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核查记录表

合集下载

标准物质核查记录

标准物质核查记录

核查结论:
经核查,GBW11110k、GBW111019L、GBW11108m、GBW11107v、GBW11101z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 准物质,保存方式符合要求,保存地点不存在相互影响的物质,均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对标准物质进行 参数核查,标准物质GBW111019L、GBW11108m、GBW11107v、GBW11101z核查的特征测定值在标准值的不确定 度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标准物质GBW11110k只用于全硫标定试验、高硫煤的质量控制,核查的全硫测定 值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
核查记录: 一、存储环境:GBW11110k、GBW111019L、GBW11108m、GBW11107v、GBW11101z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
标准物质,保存方式是干燥环境条件下,且避免阳光直射 ,现存储在密闭容器中,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符合存储要求;保存地点没有相互影响的物质。 二、有效性:有效截止日期是 ×年× 月 × 日,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 三、参数核查情况:检测人员采用检测室现行的检测方法对标准物质GBW11110k(编号为BY41-001)、 GBW111019L(编号为BY45-001)、GBW11108m(编号为BY37-430)、GBW11107v(编号为BY40-001)、 GBW11101z(编号为BY44-001)进行了参数核查。核查原始记录及结果评价记录后附。
核查对象
核查时间
年 月

核查目的 证参数值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之内。 核查方法描述: 一、标准物质的状态检查:
确保标准物质保存方式符合要求、保存地点不存在相互影响的物质、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保
标准物质保存方式是否符合要求,保存地点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物质,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 二、参数核查:采用检测室现行的检测方法对现有的标准物质需要核查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如果标准物 质的测定值在其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可以继续使用。

测量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含表格)

测量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参考标准的使用,实现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的控制,保持其技术指标符合要求,达到检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所在用的计量标准装置(器组)、检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等测量设备在相邻的两次周期检定或校准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的运行核查,或期间核查。

3职责3.1 业务办公室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和记录的存档。

3.2 检测室负责编制《期间核查方案》,并承担运行检查工作。

3.3 所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期间核查的计划、方法和报告,并组织实施。

3.4 所质量负责人负责期间核查工作的质量监督。

4 工作程序4.1 期间核查的条件:a)关键性的测量设备;b)频繁使用的测量设备;c)使用条件恶劣的测量设备;4.2 每年年底业务办公室根据本程序4.1条确定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编制《期间核查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规格,进行期间核查的时间、地点、检查项目、检查方法、结果的判定原则、执行人等经所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3 检测室主任根据《期间核查计划》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期间核查方案》,报所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期间核查方案》中应明确检查方法、检查间隔及测量结果的评价方法。

4.4 期间核查方法可采用下列中的一种:4.4.1 重复性实验法(检查参数可用标准差、极差或平均值)根据测量设备对不确定度的贡献或其计量性能要求,确定规定条件下重复性实验结果的控制限σˆ(将标准差的±2倍设为控制线),用一稳定被测对象(或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作重,若满足复性试验,由贝塞尔公式可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sis≤σˆi即说明被检查设备受控。

