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静电放电及其危害分析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预防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28910020740be1e650e9a8d.png)
Rd
Ld
Cd
器件 RC
对于双极器件模型中,含有 Cd、Ld、Rd 和通路接电阻 RC。对于一个具有 Cd=20Pf 电容的器件,贮能可以达到 100μj。若 RC 很小,Ld=10μH 时,此 能量将以毫微秒的时间脉冲放电到地,脉冲的平均功率从数百瓦到几千瓦之 间,这足够使器件参数退化或烧硅片。
介质击穿主要发生在 MOS 器件的栅氧层或多晶硅层、MOS 电容介质层,空 气也是一种介质。
在静电放电事件中,人体是主要的静电源,即电容器,人体在地毯上走动 时,这一人体电容器可以会充电到 10000V 以上,对于 MOS 器件来说,只要 50V 的放电将损伤或毁坏集成电路中 MOS 晶体管的介质。
另一种是潜在性损伤,即损伤感生缺陷。这是静电放电脉冲幅度较 低,但由于击穿电流始终是延有微缺陷处流过,所以这一过程扩大了微
7
缺陷,也为微缺陷带进大量金属杂质形成微管道,它可以使漏电流增大 或使某些参数略有降低,如电路中二极管的漏电流增大、三极管的放大 倍数下降,但集成电路的参数却都在器件合格的范围内。这就使损伤的 器件逃过了检测,到了用户装在整机上。这些潜在损伤器件的耐静电能 力和耐电浪涌能力大大降低。由于这种损伤具有积累性,因为不管是静 电放电或电浪涌,击穿始终是在损伤缺陷处发生。即使经受一定的工作 应力之后也将进一步退化直至失效。
一个双极型器件置入电场中,虽然不存在绝缘栅的结构,但当接触这器件 或管脚接地时,器件处在电场平衡状态被破坏,为了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出现了 电荷的转移流动,这种流动形成的电流有可能使所流经的线路造成损坏。
三、静电放电损伤模式 由静电放电引起的器件失效可能是致命失效,也可能是潜在性的损伤,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01f8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4.png)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汇报人:日期:•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的预防措施•静电安全操作规程目•静电事故案例分析•静电预防措施的评估与改进录静电的产生与危害01接触带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接触面带电。
摩擦起电当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感应带电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感应作用,导体也会带电。
静电的产生静电电击可能对人的皮肤造成疼痛、麻木或刺痛感,严重时可能导致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
电击引发爆炸干扰生理功能在某些工业环境中,如石油、化工等,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爆炸。
静电会干扰人体生物电信号传输,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
030201静电放电可能对精密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或损坏,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失效。
电子设备损坏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
电磁干扰在易燃易爆环境中,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引发火灾静电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产品吸附灰尘、杂质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质量静电可能使生产线上的零部件产生移位、卡滞等现象,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影响生产效率静电引起的其他问题静电的预防措施02提高作业环境湿度,能有效降低静电产生。
通过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可以改变静电产生的环境条件。
湿度可以在50%以上时,物体表面水分增加,不易产生静电。
提高湿度详细描述总结词添加抗静电剂在材料表面添加抗静电剂,降低摩擦起电的可能性。
详细描述抗静电剂能够降低材料表面的电阻率,从而减少静电的生成。
它们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荷的积累和电压的产生。
总结词安装静电消除器,能迅速消除空气中的静电荷。
详细描述静电消除器利用电离空气产生离子,带电离子与静电荷结合,从而消除静电荷。
它们可以有效地消除空气中的静电荷,防止静电的积累。
安装静电消除器制定并执行防静电规定,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作业。
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分析方案
![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分析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b655a01f69e314332946d.png)
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报告1、电子产品静电放电损害的特点<1)隐蔽性在静电放电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害当中,活动的人体带电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人体所带静电电位都在1-2KV范围,而在此电压水平上的静电放电人体一般并无直接观察,而电子元器件却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受到损伤。
<2)失效分析的复杂性静电放电损伤的失效分析工作,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时、费事、费钱,要求较高的技术并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
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作其他失效。
这在以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因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3)损伤具有潜在性有些电子元器件受静电放电损伤后,仅表现出产品某些性能参数的下降,但尚未达到完全失效的程度,如不进行全面地检测往往无法发现。
例如数字电路在静电放电损伤后电流输入电平的增加,在电路功能测试时一般不会被发现;或者静电放电使产品出现可自愈的击穿或其他非致命的损害,但这种效应可以累加,从而形成潜在隐患,在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可发生致命失效,既难以预料又不可能事先筛选。
