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情感优秀课件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3aaf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学会调节情绪,以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压力。
情感疗法
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治疗,如通过表达和释放悲伤、 愤怒等情绪来促进心理康复。
情绪管理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识别和管理情绪,提高自我 控制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健康
关注员工情绪和情感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以提高员工的 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绪通常与生理反 应和外部环境刺激相关,而情感则与认知和价值观 相关。
情绪与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与 人类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决策等方面密切相关 。
学习目标
02
01
03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情绪与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
认知评价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触 发因素。
详细描述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个体对情境的 认知解释和评价过程决定了情绪的性质和强度。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作为触 发因素,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过程转化为情绪体验。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 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与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 情绪与情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它们在人类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三讲情绪与情感优秀课件
![第三讲情绪与情感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087e329b89680202d82563.png)
• 人类整体发展需要部分人做出牺牲(在改革的不同阶段 均有整体发展与局部牺牲并存)。
3.制怒:
防止情绪极端化,伤人伤己。不走极端,处理危机。 制怒以承受心理痛苦为代价。制怒使个体心理走向成 熟。 • 制怒技巧:拖延法 转移法 数数法 深吸慢呼法
按压内关 附 幽默技巧 幽默是智慧的过剩(用幽默说幽默) • 跳出事件本身 • 敢于自嘲 • 平视、俯视事件
小结:心理力与情商
• 调节与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属于情绪智商,简称情 商。而在心理活动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对智力活动 的动力作用称为心理力。
• 心理力是意志与情感因素的统一,它能激励人们的 求知欲,认知兴趣,对真理的探求,影响着才智的 发挥。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才 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并能 克服一切困难。
寻找愉快来源 3 .宣泄不当: ①选错宣泄对象: 例 虐猫
②不宣泄: 过度压抑 郁闷 孤独 无奈 使智能↓ 影响学习 生活 交友
自伤伤人 例 博士跳楼
生活中痛苦的经历→ “炸药包”
过度宣泄 或抑郁症
③过度宣泄:轻者影响人际关系、学习、工作, 致个人烦恼。
重者触犯纪律、法律…… 伤人自伤
(四)情绪的转换:
• 成功 — 找己不足,争取更大成功(成功催生成功);
• 失败 — 找己之长 ,一定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
• 被嫉妒 — 自豪,不遭人嫉是庸才;
• 一次失败 — 暗示自己,这是偶然的; (消极暗示导致更大失败)
• 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获得快乐,争取成功。
• 你不能改变任何人,只能改变你自己。 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不改变自己则更痛苦。
心理学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课件
![心理学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29a5e2b52acfc788ebc9d5.png)
(1)让学生处于愉悦、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为认知活动 创设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背景。 (2)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各种积极情绪和情感与高 尚情操的熏陶。 (3)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形成良 好的学习心态和好学、乐学的人格品质。 (4)重视教学过程的情绪和情感目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规律
一、情绪和情感的特性
1. 情绪和情感的倾向性 情绪和情感的倾向性是指一个
人的情绪和情感经常由什么性质的 事物引起和趋向什么性质。它是情 绪和情感品质的核心,也是评价情 绪和情感价值的主要方面。
一、情绪和情感的特性
2. 情绪和情感的深刻性
情绪和情感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的情绪 和情感在思想和行动中所表现的深厚程度。
特别拓展
测测你的心理承受力 下面展示一组测试心理承受力的图片,图片本身是静止的。不过由于视觉 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你会看到它们在动。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
特别拓展
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 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1] 。 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 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 性质,如失去亲人往往使人产生较长时间的郁闷心境。一个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如高考被录取,实验获得成功,作品初次问世等),在一段时期内会使人处于 积极、愉快的心境中。人格特征也能影响心境的持续时间,同一事件对某些人的 心境影响较小,而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则较大。性格开朗的人往往事过境迁不再考 虑,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容易耿耿于怀 。
第七章 情绪情感 心理学课件
![第七章 情绪情感 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267e16cc7931b765ce1563.png)
第三节 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 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包括挫折的情境、 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 二、引起挫折的原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三、如何应对挫折 (一)正确认识挫折(普遍性和两重性) (二)改善或消除挫折情境
(二)激情 概念: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特点:一是激动性,二是冲动性;三是是短暂性 原因:一般说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关,对立的意向 冲突(自己这么想,偏偏那么来)和过度的抑制都会引起 。
(三)应激 概念: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出乎预料的 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发 生比激情更突然、更剧烈、对机体的激发程度更大。 应激可表现为两种状态,一种是积极的状态,它使人精力 旺盛,活动激化,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准确,从而 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时摆脱困境;另一种是消极的状 态,它使人出现不必要的动作,语无伦次,情绪紧张,同 时意识的自觉性降低,会出现思维混乱,分析判断力减弱 ,感知和记忆出现错误,注意力的分配与转移困难等情况
(三)调节抱负水平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讨论: 作为家长和教师,是该处处保护孩子免 受挫折?还是该从小培养孩子抗挫折的 能力?
