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教学案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8034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6.png)
《声乐基础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2. 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3. 声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4. 声乐演唱的心理准备5. 声乐演唱的姿势与呼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咬字清晰等。
3. 声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如何理解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示范。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优秀的声乐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声乐基础教材或相关书籍。
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麦克风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音乐厅。
4. 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格式:【第一章声乐的定义与分类】1.1 声乐的定义讲解声乐的概念,解释声乐演唱的特点和重要性。
1.2 声乐的分类介绍独唱、合唱、重唱等声乐形式,以及各种唱法的特点。
【第二章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2.1 气息控制讲解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教授呼吸方法和控制技巧。
2.2 音准把握讲解音准的概念,教授音准练习的方法和技巧。
2.3 咬字清晰讲解咬字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教授清晰发音的方法。
【第三章声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3.1 作品分析讲解如何分析声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情感表达。
3.2 作品欣赏聆听和分析优秀的声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章声乐演唱的心理准备】4.1 心理准备的重要性讲解心理准备对声乐演唱的影响,教授放松身心的方法。
4.2 舞台表现力讲解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展现自信和魅力。
【第五章声乐演唱的姿势与呼吸】5.1 正确姿势讲解正确的声乐演唱姿势,教授身体放松和姿势调整的方法。
5.2 呼吸技巧讲解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技巧。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f07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3.png)
声乐基础教案第一章:声乐简介1.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1.2 声乐的历史与发展1.3 声乐的基本要素1.4 声乐的学习方法与要求第二章:声乐基础知识2.1 音乐的节奏与拍子2.2 音符与音程2.3 音色与音域2.4 声乐的记谱法第三章:声乐技巧训练3.1 呼吸控制与支持3.2 发声器官的运用3.3 咬字与共鸣3.4 声乐的演唱姿势与发声状态第四章:声乐曲目与演唱4.1 声乐曲目的选择4.2 声乐演唱的表现手法4.3 声乐作品的分析与解读4.4 声乐的排练与演出第五章:声乐艺术与审美5.2 声乐审美的标准与范畴5.3 声乐作品的风格与流派5.4 声乐艺术的欣赏与评价第六章:声乐技巧进阶训练6.1 高级呼吸技巧6.2 音域扩展与音色变化6.3 装饰音与声乐技巧6.4 声乐技巧的综合运用第七章:声乐表演与舞台实践7.1 声乐表演的基本原则7.2 舞台礼仪与表演技巧7.3 声乐演唱的心理准备7.4 声乐演出的舞台实践与反馈第八章:声乐教学法8.1 声乐教学计划与大纲设计8.2 声乐教学方法与技巧8.3 声乐教学评估与反馈8.4 声乐教学案例分析第九章:声乐艺术与文化交流9.1 声乐艺术的国际交流9.2 声乐艺术与跨文化交流9.4 声乐艺术家的人文交流第十章:声乐的未来发展10.1 声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10.2 声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10.3 声乐艺术的市场化与产业化10.4 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声乐基础知识补充说明:音符与音程是音乐的基础元素,需要学生掌握各种音符和音程的定义及应用。
音色与音域是声乐中的重要概念,需要学生了解并能够区分不同的音色和音域。
二、声乐技巧训练补充说明:呼吸控制与支持是声乐演唱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支撑技巧。
发声器官的运用包括声带的振动、共鸣的使用等,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
三、声乐曲目与演唱补充说明:选择适合自己音色和音域的声乐曲目至关重要,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
《声乐基础》上学期教案
![《声乐基础》上学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0f3255f0e7cd1842536c6.png)
《声乐基础》上学期教案
第一章:歌唱的发声原理(1-4周)
第二章歌唱的呼吸训练(5-8)周
第三章歌唱的共鸣训练(9-12)周
第四章歌唱的语言训练(13-14)周
第五章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15-16)周
第六章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声乐基础》教案上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达到发声、气息﹑共鸣的协调统一;具备一定的歌唱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合格人才。
教学内容:声乐发声原理;发声技巧;作品分析:作品表达
教学要求:
理论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歌唱发声的生理原理,了解歌唱器官,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
技术要求:
1.对气息和声音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进一步稳定歌唱状态,并做到上下声区基本统一。
3.要求吐字清楚、准确。
4.有基本独立分析处理和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演唱较为完整、生
动。
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五讲歌唱训练