可将该设备的每次检查结果描绘于控制图,以便观察其变化情况。

控制图如下所示:s iσˆ重复性试验法也可采用极差控制限R 或者算数平均值控制限X max 、X min 进行检查,即用一稳定被测对象(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作重复性实验得到观测列x i (i =1,2,…,n ),若满足x max -x min <R 或者 X min ≤-x ≤X max即说明被检查测量设备受控,也可将每次检查结果描绘于相应的控制图,以便观察其变化情况。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表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表
日期:日期:日期: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核查者
核查时间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核查内容(共8项)
1、外观:按键开关、调节旋钮等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是否
2、吸收池配套性检查(±0.5%)
吸收池的外观:不得有裂纹,透光面应清洁,无划痕和斑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吸收池类型
波长:
B吸收池的投射比T
(调整A的投射比=100%):
差值△T%
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3、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
标准物质名称:镨铷滤光片
参比对象:空气
环境温度:
s/nm
1
2
3
3次平均值
波长准确度
△= -s
波长重复性max-min
528.7
807.7
仪器级别(波长准确度):
仪器级别(波长重复性):
4、透射比准确度和重复性环境温度:
标准波长序号
s/nm
标准透射比Ts
实测透射比(3次)
3次平均值Ti
透射比准确度
Ti- Ts
透射比重复性Tmax-Tmin
1
235
18.2%
2
257
13.7%
3
313
51.3%
4
350
22.9%
仪器级别(透射比准确度):
仪器级别(透射比重复性):
5、杂散光
标准物质:
浓度:
测量波长nm
透射比
220nm
360nm
1420nm
仪器级别:
6、噪声与漂移
测量波长
参比光束和样品光束
透射比
T最大值(2分钟内)
T最小值(2分钟内)
噪声=T最大-T最小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范本模板】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范本模板】

1.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3。

职责3。

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

2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 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

操作规程4。

1 操作前的检查4。

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

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

2 核查4.2。

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2.2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4.2。

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4。

2。

2。

2 进行4。

2.2。

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C并与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2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

3 结果判定4。

3。

1 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

4.3。

2 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
是否
储存环境
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标准物质有效期
是否在有效内
是否
标准物质证书情况
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结 论
(评价及处理意见)
☑正常
□异常
处理意见:
核查人员
部门负责人
管理员
日期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表
受控编号:
标准物质
标准气体低标气
规格型号
DBQ-20
编号
240916
核查日期
2024.09.16
核查依据
GB/T37536-2019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
环境条件
温度: 25℃,
相对湿度:46 %
பைடு நூலகம்核查情况
核查项目
指标要求
是否符合
包装外观
是否完整
是否
标准物质性状
是否有异常变化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附表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附表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在环境监测领域,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应当有统一、细化、规范的操作准则。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通过实验室认可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提出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评审要求,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期间核查是在相邻的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内进行核查,以验证标准物质(或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确保分析结果的质量。

有证标准物质还能定期用于内部质量控制。

为规范管理章程,减小实验偏差,现制定期间核查计划.此计划对核查频度、核查内容等进行合理安排,使期间核查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核查对象包括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和已开封正在使用的标准物质储备液、标准气体、固体标准物质等.1. 职责1.1 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严格按照以下核查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1。

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配合期间核查的进行。

1。

3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监督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2。

核查规程2。

1 核查前的准备2.1.1 查询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为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满足时核查才有意义.2.1。

2 建立《标准物质入库登记表》(附件1),内容包括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入库数量、购置日期、有效日期、浓度不确定度。

2。

1。

3 查询标准物质在保存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气味、腐蚀性、毒性等,以备检查时作为参考.2。

2 核查频度根据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核查频度:2.2.1 有效期在6个月以下、经常使用、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些标准物质实行每季度一核查。

如绘制工作曲线用的系列标准溶液、用于修正工作曲线的偏离的标准物质。

2。

2.2 有效期在6-12个月、不常使用的标准物质实行每半年一核查。

2.2.3 有效期在12个月及以上、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物质实行每次使用前核查。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附表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附表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在环境监测领域,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应当有统一、细化、规范的操作准则。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布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对通过实验室认可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提出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评审要求,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期间核查是在相邻的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内进行核查,以验证标准物质(或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确保分析结果的质量.有证标准物质还能定期用于内部质量控制。

为规范管理章程,减小实验偏差,现制定期间核查计划.此计划对核查频度、核查内容等进行合理安排,使期间核查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核查对象包括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和已开封正在使用的标准物质储备液、标准气体、固体标准物质等。

1. 职责1。

1 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严格按照以下核查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1。

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配合期间核查的进行。

1.3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监督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2. 核查规程2.1 核查前的准备2.1.1 查询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为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满足时核查才有意义。

2。

1.2 建立《标准物质入库登记表》(附件1),内容包括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入库数量、购置日期、有效日期、浓度不确定度。

