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氮肥利用率途径的研究及策略

合集下载

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和提高技术研究

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和提高技术研究

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和提高技术研究氮肥是目前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化肥之一,因其稳定、易存储、易应用等优点,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都选择利用氮肥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氮肥的使用不仅给生产者带来了经济利益,也给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研究调控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氮肥利用效率的定义和缺陷氮素被认为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关键元素之一,而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氮肥的利用效率却很低,可能仅有30%~40%被作物吸收利用。

当氮肥不能有效地被植物吸收时,大量的氮素就会残留在土壤中,进而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污染、牛奶中氮的超标负荷、耗损土壤中其他养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健康有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目前普遍的氮肥使用模式是“量大施肥”,这种施肥模式可能会在作物生长期间释放大量的氧化亚氮(N2O)等气体到大气中,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使全球变暖现象进一步加剧。

因此,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氮排放是当务之急。

二、氮素的吸收渠道和影响因素对于氮素的吸收,植物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氮素离子(NH4+和NO3-),但也有部分植物可直接吸收空气中氨气(NH3),植物吸收氮素的能力不同也是影响吸收效率的一个因素。

此外,土壤中生物、酸度、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三、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措施3.1 选择适宜的施肥技术选择适宜的氮肥施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如:在不同的作物种植周期中进行定量施肥;将氮肥与有机肥进行混合施肥;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使氮肥直接作用于作物等。

3.2 优化作物品种的选择研究表明,不同的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会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选用吸收效率高的作物品种,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的氮素吸收技能,某些植物中的微生物共生体系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3.3 利用法国法国是全球氮肥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农民普遍采用了“氮素平衡控制法”,即根据作物、土壤和肥料产生的氮素测定决定要施肥多少。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但是大量的氮素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氮素流失等问题,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提高氮素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
1. 合理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氮素含量,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避免过量施肥。

同时,可以采用分期施肥、局部施肥等方法,使氮素充分利用。

2. 种植绿肥:绿肥作物可以通过根瘤菌与大气中的氮结合形成固氮物质,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在绿肥作物生长期间,可以通过翻耕或切割等方式将其还田,使其成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3. 拆分施肥:将化肥分成多次施用,每次施肥的量适当,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得到充足的氮素供应,提高氮素利用率。

4. 优化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氮素流失。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避免氮素随着水分流失。

5.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中的氮素就越充足。

因此,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保持土壤覆盖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氮素利用率。

6. 利用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氮素供作物吸收利用。

因此,可以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加强土壤生物活性等方式,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氮素的转化和利用。

总之,提高氮素利用率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施肥管理、土壤改良、灌溉管理、微生物利用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浪费和污染。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

文章标题: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一、引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氮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投入品,然而我国在氮肥利用方面存在着较低的利用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二、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1. 土壤肥力质量不佳我国的土壤肥力质量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质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土壤中养分比例不合理。

这些问题导致了氮肥在土壤中的吸收利用率大大降低。

2. 水肥管理不当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水肥管理不当的问题。

农民在施肥时往往没有进行合理的配水,导致氮肥在土壤中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氮肥的利用效率。

3.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

一些农民缺乏对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管理技巧,导致氮肥的浪费和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4. 缺乏专业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乏专业化管理氮肥的机构,导致了农业生产中的氮肥管理和使用环节出现了混乱和浪费的现象。

5. 生产方式不合理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民仍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氮肥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氮肥的利用效率。

三、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1. 加强土壤改良我国需要加大对土壤改良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为氮肥的吸收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合理施肥农民在施肥时需要合理搭配水肥,进行科学的施肥方案,在保证作物需肥需水的情况下,减少氮肥的流失。

3. 推广高新技术政府需要加大对氮肥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氮肥利用的认识,并指导农民利用现代化的氮肥利用技术。