![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五讲歌唱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5543dac31b765ce0408141e.png)
第五讲歌唱训练周次:5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歌唱声部的划分、嗓音属性和歌唱训练的过程,认识青少年嗓音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练嗓、护嗓。
教学重点与难点:1、嗓音的分类、2、声部的划分。
3、嗓音的训练过程。
4、青少年嗓音特点。
5、如何练嗓、护嗓。
教学手段与形式:采用大课形式,传统理论讲解为主,并运用多种声、像资料,形成能听能看,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设计:歌唱训练歌唱艺术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在于它是通过不同特色的嗓音的艺术表现。
歌唱者自身不同的嗓音性质,通过训练和发展就会形成不同的特色。
嗓音性质之所以不同,又是由于人们的生理条件不同。
每个人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及其共鸣腔体的调节状态都不同,所发出的声音音色、音量、音域及嗓音性能也就各有差异。
歌唱训练在发展音域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歌唱者都具有明显的声区差别,歌唱训练要达到上、下声区统一通畅,就必须认清自身嗓音的特点,在训练中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嗓音声区的划分是美声唱法嗓音训练的重要理论,但它对于艺术歌唱中各种唱法的技巧训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嗓音的分类由于每个歌唱者的特色所构成的不同的声音性质,特别是性别的不同,发声器官中声带和共鸣腔体的差别,从而导致了不同嗓音的产生。
从歌唱的整体发展和嗓音艺术表现的要求而言,我们可根据歌唱者的具体条件将嗓音进行分别归类。
(一)划分声部的依据嗓音的分类首先是由于生理条件不同,但确定歌唱者的声部又不能简单地看生理条件,还需要仔细地观察歌唱者嗓音的音色、常用音域以及换声点的高、低等综合情况来划定。
1、音色指歌唱者声音的色彩。
由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宽窄,发声状态中共鸣腔体的形状以及管子的大小等差别,歌唱时发出的声音色彩就各不相同,由共鸣腔体产生的各种泛音是判断音色的关键。
音色在歌唱声音中表现为明亮、清脆、浑厚、灰暗、柔美等各种不同的色彩,是声部分类的主要依据。
2、音域音域是指歌唱者在自然状态下所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它是声部划分的重要因素。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16b4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5.png)
《声乐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
3. 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提高声乐表现力。
4. 学会阅读简谱,培养音乐素养。
5. 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声乐概述: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歌唱姿势与呼吸: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掌握胸腹式呼吸方法。
3. 发声器官: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及功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4. 音准与节奏:学习音准、节奏的基本知识,提高歌唱准确性。
5. 简谱阅读: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培养音乐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互动法: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教师总结指导。
5. 视听法:观看声乐表演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音响、钢琴等设备。
2. 视听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材:声乐基础教材、简谱阅读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进步情况。
2. 终结性评价:定期举行声乐演唱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他人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六、教学活动安排1. 声乐概述(第1周):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声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发声器官(第4-5周):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及功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4. 音准与节奏(第6-7周):学习音准、节奏的基本知识,提高歌唱准确性。
5. 简谱阅读(第8-9周):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培养音乐素养。
6. 发声练习(第10-11周):进行专门的发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歌曲学习与演唱(第12-14周):学习声乐曲目,进行集体演唱和个别表演。
8. 声乐比赛与总结(第15周):举行声乐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回顾。
《声乐基础》第三章歌唱的生命源泉 气息
![《声乐基础》第三章歌唱的生命源泉 气息](https://img.taocdn.com/s3/m/1fb52d1187c24028915fc359.png)
知识殿堂
胸腹联合呼吸
——歌唱呼吸的类型
吸气时胸腔扩大、膈肌下降、下腹部收紧。呼气 时,胸腔缩小,同时膈肌上提将气体挤压出体外。这 种呼吸方法伸缩性更强,它拥有可以操纵和支持声音 的能力,为气息均衡、平稳地呼出提供了条件。歌唱
的呼吸器官共同参与,气息受到多方控制,达成稳定
的气息格局,吸气速度快且深,气息存量大,同时在 横膈膜上也易于找到支点。
减弱,声带不能充分振动,造成声
音干白、呆滞;气息过多,摩擦冲 击声带,导致声音粗糙、不干净, 造成声带强负压。
“声”与“气”两者之间,无论谁处于上风,
都会影响到音准、音色的控制,同时会造成 声带疲劳,从而引发一些相关疾病。因此, 平衡两者的关系是我们要时刻牢记的。
知识殿堂
吸气不忘打开喉咙
——歌唱的起音与歌唱呼吸状态的关系
吹烛火、吹灰练习
有几种吹烛火、吹灰的方法:一是一口气 吹完所有角落的灰尘(烛火倒而不灭) ;二是 积聚力量一口气快速吹掉(吹灭)。体会腹部 的核心力量和腰周围的支撑感。
气(此时腹部上的书随着呼吸上下) ,身体舒
展打开(此时腹部隆起,腰部肌肉有向外扩张 的感觉) ,停留几秒后以“s”音缓缓吐出,胸廓 始终保持打开状态。 (吐气时慢慢收小腹,尽 量保持腹部书本的平衡状态,同时保持“s”音的 均衡)
成 因 分 析
唱歌小诊所
问: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纯净、音量小,伴有很重的气息声且着 “ 嘶嘶” 的杂音?
