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及反思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及反思一、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例如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通过学习观察比较,我认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素质教育从提出理念,到具体实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课堂教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仍然是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
“我国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与‘素质教育’主旨越来越远。
”[1] 课堂教学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坚持“知识本位”和宣扬“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
20多年来的素质教育充其量一直在课堂外转悠,什么搞活动呀,特色呀,第二课堂呀,转来转去,才发现我们仍在原地。
目睹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效益低,课后时间大量补”的现象随处可见。
老师说很辛苦,因为课总是上不完,学生说很辛苦,因为作业总是做不完。
造成这种教学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校有效性问题没有解决。
从2001年开始,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国家课程课程计划已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行。
新课程洋溢着时代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彻底的一次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然而,这只是理想中的课程,这个理想中的课程能否达到预期的设想,能否实现预定的目标,能否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实现素质教育,还要看实施的结果。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改变,仍然按照老一套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或者只是换一套教科书,教师的教学理念、角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试评价制度都不发生改变,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中国近代史(说教材)
“历史导学案+小组学习”教学模式的 成功之处
师生课前准备充分,教师课中“导”的得法、学生参与有效,课 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 参与为主体,通过预习、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盘点收获、当堂 训练等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有效载体,为学 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训 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表演能力, 最终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教师则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合 作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我们实中历史组重点在七八年级推行这一模式,因为九年级需要 赶教学进度,所以不能完全实施。对于这一模式的运用,我们也 尚处于偿试阶段,还很不完善,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相信, 好的教学方式,既不会因为考试而改变,也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 来。
学生总结 谈收获, 设计知识 结构图, 填写知识 结构表
2.自主预习 分工合作 1.编写导学案
6.当堂训练
要求学 生在规定 时间内完 成训练题
【课标解读 【预习导航 【盘点收获 【当堂训练
感知目标】【重难点】【学法引路理清概念】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形成整体】【史海泛舟 拓展延伸】 检测效果】【学后反思 共同提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一.宏观把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在近代化探索中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综合归纳洋务实践活动的内容并结合内容谈影响。 三.正确看待洋务派求强与求富的关系。 四.了解戊戌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五.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运用联系的观 点,如辛亥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关系) 六.掌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文学改良的历史及其 现实意义。 七.注重对近代化探索内容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性学习。
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作者:卜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就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学生提高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弊端;应试教育;文化参透英语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历时最长,学时最多的一门学科。
传统英语课堂上学生怕提问,怕开口,习惯了“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实施启发式教学,学生们对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难以接受。
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过了关就把英语抛到脑后。
毕业时英语水平大大下降,听、说、写能力很差。
这种应付式的学习英语影响了学生未来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1.教法。
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黑板、粉笔、书、教师加课堂的方式,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别太大。
如果要照顾那些差一些的学生,就必然无法满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从而让学生产生应付差事的学习态度,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过程。
一种习惯的形成决非仅在课堂上学一学就行的,而是尽量提供充足的语言环境。
2.教材。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对中学生英语要求的词汇量是800-1000,对大学生(非英语专业)的要求是4000-5000。
可同样是非英语国家,日本的要求是5900和15000,俄罗斯则为9000和15500。
相比之下,差距明显。
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掌握的4200个单词中,事实上有1800个是重复中学词汇。
许多类似于father,mather,dog这样简单的词汇仍出现在大学课本的词汇表中。
现在的教学内容不太适合非专业英语的学生,同时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内容与现代英语相差甚远。
有些大学教材新出版的书仍追捧名著的节选,只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课后习题做了稍稍改动,完全忽视了实用性。
在此我们再联系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就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谈一些看法。
做个智慧型“懒”教师
做个智慧型“懒”教师【摘要】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学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
做个智慧型“懒”教师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205-01新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大概有十年时间了,但是环顾你我周围,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
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了一大本,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昏昏沉沉,不知所云,单词不会读,句子不会用,而教师则感觉身心俱惫。
教与学都不是体力活,为什么教师累,学生乏呢?这就是教学不得法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题”的原则,教师的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自我消化。
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只能使得教师疲惫,学生倦怠,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无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际上,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做个智慧型“懒”教师。
首先,学生会的不讲。
有的教师是本着“水滴石穿”的原则一遍遍的讲解知识点,一遍遍的做练习题,倾向于重复训练,殊不知熟能生巧,亦能生厌、生笨。
这样做有许多弊端,第一,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陷入“记忆”的方法误区,并非能真正理解透彻某个知识点,从而限制和压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二,助长学生的敷衍态度,无法培养学生真正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讲解语言知识或者练习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学生会的不讲。
对于典型性的题目,争取做到“讲一题,练一题,以点概面,以少胜多”,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具有探索性的学习中去。
第二,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不讲。
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坚持一点: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一、序言传统课堂教学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课堂教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1.死记硬背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目的,往往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
