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设计理念:从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设计教学,实现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人的生活经历推进教学,在阅读中实现方法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

坚持论从史出,采用史料教学法,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巧妙设置情境与问题,问题引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理解、掌握知识。

【教具准备】制作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在缝隙中创新!

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三、政策,让商人太迷茫!

副板书:

政治PK商业

经济政策社会环境

生产力

商人

货币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城市

战国时期产生

秦汉时期延续

中唐以后松动

明清时期强化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主题:中国古代富商简介

教师:请同学观察中国古代富商简介,体会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理念,并总结他们的人生命运。

“陶朱公”

范蠡

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三致千金;三散家财。

儒商始祖

子贡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结驷连骑,

抗礼诸侯。

仲父

吕不韦

囤积居奇;

投机政治;

操持国政;

事败自杀。

女商人

巴寡妇清

寡妇持家;

经营丹砂;

始皇礼遇;

待之国宾。

理财专家

桑弘羊

盐铁官营;

与民争利;

争权失败;

惨遭灭族。

江南财神沈万三土地兼并;经营海贸;皇帝猜忌;发配云南。

世界首富

伍秉鉴

广州十三行总

商,东印度公

司最大债权人

。左右逢源,

两头受气。

徽商代表

胡雪岩

白手起家;

江南药王;

红顶商人;

革职抄家。

晋商代表

乔致庸

诚信为本;

汇通天下;

结交官府;

毁于战乱。

学生:古代商人的经营理念有诚信、仁义、吃苦耐劳、义在利先等。秦汉以后商人大多因官府和官员的迫害而家道中落,或抄家流放、或惨遭灭族,命运悲惨。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中国古代富商简介,使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商人的可贵品质和悲惨命运,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的不易,并引入本课主题

【展示本课主题和目录,分析课标要求,强调重点】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的政策及影响。

板书设计:

商业,在缝隙中创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政策,让商人太迷茫!

【学习新课】

一、商业,在缝隙中创新!

教师: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商人们为了利润而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同样在《史记》中,司马迁还写到“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的商业政策。由此得出本课的主题——“政商博弈下的古代商业”。并板书“政府pk商业”

【出示材料】

材料一: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其时男务耕耘,女勤蚕织,以为衣食之源,而用以互相交换,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材料二: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根据材料一,分析商业产生的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周时期商业的表现。

学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基础,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中国商代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商周时期商业官营,为官府和贵族服务,手工业者和商人由官府供养,叫“工商食官”。

教师: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应运而生。我国古代殷商部族就以善于做生意而闻名,商族经常在农闲季节驾好牛车,周游远方进行贸易,以交换收入赡养父母。后人就把贸易交换叫做商业,把从事贸易交换的人叫做商人。

<设计意图>通过2段文字材料,探究中国古代商业产生的根源和商周时期商业的表现,表明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商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板书:生产力)

【出示材料】

材料三:范蠡助勾践灭吴之后急流勇退,居于陶丘,自号陶朱公。,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于贫民。端木赐,即子贡,善货殖,富致千金,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中国儒商始祖。司马迁将两人的事迹写入《史记》。“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是旧时中国商人常在店铺内悬挂八个大字。

材料四: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战国策·齐策》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春秋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背景。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范蠡和子贡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大商人,并出现了以临淄为代表的大都会。

学生:背景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并推动了私营农业和私营出工业的出现。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材料,归纳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特征和历史背景,并展示了这一时期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可贵品质,概括的说,商人是推动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板书:商人)

【出示材料】

材料五: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辱之。——《史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并总结秦汉商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学生:推动因素: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开通陆上丝绸之路。阻碍因素:重农抑商政策。由于对商业的推动和阻碍因素的同时存在,注定了秦汉时期的商业有所发展,但发展比较缓慢。

教师: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格局局面,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便于沟通各地之间的商品交换,驰道的修建便利了国内的交通,沟通了各地之间的联系。而西汉时期张倩通西域之后,打通了中原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使东西方贯通起来,对外贸易得以发展。

而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战国时期有商鞅提出,在秦国统一以后推行全国,并在汉代得到延续和加强的经济政策。

<设计意图>通过对秦汉商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凸显“政商博弈”这一本课主题。(板书:货币、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政策——重农抑商)

【知识梳理】

时间发展概况

商代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西周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私商出现,并成为商人的主体;

