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 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2、《蝴蝶》
张思远——张主任、张书记、张老头、张部 长——究竟哪一个才是张思远?政治身份、 社会身份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在特定 的年代,个人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 —— 现实+过去
3、《春之声》
岳之峰——右派的记忆——现实+过去
意识流手法
5、王蒙的创作特点:
• 创作主题的意识形态化,主要牵涉政 治问题以及极左路线从肉体到精神对 人的伤害;
• 创作手法上使用意识流等现代小说技 巧;
• 小说语言在简明、通俗之外追求陌生 化效果,有的小说较为幽默。
作家列举:张贤亮P117
主要小说
《土牢情话》《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 克》《龙种》《灵与肉》(改编成电影《牧马 人》)《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 的菩提树》《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
三、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
• 1979-1981年之间出现,一批对历史进行悲剧性的 反思,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称反思文 学。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拓展和深化。
• 1979年2月《人民文学》发表的茹志鹃《被剪辑错 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 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被剪辑错了的故事》,路 遥的《人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古华的《芙蓉镇》、李 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王蒙的《布礼》、《蝴 蝶》,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 《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代表作品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张炜《秋天的愤怒》《古船》
《燕赵悲歌》
• 贾平凹《腊月.正月》《浮躁》
• 柯云路《新星》《三千万》 《鸡窝洼人家》
• 张洁《沉重的翅膀》 • 何士光《乡场上》
•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 矫健《老人仓》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一、概述
• 伤痕文学——刘心武 • 反思文学——王蒙 张贤亮 谌容 • 改革文学——高晓声 蒋子龙 张洁 • 寻根文学——韩少功 王安忆 贾平凹 • 先锋文学——马原 莫言 • 知青小说——张承志 • 乡土小说——汪曾祺 林斤澜 • 市井小说——陆文夫 邓友梅 冯骥才 • 军旅小说——徐怀中
作家列举:刘心武
P93
1、作品有两类: • 伤痕小说:以中学校园生活为主。时间从70
年代延伸到80年代末
– 《班主任》、《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 绿叶》、《爱情的位置》
• 市井小说、自叙体小说、纪实小说等:以市 民生态和文化人的心态为主。
• 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
– 《钟鼓楼》《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
二、伤痕文学
——政治控诉与批判的文学
• 伤痕文学:以刘心武197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 上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由卢新华的《伤痕》 而得名,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主要是揭 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给人民带来的 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
• 文学创作对“文革”模式的脱离
• 主要作品还有:宗璞的《我是谁?》,张洁的《从 森林里来的孩子》,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 们》、莫应丰的《将军吟》、王蒙的《最宝贵的》,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亮的《刑老汉 和狗的故事》等。
作家列举:王蒙P90
1 创作历程 1)、探索小说创作艺术的急先锋
“集束炸弹”的六部意识流小说——放射性结构— —对于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春之声》《蝴蝶》《海的梦》《布礼》《风筝飘带》 《夜的眼》
2)、80年代中期对政治、社会问题的深入反思 《名医梁有志传奇》《说客盈门》《活动变人形》 3)、建国三十年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钟鼓楼》代表了他在八十年代的最高成就
2、《班主任》
• 宋宝琦——小流氓
• 谢惠敏——班级团支部书记
• 石红——班干部
• 张老师——班主任
• 思想被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打下的黑 色烙印,四人帮不仅糟蹋了中华民族的现 在,更残害着中国民族的未来——救救孩 子!
伤痕文学的三个特点
• 文学对真实性的回归;——文学”假大空” • 表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 其反思小说主要是对中国政 治问题的反思、对于知识分子 命运的反思、对于人性的深刻 剖析。
代表小说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灵与肉》 许灵均(右派)——秀芝 《土牢情话》 石在(右派)——乔安萍 《绿化树》 章永璘(右派)——马缨花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章永璘(右派)——黄久香
张贤亮小说的模式
受,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中年知识分子生存 问题。 • 傅家杰、姜亚芬、刘学尧、秦波(马列主 义老太太) • 《减去十岁》 • 是对文革浪费人们宝贵生命的控诉。用荒 诞的手法表现对生命流逝的认识。
反思文学的特征:
•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 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 “人”的全面伤害;
• “才子佳人”的模式 一个被流放、劳改的右派,被社会遗弃的读
书人;一个来自底层的、往往泼辣能干而 又痴情的劳动女性。女主人公义无反顾、 以一种母性爱着男主人公;而作为知识分 子的男主人公则总是以一种背叛者的身份 出现。
作家列举 谌容P105
• 《人到中年》为其代表作及成名作 • 知识分子陆文婷因长年超负荷工作不看承
表现阶级意识 • 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批判功能;——颂歌
时代
3、《钟鼓楼》
• 北京四合院里面几家从5到下午5点的生活。 • 薛家办喜事——薛大爷、大娘、薛纪跃、潘秀娅 • 荀家——荀大爷、大娘、蕈类、冯婉姝、郭杏儿 • 李家——李铠、澹台智珠 • 张家——张局长、张妻(医生)、女儿张秀藻 • 詹家——詹丽颖 • 韩家——韩一潭、韩妻 • 慕家——慕樱
• 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四、改革文学
• 当代文学史上反映改革风云、描绘改革放开年 代从体制变革到普通人生活与感情、思想与心 理变革壮丽图景的文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末,在80年代前半期盛极一时。
• 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 学先河。
• 改革文学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 记录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 方面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 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