4. 加强管理政府需要加大对氮肥管理的监督力度,同时农民也需要加强对氮肥的管理和使用,减少氮肥的浪费现象。

5. 推动农业产业化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氮肥的利用效率。

四、总结和回顾通过对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的深入探讨,我认为我国在改善氮肥利用率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加强管理、推广技术和改良土壤等途径,完全有可能提高我国的氮肥利用率。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1. 引言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氮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氮肥利用率较低,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还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提高氮肥利用率成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 主要原因2.1 肥料施用不科学我国农民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过度依赖于化学肥料,而且施肥量大、频次高,导致了氮肥的浪费。

一些农民对于施肥技术不够了解,不能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

2.2 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在我国农业中,农田面积小、农户分散的情况较为普遍。

这导致了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操作的不规范,进一步影响了氮肥的利用率。

2.3 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农业科技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

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导致了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中无法充分应用,从而限制了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3. 提高途径3.1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针对我国农民施肥方式不科学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教育农民合理施肥的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施肥,从而减少氮肥的浪费。

3.2 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强农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性和规模化程度,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氮肥的利用率。

政府可以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措施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3.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田,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路径,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提高氮肥利用率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解决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上,政府、农民和科技人员都有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民科学施肥,加强农田规模化经营,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农民应该增强科学施肥的意识,学习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作者:罗志先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2期摘要氮肥的有效应用对植株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介绍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一些途径,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途径;方法中图分类号 S14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06-0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氮肥利用率在逐渐降低,进而影响氮肥资源利用、施肥安全和土壤环境安全,乃至农作物产品安全。

提高氮肥利用率,科学施用氮肥已成为农业施肥的重要问题。

氮肥施用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途径主要有铵态氮的挥发、硝态氮下渗、土壤晶格固定、反硝化过程中的脱氮等,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氮肥利用率。

(1)深施。

深施氮肥可以减少氮素挥发,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利于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固态氮的转化[1]。

施用深度一般为土表下6~15 cm。

追施与底施有所不同,追施深度宜在6 cm以下,底施深度宜在10 cm以下。

(2)分期施用。

分期施用氮肥可以减少渗漏和固定,便于根据作物生育时期对氮的需求供应氮素,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2]。

分期施肥,原则上可分为底肥和追肥。

底肥中的氮肥用量一般占氮肥总用量的30%~60%。

除水田不宜用硝态氮肥作底肥外,多种氮肥均可做底肥。

氮肥追施量一般占氮肥总用量的40%~70%。

氮肥一般追施1~3次。

追肥时期因作物而不同,一般在作物出现拔节、分枝、花荚形成、蕾铃形成、茎叶显著伸长等现象,即作物生育中、前期和作物出现孕穗、花铃期、茎叶快速生长、果实膨大等现象,即作物生育中、后期追施。

若一次性追施,宜在作物需肥高峰前期施用,即在需肥高峰临界期追施。

(3)配合磷、钾肥施用。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某种元素的丰缺可影响到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

三要素之间具有相互协调促进的作用。

氮肥配合磷、钾肥施用,可以以磷促氮、以钾促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磷、钾肥一般作底肥,某些作物也可作追肥施用。

(4)配合有机肥施用。

农学类 5分以上的sci文章

农学类 5分以上的sci文章

农学类 5分以上的sci文章农学类SCI文章标题: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策略研究摘要: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对氮肥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了农业生产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通过综述和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 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高需氮的特性使得农业生产中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然而,由于氮肥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了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成为了当前农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与利用水稻对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长季的孕穗期,而在其他生育期对氮的需求相对较低。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水稻对氮的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受到土壤氮素状况、氮肥施用方式和施肥量的影响。

3.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策略3.1 合理施肥量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的氮素供应能力,合理确定施肥量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科学测定土壤的氮素含量,并结合水稻的生长需求,可以减少氮肥的浪费,提高利用率。

3.2 施用控释肥料控释肥料是一种可以延长氮素释放时间和减少氮肥损失的肥料形式。

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普通氮肥相比,控释肥料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3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和微生物技术,可以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水稻对土壤中固氮细菌的利用能力,从而减少对外源氮肥的依赖。