<4)损伤的随机性只要电子元器件接触和靠近超过其静电放电敏感电压阀值的情况存在,就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损伤,而由于静电可以在任何两种物体<包括人体)接触分离的条件下产生,故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放电损伤可能在产品从加工到制造到使用维护的任一环节,、任一步骤、与任何有关带电人体<或物体)接触时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2、器件类型的元件对静电的敏感程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集成电路技术迅速发展,集成规模不断扩大,集成密度日益提高,产品越来微小型化,MOS工艺已日益成为集成电路制造的主导技术。
MOS电路栅氧化层横截面厚度的减薄使其耐压相对降低。
一些器件类型的静电敏感电压值<1)突发性完全失效这种类型是指由于静电放电造成电子元器件自身短路、开路、功能丧失或参数不合格等,因而立即失去其工作能力。
静电放电与防护基础知识
![静电放电与防护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c797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f.png)
静电放电与防护基础知识CATALOGUE 目录•静电放电概述•静电放电的物理机制•静电放电的防护措施•静电放电的监测与测量•静电放电的危害及案例分析CHAPTER静电放电概述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是指不同静电电位物体之间由于存在静电力作用而产生的静电电荷转移现象。
静电放电通常发生在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之间,如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带电体与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
静电放电过程中,静电电荷的转移会导致静电电位差消失,从而消除或减少物体之间的静电力。
静电放电定义静电放电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电器、人体等造成危害,如电击、火灾、过电压等。
在电子设备中,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器件损坏、电路板故障等问题,从而降低设备性能或使其失效。
静电放电现象包括火花放电、电晕放电、表面放电等。
静电放电现象及危害静电放电模型CHAPTER静电放电的物理机制电介质材料的电阻率大于10^12 Ω·m时,可视为绝缘体。
绝缘体的电导率极低,在静电场作用下,其内部的电流极小。
绝缘体的电介质在静电场作用下不易极化,即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电导率几乎为零。
电介质绝缘性能123电介质在静电放电下的绝缘性能变化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持续时间。
在静电放电过程中,电流主要集中在电介质材料的表面。
静电放电的电流波形具有脉冲形式,其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性质和静电场的强度。
静电放电的电磁场和电流特性CHAPTER静电放电的防护措施防静电设施和装备01020304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椅手腕带脚腕带静电屏蔽接地离子化防静电涂料静电放电防护原理及技术0102静电放电敏感度等级和防护措施选择CHAPTER静电放电的监测与测量静电监测器静电接地是一种将静电荷导入地面的方法,通过将设备或部件连接到接地网络,以确保其电位与地面相同。
静电接地静电消除器静电电荷测量仪静电电荷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静电电荷的仪器,它可以通过测量物体携带的电荷量来评估静电电荷。
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精)
![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精)](https://img.taocdn.com/s3/m/fb72f591fd0a79563c1e72de.png)
静电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措施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
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
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漆黑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
但在手术台上,除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总之,静电危害起因于用电力和静电火花,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
人们常说,防患于未然,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一般都是降低流速和流量,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材料等。
最简单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人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细心的乘客大概会发现;在飞机的两侧翼尖及飞机的尾部都装有放电刷,飞机着陆时,为了防止乘客下飞时被电击,飞机起落架上大都使用特制的接地轮胎或接地线;以泄放掉飞机在空中所产生的静电荷。
我们还经常看到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这就是车的接地线。
适当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让电荷随时放出,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静电。
潮湿的天气里不容易做好静电试验,就是这个道理。
科研人员研究的抗静电剂,则能很好地消除绝缘体内部的静电。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
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
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港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甚至在字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防护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e44bbfc0975f46527d3e1e7.png)
静电放电的危害与防护摘要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随处都有可能产生静电,静电与我们息息相关,静电放电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生命危险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由于静电的产生具有隐蔽性、潜在累积性、随机性及复杂性,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到,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静电的产生、危害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静电放电;危害;防护1 静电和静电放电的基本概念以及危害举例通俗地来讲,静电就是静止不动的电荷。