2、《蝴蝶》
张思远——张主任、张书记、张老头、张部 长——究竟哪一个才是张思远?政治身份、 社会身份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在特定 的年代,个人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 —— 现实+过去
3、《春之声》
岳之峰——右派的记忆——现实+过去
意识流手法
5、王蒙的创作特点:
• 创作主题的意识形态化,主要牵涉政 治问题以及极左路线从肉体到精神对 人的伤害;
• 创作手法上使用意识流等现代小说技 巧;
• 小说语言在简明、通俗之外追求陌生 化效果,有的小说较为幽默。
作家列举:张贤亮P117
主要小说
《土牢情话》《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 克》《龙种》《灵与肉》(改编成电影《牧马 人》)《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 的菩提树》《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
三、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
• 1979-1981年之间出现,一批对历史进行悲剧性的 反思,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称反思文 学。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拓展和深化。
• 1979年2月《人民文学》发表的茹志鹃《被剪辑错 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 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被剪辑错了的故事》,路 遥的《人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古华的《芙蓉镇》、李 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王蒙的《布礼》、《蝴 蝶》,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 《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代表作品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张炜《秋天的愤怒》《古船》
《燕赵悲歌》
• 贾平凹《腊月.正月》《浮躁》
• 柯云路《新星》《三千万》 《鸡窝洼人家》
• 张洁《沉重的翅膀》 • 何士光《乡场上》
•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 矫健《老人仓》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一、概述
• 伤痕文学——刘心武 • 反思文学——王蒙 张贤亮 谌容 • 改革文学——高晓声 蒋子龙 张洁 • 寻根文学——韩少功 王安忆 贾平凹 • 先锋文学——马原 莫言 • 知青小说——张承志 • 乡土小说——汪曾祺 林斤澜 • 市井小说——陆文夫 邓友梅 冯骥才 • 军旅小说——徐怀中
作家列举:刘心武
P93
1、作品有两类: • 伤痕小说:以中学校园生活为主。时间从70
年代延伸到80年代末
– 《班主任》、《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 绿叶》、《爱情的位置》
• 市井小说、自叙体小说、纪实小说等:以市 民生态和文化人的心态为主。
• 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
– 《钟鼓楼》《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
二、伤痕文学
——政治控诉与批判的文学
• 伤痕文学:以刘心武197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 上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由卢新华的《伤痕》 而得名,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主要是揭 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给人民带来的 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
• 文学创作对“文革”模式的脱离
• 主要作品还有:宗璞的《我是谁?》,张洁的《从 森林里来的孩子》,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 们》、莫应丰的《将军吟》、王蒙的《最宝贵的》,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亮的《刑老汉 和狗的故事》等。
作家列举:王蒙P90
1 创作历程 1)、探索小说创作艺术的急先锋
“集束炸弹”的六部意识流小说——放射性结构— —对于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春之声》《蝴蝶》《海的梦》《布礼》《风筝飘带》 《夜的眼》
2)、80年代中期对政治、社会问题的深入反思 《名医梁有志传奇》《说客盈门》《活动变人形》 3)、建国三十年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钟鼓楼》代表了他在八十年代的最高成就
2、《班主任》
• 宋宝琦——小流氓
• 谢惠敏——班级团支部书记
• 石红——班干部
• 张老师——班主任
• 思想被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打下的黑 色烙印,四人帮不仅糟蹋了中华民族的现 在,更残害着中国民族的未来——救救孩 子!
伤痕文学的三个特点
• 文学对真实性的回归;——文学”假大空” • 表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 其反思小说主要是对中国政 治问题的反思、对于知识分子 命运的反思、对于人性的深刻 剖析。
代表小说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灵与肉》 许灵均(右派)——秀芝 《土牢情话》 石在(右派)——乔安萍 《绿化树》 章永璘(右派)——马缨花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章永璘(右派)——黄久香
张贤亮小说的模式
受,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中年知识分子生存 问题。 • 傅家杰、姜亚芬、刘学尧、秦波(马列主 义老太太) • 《减去十岁》 • 是对文革浪费人们宝贵生命的控诉。用荒 诞的手法表现对生命流逝的认识。
反思文学的特征:
•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 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 “人”的全面伤害;
• “才子佳人”的模式 一个被流放、劳改的右派,被社会遗弃的读
书人;一个来自底层的、往往泼辣能干而 又痴情的劳动女性。女主人公义无反顾、 以一种母性爱着男主人公;而作为知识分 子的男主人公则总是以一种背叛者的身份 出现。
作家列举 谌容P105
• 《人到中年》为其代表作及成名作 • 知识分子陆文婷因长年超负荷工作不看承
表现阶级意识 • 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批判功能;——颂歌
时代
3、《钟鼓楼》
• 北京四合院里面几家从5到下午5点的生活。 • 薛家办喜事——薛大爷、大娘、薛纪跃、潘秀娅 • 荀家——荀大爷、大娘、蕈类、冯婉姝、郭杏儿 • 李家——李铠、澹台智珠 • 张家——张局长、张妻(医生)、女儿张秀藻 • 詹家——詹丽颖 • 韩家——韩一潭、韩妻 • 慕家——慕樱
• 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四、改革文学
• 当代文学史上反映改革风云、描绘改革放开年 代从体制变革到普通人生活与感情、思想与心 理变革壮丽图景的文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末,在80年代前半期盛极一时。
• 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革文 学先河。
• 改革文学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 记录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 方面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 重改革者的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