2.1.3 查询标准物质在保存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气味、腐蚀性、毒性等,以备检查时作为参考。

2。

2 核查频度根据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核查频度:2.2.1 有效期在6个月以下、经常使用、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一些标准物质实行每季度一核查。

如绘制工作曲线用的系列标准溶液、用于修正工作曲线的偏离的标准物质。

2.2.2 有效期在6—12个月、不常使用的标准物质实行每半年一核查。

2。

2.3 有效期在12个月及以上、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物质实行每次使用前核查。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2.2流量的校准:
烟气、烟尘系统的流量:
仪器显示流量:仪器校准流量:
30L/min 30.2 30.0
40L/min 40.1 40.0
50L/min 50.1 50.0
60L/min 59.860.0
2.3烟气系统的校准:
仪器显示值:仪器校准值:
SO2标准物质校准(mg/m³):2480 2497
NO标准物质校准(mg/m³):2611 2618
CO标准物质校准(mg/m³):95.6 97.0
O2标准物质校准(%):14.8% 14.97%
核查结论:
消耗品、流量准确度(误差≤标准流量的5%)、烟气系统准确度(误差≤标准流量的5%)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技术要求
仪器属于现场室使用要求
核查人:日期:部门负责人:日期: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使用部门:现场部
设备名称
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
编号
POPs-HX-002
型号规格
崂应3012型
最近一次
鉴定日期
2017.3.24
核查内容:
1.0仪器内耗品状态:
1.1仪器内的硅胶进行了更换,电源线使用正常,有损坏的已损坏或变形,采样嘴无损坏或变形,均符合使用要求

钢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期间核查

钢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期间核查
经外观检查,本室钢铁标样及有证标液均存储在干燥皿中,容器没有损伤。对已开启的标准物质进行检查,钢铁标样没有污染,标准溶液清澈,没有分层和污染。
另外,对由标样配制而成的标准溶液也进行了检查。经检查,所有由标样配制而成的标准溶液均在有效期内,保存容器没有损伤,经观察标准溶液没有变色、沉淀、分层等现象。
2)钢铁标样的期间核查
0.031
0.028
0.032
0.029
0.028
0.003
0.028±
0.01524
硫含量
0.0135
0.0131
0.0137
0.0136
0.0132
0.0134
0.0138
0.0005
0.0138±
0.002540
由上表的核查数据可知,当置信水测值(0.029%)和硫(S)的实测值(0.0134%)完全落在标样容许区间之内(双边容许限因子K=5.079),满足要求,所以该标样期间核查合格。
钢铁标样和标准溶液期间核查数据和结果的记录
The records of data and results for intermediate checks
WTXXXXXNo.***-**-*
核查对象
化学成分分析用钢铁标样和标准溶液
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和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
型号规格
CS-xxxx和
4)、期间核查说明及结果分析
本次对成分分析用钢铁标样和标准溶液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包括外观、存储情况、有效期核查、量值核查。核查结果表明,被核查的钢铁标样及标准溶液满足核查要求,其量值落在容许区间,可以继续使用。
核查结果:被核查的钢铁标样及标准溶液外观完好,满足核查要求,其量值落在容许区间,可以继续使用。

气相色谱仪核查记录表

气相色谱仪核查记录表
31 甲基对硫磷分子中磷原子的个数 磷的原子量 31 = =0.118 263.2 263.2 甲基对硫磷的摩尔质量
项目
检测器 定量重复性 核查
核查人:
规定值 RSD≤1.5% RSD≤1.5% 峰面积 RSD 峰面积 RSD
测量值
FID FPD
审核人:Biblioteka 气相色谱仪仪核查记录表核查日期 仪器名称型号 核查项目 核查依据 标准物质 环境温度/湿度 仪器编号 1.外观 2 .基线噪声、基线漂移 3.检测限 4.定量重复性 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仪器条件 外观:
检测器 规定值 测定值 -11 FID ≤1×10 A/h 基线漂移和 基线漂移 基线噪声的 FPD ≤1×10-10A/h 核查 FID ≤1×10-12A 基线噪声 FPD ≤5×10-12A 检测器 规定值 测定值 -10 FID ≤5×10 g/s -10 FPD ≤1×10 g/s(磷) 注:DFID=2×N×W/A; ;N:基线噪声,A;W:正十六烷进样量,g;A:正十六烷峰面积的 检测限的核 算术平均值,A·s。 查 DFPD=2×N×W×np/A N:基线噪声,A;W:甲基对硫磷的进样量,g;A:磷峰面积 的算术平均值,A·s。 np=