多选择窄母音“i”和单韵母“ü”进 行练习。先练习跳音,感受气息与 声音的对抗,再过渡到连音练习。 待窄元音练习熟练后,在共鸣腔打 开不变的状态下,打开喉咙和口腔 换作宽元音“a、u、o”开展练习;还
歌唱换气
科学把握换气时机 始终保持换气的正确部位 准确把握换气点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84aa1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0.png)
《声乐基础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情。
3. 训练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声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2. 声乐技巧的基本要素3. 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4. 声乐曲目的选择与练习5. 声乐表演的舞台表现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声乐演唱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声乐曲目,提高演唱技巧。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声乐演唱心得,相互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响设备、钢琴、谱架、乐谱等。
2. 教学课件:声乐基础知识、声乐曲目等。
3. 声乐教材:适合学生的声乐曲目。
五、教学进程:1. 课前热身: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声带。
2. 声乐基本概念讲解:介绍声乐的定义与分类。
3. 声乐技巧讲解:讲解声乐技巧的基本要素。
4. 声乐演唱技巧示范:教师示范声乐演唱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5. 声乐曲目练习:学生练习指定的声乐曲目。
6. 学生演唱展示:学生上台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8.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练习声乐曲目,巩固所学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提升。
2. 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声乐表演的舞台表现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声乐比赛或演出,提高舞台经验。
2. 邀请专业声乐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视野。
3.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音乐理论,提高综合素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声乐技巧的培养,避免单纯追求演唱效果。
4. 注意保护学生的声带,避免过度用力。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声乐知识,巩固记忆。
2. 练习指定声乐曲目,提高演唱技巧。
3. 观察身边的音乐表演,分析其声乐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声乐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表演方法,培养对声乐的兴趣和热情。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3a2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d.png)
《声乐基础教案》第一章:声乐概述1.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1.2 声乐艺术的特点与价值1.3 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与技巧1.4 声乐学习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声乐技巧2.1 呼吸控制2.2 发声器官的运用2.3 音准与音色2.4 声乐演唱的节奏与速度第三章:声乐曲目与演唱风格3.1 常见声乐曲目的分类与特点3.2 不同声乐演唱风格的诠释与表现3.3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3.4 声乐作品的分析与演唱技巧第四章:声乐表演与舞台实践4.1 声乐演唱的表演技巧与舞台礼仪4.2 声乐演唱的化妆与服饰搭配4.3 声乐演唱的心理素质与应对策略4.4 声乐比赛的报名与参赛准备第五章:声乐教学与评价5.1 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步骤5.2 声乐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3 声乐学生的评价与反馈5.4 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第六章:声乐演唱的咬字与吐字6.1 声乐演唱中的咬字技巧6.2 吐字的清晰与音乐性6.3 不同语言的声乐演唱咬字特点6.4 声乐演唱中的语言表达与情感传递第七章:声乐伴奏与合奏7.1 声乐伴奏的重要性与类型7.2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7.3 合奏中的声乐演唱与合作技巧7.4 声乐演唱中的独立性与团队精神第八章:声乐演唱的保健与养生8.1 声乐演唱中的身体保健8.2 嗓音保护与发声练习8.3 声乐演唱的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8.4 声乐演唱者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第九章:声乐演唱的跨文化交流9.1 声乐演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9.2 跨文化交流中的声乐演唱技巧9.3 声乐演唱的国际比赛与交流活动9.4 我国声乐演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第十章:声乐演唱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声乐演唱的传统与创新10.2 现代科技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10.3 声乐演唱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10.4 声乐演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声乐概述补充说明:详细阐述声乐艺术的特点,如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表演与技术的融合等。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e4e7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d.png)
《声乐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教授学生基本的发声技巧和咬字清晰度。
4. 使学生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概念:声乐的定义、声乐的种类和特点。
2. 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的方法和练习。
3. 发声技巧:声音的发出、共鸣和咬字清晰度的训练。
4. 简单歌曲演唱:学唱简单的歌曲,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本概念、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发声技巧和演唱歌曲,提高歌唱能力。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学生进行修正。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话筒、乐谱架等。
