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第一章绪论案例1: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1988——1990年,中国消费者陷入非正常购物怪圈,一些消费者家庭消费支出打破了计划性,不是量入为出,而是有钱就花,为了追赶消费潮流盲目地把货币变成商品;一些消费者家庭没有摆好即期消费和中远期消费的关系,在市场上超常购物,有的消费者无消费目的地多买多存,影响了中远期消费;一些消费者的购物心理短时期内出现逆向转移,购买心理动机由求稳、求全、求廉、求实发展为随多、喜新、争胜、保值,又发展为求稳、求全、选择、求廉。
这个非正常的购物圈,不仅圈住了消费者正常消费的手脚,也制约了我国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正常运行,许多生产企业由此陷入困境,企业销售人员竭尽全力进行推销,仍没有减轻企业产成品货满为患、资金占压过多无法运营的压力。
1990年以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出现了变化,人们在购买行为上出现了“十买十不买”。
十买是:(1)名牌、质高、价格适中的商品买;(2)新潮、时代感强的商品买;(3)新颖别致、有特色的商品买;(4)迎合消费者喜庆、吉祥心理的商品买;(5)名优土特商品买;(6)拾遗补缺商品买;(7)卫生、方便、节省时间的商品买;(8)落实保修的商品买;(9)价廉物美的商品买;(10)日用小商品买。
十不买是:(1)削价拍卖商品不买;(2)宣传介绍摆“噱头”的商品不买;(3)不配套服务的商品不买;(4)无特色的商品不买;(5)缺乏安全感的商品不买;(6)一次性消费的商品不买;(7)无厂家、产地、保质期的“三无”商品不买;(8)监制联营商品不买;(9)粗制滥造商品不买;(10)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商品不买。
由此可见,近年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明显地更加理性化。
思考题1.上述事例能否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市场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什么?2.90年代以来,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出现“十买十不买”的原因何在?3.运用自我观察法剖析个人消费心理的特点。
案例2:丰田公司在丰田公司的所有口号中,最重要的一个是Kaizen,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不断改善”。
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讲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消费者个性一、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消费者心理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支配其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的全过程。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根据各个活动过程的不同形态和作用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有一定的区别,又相互联系,并且又相互促进.(一)消费者心理的认识过程⏹1.感觉⏹2.知觉⏹3.记忆⏹4 .注意⏹5.想象⏹6.思维1.感觉1) 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的基本特性(1)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是指对特定感觉器官的特定性质的刺激。
(2)感觉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对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受能力叫感受力。
我们把能够引起感觉持续到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其中引起反应最小的刺激叫“绝对阈限”。
(3)感觉的舒适性与敏感性。
影响感觉舒适度的原因一是来自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参与,另一原因是感觉本身的强度。
感觉的敏感性是指消费者对于商品某一种属性进行辨别的能力。
敏感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本身对于商品某一方面属性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更取决于消费者过去的经验及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在某些方面曾经得到的训练。
(4)感觉的适应性。
人的感受性会随着同一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间长短发生变化。
随着这种作用的持续时间逐步加长,感觉就逐步适应,这叫作感觉的适应性。
(5)感觉的对比。
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对比。
(6)感觉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此长彼消的现象。
3)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1)感觉是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先导作用,第一印象好坏,深刻与浅薄决定是否购买。
⏹(2)刺激信号强度要适应人的感觉阈限。
⏹(3)感觉是引起消费者某种情绪的通道。
⏹客观环境,营业厅布置,营业员仪客仪表,灯光⏹(4)营业员最佳感觉界限是高度的上限阈限下限。
关于消费心理学的一些著名
15个消费心理学理论1.模糊效应(Ambiguity effect):人们倾向于避免选择未知的选项,似乎每个人都喜欢确定的选项。
比如,一个用户不明白你的产品,或者某个特定的功能,他将不会选择它。
2.沉锚效应(Anchoring effect):人们在对某物/人做判断的时候,容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次获得的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比如,某消费者第一次看到某产品的价格,那么这个第一印象的价格,将对该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3.注意力偏见(Attentional bias):我们的看法,受我们重复的认识所影响。
所以我们常常有这个结论,一个消费者越频繁地看见你的广告、消息,他越有可能从你这里产生购买。
比如,我们使用“访客找回”技术在互联网上投广告;让CTA按钮贯穿整个引导页面;在线上线下特定区域内,轰炸广告。
4.可利用性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地根据事情已有的信息,包括回忆、简单的计算、简单的总结来确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5.可利用性叠加(Availability cascade):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部分人主动或者被动相信一个信念、事情,那么这个信念、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合理。