形成著名都会。

秦汉缓慢发展

魏晋南北朝商业萧条

【出示材料】

材料六: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指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元稹《估客乐》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根据材料,总结唐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学生:从《估客乐》隋唐时期商业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统一市场;《法曲》说明中外交流十分频繁,对外贸易兴盛。

【出示材料】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唐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学生:国家重新完成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南北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教师:隋唐时期,商人们走南闯北,往来奔波,将大量的货物运到长安城,使长安成为中外文明的国际大都市,而且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大量西域、波斯和大食商人来到中国,引发了社会习俗的改变,使得长安城里“胡风”、“胡俗”蔚为流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提取历史信息,感悟时代风貌。通过展示唐代商业的风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自身价值。

【出示材料】

根据材料,总结宋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学生:草市、街市出现,坊市制度瓦解,纸质货币——交子出现。

教师: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的发展,而街市和草市的出现,推动了民间贸易的发展,货郎的出现标志着商业的服务对象从贵族向平民转变,商业服务向社会底层拓展。

<设计意图>教师曾试图找寻宋代的富商大贾,但未能找到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与其寻找大富商,不如将宋代市井风俗画中的主角之一的小货郎当做代表人物,或许更能说明宋代商业发展的平民化和普遍化。

【出示材料】

材料七:

政事之先,理财为急。——宋神宗

不惜共利而诱大商,此与商贾共利,取少而致多之术也。——欧阳修《通进司上书》材料八: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着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促进了农业。

——《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分析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学生: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出示材料】

材料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如晋商等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开办了一些票号。随着票号业务的发展,在大量兴起的、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

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分号。当时,农民须用广泛流通的白银纳税,这促使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票号通过为各地商人汇兑资金,获利丰厚。

根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学生: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票号出现;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广泛流通;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知识梳理】

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教师:在中国古代商业史的第二阶段,大家对哪个朝代最感兴趣呢?

【出示材料】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

教师:对于宋代的认识,绝非是理学家口中“臭汉脏唐窝囊宋”,而应当被称为“富宋”,与“强汉盛唐”并称。其实,学术界对宋代的评价是很高的。

【出示材料】

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唐会要》

根据材料总结唐代之前城市的特点。

学生:城市布局整齐划一;有严格的坊市区别,商业局限在“市”内交易;政府设置“市署”对商业有严格的管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县城一下禁止设市。

【出示材料】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根据材料总结宋代城市的特点。

学生:宋代商业气氛浓郁,商业已突破坊市限制,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街市出现,草市兴起;突破时间限制,晓市和夜市兴起;商业发展主要服务于大众;政府对商业的管理大大放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对比能力。

【知识梳理】

唐代之前的城市宋代以后的城市

城市

格局

严格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被突破,出现晓市、夜市

县城以上允许设市,商业必须在市

内进行

空间限制被突破,出现街市、草市

设官员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控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出示材料】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长安中鬼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教师:长安城规模宏大,气度森严,即有着“长安大道横九天”的气势,也有“六街鼓

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的冷寂,长安城是一座皇家之城、永恒之城,却不是一座生

活之城、平民之城。而宋代的开封府却有着丰富的夜生活、这座城市处处充满了生活气息、市井风情,这是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繁荣、富足、自由、随意,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一

首《青玉案》说尽了宋代城市生活的美好。

学生齐声朗诵《青玉案·元夕》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场景化的描述,意在勾勒出商业发展在城市变革这方面的体现。

教学过程中,使用诗歌和图片资料等进行分析对比,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格局的变

化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发展,理解商业的“自由”精神,体会商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

三、政策,让商人更无奈!

【出示材料】

费正清之问:为什么中国的商人不是去制造捕鼠器,而是去追求捕鼠的特权?

学生:如果没有捕鼠的特权,再高效的捕鼠器都无法工作。

教师:那捕鼠的特权又在谁手中呢?