学生只是消化和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导致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
2.学生被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单向,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辨和独立探究的机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3.教学内容单一传统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疲倦和厌学情绪。
三、应对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其学习动力。
3.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在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增强教学能力,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也应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相信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将逐渐得到解决,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24 更新时间:2006-8-18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天宝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对认知能力和“何以为生”本领的过分推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发展;也意味着学生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或某一个方面的参与和投入。
因此,课堂教学作为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的是人的整个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任务是培养、建构人的完满的精神世界。
“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
”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主要指向的是知识和技能领域。
注重的是认知能力的培养和“何以为生”本领的训练。
这星对完整的人的生命的肢解。
“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
”传统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在唯理性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认知性的存在,过分注重学生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认知因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甚至把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视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这样,课堂教学成为了“训练”的代名词,学生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而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的堆积,以至于人的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不可避免地被湮没,学生感受不到人生的充盈和生活的完美.感受不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
正因为如此.法国哲学家蒙田曾经激烈地抨击了传统的那种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课堂教学的弊端;“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得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智识与钻研,因为受这许多繁杂的事物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概述1.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传统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主流教学模式,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进行全面评估,同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二部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2. 传统课堂教学的定义传统课堂教学是指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学习积极性不高。
4. 学生个性发展不被重视传统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5. 课堂互动不足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缺乏表达和讨论的机会,导致课堂互动不足。
第三部分:应对策略6. 引入多元教学法为了应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教育者可以引入多元教学法,包括分组讨论、案例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通过建立互动式课堂氛围,例如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机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8. 重视个性教育教育者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第四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9. 我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认识在我看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个性发展不被重视。
教育者需要深刻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更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10. 我对应对策略的看法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我认为引入多元教学法和营造互动式课堂氛围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教育者还需要注重个性教育,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总结与回顾11. 总结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包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个性发展不被重视和课堂互动不足等问题,而应对策略则可以从多元教学法、互动式课堂氛围和个性教育三个方面着手。
【免费下载】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其实质是“先生讲,学生听”。
这种教学是封闭的、僵化的,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是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为什么,更不许怀疑。
显然,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
就此,我认为要科学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必须革除上述弊端,要最大限度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的前提是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指南,对施教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发挥教学目标的真正作用,同时又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了解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水平,然后确定全面、合理、明确、具体而又便于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还要让学生知道,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才能避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样的教学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
教学时,把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出示给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内化学习动机,又有利于学生自我矫正,还有利于教师在了解各类学生掌握目标的认识前提下,调节课堂教学深浅度,实施目标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明确后,教师再认真去研究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明白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制定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的前提。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唯书”、“唯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遇到实际问题不能独立思考,束手无策,这样的人才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教学课堂实践缺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然而,尽管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传统教学课堂实践依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教学课堂实践存在诸多缺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传统教学课堂实践的缺点。
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1. 教师中心主义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
教师按照教材和教案进行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教师中心主义,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
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缺乏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单一1. 过度依赖教材传统教学课堂过分依赖教材,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
2. 缺乏实践性传统教学课堂往往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实践环节。
