说开始你们就开始涂,预备开始涂,好停!我宣布女同学获胜,我们看看男同学涂好了吗?男生你服吗?生:不服师:为什么不服?生:因为他的比我的小师:他的什么比你的小?生:他涂的面比我涂的面小.师: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女生涂的面,这是男生涂的的面,男生认为女生涂的面小一些,男生要涂的面大一些,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那这个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师:由于女生涂的面小,男生涂的面大,所以这次比赛成绩无效,我们通过刚才的游戏发现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面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我们的手掌面,大家一起来摸摸自己的手掌面,非常不错。
好,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数学书拿出来,跟着老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数学书的下面,他还有面吗?生:有侧面师:那大家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侧面,非常好,请大家静静的将数学书放好,刚才都是老师带着大家找面摸面,那请你们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还发现哪些面呢?你来说生:桌子的桌面我们大家一起摸一摸,非常不错,请坐。
师:你来说生:讲台面师:你上来摸一摸,感受一下,找的真准确。
师:你来说生:手背面师:大家一起来摸一摸自己的手背面,好请坐,再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生:黑板面师:你上来摸一摸,摸不到的地方老师来帮帮你,黑板的面可真大呀,黑板的面比谁的面大呢?你来说生: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能像这样比一比别的物体面的大小吗?生:门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生:窗户的面比课桌的面大,生:课桌的面,比铅笔盒的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比练习本的封面大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们发现物体有的面大,有的面小,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课题)好,请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声音真洪亮,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比如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我们一起一边摸一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和老师一起边摸边说一遍师:我们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面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bba22da58da0116d17498e.png)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要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64页。
1.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15bc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d.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
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重叠)(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
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指名学生摸)(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
(板书课题: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案例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c1ff9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d.png)
3.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突出重点,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作业小结环节,我将注重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4.教育学生学会关爱环境,珍惜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片果园,提问:“小猴子想知道自己果园的面积,你们能帮帮它吗?”引发学生对面积的思考。
2.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量果园的面积?
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面积,引入新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运用,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用数据来 描述它们的大 小呢?我们这 节课就来学习。
二、自主探究 黑板面比桌 面大。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 面积,桌子表面的大小就是桌 面的面积。
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 旗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是不是 也有大小呢?
面积
第1课时 认识面积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面积。 2. 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习重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 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一、引入新课
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 擦黑板、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
擦桌子的同学先 完成,因为黑板 面比桌子面大。
•15 个
•16Βιβλιοθήκη •27个个
3.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 个省(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 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4.下面四个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① ), 面积最小的是( ③ ),( ② )和( ④ ) 的面积相等。
四、课堂小结
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 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需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正方形)
小组讨论要求: 1、站着讨论,轻声细语; 2、分工明确,考虑问题要周全; 3、讨论完,坐下静息; 4、展示汇报时,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正方形能铺满 整个长方形而 没有空隙。
三、巩固深化
1.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 面的面积比较小。
侧面比较小
2.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 表示出它们的面积。
如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 的大小呢?说一说你的 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下面两个图形, 哪个面积大?
看不出哪个面积大。 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 来,怎么办呢?
小组合作交流:下面两个图形, 哪个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