学生:政府。

教师:对,请大家看一下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演变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

【出示材料】

材料十: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逸周书》无市,则民乏矣……无末利,则本业何出? 务本饬末则富。——《管子》

僇力本业,耕织致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演变的原因。

学生:从最初的农商并重到战国的重农抑商,原因是春秋战国私营商业的出现。

教师: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抑商”其实抑制的是私商而非官商,打压的是民间贸易而非官营商业。

材料十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晁错《论贵粟疏》

商贾……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晁错《论贵粟疏》

根据材料,分析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学生:根本原因是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商业的流动性会危及中央集权、威胁统治秩序。

商业会冲击农业生产,导致农民破产。

【出示材料】

公元前81年,汉朝举办了一次盐铁专营的公开辩论会,桑弘羊和儒

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群儒反对国营化政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三点:

1、盐铁、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造成物价沸腾,民间经济萧条。

2、官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存在重大弊端,其商品质量低劣,各级官员则强

买强卖。3、出现权贵经济,形成一个背靠政权,以国营为名,通过特权

而攫取利益的经济集团。

桑弘羊则一一予以回应和驳斥。桑弘羊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来?国家的财政从哪里来?地方割据如何化解?

这就是著名的“桑弘羊之问”。

<设计意图>通过还原历史场景,使学生置身于秦汉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思考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出示材料】

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概括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历程。

学生:战国时期产生

秦汉时期延续

中唐以后松动

明清时期强化

【出示材料】

乔致庸以“信义”为本,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以信誉卓著赢得终身主顾。

乔致庸在经营茶叶期间,南到武夷山,北至恰克图,在武夷山的茶砖上印下了茶庄的标记,在恰克图的货物上印下了复字号的标志,绝大多数蒙古人认准品牌后,长期购用,一生不变。当时商界流传“全国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在中堂的买卖”。

在他经商期间最成功的就是创办了两大票号:大德恒和大德通。后来都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票号。清末乔氏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1000万两以上,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有资产数千万两。

<设计意图>通过对晋商乔致庸的介绍,得出“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的结论,使学生理解,虽然有着对重农抑商对商业的重重阻碍,但在生产力等积极作用下,中国古代商业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农抑商政策不可能完全阻挡商业的发展。

【出示材料】

嘉庆年间川楚用兵,晋商捐输银一百万两。嘉庆五年,山西捐输有一县派至十万两,勒限催交,其未能措交者,即行杖责,甚至锁闭班房,名曰“黑窑”。

晋商曹克让,生活糜烂,全家每日山珍海味,每逢婚丧嫁娶则大摆宴席。又全家皆食鸦片,家中存储鸦片达万两以上。佣人达三百多人,每年家用在十万元以上。曹氏终因挥霍浪费而破产。祁县富商渠源祯,资产三四百万两,他认为投资不如窖藏保险,便从其票号中抽出大量股金窖藏起来,藏银达百万两以上。

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西逃途中,向山西商人借银40万两,以解皇室开支燃眉之急。事后,清廷令各省解京饷款,改汇山西票号,顿时山西各大票号总号成了清廷总出纳。

依据材料,总结商业发展战历程中的局限。

学生:政府对商人财富敲诈勒索,夺取商人财富。

巨额财富用于挥霍享乐或窖藏,并未转化为资本,未应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

勾结权贵,取得特权,影响公平竞争。

【出示材料】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商人,但是他们不能被看作大资本家。——美国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

学生反思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重农抑商的危害性。

【出示材料】

烦苛管制必然导致停滞与贫困,简约治理则带来繁荣与富裕。——李克强

<设计意图>通过古代政府和现代中国政府对商业不同的管理政策,是学生意识到:政府的政策是否合理是影响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必须创设宽松良好的经营环境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

【课堂小结】

关于商人,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背影。他们有时表现出唯利是图而为人痛恨,有时却因诚信、智慧、辛勤而为人敬佩;他们在条件允许时能经邦济世,却也有不为人所知的苦衷。不管我们印象中的商人形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在他们的

努力下,我国古代的商业才得以不断发展;他们默默从事着互通有无的工作,满足着千千万万群众的生活需求。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以“明清商帮”或“中国古代商人经营理念”为主题,完成探究性学习论文。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学情分析】

本课为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第五课,是一节知识含量极高的课,从教材内容上看,本科讲述了从先秦到明清商业发展的概况,教材内容比较枯燥,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不易把握。

从学生情况看,高一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较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还没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但是他们对事物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社会观察、阅读理解和逻辑分析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知识能力教学思路是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专业的知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商人”为主线,将商人的经营理念、商业成就和人生命运揉入课中,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于是决定通过古代大商人的人生简介,作为推进本课进程的履带。

在设计本课是要做到尊重史实,以人为本,充分借助历史典籍,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材料扩大化,但不把问题扩大化,不让理解复杂化。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效果分析】