它一般存在于物体的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
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转移而形成。
静电放电: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就是静电放电。
这种转移的方式有多种,如接触放电、空气放电。
静电的危害很严重如世界上有数十颗卫星因静电放电发生故障,第一个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因静电放电导致火灾、爆炸,使三名宇航员丧生,在我国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
2 静电的产生及其特性静电的产生主要有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通常发生于绝缘体与绝缘体之间或者绝缘体与导体之间;后者则发生于带电物体与导体之间,两种物体无需直接接触。
静电就是物体表面的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它所产生的效应包括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
通常把静电带电体与另一个物体或大地看成一个电容器,实际环境中产生的静电电压通常是指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
静电的产生有以上原因他特性如下所说库仑定理表明电压、电荷和电容的关系Q=C*U例如:Q=1nF,C=1pF,那么U=Q/C=(1×10-9C)/(1×10-12F)=1000V人体不一定能感知静电当U≤3KV,人体很难感知当5KV≥U>3KV时,人体能通过皮肤感知当10KV≥U>5KV时,人体能听见当U>10KV时,人体能看见产生火花。
3 电子产品静电放电失效情况根据RAC统计,在所有硬件故障中,器件静电放电失效率占15%,而高静电敏感的器件静电放电失效率高达60%左右。
静电放电引起半导体器件损伤,使器件立即失效的几率约为10%,而90%的器件则是引入潜在性损伤,损伤后电参数仍符合规定要求,但减弱了器件抗过电应力的能力,在使用现场容易出现早期失效。
2024年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三篇)
![2024年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fabc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b.png)
2024年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1)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静电放电形成点火源并引发燃烧和爆炸事故,须同时具备下述三个条件:①发生静电放电时产生放电火花。
②在静电放电火花间隙中有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物,并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③静电放电量大于或等于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因此我们应尽量消除这三种可能性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在静电的三种放电形式中,火花放电最为危险。
(2)造成人体电击在通常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很小的静电量,它所引起的电击一般不至于致人死命,但可能发生手指麻木或负伤,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引起坠落、摔倒等致人伤亡的二次事故;还可能因使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引起操作事故。
(3)造成产品损害静电放电对产品造成的危害包括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如降低成品率;以及产品性能损害如降低性能或工作可靠性。
(4)造成对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工作干扰静电放电时可产生频带从几百赫兹到几十兆赫兹、幅值高达几十毫伏的宽带电磁脉冲干扰,这种干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耦合到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低电平数字电路中,导致电路电平发生翻转效应,出现误动作。
还可造成间歇式或干扰式失效、信息丢失或功能暂时破坏等。
而静电放电结束或干扰停止,仪器设备可能恢复正常,但造成的潜在损伤可能会在以后的运行中造成致命失效,且这种失效无规律可循。
2024年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二)2024年,静电放电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危害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静电放电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危害,包括火灾、爆炸、电击、电器损坏以及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等。
因此,了解静电中放电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这些危害至关重要。
一、静电的基本概念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其中阳性电荷和阴性电荷相互吸引,而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当物体表面电荷的平衡被破坏时,会产生静电电场,并形成静电放电。
二、静电的产生因素1. Fri材料摩擦:当两种不同材料摩擦时,会使得电荷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上,导致静电产生。
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范本(2篇)
![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c7ec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5.png)
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范本静电放电是指由于电荷不平衡而引起的突然释放储存的电能的现象。
虽然静电放电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用的,例如用于工业和实验室设备中的静电消除,但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危害。
以下是关于静电放电危害的一些基本知识:1. 火灾风险:静电放电是引发火灾的一个常见原因。
当静电放电发生时,电荷流经导电材料,产生瞬时的高温和火焰。
这对于易燃物质和爆炸性气体尤其危险,因为它们可以轻易被点燃并引发大规模火灾或爆炸。
2. 动力设备故障:静电放电也可能对动力设备造成故障。
当静电放电足够强时,它可能会损坏电子元件、电缆和电路板等设备部件。
这种损坏可能导致设备短路、断路或功能失效。
3. 资产损失:静电放电还可能导致资产损失。
例如,在电子工厂或实验室中,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昂贵的电子设备和机器。