随着个体的发展,社会化进程到一定阶段后, 有了社会性需要,才可能有情感体验的出现。
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 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暂时性和冲动性,而 情感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比如,幼儿会因为饥饿而哭泣,但当得到食物后, 哭泣就会停止。 情感并不会随着情境的消失而消失,比如,母亲对 于儿女的爱,不论儿女在不在身边都不会消失。
1.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3272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f.png)
1
布什总统的表情
2
布什总统的表情
3
布什总统的表情
4
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
5
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
6
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
7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一)定义:情绪(emotion)和情感 (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 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C 应激:指在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 情绪状态。
11
• (三)情感种类 1、道德感: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 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2、理智感:是人的认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 产生的内心体验。 3、美感:是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 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12
三、情感与教学
• (一)情感与学习效率 • (二)情感与智能发展 • (三)情感与学习态度
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 (一)基本情绪 • 1、快乐 • 2、愤怒 • 3、恐惧 • 4、悲哀
• (二)情绪状态
1、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 状态,它具有弥漫性。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具有爆发 性的情绪状态。
• #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 为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控制,甚至做 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区别 (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则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情感则具有 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 较内隐和深沉。
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1d22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4.png)
• 笑:这里的笑既指大笑,也指微笑。大 笑对身体极有好处,可以增加肺的呼吸
量,清洁呼吸道,可以消除神经紧张, 放松肌肉,可以驱散愁闷,减轻压力等。
• 喊:信不信?大吼解千愁!。倘若你由 于各种原因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精神上
的抑郁,或胸中忧愤,或食物积滞时,
只要大吼一声或几声,顿时会感到心平
气和、精神振奋、胃口大开、充满活力。
• 这些变化往往是人的意识难以控制的。
• 这就是所谓测谎器(lie detector)的心理学 依据。
• 测谎器图示。
• 根据生理反应的变化及问题解答和词语 联想的反应综合考查。
• 199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和1993 年3月10日有关测谎器在中国的报道。准 确率达95%
• 测谎器可提供判案的线索,但不能提供 判决的根据。
• 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有人伤害了你, 且暂时不宜采取公开的行为时,可以在 纸上写出你的不满和委屈,甚至可以渲 泄对某人的怨恨。要记得渲泄后把纸处 理掉,这样做一方面好像把坏心情扔了, 另一方面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 还有一种很好的渲泄坏情绪的形式, 就是写日记。心理学家曾进行了一 项独特的研究。让参加实验者连续 一星期写日记,记下自我情绪受影 响的重要事项。结果,这些人在写 过日记之后的两个月内,去看医生 的次数减少了一半。显然,他们免 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了。有人说: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会成为我们 一个抵抗疾病的军火库,因为写日 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进而 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改善你的健康 状况。”
• 一、 情绪与情感的一般概念
• (一)、什么是情绪
•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 生的体验。
•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 1.情绪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包括: • (1)外部刺激 • a. 自然情境:如小桥流水、花香鸟语 • 枯藤老树…… • 感时花溅泪…… • b.社会情境:如节日的庆典、他人或自己的不幸
幼儿的情绪情感ppt课件
![幼儿的情绪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0a0d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4.png)
(2)理智感: 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 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求 知的欲望、认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 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 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乐;在评价事物时 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 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 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陈毅广场发生踩踏 事件,造成36人死亡。
2、情感的种类
情感的主观体验多具有社会性,从情感的社会 内容角度,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 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 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 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道德属 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 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活动不断增加,必然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4岁幼儿处于从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需要过度
