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悖论逻辑原理
生活中简单悖论的例子
生活中简单悖论的例子
悖论是指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的事物或观点。
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悖论,下面是一些例子:1.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悖论:这个悖论源于一个寓
言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之间的赛跑。
兔子开始跑得很快,但
是因为他太自信了,所以在半路上停下来休息。
乌龟则一直缓慢地前进,
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中的悖论在于,兔子明明比乌龟跑得快,但是
因为他的自信心和骄傲导致他输掉了比赛。
2.“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悖论:这个悖论源于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即鸡和蛋哪一个先存在。
如果我们认
为鸡先存在,那么鸡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我们认为蛋先存在,那么蛋是
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时间和因果
关系的问题。
3.“谎言和真话”悖论:这个悖论源于一个经典的逻辑问题,即如果一个人说“我现在说的是谎言”,那么他是在说真话还是谎言呢?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他说的是谎言,这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他说的是
谎言,那么他说的是真话,这也是一个悖论。
4.“自指悖论”:这个悖论
源于一个自指的语句,即“这个语句是假的”。
如果这个语句是真的,那
么它所说的就是假的,这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这个语句是假的,那么它所
说的就是真的,这也是一个悖论。
这些悖论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涉及到
深刻的哲学和逻辑问题。
它们提醒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
和自相矛盾的可能性。
世界10个著名悖论
世界10个著名悖论1. 贝利森悖论(Bertrand's paradox):在概率论中,贝利森悖论指出,当从一个完美无缺的随机分布中选择一个数时,该数却不是随机的。
2. 博克斯悖论(Box paradox):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博克斯悖论指出,对于一个随机抽样样本,大多数情况下,样本均值将会接近总体均值;然而,对于一个随机选择的样本,样本均值却未必接近总体均值。
3. 赫拉克利特悖论(Heraclitus paradox):赫拉克利特悖论指出,尽管我们在同一个河流中无法踏进两次,但我们却可以认为它是同一个河流。
4. 旅行者悖论(The Paradox of the Traveler):旅行者悖论指出,在一个时间旅行的场景中,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并阻止了某个事件的发生,那么他将无法回到未来,因此也就无法阻止该事件的发生。
5. 孟德尔悖论(Mendel's paradox):孟德尔悖论指出,在遗传学中,某些基因特征在自然选择中并未得到保留,尽管这些特征为个体带来了优势。
6. 斯巴达克斯悖论(Spartacus paradox):斯巴达克斯悖论指出,当一个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想要自由时,整个群体可能会陷入更大的束缚。
7. 罗素悖论(Russell's paradox):罗素悖论是一个关于集合论的悖论,指出一个集合不能包含自身,但同时也不能排除自身。
8. 艾舍尔悖论(Escher's paradox):艾舍尔悖论指出,一些艾舍尔的作品中出现的视觉效果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例如无限迭代和不可能的构造。
9. 脑力劳动悖论(The Paradox of Work and Leisure):脑力劳动悖论指出,人们在追求更多的休闲和娱乐时间时,却发现自己更加忙碌和压力更大。
10. 尤金悖论(Eugene's Paradox):尤金悖论指出,当人们追求幸福时,往往反而会感到更加不满和不幸福。
十大经典悖论
十大经典悖论1. 赫拉克利特的悖论:你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个悖论源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它的水已经不是那条水,而你自己也不是那个人。
”这句话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不存在恒定不变的东西。
因此,即使你站在同一个地点,望着同一条河流流过,也永远无法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 色盲悖论: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颜色感知和我们自己的感知是否相同。
这个悖论源自于我们的视觉系统确是极其复杂和奇妙的,但人的眼睛只能看见有限的颜色,而有人可能看不见某些颜色或者已存在的颜色看得更加清晰。
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别人感知到的颜色和我们自己的感知是否相同,因为不同的颜色触发不同的神经反应。
3. 辛普森悖论:相反的结果,改变了数据的组合。
这个悖论源自数据分析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我们观察两组数据时,看似相反的趋势却可以被数据的不同组合方式所掩盖。
例如,拥有高学历的男性相对于拥有同样学历的女性而言获得更高的薪水,但是当我们将这两组数据组合时,我们发现女性比男性还要能够获得更高的薪水。
4. 俄狄浦斯悖论:我们的预测或努力可能会导致我们所想要避免的事情的发生。
这个悖论源自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的遭遇。
俄狄浦斯王通过占卜知道自己即将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母亲结婚,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他离开了他的家乡。
然而,在他的旅途中,他无意中杀死了一个人,并不知道该人是他父亲。
最终,他成功地解决了由此引起的谋杀案并娶了继妻。
5. 费马最后定理的悖论:一个数学悖论,宣传广泛,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和探索。
费马最后定理的悖论是一个数学困惑,该定理声称:$x^n+y^n=z^n$在$n$为整数,$x$、$y$、$z$之间没有公因数的情况下不可能成立,其中$n$的值应该大于2。
在3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数学家都试图证明它,但是直到1994年,一位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终于找到了一个解。