4. 未来的研究方向4.1 氮肥利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对水稻氮肥利用机制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分子水平上的了解较少。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机制,从而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4.2 土壤调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土壤是水稻生长的基础,对氮肥的供应和保持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探索土壤调控技术,如调节土壤酸碱度和微生物活性等,从而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利用效率。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肥料之一,但是由于氮肥的利用率较低,会导致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关键。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生长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地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供应能力来确定,不宜过量施肥。

同时,应注意施肥时间,避免在雨季或高温季节施肥,以免造成氮肥的流失和挥发。

2.利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有利于氮肥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和固定,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3.采用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将多种营养元素混合在一起的肥料,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复合肥料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多种需求,从而减少氮肥的浪费。

同时,复合肥料中的其他元素可以促进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4.采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肥料的肥料,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氮素转化和固定,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同时,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氮素,为作物提供养分。

5.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和蒸发,从而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挥发。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将水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从而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挥发。

同时,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作物提供养分。

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合理施肥、利用有机肥料、采用复合肥料、采用微生物肥料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及其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及其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意义及其措施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肥料,但由于氮素的特殊性质,其利用率较低,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以及氮肥的特点,合理确定施肥量。

通过科学测定土壤的养分含量,结合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氮素的浪费和污染。

2. 种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是一种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其他作物利用的有机氮的植物。

种植绿肥作物能够提高土壤的氮素含量,减少对化肥的需求,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

3. 使用缓释肥料:缓释肥料是一种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逐渐释放养分的肥料。

相比传统的速效肥料,缓释肥料能够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4. 深施氮肥:将氮肥追施到靠近作物根系的深层土壤中,可以避免氮肥的损失和浪费,提高氮素的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配合钾肥的施用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5. 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土壤对氮肥的吸附能力,减少氮肥的流失和淋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机质的添加、土壤翻耕等。

总之,提高氮肥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还可以减少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对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以及改善土壤质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氮肥利用率提升途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农业氮肥利用率提升途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农业氮肥利用率提升途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于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氮肥作为一种必要的农业投入品,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高氮肥施用量导致了氮肥利用率的下降,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提高农业氮肥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提升农业氮肥利用率的关键在于科学施肥。

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提高农业氮肥利用率。

首先,合理调整施肥量。

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是盲目追求高产量,导致了氮肥的过度施用。

合理的施肥量应通过土壤测试和作物需求分析来确定,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需要的氮素量来调整施肥量,确保作物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氮肥的浪费。

其次,采用定制化施肥技术。

定制化施肥是一种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种类特点,为每块土地量身定制施肥方案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特点,制定最适合的施肥方案,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另外,农业循环利用也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等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在适当的处理后利用作为有机肥料。

通过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对化学氮肥的依赖,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合理轮作和间作也是提高农业氮肥利用率的重要方法。

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轮流种植,可以使土壤中的氮素得到更好地利用。

一些作物具有固氮能力,如豆类作物,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土壤中的有机氮,提供给其他农作物使用。

间作不同类型的作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并加速氮循环和转化的速度。

因此,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提高农业氮肥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农业氮肥利用率提升的基础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值得关注。

首先,有机农业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肥效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肥效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肥效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肥效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 合理施用: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生长阶段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氮肥用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

例如,对于旱地作物,可以采用深施的方法,使氮肥深入土壤,减少挥发和淋失;对于水田作物,可以采用分期施肥的方法,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氮素流失。

2. 配合其他肥料使用:氮肥与磷肥、钾肥等其他肥料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肥效。

例如,在施用氮肥的同时,适量施用磷肥和钾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3. 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不同的氮肥品种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稳定性、溶解性、肥效期等。

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肥效。

例如,稳定性氮肥不易挥发和淋失,可以在土壤中长期保持肥效,适合在旱地和水田作物上使用。

4. 改善土壤条件:土壤的酸碱度、通气性、水分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氮肥的利用率和肥效。

通过改善土壤条件,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肥效。

例如,通过施用石灰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氮肥的分解和吸收。

5. 推广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指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规律等因素,确定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位置等参数,实现精准施肥。