3. 教学材料:声乐基础知识教材、歌曲乐谱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演唱。
3. 学生能够运用发声技巧,咬字清晰地演唱歌曲。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1. 介绍声乐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强调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3. 教授呼吸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第二周: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声乐基本概念和歌唱姿势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发声技巧,包括声音的发出、共鸣和咬字清晰度的训练。
3. 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感受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第三周: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进行发声技巧的巩固练习。
2. 教授学生学唱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3.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周: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进行歌曲演唱的复习和提高。
2. 让学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总结课堂教学。
《声乐基础教案》word版
![《声乐基础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769af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c.png)
《声乐基础教案》word版第一章:声乐概述1.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讲解声乐的定义:声乐是指人们通过声音器官(主要是嗓子)发出的音乐表现形式。
介绍声乐的分类:分为抒情声乐、戏剧声乐、叙事声乐等。
1.2 声乐的基本要素音高:讲解音高的概念,如何区分音高。
音长:讲解音长的概念,如何控制音长。
音量:讲解音量的概念,如何控制音量。
音色:讲解音色的概念,如何区分音色。
第二章:声乐技巧2.1 呼吸控制讲解正确呼吸的方法:胸腹联合呼吸法。
练习控制呼吸的技巧:数数练习、音阶练习。
2.2 发声器官讲解喉部结构:声带、喉头、甲状软骨等。
讲解口腔、鼻腔、咽腔等共鸣腔体的作用。
2.3 咬字与吐字讲解清晰发音的重要性。
练习咬字与吐字的技巧:口型、舌位、发音方法等。
第三章:声乐表演3.1 声乐表演的基本原则讲解表演时的情感表达:真挚、自然、适度。
讲解表演时的姿态与表情:端庄、大方、生动。
3.2 声乐作品的演绎分析声乐作品的特点与风格。
讲解如何正确处理声乐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等。
3.3 声乐舞台实践讲解舞台表演的注意事项:舞台礼仪、舞台动作、舞台互动等。
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实践:分组演唱、角色扮演等。
第四章:声乐曲目学习4.1 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的曲目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选择合适的声乐作品。
分析不同嗓音类型的代表作品:抒情、戏剧、抒情兼戏剧等。
4.2 学习声乐曲目讲解声乐曲目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
分析声乐曲目的演唱技巧:音域、音色、情感等。
4.3 声乐曲目的练习与演唱组织学生学习曲目:逐句教唱、分组练习等。
安排学生进行曲目演唱:个人演唱、集体演唱等。
第五章:声乐比赛与演出5.1 声乐比赛的特点与准备讲解声乐比赛的要求与评分标准。
分析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曲目选择、排练、心理调整等。
5.2 声乐演出的组织与实施讲解声乐演出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分析演出中的舞台表现与互动:与其他演员、与观众等。
5.3 声乐比赛与演出的总结与反思讲解比赛与演出后的总结与反思的重要性。
《声乐基础》说课稿
![《声乐基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82ca19ebb4cf7ec4afed07c.png)
1.教学的基本要求:复杂的儿童歌曲、艺术歌曲和练声曲的掌握,不同的曲风的表现力。
2.教学具体内容:开闭口音配合的六度,八度跳音练习,八度连音练习等练声曲,讲授更多儿童歌曲与艺术歌曲的风格与把握过程。儿童歌曲参考:《我们多么幸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小小的我》《歌唱二小放牛郎》《雨花石》《太阳出来喜洋洋》《铃儿响叮当》《我们美丽的祖国》《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幸福在哪里》《茉莉花》《雪绒花》《友谊地久天长》等;艺术歌曲参考:《小河淌水》《牧羊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共和国之恋》《桑塔露琪亚》《春天年年到人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鳟鱼》《多年以前》等。
《声乐基础》说课稿
———————————————————————————————— 作者:
———————————————————————————————— 日期: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基础》说课稿
临沂职业学院文法系 李宗芝
总述:说课内容总共分为七大部分,分别为:课程设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课程特色与建设目标
(三)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我们根据“歌唱技巧训练,由易到难;声乐教学能力训练,由弱到强;素质教育,由浅入深”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
我们以艺术歌曲演唱和培养幼儿歌曲律动表演能力为主线,通过校内外实践场所训练,多元化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演唱与表演技巧,融教、学、演于一体,理论与实践合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优点是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同时存在的不足有音乐综合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同时文化水平较低、结构单一。为此我们要加强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文化素养使其建立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df5b5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5.png)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实践学时:16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发声类的基础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声乐发声及演唱的技巧。
通过教学,让学生逐步了解和初步掌握说话与演唱之间的有机联系。
最终做到能够让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最终能够胜任毕业汇报演出等场合的舞台演唱。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声乐及基本特征,通过各种练习及发声训练能初步放松声音,自然地进行发声演唱。