一句话说就是,只要长时间重复一件事,这件事就会变成事实。
6.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正确的信息与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原本错误信息的信任,最终导致,把自己的看法认为成理所当然。
当大脑接受一个信息后,便会本能的捍卫它不被其他与之相斥的信息侵犯。
7.基础概率谬论(Base rate fallacy):人们要么总是忽略事物的基础信息,要么总是忽略事物的特别信息。
推广产品,一定不要仅仅展示一堆无聊的信息(型号、数据、功能等),还要展示你的产品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如何特别工作的,运用案例说明也好,运用用户评论也好。
消费者心理学书籍推荐
消费者心理学书籍推荐导语: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会需要关于消费者心理学书籍推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1.《怪诞心理学》评分:7这一类的书都挺有趣,讲一些日常不注意的现象背后是什么原理。
2.《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评分: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对集体行为及社会心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3.《社会心理学》评分:7《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4.《引爆点》评分:7营销心理学,创业的人也可以看看,产品是如何一夜之间爆发的。
什么是时尚,也在里边阐述了。
5.《进化心理学》评分:8相亲前必读。
6.《心理学与生活》评分:9杂糅了很多门心理学分支在一起,所以每一门都没办法写得很深。
不过作为一本入门的教材了解心理学的概况已经很不错了。
7.《说谎》评分:7don’t lie to me.8.《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评分:8本书和《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我见过心理学书籍里的两个极端。
前者只讲HOW,心理学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用于讲解方法时所举的例证;后者只讲WHAT,心理学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关于方法和过程的描述不过是用来支持成果的合理性。
虽然大相径庭,两本书却同样精彩,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9.《睡眠与做梦》评分:对梦境好奇的可以看看。
10.《3分钟爱上心理学》评分:6适合完全不懂的人看,入门级11.《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评分:8读了那么多心理学的书,终于读到了一本集大成的书。
我是一边读《心理学的故事》,一边读的《心理学导论》,感觉启发很大。
强力推荐大家去读一下这本书!12.《社会性动物》评分:9《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评价)。
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行为无处不在。
从购买日常用品到做出重大投资决策,每一次消费都受到我们心理因素的影响。
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消费者的行为、预测消费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费动机消费动机是推动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内在动力。
常见的消费动机包括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主要是基于维持生命、保持身体舒适和安全等基本需求而产生的,比如购买食物、衣物和住房等。
心理性动机则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如追求社会认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价值等。
以购买奢侈品为例,有些人购买奢侈品并非仅仅是为了其使用价值,更多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就是一种基于社会认同的消费动机。
二、消费者的感知消费者的感知包括对产品、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感知。
感知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购买决策。
例如,产品的外观、包装、颜色等会给消费者留下第一印象。
一个设计精美、吸引人的包装往往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同时,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也很重要。
如果他们认为某个产品的价格过高,可能会放弃购买;而如果他们觉得价格合理或者物超所值,就更有可能进行购买。
此外,消费者的感知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广告宣传、他人的推荐等。
三、消费者的学习和记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会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这些经验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购买行为。
比如,当消费者购买了一款质量不好的产品后,他们会记住这次不愉快的经历,下次购买时就会避开这个品牌。
而如果他们购买的产品令他们非常满意,他们就会形成对该品牌的好感,更有可能再次购买。
消费者的记忆也在消费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品牌名称、产品特点等信息如果能够被消费者轻松记住,就更有可能在他们做出购买决策时被想起。
四、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的态度是指他们对产品、品牌或服务的评价和倾向。
态度可以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消费心理学案例
消费心理学案例简介消费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动机、偏好、态度和行为,并探讨广告和市场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关消费心理学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食物包装的心理战在超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它们的设计和颜色往往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中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拉比斯旅舍”所生产的酸奶。
这款酸奶瓶的包装非常特别,它使用了透明的玻璃瓶和简约的黑色标签,与其他酸奶产品的包装形式大相径庭。