(3)情感表达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的表达方式包括面部 表情、肢体语言和言语表情。
两者的联系: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 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 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 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 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 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 表达。“柔情似水 ”;情绪也离不开 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 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心花怒放 ”
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情绪与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7d6b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9.png)
10
(一)情绪的中枢机制
• 1.下丘脑:
支配愤怒和恐惧中枢
• 2.边缘系统:
整合情绪体验 – 下丘脑:快乐、痛苦 – 杏仁核:恐惧、愤怒
• 3.网状结构:
激活或唤醒情绪
• 4.大脑皮层:
主导,情绪的认知、评价与控制
11
情绪的生理机制 • 1、中枢机制 • 2、外周神经机制 • 3、情绪状态下机体的内部变化
一致性;当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 内疚感可激发社会公平重建。
26
• 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
O适应功能 • 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 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27
O动机功能
O 情绪是情感是激发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焦虑 一定的焦虑水平能够促进工作绩效
• 积极情绪
增力
• 消极情绪
减力
6
➢外部行为
伴随情绪出现的相应的面部表 情、身体姿势、语音和语调等方面 的变化
7
O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 情绪情感的区别
情绪
情感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生理性)
(社会性)
冲动性、难以控制
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明显的外部表现(外显性)内隐的、微妙的(内在性)
情境性、短暂性
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35
➢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 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 产生的情绪。 根据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紧张度分为:
36
• 心境 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特点: و强度和激动性:微弱、平静的 و延续的时间:持续时间较长,少则几天,多则数年 و影响范围: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都
2024版全新《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2024版全新《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0527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4.png)
2024全新《心理学情绪与情感》ppt课件目录CONTENCT •情绪与情感基本概念•生理基础与表达方式•认知过程对情绪影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情绪与情感•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策略•总结与展望01情绪与情感基本概念情绪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分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情感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感特点稳定性和深刻性,如爱情、友情、爱国主义情感等。
情绪与情感关系区别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联系情绪和情感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它们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
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02生理基础与表达方式生理反应机制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情绪激发时,自主神经系统会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
荷尔蒙与神经递质情绪的产生与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的释放密切相关。
大脑结构参与情绪处理涉及大脑多个区域,如杏仁核、前额叶皮质、海马体等,它们共同协作完成对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节。
80%80%100%面部表情识别人类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这些表情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一致性。
微表情是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能揭示真实情绪;混合表情则是多种情绪的混合体,增加了表情识别的复杂性。
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识别和分析面部表情成为可能,为情感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本表情微表情与混合表情表情识别技术身体姿态与动作手势与触摸空间距离与领地行为肢体语言传达手势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挥手表示告别,握手表示友好;触摸则能传递亲密、安慰等情感信息。
空间距离反映人际关系亲疏,如近距离接触表示亲密关系;领地行为则体现个体对空间的占有和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 奇
伤心
厌 恶
微 笑
兴 趣
第一节 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含义及构成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刺激
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受及表现
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从三方面理解情绪情感的定义
第一节 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含义及构成
(二)情绪、情感的构成成分 • 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情 感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的不同感受, 构成了情绪与情感的心理内容。
