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与规范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概述
文, 译文 ( 相 同意义 ) ; ( 2 ) 原文/ { 军文 ( 相 同 的读 者 产 生 效 果 ) ;
切 斯特 曼将 波普 尔 ( P o p p e r ) “ 三种世 界 ” 的哲 学思 想 引 入翻译模 因理论 , 认 为翻译理论模 因定 型于第 三世界 中。波 普尔把世 界分为 三种 : 第一世 界是 客观 物质世 界 : 第二世 界 是包括个 人意识 、 情感 的主 观精神 世界 : 第 三世界则 包括 思 想 的客 观 内容 , 是 客观 知识 世界 , 尤其 是思 想 、 理 论 等存 在 于公 共领域 . 而不是指存 在于个人头 脑 中的观 念。 三个 世界并 非彼此 独立 . 而是 相互作 用 、 相互 依存 。翻
这本 畅销书 中。 模 因( m e m e ) 的含义是 “ 在诸如语 言 、 观念 、 信 仰 、行 为方式 等文化传 递过程 中与 基 因在 生物进 化过 程 中
在西方 翻译史上 , 翻译模 因演变过程 分为八个 阶段 : 1 . 词 语 阶段 : 词是 翻译 的基 本单位 , 词 在翻译 过程 中意 思是不 变 的, 翻译 就 是 分析 原 语词 的意 义 , 再 用 译 语 词表 达 出 同样 的含义 。2 . 神 谕 阶段 : 全方 位忠 实原 文 , 译 文应该 在形 式上
主要 思想并构 建 了翻译规 范模 因理论框 架图。切斯特 曼翻译模 因理论对 于 3今 - 的翻译理论和 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
关键 词 : 超级翻 译模 因 翻译理 论模 因 翻 译规 范模 因
一
、
引 言
很强 的生命 力 . 经 过淘 汰选 择 , 最 终存 活 下来 , 影 响翻译 理
图里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比较研究
图里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比较研究作者:周亚莉杨晓敏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19期[摘要]20世纪,翻译规范研究发展的如火如荼。
其中以吉迪恩·图里和安德鲁·切斯特曼的研究盛极一时。
本文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梳理两人的翻译规范论。
比较两种规范的差异,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二人的翻译规范理论,旨在为我们今后的翻译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吉迪恩·图里;安德鲁·切斯特曼;翻译规范;比较研究0引言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v),1888-1968,低地国家著名翻译理论家。
图里继承并发展了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儿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
图里作为翻译研究领域成就最高的理论家之一,硕果累累,共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70余篇。
但在翻译领域,图里的代表著作为1980年出版的《翻译理论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rTranslation)以及1995年出版的《描述翻译理论研究及展望》(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and Beyond)。
安德鲁,切斯特曼fAndrew Chesterman),当今世界著名翻译理论家。
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随后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任教(university of Helsinki)。
切斯特曼补充并发展了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在他的翻译研究生涯中,出版了多种专著,其中最具特色的专著为《翻译模因论》(Memes of Translation)。
20世纪70年代,在多元系统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图里开始着手研究翻译规范,并于1997年完成《翻译规范与希伯来文学翻译:1930-1945》一书。
紧接着,图里在其专著《翻译理论探索》中,正式提出了规范是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
(Toury,1980,)紧随图里脚步的切斯特曼也对翻译规范做了深人研究。
他利用文化基因解释翻译中的研究对象和翻译发展的各个过程,他从保持传统的视野出发来阐释译者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译者的作用。
从规范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苏农译本为例
从规范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苏农译本为例彭婧【摘要】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欧美家喻户晓,尤以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为成功,其译作在中国也广受好评,这与其译者是紧密相关的。
以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的策略进行分析,找寻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
%Harry Potter series,written by the British female writer J.K.Rowling,is well kn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countries,especially the first book called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whose translation is popular in China as well.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translator.Based on Chesterman’s t heory of translation norms,the translator explores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rough find-ing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norms when doing translation by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Harry Pot 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翻译规范;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作者】彭婧【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9儿童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学翻译,受其目标读者的高度制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英语翻译家基础:专业术语翻译