这种包装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得该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这款酸奶采用了天然原材料并且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和天然食品的追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创新的包装设计和符合消费者健康追求的产品特点,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案例二:限时抢购的心理引导电商平台经常会使用限时抢购的策略来促销商品。
这种策略利用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对损失的恐惧。
消费者在面临一个时间限制的抢购活动时,会产生紧迫感和决策困难,从而可能更倾向于购买。
例如,某电商平台在双11购物狂欢节期间推出了一款限时抢购的iPhone手机。
在短时间内,消费者可以以优惠价格购买这款热门商品。
这种抢购活动通过创造紧迫感、引发消费者的经济心理需求和社交认同感,促使消费者更积极地参与购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限时抢购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方式。
通过对时间和优惠的灵活运用,商家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提高销售额。
案例三:社交化营销的力量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企业的市场营销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
通过社交化营销,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增强品牌形象和产品认知。
例如,某服装品牌推出了一项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时尚达人的穿搭照片,并与消费者分享购买链接和折扣码。
这种社交化营销方式可以通过提供时尚潮流的参考和推广折扣信息,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购买。
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
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等。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额。
以下是消费心理学中的十大原理,希望能够对消费者和企业有所帮助。
一、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消费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指的是人们在面对矛盾的信息时,会感到不舒服,因此会尝试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来消除这种不适感。
在消费过程中,如果消费者购买了一件贵重的商品,但发现它并不如自己的期望那样好,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感,消费者可能会试图改变自己的信念,认为这件商品并不那么重要,或者试图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将商品退掉或者换掉。
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原理,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帮助消费者消除认知失调,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指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比较。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物质生活比周围的人要差,就会感到不满足,因此会尝试通过购买更多的商品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满足感。
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原理,通过营销手段将自己的商品与其他品牌进行比较,让消费者产生“我买了这个牌子,比其他人更有品位”的心理。
三、选择过载理论选择过载理论指的是当有太多的选择时,人们会感到困惑和不满足。
在消费过程中,如果消费者面临太多的选择,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放弃购买。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减少选择数量,或者提供更清晰的产品信息,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四、认知启发式理论认知启发式理论指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采用一些快速而简单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但也容易导致偏见和错误。
在营销中,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原理,通过简单的广告语或者图像,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五、锚定效应理论锚定效应理论指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已知信息的影响。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消费心理分析结论得出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消费心理学知识点,欢迎阅读参考!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
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
包括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分为七个阶段:产生需要、形成动机、搜集商品信息、做好购买准备、选择商品、使用商品、对商品使用的评价和反馈。
消费者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企业往往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1、寻找购买目标。
2、感知所欲购商品。
3、诱发对商品的使用联想。
4、判定比较。
5、选择购买。
6、购后体验。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
(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
(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9)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
这些心理类型并不分属于不同的人,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
当一种产品满足了顾客某一类心理需求时,就会诱发他的购买动机。
买动机是引导顾客购买活动指向一定目标,以满足需要的购买意愿和冲动。
