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7-1 主轴组件的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F K A a 2a 1 1 KA L K B L
1 将式(3 3 5 )代入式( 3 4 )得 EI a Fa y1 L
前已述及主轴组件的刚度K=F/y,其倒数
y/F称为柔度。
当主轴平均直径为 D,内孔直径 d 时,主轴
截面的平均惯性矩 I=π (D4 -d4)/64;E 为弹性模量, E=2.1×105N/mm2左右
(2)弹性支承上刚性主轴端部的位移y2
假设主轴为刚体时,设前后支承的刚度分
别为 KA、KB,前后支承的弹性变形分别为 δ A、δ B,引起的主轴轴端位移 y2可根据图 示几何关系求出:
则悬伸量a=132mm
3)计算前支承刚度
KA=1700×D1.41=13.85×105N/mm
后轴承直径小于前轴承, 取KA/KB =1.4,
3
则KB=9.9×105N/mm。 EI 4)计算综合变量 K a 0.3376 此处弹性模量 E=2×105N/mm2 , I=π /64(D4-d4)=5.377×106mm4
求对布局和参数进行修改。
5)必要的验算:刚度和抗振性验算。 6)根据验算结果修改草图并绘制装配
图和零件图等。
一、主轴结构参数的选择
主轴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
主轴的平均直径D(或前轴颈直径D1 ) 内孔直径d(对空心主轴) 前端的悬伸量a
主轴的支承跨距L
步 骤
确定前轴颈直径D1
确定内径d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a 根据D、a 和主轴前支承的刚度确定支
1 y a L 1 K A a 2a 1 1 1 K F 3EI a K A K B L L
3 2
2 dy Fa 1 F KA 2 a 2a 1 3 0 3 dL 3EI a K A K B L0 L0 整理后得: 3
承跨距L
1.主轴直径D(或D1)的选择
D(或D1)
主轴的刚度
孔径
主轴上的传动件和轴承的径向尺寸 传动件:使整个变速箱结构庞大 轴承:增加轴承的发热量
结论:D(或D1)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选大些
区域I: 中等转速、中等以上载荷
区域II: 中等以上转速、中等以下载荷及 三支承主轴
升降台铣床P-D1统计曲线
6)分析是否要增设中间支承。现主轴实际
跨距为L=640mm。L/L0=640/290.4 =2.2。由 图3-35,主轴组件刚度损失约超过20%( 即K/Kmax<80%),拟增设中间支承。
7)结论:本例由于实际跨距远大于最佳跨
距,至使主轴组件刚度损失超过20%,为 提高刚度可考虑增设中间支承,如用前、 中支承为主支承的三支承主轴结构,前、 中支承跨距在合理跨距范围内,则主轴组 件的刚度可提高20%左右。
到主轴前端受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
主轴悬伸量a值愈小愈能提高主轴组件刚度 确定a的原则:在满足结
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
取小值。
主轴悬伸量a取决于
主轴端部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工件或刀具的安装方式 前轴承的类型及组合方式
润滑与密封装置的结构等
减小a值的措施:
l)采用短锥法兰式的主轴端部结构 2)推力轴承在径向轴承内侧 3)尽量利用主轴端部的法兰盘和轴肩等构
1.25-2.5
>2.5
4.主轴合理跨距的选择
图4-30所示
主轴轴端受力下作用后,其轴端的弹性变
形y由y1 、y2 两部分组成。
(1)刚性支承上弹性主轴端部的位移y1
假设支承为刚体,主轴弹性变形引起的主
轴轴端位移y1 ,按两支点梁的挠度公式计算 : 3
Fa L y1 1 3EI a
1) 根据图 4-27 和表 4-10 ,考虑到 NN3000K
(3182100)轴承的孔径系列,初选前轴颈直 径 D1 为 120mm,后轴颈直径 D2 为 95mm ,主轴 平均直径D=(D1+D2)=107.5mm 校核壁厚d/D=65/107.5 =0.60,合格