翻译研究词典1. Absolute Translation 绝对翻译按照古阿德克的解释,指专业译员为应付不同翻译要求而采用的七种翻译类型之一。
在绝对翻译中,整个源文本被转换成目标语,对原文内容和形式都不加以改动。
According to Gouadec, one of seven types of translation which can be used by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to respond to the various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can aris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In absolute translation, the whole of ST is transferred into TL, with no alteration to the content or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document.2. Abstract Translation 摘要翻译古阿德克提出的用以应付不同翻译要求的七种翻译策略之一。
摘要翻译是将源文本的全部信息扼要译出,目的是让客户“迅速得到特定类型的信息”。
其方法有多种:第一种是翻译源文本的一般主题思想;第二种是概述源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主旨及次要内容;第三种是节录源文本中一切有用的内容。
According to Gouadec, one of seven strategies proposed by Gouadec to fulfill the various translation needs which arise in a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In abstract translation, a condensed translation of all the information in ST is made in order to give the client "rapid access to specific types of information". This may be done in various ways. Firstly, the generic themes of the text may be translated; secondly, a description may be given of the generic content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text and its sub-units; thirdly, an abridged translation of all the useful content of the text may be supplied.3. Abusive Translation 滥译路易斯用来表示文学翻译中极端做法的一个术语。
翻译伦理下译者责任的选择——基于切斯特曼五种伦理模式
翻译伦理下译者责任的选择
———基于切斯特曼五种伦理模式
李梦露 黎程立
摘 要:翻译伦理主要是处理翻译活动中各相关利益方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规 范 问 题. 作 为 翻 译 活 动 的 主 体,译 者 必 然 会 与原文作者、目标读者以及译文赞助者等相关利益方产生不同联系,并对这些相关利 益 方 负 有 不 同 的 责 任. 由 于 这 些 责 任 不 总 是兼容的,所以译者要对这些责任进行选择.本文从翻译伦 理 的 角 度 出 发,以 切 斯 特 曼 的 五 种 翻 译 伦 理 模 式 为 基 础,深 入 探 讨 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该如何进行责任选择.
周刊
������������������������������������������������������������������������������������������������������������������������������������������������������������������������������������������������������������������������������������������������������������������������������������������������������������������
再现伦理要求译者要通过译文再现原文.阐释学认为, 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由于译者与读者所处的 时空不同,所听所见 都 不 同,所 以 译 者 是 不 可 能 获 得 和 原 文 作者一样的感受的,也 就 是 说,译 者 不 可 能 做 到 像 原 文 作 者 那样正确的理解原文.除此之外,译者 在 理 解 原 文 时 先 入 为 主的偏见也会使其对原作的理解与原文作者产生偏差.因 而,译者要完整地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内 容 再 现 出 来 基 本 是不可能的.
从切斯特曼的五大翻译伦理模式看翻译策略
包括 译 者 应恰 当地 满 足 原 文 作 者 、 译 委 托 人 及 读 者 对 诚 信 的 要 翻
求 .应 根 据 翻 译 情 境 的 要 求 使 翻 译 交 际 达 到最 大程 度 的 优化 , 应 确立 并 维 持 原 文与 译文 之 间 适 当的 关 联 相 似 性 。
} 特 曼 对 翻 译 伦 理பைடு நூலகம்的 研 究 最 有 系 统 性 。他 自 己提 出 了 一 刀斯
能从 译 文使 用 者 的 角 度 m 发 进 行 翻 译 创 作 . 对 原 文 作 适 当渊 町 整 和诠 释 。 服 务 伦 理 主 张 “目的决 定 手段 ” 由于 目 的论 的首 要 原 则 是 。
a 再 现 伦 理 体 现 原 文 的 重要 性 。译 员 的职 责 就 是 尊 重 原 作 .