通过研究,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及用嗓方法,能掌握声乐发声中基本气息与位置的运用,从而在演唱中自如地表现声音。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舞台演唱和理论实践经验,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和表现力。
课程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
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对声音好坏有一定分辨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正确表现歌曲的能力。
对歌唱的把握准确,以情带声,声请并茂。
3.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唱歌的兴趣。
4.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独立演唱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授课。
课堂上将围绕声乐基础的相关理论进行集中讲授,同时将结合一系列典型的声乐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发声技巧。
该课程主要用到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采用讲授、演示与实践相结合。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1页,共8页本课程分为两种课堂形式:1、声乐大课在声乐大课中,通过声乐理论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发声原理等等声乐基础理论;通过发声训练和歌唱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发声技能,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等,用较正确的方法演唱初级程度的声乐作品。
《声乐基础》第二章歌唱的先决条件乐器
![《声乐基础》第二章歌唱的先决条件乐器](https://img.taocdn.com/s3/m/4da31bc45ef7ba0d4a733b5e.png)
激动情绪之下进行艺术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它既是一种物质的运动,也是一种心理
活动。 歌唱是由人体发声器官所发出的声调而形成的音乐,更是由人声与语言共同构成 的一种表现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这种音乐表演艺术,是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
,通过动听的歌声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其思想感情。
知识殿堂
重 点 难 点
了解“铸造” 歌唱“乐器” 的各个器官的 作用并合理运 用到发声中。
体会歌唱 声音通道
的形成。
话题导入
如果我们把歌唱发声比喻成汽车行驶,那么我们歌唱的 嗓音就是“汽车” , “汽车”受控制且有目的地畅行便是我 们在歌唱中所要努力的方向。汽车之所以能够正常行驶,必须 要有宽阔的马路、充足的油量、完善的发动机以及技术娴熟的
度的平衡。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优质的录音设备录下自己的声音
来进行辨别、调整。
歌唱小诊所
问:在歌唱中声音直白、无感情且容易咽干舌燥。
通常我们提到要努力打开腔体,大多数人就会将其定义为努力张大嘴巴即可, 殊不知,喉咙和牙关的打开才是关键。口型夸张化往往会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导致 口腔深处即咽喉腔难以打开,发声时就会迫使咽喉肌肉发力,违背了自然发声状态 ,久之则会出现“咽干舌燥”的现象。理想的口腔打开状态要求咽喉积极张开,在保 持正确口型的基础上,嘴巴适当打开。如在中低声区如果口型过于夸张就会使声音 显得空洞、松散、直白,没有光泽,而在高声区,若牙关紧闭,气息便无法畅通送 出,声音便“卡”在喉咙里。
知识殿堂
语言器官
——歌唱“乐器”的构造及机能
声乐乐器与其他乐器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人声具有语言器官。语言器官又称咬字、吐 字器官,包括唇、齿、舌、牙、喉等。声带发出的声音要经由语言器官形成不同的元音 和子音,以此形成语言。 语言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 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元音和子音。语言是歌 唱的灵魂,歌唱中的语言要夸张,所以我 们在歌唱的学习训练中要充分地掌握语言 的发音特点,了解每一个语言器官的构造 和作用,熟悉其与发声器官之间的联系, 使得我们的歌唱能够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声乐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声乐基础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967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乐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知识: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和声等。
2. 声乐技巧: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3. 声乐作品欣赏与演唱:中外经典歌曲、民族歌曲、儿童歌曲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声乐作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经典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声乐基础知识。
2. 讲解声乐基本知识:讲解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和声等概念,结合实际进行示范。
3. 声乐技巧训练:教授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技巧,并进行针对性练习。
4. 声乐作品欣赏与演唱:欣赏中外经典歌曲、民族歌曲、儿童歌曲等,让学生学会演唱。
5.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声乐作品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心得,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声乐技巧、演唱等方面的进步。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声乐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声乐作品:中外经典歌曲、民族歌曲、儿童歌曲等。
七、教学时间本课程共分为12周,每周2课时,共计24课时。
八、教学效果预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声乐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7476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7.png)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导言:声乐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表达和演绎,能够打动人心。