6. 伯努利悖论:即使它不太可能发生,某些事件仍然有可能发生。
经典的关于悖论的故事
经典的关于悖论的故事
1. 赫拉克利特的河流悖论:赫拉克利特认为,一个人永远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
他的理由是,河流是不断流动的,水流不断变化,所以每次踏入河流的时候都会有所不同。
这个悖论暗示了事物的变化性和不可捕捉性。
2. 修昔底德之箭悖论:修昔底德认为,假设一只箭静止不动,那么它每一刻都处于同一个位置,即静止。
然而,由于时间是连续的,箭的位置应该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观察箭都是在移动的,就像时间一样,箭的移动是连续的,这个矛盾构成了悖论。
3.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证明了一个数学公理系统内部的一些命题是无法被证明或证伪的。
这个定理暗示了数学的局限性和不完备性,即无法用一套完全的公理系统来解释所有的数学命题。
4. 石佛悖论:石佛悖论源于一个问题,如果一块石头被持续雕凿,直到变成一尊石佛,那么在哪一刻它从“石头”变成了“石佛”?因为持续的雕凿过程是逐渐的,没有明确的转折点。
这个悖论暗示了个体的边界和定义的模糊性。
5. 菲利普的盒子悖论:菲利普的盒子是描述一个盒子上面的标签与其内部的内容是否一致的问题。
盒子上的标签写着“这个盒子内有两个说谎的宝藏。
”如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那么盒子内应该没有宝藏,这样标签就是真实的。
然而,如果盒子内
真的有两个宝藏,那么标签就是错误的。
这个悖论暗示了信息的矛盾性和无法确定性。
数学史上十个有趣的悖论
数学史上十个有趣的悖论1. 赫拉克利特悖论:你永远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
因为河流的水流不断更替,所以你每次接触到的都是不同的水。
2. 亚里士多德悖论:有一只鸟,如果它每天吃一只虫子就会活下去,那么它连续吃两只虫子会发生什么?它会死亡,因为它每天只需要一只虫子来维持生命。
3. 形而上学悖论:如果一个人把一艘船的每一块木头一块一块地替换掉,那么到最后是否还是同一艘船呢?4. 希尔伯特问题的悖论:是否存在一个包含所有数学真理的最终公式列表?如果是,那么这个列表将包含说真话的几句话和谎言。
但如果它不能说出哪句话是真话,哪句话是谎言,那么这个列表就不完整。
5. 斯特芬兹悖论:如果你有一个无穷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无穷大的桶,里面装满了无穷多的球,但只有两种颜色:红和白。
你是否能用有限的步骤将球分成两堆,一堆红的,一堆白的?6. 孪生数悖论:对于任何一个素数,若将它加一或减一,它们之间的差值必定是二。
因此,两个素数之间一定有一个偶数。
7. 吉尔伯特-陶逊悖论:如果一个村庄中只有男人和小孩,那么这个村庄中一定存在一个人至少有红色头发吗?实际上是可以的,因为这个悖论只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抽象预测。
8. 无穷大悖论:如果你将自然数的所有数字分成偶数和奇数,你会发现奇数会比偶数多一些。
但是,当你将这些数字除以二,结果是每个数字都是整数,因此奇数和偶数应该在数量上相同。
9. 托勒密悖论:在托勒密的地球中心宇宙模型中,一颗星星的轨道被假定为匀速圆周运动。
这导致了一个悖论,因为我们观察到的星星的视差应该与其轨道的半径有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10. 蒙提霍尔悖论:你在面前有三个门,其中一个门后面是奖品,另两个门后面没有奖品。
你选择了一个门,然后主持人打开了另一个没有奖品的门。
你是否应该更改你的选择以提高你获得奖品的机会?是的,你应该更改你的选择,因为这将让你获得奖品的机会增加到2/3。
自然辩证法讲义-悖论 观察分析
第一讲悖论与科学发展一、什么是悖论悖论是英文paradox一词的意译。
从广义上说,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论点,都可以叫做悖论。
从狭义上说,悖论是从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两个相互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即p→﹁p或p∧﹁p)。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其特殊性表现在:1.悖论是相对于一定的背景知识而言;2.悖论是从某些公认的背景知识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3.悖论是指两个相互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即p→﹁p或p∧﹁p)。
下列方框内的语句即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语义学悖论的例子。
它完全符合上述悖论概念的三个要点。
在该悖论面前,经典逻辑历史上人们对悖论的称谓:难题(说慌者悖论)不可解命题悖论或二律背反(“悖论”在英文中还有一个词antinomy,这个词在哲学文献中又译为“二律背反”。
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把自己所发现的悖论称为“二律背反”(德文antinomie)。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由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组成,当人类运用作为知性固有的先天思维形式的范畴,试图去把握世界整体,即认识进入“理性”阶段时,必然陷入二律背反。
)怪圈(1979年,美国数学家霍夫斯塔德(D.R.Hofstadter)认为悖论就是一个“怪圈”(strange loop,又译为奇异的循环),它是由于“自我相关”而导致的。
这种怪圈不仅存在于数学和思维中,也存在于绘画和音乐中。
)生活和艺术中的怪圈;怪圈坏的效应:电话或收音机的噪音;怪圈好的效应:电视的屏幕。
科学中的怪圈。
数学上,罗素提出了罗素悖论:设A={X|X∈X},B={X|X不属于X},如果B∈A,则根据A 的定义,B∈B,反之亦然。
理发师悖论:给且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二、悖论对科学发展的影响1.一种重要的证伪手段从逻辑上讲,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满足相容性,当人们在该理论中发现了某个悖论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种相容性已遭到了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理论也就被证伪了。
落体悖论之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罗素悖论之于康托尔集合论就可以看着是这种证伪。
悖论知识点总结
悖论知识点总结什么是悖论?悖论是指在逻辑上或认知上出现自相矛盾的陈述或事物的现象。
悖论的存在常常引起人们的困惑和思考,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对事物的常规理解和推理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经典的悖论知识点,帮助读者理解悖论的本质和其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1. 费雷巴赫悖论费雷巴赫悖论是由德国数学家费雷巴赫于1894年提出的。