者 意 图 , 于 原文 . 原 文 最 大 程 度 地用 目的语 展 示 来 。异 化 观 忠 将
是 这 一 思 想 的 代 表 。 译 员 处 于 从 属 地 位 b 服 务 伦 理 体 现 译 员 服 务 对 象 的 重要 性 。 员 的职 责 就 是 . 译 使 译文 满 足 使 用 者 需 要 . 于 目 的语 接 受 方 , 原 文 以 使 用 者 最 忠 将 能 接 受 的 方 式 表 达 来 。归 化 观 是这 一 思 想 的代 表 。此 时 译 员 可
条 : 业 责 任 伦理 . 一 模 式 对 译 员提 了应 尽 的义 务 和 责 任 , 专 . 这 以
及 应 当体 现 的 专业 水 准
2切 斯特 曼翻 译伦 理观 反 映 出的翻译 策 略
切 斯 特 曼 的 五大 翻 译伦 理 模 式 反 映 出的 翻 译 策 略 如 下 :
l切 斯 特 曼 的 五 大 伦 理 模 式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概述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概述作者:黄慧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超级翻译模因、翻译模因演变阶段、翻译理论模因、翻译规范模因四个方面梳理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的主要思想并构建了翻译规范模因理论框架图。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对于当今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超级翻译模因翻译理论模因翻译规范模因一、引言模因(meme)这个词首次出现于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这本畅销书中。
模因(meme)的含义是“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文化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一个单位”①。
广义地说,Meme通过模仿的方式得以进行自我复制。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模因,如贫二代,官二代,房二代,犀利哥,云才哥,油条哥;再如模仿“一见钟情”而复制的“一键钟情”表示人在网上一聊天就陷入了爱河;“郎财女貌”是模仿“郎才女貌”而来的,用于讽刺长相较好的拜金女孩。
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把道金斯的模因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大量的翻译模因、翻译模因变体或翻译模因复合体存在于翻译模因库中”②。
他把翻译研究看做是模因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论解释翻译提出的问题。
二、五种超级翻译模因切斯特曼认为,翻译中存在五种超级模因(supermemes)。
1.源语—目标语模因(source-target):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附加关系:A→A+A’。
当原文A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在译文中存在原文的一个复制体A和译语体A’。
2.对等模因(equivalence):对等模因一直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对等模因的演变由以下阶段组成:(1)原文/译文(相同意义);(2)原文/译文(相同的读者产生效果);(3)原文/译文(相同功能);(4)译文(由委托者期望实现的独立功能);(5)译文(由目的语特定环境决定的独立功能)。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与规范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与规范摘要:切斯特曼(chesterman)将源于生物学的模因论引入翻译领域,对相互独立的翻译观点进行整合,形成了科学的翻译模因体系。
而他的翻译规范论更是对之前翻译规范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极具描述作用与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模因、翻译模因的概念及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的形成和分类进行梳理,希望借此使读者对翻译模因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翻译模因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模因;翻译模因;翻译规范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03-02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绝对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观层面下的法律翻译伦理研究》,项目编号(rwyb201347).一、引言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
没有哪一个个体可以摆脱这种联系而孤立地存在。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担负着对原有事物的继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换言之,所有事物的衍生都是对原有事物继承、复制基础上传播的结果。
这种异质间的接触与联系给事物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切斯特曼(chesterman)正是从文化进化的角度,通过考察翻译模因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翻译模因论,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模因论1.模因的概念meme一词源自基因(gene)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1976)一书中。
其含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牛津英语词典》中对meme的定义为: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 imitation,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
基于模因论的汉语流行语翻译研究--以报纸流行语为例
基于模因论的汉语流行语翻译研究--以报纸流行语为例朱婧妍【摘要】As a mirror of the society, buzzwords reflect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boos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valuable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During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meme, as the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plays a key role.Once Chinese buzzword appear, it will become a strong meme, which is replicated and transmit-ted in a short time.Based on four stages of transmission and replication, and four types of memes, it raises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汉语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的缩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合理的翻译策略颇具科研价值。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类似的因子,不断地经过模仿而传播。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模因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汉语流行语一旦出现,会成为强势模因,人们会大量模仿进而使之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