声乐基础课程是培养声乐学习者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声乐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并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声乐基础,为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习者对声乐技巧和表现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习者的声乐基本功,包括正确的呼吸、发声、音准、节奏掌握等。
3. 培养学习者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程、调式、音阶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4. 提高学习者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演绎能力,使其能够在舞台上自信地表现。
5. 培养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合唱和合唱团体演唱等活动加强他们的音乐社交技巧。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声乐技巧训练a. 呼吸技巧:通过正确的腹式呼吸和控制呼气流量的练习,培养学习者的呼吸支持能力。
b. 发声技巧: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声带的运用、共鸣的调整等,使学习者能够产生清晰、富有表现力的声音。
c. 音准和节奏训练:通过唱准音、跟随节奏的练习,提高学习者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d. 声音调整和修饰技巧:教授声音的调整和修饰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目要求进行声音的塑造和装饰。
e. 声乐健康保护:教育学习者声音的健康保护方法,包括适当的暖身和放松练习,以及注意嗓子的保护。
2. 音乐理论知识a. 音程和调式:介绍音程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常见调式的特点和应用。
b. 音阶和音高:讲解音阶的构成和音高的概念,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c. 音乐符号和记谱法:教授音乐符号的含义和记谱法,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读谱和演奏。
d. 乐曲分析:引导学习者进行乐曲的分析,了解乐曲结构和曲式,并掌握分析乐曲的基本方法。
3. 音乐表达和艺术演绎a. 演唱技巧和表现力:指导学习者在演唱过程中运用正确的表情、姿势和动作,增强艺术表达力。
b. 曲目学习和演练: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并进行学习和演唱训练,提高他们对不同曲风和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绎能力。
《声乐课教案》word版
![《声乐课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2d0a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f.png)
《声乐课教案》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声乐课课程性质:综合性艺术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掌握声乐的基本技巧,提高声乐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对象:高中阶段学生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声乐基础知识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2. 声乐演唱的基本要素3. 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4. 声乐的呼吸与共鸣第二章:声乐演唱技巧1. 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2. 发声原理与发声方法3. 音准与节奏的掌握4. 咬字与吐字技巧第三章:声乐曲目与演唱风格1. 声乐曲目的分类与特点2. 不同声乐流派的演唱风格3. 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4. 外国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第四章:声乐表演与舞台实践1. 声乐表演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舞台礼仪与表演技巧3. 声乐演出的组织与筹备4. 声乐比赛与选拔活动第五章:声乐教学法与实践1. 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声乐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 声乐辅导与评价4. 声乐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础知识,传授声乐演唱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演唱,直观展示声乐演唱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声乐演唱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声乐教学案例,讨论声乐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 终结性评价:学期末进行声乐演唱考核,评价学生声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声乐基础知识教材、声乐演唱技巧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投影仪等。
3. 网络资源:声乐教学视频、音频资料,在线声乐课程。
4. 实践活动:声乐比赛、演出、观摩活动等。
六、声乐舞台表现力培养1. 舞台气质与形象塑造2. 情感表达与角色塑造3. 舞台互动与协作4. 声乐演唱中的身体语言与表达七、声乐艺术修养1. 音乐欣赏与分析2. 声乐作品的历史背景3. 艺术道德与审美观念4. 声乐艺术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八、声乐曲目解析1. 声乐曲目的结构与形式2. 声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3. 经典声乐作品的解析与欣赏4. 声乐曲目选材与演唱建议九、声乐演唱心理调控1.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因素2. 舞台紧张与应对策略3. 自信心的培养与维护4. 心理调控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十、声乐辅导与实践1. 声乐演唱技巧的辅导与指导2. 学生声乐作品的选材与指导3. 声乐舞台实践的辅导与反馈4. 声乐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调整十一、声乐比赛与选拔1. 声乐比赛的种类与特点2. 参赛准备与选拔流程3. 比赛策略与心理调适4. 声乐比赛的经验与启示十二、声乐教学案例分析1. 声乐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2. 教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4. 声乐教学案例的分享与讨论十三、声乐教学计划与实施1. 声乐教学目标与任务2. 声乐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3. 声乐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调整4. 声乐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十四、声乐教学研究与发展1. 声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评价2. 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3. 声乐教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4. 声乐教学事业的发展与展望十五、声乐教学总结与反思1. 