GB37536机动车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格

GB37536机动车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格
编号
被核查 仪器设备
名称
车速表检验台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最大允许误差
MPE:±3%
周期检定/校准起止时间
所使用的高 准确度等级 仪器设备
名称
转速表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准确度等级/不确定 度/最大允许误差
0.1级
测量过程描述:
采用传递测量法核查。根据JJG 909-2009要求,使用转速表对车速表检验台示值40km/h点进行测测 量,记录转速表和车速表检验台示值,计算示值误差。
被测样品
名称
试验车辆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准确度等级/不确定 度/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过程描述:
采用多台套比对法核查。用被核查的前照灯检测仪对试验车辆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11。然后用其他 几台前照灯检测仪分别对该实验车辆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I2、I3。从而得到平均值,计算EN值。
被核查前照灯检测仪测量值I :1
其他参加核查的前照灯检测仪测量值I :2
其他参加核查的前照灯检测仪测量值I :3
数据分木
E =- n
斤判断及
11-I吊-1T
n
结论:
I
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编号
被核查 仪器设备
名称
底盘测功机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最大允许误差
扭力:MPE:±1.0%
速度:MPE:±0.5%
周期检定/校准起止时间
所使用的高 准确度等级 仪器设备
本次核查日期
核查
核验人
核查环境条件

温度:℃相对湿度:%
标准气体
测量值/%
平均值/%
示值误差/%
1

CNAS-CL01-A011:2018(金属材料)-核查表

CNAS-CL01-A011:2018(金属材料)-核查表
对标准物质和影响检测结果的试剂(如:检测用助熔剂、气体),实验室应进行符合性检查,检查其标签、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的信息,必要和可行时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以确保满足检测方法以及检测对象的要求,并保存记录。
6.6.3
实验室委托外部进行取样和试样加工时,应明确告知取样和试样加工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并明确加工关键参数的具体指标。
附件1-1(CNAS-CL01-A011:2018)任务编号:
检测/校准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6资源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评审结果
评审说明
6.2人员
6.2.2
a)监督员应有被监督岗位三年以上的检测工作经历。如果实验室设置了技术管理层,各领域的技术管理者除满足CNAS-CL01-G001《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中的人员要求外,还应具有所分管领域五年以上的检测工作经历。
7.4.3
验室在接收样品时,应进行符合性检查(或按批抽查),应根据方法的要求对试样的关键参数指标进行检查并提供相应的检查记录,如冲击试样缺口、疲劳试样表面粗糙度等。需要时,应检查试样的取样部位和方向。
7.5技术记录
7.5.1
检测记录应有充分的信息。需要时,应包含与试验过程有关的试样和试验方法(条件)的详细信息,如抽样情况、试样的取样部位和方向(可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说明)、试样尺寸和形状、试样状态信息、测量表面层厚度/深度时测量点的位置、浸蚀剂成分或代号、浸蚀的温度和时间等。
6.4设备
6.4.1
实验室自行制备样品时,应配置能满足检测要求的取样设备和制样设备,如火焰切割和机械切割设备、机加工设备、镶样设备、磨抛设备等。实验室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配备标准物质,所配的标准物质应覆盖认可的能力范围。对于硬度检测,硬度标准块应能覆盖硬度标尺或载荷的范围以及认可的典型硬度值。对于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标样基体应与被测样品一致,所用的标样含量范围应覆盖检测样品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