通过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肥效,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以上是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肥效的途径,不同的措施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施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及其应用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及其应用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及其应用氮肥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加强植物的叶片生长和花果结实,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但是,氮肥的施用也给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而氮素的利用率也被认为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氮肥利用率,改善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不仅有助于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还有助于环保和减少成本。

一、氮肥的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作物对氮肥中氮元素吸收的能力和利用程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氮肥种类:氮肥种类不同,其中的氮元素利用率不同。

如硝酸铵和尿素的氮素利用率比明矾和尿素磷酸的氮素利用率高。

2.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不同,氮肥的利用率也有所不同。

例如,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生长发育的需求量进行分批施肥,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3. 土壤条件:土壤特性对氮肥利用率也有影响。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等因素都会影响氮肥的利用效率。

4.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能够影响植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

例如,气温高、湿度小的干燥环境中,植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二、氮肥利用率研究的现状氮肥利用率的研究十分重要,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寻求优化的氮肥管理方法,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过程。

基于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针对氮肥利用率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1. 主要外国研究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关注氮肥利用率提高的问题,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美国科学家发现,通过控制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时间,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而日本则研究出了一种新型氮肥,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2. 主要国内研究我国的科学家们也在氮肥利用率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发现,在同等氮肥施用量下,作物生长阶段的氮素供应量与作物产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

此外,在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植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提高。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氮肥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促进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氮肥的使用不当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和渗漏,也会导致粮食安全和质量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是目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在使用氮肥之前,需要了解土壤的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以便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在肥料管理上,需要注意肥料的准确配比,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的肥料。

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机肥料和化肥的复合施用,将会更好地提高氮肥利用率。

采用节氮栽培技术节氮栽培技术是通过提高农作物利用氮肥的能力来降低氮肥的浪费。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种植氮素高效的品种:选择氮素吸收利用率高的品种进行栽培,可以减少氮肥的用量。

•智能控制施肥: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期,需要施用不同的肥料。

通过智能化的肥料投放,可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使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恰好能够获得所需的氮肥。

•根际肥料技术:将氮肥直接喷洒在根际处,可以大大减少氮肥的损失。

•油菜降氮:在晚稻收获后,种植油菜,可以通过油菜去除土壤中的余氮,从而达到降低氮素含量的目的。

推广种植绿肥绿肥是指种植在休闲或空闲土地上、不供应人类或家畜饲料的农作物,可以大大降低氮肥的使用量。

种植绿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氮肥利用率:•通过混植,将绿肥和主作物在一个田块中种植。

在主作物生长期结束之后,绿肥可以被翻入土壤中,为下一轮作物提供养分。

•将绿肥种植在主作物农田休闲的季节。

在绿肥生长期间,它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从而降低下一轮作物所需的氮肥用量。

•在主作物生长期中,时常将绿肥进行修剪,并将剪掉的绿肥作为肥料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氮肥循环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促进土壤微生物对氮肥的利用:•善用有效菌剂,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跃度。

