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槐,《说文》曰:“木也,从木鬼声”。
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
因此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
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槐树的记载:“东三百里,曰首山……木多槐”。
《穆天子传》也有记载:“(天子)遂驱,升于弇山……而树之槐”。
《管子》也有记载:“五沃之土,其木宜槐”。
槐树频频在这些古老的典籍里出现,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可见一斑。
人们聚在一起休憩、游戏、议事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常常坐在槐树下面。
早在周代就有了“三槐九棘”的制度:左九棘,为公卿大夫之位;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为三公之位。
因此世人就以“槐棘”来指三公九卿之位了。
中国古代一般把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古人又把槐和鼎联系在一起,用“槐鼎”来比喻三公之位,或者用来泛指执政大臣。
如《后汉书·方术传论》有“越登槐鼎之位”的说法;《宋书·王弘传》也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记载。
由此可见,槐树已经逐渐成了政治地位的象征。
槐具有崇高、庄重、忠诚、仁义等政治道德含义,在中国古代,许多的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
据说汉宫中即多种槐树,唐朝宫廷更是普遍。
唐诗中有很多描述槐树种植地点的诗句。
例如,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有“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之句;白居易《寄张十八》有“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之句;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有“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之句。
从上述诗人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不仅是宫观旁的驰道才种槐树,似乎所有的官道两旁都是可能种植槐树的,而且李贺诗中的“官槐”一词,把“官”字与“槐”字直接并列,更能体现槐树与政治的关系。
由于“槐”与“怀”同音,槐树逐渐还具有了怀来人才的寓意。
郑玄曰:“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河北省鸡泽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学年)
河北省鸡泽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鸡泽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鸡泽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后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观点存在某种渊源关系.为了澄清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必要重新探讨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必须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核心概念.其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述。
具体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
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单独的“仁”字,目的在于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
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可以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河北省鸡泽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河北省鸡泽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选出下列加线的实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浩气四塞(阻塞)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B . 顾自民国肇造(开始)直可惊天地(只、仅仅)C .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屈)贼氛方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高涨)D . 视清季有加(一个朝代的末了)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领唱)2. (2分)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A .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B .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C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D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3.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末)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幽壑之潜蛟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③顺流而东也④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⑦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⑧火尚足以明也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 . ①③④B . ②⑤⑧C . ③⑤⑥D . ②④⑨4. (2分)选出划线的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 . 之二虫又何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 . 奚惆怅而独悲奚以知其然也C . 怒而飞抢榆枋而止D . 慈父见背遂见用于小邑5. (2分)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A . 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B .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 . 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D .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6.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谁B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C .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士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起D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月考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月考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勾.结/勾.当扫.除/扫.帚咽.气/狼吞虎咽.兴.奋/兴.高采烈B.奔.跑/投奔.空.气/空.闲累.赘/罪行累累..丧.礼/丧.心病狂C.栏杆./竹竿.侪.辈/肚脐.投缘./不容置喙.俘.虏/饿殍.遍野D.宣.布/渲.染凄怆./呛.人旺.盛/矫枉.过正假.装/久假.不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表率黄粱梦震聋发聩弥天大谎B.坐阵绩优股礼义廉耻涣然冰释C.怄气和事老指手画脚苦思冥想D.通缉急就章钟灵毓秀额首称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②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______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
