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问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简述人体机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10分)
参考答案是:
按照控制论的原理,人体的机能活动调节系统可以看做是“自动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闭合回路,亦即在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联系。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到达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也不断地有反馈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从而不断地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以达到精确调控的目的。
人体的各种机体调节系统中的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部分(如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部分),可以看做是控制部分;而各种效应器、靶器官和靶细胞,则可看做是受控制部分,其所产生的效应变量可称之为输出变量。来自于受控部分的反映输出变量变化情况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它在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控制信息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从而达到了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的目的。
4.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
(10分)
参考答案是: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制,故可称之为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2.试比较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区别。(5分)
参考答案是: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区别在于:
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单纯扩散的物质:O2、CO2、酒精、脂肪酸等。其特点有:(1)顺浓度梯度;(2)不耗能;(3)无
饱和现象;(4)无结构特异性。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借助载体或通道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易化扩散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其特点:(1)顺浓度梯度;(2)不耗能;(3)膜蛋白质为中介物;(4)具有特异性;(5)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具有饱和现象。
4.什么是兴奋性?兴奋性的周期性是如何变化?(5分)
参考答案是:
细胞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6.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5分)
8.简述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肌肉收缩舒张的原理。(5分)
参考答案是: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及收缩舒张原理如下:
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到细胞内部→信息通过三联体结构传给肌浆网终池→终池释放Ca2+→肌浆中Ca2+增多→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构
型改变→暴露肌纤蛋白(即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激活ATP 酶,分解ATP供能→横桥扭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肌膜动作电位消失→肌浆网膜上钙泵转运,Ca2+被泵回肌浆网→肌浆中Ca2+降低→Ca2+与肌钙蛋白分离→肌钙蛋白构型复原→原肌凝蛋白复位→遮蔽肌纤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阻止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细肌丝从粗肌丝中滑出,肌小节恢复原位→肌肉舒张。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5分)
参考答案是:血浆渗透压由大分子血浆蛋白组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正常值约为300mOsm/L(300mmol/L,相当于770kPa),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占99%以上。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是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主要由NaCl等小分子物质构成。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使水分子的跨膜移动保持平衡。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可吸引红细胞内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引起红细胞皱缩。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可使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加,引起红细胞膨胀,甚至红细胞膜破裂而致血红蛋白逸出,引起溶血。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约1.5mOsm/L(25mmHg或3.3kPa),主要由血浆白蛋白构成。由于血浆蛋白分子量较大,难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而且血浆蛋白浓度远高于组织液。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能够吸引组织液的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维持血容量。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
4.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5分)
参考答案是:(1)中性粒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其数量多、变形能力强,在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其数量常明显增加。当炎症发生时,中性粒细胞受细菌或细菌毒素等趋化性物质的吸引,游走到炎症部位吞噬细菌,并利用细胞内含有的大量溶酶体酶分解细菌。
(2)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2~3天后迁移到周围组织,成熟为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其吞噬能力大大增强。在某些慢性炎症时,其数量常常增加。单核-巨噬细胞能合成、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并在抗原信息传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吞噬、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活性物质,限制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嗜酸性粒细胞还可通过释放碱性蛋白和过氧化酶损伤蠕虫体,参与对蠕虫感染时的免疫反应。当机体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蠕虫感染时,其数量常增加。
(4)嗜碱性粒细胞能合成并释放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等,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寻麻疹、哮喘等过敏症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