浅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浅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 和 含 氮 白 多种 氧 化 物 , 此 导 致 氮 N) 写 由
的 损 失 率 可 达 2 % 5 名 0- 0。
( ) 物 固 定 四 生
2 氮 肥 与 磷 钾 肥 配 合 施 用 。 近年 、
来 氮 肥 施 用 量 增 加 很 快 , 肥 、 肥 施 磷 钾 用 相 应 不足 , 分 供 应 不 均 。 养 因此 , 影
氮肥利用率也叫氮肥利用系数 . 它
是 指 一 季 作 物 吸 收 利 用 的 氮 素 占 施 用 氮 肥 中 氮 素 的 百 分 率 。 一 般 来 说 , 料 肥 的 利 用 率 越 高 , 分损 失 就 越 少 , 料 养 肥
度 应 灵 活 掌 握 , 肥 用 量 少 时 , 施 入 化 可 土 层 1 c 深 : 肥 用 量多 日 可 施 入 土 0m 化 寸,
( ) 据 作 物种 类施 氮 肥 三 根 不 同作 物对 氮素 的需 要 不 相 同 , 一
中 , 壤 供 应 状 况 显 然 要 比有 机氮 单施 土 有 较 高 而 持 久 的肥 效 。所 以 , 有机 肥 与
7 %。 O
般 叶 菜 类 蔬 菜 需 氮 肥 较 多 ,要 优 先 供
作 物 适 用铵 态 氮 肥 ; 果 类 、 类 等 果 茄 瓜 菜 类 蔬 菜对 氮肥 非 常 敏感 , 要 良 好 而 需 平 衡 的 氮素 供应 。 氮 肥过 少 , 养 体 生 营 长 过 于 瘦 弱 , 量 上 不 去 ; 素 营 养 过 产 氮 多 , 易使营养生长过旺 , 也 影响 座 果 率 ,
防 止 后 期 脱 肥 :黏土 地 保肥 性 能好 , 前
研 究 ,有 机 肥 和 化 学 氮肥 配合 施 用 时 , 改 变 了 土 壤 的 供 氮 特点 和 氮 素 去 向 。 混

粮食生产中的氮肥利用效率研究

粮食生产中的氮肥利用效率研究

粮食生产中的氮肥利用效率研究粮食生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产业,它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而氮肥则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氮肥的利用效率对于粮食生产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氮肥的利用效率角度探讨粮食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一、氮肥的利用效率概述氮肥的利用效率是指作物利用施氮肥的能力,或者说是农作物利用氮肥的能力,该效率受到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施肥方式及农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在粮食生产中,如果利用氮肥的效率较低,则不仅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而且还会增加氮肥的使用量,同时对环境造成影响。

二、氮肥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氮肥是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

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并提高粮食产量。

此外,氮肥还可以提高粮食的品质,如增加蛋白质含量、改善油脂等。

三、氮肥利用效率与农田施肥技术农田施肥技术是影响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过去,一些地区常采用肥料大面积均匀撒施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今,农民们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作物需求量及生长期等进行差异化施肥。

此外,也可以结合生态修复、绿肥等措施,实现肥料的有效利用。

四、监测氮肥利用效率的方法监测氮肥利用效率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土壤微生物学、氮循环计量学以及植株营养学。

其中,氮循环计量学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氮素平衡研究方法,其可以评估农业生产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和存储等因素,进而定量评估施肥对农田氮循环的影响。

五、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措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措施有多种,包括:改善土壤肥力、优化施肥周期、采用科学肥料配比、推广精准化施肥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等。

当然,提高氮肥利用率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六、结论可以看出,氮肥利用效率与粮食生产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探讨了氮肥利用效率的概念、农田施肥技术、监测方法以及提高效率的措施。

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措施

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措施

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措施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然而,氮肥的高额使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实现此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氮肥的损失和提高农作物的吸氮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措施。

一、氮肥的施用方式氮肥的施用方式对氮肥利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氮肥施用方式主要是全量追施,这种方式会使氮肥的损失率很高,其中包括挥发、淋失和微生物耗损等。

而基于根系营养学思想的分段施肥和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其中,分段施肥方式利用了作物根系吸氮的特点,将氮肥分为若干次施用,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补充氮肥,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对氮的需要,避免溢出和浪费。

而叶面喷施以直接涂覆植物叶面的方式进行,不但能够快速补充植物的氮需求,还能实现去除叶面积累的病虫害和有害物质,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二、调节土壤氮肥吸收条件土壤中的氮是作物生长的主要来源,调节土壤中氮的吸收条件能够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首先要注意土壤的pH值,酸性土壤中氮肥的利用效率会明显下降,所以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等中性化材料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其次,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氮肥的重要容器,能够吸附并保存氮元素,对其进行施用好的有机质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生态系统对氮的吸收和存储能力,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此外,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氮肥的吸收能力不同,调整土地利用类型和区域化的肥料施用是加强氮肥利用效率的另一个措施。