这种购买意愿和冲动是十分复杂、捉摸不透的心理活动,从其表现来看,可以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归纳为两大类:理智动机和感情动机。
它包括:1、适用适用即求实心理,是理智动机的基本点,即立足于商品的最基本效用。
消费心理学名词解释
消费心理学名词解释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在消费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被用来解释和描述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消费心理学名词的解释:
1. 感知价值: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所感知到的实际或预期的好处和满足感。
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品牌声誉、价格等因素来评估。
2. 心理账户:是一种理论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时所使用的一种心理计算方式。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评估和决定是否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这个账户包括消费者的收入、预算、价值观等因素。
3. 社会认同: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或品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社会地位。
社会认同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往往通过购买特定的商品或品牌来展示自己的身份认同。
4. 消费者洞察:是指通过研究和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来获得对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深入理解。
消费者洞察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上述名词,消费心理学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和模型,如社会影响、决策过程、品牌忠诚度等。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消费心理学的名词,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并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和服务时所涉及的决策过程、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消费心理学的定义、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商业实践中的应用。
一、消费心理学的定义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它关注消费者如何感知、认知、评价和选择商品和服务,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受到个人心理、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消费心理学的理论1.理性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进行理性分析,选择最优方案。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出现认知不一致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种不一致,消费者会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3.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价。
4.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冲突的影响,如需求、欲望、恐惧等。
5.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家庭等。
6.情感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如愉悦、满意、信任等。
三、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室或现场实验来观察和测量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态度。
3.观察法: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来了解其心理活动。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5.模型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解释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四、消费心理学在商业实践中的应用1.市场细分: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小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产品设计: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观念,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
3.广告宣传: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提高广告效果。
4.价格策略: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支付能力,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消费心理学类书籍
消费心理学类书籍1.《影响力:无形的力量》(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这本经典的消费心理学著作探讨了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可能会受到的六种影响力,包括社会认同、权威性和稀缺性等。
它揭示了人们容易受到哪些策略和技巧的影响,从而为营销人员和消费者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2.《预测行为:我们如何影响其他人》(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丹·阿里·阿里(Dan Ariely)这本书揭示了我们在做出决策时常常受到非理性的影响,并提供了关于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的有趣洞察力。
作者通过实验和案例研究揭示了我们常常会做出看似不合理的选择,并解释了背后的心理原因。
3.《习惯的力量:为什么我们做出决策并形成习惯》(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这本书探讨了习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并介绍了如何改变和养成新的习惯。
它提供了关于习惯形成和改变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理来影响消费者行为。