这些损失不仅仅涉及设备的修复或更换成本,还包括由于生产中断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4. 人身安全:静电放电对人身安全也构成威胁。
当人体感受到静电放电时,可能会受到痛苦、轻微的灼伤或刺痛。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静电放电还可能引发爆炸、火灾或其他事故,对人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5. 环境影响:静电放电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荷的不平衡可能导致毒性化学物质泄漏或环境污染。
这些污染可能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为了减少静电放电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1. 接地:通过将设备或物体连接到地面,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接地可以将电荷的不平衡释放到地面,从而防止电荷在设备或物体上积累。
2. 防静电材料:使用抗静电材料来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
这些材料具有导电特性,可以帮助电荷的均匀分布或排除电荷的不平衡。
3. 电离器:使用电离器可以中和空气中的静电电荷,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
电离器会释放电荷以消除静电。
4. 防静电设备:在一些特殊行业,如电子、石油和化工等领域,可以采用一些专门的防静电设备,如防爆设备、防静电衣物等,来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7e66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a.png)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累积的静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强烈的电场和电压,从而产生静电放电,这可能会对人造成危害。
静电的主要危害包括:
1. 火灾爆炸:在易燃、易爆环境中操作时,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2. 伤害:当人体处于高电场环境中时,静电放电可能会引起电击和感觉刺痛。
3. 电磁干扰: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静电放电可能会引起电磁干扰,导致设备
故障。
为了防止静电对人和设备造成危害,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下:
1. 接地防护:在电子设备和仪器中,通过将金属外壳连接到地面,可以消除静电荷
积累和静电放电。
2. 远离易燃易爆物质: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不应该使用金属物品或使用带有金属部
件的设备,并尽量减少移动和摩擦金属物品的机会。
3.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可以将物体表面的静电荷中和,从而减少静电放电
和火灾爆炸的风险。
4. 避免摩擦:避免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金属物品的摩擦,尽量保持物体表面的湿
润。
5. 防护服和防护鞋:在高静电环境中,需要穿戴防护服和防护鞋,以减少电击和感
觉刺痛的风险。
总的来说,静电带来的危害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来降低。
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需要注意定期检查设备和仪器,以确保其
正常运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静电问题。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https://img.taocdn.com/s3/m/3749b4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6.png)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汇报人:目录•静电基础知识•静电对人体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静电危害及案例•预防措施一:接地处理•预防措施二:空气湿度调节•预防措施三: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提升01对人体的危害电击静电电压很高,人体接触后可能发生电击,严重时可能致命。
心理压力静电电击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惧。
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损坏,影响其正常工作。
静电放电可能干扰电子设备的存储系统,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数据丢失元器件损坏对工业生产的危害火灾和爆炸静电放电可能点燃易燃物质,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产品质量下降静电吸附灰尘和污染物,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2静电基础知识静电产生原理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如手摩擦塑料袋会产生静电。
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接触后分离,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上电荷,如手触摸金属门把手会产生静电。
感应带电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另一个物体时,会在另一个物体上感应出电荷,如静电感应现象。
高电位、小电流、作用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大。
分类正静电和负静电,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特点静电特点与分类VS01带有静电的物体会吸附周围的灰尘、纸屑等,如电视机屏幕上的灰尘。
静电吸附02当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靠近时,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如手触摸金属门把手时产生的电击感。
静电放电03在易燃易爆场所,静电放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静电引起火灾静电现象实例03静电对人体健康危害静电放电时,人体作为导体,电流会流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电击伤害的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以及流经人体的路径。
轻度电击可能仅引起皮肤刺痛,而重度电击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尤其是当静电电压较高时。
灼伤的程度取决于火花的能量和持续时间,轻度灼伤可能表现为红肿和疼痛,而重度灼伤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和感染。
电击灼伤直接伤害:电击、灼伤等引发火灾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可能点燃易燃物质,从而引发火灾。