该悖论涉及到集合论中的自然数序列。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自然数分为两个集合:奇数集合和偶数集合。
费雷巴赫悖论的陈述是:任何一个自然数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
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然而,费雷巴赫悖论揭示了因为自然数是无限的,我们无法通过划分成两个集合来完全涵盖自然数。
2. 赫拉克利特悖论赫拉克利特悖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考。
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河流的悖论:同一个河流,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样的水中。
这是因为河流的水流不断变化,当我们第二次踏入时,水已经改变了。
这个悖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性,我们无法在同一瞬间体验到相同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
3. 俄塔哥斯悖论俄塔哥斯悖论是一个涉及到无限的悖论。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所有正整数的集合,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N。
现在,如果我们从N中移除所有能够被3整除的数,我们得到一个新的集合。
然而,这个新的集合也应该包含所有正整数,因为无限多的整数不能被3整除。
这个悖论揭示了无限性的复杂性和我们对其理解的限制。
4. 隐含矛盾悖论隐含矛盾悖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悖论类型,它涉及到陈述中的自相矛盾。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我说谎”。
如果这个陈述是真实的,那么我正在说谎,但这就意味着这个陈述事实上是假的。
相反,如果这个陈述是假的,那么我并没有说谎,因此这个陈述应该是真实的。
这种悖论揭示了逻辑上的矛盾和我们对真实与虚假的理解。
总结悖论是人类思维中的一个有趣现象,它们挑战了我们对事物的常规理解和推理方式。
费雷巴赫悖论展示了集合论中无限性的复杂性,赫拉克利特悖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性,俄塔哥斯悖论揭示了无限性的限制,而隐含矛盾悖论则揭示了逻辑上的矛盾。
十大烧脑悖论
十大烧脑悖论标题:十大烧脑悖论:挑战逻辑思维的迷局导语:悖论是一种令人困惑的思维迷局,常常挑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常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十个令人烧脑的悖论,希望能够激发您的思考和探索。
1. 赫拉克利特之箭:如果一支箭射向目标,那么在箭到达目标之前,它必须先到达一半的距离。
然而,在到达这一半距离之前,箭又必须先到达四分之一的距离。
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分割下去,那么箭是如何到达目标的呢?2. 赫拉克利特之河:赫拉克利特说:“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是因为河流不断流动,所以每次踏入的都是不同的水。
然而,我们又如何定义“同一条河流”呢?3. 莹格尔悖论: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则它不包含自身;如果一个集合不包含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则它包含自身。
这个悖论挑战了集合论的基本原理。
4. 贝利悖论: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个骗子,那么他说的是真话,他就不是骗子;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么他就是个骗子。
这个悖论使我们陷入了无法判断真假的困境。
5. 赫尔曼悖论:如果你有一个包含所有事物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必须包含一个不包含自身的事物。
然而,如果它不包含自身,那么它就不包含所有事物。
6. 无法停止的力量:如果一个不可阻挡的力量遇到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挑战了物理学中关于力量和运动的基本原理。
7. 贝尔曼悖论:当我们试图通过改变现实来实现某种目标时,我们可能会发现目标本身也在随之改变。
这个悖论揭示了我们对于目标和行动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8.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哥德尔证明了数学中存在一些命题无法被证明或证伪。
这意味着数学体系内部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问题,挑战了我们对于数学的完备性的认知。
9. 莱斯利悖论: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个骗子,那么他说的是真话,他就不是骗子;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么他就是个骗子。
这个悖论与贝利悖论类似,使我们陷入了无法判断真假的困境。
10. 费尔巴哈悖论: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神,那么他就不是神;如果他声称自己不是神,那么他就是神。
世界10个著名悖论
世界10个著名悖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哲学中,悖论是指逻辑上似乎矛盾或荒谬的命题或命题集合。
世界上存在许多著名的悖论,它们挑战着人类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
以下将介绍世界上十个著名的悖论,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神秘的哲学难题。
1. 赫拉克利特的悖论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和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悖论:“你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有点荒谬,因为我们通常认为河流是不变的。
但赫拉克利特认为,随着时间流逝,河流中的水始终在流动变化,所以每一刻都不同,因此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 动物乐园悖论动物乐园悖论是一种心理学悖论,描述了一个虚构的动物乐园,里面有两个笼子,一个有一只狮子,一个有一只老虎。
如果你告诉一个笼子里的动物说你要将它移到另一个笼子,它会咬你,但如果你告诉另一个笼子里的动物说你要将它移到另一个笼子,它会让你带走它。
这个悖论揭示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于已知的接受的心理差异。
3. 贝拉米悖论贝拉米悖论是一个关于不可能的事件序列的悖论。