③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______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A.必须漫延清净 B.必需蔓延清净C.必需漫延清静 D.必须蔓延清静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了解作为高中生接受文明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B. 校团委组织的为甘肃舟曲灾区“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一年级捐了两万元,高二年级捐了一万五千元,而高三年级则多达四万三千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2021年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星星变奏曲江河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作为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大地,处于劫难中的人们渴望光明。
B. “柔软得像一片湖”形象地写出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C.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意思是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把寂寞化作光明。
D. 结尾用“飘动的旗子”“涌出金黄的星星”的“火”来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流变与追求光明的热望。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以假设的语句来开头,用“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诘问,宣泄着诗人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
B. 诗人用“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式,引出一系列的美好意象,写出了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C. 这首诗采用复沓的结构形式,意在营造浓郁的氛围,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受到震动。
D. 用睡莲、丁香等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等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使诗歌清晰显豁,意境优美。
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四合院秋冬①仲夏刚过,一阵好雨,一阵凉风,四合院的秋忽焉而至了。
②到上海后,每爱七八月间回北京,常常住到旧历七月下旬再回江南,几乎像辛勤的候鸟一样,年年可以迎接燕山的新秋。
其时在宣南还有一间小房,可以容身。
虽是宿舍房子,但是平房,又是按四合院的格局盖的。
中间院子、四周房子,自然不是一家一院,而是十七八家的大杂院。
不过因为有院子,人们可以搬个小板凳在院乘凉,也可在窗前听雨,或坐房中,隔着竹帘望院中雨景……这样还多少有一些古老的四合院的情调。
③有一年近中元节时,好雨初晴,金风乍到,精神为之一爽,忽然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并寄给平伯师。
他回信道:“奉手书并新著五言,得雨中幽趣,为欣。
视我之闷居洋楼,不知风雨者,远胜矣。
”从平伯师的信中,可以看到,从四合院中感觉到的季节情趣,在洋楼中是感觉不到的。
他现在虽然住在南沙沟高级洋房中,却也免不了怀念老君堂的古老四合院中的古槐书屋了。
④造化给人们以光泽和色彩,是公平的。
宫阙红墙,秋风黄叶,宫廷有宫廷的绚烂秋色,百姓家也有百姓家的朴实淡雅的秋色。
在那靠城根一带,或南城南下洼子一带偏僻的小胡同中,多是低低的小四合院的房子。
一进院门,种棵歪脖子枣树;北房山墙上,种两棵老倭瓜;屋门前种点喇叭花、指甲草、野菊花、草茉莉……总之,秋风一起,那可就热闹了,会把小院点缀得五光十色,那真是秋色可观。
虽在帝京,也饶有田家风味。
至于那些盛开的花花草草,喇叭花的紫花白边,指甲草的娇红带粉,野菊花的黄如金盏,草茉莉的白花红点,还有那“满架秋风扁豆花”的淡紫色的星星点点……这都是开在夏尾,盛在秋初,点缀得陋巷人家秋色如画了。
⑤当然,还有精致一点的小院。
这种院子不是北城的深宅大院,而大多在东、西城及南城。
“四破五”的南北屋,也就是四开间的宽度,盖成三正两耳的小五间,东西屋非常入浅。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
究竟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理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批评家要开拓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
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
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材料二: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流的使命,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2021届邯郸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邯郸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
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
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解析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8每小题3分,9-14每小题2分)1.(本题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一个人腹内空空,且不懂得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识,到头来也仅是,是没有本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再美丽的梦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②记者在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现在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然而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会比较迷茫,,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导致不能找到自己合意的工作。
③肃顺虽出身于八旗贵胄,但他对那些庸庸碌碌的满族亲贵却十分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除了捞钱以外,。
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因而刻意加以接纳和延揽。
A.志大才疏一无所能眼高手低B.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一无所能C.一无所能志大才疏眼高手低D.眼高手低一无所能志大才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本题中,志大才疏:志向远大而才能不足。
一般作谓语、定语。
眼高手低:眼力过高,手法过低,多指要求的标准高,实际上作不到。
一无所能:什么能耐也没有。
依据①“是没有本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②“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③“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语境,答案为B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泰宁市池潭水电厂附近山体突然分崩离析,引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紧急展开救援。
B.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2020-2021学年邯郸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邯郸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现代文阅读(一)苦香的苣荬菜王立纯吃早饭的时候,婆婆念叨,春天来了,苣荬菜该下来了。
我听懂了婆婆的意思,她想吃苣荬菜了,也希望能到春天的大地里坐一坐,她毕竟是乡下的孩子。
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成林用轿货车拉着婆婆,到城外大地里转上一圈。