在翻译过程中,汉语流行语模因经过复制传播四个阶段,又有不同的基因传播类型,所以有不同的翻译策略。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概述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概述作者:高虹俊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模因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在五种超级翻译模因,西方翻译理论史的八个阶段以及翻译规范理论等三个方面梳理了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的主要内容。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翻译研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模因超级翻译模因翻译模因翻译规范一、引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复制、发生变化。
这种复制或变化也正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例子也屡见不鲜,如:官二代,贫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等。
实际上,这些现象都与模因有着密切的联系。
模因是通过模拟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试图揭示人类文化演变、传承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模因论的中心术语是模因(meme)。
模因是由一个个体(人或动物)传给另一个个体的认知或行为模式,它存在于个体记忆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受基因这个词的启发,牛津大学教授Richard Dawkins 在其著作The Selfish Geme中创造了mimeme一词,这是一个希腊词根,意为“被模仿的东西”,为了读起来有点像gene这个单音节词,即去掉词头mi,缩写成了meme,这也暗示了二者之间的渊源。
他杜撰meme一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文化进化规律,倡导对社会文化做进化研究。
模因与基因一样也是不断地被复制。
两者有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差异,基因是生物体基因的传递,下一代被动地接受上一代基因,整个复制过程是单向的;而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文化模因的传递是多向的,因此与生物基因相比,其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
此外,模因复制的结果不一定是前后一致,更非形式上的等同移植。
因此,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是一种“不等值”的过程,其或者增值,或者删减,所以并不是一切思想观念或信息单位都会得到复制和传播。
二、翻译模因论模因概念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而最早将翻译与模因联系在一起的当属20 世纪90 年代中期Chesterman 和Vermeer 的研究。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韩江洪\摘要:本文探讨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的主要思想。
他认为,翻译规范是由翻译理念因子演变而来。
他把规范分为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后者又细分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和关系规范。
他系统地描述了规范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指出“明晰”、“真实”、“信任”、“理解”四种价值观是翻译规范的基础和依据。
他的翻译规范论是对图瑞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1·引言近二十年来,翻译规范的描述性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翻译规范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当推图瑞,他的《描写翻译学及其它》系开山之作。
在他之后,不少译论者都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均有建树,赫曼斯和切斯特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图瑞和赫曼斯的理论近来国内译界已有评介,如赵宁(2001)和廖七一(2000),而切斯特曼的规范论尚未见介绍。
切斯特曼在图瑞和赫曼斯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有关翻译规范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规范的来源、规范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规范背后的价值观等等,首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进而构建了自己的翻译规范理论。
他的规范论为翻译规范理论之河注入了一股活水,标志着翻译规范研究又朝前迈进了一步。
2·翻译规范的来源切斯特曼致力于把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理论和看法纳入一个宏观的框架之下。
他借用了社会生理学中的一个词meme。
meme是社会生理学家岛金斯(Dawkins)在1976年写的一本书《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来的,他的这个概念在原书里是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进化。
meme来源于希腊语词根mimeme,岛金斯把mi-去掉,是为了使它看上去更像gene。
岛金斯认为meme是文化传播的单位。
切斯特曼把岛金斯的meme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来,他认为翻译中的meme指的是翻译理论和观念(切斯特曼1996:63-71; 2000a: 1-17)。
我们据此姑且译meme为“理念因子”。