如果有一个事件序列,按照某种规则无限延伸,那么这种序列要么会在某个时刻中断,或者会继续无限延伸。
贝拉米悖论揭示了人类对于无限和不可能的事物的理解上存在的困惑。
4. 费尔巴哈里悖论费尔巴哈里悖论描述了当一个人说自己是说真话时,他实际上在说谎。
这个悖论表明了人类在语言和真实之间存在的模糊性和混淆。
5. 罗素悖论罗素悖论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描述了一个人被称为“巴比伦码头负责人”的人,他负责所有不能自己负责的人的工作。
这个人是否应该负责自己的工作呢?如果他负责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不需要负责所有不能自己负责的人的工作;如果他不负责自己的工作,那他也不符合自己的规定。
这个悖论揭示了逻辑上的自指问题。
6. 阿奇里斯和乌龟的悖论阿奇里斯和乌龟的悖论是描述了一个虚构的竞赛,阿奇里斯和乌龟同时出发,但是在阿奇里斯追上乌龟之前,乌龟已经跑到了某个点,然后阿奇里斯再追上这个点之前,乌龟又跑到了另一个点,以此类推。
芝诺悖论PPT课件
狄多女王巧画地
威尔吉的罗马史诗中描绘了狄多女王的 故事:她是泰雅王的女儿,在她的兄弟杀害 了她的丈夫之后便逃亡非洲,在那里,她乞 求当地的土著雅布王赐给她一些土地。出于 对她请求的疑虑,雅布王问她希望得到多大 的土地。她回答说她所要求的只是一张键牛 皮所能围起来的地方。由于这似乎是一个很 微小的请求,所以雅布王痛快地答应了她的 要求。
解析:“有“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孕育万 物的状态,万物的生母,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 出来的。“无是没有的意思,代表天地还没有生成以 前的混沌状况,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道”理解 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源 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大道无言,大道无 际,它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使天地万物感受到了它的 存在和威力。
47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想象是人类最美丽的翅膀48大自然偏爱囿将一条具有固定长度的柔软细丝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封闭曲线将它轻轻地放在一个蒙有肥皂膜的铁框内
芝诺悖论
1、“二分说”悖论:运动是不可 能的一个物体从甲地到乙地,永远不能到达。 因为从甲地到乙地,首先要通过道路的一半, 但是要通过一半,必须通过一半的一半,即 道路的四分之一,要通过道路的四分之一, 必须通过八分之一。这样分下去,永无止境。 芝诺的结论是此物体根本不能开始运动,因 为它被道路的无限分割阻碍着。
2、“阿基里斯追鬼”悖论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让乌龟在 阿基里斯前100米处,与阿基里斯一同起跑,阿基里 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最初起跑时,阿基里斯与乌 龟的距离为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100米时,乌龟前 进了10米,这时阿基里斯与乌龟的距离为10米,当阿 基里斯跑完100米时,乌龟前进了1米,这时阿基里斯 与乌龟的距离为1米 …..,这样阿基里斯与乌龟的距离 渐次为100,10,1,0.1,0.01,…..按线段无限可分 理论,他们之间的距离永远不为零。因此善跑的阿基 里斯追不上乌龟。
悖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悖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悖论是指在一种推理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常常是逻辑上或者是语义上的矛盾。
悖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逻辑与语义的复杂性,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以及人类语言的限制等。
而解决悖论的方案则需要综合运用逻辑学、语义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
首先,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逻辑与语义的复杂性。
逻辑与语义是理解和推理的基础,但是它们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变得异常复杂,超出了人类思维能力的限制。
例如,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指出,在一个足够强大的形式系统中,总会存在无法通过推理证明的命题。
这种复杂性导致了一些悖论的出现,如“这句话是假的”这个著名的说谎悖论。
解决这类悖论的方案之一是采用更为复杂的逻辑体系,如模态逻辑或非典型逻辑。
这些逻辑体系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逻辑与语义情境,从而有效地解决悖论问题。
其次,悖论产生的原因还包括人类思维的局限性。
人类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我们有时候会在复杂的思维过程中犯错或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
例如,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提出的罗素悖论,即“一个集合不能包含自身”这一悖论,可以追溯到人类思维对集合这一概念的理解出现了错误。
为了解决这类由于人类思维局限性而产生的悖论,我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等工具,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和存储能力,来模拟和分析复杂的推理过程,从而避免人类思维的误判。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人类的认识水平和扩展思维边界来提高解决悖论的能力,例如通过学习哲学和逻辑学等相关学科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人类语言的限制也是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但是语言在表达复杂概念和思维过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著名的“巴伯悖论”是指一个说话者声称自己在说谎,这就导致了语句的自相矛盾。
解决这类悖论的方案之一是采用更为精确和明确的语言,例如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等。
这些语言体系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规范的表达方式,从而避免悖论的产生。
综上所述,悖论产生的原因包括逻辑与语义的复杂性、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以及人类语言的限制等。
