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专业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探专业术语
1、观测系统
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为了得到能够系统地追踪目的层有效波的地震记录,在野外资料采集时必须适当地安排和选择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即要选择合理的观测系统。
2、二维地震勘探
沿着地表的一条直线进行勘测,就能够研究该测线下面不同地层界面的形状和位置,这种勘测方法称为二维地震勘探,相应的观测系统称为2D观测系统。
3、三维地震勘探
如果在地表的某一平面内连续地进行观测,就能够最佳地研究该平面下不同地震界面的形状和位置,这种勘测方法称为三维地震勘探,相应的观测系统称为3D观测系统。
4、多次覆盖
对界面上某一点进行观测称为采样或覆盖。若对每个点只观测一次,称为单次覆盖,如观测多次,则称为多次覆盖。
5、覆盖次数
对界面上某一点进行观测的次数。
覆盖次数的设计:假如目的层反射波能量强,连续性好,能够可靠地追踪,那么每个反射点只需要勘测一次就足够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效反射波总是与各种干扰波重叠干涉。当勘探深度增大
时,由于多次波和散射波相对加强,信噪比变得更低,单次覆盖效果不佳,因此现在广泛采用多次覆盖系统。基本思路:用一组单次覆盖系统,其中每一种都可以沿侧线连续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当资料处理合适时,反射层应该位于每个地震剖面的相同地段。
6、炸药震源
炸药震源是脉冲震源。炸药在外界的影响下迅速放出气体和高热,形成高压气团而急剧膨胀,在很短的瞬间将冲击力作用于周围物体,即形成所谓的冲击波。在爆炸中心,物体被粉碎、破坏或产生非弹性形变。在破坏带及非弹性形变带外,形成岩石的弹性变带,此时冲击波变成弹性波传播出去。常用的炸药是硝氨炸药。经验表明,炸药激发的地震振动是衰减很快的似正弦脉冲,脉冲的前缘很陡,能量高度集中。在均匀介质中爆炸时形成中心对称的膨胀型震源,主要产生纵波。
7、可控震源
这是5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震源,因为它产生一个延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振动,故称为连续振动震源;又因为扫描的频率范围及振动的延续长度都可以事先控制和改变,故称可控震源。
8、时序
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中,因为是多通道同时记录,记录数据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所以保存在磁带介质上的数据也是按时间顺序的。由于是多通道数据同时记录,数据量比较大。通道越多,记录时
间越长,数据量就越大。而数据量越大,这就是大块数据。常见的大块数据的块长一般为(0.5~5)兆字节。由于设备原因,时序数据大都是记录在9轨盘带上。所采用的数据格式是SEG-Y,SEG-A,SEG-B,SEG-C,SEG-D。
9、解编
时序数据一般不能直接用来进行数据处理,还必须通过一个将其转换成道序的过程,形象上很象是做一次矩阵转置,这个过程就叫解编。
10、道序
时序数据经过解编处理变成以道为单位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就叫做道序。所采用的数据格式是SEG-Y,SEG-D。
11、格式转换
将某一种格式道序数据等值的变成另一种格式道序数据的过程,称为格式转换。
12、BOT
关于磁带文件的术语,代表磁带上的一个物理标记。它表示磁带的开始,磁带是从这个位置开始记录信息。
13、EOT
关于磁带文件的术语,代表磁带上的一个物理标记。它表示磁带结束。
14、EOF
关于磁带文件的术语。他是磁带上一个特殊块,表示磁带上
一个“文件”的结束。
15、多次覆盖
为提高信噪比,对同一点多次发射,多次接收。
16、信噪比
信号部分加强,噪音相互抵消或不重复,加强部分就是所要采集的数据。
17、班报
描述地震磁带记录数据的辅助信息。内容包括:炮点位置、接收点位置等。
18、一个排列
每一炮的起始道到终止道,称为一个排列。
19、偏移距
激发点到最近接收点的距离。在INLINE方向的偏移距称为纵向偏移距,CROSS方向的偏移距称为横向偏移距。
偏移距的选择:
1、偏移距要小于最浅目的层的深度。在一个CDP道集中,最小炮检距越大,进行动校正拉伸处理后浅层畸变越大,畸变的切除量就越大,该CDP点的浅层缺失就越失重。通常略变切除的深度范围小于最小炮检距的大小,而一个CDP道集中的最小炮检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偏移距的大小,因此选择偏移距的大小要求小于最浅目的层的深度。
2、偏移距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次波的发育情况。多次波越发育,
需要的偏移路就越大,这是因为多次覆盖压制多次波是通过一次波和多次波速度差异来进行的。
20、接收点距
相邻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工作台(也称为道间距)
接收点距的选择
为了野外工作简化和标准化,应该使激发点距d和接收点距Δχ保持固定,一般激发点距正好是接收点距的整数倍。
由于地震剖面上每一道记录是CDP道集叠加的结果,所以在选择Δχ时应考虑以后的处理方法提出的要求。决定Δχ的总原则是经过处理能在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的相邻道上可靠的追踪波的同一相位,因此选择Δχ必须考虑的因素也就是影响地震波相位对比的因素。
混波》把不同道的能量按一定方式混合,用以压制干扰。混波也叫合成或组合。一般远离震源的几道不作混波。
《混合模型》含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模型,称混合模型。
《基频》周期函数的最底频率。
《基准面》根据工区地形起伏情况用于计算静校正量和剖面迭加的高程参考面。①一个任选的参考水平面,相对于它来进行测量值的校正。②校正面,进行局部地形和(或)风化层厚度校正后,地
震反射的时间或深度从该表面算起。③高程测量的参考水平面,常常指海平面。
《假频》是由采样过程产生的频率混肴。某一频率的连续信号在离散取样时,由于取样频率小于信号频率的两倍,于是在连续信号的每一个周期内取样不足两个,取样后变成另一种频率的新信号,这就是假频。
《假想层》在地震剖面上画的平行于附近反射段的倾向的一条线。当不能在较长的测线上连续追踪反射段来作出剖面图时,就画一条假想层。
《检波器组合》同一道用几个检波器,各检波器之间的位置采用设计的图形来摆放,达到压制干扰波的目的。
《偏移》重新排列地震信息的一种逆运算,以便反射和绕射都被绘到真实的位置上。
《偏移迭加》就是先进行偏移,然后再作迭加,也叫迭加前偏移。
《偏移归位》就是把水平迭加剖面中的反射层自动偏移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