4.《消费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 -麦克·索洛蒙(Michael R. Solomon)这本教科书提供了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全面介绍,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因素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它涵盖了从消费者认知到市场营销策略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实际案例和应用。
5.《购物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hopping) -达夫·路德(David M. Lewis)这本书研究了购物行为的心理学背后的原因,包括视觉营销、品牌感知和购物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七个常见消费心理学
七个常见消费心理学一、心理账户-改变顾客对您商品得认知引言今天我们来讲心理账户。
什么就是心里账户呢?比如生活必要得开支、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得开支、账户情感维系得账户、享乐休闲吃喝玩乐得账户等等,虽然都就是您得账户,但每一个子账户都就是独立存在得。
PdSWG0u。
1、假设我就是一个消费者,每个月赚10000元,我对于每一块得生活得支出都就是有预算得,比如两千块钱就是吃饭得,三千块钱就是房租,两千块钱就是娱乐得等等,这些我们就称之为消费者得心理账户预算。
p1MCfum。
2、举个案例,如果我们要去听音乐会时,把200元得门票弄丢了,那么大多数人就会选择不去瞧,但如果丢失了两百元得公交卡,那么大多数人还就是为会去。
JtoL8mQ。
3、同样就是丢了两百元,对您来说损失就是一样得,为什么一个会选择去,一个会选择不去呢?原因就是,200元得门票就是您吃喝玩乐账户里得钱,您可能把这个月这个账户里得钱全部花完了,所以丢了就自然不会再买,就不去瞧了。
F3myPHj。
但坐车得两百元交通卡,即使丢了,但就是车还就是得座。
但这并不影响我去瞧音乐会。
因为这就是两个不同得心里预算账户。
uGh2ZF1。
4、运用到实际得销售过程中,比如我就是卖巧克力得,大家知道巧克力有20元到200元,甚至更贵,那么为什么同样就是巧克力,有得巧克力能够卖这么贵呢?vsNKZE2。
5、很简单,这就瞧您卖得巧克力放在消费者得哪个心理账户里,如果它只就是一个食品,消费者这个月对于零食得预算只有200块钱,那么她最多也只能花20块钱买您得巧克力。
JcUEpJ6。
6、但如果消费者把您得巧克力放在情感维系账户里,她就是节送女朋友得,这个时候,巧克力对她来说,就不仅仅就是一个零食了,她占用得就就是您情感维系账户里得预算,那情感维系账户里,预算自然更多。
巧克力就能够卖得更贵了。
DRUrINv。
课后思考今天得思考题:您销售得产品如何通过心理账户法则,把产品转移到别得心理账户里面,从而实现更好得一个销售呢?QU70CPZ。
7大消费心理学
7大消费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以下是7大消费心理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特征。
1. 社会认同心理学社会认同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从而选择与他们相似的产品。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塑造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从而更好地吸引目标受众群体。
2. 情感心理学情感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情感的影响,从而产生购买决策。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创造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情感认同和认可。
3. 记忆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从而选择熟悉和可信的商品。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创造品牌记忆,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知和信任。
4. 个性心理学个性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和需求的影响,从而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和需求的商品。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创造个性化定制服务,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
5. 注意力心理学注意力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注意力的影响,从而选择引起注意力的商品。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创造独特的产品特色和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6. 满足心理学满足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满足感的影响,从而选择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强调产品的使用效果和优点,让消费者感受到使用商品的满足感。
7. 信任心理学信任心理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受到信任的影响,从而选择信任度高的商品。
因此,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注重提升品牌信誉度和口碑效应,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
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消费心理学十大原理包括:1. 功能实用性原则(Functionality Principle)——产品本身的功能实用性起着决定作用,在将其他因素考虑在内之前,消费者会考虑消费是否能够满足其实用目的。
2. 情感性原则(Emotional Principle)——消费者受自己情绪和气候的影响,会根据不同的情绪选择不同的产品。
3. 特质对比原则(Distinctive Principle)——消费者会倾向于买那些他认为能够增加他个人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产品。
4. 体验和参与原则(Experience and Involvement Principle)——消费者主要关注产品提供的体验和参与感,所以会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
5. 功能与价值原则(Functionality and Value Principle)——消费者会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体验以及所带来的价值来作出决定,一般而言,价值越高,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购买。