经典悖论及其解法
经典悖论及其解法经典悖论是指在逻辑上似乎正确,但实际上却导致矛盾或荒谬的推理,常常出现在哲学、数学和物理学中。
下面列举十个经典悖论及其解法。
1. 赫拉克利特悖论:同一河流,我不能踏入两次。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使得河流的状态不断变化,所以每次进入的河流都是不同的。
2. 阿喀琉斯与乌龟悖论:阿喀琉斯追上乌龟需要无限次。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因为阿喀琉斯始终比乌龟快,所以只需要追上乌龟前面的一小段距离即可。
3. 矛盾悖论:这个陈述是假的。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这个陈述既不真也不假,因为它是自指陈述,类似于“这个句子不成立”。
4. 费马大定理悖论: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于复杂,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虽然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确实非常复杂,但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而且已有多个人独立证明了该定理。
5. 哈金斯悖论:如果这句话是错的,那么地球是方的。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这句话是自指陈述,无法判断它的真假,因为它所涉及的概念是无法定义的。
6. 巴贝奇悖论:这句话是一个谎言。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它就成了自相矛盾的陈述;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么它就成了真实的陈述,所以这句话既不真也不假。
7. 相对论悖论:双胞胎悖论。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因为时间在相对论中是相对的,所以当一个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时,他的时间会变慢,而他的双胞胎在地球上的时间则会继续流逝,因此双胞胎的年龄差异是可以解释的。
8. 猜想悖论:如果这个猜想是错的,那么这个证明是正确的。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如果证明是正确的,那么猜想也是正确的;如果猜想是错的,那么证明也是错的,所以这个悖论是无意义的。
9. 猜测悖论:我不能进行这个陈述的真伪判断。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这个陈述是自指陈述,无法判断它的真假,因为它所涉及的概念是无法定义的。
10. 猴子与香蕉悖论:猴子需要借助箱子才能拿到香蕉,但如果猴子拿了箱子,就无法拿到香蕉。
这个悖论的解法是,猴子可以先拿到香蕉,再把箱子推过来,这样就可以拿到香蕉了。
逻辑学中的谜题与悖论
逻辑学中的谜题与悖论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它旨在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思维过程中的逻辑性。
然而,在逻辑学中,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谜题和悖论,挑战着我们对于逻辑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的逻辑学谜题和悖论,带领读者一同进入逻辑的迷宫。
1. 赫拉克利特的悖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悖论”的思维实验。
他说:“你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
”这个命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引发了人们对于时间和变化的思考。
如果我们认为河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每一刻我们踏入的都是不同的河流;然而,如果我们认为河流是连续不断的,那么每一刻我们踏入的又是同一个河流。
这个悖论揭示了时间和变化的复杂性,挑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稳定性的认知。
2. 贝利的悖论数学家贝利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贝利的悖论”的悖论。
他说:“这句话是假的。
”这个命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陷入了自指的困境。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它就是假的;然而,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么它又是真的。
这个悖论揭示了自指命题的复杂性,挑战了我们对于命题真假的确定性。
3. 瑞塞尔的悖论哲学家瑞塞尔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瑞塞尔的悖论”的悖论。
他说:“这个村庄中的所有人都不为自己刮胡子。
”这个命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陷入了自指的困境。
如果这个命题是真的,那么至少有一个人不为自己刮胡子;然而,如果这个命题是假的,那么所有人都为自己刮胡子。
这个悖论揭示了自指命题的复杂性,挑战了我们对于命题真假的确定性。
4. 罗素悖论逻辑学家罗素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罗素悖论”的悖论。
他说:“在这个村庄中,只有那些不为自己刮胡子的人才为自己刮胡子。
”这个命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陷入了自指的困境。
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刮胡子,那么根据命题,他应该为自己刮胡子;然而,如果一个人为自己刮胡子,那么根据命题,他又不应该为自己刮胡子。
这个悖论揭示了自指命题的复杂性,挑战了我们对于命题真假的确定性。
逻辑学中的谜题和悖论是对我们思维的挑战,它们揭示了逻辑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悖论
世界上著名的十大悖论
1、鹰和鸽子悖论:即鹰能抓住鸽子,鸽子也能抓住鹰,结果导致它们都不能抓住对方。
大家被这个悖论困惑了很久,令人费解的地方在于可以任意假设一种情况,另一种情
况会自动发生变化。
2、肯德尔悖论:表明宇宙可能不存在,即如果宇宙是有限的,它就不可能存在。
它
把我们带到了即使宇宙存在,它也可能不存在的极端情况。
3、拯救悖论:表明上帝不可能同时既无法拯救每个人,又要拯救他们。
4、矛盾悖论:即每一个事实都可以被武断地断定是绝对的事实,但同时都可以被现
实反驳。
5、苏格拉底的等式悖论:即苏格拉底说“凡事都可以怀疑,即我们也可以怀疑‘凡
事都可以怀疑’本身”。
这也导致了一种矛盾,即“无法怀疑”。
6、文森特·萨缪尔斯的“羊”悖论:即文森特曾经说过:“一只羊在一棵树上安家,但它同时又不在那棵树上。
”,即它既在又不在。
7、两箭悖论:指宙斯关押了两个英雄,一个英雄只有一支箭,但另一个英雄拥有足
够的箭头来杀完两个人。
但另一个英雄的箭头会在被试图最终放出时耗尽。