静电有哪些危害,如何防范
![静电有哪些危害,如何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b1ec5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png)
静电有哪些危害,如何防范1.静电的产生与静电电荷的积累静电是指绝缘物质或者孤立导体上携带的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不同物体接触摩擦时,在物质间发生了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带电现象。
例如,人们很早就发现用玻璃棒或琥珀毛、纸片和尘埃等轻小物体。
静电电荷只能聚积于物体的表面上,不能像在导体里的电流与毛皮摩擦一阵再分开时,前者就带了正电荷,后者就带了负电荷,能够吸引或排斥羽那样容易流动,因而称之为静电。
1.1静电的产生机理众所周知,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不停地高速旋转,有离开原子核的倾向,但电子又与带正电的原子核互相吸引,两个方向相反的力达到平衡,因此电子只能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量与全部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是呈电中性的。
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电子逸出功,它反映了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或者吸引力的大小,不同原子或者说是不同物质的电子逸出功是不相同的。
当两种物体在一起互相摩擦,两者做相距小于25x10-8cm的紧密接触时,电子受到相反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力之差——净作用力就是电子逸出功之差。
在其作用下,部分电子能摆脱原物质原子核的束缚,从逸出功小的物体转移到逸出功大的另一个物体上去,这样,逸出功小的物体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逸出功大的物体因电子过剩而带负电。
由于两物体各自带有电荷相反的静电荷,就形成了双电层。
双电层还不是静电,当两物质做相对运动,如固体间相互摩擦、液体在管道中流动、粉状物料在布袋中滑动,部分电子来不及复位就随物质离开了,结果是各自带上了静电荷——即静电。
静电电荷的量与相接触的两物质的电子逸出功之差有关,差值越大即性质相差越大,静电电荷越多。
同时,静电电荷还与移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静电电荷越多。
一种物质在摩擦过程中带什么电荷,与电子逸出功的相对大小有关。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8cbe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5.png)
静电监测技术的发展
研究开发更精确、高效的静电监测技术,实现静电防护的实时监 控和预警。
提高静电防护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员工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危害的认识,了解静电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静电防护宣传活动,提高全员静电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建立静电防护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动静电防护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企业安全文化。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静电的危害 • 静电产生的原因 • 静电的预防措施 • 静电在各行业的应用及案例 • 如何检测和消除静电 • 静电防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静电的危害
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放电的火花可能引起可燃性气体、液体或粉尘的燃烧, 甚至导致爆炸事故。
在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容器 内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静电放电的火花作用下发生燃烧或 爆炸,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静电中和法
总结词
通过引入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设备或物料上的静电荷,避免电荷的积累。
详细描述
静电中和法包括使用离子发生器、高压电源等设备,引入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 设备或物料上的静电荷。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系统电阻的情况下,有效地避免 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工艺控制法
总结词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控制静电荷的 产生、转移和中和过程,避免电荷的积累 。
影响产品质量
静电吸附作用会使不同材料间相互摩擦时产生静电,从而 影响产品质量。
静电放电会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产生裂纹、翘曲、变形等缺 陷,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对人体造成伤害
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磁辐射,长期接触静电会对人体健康造 成一定的影响。
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报告
![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ccd72de2bd960590c67724.png)
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报告1、电子产品静电放电损害的特点(1)隐蔽性在静电放电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害当中,活动的人体带电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人体所带静电电位都在1-2KV范围,而在此电压水平上的静电放电人体一般并无直接观察,而电子元器件却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受到损伤。
(2)失效分析的复杂性静电放电损伤的失效分析工作,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时、费事、费钱,要求较高的技术并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
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作其他失效。
这在以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因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3)损伤具有潜在性有些电子元器件受静电放电损伤后,仅表现出产品某些性能参数的下降,但尚未达到完全失效的程度,如不进行全面地检测往往无法发现。