三、采取生物技术手段生物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氮素转化的速率和效率,减少氮素的损失。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微生物的固氮能力,使氮肥对作物生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其中通过联合施用有氧菌、放线菌等促进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并减少无机氮向大气中的挥发。

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也可以增加作物根系的氮素吸收能力。

总之,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一,需要综合施策,调整氮肥的施用方式,调节土壤氮肥吸收条件,并采取生物技术手段来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吸氮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稳定。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五大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五大措施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五大措施
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铵态氮的挥发损失和硝态氮肥的淋失以及反硝化作用所造成的。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项措施:
1、合理分配:氮肥应用在增产效果好的土壤上。

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一般在地下水质好、基础产量较低的贫瘠低产型土壤上利用率较高,增产效果较显著。

2、深施覆土:深施结合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发,对铵态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深度应结合作物品种特性与施肥量灵活掌握。

化肥用量少、作物根系分布较浅的,以中层浅施(深6—12厘米)较好;化肥用量大、作物根系发达、入土深、分部广的应以底层深施(深12—15厘米)为宜。

3、因作物施用氮肥:作物习性不同,对氮肥的要求也不同。

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需氮肥较多,应适当多施。

而豆类作物,一般只需在根瘤菌未起作用之前的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即可。

同种类的作物也有耐肥性的差异,耐肥品种稍大于不耐肥品种。

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氮的需要量也有差别。

不同的作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反应也不完全一样。

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同样有效。

而洋芋则喜欢铵态氮。

烟草喜欢硝态氮,大多数蔬菜也喜欢硝态氮。

4、因土施肥:施用氮肥必须允分考虑土壤的供肥保肥特性。


层深厚,保肥力强的地块以基肥为主,一次追肥;保肥力差的风沙土、漏沙土,应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采取分次施肥。

5、氮磷钾及微肥配方施用: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要因地制宜,合理配方施肥。

氮肥施用技术提高利用率

氮肥施用技术提高利用率

氮肥施用技术提高利用率氮肥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农药之一,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氮肥施用不当,造成的氮素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因此,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成为当前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选择适宜的氮肥类型不同类型的氮肥在不同条件下的利用率不同,因此选择适宜的氮肥类型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基本措施之一。

常见的氮肥类型包括尿素、铵肥和硝酸铵等,它们之间的特点各不相同。

尿素是一种速效氮肥,适用于土壤氮素缺乏的情况下迅速提供养分。

但由于尿素在土壤中会迅速分解为氨气而挥发掉,因此在施用尿素时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控制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深度等,以减少氨气的挥发损失。

铵肥和硝酸铵则属于缓释氮肥,其释放氮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具有较好的保肥效果。

在选择铵肥和硝酸铵时,应结合土壤类型和农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搭配,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二、科学施肥技术为了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科学的施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施肥量的合理控制:施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氮肥的利用率造成影响。

过多的施肥会使部分氮肥无法被农作物吸收而流失到土壤中,造成浪费和污染;而过少的施肥则会限制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控制施肥量。

2. 施肥时间的选择: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氮肥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施肥时需选择合适的时机。

一般来说,作物生长旺盛期是氮肥需求相对较大的时期,此时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

3. 施肥方式的优化:目前,常见的施肥方式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合理选择施肥方式,能够更好地使氮肥充分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基础施肥是将氮肥均匀撒播在耕作层中,有利于氮肥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追肥则是在农作物生长期适时进行的补充施肥,以满足作物的需求;叶面喷施则是将氮肥溶液均匀喷洒在作物叶片上,通过叶片充分吸收养分。

简述新时代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简述新时代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简述新时代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进入新时代的现代农业生产,氮肥的利用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整氮肥的营养比例,有效的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更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首先,在施用氮肥前,应先进行土壤分析,了解植物需要的氮肥含量,根据土壤测定结果来定出肥料比例,及时补充施用充足的氮肥,正确调剂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他元素,维持植物有良好的分布状态。