1.本节课充分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模拟现场图片、出土文物史料、文字史料、诗

词文学等材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接受效果较好。

2.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很多“问题探究”,让学生趁热打铁,既当堂巩固所

学知识,又能学以致用,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学生的“有意注意”应限制在10分钟左右,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每次“问题探究”又是一个小结,既总结了前面的重点问题,保证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又很好的衔接过渡到下一环节。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掌握效果是很好的。

3.课后随堂选择题既立足本节课基础知识,紧扣课标,又放眼未来,紧密联系会考高考,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教师强调通过找关键词作答的答题技巧。

4、第三目的设计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振聋发聩的设问,引

导学生探究表象之下的历史规律,反思商业发展的艰难、商人经营的不易,近代化道路的困惑,从而使历史课堂的历史味足了起来。

学生的实际表现更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看法:“学生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远比想象的更超能!”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岳麓版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历史必修II(岳麓版)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在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用前三节课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用第四、第五两课介绍了古代农业的重要补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的政策及影响。”

本节课以时间为轴,共分“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重农抑商”三个子目,分别从三个方面描述了商业发展的概况和特点。第一目“商业的发展”简要的介绍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目“城市的繁荣”则分析了唐宋之际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的演变、介绍了唐宋沿海港口城市和明清工商业市镇的兴起。第三目“重农抑商”探讨了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的背景、表现和演变历程。

本课将两部分的课标内容揉为一节,知识容量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脉络,知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归纳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理念和优秀品质,认识中国古代商业创新的辉煌成就,理解制约中国古代经济的的经济政策,一部中国商业史就是一部政商博弈的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随堂练习】

1、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以律论”;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这些规定

A.表明商人富而贱的窘境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日本学者加藤繁说:“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这一变化有助于

A.江南地区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的分离

D.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

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②“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③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

A.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 B.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

C.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 D.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

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农耕经济的领先

B.自然经济的解体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重农抑商的风气

6、晚明时期有人主张“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这表明当时

A.奢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风尚

B.程朱理学改变了消费者观念

C.工商业发展影响了价值取向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答案:

1、A

2、D

3、A

4、C

5、D

6、C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课后反思】

讲完《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一课,我从备课理念、教学方法、课堂资源的生成以及课堂整体效果和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第一,一节有思维含量的课不仅在于解决课堂问题,而在于引起生活中持久的思考。教师的教学重在用丰富的历史材料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教师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感引领课堂,展现给学生一个纵横交错而又发人深思的历史。学生从课堂中得到的绝对不是一大堆材料和史实,更应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启迪。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能够使学生客观公正的看待历史,能从历史发展中得到启迪。比如说,我们讲到“重农抑商”政策一节是,通过振聋发聩的设问、数据、史料的对比,非常清晰地体现出历史的现场感,体会到古代商业发展的艰难,商人经营的不易,近代化转型的困惑。我相信,他们会因为这个感受记住这节历史课。我们在评判历史事件的同时,要辩证地客观地全方位分析,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第二,一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笑声、掌声和质疑声。笑声代表着学生的理解、接受、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爱历史!掌声代表着学生的活力、鼓励、包容、赞赏,能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勇敢展示,并能感觉到团队的友好和合作精神!质疑声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精神!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突出我的教学理念:“把历史细节化、

具体化、生动化,让历史照进现实”。我在课件中用配上有时代感的图片和文字史料,让学生在生动的光影中,去了解教育发展的历程。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去感召学生,使他们能自觉地去感受历史,创造未来。

第三,学生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我这堂课的最大特点是将“历史细节化、具体化、生动化”,并且采用了课前自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很多课堂上不能获得的知识都是从多元化渠道获得,将历史融入了现实生活,既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将采集到的历史资料改变形式,用生动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历史是鲜活的,历史就在身边,是触手可及的。另外通过课堂的学生发言、问题探究、合作探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活生生的历史案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后很多同学拿着自己的调查资料向我发难提问。总之,通过这一活动,既填补了学生知识的不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活跃,学生的思路也得到了拓展。

当然,由于授课过程中也侧重于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因此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还不是十分到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还不是非常牢固,以至于课堂上还不能应用自如,如在课堂小结时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