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陈旧1. 以讲授法为主传统教学课堂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通过讲解、板书等方式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2. 缺乏多样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课堂往往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1. 评价方式单一传统教学课堂的评价方式主要依靠考试,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缺乏激励性在评价体系上,传统教学课堂往往缺乏激励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严厉,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课堂氛围压抑1. 教师权威过大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权威过大,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和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本文将探讨几种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实施效果和优势。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来改善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生动有趣的课件,配合投影仪和电脑等设备进行教学展示,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清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异地互动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则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思考和发现,通过提出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或挑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技能,并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我们可以倡导协作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协作和团队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能。
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课题,自主组织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深度探究。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和反馈机制来促进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是被动听讲和接受考核的对象,缺乏主动参与和反馈的机会。
而通过课堂互动和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观点和提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调查和评价工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传统课堂的十大弊端
传统课堂的十大弊端 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现行课堂作过深刻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
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传统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搞〝一言堂〞,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达。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无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一】单调的〝标准化〞导致固步自封传统课堂的〝教〞,多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愿节外生枝。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以下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
于是,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著名教育家尼尔
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曾说过“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
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教育已成了时代的新宠,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重视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走向了素质教育的前台。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而是包括教育理念、评价制度与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教育要素的改革。
尽管“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是不争的社会现实,尽管打破应试教育这块“坚冰”尚需时日,但我们坚信,素质教育那浩浩荡荡的“一江春水”一定能够、而且正在融化这块“应试教育”的“坚冰”。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重视结果多,强调过程少;重视知识多,重视能力少。
在课堂上,教师已习惯于“发号施令”,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习惯于滔滔不绝的讲解,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按教师的“指令”行事,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成了学习的“奴隶”。
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是“知识”,学生成了贮盛知识的“容器”。
教师关心的是学生知道了多少“是什么”,很少要求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更不会让学生去探究“怎么办”,教师对学生常常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学生始终无法在学习中去学会学习,更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去质疑、去探究了。
学生的思维被凝固了,学生的手脚被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扼杀了。
应试教育产下的是“高分低能”的“怪胎”。
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普通。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其实质是“先生讲,学生听”。
这种教学是封闭的、僵化的,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是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为什么,更不许怀疑。
显然,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
就此,我认为要科学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必须革除上述弊端,要最大限度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的前提是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指南,对施教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发挥教学目标的真正作用,同时又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了解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水平,然后确定全面、合理、明确、具体而又便于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还要让学生知道,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才能避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样的教学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
教学时,把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出示给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内化学习动机,又有利于学生自我矫正,还有利于教师在了解各类学生掌握目标的认识前提下,调节课堂教学深浅度,实施目标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明确后,教师再认真去研究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明白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制定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的前提。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唯书”、“唯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遇到实际问题不能独立思考,束手无策,这样的人才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1、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随便说话,学生却要举手申请发言权限才能够对老师进行提问和回答2、作业是负担,教师无法令学生爱上学习,却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3、限制学生的种种自由,甚至出现在校必须购买校服等种种封建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以从前的经济观念要求学生,本身就是违背国家政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愚蠢的行为。
4、学生压力过大,学生真正毕业到社会上所需要的,并不是一纸文凭和儒雅的学生作风,老老实实做人的人,在客观事实上,是混不开的,即便是他有再高的学历和知识,面对社会的惊涛骇浪,也只会以一个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