例如数字电路在静电放电损伤后电流输入电平的增加,在电路功能测试时一般不会被发现;或者静电放电使产品出现可自愈的击穿或其他非致命的损害,但这种效应可以累加,从而形成潜在隐患,在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可发生致命失效,既难以预料又不可能事先筛选。
(4)损伤的随机性只要电子元器件接触和靠近超过其静电放电敏感电压阀值的情况存在,就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损伤,而由于静电可以在任何两种物体(包括人体)接触分离的条件下产生,故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放电损伤可能在产品从加工到制造到使用维护的任一环节,、任一步骤、与任何有关带电人体(或物体)接触时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2、器件类型的元件对静电的敏感程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集成电路技术迅速发展,集成规模不断扩大,集成密度日益提高,产品越来微小型化,MOS工艺已日益成为集成电路制造的主导技术。
MOS电路栅氧化层横截面厚度的减薄使其耐压相对降低。
一些器件类型的静电敏感电压值3、电子元器件静电损伤的失效类型(1)突发性完全失效这种类型是指由于静电放电造成电子元器件自身短路、开路、功能丧失或参数不合格等,因而立即失去其工作能力。
静电危害数据分析报告(3篇)
![静电危害数据分析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78da0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2.png)
第1篇一、引言静电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
静电危害是指静电放电对人和物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为了全面了解静电危害的情况,本报告通过对静电危害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静电危害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静电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二、静电危害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包括静电事故发生数量、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2. 企业静电事故报告:收集企业内部静电事故发生的情况,包括事故原因、损失情况等。
3. 学术研究论文:收集国内外关于静电危害的研究成果,分析静电危害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4. 问卷调查: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静电危害的实际情况。
三、静电危害数据分析1. 静电事故发生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我国静电事故发生数量逐年上升,主要集中在以下行业:化工、电子、医药、食品、纺织等。
其中,化工行业静电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电子行业。
2. 静电事故损失情况静电事故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设备损坏、产品报废、原材料损失等;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停产、停工、信誉损失等。
据统计,静电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每年数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 静电事故原因分析静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原因:设备绝缘性能差、接地不良、设备老化等。
(2)操作原因: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等。
(3)环境原因:湿度、温度、静电敏感物质等环境因素。
(4)材料原因:静电敏感材料、绝缘材料等。
4. 静电危害影响因素分析(1)静电敏感物质:静电敏感物质主要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等。
静电敏感物质在静电放电过程中易受到破坏,从而引发静电事故。
(2)环境因素:湿度、温度、静电敏感物质等环境因素对静电危害有重要影响。
湿度较低、温度较高、静电敏感物质较多时,静电危害程度加剧。
5静电放电及其危害分析
![5静电放电及其危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cf91d976c66137ef061917.png)
静 电 放 电 及
(2)静电放电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电磁 脉冲(EMP )。
近年来随着静电测试技术、测量仪器及测试手段的 发展,人们对ESD这一瞬态过程认识越来越清楚。在 ESD过程中会产生上升时间极快、持续时间极短的初始
其 大电流脉冲,并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静电放电电
分 上产生的放电区域为均匀的圆状,放电面积比较
析 小,释放的能量也比较小。
1 14
当绝缘体相对于导体为负电位时,在绝缘体上
第 产生的放电区域是不规则的星状区域,区域面积比
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因 度 就为的会较极使在大限空空一,气值气般释中约电来放单为离说的2极。.7性 只,能*1绝有刷量0-缘当4型也C体绝/m放比表缘2电较,面体释超多电两过荷侧放。时密带的能量可高达4mJ,
较小不能维持这一过程。
9
在电晕放电过程中,空气被电离的同时,也会产生空 气分子或原子的激发,处于激发状态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 态时会放出光,因此,在电晕放电时尖端附近可以看到淡 蓝色的光晕,所以叫做电晕放电。但是形成标志为放电电 流由饱和电流10-14A突然上升到10-6A左右.
根据放电尖端的极性不同,电晕放电被分为正电晕和 负电晕两种类型。当放电尖端为阴极时,产生的电晕放电 为负电晕;当放电尖端为阳极时,产生的电晕放电被称为 正电晕。
电晕放电根据电极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线-线,线 -筒,线-板,尖端-平板式等。
以尖端和平板电极结构为例简单介绍电晕放电的机 制及其主要特点:
8
两极间电压小于某一定值时,极间 任何部分的场强均未超过空气的击穿强 度,两极间任何地方都不会产生显著的 空气电离现象。但两极间却有一定的电 流通过,随着外电压升高而增加,最终 达到一饱和值。 饱和电流的量级为 1014A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70c25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3.png)
防止静电电击
穿戴防护用品
01
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工作人员应该穿戴防护用品,如防静电
鞋、防静电衣等,以防止静电电击。
安装接地线
02
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可以安装接地线来将静电导走,以防止
静电电击。
加强培训
03