8、亨利·奥斯特的傻瓜悖论:他曾向上帝求助,祈求做一个傻傻的人,可以然而,
就算如此,上帝仍然不会给他一个真正的傻傻的答案,因为他无法区分真正的傻瓜和一个
假装傻瓜的人。
9、庞贝悖论:表明对于所有的可能性,它们既能被支持,又能证明自己是不可能的,因此它们都证明自己都是可能的,这又引出了深思熟虑的悖论。
10、假舌悖论:指西方神话中的假舌的悖论,即它既能说真话又能说假话。
所以,它
既具备说真话的能力,又具备说假话的能力,令人费解。
“不悖论”与“悖论”的关系
张无说谈“宇宙悖论原理”:“不悖论”与“悖论”的关系宇宙之中,只要有一把锁,就一定有一把钥匙。
大自然同时写就了“不悖论原理”与“悖论原理”两本书。
人类的现实生存只需要读懂第一本,想要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宇宙事物全面关系属性需要同时读懂这两本书。
宇宙事物究竟是“悖论”的,还是“不悖论”的?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哲学的两大对立命题。
以自然逻辑关系看,一个正方的不悖论,与另一个反方的不悖论,就必然叠加形成悖论关系。
因此说,任何“不悖论”都是“悖论”关系之中的一个单独构件。
换一个问题:“不悖论”能否包含“悖论”,或者“悖论”能否包含“不悖论”?不言自明,悖论关系可以包含所有的“不悖论”关系;反过来,单一的“不悖论”却不能够包含和解释宇宙事物拥有的各种悖论关系。
因此“悖论”是宇宙事物本身关系属性的全面准确概括。
哲学思辨告诉我们:“不悖论”与“悖论”是宇宙事物本身的“一体两面”“一体二相”关系属性,两者是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不可分离的。
这是因为宇宙事物本身皆是“既不矛盾又矛盾”的,是“矛盾即不矛盾,不矛盾即矛盾”的。
这是宇宙事物关系属性的根本规定。
“不悖论”不是褒义词,“悖论”也不是贬义词,两者只是事物存在关系状态的描述用语。
“悖论”必须以“不悖论”为基本构件才能建立;反之,“不悖论”必须以“悖论”才能相对成立;两者是事物本身“一体两面”“一体二相”“呈现与背景”的天然关系。
看上去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悖论”的,而我们的总体性观察认识却是“悖论”的。
这就是“悖论与不悖论”复合叠加的“总体性悖论”。
进一步问:总体性宇宙本身究竟是“有悖论”的,还是“无悖论”的?不同的观察认识角度,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无悖论的宇宙展现出了一切悖论,反之,悖论的宇宙化解掉了一切不悖论”。
宇宙本身是“悖论”的,只是人类在“无悖论”的生活着。
或者说,宇宙本身是“无悖论”的,只是人们在“悖论”的认识着。
“哪里有什么悖论与不悖论”,宇宙根本不需要人为的描述。
乌鸦悖论-详解
乌鸦悖论-详解乌鸦悖论,也叫做亨佩尔的乌鸦、亨佩尔悖论、确证悖论、亨普尔悖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德国逻辑学家卡尔·古斯塔夫·亨佩尔(Carl Gustav Hempel)为了说明归纳法违反直觉而提出的一个悖论。
目录• 1 什么是乌鸦悖论• 2 乌鸦悖论的提出• 3 乌鸦悖论的解决提议• 4 参考文献• 5 相关条目什么是乌鸦悖论几千年以来,无数人观察了许多事务,比如地心引力法则,人们趋于相信其极可能是真理。
这种类型的推理可以总结成“归纳法原理”:如果实例X 被观察到和论断 T 相符合,那么论断 T 正确的概率增加。
亨佩尔给出了归纳法原理的一个例子:“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论断。
我们可以出去观察成千上万只乌鸦,然后发现他们都是黑的。
在每一次观察之后,我们对“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信任度会逐渐提高。
归纳法原理在这里看起来合理的。
[1]现在问题出现了。
“所有乌鸦都是黑的” 的论断在逻辑上和“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等价。
如果我们观察到一只红苹果,它不是黑的,也不是乌鸦,那么这次观察必会增加我们对“所有不是黑的东西不是乌鸦”的信任度,因此更加确信“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这个问题被总结成:•我从未见过紫牛,I never saw a purple cow•但若我见到一头,But if I were to see one•乌鸦皆黑的概率,Would the probability ravens are black•更加可能是一么?Have a better chance to be one?(改写自吉利特·伯吉斯(Gelett Burgess)的诗)乌鸦悖论的提出乌鸦悖论又叫做确证悖论,是一个有关科学中的普遍性见解的确证或支持的难题。
为正确理解这个难题,首先需要明白三个概念,即证明、确证和否证。
我们所说的证明具有最终的含义。
证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理论证明,一种是经验证明。
一个特殊的结论如果能够从一个尚未发现问题的普遍性见解中推导出来,我们就说这个特殊的结论得到了理论证明。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举例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举例悖论是指两个看似正确的观点互相矛盾,无法统一。
下面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悖论:1.巴塞尔悖论巴塞尔悖论源于一组数学中的数列,其中每一个数字的平方加起来会得到一组新的数列。
这个悖论的矛盾在于,新的数列的值不趋于无穷大,而是趋向于一个固定的数。
2.劝降悖论劝降悖论是指,如果您想说服某人放弃一个观点或做法,您需要首先让该人明白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但是这将使这个人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
3.月球悖论月球悖论是指,如果一张大月正好在半空中出现,那么此时的月亮一定和地球表面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在月亮以其他角度出现的情况下,它的大小并不是一样的。
这个悖论的矛盾在于,月亮的大小看起来似乎是变化的。
4.艾佛森悖论艾佛森悖论来源于篮球比赛中的一个大事件,在这个事件中,艾佛森被问及他是如何能够跳过高个子球员扣篮。
他回答说:“我只是跳得比他们高而已。
”这个回答看似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它的矛盾在于,高大的球员显然比矮小的球员更有跳跃能力。
5.货车悖论货车悖论是指,在一条车道上行驶的货车与一辆汽车相撞时,货车远不如汽车安全。
然而,如果同样的货车与一架飞机发生碰撞,货车却更为安全。
这个悖论存在的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时速越快对货车越有利。
6.莫比乌斯带莫比乌斯带是一种数学模型,它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就是将该环面的内侧与外侧一起描绘出来,你会发现演练出来的模型的外侧与内侧其实是连续的一条线,没有连接点。
这个矛盾表明,有时候直觉和证明之间的差别可能是巨大的。
总之,悖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准确地理解悖论、掌握其背后的逻辑结构,对我们学习和思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自然的因果原理