它不可避免地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概述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概述作者:黄慧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从超级翻译模因、翻译模因演变阶段、翻译理论模因、翻译规范模因四个方面梳理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的主要思想并构建了翻译规范模因理论框架图。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对于当今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超级翻译模因翻译理论模因翻译规范模因一、引言模因(meme)这个词首次出现于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这本畅销书中。
模因(meme)的含义是“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文化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一个单位”①。
广义地说,Meme通过模仿的方式得以进行自我复制。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模因,如贫二代,官二代,房二代,犀利哥,云才哥,油条哥;再如模仿“一见钟情”而复制的“一键钟情”表示人在网上一聊天就陷入了爱河;“郎财女貌”是模仿“郎才女貌”而来的,用于讽刺长相较好的拜金女孩。
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把道金斯的模因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大量的翻译模因、翻译模因变体或翻译模因复合体存在于翻译模因库中”②。
他把翻译研究看做是模因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论解释翻译提出的问题。
二、五种超级翻译模因切斯特曼认为,翻译中存在五种超级模因(supermemes)。
1.源语—目标语模因(source-target):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附加关系:A→A+A’。
当原文A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在译文中存在原文的一个复制体A和译语体A’。
2.对等模因(equivalence):对等模因一直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对等模因的演变由以下阶段组成:(1)原文/译文(相同意义);(2)原文/译文(相同的读者产生效果);(3)原文/译文(相同功能);(4)译文(由委托者期望实现的独立功能);(5)译文(由目的语特定环境决定的独立功能)。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概述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概述
杰弗里·切斯特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术语——模因论,它被认为是一门有用
的工具,有助于管理者和决策者更深入地了解发起或维持政治和社会行动的内在动机。
这
种理论的创立是基于切斯特曼对传统政治科学和行动理论的批判,以及他关注多学科理论
的重要性。
在他的理论中,切斯特曼持有认为行动是基于内在模式(模因)的看法,其中
影响行动的主要因素可能不太容易识别。
切斯特曼激励研究者把行动者的内部模式从行动
的结果抉择中剥离出来。
他认为,这种分析可以提供研究者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体验、交流和观看,从而改造他们的世界观。
模因论试图解释什么决定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
因此,切斯特曼将重点放在了如何组织行为模因,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因此会重新定义与政治和空间表示有关的内容。
模因论强调寻找导致行动的内在动机,并希望用这些模式来探索行动者身上可能潜藏的东西。
此外,它还希望突出潜在行为模因中可能潜藏的政治和社会表征,因此建立一种发现政治
和社会上的模式的手段和力量。
总之,模因论从传统的立法调查的特定对象到多学科范式的转换,这种论点明确提出了一套新方法和框架来理解政治行动的内在原因及其复杂的动机。
模因给了研究者一种可操作
的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行动,这种理解有助于决策者决定如何行动,更好地发挥管
理能力。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型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型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型是一种原本由荷兰翻译学家和语言学家勒斯克瑞特·切斯特曼(Leo William Translation)提出的概念性模型,旨在提供翻译任务的伦理指导原则和行动准则。
这一模型指出翻译一定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欺骗行为,不能进行文本修改,也不能强行夸大翻译质量。
在进行翻译任务时,翻译者应作客观审慎处理所有信息,以避免出现任何失实或错误的内容;严格执行双言语原则,即根据源语文本尽可能准确地传达信息;尽可能地接近客观事实和共同点;倲裁者解决语言上的分歧或歧义;尊重翻译对象的价值和价值观以及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并保持忠实于原文言语的需要,有时它可能要求翻译者在用语和思维方式上采取灵活临时的调整和转换。
切斯特曼也主张把原文言语文化重新呈现出来,以期让读者接受文本信息时不会有文化上的差异。
此外,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型同样主张翻译者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文本翻译,忠实地传输信息,并勇于承担相关责任。
在翻译任务中,翻译仅限于对文本内容的语言表述,不应对内容发表任何自己的审慎意见,而应保持中立的态度。
除此之外,翻译者应当熟悉译入语的文化环境,了解文本可能译成不同形式的可能性。
有时候,翻译时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容忍小范围内言语差异,以保证文本完整内容得到介绍或传递。
翻译的伦理
翻译的伦理:切斯特曼的五大伦理模式陈振东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活动。
翻译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和职能性活动,是译员通过自身对原文的理解尽可能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以译文的形式再现给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活动,涉及原文作者、原文、译员、译文、译文使用者各方面的关系。
“目前,伦理学界普遍认为,只要有人,有了人的活动与生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伦理的存在,伦理就会发生作用。
”①因此,翻译可以说就是一项伦理活动。
西方翻译伦理研究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有了长足的发展。
“翻译伦理”这一概念由法国文学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最先提出,他的研究引起了翻译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是另一位推动翻译伦理研究的学者。
皮姆首次提出了翻译的“文化间性”概念,指出翻译中的伦理已经突破传统忠实角度走向文化交际角度,认为翻译伦理的重点是主体间伦理,或曰翻译职业伦理。
②美国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提出了在翻译中保存原文中的语言文化差异的“异化”主张,也就是倡导一种“存异伦理”③。
