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
基于北京大学“首都高校质量与学生发展”检测项目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
一、项目研究背景
背景: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入学者特质能力的多样化
问题: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提升;非财政负担比例的增长;高校学生学业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下滑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适切性;质量保障/教学运作效率/问责机制的强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习者本位视角
1.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发展之转折:数量扩增到质量提升
为何质量成为高教发展的新焦点?1、大众化阶段必然面临的挑战(学生入学前学业资质的变化)2、扩招期间压缩性成本运作模式带来的负效应3、全球化竞争和经济发展强化了社会对高教质量的诉求4、学生群体多样化及其教育需求的多元化
质量不仅是新阶段中国高教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前全球高教关注的焦点问题:1欧盟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与学习能力协调架构计划(Tuning Educational Structures Project)2美国Spelling报告《Charting the Future of US Higher Education》05;3、OECD的AHELO计划(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08;4、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学士課程教育の構築に向けて》08;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学生调查的国际动向:美国-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diana)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Indiana)-College Student Survey (UCLA)-Freshman Survey (UCLA)-Your First College Year (UCLA)
英国-National Student Survey澳洲-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日本- College Student Survey(JCSS)、CRUMP Survey台湾地区—台湾高等教育师生问卷调查
2.1项目目标
1. “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目标
数据库建设:通过研发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的本土化测量工具与长期稳定的数据积累,为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提供有效基础。
实践应用:建立学情检测体系,推进高校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与完善
学术研究:为以证实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
2.2 项目运作机制
2006 调查院校数:6所首都高校
问卷回收:纸面问卷发放6000份,回收5290份,回收率88%;网络问卷668
份。合计5958份有效学生问卷
2007 调查范围:24所首都高校
问卷回收:发放26500份,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6768份; 教师问卷3366份,回
收率76%
2008 调查范围:55所首都高校
问卷回收:发放4万余份学生问卷,回收37822份有效学生问卷,其中29806
份本专科生问卷,8016份研究生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8%和93%
2010 调查范围:80所首都高校
问卷回收:回收有效本专科生问卷36502份,本科生占76.5%,专科生占23.5%;
有效研究生问卷13657份,硕士79.4%,博士20.6%
2011年调查:从横截面数据调查向追踪调查深化:调查1:高校学生发展的动态检测到新生调查(规模0.5万人);调查2:本专科学生发展调查(全学年覆盖,3万人);调查3:高校研究生发展调查(全学年覆盖,1.2万人)
2.3 项目理论框架
项目的理论基础:课题基于“大学生发展理论”和“院校影响力”理论。其中阿斯汀的参与理论、佩斯的学生努力的质量概念、金子元久的高校学生学习范式转变理论、帕斯卡雷拉的学生变化评定的综合模型、库恩的学生参与概念内涵等共同奠定了本项目调查理论框架的基础。
测量工具的借鉴:参考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NSSE调查、UCLA的CSS 调查、日本东京大学的CRUMP调查和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群体的特征完成调查问卷设计。
2.3项目理论分析框架
A.学生具有怎样的特征?
生源地:城市生源62%,农村生源38%。在不同类型高校中,央属院校和高职高专吸纳的农村生源相对较多
弱势群体:学生中弱势阶层(即父亲从事农林牧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或无业)的比例为37%。从不同类型院校而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弱势群体的学生比重超过半数,而其他院校基本维持在30%-40%之间
父母文化程度:本次调查样本中,父亲学历为本科或以上的为25%,母亲学历为本科或以上的为18%。从不同类型学校来看,央属院校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高,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家庭收入:从不同院校类型来看,家庭收入较低的群体更多地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
B.学生在干什么?
学生参与重要性:学生参与是学生成就的重要指示变量:学生参与有效教育实践几乎对所有类型的学生都有益,这与学生持续、学业成绩、满意度等积极院校成果相关。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预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最好指标;学生参与是院校教学的重要成果:参与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是获取和整合基本技能的前提条件
学生参与的维度划分:规则性参与度:学生遵守课业相关基本规则和规范的程度;过程性参与度:学生配合教师课程指导、参与课程互动的程度;自主性参与度:指学生投入课外学业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主要以自主学习时间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