6. 同质化和单一化原则(Homogeneity and Singularity Principle)——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同质化的和单一化的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又容易调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7. 品牌选择原则(Brand Choice Principle)——品牌对消费者的重要性使得他们优先选择熟悉的品牌。
8. 社会因素原则(Social Factor Principle)——社会因素如朋友、家庭成员等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他们会主动或被动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做出决定。
9. 市场定价原则(Market Pricing Principle)——消费者会根据市场定价来决定是否购买,同一件产品的定价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10. 宣传原则(Advertising Principle)——宣传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宣传的内容、方式、形式均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消费心理学里的名词解释
消费心理学里的名词解释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心理原因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它关注人们为什么要购买某种产品、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以及他们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消费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1. 感知价值(Perceived Value)感知价值指的是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主观认知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特性,还与消费者的期望和个人评估有关。
消费者通常会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将其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感知价值可以被认为是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他们是否购买。
2.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心理账户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对于花费的资金资源进行心理分割的行为。
人们倾向于将资金分配给不同的账户,如娱乐账户、日常生活账户或储蓄账户。
这种行为会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的权衡和偏好。
3.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社会认同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感知。
在消费行为中,个人会通过购买某种品牌或产品来表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例如,一些消费者愿意购买奢侈品牌来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社会认同对于人们的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4. 群体效应(Herd Effect)群体效应是指人们受到周围群体行为和意见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消费领域中,当一个商品或服务被认为是流行或受欢迎时,其他消费者可能会跟随群体的选择而购买同样的产品。
这种效应可以构成一种潜在的市场推动力。
5.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锚定效应是指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受到已知参考点的影响。
当消费者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他们会倾向于参考之前获得的信息,将其视为价值和价格的标准。
例如,一种商品的原价为100元,但打折后降至80元,消费者可能会感到这是一种划算的购买,因为他们将80元作为一个锚定点进行比较。
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
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人类在消费过程中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消费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些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符合要求的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1. 促销活动中的心理战术:商家经常利用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例如打折、满减等。
消费者在面对促销时,常常会出现冲动购买的心理,即使并不实际需要该商品。
这是因为促销活动激发了消费者的物质欲望和获得感。
2. 品牌效应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受到品牌效应的影响。
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价格较高,但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这是因为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了品质和身份的认同感。
3. 社交媒体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人使用或推荐某个产品时,往往会受到影响,产生购买欲望。
4. 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例如,当消费者认为某个商品价格较高时,会对其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购买意愿。
5. 营销手段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商家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情绪,如快乐、满足等,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这种情绪操控是商家常用的营销策略之一。
6.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受到其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追求环保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7. 奢侈品消费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一些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满足自我认同的需求。