加强工作人员对静电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静电危害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以防止静电电击事故的发生。
03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2023-10-29
目录
•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 静电事故预防措施 • 静电防护设备与措施 • 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与培训 • 静电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01
静电的产生与危害
静电的产生
摩擦起电
物体之间摩擦、接触时,由于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 的束缚能力不同,会产生电子 的转移,使得一个物体带正电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评估和 修订,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 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包括静电 消除设备、消防器材、个体防
护器材等。
对应急救援设备进行定期的检 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和可靠性。
对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进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 使用和操作应急救援设备。
THANKS
使用抗静电剂
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可以使用抗静电剂来防 止静电火花点燃。例如,可以在生产线上使用 抗静电剂。
减少氧气含量
减少氧气含量,也可以防止静电火花点燃。例 如,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可以使用氮气等惰 性气体来降低氧气含量。
安装火花放电装置
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可以安装火花放电装置 来消除静电火花。例如,可以在生产线上安装 火花放电装置。
第四章 静电放电与静电危害分析
![第四章 静电放电与静电危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6a7c1d650e52ea5518982b.png)
16
静电理论与防护
第四章
华南理工大学
4.3 工业生产中的静电障害
在工业生产的某些 纺织行业及有纤维加工的行业 过程中,常常由于静电 特别是涤纶、晴纶等合成纤维的生产、 在粉体生产、加工、测量等过程中 力学效应的影响,妨碍 处理工序,静电问题突出。例如在抽丝过程 静电除带来火灾和爆炸危险外 食品行业 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4
4.4.2 静电安全界限
在静电防护工作中,经常使用并且容易测试的静电参数是静 电电位。因此,确定发生静电放电的电位界限更有实际意义。 1.带电物体为导体时的静电安全界限 当带电物体时导体时,假设最危险的情况是,一次静电放电 可以将储存的静电能量几乎全部放出,带电导体所储存的静电能 量等于或大于最小点火能量(或静电感度)时,便有发生发生静 电危害事故的危险。带电导体所储存的静电能量为:
4.2.3 静电的强电场效应
静电荷在物体上的积累往往使物体对地具有高电压,在附 近形成强电场。
13
静电理论与防护
第四章
华南理工大学
静电效应及其作用规律
在电子工业中
高压静电场的击 穿效应是MOS电路 的一大危害。 高压静电场也可 以使多层布线电路 介质击穿对 电路造成的危 间介质击穿或金属 害是由于过电 化导线间介质击穿, 压或强电场而 造成电路失效。 不是功率造成 的。
4.4.1 静电危害实例
1
固体静电起电造成的危害
某胶带厂在一次生产胶带时,当给经过干燥的胶带再经滚筒涂敷涂 料时,因涂料起火而酿成火灾。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胶带在传送和涂敷 涂料时产生并积累了大量静电。测量结果表明,胶带在低速运行时,静 电电压为几千伏,而在高速运行时能达到几万伏。这样高的电压随时会 引起火花放电。同时,涂料中含有易燃溶剂因蒸发而在生产场所形成易 燃混合气体的浓度足够大时,这种放电就能引燃气体混合物。 19 静电理论与防护 第四章 华南理工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4
第
当金属导体靠近带电绝缘体表面时,外部电场
五 得到增强,也可引发刷形放电。刷形放电导致绝缘
章 板上某一小部分的电荷被中和,与此同时,它周围
静 电 放 电 及 其 危 害 分
部分高密度表面电荷便在此处形成很强的径向电场, 这一电场会导致进一步的击穿,这样放电沿着整个 绝缘板的表面传播开来,直到所有的电荷全部被中 和。
电
人体来说,由于人体阻抗是随人体静电电位
及 变化的,在一次放电过程中可能包含了多次
其 火花通道的形成、消失过程,即重复放电。
危 每次放电过程中仅仅放掉一部分静电电荷,
害 即每次仅释放人体静电能量的一部分。
分
析
1 12
第
3.刷形放电
五
这种放电往往发生在导体与带电绝缘体之间,
章 带电绝缘体可以是固体、气体或低电导率的液体。
静 电 危
有不因同此极它性可的引电燃荷且、厚引度爆小大于多8m数m的时可, 燃气体,但它一般 才有不可会能引出起现粉这体样高的的爆电炸荷。密度,此时 绝 弱缘。体内4部.传场播强型很强刷,型而放在电空气中则较
害
传播型刷形放电又称为沿面放电,只有当绝缘
及 其 分 析
体表面电荷密度大于2.7X10-4C/m2时,才可能 发生。但在常温、常压下,如此高的电荷面密度较 难出现。一般当绝缘板一侧紧贴有接地金属板,或 者当电介质被高度极化时,才有可能出现。
9
第 五 章
电晕放电的电流很小,一般在1微安到几百
个微安之间,一般不具备引燃、引爆能力。而且 电晕放电的许多特点还被人们广泛利用,如在静
静 电除尘、静电分离和静电消除等都用到了电晕放
电 电技术。
放
当然,电晕放电也有其有害的一面,尤其严
电 重的是电晕放电会给许多系统造成电磁干扰。飞
及 机、航天器的通讯或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机壳或
静 电 放 电 及 其 危 害
产生刷型放电时形成的放电通道在导体一端集中 在某一点上,而在绝缘体一端有较多分叉,分布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根据其放电通道的形状,这 种放电被称为刷形放电。
刷形放电所释放的能量和在绝缘体上产生的
放电区域及形状,与绝缘体相对于导体的电位极 性有关。
当绝缘体相对于导体为正电位时,在绝缘体
时流量越高,粉粒绝缘性能越好,越容易形成放 电。这种放电一般可能发生在容积达到1003或者 更大的料仓中。
1 16
第
6.雷状放电
五
这是一种大型的空间放电形式,最初在火山
章 爆发的尘埃中出现过,近年来在试验中得到证实。
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尚未发生过。有研究者认为,
静 电 放
容器体积小于60m3或者柱形容器的直径小于3m 时不会发生这种放电。
5静电放电及其危害分析
第
五
本章主要内容是静电放电的特点及分类,
章 分析静电危害的特点及作用机理,以及形成静
电危害的条件与阈值。
静
电 放
§5-5-2 静电危害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及 其 危
§5-3 形成静电危害的条件与阈值 §5-4 静电危害的预测和分析
害
分
析
2
在电晕放电过程中,空气被电离的同时,也会产生空 气分子或原子的激发,处于激发状态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 态时会放出光,因此,在电晕放电时尖端附近可以看到淡 蓝色的光晕,所以叫做电晕放电。但是形成标志为放电电 流由饱和电流10-14A突然上升到10-6A左右.
