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经济学
——环境资源的价值观
裘凯迪 10211110 通信1004
王暨程 09311014 建筑0901
摘要:
人们一直认为环境资源是自然物品,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的财富,因而它是没有价值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环境资源实行无偿利用成了经济工作的一项准则。其结果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大气、水环境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森林、草原破坏严重。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此文即我们对于环境资源的价值究竟何在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价值观
环境资源价值研究的背景
环境资源价值(简称环境价值)也就是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它是一个价值束的概念,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等。环境价值观念的引入,经过多年的发展得到经济学家、政府机构和普通公众的认同和肯定,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环境资源的传统观念。
在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环境管理的初步构想,指出要将政策、法律及经济手段相结合保护环境。199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召开,使人类从单纯发展经济或孤立保护环境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和思想上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可持续发展依据的世界观,是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看成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它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和多维多层次等原则。可持续不仅是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环境良性资源永续,更是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文化、教育的正确引导。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认为,发展活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必须与其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统一。
价值取向引导人们的行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大多数危机,本质上都是价值取向误导的危机,其中带有根本性的是环境价值危机,表现为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资源紧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又是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环境危机的经济学解释是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即经济增长没有考虑环境和社会成本。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增长的途径和方式,使之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关键是认识自然环境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上。
因此,效率配置、污染控制、生态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平等、生活质量提高及消除贫困等均需要对环境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发展状况研究
价值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的价值理论,对环境价值问题有不同的阐释。长期以来,各经济学派有着不同的观点,而以此为基础的环境资源价值问题的研究更是见仁见智。从总体上看,有关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存在价值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阐释了环境资源的价值。
2.1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环境资源价值观
劳动价值论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后经马克思发展至成熟的科学的价值理论体系。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我们可以注重下面两点:
1.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观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它没有价值:只有凝结着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才有价值。尽管如此,劳动价值论认为:没有凝结着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但可以有价格表现拥,其主要理论根据是地租理论。所谓地租,即资源作为资产的收益或者价格。马克思的地租认为:“地租是为了取得使用自然力或者通过使用劳动占有单纯自然产品的权利而付给这些自然力或单纯自然产品的所有者的价格”。
2.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但是,当人们基于上面两点考察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时候,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下的各种不同的结论,都没有解决环境资源被无偿使用的问题。马克思说过:“如果它(指自然资源和环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有人根据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的原理,得出环境资源没有价值,致使环境资源被无偿使用;有入尽管认为环境资源具有价值,但价值的补偿只是对所耗的劳动进行补偿,同样也没有涉及到对环境资源本身被耗费的补偿,因此最终的结果同前者一样。因此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对于环境资源研究而言是根本不适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固然没有考了环境资源等现实问题,但如果立足于经济尚不发达、环境资源问题还不突出的年代,无疑是正确的。而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的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资源的供给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参与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这样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投入人类劳动,于是,环境资源也就有了价值。因此,运用现有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读解来研究环境价值存有缺憾,换言之,单纯的或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尚不能完全解释环境的价值内涵,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所发展和完善。
2.2基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环境资源价值观
效用价值论是从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所谓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运用效用价值理论很容易得出环境具有价值的结论,因为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无疑对人类具有巨大的效用。
效用理论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效用是价值的源泉,但效用必须与稀缺性相结合,才构成价值形成的充分条件,因为只有在物品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是稀缺的时候,才构成人的福利(甚至生命)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即价值。
(2)强调需求因素和心理作用,认为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值,决定于消费者或购买者的主观评价。价值纯粹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物品所具有的效用所下的判断。
(3)普遍遵循边际效用递减原则。
(4)也有边际效用学派的学者认为,消费品的价值固然决定于边际效用,但生产资料本身则不具有任何价值,生产资料也只是反映靠这种产品制造出来的消费品的价值:换言之,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它所制造出来的直接供作消费的产品的价值所派生出来的。
同时,效用价值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