大自然的因果原理大自然的因果原理指的是自然界中一切现象和事件都具有因果关系,即一切事件都有其原因,而原因又会引发相应的结果。
这一原理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践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在自然界中,因果关系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宇宙中的星体运动、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还是生物进化的过程,都遵循着因果关系。
例如,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而星星的自转和公转是由引力相互作用引起的。
生物进化中的变异和选择,也是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大自然的因果原理不仅适用于宏观世界,也适用于微观领域。
在微观领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因果关系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物体的运动是由施加在物体上的作用力引起的,而热传导是由温度差引起的。
这些微观因果关系和宏观因果关系一起构成了自然界的复杂网络。
在自然界的因果关系中,有些是直接的关系,而有些则是间接的关系。
直接的关系是指结果直接由某个原因引起,例如火焰的产生是由燃烧引起的。
而间接的关系则是指结果由多个原因共同作用引起,例如大气环流和地球自转共同造成了气候变化。
此外,大自然的因果原理还体现了循环性和连续性。
循环性是指一些事件在时间上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例如四季交替、水循环等。
连续性是指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连续的,没有断层或间断。
例如,植物的生长是由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连续的过程组成的。
大自然的因果原理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因果关系,才能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自然现象,并能预测和控制自然界的变化。
在农业、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因果关系的探索和应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大自然的因果原理是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一切自然现象和事件都有其原因和结果,而这些因果关系又构成了自然界的复杂网络和秩序。
了解和应用因果关系,不仅可以推动科学研究和发展,也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大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悖论逻辑原理大自然的悖论逻辑原理——解读《宇宙悖论原理》张无说(摘要)宇宙事物的本质关系属性同时具备“不矛盾”和“矛盾”的双重性质,因此形成了一切事物“既不矛盾又矛盾”的自相矛盾的关系属性,并且产生出逻辑法则本身“不矛盾律”与(全新的)“矛盾对立律”之间“既对立冲突却又和谐共存”的自相矛盾关系,这就是“逻辑法则体系悖论”(“悖论逻辑法则体系”),由此成为了“宇宙悖论原理”。
这一原理是宇宙事物的根本归依和出处,具有基础认识论的普遍意义。
文中还介绍了相互矛盾、自相矛盾、悖论定义等等。
【关键词】不矛盾;矛盾;相互矛盾;自相矛盾;悖论;逻辑法则体系悖论一、不矛盾与矛盾这个世界的逻辑关系有两个极端的立项:不矛盾与矛盾。
在大自然中,一个正方的“不矛盾”,与另外一个反方的“不矛盾”,两者之间就会自然地形成“矛盾”关系。
可以说,一切矛盾关系的形成皆是如此的!传统上,人类采用了形式逻辑“三大定律”来定义和解释“不矛盾”。
“不矛盾律”的公式A≠B(A就是A,B就是B)。
另外还有“同一律”A=A,“排中律”A 或者非A,表达的意思也基本是一致的。
这里有一件值得特别注意的事情,前人并没有给出“矛盾对立律”及其公式。
在此,《宇宙悖论原理》给出了全新的“矛盾对立律”及其公式(详细阐释参见原书)。
值得注意,矛盾对立关系天然地具有两种形式:相互矛盾,自相矛盾。
相互矛盾是指相反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自相矛盾是指同一事物自身的矛盾。
因此,“矛盾对立律”包括了“相互矛盾律”和“自相矛盾律”两种形式。
1、“相互矛盾律”:A∧B。
A对称于B,或有A必有B(注:符号“∧”代表对称、并列、对立的意思)。
比如:有正就有反。
有黑就有白。
有大就有小。
有矛就有盾。
2、“自相矛盾律”:A=B。
A即B,或“既A既B”。
比如:人既是物质的同时又是精神的。
量子既是波同时又是粒子。
依据“矛盾对立律”,还衍生出了“不同一律”、“不排中律”。
“不同一律”A≠A。
比如:物质是指无机物同时也是指有机物。
人是指男人同时也是指女人。
“不排中律”A又非A。
比如:方向既有上又有下。
温度既有冷又有热。
自然界既有生物又有非生物。
请注意,以上“矛盾对立律”、“不同一律”、“不排中律”是与传统形式逻辑“三大定律”相反对立的逻辑定律。
二、宇宙逻辑新的“三大基本定律”事物的“不矛盾”状态其实也拥有两种形式:不自相矛盾,不相互矛盾。
但可以采用同一条逻辑定律公式A≠B来进行表述。
因此,针对宇宙事物的不矛盾形式和矛盾关系的逻辑定律表述公式可以简化为三条:不矛盾律A≠B。
相互矛盾律A∧B。
自相矛盾律A=B。
依据这“三大基本定律”,我们就可以认识清楚任何一个事物自身独立存在时的不矛盾状态,同时可以认识清楚不同事物之间,或者同一事物本身天然拥有的矛盾对立关系,进一步还可以认识清楚任一事物自身同时具备的不矛盾和矛盾的双重本质属性。
三、宇宙事物的“第一矛盾”关系从前,传统的形式逻辑“三大定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我们的思维认识中建立起一个绝对确定、单一独立的“不矛盾”原点(事物)。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采用“不矛盾”的方式去确认自己身份的唯一性,以及清楚地去界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
但是,宇宙事物本身还天然地具备“矛盾”对立的属性和关系。
比如:量子既是波又是粒子。
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宇宙既是整体同一的也是万事万物局部对立的。
另外,还有正与反,黑与白,左与右,前与后,生与死等等矛盾对立关系。
因此说,“矛盾”也就像“不矛盾”一样,同样是无处不在的。
就这样,我们惊讶地发现“不矛盾”和“矛盾”两者是先天性同时并存的,是一在俱在、不可分离的。
它们彼此互为对方的参照系,形成了一方“呈现”出来的时候,另一方必然作为“背景”的紧密依存关系。
也就是说,“不矛盾”和“矛盾”(包括了相互矛盾和自相矛盾)是宇宙事物天然同时固有的关系属性,任何一个事物皆同时具备着这样的双重特征和本质关系属性!到此,宇宙事物基础的矛盾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传统上人们一般认为的“矛”与“盾”之间的对立冲突;而是首先可以将“不矛盾”作为矛,再将“矛盾”作为盾,由此形成“不矛盾与矛盾”的自相矛盾关系。