电
7.电场辐射放电
及
电场辐射放电依赖于高电场强度下的气体电
其 危 害 分 析
离,当带电体附近的电场强度达到3MV/m时, 这种放电就有可能发生。放电时,带电体表面可 能发射电子。这类放电能量比较小,引燃引爆能 力弱,出现这种放电的概率比较低。
其 弹体上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当静电电位足够高
危 时可引发电晕放电,而电晕放电形成的电磁干扰
害 会对飞机、航天器或导弹的指导系统产生干扰,
分 造成通讯中断或指导失灵,引发事故。另外,高
析 压输电线上的电晕放电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1 10
2.静电火花放电
• 当静电电位比较高的带电导体或人体靠近其他导 体、人体或者接地导体时,便会引发静电火花放 电。静电火花放电是一个瞬变的过程,放电时两 放电体之间的空气被击穿,形成“快如闪电”的 火花通道,与此同时还伴有噼啪的爆裂声,爆裂 声是由于火花通道内的空气温度急剧上升形成的 气压冲击波造成的。
根据放电尖端的极性不同,电晕放电被分为正电晕和 负电晕两种类型。当放电尖端为阴极时,产生的电晕放电 为负电晕;当放电尖端为阳极时,产生的电晕放电被称为 正电晕。
从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晕的形状来看,负电晕是包围着 放电尖端的均匀光晕圈,而正电晕则呈现出非均匀的丝状。 一般来讲,正电晕的起晕电压要比负电晕的起晕电压要高。
分 上产生的放电区域为均匀的圆状,放电面积比较
析 小,释放的能量也比较小。
1 13
当绝缘体相对于导体为负电位时,在绝缘体上
第 产生的放电区域是不规则的星状区域,区域面积比
五 章
因 度 就为的会较极使在大限空空一,气值气般释中约电来放单为离说的2极。.7性 只,能*1绝有刷量0-缘当4型也C体绝/m放比表缘2电较,面体释超多电两过荷侧放。时密带的能量可高达4mJ,
传播型刷形放电释放的能量很大,有时候可以
达到数焦耳,因此其引燃、引爆能力极强。实际生 产中,这种很高的表面电荷密度,在气流输送粉料 和灌装大型容器的设备为绝缘材质或者带有绝缘层 的金属材质时,比较容易发生。
析
1 15
第
5.大型料仓内的粉堆放电
五
当把绝缘性很高的粉粒由气流输送,经过管
章 道和滑槽进入大型料仓时,在沉积的粉堆表面可
静
能发生强烈的放电,放电能量可达10mJ。 粉料沉积后,其体电荷密度迅速增加,表面
电 放 电 及 其 危 害 分 析
的场强也相应增强,当场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首先在粉堆的顶部产生空气的电离,形成从仓壁 到粉堆顶部的等离子体导电通道,产生粉堆与仓 璧之间的静电放电。
一般来说,料仓的体积越大,粉体进入料仓
• 在发生火花放电时,静电能量瞬时集中释放,其 引燃、引爆能力较强。另外静电火花放电产生的 放电电流及电磁脉冲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可以对 一些敏感的电子器件和设备造成损害。
11
第
五
章
带电导体产生的静电火花放电与人体产
静 电 放
生的静电火花放电是不完全相同的,在多数 情况下,导体上的静电放电,产生一次火花 通道就能释放掉绝大部分静电电荷。而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