可今年不行了,工厂倒闭,成林下岗,轿货车被人开走顶账了,满足婆婆这个要求,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婆婆已经七十八了,又是青光眼,家里遇到这等糟心事,只能瞒着她。
我一边给婆婆梳头,一边哄她说,成林拉着领导跑业务去了,我带你去挖苣荬菜,坐三轮去,那东西不怎么体面,可坐着稳当,很多人都喜欢坐它观光旅游呢。
婆婆点着头说,坐三轮好,当年我嫁给你公公,就是坐三轮来的。
太阳升高了,是个晴好天气。
我叫来三轮车,把婆婆扶上去,又带了铲刀和筐,锁好家门就出发了。
婆婆很高兴,她看不见,但感觉是完好的,一出城,手就在空中一抓一抓的,说这就是春风啊,一缕一缕的,就像是软缎子。
她还说春天总是在城外,城里都是煤油和汽油味儿,春光还不等落脚,就被熏跑了。
我呵呵地笑着,一面向她描绘路两旁的景致:嫩绿的小草,柔长的柳丝,飞来飞去的小鸟……婆婆笑了起来,模样就像是小孩子。
好半天,她没听到骑车人的声息,就问,蹬车的师傅咋不说话?我告诉她,那是个聋哑人,她哦了一声并嘱咐我,多给两块钱,残疾人都不容易。
春风里还带着料峭寒意,从脖子直凉到心里。
婆婆的白发在风中飞扬,像一面洁净的旗帜。
我怕她冷,给她披上了一件衣服。
婆婆一偏脸,在衣服上嗅嗅,忽然发现了秘密,大声喊停车。
这是谁的衣服?她问。
是三轮师傅的。
我解释说。
婆婆半响没说话,两行泪水从昏昧的眼睛里流出来。
儿子,你下岗了?成林从车上跨下来,他抱着母亲,泪流满面。
我站在一旁,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婆婆抚摸着儿子的脸颊,为他擦着滚滚涌出的泪水。
孩子,瞒我是瞒不住的,自己的儿子,只要叹一口气,咳嗽一声,当妈的就能听出来。
2021年鸡泽县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鸡泽县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善待挫折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
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③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④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 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 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绊脚石:垫脚石:4. 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一中2021年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河北省邯郸市一中_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三.四题选一题作答)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就一直以文言作为基本工具或媒介,与白话保持着严格的距离.散文发展史,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文言文发展史.其间虽然偶有白话的渗透,但大局不改.然而,文言这种不言而喻的至尊地位在晚清时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黄遵宪以及谭嗣同.陈荣衮等都曾提出言文合一的主张,裘廷梁更是以白话为维新之本,甚至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梁启超的新文体与文界革命,在文言中掺入俚语与外国语法,将文言撕开了一道难以弥合的裂口.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民国代兴,白话文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席卷南北,所向披靡.到《新青年》创立,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人更是接连发表文章,像精心设计的组合拳一般,对已经摇摇欲坠的古文施以致命打击.中华民国时期,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明确提出要对今日之文学改良,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八事,文字虽然还较温和,但里面分明隐藏着要用〝活文学〞也就是白话文学替代古文的用心.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更将胡适的〝改良〞升级为〝革命〞,毫不隐晦地说:〝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而笔锋所向,尤在〝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之归.方.刘.姚〞,将他们戴上〝十八妖魔〞的高帽,而〝桐城派〞等〝今日吾国文学〞,因为〝悉承前代之敝〞,也同样在宣战打击之列.《新青年》同期还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信,该信一边大力赞赏胡适白话体文学主张,一边又以挑衅的口吻指出:〝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虽然,得此辈多咒骂一声,更是价值增加一分也.〞在陈独秀〝妖魔〞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谬种〞的骂辞,所骂对象也更加接近当代,火药味又浓三分.按说,面对这种公然挑战,与传统文学有瓜葛的文人学者,特别是无端遭到辱骂的桐城派,应该挺身而出,群起反攻.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或许是经过长期的白话文思想冲击,人们已经真切感受到古文确实已经日薄西山,白话文的世纪就要到来,真切地感受到胡适.陈独秀所言是大势所趋,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出来应战.他们有的徒兴哀叹,有的静观其变,有的干脆改弦易辙.严复以为:〝此事全属天演,革命时代,学说万千,然而施之人间,优者自存,劣者自败,虽千陈独秀,万胡适.钱玄同,岂能劫持其柄?则亦如春鸟秋虫,听其自鸣自止可耳.〞不过,事情总有些例外,林纾就是这例外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还在胡适.陈独秀们在《新青年》上高声叫阵时,林纾很快在上海坚定予以回击.遗憾的是,历史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林纾挺立中流,以身作闸,挽狂澜于既倒的勇气固然可嘉,但无论如何还是无法以一己之躯阻挡大江东去.(节选自罗书华《古文最后的守夜人》)1.下列各项对文中改良古文论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启超在文言中掺入俚语与外国语法的新文体与文界革命,给予了地位至尊的文言难以恢复元气的一击.B.《新青年》的创立,为改良古文的论战提供了主阵地,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人是冲锋陷阵的主将.C.文言的地位在晚清时期受到严重挑战,其表现之一就是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八事〞,主张文学改良.D.同为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的言辞比胡适的更为犀利.一针见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自先秦以来,中国散文就一直以文言作为基本工具或媒介,从这个角度来说,散文的发展史也就是文言文的发展史.B.晚清时期的黄遵宪等人提出〝言文合一〞的主张,挑战文言的地位,之后的白话文运动更加速了文言隐退的步伐.C.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明确提出了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并把笔锋指向了明前七子.后七子,指向了八家文派的代表人物.D.一些传统的文人学者已真切地感受到了古文已经走到末路,因此面对胡适等人的挑战,只有林纾等极少数的人进行反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启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先声,但其性质不同于〝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它仍然属于古代白话文的范畴.B.钱玄同在陈独秀〝妖魔说〞的基础之上,把〝谬种〞骂辞的矛头指向古文,对古文的批判更加具有火药味.C.严复站在一个更高点,认为白话文替代古文是自然的进化,人类必须顺其自然.D.就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而言,白话文替代古文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而且是进步的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玚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玚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玚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玚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玚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玚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玚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玚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玚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节选自《陈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B.