5、学校不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常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学生必须服从学校,这违背的,是服务第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昨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学生本身应属于消费者,而学校作为服务方,必须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位,而客观实际上,有多少学校,真的做到让学生满意呢?6、教育过于死板,通过一味添压式的传统学习方法,令广大学子苦不勘言,学习,已经不再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合理的途径,而是令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的一个包袱,试问各个学校,和各个教育主管部门,还有各位家长,如果让你们背着巨大的包袱去工作去发展,去赚钱,你们会开心吗?你们会工作好,会发展好,会赚钱好吗?所以如果不给学生减轻压力,就不要妄想学生学习好了7、遵守纪律的问题,纪律是维系一个社会环境稳定和井井有条的一个规范和规章制度,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定的,并不是某某个学校领导或者教师,为了一己之快漠视学生感受而定的!学生在走廊里不许说话,在课堂上保持肃静,这样死气沉沉的环境,学生还能够算得上是祖国的花朵吗?凋谢了吧…………8、乱收费问题,这个问题是最敏感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些学校,用分数来为自己提高档次,用分数线来向学生压榨钱财,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敛财方式,合理的收费我们并不反对,但是动辄几千几万的所谓“借读费”这能算是合理吗?学校需要建设,那是学校自己的发展,试问学校的建设壮大又为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真的因为学校的扩建,学校的拼命敛财而获得成绩和知识的提高了吗?9、补习班的问题,补习班的存在令广大家长头痛不已,某些教师为了在工资之外赚些外块,甚至上课的时候不把知识全部讲完,待到补习班再一一点明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师还怎么样为人师表,怎么样教好学生,学校要提高升学率,有这样的教师存在,请问,又有多少学生可以顺利地通过中高考试?考进自己满意的学校呢?知识是学校提供的,却被教师倒卖升值,叫学生们怎么相信他们的老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呢?10、早恋、性教育的问题,这是目前最敏感的话题,但是越是敏感,大家就越不敢提出,因为我们的学生在青春期的年龄,都是在读书,所以校内的性问题,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大责任,有些学生直到结婚都不清楚男女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人因为接触了不正确的性教育走上歧途,这有哪项不是学校的责任?一味的隐瞒压制,就能让学生们明白真理吗?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花季的学生最困惑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学校能够给他们的,并不是“受业解惑”而是一味的隐瞒压制,甚至蔽斥,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这些尚且懵懂的学生走上正途,成为一个由生理到心理完全健康向上的人呢?11、叫家长,学生一旦犯了什么事情,就要叫家长,把责任一把推到家长这里,老师啊老师,家长让学生上学,是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血肉交给你们教育,你们没有能力把他们教育好,却把责任推回给家长,的确,在教育上,家长的确要比老师方便很多,但是,处在叛逆年龄的这些懵懂的学生,需要的并不是管教,他们需要的是引导和合理的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推来推去,学校把责任推给家长,那么还要学校干什么?学生还上学干什么?还要你们这些老师干什么?12、教学生做人,还是教学生做贼?学生有哪个不欺骗自己的父母,不欺骗他们的老师?往往学生幼稚的骗局被揭穿的时候,学校也好,家长也好,都会大动肝火,你们怎么不仔细想想?学生为什么要骗你们,“人之初,性本善”,谁是生来就会骗人的,这责任到底在谁?没有良好的沟通,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本来就幼稚无知的年龄,面对学校和家庭的种种压力,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隐瞒,让隐瞒把一切平息,没有了诚信的为人,在社会上怎么混啊!这责任到底在谁?到底在谁?!!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
教师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反思
教师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反思一、教育的本质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导学生成长的责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单向灌输,而现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教育。
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流失,创新能力受限。
同时,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和讲授,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引导,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三、开放式教学方式的优势开放式教学方式注重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开放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成长。
四、探索个性化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和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例如,多元评价、小组教学和项目制等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五、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便利。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和教育应用软件等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促进了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七、重视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形式,传授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和人文艺术,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人文精神。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指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课堂教学形式就是大家熟知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段教学法”。
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
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存在诸多弊端,甚至有些方面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新课改的障碍。
一、教学思想上,传统课堂教学是“主知主义”、“教师中心”,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
“主知主义”培养学生局限于知识传授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中心”则忽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
依教育心理学观点,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以致“活”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低水平的。
为此,联系实际,或借助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就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过程至关重要。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的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追问、评判、创造知识的“好学生”、“书袋子”。
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夸美纽斯指斥中世纪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恩格斯批评英国的爱北斐特中学“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毛泽东批评旧的教育“摧残人才、摧残青年”,使学生“越读越蠢”,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传统讲授法在高校教学中的改进思考
传统讲授法在高校教学中的改进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进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对传统讲授法在高校教学中的改进思考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传统讲授法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考。
传统讲授法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的 passivity,传统讲授法的教学形式大多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在座位上听讲。
这种形式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而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
二是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忽视。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都不尽相同,而传统的讲授法往往无法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三是教学效果有限。
传统讲授法重视知识的灌输,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过于注重于通过口头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讲授法存在的这些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思考。
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良好效果。
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传统讲授法往往是老师一言堂,而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为了更好地改进传统讲授法,教师们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改进教学。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成长。
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想法,促进教学的深入。
传统讲授法在高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是明显的,但是传统讲授法的改进也是可行的。
核心素养下我国课堂教学结构的弊端与优化
核心素养下我国课堂教学结构的弊端与优化1. 引言1.1 我国课堂教学结构的现状我国课堂教学结构的现状可以说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主导者,而学生则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缺乏互动和学生参与。
教学内容也比较注重传统的学科知识,很少涉及跨学科的内容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结构中,评价体系也比较偏重应试成绩,很少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学生被迫过多地关注分数,而忽略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状导致了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优化我国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生主体性,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1.2 核心素养概念的介绍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源自于教育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沟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核心素养的概念不仅仅是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递,更侧重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认知能力、情感素质、社会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教育实践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将有助于优化我国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