我一直坚信,历史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考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人生启迪,是未来的指路明灯。这一切,往往是我们平时所忽略的。另外,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极大地丰富知识储备,拓展视野,这样才能活学活用,真正做到让“历史知识照进教学现实”,我将在今后教学中努力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让课堂有更多的笑声、掌声和质疑声!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标分析】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的政策及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点的层次划分及理解】: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商业的发展”以时间为轴,列举了自商周至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第二子目“城市的繁荣”则以唐宋之际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为例,讲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变革。

第三子目“重农抑商”介绍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和影响【重点的确定及如何突破,难点的确定及如何突破:】

重点: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

2、唐宋之际的城市变革

<处理方法> 通过划分小组进行合作,让学生信息共享,合作探究;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图片、文字材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教材来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商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难点: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探究中国古代商业曲折发展的社会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丰富的相关材料、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体会,感情升华,更能深刻地思考政商博弈下商业与政府矛盾的关系。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等方面的表现。

2、列举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阶段特征,理解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二)过程与方法:

1、在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过程总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

2、从文献、诗歌、多种类型的图片等史料的研读中,提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

3、重视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帮助学生领会与掌握归纳历史事件特征的学习方法,形成在特定历史环境里考查历史问题的历史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古代商业发展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领悟古代商业文明的特点,理解古代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诚信、开拓、创新的商业精神。

2、引导学生意识到古代商业在政策的制约下的艰难发展,理解宽容、开放、自由、民主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教学叙事实例 文档

高中历史教学叙事实例 高二历史组温宝婷 可以看一则案例:“辛亥革命” 课程导入:利用天安门广场节日所放的孙中山画像,提问为什么给予孙中山如此高的地位? 课程过程:将整课分为三部分:了解(基础)、理解(加深)、见解(新) 第一部分----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学生课前准备,课堂阅读提问为方式。让学生系统的知晓辛亥革命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①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 ②爆发(武昌起义----各地响应) ③成果(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结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⑤性质和意义 第二部分----理解:学生分小组,课前查阅资料作好准备,上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介绍三个问题: ①辛亥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武昌? ②《临时约法》体现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③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 第三部分----见解:方式与第二部分相同,解决三个问题: 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③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你会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 这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重点、难点的讲解清楚、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发,学习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合作学习的态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要在一堂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时间是否仓促? 5、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的客体,故此,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当然还有发现法、演示法、分组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配合和完成本学年的历史教学任务,特制定此教学计划,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 结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Ⅲ),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对于西汉以后儒学的发展要有所知晓。 本课的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和新儒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分析和认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武帝时儒学兴起,发展,“坑儒”,独尊的经历。 1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把“道”当作万事万物的本体,它是超时空的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老子思想中的精华是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就是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对立双方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紊乱,礼乐崩坏,他消极悲观,提出了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 作为哲学思想的“仁”,内容非常宽泛。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多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 识水平。在他们的概念里,历史是副科,开卷考试,考试题 的思维量不大,平时的学习时间就是给语数外理化。 2、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 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 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 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 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 来走向。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和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 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 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