2)参考同类型机床和表4-12,选a/D1=1.1,
D1 0.27Dmax±10 0.25Dmax±15 0.22Dmax±15 0.2Dmax±15
外圆磨床砂轮架主轴前轴颈直径D1和 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Dmax的关系
大型专 大型曲 500 用外圆 轴磨床 万能 普通 磨床 65 80 100 120 150 320
Dmax
200
D1 50~65
后轴颈的直径 D2
轴的刚度 K 与抗弯截面惯性矩 I 成正比,与
直径之间有下列关系:
K空 I 空 d 4 1 ( ) K实 I 实 D
K空 I 空 d 4 1 ( ) K实 I 实 D
当d/D≤0.5~0.6时,K空与K实相差小,即内
孔d对主轴的刚度降低的影响很小
当d/D=0.7时,刚度降低约25% 因此,为了不致于过分地削弱主轴刚度,
L0(对应于曲线c 的最低点)
当所设计的主轴支承跨距L=L0时
可使主轴组件的刚度K=Kmax
L0称为“最佳跨距”
在具体设计时,常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实
际跨距L≠L0,这样就造成主轴组件的刚度 损失
由图可知当L/L0=0.75~1.5时,刚度损失不
大(5%左右),应认为在合理范围之内, 称为合理跨距 合理跨距L合理=(0.75~1.5)L0是一个区间 最佳跨距L0只是一个点
6 EI 6 EI K A L L0 1 0 K Aa KA K B
3 0
线图法
先计算出综合变量
到η 值的位置
EI K Aa 3
在横坐标轴上找
向上作垂线与相应的KA/KB 的斜线相交 从交点作水平线与纵坐标轴相交得L0/a
因为a已知,便得最佳跨距L0
a a y2 A 1 B L L
设前、后支承的刚度为KA、KB,支承反力为
RA、RB,则δ
A
=RA/KA,δ
B
=RB/KB
a a 式中RA F 1 ,RB F L L F a Fa 因此 A 1 , B KA L KBL 将式(3 5)代入式( 3 4)得
(4)最佳跨距和合理跨距
y1/F随L/a的加大而成线性增加 y2/F随L/a的增加而减小 当 L/a 较小时, y2/F 随 L/a 的增加而急剧
减小,而当L/a较大时则减小较慢
因此 y/F 与 L/a 的关系,随着 L/a 的增加, y
/F先是减小而后加大,如图中曲线c
当主轴组件的D、a、KA 和KB为定值时 必存在一个能使主轴轴端挠度y=ymin的跨距
2 F a F a F K A a 2a y2 1 1 1 K A L KB L KA L K B L 2 2
(3)主轴组件的刚度K
Fa L y y1 y2 1 3EI a 2 F K A a 2a 1 1 KA K L L B
第七节 主轴组件的设计计算
2014-6-8
1
设计内容
结构设计 主要尺寸的计算
设计步骤
l)搜集和分析资料:国内外同类机床
主轴组件的图纸,有关轴承资料等。
2)初选结构参数:主轴直径D、内径d
悬伸量a和支承跨距L等。
3)初步确定主轴组件的布局:轴承配
置型式、传动件的布置等。
4)绘制结构草图,并根据结构上的要
3
a a 式中RA F 1 ,RB F L L F a Fa 31 , B 因此 a A Fa L K B L KA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KBL F a F a F K A a 2a y2 1 1 1 KA L )得 K A L K B L K B L 2 2
成密封装置 4) 成对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应采取滚锥 小端相对形式 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应采取类似 的背对背型安装
表3-13主轴悬伸量与前轴颈直径之比
机 床 和 主 轴 的 类 型 a/D1 0.6-1.5 通用和精密车床,自动车床和短主轴端铣床,用 滚动轴承支承,适用于高精度和普通精度要求 中等长度和较长主轴端的车床和铣床,悬伸不太 长(不是细长) .的精密镗床和内圆磨床,用滚 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支承,适用于绝大部分普通生 产的要求 孔加工机床,专用加工细长深孔的机床,由加工 技术决定,需要有长的悬伸刀杆或主轴可移动, 因切削较重而不适用于有高精度要求的机床