这期间,还有一位在翻译伦理研究方面功不可没的学者,那就是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
一、切斯特曼的五大伦理模式切斯特曼是在翻译伦理研究方面影响巨大的一位学者,他的文章《关于哲罗姆誓言之建议》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研究是较为客观的,是描述性的,也是系统化的。
他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大伦理模式,即再现的伦理、服务的伦理、传意的伦理、规范的伦理和专业责任的伦理。
④这五大模式对于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再现(representation)的伦理Representation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是“when someone speaks, acts, or is present offi-cially for someone else”,也就是说,译文对原文的“再现”其实就是对原文的“代言”,就是要体现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角度看外宣材料翻译-2019年精选文档
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角度看外宣材料翻译一、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规范(norms)一词来源于社会学,指社会公认的普遍的价值观或观念,以区别正确与错误,适当与否,作为适用于特定情况的规范,指导具体行动。
资料显示,最早将这一术语应用到翻译研究中的两位学者分别是利维(Jiri Levy)和霍姆斯(James s.Holmes)。
而真正使翻译规范研究得到翻译界重视的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研究成果。
继图里之后,对翻译规范的本质及适用性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的还有赫曼斯(Theo Hermans)、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mby)以及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等人。
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则是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
在切斯特曼的理论研究中,“文化基因”和“规范”是两个基本概念。
而“文化基因”这个生物社会学术语首次见于道金斯(Dawkins)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原义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是模仿的单位”。
而翻译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包含着文化基因,传达和反应翻译及翻译理论的文化基因即为翻译文化基因,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存在占据主导地位的不同翻译文化基因。
这些具有主要影响力的文化基因随着势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壮大,渐渐得到了大众所认可的典范的地位。
切斯特曼认为,这种在特定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基因就是规范。
由于翻译规范论属于近年新兴的翻译理论,因此将翻译规范理论与特定的外宣材料翻译结合起来,分析此类文体在翻译实践中的翻译原则及方法尚处于待研究阶段。
近年来,外宣翻译研究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不同的学者运用中外翻译理论阐释其在外宣翻译中的运用。
本文结合翻译规范理论提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对如何将极具中国特色的外宣材料汉语文本翻译成为外国读者清晰易懂的目的语这一实践进行分析,努力通过理论的指导使此类外宣材料文体翻译实践科学化,以期不断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与水平。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
•
翻译模因论从文化进化、知识进化、 技能进化的角度,阐明了翻译理论的形 成规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 系,澄清了“翻译理论无用论”等错误 观点。尽管有些论述还不够具体充分, 但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显而易见。
例1 原文: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译文:人生而平等,汽车却有优有劣。
• 原文是仿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名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之意)。通过否定式 以及“汽车”取代“人”的改写达到了让源语读者 对三菱汽车即熟悉而又耳目一新的效果。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将“人生而平等”显性表现 出来的同时,明确提出核心内容:汽车却有优有劣, 形成强烈反差,达到吸引译入语受众眼球的效果。
翻译模因的概念:
•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播总 是通过模仿,尤其是通过语言 进行传播。 • 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 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了。 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 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 • 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 究当属切斯特曼
•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于1997年出版《翻译 模因论———翻译思想的传播》,该书借 助模因系统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翻译思想 和理论,建立了翻译理论发展说。 •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的核心理念是规 范模因、策略模因和价值模因,三者互为 联系,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
•
道斯指出,“音乐曲调、思想 观念、谚语、服装样式、陶罐制做 方式、房屋建筑样式等”,都是不 同形式的模因
• 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 : • 共生模因与寄主相互发展、互为生存 • 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 : • 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最终自行消亡
之后Susan Blackmore 在其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进一步提出类似于基因的运 行操作机制,认为,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自 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 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并最终决 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心理结构。 • 因此,模因论其实质是对文化传播方式和 机制的有效解读。 •