这种消费行为受到社会评价和他人眼光的影响。
8. 群体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释:群体消费行为受到社会心理学因素的影响,如从众心理、社会认同等。
当一个群体中的人开始购买某个商品时,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而跟风购买。
9. 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广告是商家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情感反应会影响其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例如,有些广告通过渲染情感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促使其购买。
消费心理学原理
消费心理学原理
1. 社会认同原理:人们倾向于按照社会群体的期望和价值观来购买商品或服务,以获得认同感和满足社会身份需求。
2. 基于权威的原理:消费者倾向于相信专家、名人或有影响力的人的推荐和意见,从而购买他们所推荐的产品。
3. 心理短缺原理:当某个产品或服务被认为是稀缺或限时供应时,人们倾向于更加渴望拥有它,因为他们害怕错过机会。
4. 奖赏原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能够带来奖励、满足或快乐感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他们的欲望和享受。
5. 回报原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考虑到相对于付出的成本,是否能够获得同等或更高的回报或效益。
6. 社会压力原理:人们常常会受到周围人的看法和期望的影响,在购买决策中可能会倾向于追求与他人一致或超越他人的表现。
7. 典型原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与自己认同或理想形象相符的产品或服务,以维持或提升他们的自我标识。
8. 好奇心原理:人们往往被新奇、有趣或引人入胜的产品或服务所吸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促使他们进行购买。
9. 亲和原理: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与他们有情感连接或感知到亲和力的品牌或产品,以满足情感需求和建立亲密关系。
10. 价值观原理:人们在购买决策中可能会考虑到产品或服务
是否符合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以满足道德、伦理或社会责任感。
消费者心理学书籍
消费者心理学书籍
1.《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Behavior):作者:LeonG.Schiffman,Leslie Lazar Kanuk。
该书主要介绍了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和模型,阐述了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决策规律、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2.《心理学与营销》(Psychology and Marketing):作者:David
G. Myers,J. David Aaker。
该书介绍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理论来设计营销策略,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价值观和行为来实现营销目标。
3.《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作者:Cathrine V. Jansson-Boyd。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包括消费者需求、购买行为、品牌认知、广告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4.《影响力:心理学与营销的奥秘》(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作者:Robert B. Cialdini。
该书介绍了影响他人行为的六个原则:权威、承诺和一致、社会证据、稀缺性、喜爱和亲近,以及诱因和期望值。
5.《消费者心理学案例分析》(Case Studies in Consumer Psychology):作者:Maggie Geuens,Joost Verhoeven。
该书通过
几个案例分析,展示了消费者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应用。
案例涵盖了品牌管理、营销传播、消费者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消费者心理学书籍,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提高营销策略的效果。
消费心理学案例
消费心理学案例篇一:消费心理学课后案例分析答案话题一:顾客为什么要购买探寻一案例分析答案:绿茵阁的成功在于它用自己的方法找准了自己的客户群体、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又制订了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所以绿茵阁在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的同时,自己也取得了成功。
探寻二案例分析答案:swatch旗下的不同品牌从产品的设计到产品的定价等都凸显着其独特的一面,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消费者易于根据自己的身份、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的需要作出购买选择。
综合案例分析答案:东京迪士尼乐园为了满足游客的旅游动机从规划、建设到经营,处处体现出心理诱导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其地理位臵的选择及园区的占地面积大小,方便了游客旅游上,可以满足游客求速的购买动机;从其景观设计上讲究美学效果,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都能吸引游客,可以看出满足了游客求美的购买动机;从其商品奇俏、设施常新可以看出是为了从求新的购买动机中激发游客的旅游需求。
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成功说明在产品设计、销售中要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动机,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话题二:顾客购买商品时想的是什么探寻一案例分析答案:这是注意在营销中的成功应用,成功的商业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要使广告被顾客接受,就应与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联系。