2. 正文2.1 课堂教学结构的弊端分析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师的“一言堂”,其实质是“先生讲,学生听”。
这种教学是封闭的、僵化的,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是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为什么,更不许怀疑。
显然,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
就此,我认为要科学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必须革除上述弊端,要最大限度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的前提是增强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决定整个课堂教学的指南,对施教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发挥教学目标的真正作用,同时又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了解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什么,要学到什么水平,然后确定全面、合理、明确、具体而又便于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还要让学生知道,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据,才能避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样的教学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
教学时,把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出示给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内化学习动机,又有利于学生自我矫正,还有利于教师在了解各类学生掌握目标的认识前提下,调节课堂教学深浅度,实施目标有效控
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明确后,教师再认真去研究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和学
生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明白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制定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形成的前提。
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唯书”、“唯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遇到实际问题不能独立思考,束手无策,这样的人才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社会的进步需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新一代,教育肩负着培育创新人才这一特殊使命。
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要有所发现,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不合常理”的思维要加以指导和鼓励。
就拿课堂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让学生看到“雪”联想到“冬天”,还要联想到“春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比如。
在讲授《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说到愚公精神,我们常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像愚公那样子子孙孙搬山不止,这样算不算智呢?就此,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果真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吗?不妨启发学生联想到,与其搬山,何不搬屋呢?又拿作文教学来说,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法引导他们在立意选材到语言表棕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发散求异思维。
如:说到“诚信”这一话题,学生往往都从“诚信不可丢或做人要诚信”这个角度来立意;说到“贫穷”这一话题,学生往往从“战胜贫穷或远离贫穷”这个角
度来立意,而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掉过头来谈:“不诚不信不为过”,“贫穷也是一笔财富”这样立意更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要有理有据,自然就能写出好文章。
语文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
三、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素质形成要采用科学教学手段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边活动来进行的,成功与否,它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我们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共享的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要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之成为相互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上要有目的针对性地采用商量口吻与学生交流。
教师只有把学生置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才能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情景。
其次,课堂上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情绪。
每一节课,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课堂上要用和谐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可亲近感。
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也一定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再者,要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教师还需一些鼓励语言,如有“你说得真好,连老师都没想到”“你的理解有不同之处,让人耳目一新”“没关系,你动了脑筋,相信你下次说得更好”等。
民主和谐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学愉悦,从而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语文素质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提高。
2、构建合作探究学习行为评价机制。
构建合作探究行为评价机制,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性,指示方向,且可以控制、反馈和调节教学活动和鉴定教学效果,使师生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设计激励性评价机制,要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
在每一节课进行自主学习后,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评价,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然后让学生互评,最后老师从激励角度给予肯定。
在肯定成绩同时,要对探究学习中有不同见解,有创见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调动评价中的积极因素,激励自觉有意识有目的参与教学活动。
3、加强语文学法指导。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须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很有指导意义:教是为了不教。
显然这样的“教”就得教到点子上,也就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摸到门径,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加强语文学法指导,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件事:选好例子,搞好演示。
选例子就是选择最有训练价价值的典型例文、例句、例词等;搞好演示就是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总结规律、形成方法,然后把这一规律、方法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加强语文学习指导,其次是抓好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办法是讲一遍,指导一番,把行之有效的良好学习习惯介绍给学生。
如每一节课,根据学习目标,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习惯:一是列好学习提纲,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的审美趣味及读写听说训练等方面支确定学习的内容。
二是口诵心思,力求自解。
三是按学习
内容进行勾画批注,看学会了解哪些,疑难问题有哪些,当然,学习过程中不能胡子眉毛一齐抓,要记教学重点、难点、个人疑点等。
4、创设感染情境。
创设感染情意,激起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优化课堂教学最有力手段。
语文教材中,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词,引人入胜的小说占相当比例,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通过鞭辟入里的阐述,丰富的意境,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感知的目的。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倾注了作者真实丰富的情感,它能深深地感染读者。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情地进行教学,可借助生动活泼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配以手势、表情等进行讲授,在情感的感染下,学生对学习自然会充满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感染情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境界开阔,气势磅礴的词,讲授时,我通过播放北国雪景的录相,把学生带入词的意境中去,感受词中辽阔雄浑的境界,学生毫迈激昂的感情就会很快被激发出来。
课堂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美之所在,引导学生支发现和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定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去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才能有效地形成学生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