《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角度看人物传记翻译》范文
《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角度看人物传记翻译》篇一一、引言人物传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人物生平的点点滴滴,是了解历史人物、文化背景的重要途径。
在人物传记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图,使译文既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又能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角度出发,探讨人物传记翻译的高质量实现。
二、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概述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是一种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交际功能和文化交流功能。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在目标语文化中实现源语文化的有效传递。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语言规范、文化规范和交际规范等,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三、人物传记翻译的特点与挑战人物传记翻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首先,传记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物等多个领域,要求译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传记语言往往具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刻画和情感表达,要求译者准确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和语言风格。
此外,由于传记的读者群体多样,译者还需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在人物传记翻译中的应用(一)语言规范的运用在人物传记翻译中,语言规范的运用至关重要。
译者需要遵循目标语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等语言规范,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同时,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译者可以在符合语言规范的前提下,适度保留原文的特色表达。
(二)文化规范的考虑人物传记往往涉及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规范。
译者需要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这包括对历史事件、地域文化、人物形象等内容的准确传达。
(三)交际规范的实现交际规范是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物传记翻译中,译者需要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交际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与规范
摘要:切斯特曼(chesterman)将源于生物学的模因论引入翻译领域,对相互独立的翻译观点进行整合,形成了科学的翻译模因体系。
而他的翻译规范论更是对之前翻译规范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极具描述作用与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模因、翻译模因的概念及发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的形成和分类进行梳理,希望借此使读者对翻译模因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翻译模因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模因;翻译模因;翻译规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03-0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绝对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观层面下的法律翻译伦理研究》,项目编号(rwyb201347).
一、引言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
没有哪一个个体可以摆脱这种联系而孤立地存在。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担负着对原有事物的继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换言之,所有事物的衍生都是对原有事物继承、复制基础上传播的结果。
这种异质间的接触与联系给事物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切斯特曼(chesterman)正是从文化进化的角度,通过考察翻译模因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翻译模因论,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模因论
1.模因的概念
meme一词源自基因(gene)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1976)一书中。
其含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牛津英语词典》中对meme的定义为: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 imitation,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
作者在文中采用国内何自然教授的译法,将其译为“模因”。
模因(meme)与基因(gene)发音类似,又可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类似”的意思。
故而模因一词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种文化传递或传播单位;其二,它是一种模仿单位,或者说是复制因子,其核心是模仿。
1999年,dawkins的学生,著名心理学家susan blackmore在其《谜米机器》(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提出模因论(memetics)。
这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演化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的学科,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充分肯定前者观点的基础上,blackmore将模因细分为共生模因(conducive memes)和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两类。