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C.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D.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也叫禅让,如尧让位于舜.后指帝王把帝位让给别人.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B.阙是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前往朝廷,又可指前往京都.C.〝陈〞和〝周〞是南北朝时的两个朝代,陈在宋.齐.梁之后,周在梁.唐.晋.汉之后.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意为回老家安度晚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A.孙玚通晓谋略,战功卓著.侯景围攻,他率部下全力抵抗,顺利解围;与大将史宁作战时,在兵力悬殊.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让周兵吃尽了苦头.B.孙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他先前跟随王琳做梁永嘉王的太傅卿.通直散骑常侍,当王琳兵败之后,他召集将士分析形势,假意归顺,保留实力,伺机而动.C.孙玚劳苦功高,深受恩宠,高宗即位后,非常信任和重用他,派他都督军事,把守重镇;后主继位后,常常亲自拜访他,并写诗称赞他的功绩.D.孙玚博学多才,被人钦慕.他自幼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后又造访讲经之处,经常和高僧谈论佛经,并时有论辩,让僧侣们心悦诚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5分)(2)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注]①浮桥: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宋时是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九轨〞意指浮桥桥面宽广.8.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5分)9.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屈原在《离骚》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商隐《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的慨叹.(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水面月光美丽.湖中明月如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天火阿来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多吉站在岩石平坦的顶部.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他口诵祷词.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他侧耳倾听了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的回答.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要是火镰第一下就打出了火花,〞多吉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你们同意了!〞说完这句话,他跪下了,拿起早就备好的铁火镰,在石英石新开出的晶莹茬口上蒙上一层火绒草,然后深深地跪拜下去.〝神灵啊!让铁与石相撞,让铁与石撞出星光般的火星,让火星燎原成势,让火势顺风燃烧,让风吹向树神厌弃的荆棘与灌丛,让树神的乔木永远挺立,山神!溪水神!让烧荒后的土地来年牧草丰饶!〞唱颂的余音未尽,他手中的铁火镰已然与石英猛烈撞击.撞击处,一串火星迸裂而出,引燃了火绒草,就像是山神轻吸了一口烟斗,青烟袅袅地从火绒草中升起来,多吉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升着青烟的火绒草,对着它轻轻而又深长地吹气,那些烟中便慢慢升起了一丛幽蓝的火苗.他向着人群举起这团火,人群中发出齐声的赞叹.他捧着这丛火苗,通了灵的身躯,从一丈多高的岩石顶端轻盈地一跃而下,把早已备好的火堆引燃.几十支火把从神态激越庄严的人们手中伸向火堆,引燃后又被高高举起.多吉细细观察一阵,火苗斜着呼呼飘动,标示出风向依然吹向面南朝阳,因杂灌与棘丛疯长而陷于荒芜的草坡,他对着望向他的人群点了点头,说:〝开始吧.〞举着火把的人们便沿着冰封峡谷的上下跑去.每个人跑出一段,便将火把伸向这秋冬之交干透的草丛与灌木,一片烟障席地而起,然后,风吹拂着火苗,从草坡下边,从冰封溪流边开始,升腾而上.剩下的人们,都手持扑火工具,警惕着风,怕它突然转向,把火带向北坡的森林.虽然,沟底封冻溪流形成的宽阔冰带是火很难越过的,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火万一引燃了北坡上的森林,多吉蹲进牢房后,也许就好多年出不来了.就因为放这把山火,多吉已经进了两次牢房.今天,上山的时候,他从家里把皮袄与毛毯都带来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压被子,即使在牢房里,他也能睡得安安心心,暖暖和和了.大火燃起来了,引燃了那些荒芜了高山草场的坚硬多刺的灌丛,沿着人们希望它烧去的方向熊熊燃烧.来年,这些烧去了灌丛的山坡,将长满嫩绿多汁的牧草.烧荒的滚滚浓烟升上天空,这大火的信号,二十多公里外的公社所在地都可以看到了.要不了几个时辰,公安开着警车就会出现在机村,来把多吉捕走.(节选自《天火》,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小说以多吉的祈火.引火.点火为主线,主线清晰,情节富于变化,笔法老练,凸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B.小说开头两段交代了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庄严而神秘,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第四段多吉在心里的默念,既展示出他对新的世道的强烈不满,更展示出他对旧神的虔诚信奉.D.作者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重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摹,并且注重了景物与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衬托作用,使人物个性鲜明.E.小说中人物的姓名设置.景物特点和动作.语言等细节的描写,让小说蒙上了神秘.庄重的色彩,并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气息.(2)小说主人公多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析.(6分)(3)小说设置多吉呼唤神.跪拜神.唱颂词这些细节有何作用?(6分)(4)多吉与村民引燃了火,但小说的题目是〝天火〞,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屠呦呦与青蒿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句诗出自《诗经》,其中的〝蒿〞就是蒿类植物.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在《诗经》产生近3000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也正是从青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这种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她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公元340年间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何古人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呢?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份,于是她改变原来的提取方法,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份,明显提高了青蒿防治疟疾效果,也大幅降低了其毒性.