车床和铣床主轴后轴颈的直径D2可根据前轴
颈直径D,按下列经验公式来定:
D2 ≈(0.7~0.8)D1
也可按下式计算
D1 ≈(1.1~1.15)D
D2 ≈(0.85+0.9)D
D为平均直径
2.主轴内孔直径的选择
主轴内孔作用:
1.通过棒料、夹紧刀具或工件用的拉杆、 冷却管等 2.大型、重型机床的空心主轴,减轻重量 确定d的原则:在满足对空心主轴孔径的要 求和最小壁厚要求以及不削弱主轴刚度的 要求下尽量取大些。
L=(45)a为初始值,可以进行反复迭代求解 ,当 LOPT 与 L的差值小于某一规定误差时, 则可求得最佳支承距LOPT
例 题
某卧式车床
最大加工直径为400mm 主电机功率为7.5kW 主轴孔径为 65mm,主轴前、后支承均选用 NN3000K(3182100)系列轴承 采用前端定位式 限于结构原因,前、后支承跨距约为640mm 试初选主轴直径,并分析主轴是否需要采 用三支承结构
A
5)确定最佳跨距L0
可由图4-31,在横坐标上找出η =0.3376之
点,向上作垂直线与KA/KB =1.4的斜直线相 交,由点向左作水平线与纵坐标轴相交, 得L0/a =2.2
所以L0=290.4mm
合理跨距的范围为 L 合 理 = ( 0.75 ~ 1.5 )
L0=218~436mm 之间。主轴实际跨距已超过 合理跨距范围
迭代法
6 EI 6 EI L L0 K Aa KA
3 0
KA 1 K B
0 L
1 3
LOPT
1 1 6 EJ K K B A
6 EJ aK A
上式为最佳支承距LOPT的计算公式,选取
一般应使d/D<0.7
还应考虑主轴后轴颈处壁厚是否足够
推荐值
普通车床d/D(或d/ D1) =0.55~0.6
d1为前轴颈处内孔直径; 转塔车床和自动半自动车床,d/D = 0.6~ 0.65; 铣床: d=拉杆直径 +(5~10)mm
3.主轴前端悬伸量的选择
主轴悬伸量:指主轴前支承径向反力作用点
区域I: 中等转速、中等以上载荷
区域II: 中等以上转速、中等以下载荷及 三支承主轴
D1根据机床主电动机功率确定
区域I: 中等转速、中等以上载荷
区域II: 中等以上转速、中等以下载荷及 三支承主轴
D1根据机床主参数确定
表 所示为普通车床主轴前轴颈直径 D1和主
参数最大加工直径Dmax的关系。
Dmax 200~250 315~400 500 630~1000
1 将式(3 3 5 )代入式( 3 4 )得 EI a Fa y1 L
前已述及主轴组件的刚度K=F/y,其倒数
y/F称为柔度。
当主轴平均直径为 D,内孔直径 d 时,主轴
截面的平均惯性矩 I=π (D4 -d4)/64;E 为弹性模量, E=2.1×105N/mm2左右
(2)弹性支承上刚性主轴端部的位移y2
假设主轴为刚体时,设前后支承的刚度分
别为 KA、KB,前后支承的弹性变形分别为 δ A、δ B,引起的主轴轴端位移 y2可根据图 示几何关系求出:
则悬伸量a=132mm
3)计算前支承刚度
KA=1700×D1.41=13.85×105N/mm
后轴承直径小于前轴承, 取KA/KB =1.4,
3
则KB=9.9×105N/mm。 EI 4)计算综合变量 K a 0.3376 此处弹性模量 E=2×105N/mm2 , I=π /64(D4-d4)=5.377×106mm4
求对布局和参数进行修改。
5)必要的验算:刚度和抗振性验算。 6)根据验算结果修改草图并绘制装配
图和零件图等。
一、主轴结构参数的选择
主轴的结构参数主要包括:
主轴的平均直径D(或前轴颈直径D1 ) 内孔直径d(对空心主轴) 前端的悬伸量a
主轴的支承跨距L
步 骤
确定前轴颈直径D1
确定内径d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a 根据D、a 和主轴前支承的刚度确定支
1 y a L 1 K A a 2a 1 1 1 K F 3EI a K A K B L L
3 2
2 dy Fa 1 F KA 2 a 2a 1 3 0 3 dL 3EI a K A K B L0 L0 整理后得: 3
承跨距L
1.主轴直径D(或D1)的选择
D(或D1)
主轴的刚度
孔径
主轴上的传动件和轴承的径向尺寸 传动件:使整个变速箱结构庞大 轴承:增加轴承的发热量
结论:D(或D1)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选大些
区域I: 中等转速、中等以上载荷