不同模因共同形成关系紧密的模因集合体(memes or meme complexes)。
实际上,一
种文化就是一种模因组合(a population of memes)[1]。
一种文化内部的模因传播要通过模仿,也要依靠语言,而跨文化模因传播离不开翻译。
因此,在跨文化过程中翻译就成为了“模因的生存载体”。
[2]
2.翻译模因的概念
荷兰学者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是把翻译与模因论联系在一起的第一。
他把翻译研究看作是模因论的一个分支,把有关翻译的概念或观点以及翻译理论,如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和价值观念等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
他详细阐述了翻译的“五种超级模因”(super memes)的进化和相互关系。
这五种模因分别是:源语一目的语模因(source-target)、对等模因(equivalence)、不可译模因(untranslatability)、意译-直译模因(free-vs-literal)、写作即翻译模因
(all-writing-is-translating)[3]。
3.翻译模因的发展
各种模因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一代代不断进行复制与传播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
模因在传播中突变(mutation),在变异中发展,并产生增值现象(additive relation),即△→△+△′[4]。
所以说,翻译模因的传播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切斯特曼指出,在翻译模因库中除了五种超级模因还存在着大量一般模因,它们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可谓适者生存。
大多数翻译模因属于共生模因,也就是说它们的存在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与进化起促进作用、
对翻译实践起指导作用。
而有些翻译模因,像“不可译”、“翻译理论无用”等模因属于寄生模因。
因为它们阻碍了翻译研究的前进与发展,故而最终必然消亡。
如果其中的一个占据主导地位,而竞争模因(competing memes)消亡,该模因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翻译模因,即翻译规范。
但任何模因都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是阶段性的。
所以翻译规范或标准也不例外,它是翻译学研究的核心模因,但也是历时性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4.翻译模因的价值
为了解释翻译理论的规律,切斯特曼引入popper(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哲学思想作为翻译模因能作用于翻译行为的理论依据。
按照popper的观点,第一世界指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第二世界指的是精神世界,包括意识、精神状况和行为倾向,第三世界指思想观念的客观内容。
三个世界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翻译理论发源于第二世界,形成于第三世界,对第一世界起指导作用。
换言之,理论源于实践又回归实践。
因此,翻译模因与译者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也使得“不可译”理论和“翻译理论无用”之说成为谬论,在翻译界无立足之地。
三、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形成与发展
1.翻译规范理论的形成
翻译是一种双语内部转换和语际转换的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i·a·理查兹(ivor armstrory richards)曾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进程中产生的人类最复杂的一类活动。
[5] 从
早期翻译实践阶段、结构主义阶段、解构主义阶段,直至建构主义阶段,翻译理论研究的不应当是翻译有没有用或“能不能翻译”这样的问题,而是怎样与翻译应用研究有机结合,对翻译活动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指引译者翻译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作品。
切斯特曼在图瑞(toury)对翻译规范进行描述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有关翻译规范的分类等问题首次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构建出一整套完整的翻译规范理论。
2.翻译规范的分类
切斯特曼的规范论受到bartsch和toury的影响,借鉴了社会学和语言学对规范的分类方法。
他认为某种翻译理念模因在某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即变成翻译规范,翻译规范是某一社会群体共享的具有社会约束力的翻译思想观念。
(chesterman 1997a)
图瑞较早的将翻译规范化分为三类:初级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
切斯特曼深受图氏理论的影响,他把翻译规范分为:1)预备规范,指与一定文化中的翻译政策有关以及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的问题;2)初始规范,制约译者在原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进行选择的规范;3)操作规范,指翻译过程中,诸如文本规范等指导翻译决策的规范。
并且,他对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他把影响翻译产品和翻译行为的规范也划分为两类——期待规范(expectancy norms)和专业规范(professional norms)(chesterman 1999:90-97)。
期待规范是指译语和社会对译者在语言风格方面的期待,专业规范制约翻译过程中可接受的方法和策略。
[6]专业规范对翻译过程起指导、调节作用。
四、结束语
切斯特曼将源于生物学的模因论引入翻译领域,对零散的翻译观点进行整合,建构了系统的翻译模因论,为我们进行翻译研究开启了一扇大门。
他的翻译规范理论是对之前翻译规范描述性研究的深化和延展,既有描述作用也具备应用价值,对整个翻译学界的影响及其重大,值得后来学者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chesteman,andrew.1997. memes of translation.amsterdam and philadephia:benjamins,6-7.
[2]andrew chesterman. memes of translation[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philadelphia, 1997.
[3]吉文凯,瞿慧.翻译模因视阈下的商务翻译教学[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1):88-93.
[4]马萧.从模因到规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54.
[5]王宾.翻译与诠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李得超,邓静,马萧.传统观念的逾越: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j].外国语,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