这就是宇宙事物本身最为基础、简单、本质的矛盾关系属性定位。
可以说,“不矛盾与矛盾的自相矛盾”关系,成为了普天之下的“第一矛盾”关系,这是所有其他矛盾关系的“祖宗”;因为一旦没有两个正与反相对的不矛盾,就根本不可能够建立起任何一对矛盾关系;反过来看,一对矛盾关系却正好可以拆解成为两个正与反的不矛盾。
这就为(完备化的)矛盾关系学说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附1 宇宙事物皆具有“既不矛盾、又矛盾”的双重特征“不矛盾与矛盾的自相矛盾”关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由于不矛盾属性是指宇宙事物天然具有的自身同一性、确定性、绝对性,而矛盾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天然具有的对立性、不确定性、相对性,这是两类根本上相反对立的关系属性;一旦它们同时出现在宇宙事物身上,就必然发生每一个事物自身“既不矛盾,又矛盾”的自相矛盾。
四、大自然神迹——逻辑法则体系悖论一旦我们将“不矛盾律”作为矛,将“矛盾对立律”作为盾,由此便可以形成“不矛盾律与矛盾对立律的自相矛盾”的逻辑法则体系关系。
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情!自然界中一切“不矛盾”与“矛盾”的自然现象,皆是由“不矛盾律”与“矛盾对立律”来定义和描述的。
这样两条逻辑定律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和一切事物的基本判断标尺,也是我们思维(和语言)的格式。
如今,一旦人们想要完备化地认识和定义宇宙中任一事物的全面本质关系属性时,“不矛盾律”和“矛盾对立律”所各自规定的相反对立属性就会同时并列地呈现出来;于是,任何一个事物的本质关系属性就必然成为“既是不矛盾律的,同时又是矛盾对立律的”!犹如一声晴空霹雳,这压根已经不再是人们数千年以来所看到的一般悖论现象了,而是自然逻辑法则体系本身先天性具备的自相矛盾的“悖论逻辑法则”关系结构。
这就是“宇宙悖论原理”的来源。
(注:什么是悖论?简单回答:悖论是“同一事物自身不可消解的自相矛盾”。
悖论其实是“自相矛盾”关系的一种代名词。
更多阐释参见原书。
)这种“逻辑法则体系悖论”也就是“悖论逻辑法则体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认识论意义。
由此,在我们的眼中,宇宙一切事物的本质关系属性同时具备了“不矛盾律和矛盾对立律”所赋予的双重特征。
这俨然成为了一项自然公理。
所谓公理就是直觉上显而易见的大自然本身的基本真理。
这必将重建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个世界和一切事物的方法论。
附1 “不矛盾律”与“矛盾对立律”交互融合、相互生发的天然关系“不矛盾律”可以正、反两用,首先可以由“不矛盾律”定义出一个正方事物,再由“不矛盾律”定义出另一个反方事物,两者之间就可以形成“矛盾对立”的关系。
正是这样,“不矛盾律”可以被视为“矛盾对立律”包含的正或者反的单独构件;反之,“矛盾对立律”也可以被视为“不矛盾律”的正反相合。
也就是说,“矛盾对立律”必然依赖于“不矛盾律”,“不矛盾律”一旦正、反两用就能构建起“矛盾对立律”。
同时,“不矛盾律”也可以由“矛盾对立律”来产生,一旦将“矛盾对立律”进行拆解,就可以得到两条相反对立的“不矛盾律”。
这是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神迹,“不矛盾律”与“矛盾对立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天然如此的,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无法割裂的。
这样的天然逻辑关系,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当我们说出“不矛盾”的话(做出“不矛盾”的事)时,就必然处在一个更大的“矛盾”范畴的正方或者反方的位置上;而当我们说出“矛盾”的话(做出“矛盾”的事)时,却必然会处在一个更大的“不矛盾”范畴之中。
人类的眼界怎样才能够做到“全观性”,这就是“师法大自然”的认识契机。
附2 悖论逻辑法则体系不矛盾律←二律背反→矛盾对立律↓悖论逻辑法则体系“悖论逻辑法则体系”这是人类观察认知中一个永远不可解开的“死结”,反过来看,正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宇宙事物真相的真正“钥匙”。
它的问世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只要我们人类单一地坚持以绝对同一性去看待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事物自身就必然会产生出悖论。
这将成为我们今后的一种认识基点。
五、简述宇宙“逻辑定律悖论集”非常神奇的是,宇宙“三大基本定律”(A≠B,A∧B,A=B)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种“三合一”“三位一体,一体三面”紧密不可分割的逻辑定律整体系统。
图5—1 “逻辑定律悖论集”结构图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可以得到任何一个事物当前自身同一的“不矛盾”状态(A≠B)的表述,同时可以得到不同的事物之间(包括同一事物自身的不同关系属性)处于“相互矛盾”状态(A ∧B)的表述,还可以得到同一事物自身的“自相矛盾”(A=B)的表述。
这是一种崭新的“既合作又对抗,既对抗又合作”“牢不可破”的自相矛盾的逻辑定律悖论群,也叫做“逻辑定律悖论集”。
日常中的每一个事物不被作为A,就可以作为B。
只有给出一个正方的事物(或者关系、属性),就一定会天然地存在着另一个反方事物(或者关系、属性),这是事物天生具备的“呈现”与“背景”关系,也是“二律背反”的硬性规定,就像“有正就有反,有前就有后,有冷就有热,有大就有小,有生就有灭,有是就有否,有矛就有盾……”所有关系一样。
任何一个事物(或者关系、属性)都必然先天性地拥有“呈现与背景”关系,这种“互为参照系”“相反相成”“一体两面”“一体二相”不可分割的自然存在关系总是成双成对同时出现的,从来没有例外。
“逻辑定律悖论集”可以经由一切A与B (A或者B)的事物(关系、属性)来建立,因此可以描述出任何一个事物本身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属性。
“逻辑定律悖论集”是一种“千变万化”的万能代入模型,是宇宙事物本身存在关系状态的真实描述,也是宇宙悖论原理的形式化表述。
六、人类已经发现的三种逻辑(一)不矛盾逻辑(确定性逻辑)其代表有传统经典的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等。
(二)矛盾逻辑(不确定性逻辑)其代表有阴阳太极思想、不二法门、二律背反、传统辩证逻辑、模糊逻辑等。
(三)“既不矛盾又矛盾,既矛盾又不矛盾”的自相矛盾逻辑其代表是“逻辑法则体系悖论”。
第三种逻辑完全包含和兼容了第一种、第二种逻辑,使之成为了自身中的单独构件。
(在此,若采用一句话来形容什么是宇宙悖论原理,那就是“不矛盾逻辑”与“矛盾逻辑”正反相合的自相矛盾的逻辑原理。
)第一种、第二种逻辑是典型的人择逻辑,是因为人类自古以来总是依据自身具体生存需求的“不矛盾性”(也包括“矛盾性”)而被确认的,第三种逻辑是大自然本身的完全化自相矛盾逻辑。
三种逻辑可以分别单独地使用,而真正的“觉悟者”则是“合盘托出,全体大用”的。
附1 超越这三种逻辑的认识境界叫做宇宙“总体性”的“等观察”,是所谓“开悟”的等证、等觉境界,相似于“上帝之眼”,也是“无为有为法,有为无为法”的根本大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