这种编号为191的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P.berghei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被P.cynomolgi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100%.这一发现是青蒿中有效成份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青蒿素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他们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用中草药治疗疟疾获得信心的唯一办法.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Plasmodium.viva_和P.falciparum这两种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之好,与使用氯喹的病人对照组疟疾病人相比较,使用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屠呦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份,确定这种有效成份的化学结构.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抗疟疾效果极好,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抗疟疾的有效药物.屠呦呦说:〝青蒿素能够在疟原虫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阶段将其杀灭.〞屠呦呦研究小组最初进行临床测试的药物形式是片剂,但结果并不太理想,后来改成一种新的形式——青蒿素提纯物的胶囊,由此开辟了发明一种抗疟疾新药的道路.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__183;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而屠呦呦作为一位植物化学家,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却有幸同时通过这两种途径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开创了人类抗疟之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_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被看作诺奖〝风向标〞.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_年10月5日,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获得_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相关链接①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②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B.《肘后备急方》中对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给了屠呦呦启发,使她意识到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份,于是她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C.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得到用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信心,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不仅表现了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决心,也反映出当时我国医学研究的条件之差.D.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将在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后经进一步提纯研制出一种强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E. 文章引用《诗经》开篇,以描写青蒿作结,不仅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使之首尾圆合,而且也暗示.象征了屠呦呦思想品质的.(2)你从屠呦呦身上发现了那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3)约瑟夫__183;戈尔斯坦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发现和发明创造有什么区别?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究中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分别指的是什么?试简要说明(6分)(4)从屠呦呦的成功之路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试简要说明.(8分)。
【语文】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
究竟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理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批评家要开拓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
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
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材料二: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流的使命,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2021河北省鸡泽县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鸡泽县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寻找恩人韦名建涛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个躬,道声歉。
女儿描述的救命恩人是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不卑不亢,眼睛不大不小,头发不长不短的中年男人。
那天上午,事情太突然了:站在马路边等车的她发现一辆车疯了一样向自己狂奔过来。
小嘴张得巨大的她,既说不出话,也挪不动身子,眼睁睁看着车子朝自己飞奔过来……就在车子要撞上她的刹那间,她被一个人扑倒在路边的绿化带上——疯狂的车子从女儿刚刚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
和女儿一起倒在绿化带上的中年男人扶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的女儿。
女儿却站不稳,蹲在绿化带上,瑟瑟发抖。
“没事了!”中年男人扶起女儿。
惊魂未定的女儿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中年男人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
女儿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只呆呆地望着沾了一身泥水的中年男人头也没回地消失在马路上。
救了女儿一命,女儿却来不及对恩人道声谢,建涛心里不安,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亲口向恩人道谢!为了心中这一声谢,多少年,只要一有空,建涛就四处寻找恩人。
这样的恩人,在芸芸众生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异于稻仓中的一颗稻谷,找这样一个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执着的建涛却不言弃,一直在寻找恩人。
在寻找恩人的过程中,建涛也做了很多和恩人一样的好事,成了别人嘴里的恩人。
女儿就在建涛不断寻找恩人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了別人的女人——尽管建涛心里不大乐意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的儿子,一直对女婿很冷淡,可看到女儿后来又拥有了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建涛认了。
看到女儿的幸福,建涛寻找恩人的决心更加坚定。
多年寻找未果。
建涛不仅不放弃,还在家里亲自给恩人画像,画像眉心间有黑闪闪的痣。
建涛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完就让女儿认,每一张画,女儿都说像又不像。
画到后来,建涛把中年恩人画成了老年恩人:皱纹加深了,头发变白了……当然,唯一不变的是眉心间的那颗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