声乐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分享2. 声乐教学中的难点与反思3. 声乐教学成果的展示与评价4. 声乐教学的未来发展与规划十一、声乐演唱与音乐欣赏1. 声乐演唱与音乐的关系2. 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3. 声乐演唱中的音乐表现与处理4. 经典声乐作品的音乐欣赏与分析十二、声乐舞台艺术与文化1. 声乐舞台艺术的历史与发展2. 不同文化背景下声乐艺术的特点3. 声乐舞台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4. 声乐舞台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十三、声乐演唱与声乐教育1. 声乐演唱在声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2. 声乐教育的方法与技巧3. 声乐教育中的师生互动与沟通4. 声乐教育案例分析与实践十四、声乐演唱与声乐交流1. 声乐演唱的交流技巧与表达2. 声乐演唱中的即兴演唱与互动3. 声乐演唱与声乐交流的实践与体会4. 声乐演唱与声乐交流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十五、声乐教学与艺术修养1. 声乐教学与学生艺术修养的关系2. 声乐教学中的艺术修养培养3. 声乐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4. 声乐教学在艺术修养教育中的贡献与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乐基础知识:包括声乐的定义与分类、声乐演唱的基本要素、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以及声乐的呼吸与共鸣等。
高职声乐基础教案范文模板
![高职声乐基础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63e3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1.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提高歌唱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对象高职一年级音乐专业学生三、教学内容1. 声乐发声原理2. 发声技巧训练3. 歌曲作品分析及演唱4. 舞台表现技巧四、教学重点1. 声乐发声原理的掌握2. 发声技巧的训练3. 歌曲作品的分析及演唱五、教学难点1. 声乐发声原理的理解与应用2. 发声技巧的掌握与运用3. 歌曲作品的分析与演唱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发声原理、发声技巧等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唱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声乐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法: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声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声乐学习的看法和期望。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声乐发声原理:讲解呼吸、共鸣、咬字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发声技巧训练: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共鸣腔体运用、咬字技巧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三)课堂练习(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尝试演唱简单的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作品分析及演唱(20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学生水平的歌曲进行作品分析,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乐发声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发声技巧的训练效果。
3. 学生歌曲作品的分析及演唱水平。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声乐基础》2. 多媒体课件3. 钢琴、音响设备十、教学课时2课时十一、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基础》说课稿
临沂职业学院文法系李宗芝
总述:说课内容总共分为七大部分,分别为:课程设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课程特色与建设目标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声乐基础》课程是我院音乐表演专业(学前教育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学前声乐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声乐基础》课程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和幼儿歌曲表演的能力知识目标:
1.握歌唱的基本发声原理、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2.熟悉儿童的声音特点即童声演唱的方法。
3.熟悉大量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
能力目标:
1.能演唱三种唱法不同类型的歌曲,重点掌握其中一种演唱方法。
2.具有正确分析和表达幼儿歌曲的能力。
3.具备基本的儿歌律动表演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四)前承后续关系
本课程的前承课程有: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语言训练和形体训练,它的后续课程有:钢琴表演与伴奏、声乐演唱与教学、童声合唱与指挥和舞台表演等课程。
(五)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人文性、创新性”。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先进的育人理念,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与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重点,与幼教行业、幼儿园合作建立校外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构建‘三维'的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艺术实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优点是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同时存在的不足有音乐综合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同时文化水平较低、结构单一。
为此我们要加强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文化素养使其建立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1.根据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学习内容。
2.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认知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选取教学内容。
3.选取符合岗位需要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