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 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 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 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 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 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 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 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 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决贯彻课改精神,努力实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 有机统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 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使历史知识问题化。 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做好学科教研 工作,促进全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为大家推荐2篇优秀的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针对高一三历史的教学特点及第一次怀化市统一命题考试成绩,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 习课,力争通过复习课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一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 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 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 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 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 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 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 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 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 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 一、“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进入高三下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也以高三迎考为核心了。对于整体的安排是必要的。 比如进行市统一举行的适应性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及时地检验并训练学生所学,也会 给教师在教学进度上带来一些影响。除需要细致研究适应性考试试题,明确高考方向外, 还应对预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但总的调整原则是既要完成学科规定的教学任务,也要在 调整过程中充分体现高考的方向。比如在二模后,学校加大了对学生高考模拟考试的训练,在选题中就要切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依据大纲要求及考试方向来进行。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 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 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 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从有效性的角度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从有用性的角度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导入新课:教师解释辛亥革命的广义和狭义含义,明确指出本节课采用广义的说法。(开门见山破题,立意明确是一节课胜利的前提与基础) 第一步:阅读新课,加强了解。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在8分中内制作一张关于辛亥革命的大事年表。(这种设计的意图:了解知识是理解知识、能力提升的基础,符合学生的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制作大事年表的大凡方法:以时间顺序,列出大事件或标志性事件的名称。这又能很好地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几个同学的补充,完成一张较为统统的大事年表,快速宏观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这一环节体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 过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与平时的知识积累,说说自己印象深刻或特别想了解的关于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几件大事件,并请说明理由。(这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突破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第二步:研讨问题,深入理解。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疑难,师生相互质疑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辛亥革命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社会等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学会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的方法,达成“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的目标。 (2)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教师引导学生有用利用插图中的关于同盟会入会誓词的内容及其与以往的救国口号的对比,体会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可贵精神,进而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达成“体会孙中山等人的爱国与创新精神”目标。 (3)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一块丰碑?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如何突破?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介绍归纳要点,并能逐条分析其历史意义。经过学生的归纳、分析与补充,老师总结并书写板书: 内容 主权在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高中历史_《知宋回眸两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知宋?回眸两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和评价,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宋朝的发展概况。 了解古代中国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具体表现,掌握两宋农耕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概括。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儒学的发展演变,理解三教合一的内涵和原因。了解两宋诗词、戏剧、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唐宋时期成熟的政治制度,繁荣的农耕经济,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科素养目标】 通过对两宋的时空定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对史料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中国古代宋朝的变与不变。 【本课难点】了解宋朝发展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本课地位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在必修一、二、三当中都有,主要讲述宋朝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讲述宋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演变及相关方法与规律的理论总结,本节课重点交代了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方面的特征,适应社会需求,学以致用。本课还讲述了文化思想多元开放,理学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贯穿一主题线索:宋在10—13世纪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中国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 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1、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先秦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逐渐出现了权力的萌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是史前社会的部落酋长。中国的早期国家是以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组建而成的部落国家。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的建立,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如夏朝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位世袭制”。商代的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尽管商王对外服的控制有限,但基本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夏商的王权与神权结合,特别是商朝,商王既是人,又是神,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建立后,在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以分封制为基本方式的治理制度,以世卿世禄(西周贵族后代依据血缘关系承继先人的封地、官职)为基本方式的“亲贵”世代为官制度,以及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乐制度。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结构(即血缘关系政治化和政治关系家族化的结合体)的奠基时期。这一政治特征一直延续到清朝。另外,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相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分封制的瓦解和社会大变革的兴起,区域性的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以秦国为代表的诸侯国君执掌大权,通过在新占领的土地上设立郡县、任命官吏,加强了国君对地方管理权的控制,实现了由血缘关系统治向地域关系统治的转化;通过军功制度,职业官僚逐步取代世卿世禄。韩非的法家思想,公开宣扬君主专制、集权政治,并成为该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秦朝 秦朝创立,为后代所沿用,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概念:君主专制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核心是皇位终身制、世袭制、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核心是地方听命中央。 关系:同强同弱;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实行君主专制。 产生原因:经济上: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其政治利益。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产生,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客观背景: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朝的软弱无力。 教材就是按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条主线的演变编写的。 演变史实:君主专制: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西汉:内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权大,威胁皇权;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重视学情分析,是上好历史课的着眼点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于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二、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点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利用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在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探索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如将制作的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可谓声色并茂、图文并举。目前我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型课件制作,使校园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网络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可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是很必要的。此外,学生课堂活动也是我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历史辩论、历史小短剧等。总之,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学生活动,都需要教师甚至是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

详实的备课,才能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三、善于课后反思,是上好历史课的落实点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这一点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在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时,说到当时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让他们展示课前搜集的粮票、布票、钱币等。这项活动一开始备课时并未考虑到,是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时才设计的,再次试教后效果非常好。通过课后反思活动,我由此而悟到一点拓展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设计好拓展练习,如何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多元的思维训练,是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值得关注的。可见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反馈改进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有时学生的一个简单提问、课堂的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喜欢突发奇想妙想,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这个遗憾。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1)