有的商业广告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一是广告词一般,内容空泛,罗列一堆概念化的词句和毫无特色的套话;二是信息量过多,包括了企业名称、经理姓名、联系方法、企业地址、商品品种、规格与名称,以及使用商品的宣传语等等,这么多的内容超出了消费者注意的极限,因而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充分注意。
成功的广告不在于词多、话长,而在于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状态,能引起注意,产生共鸣。
案例中的广告新颖独特一下就吸引了顾客的目光,所以,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探寻二案例分析答案:1、要满足情绪和情感的需要,在营销中须做到:①要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②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③多宣传产品,让顾客在购买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④服务人员的表情与态度要真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究竟是不是傻子?这事儿真要分两面来看。
有时傻的天理不容,有时精的六亲不认。
傻子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群,哪里会有那么多傻子,只不过都是分时段的智商休眠而已,至于什么时间休眠,这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出于什么心理。
所以我们发明了各种营销,而营销的本质,就是和消费者的心理游戏。
消费者通常都有哪些可用的心理特征?
1、一贱遮百丑
时下,锤子T1降价后的广告遍布地铁、电梯等媒体,由情怀开始回归到销量诉求,3000元的定价策略式微。
以这个时代,不光是手机,其实任何阶层的消费抗性最后一道防线都是价格。
甚至,大众消费者是以价格为限定来选择产品。
所以“一贱遮百丑”是最基本的法则。
因为“一贱遮百丑”,所以再难看的衣服也会有人来穿、再难吃的饭馆都也会有人去吃、再蔫儿的蔬菜也会有人买回家去。
这个世界需要有完美主义者,但是不需要那么多。
任何品类都有一个适用于高、中、低三类人群的“适销价格点”。
尽量控制成本使产品定价处在一种适销价格点上,这将使新产品上市的体验性消费概率增加。
当然,维持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要让产品的核心价值对准核心的痛点。
有一个突出的差异化优势,其它层面则平庸一点。
如果没有突出的差异化优势,那就要以多种价值来支撑起综合表现。
正是因为这个矛盾,“小包装”、“快时尚”、“小批量”、“供应链”、“预售”等等概念开始遍地开花。
在没有互联网思维以前,中国保健酒少有盈利的品牌,采用降量降价的方式卖小酒的劲酒算是一个。
因为体验性消费的成本降低,产品销量上来了,消费习惯产生了,厂商和终端的话语权也增加了,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小米参与感的背后,也是得意于低廉的定价。
所以,当没有任何市场基础的产品市场时,定价因素比定位策略还要重要。
2、貌美加十分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技术壁垒越来越弱,产品功能大同化的时候,在品类核心痛点上很难有很大的突破,产品外观(或界面)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一款产品从无到有,是由骨头到皮相的过程,而产品面对市场的时候,对于消费者而言,第一眼看到的却是皮相。
如果看着不顺眼,很有可能在对比选择中第一轮就被淘汰。
尤其是很多没有功能差异性的品类。
价格不贵,看着又顺眼,消费者的包容性就会扩张,如果品类功能也不差的话,那基本就齐活了。
然而,在互联网思维的浪潮中,要做到基础的技术端向终极的体验端妥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正能“从外到内”的去思考、去执行,则更加的难得。
而颠覆也正是从这种逆向思维和行为中来。
我们在商超作消费行为观察时,很容易发现:消费者选择洗发水之类的日用品,在价格、功能、容量相近的情况下,多数都是以好不好看为选择依据。
3、眼下最重要
有一句俗话,叫:“救急不救穷”。
这话套用在产品上也是一样适用。
盯住着急的痛点。
你的产品能满足的消费者痛点越急,消费者就越是着急购买。
这种情形之下,消费者就变得简单,不那么挑刺,要求降低自然就容易促成销售。
“当下”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时间观念,人最重要的就是当下(当下是指此时到下一时的区间,譬如从着手开发产品到产品上市的区间即为当下)。
把握当下才是最真实的。
如果开发一款产品痴迷于解决未来问题,那就要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让消费者重视这个问题,才能重视你的产品。
这是费时费力的事儿。
始稷曾经为一个女性品牌做策略,把十余项产品功能诉求重新按需求迫切与否的逻辑排序,把祛斑除皱这种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美白滋养放在次要位置。
虽然美白也是强需求,但是祛斑除皱更为迫切,美白可以等,祛斑除皱不想等。
越是迫切消费抗性就越弱,就越容易促成销售。
4、难离实用性
“逼格”这个词儿在互联网商业时代被捧上神坛,但是始稷以为:逼格再高不接地气都不灵。
除了个别品类,绝大多数产品没有实用价值,“逼格”再高都成不了主流。
产品的核心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的(如果精神需求是第一位,能满足强烈的精神需求也是实用)。
解决100个边缘问题,不如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明显的品类:女装。
有一些女装品牌消量也非常大,但是我们很少在街上看到有人穿出来。
因为设计偏离了实用性,消费者买回去放在衣柜里面,没有合适的场合穿,也没有合适的鞋包来配,只能是看。
这样的品牌一年也能有几亿十几亿的销量。
但是终究难以和实用性强的品牌抗衡,会很容易触到天花板。
5、敬畏众人言
大众消费者都是盲目信从,随大流中追求自己那一点可怜的小个性,其实并没有任何主见,所有倾向都是建立在社会舆论基础上的。
绝大多数人会顺从社会舆论,少数人逆反社会舆论,极少数人左右社会舆论。
颠覆行业,必须要引领言论。
人们为屈从会为社会普遍言论而放弃审美。
引导舆论,广告和公关是同样重要的,尤其是网络媒体主导社会言论的时代,我们看到那些神坛上的品牌都有强势的公关策略和执行。
而广告和公关最大的不同在于:负面的广告也会产生正面的价值,而负面的公关会产生负面的价值。
换句话说:广告做不好也不会把品牌做死,哪怕这个广告口碑再差,比脑白金、恒源祥更烦人;而公关做不好会把品牌做死,哪怕公关花费再多再强势。
最好的口碑中做出来的这话没有错,但绝对不是光靠好产品就能做出来的。
6、喜欢看热闹
少花钱多办事的社会化营销中,看热闹的是多数,凑热闹的是少数。
传播主要依靠看热闹的,销售主要靠凑热闹的。
我们追求凑热闹的来埋单,就要先让凑热闹的来围观。
看起来很复杂,总结完就是:先热闹起来。
热闹起来会制造更多的可能性,会增加参与感。
热闹有很多个纬度,诸如处在一个本来就很热闹的行业;投身到很热闹的媒体;把营销做的很热闹等等。
如果没有特殊渠道,闷声发大财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高声营销,由热闹触动好奇心,引发围观行成口碑传播。
消费者对于熟识产品的抗性也会随之减弱。
消费者心理左右行为。
找准适销价格点、重视外观设计、解决眼下问题、不要放弃实用性、广告公关并行、把营销做的热闹,都是弱化消费者心理防线的基本策略。
做实这6点,消费者就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