《声乐基础Ⅰ》:讲述声乐课的目的与作用、简单的练声及歌曲(30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声乐的特点与原理,儿童声乐与成人声乐的区别,练声曲的技巧,歌词与曲调的配合,会唱多首儿童歌曲与艺术歌曲。
2.教学具体内容:讲授声乐的技巧与练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程度,练声曲、五度哼鸣、五度开口音、五度闭口音及开闭
口音的结合练习。
儿童歌曲参考:《数鸭子》《好妈妈》《找朋友》《丢手绢》《新年好》《卖报歌》《劳动最光荣》《我爱北京天安门》《红蜻蜓》《粉刷小工人》等;艺术歌曲参考:《花非花》《大海啊,故乡》《思乡曲》《绒花》《长城谣》《小路》等。
《声乐基础Ⅱ》:演唱更多的艺术歌曲、复杂儿歌的学唱(34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复杂的儿童歌曲、艺术歌曲和练声曲的掌握,不同的曲风的表现力。
2.教学具体内容:开闭口音配合的六度,八度跳音练习,八度连音练习等练声曲,讲授更多儿童歌曲与艺术歌曲的风格与把握过程。
儿童歌曲参考:《我们多么幸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小小的我》《歌唱二小放牛郎》《雨花石》《太阳出来喜洋洋》《铃儿响叮当》《我们美丽的祖国》《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幸福在哪里》《茉莉花》《雪绒花》《友谊地久天长》等;艺术歌曲参考:《小河淌水》《牧羊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共和国之恋》《桑塔露琪亚》《春天年年到人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鳟鱼》《多年以前》等。
(三)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我们根据“歌唱技巧训练,由易到难;声乐教学能力训练,由弱到强;素质教育,由浅入深”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
我们以艺术歌曲演唱和培养幼儿歌曲律动表演能力为主线,通过校内外实践场所训练,多元化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演唱与表演技巧,融教、学、演于一体,理论与实践合一。
(四)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根据《声乐基础》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具有齐备性、适用性、先进性的特点,高职教育特色鲜明。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教材、实训指导书、课件、网络资源等。
(五)教材
选用教材位十二五规划教材《声乐》
编者:徐浩刘世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5
参考教材有:《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声乐实用基础教程》、《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1-4、《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1-4等声乐教材。
四、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断改进与丰富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示范比较法、模仿引导法、学生互评法、观摩学习法、舞台实践法、自我分析法、小组研讨法、纠错比较法、情感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示范比较法:如果学生在演唱某一乐句的时候,声音方法上出现了错误,那么教师会做两个示范,一个是正确的声音,一个是模仿该学生发出的错误的声音。
学生通过两种声音的对比,会很直观的感受到正确的声音和错误的声音之间的差别,那么他会调整自己的发声方法,尝试着发出正确的声音。
学生互评法:为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对每个人演唱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动性。
(二)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探索实践了“分层式”、“实践式”、“观摩式”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分层式:
根据学生嗓音条件的不同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实施个性化分层次教学。
除了注重歌唱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声乐表现力的提高。
在教材的使用和作品的选择上,实行“因材施教,按条件类型分类、分层次培养”的策略,循序渐进,分阶段教学,既强调专业的基础性,也促进声乐技法的学习。
实践式:
1.每学期举办一次专业技能大赛,还不定期让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类声乐比赛。
2.让声乐方面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
3.举办优秀学生的个人专场演唱会和毕业音乐汇报会。
观摩式:
1.每年举办“教师技能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表演进行直观的学习,学习每位专业教师的表演优点,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2.运用多媒体,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国际知名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和声乐大师的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大师美妙的声音、良好的台风和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进行观摩学习。
五、教学环境
主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实践环境,我们有专业的标准琴房、大型演出厅和舞蹈形体训练室等实践场所。
六、课程评价和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技能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形式为独唱,最终总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技能比赛)成绩相加得出,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七、课程特色与建设目标
(一)课程特色
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声乐理念,掌握声乐的基本技能技巧,锻炼学生艺术歌曲和幼儿歌曲的演唱能力,胜任幼儿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将来在就业方向上可以多方选择.
2.强调艺术实践、舞台表演锻炼的重要性,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能力施展的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化学生的专业功底和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丰富的声乐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声乐课程与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和学术地位,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
3.加强声乐课程的教学研究
4.增强实践和交流机会
5.加强教学曲库的建设和分级更新工作
6.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7.增加图书音响资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