洋务运动与师生的思考 泸县九中程宏 【案例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如何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要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所以感觉到很难。但最近的一次上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 识。在这部分知识里,涉及面很广,特别是涉及到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地主阶级中的两大派 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两大工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两大性质的企业封建性官僚企业和具 有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有对洋务派学习西方所产生影响的两大评价等等。所以内容很多,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块比较难处理的部分。 为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比如针对评价洋务运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 论赛: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么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 错了呢?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假如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朝官员,为了达到自救目的,你将会怎样做?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到教室,我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开始讲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比较复杂,经济术语多,专业性强,大家先大致浏览全文,找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有 哪些表现,进一步思考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有哪些,变动对中国产生了那些影 响等。 生:开始认真的看书,归纳学生的思维也在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序的运转着。前两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到最后谈到影响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高,争先恐后的谈着自己的看法, 特别是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时,我建议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师:进行归纳总结课堂气氛很活跃在总结时,我说:“不错,归纳的很好。” 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啊。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使洋务运动走向失败, 而甲午战争的惨败就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破产,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 道路。 生:正要进行分组讨论时,一个学生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老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 么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呢?” 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哗的也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都在小声嘀咕:就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有点突然,因为这个知识点涉及到必修一的一部分内容,而且也不是今天讲 课的重点,怎么办?说实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做充分的备课和思考,但看到学生的热情很高,好像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再继续下面的问题了。我呢,当然不能扫了学生的兴,而且掌握了这一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特别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而且联系现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什么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 理经验,在学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学,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是如何崛起的,从 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等等。 想到这儿,我的思路也打开了,于是我对学生说:“那我们先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们个个表情严肃,90以后出生的孩子已经不懂得民族的屈辱了,他们想的,做的, 1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看透教材(史实)+理论(理论背景)、认识教材和理解教材 参考书目: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叶小兵《历史教育学》 杜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教师指导学生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分类: 一是:呈现方式或者载体划分(物化材料) 1、文字类: ?教科书(常用的基本的历史教材)、 ?教辅用书(讲义、教师用书、练习册、地图册、绘图册、学 习指导书、习题集)、 ?历史文献资料(官私档案、家谱、方志、正史、日记、报刊、 碑刻)、 ?历史著作及读物(故事、小说、论文、专著、剧本等历史题 材的文学作品)。 2、电子音像类:图片、图表、地图、录像、录音、影视、计算机软件 3、实物类:文物、模型 二是:使用状况/重视程度基本教材(常规教材)、辅助材料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呈现资料(信息载体)、解释资料、启发刺激思维的工具、帮助学生从历史求证现实,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范围 推荐读物: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从教学论、课题论的角度: ?是历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 ?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凭借、 ?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 历史教材的编写 与史学著作的区别:适用对象的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取材标准不同(选材取材依据课程标准)、编著类别不同(编为主)、内容呈现方式不同(教科书对史学专著的转化方式、较为简单易懂,史著为引人新材料、专业知识)

编写的制约因素:符合国家立场、受制于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受制于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发展水平、从传统“教本”转到“学本”、挑选一些基础的,学生需要了解又能掌握的历史知识 编写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取向: 原则: 科学性原则(客观真实、符合事实、真实可靠、非史学家少用、多用 权威大家公认的、图片视频选取要著名出处) 教育性原则(具有教育意义、哲学意义、体现主流意识、符合教育客 观规律(掌握学生思维规律)) 基础性原则(基本史实需要学生掌握了解、面大不是专题知识、建立 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 结构性原则(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的讲解、并非专业化展示) 可读性原则(利于学生理解、难度与容量适当,难度适中) 适用性原则(可接受性高、章节之间、课与课之间尽量均衡) 内容取向: ●教师取向:一般选择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勾勒基本的知识框架, 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备课方便,如人教版教材。 ●学生取向:史料与图文并茂,以学生为主(人民版、岳麓版) ●知识灌输取向:选择历史认识的已有成果。 ●能力培养取向:选择典型的历史事实的陈述及原始资料(选择与 学生直接经验比较接近的直现性强的,具体历史细节编入教科书。 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体例是指教科书的编撰架构和组织样式,现今主要有章节 体、课题体、专题体。 1.章节体:把历史划分为各个不同时代为章,再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划分为 几个节来阐述历史既有横向,也有纵向。优点:阶段性与全面性的结合,且主次有别。劣势:割裂了一时段内史实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考察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形式教呆板。如1904,夏曾佑《中学历史教科书》。 2.课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初中历史教科书。以课为单位,按照历史 发展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现象为纲目,每课讲授一课时。优点:每课一主题,内容集中,层次简单,好教好学较为自由,发展空间大。缺点:阶段性不明,历史现象主次不分明。 3.专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在书中设置若干专题进行 编写。优点:为师生教学的创造性留下空间,师生可以就某个专题深入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精心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三是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充分发展,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