区域II: 中等以上转速、中等以下载荷及 三支承主轴
升降台铣床P-D1统计曲线
6)分析是否要增设中间支承。现主轴实际
跨距为L=640mm。L/L0=640/290.4 =2.2。由 图3-35,主轴组件刚度损失约超过20%( 即K/Kmax<80%),拟增设中间支承。
7)结论:本例由于实际跨距远大于最佳跨
距,至使主轴组件刚度损失超过20%,为 提高刚度可考虑增设中间支承,如用前、 中支承为主支承的三支承主轴结构,前、 中支承跨距在合理跨距范围内,则主轴组 件的刚度可提高20%左右。
到主轴前端受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
主轴悬伸量a值愈小愈能提高主轴组件刚度 确定a的原则:在满足结
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
取小值。
主轴悬伸量a取决于
主轴端部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工件或刀具的安装方式 前轴承的类型及组合方式
润滑与密封装置的结构等
减小a值的措施:
l)采用短锥法兰式的主轴端部结构 2)推力轴承在径向轴承内侧 3)尽量利用主轴端部的法兰盘和轴肩等构
1.25-2.5
>2.5
4.主轴合理跨距的选择
图4-30所示
主轴轴端受力下作用后,其轴端的弹性变
形y由y1 、y2 两部分组成。
(1)刚性支承上弹性主轴端部的位移y1
假设支承为刚体,主轴弹性变形引起的主
轴轴端位移y1 ,按两支点梁的挠度公式计算 : 3
Fa L y1 1 3EI a
1) 根据图 4-27 和表 4-10 ,考虑到 NN3000K
(3182100)轴承的孔径系列,初选前轴颈直 径 D1 为 120mm,后轴颈直径 D2 为 95mm ,主轴 平均直径D=(D1+D2)=107.5mm 校核壁厚d/D=65/107.5 =0.60,合格
2)参考同类型机床和表4-12,选a/D1=1.1,
D1 0.27Dmax±10 0.25Dmax±15 0.22Dmax±15 0.2Dmax±15
外圆磨床砂轮架主轴前轴颈直径D1和 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Dmax的关系
大型专 大型曲 500 用外圆 轴磨床 万能 普通 磨床 65 80 100 120 150 320
Dmax
200
D1 50~65
后轴颈的直径 D2
轴的刚度 K 与抗弯截面惯性矩 I 成正比,与
直径之间有下列关系:
K空 I 空 d 4 1 ( ) K实 I 实 D
K空 I 空 d 4 1 ( ) K实 I 实 D
当d/D≤0.5~0.6时,K空与K实相差小,即内
孔d对主轴的刚度降低的影响很小
当d/D=0.7时,刚度降低约25% 因此,为了不致于过分地削弱主轴刚度,
L0(对应于曲线c 的最低点)
当所设计的主轴支承跨距L=L0时
可使主轴组件的刚度K=Kmax
L0称为“最佳跨距”
在具体设计时,常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实
际跨距L≠L0,这样就造成主轴组件的刚度 损失
由图可知当L/L0=0.75~1.5时,刚度损失不
大(5%左右),应认为在合理范围之内, 称为合理跨距 合理跨距L合理=(0.75~1.5)L0是一个区间 最佳跨距L0只是一个点
6 EI 6 EI K A L L0 1 0 K Aa KA K B
3 0
线图法
先计算出综合变量
到η 值的位置
EI K Aa 3
在横坐标轴上找
向上作垂线与相应的KA/KB 的斜线相交 从交点作水平线与纵坐标轴相交得L0/a
因为a已知,便得最佳跨距L0
a a y2 A 1 B L L
设前、后支承的刚度为KA、KB,支承反力为
RA、RB,则δ
A
=RA/KA,δ
B
=RB/KB
a a 式中RA F 1 ,RB F L L F a Fa 因此 A 1 , B KA L KBL 将式(3 5)代入式( 3 4)得
(4)最佳跨距和合理跨距
y1/F随L/a的加大而成线性增加 y2/F随L/a的增加而减小 当 L/a 较小时, y2/F 随 L/a 的增加而急剧
减小,而当L/a较大时则减小较慢
因此 y/F 与 L/a 的关系,随着 L/a 的增加, y
/F先是减小而后加大,如图中曲线c
当主轴组件的D、a、KA 和KB为定值时 必存在一个能使主轴轴端挠度y=ymin的跨距