• 生理唤醒——生理的激活水平
–指情绪情感活动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不同情绪和情感的 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身段表情不具有跨文化性,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手势
姿势表情
3、言语表情
• 言语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个体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 方面的特征。
• 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 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例如人们惊恐时尖 叫;悲哀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时声高,节奏变快; 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
• 外部表现
第一节 概述
• 外部表现:情绪与情感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形式,通常称之为 表情。
–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在嘴唇、眉毛以及眼睛光泽的变化上。如 喜悦、愉快、欢乐时嘴角向后伸,上唇略提,两眼闪光,两眉舒 展。“眉开眼笑”;惊奇时张嘴、瞪眼;“目瞪口呆”。
–姿态表情: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如欢乐时手舞足蹈, 捧腹大笑;悲恸时的捶胸顿足;痛恨时的咬牙切齿等。
第一节 概述
• 3.情绪通过态度体现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表现出来
– 情绪是身心一体变化,往往伴随生理变化。 – 如欢喜时“趾高气扬”,沮丧时“垂头丧气”,受惊时
“呆若木鸡”,恐惊时“四肢发抖”。 – 生理变化,如伤心时眼泪,因情绪的打击身体内产生的一
些介质(如儿茶酚胺等)和一些内分泌物,需要排泄出来, 这时呼吸加强、加快,这有利于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第一节 概述
• 2.刺激以需要为中介而引起情绪。
– 仅仅用刺激解释情绪是不够的,同样的刺激会引起绝然不
同的情绪。如同样是面对夕阳:
不同需要 和愿望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感伤的;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悲凉的;
评价系统 不同
➢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豪迈的。
– 凡是符合个体需要的事物,就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如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否 则就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言语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 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表情既是传递情绪情感体验的鲜明形式,也是情绪和情感体验的 重要发生机制。
1、面部表情
通过眼部、面部、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第一节 概述
• 面部表情的识别与以下因素有关: (1)面部表情复杂程度:有研究表明,最易识别的表情是快乐 和痛苦,较难识别的是恐惧和悲哀,最难识别的是怀疑和怜悯。 (2)个体年龄:表情的识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12—14岁 作用有一个急剧发展和变化时期. (3)职业:演员比其他人更容易识别各种面部表情。 (4)文化:研究发现,在面部表情识别上,人类具有共同的倾 向和规律。
第一节 概述
二、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 在一个小岛上,住着一个原始部落,在部落里有这样一个习 俗:男方对某个女方有意是需要用牛作为财礼。岛上有个丑 女,早已过了结婚的年龄,但是没有一个男人向她家提亲, 所以很焦急,越焦急越变得丑,越没有变得美的自信心。终 于有一天,有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向她求婚,不久他们结婚了, 而且丑女心情变得越来越开朗,人长得越来越漂亮。有时岛 上妇女一起聊天,有的说我是用一头牛换来的,有的说我是 用两头牛换来的,以前的丑女站起来说我是用六头牛换来的, 满脸的喜悦。是什么促使丑女变成了美女?
上述两方面的观点均得到了实验研究的支持。
第一节 概述
• 面部表情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 式。面部表情有跨文化性,同一种面部表情会被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承认和使用,以表达相同的情绪体验。
• 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七种表情是世界上各民族的 人都能认出的,它们是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 悲伤和轻视。研究者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精确 辨认这七种基本表情,5岁的孩子在辨认表惰的精确度上 便等同于成人了。
用,有时也会单独使用。
–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手势所 代表的含义可能截然不同。
➢ 身体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身体姿态发生的不同变化。
–身体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如高 兴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捶胸顿足,成功时趾高气扬,失败时垂 头丧气,紧张时坐立不安,献媚时卑躬屈膝等。
第一节 概述
• 1、情绪情感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
➢ 外部刺激
– 自然情境:如小桥流水、花香鸟语、枯藤老树、感时花溅泪等。 – 社会情境:如节日庆典、他人或自己的不幸遭遇……
➢ 内部刺激
– 生理性刺激:如腺体的分泌、身体的不适 – 心理性的刺激:由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引起的情绪
反应。如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回首往事……
第一节 概述
• 面部表情的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 ➢ 达尔文(1872)在《人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认为,人类的情绪
表达是从其他动物的类似表达进化而得来的。个体生来就具有 不同面部表情的表达能力,不同民族的人的面部表情模式具有共 同性。 ➢ 人类的某些面部表情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受社会环境制约。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下有不同的表 现,并且个体还能在社会环境中学会掩饰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 情。面部表情的后天习得既是生物适应性的延伸,更是社会适 应的体现。
你看到了什么表情?
你看到了什么表情?
你看到了什么表情?
吃惊
① 眉毛向上挑 ② 眼睛圆睁 ③ 嘴唇无意识地张开
吃惊
① 眉毛向上挑 ② 眼睛圆睁 ③ 嘴唇无意识地张开
你能根据下列表情判断人物的心理吗?
2、身体姿态表情
• 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 手势表情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和言语一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