2 F a F a F K A a 2a y2 1 1 1 K A L KB L KA L K B L 2 2
(3)主轴组件的刚度K
Fa L y y1 y2 1 3EI a 2 F K A a 2a 1 1 KA K L L B
第七节 主轴组件的设计计算
2014-6-8
1
设计内容
结构设计 主要尺寸的计算
设计步骤
l)搜集和分析资料:国内外同类机床
主轴组件的图纸,有关轴承资料等。
2)初选结构参数:主轴直径D、内径d
悬伸量a和支承跨距L等。
3)初步确定主轴组件的布局:轴承配
置型式、传动件的布置等。
4)绘制结构草图,并根据结构上的要
3
a a 式中RA F 1 ,RB F L L F a Fa 31 , B 因此 a A Fa L K B L KA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KBL F a F a F K A a 2a y2 1 1 1 KA L )得 K A L K B L K B L 2 2
成密封装置 4) 成对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应采取滚锥 小端相对形式 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应采取类似 的背对背型安装
表3-13主轴悬伸量与前轴颈直径之比
机 床 和 主 轴 的 类 型 a/D1 0.6-1.5 通用和精密车床,自动车床和短主轴端铣床,用 滚动轴承支承,适用于高精度和普通精度要求 中等长度和较长主轴端的车床和铣床,悬伸不太 长(不是细长) .的精密镗床和内圆磨床,用滚 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支承,适用于绝大部分普通生 产的要求 孔加工机床,专用加工细长深孔的机床,由加工 技术决定,需要有长的悬伸刀杆或主轴可移动, 因切削较重而不适用于有高精度要求的机床
车床和铣床主轴后轴颈的直径D2可根据前轴
颈直径D,按下列经验公式来定:
D2 ≈(0.7~0.8)D1
也可按下式计算
D1 ≈(1.1~1.15)D
D2 ≈(0.85+0.9)D
D为平均直径
2.主轴内孔直径的选择
主轴内孔作用:
1.通过棒料、夹紧刀具或工件用的拉杆、 冷却管等 2.大型、重型机床的空心主轴,减轻重量 确定d的原则:在满足对空心主轴孔径的要 求和最小壁厚要求以及不削弱主轴刚度的 要求下尽量取大些。
L=(45)a为初始值,可以进行反复迭代求解 ,当 LOPT 与 L的差值小于某一规定误差时, 则可求得最佳支承距LOPT
例 题
某卧式车床
最大加工直径为400mm 主电机功率为7.5kW 主轴孔径为 65mm,主轴前、后支承均选用 NN3000K(3182100)系列轴承 采用前端定位式 限于结构原因,前、后支承跨距约为640mm 试初选主轴直径,并分析主轴是否需要采 用三支承结构
A
5)确定最佳跨距L0
可由图4-31,在横坐标上找出η =0.3376之
点,向上作垂直线与KA/KB =1.4的斜直线相 交,由点向左作水平线与纵坐标轴相交, 得L0/a =2.2
所以L0=290.4mm
合理跨距的范围为 L 合 理 = ( 0.75 ~ 1.5 )
L0=218~436mm 之间。主轴实际跨距已超过 合理跨距范围
迭代法
6 EI 6 EI L L0 K Aa KA
3 0
KA 1 K B
0 L
1 3
LOPT
1 1 6 EJ K K B A
6 EJ aK A
上式为最佳支承距LOPT的计算公式,选取
一般应使d/D<0.7
还应考虑主轴后轴颈处壁厚是否足够
推荐值
普通车床d/D(或d/ D1) =0.55~0.6
d1为前轴颈处内孔直径; 转塔车床和自动半自动车床,d/D = 0.6~ 0.65; 铣床: d=拉杆直径 +(5~10)mm
3.主轴前端悬伸量的选择
主轴悬伸量:指主轴前支承径向反力作用点
区域I: 中等转速、中等以上载荷
区域II: 中等以上转速、中等以下载荷及 三支承主轴
D1根据机床主电动机功率确定
区域I: 中等转速、中等以上载荷
区域II: 中等以上转速、中等以下载荷及 三支承主轴
D1根据机床主参数确定
表 所示为普通车床主轴前轴颈直径 D1和主
参数最大加工直径Dmax的关系。
Dmax 200~250 315~400 500 63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