其次,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以秸秆还田、包膜抑制等方法,明显抑制植物吸收氮素的速度,延缓氮肥的释放,增加植物的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叶绿素作用,通过添加促进植物叶色的杀菌剂,促进植物叶色的颜色表现,作为氮肥利用率提高的有效手段,提高植物的吸收利用率。

最后,在新时代现代农业中,有必要正确选择肥料,采用现代技术的方式进行施肥,以加强氮肥的利用率。

可以采用高效氮肥,采用微量氮淋洗和滴灌技术,针对土壤结构进行施肥,减少浪费。

总的来说,要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应该从土壤分析、施肥方法、肥料选择、施肥量控制等方面努力,进行科学有效的施肥管理,为新时代现代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我们要在新时代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必须以最新的农业技术为指导,加强施肥深入有效地进行,以科学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手段,从根本上促进氮肥的利用率提高。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氮肥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养分,但是氮肥的利用率往往不高。

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下面,我将分步骤阐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一、了解作物对氮肥需求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首先需要了解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

不同的植物对氮肥的需求量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氮肥的需求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类型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施加氮肥。

二、选择合适的氮肥合理选择氮肥种类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不同种类的氮肥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和释放速度都不同,一般来说,尿素溶解速度较快,但释放速度较慢;而硝酸铵溶解速度较慢,但释放速度较快。

因此,在选择氮肥种类时应该根据作物需求和储肥、抗灾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合理施肥技术首先,根据作物的品种、密植度、生长状态及效益指标等信息,科学编制肥料配方。

同时,应注意肥料施用的时间和量。

在高温多雨的季节,需要适当减少施肥量,以防止氮素流失。

其次,适当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例如,底部施肥、追肥、叶面喷施等技术都能增加氮素的利用效率。

四、控制水分水分过度或者过少都会对氮肥利用造成影响。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作物的灌溉量,确保作物获得适量的水分。

通过科学的灌溉、排水和涝害控制等措施来调整土壤水分状况,对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五、利用有机肥有机肥中含有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从而提高氮肥利用。

通过适量施用有机肥,延长氮素的供应期,缓解植株对氮素的需求,并且使得植物吸收的氮肥更为高效,提高氮肥利用率。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氮肥、科学施肥、控制水分、利用有机肥等方法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不同作物的栽培经验,以更好的适应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实现更高效绿色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氮肥利用率途径的研究及策略综述
摘要: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途径
1.引言
随着人们耕种对氮肥的需求不断提高,也逐渐出现了不同方面的现象。

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合理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氮肥作为粮食增产的决定因子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多年来,我国氮肥用量持续高速增长,粮食产量却始终增加缓慢。

为何会是这样的变化状况?能否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而做到低肥高产?要想做到这样变化的因素是那些?如何来调控这些因素?本文通过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文献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目前我国对氮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

2.氮肥施用方法及分析
氮肥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

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1]。

氮肥可分为: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酰胺态氮肥——尿素[2]。

2.1氮肥施用方法
2.1.1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
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非常接近,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3]。

以天然、半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成孔剂为主成份研制出了包膜型控释肥料,该肥料具有肥料中氮的释放速度可人为调控,能较好地与水稻各生长阶段对氮素养分的需求速度相同步;能明显减少氮素养分在土壤的淋溶、挥发、硝化-反硝化等损失和一次性施用不会对水稻产生伤害,对土壤无污染等作用[4]。

2.1.2氮肥不同基追比提高氮素利用率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不同。

拔节期、开花期和成
熟期的氮积累量均存在处理间显著差异,拔节期的氮积累量随基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以全部基施的处理最高;开花期氮积累量与拔节期追氮比例呈二次曲线关系,以基追比为5∶5的处理较高;成熟期以追肥比例较高的处理植株氮百分含量和氮积累量较高,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品种间差异并不显著;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百公斤籽粒吸氮量、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在处理间和品种间均具显著差异,并随拔节期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以追氮比例为70%的处理值较高[5]。

增加拔节期追氮比例可以显著提高氮素转运量,并保持较高的氮素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从而增加成熟期植株氮的含量和籽粒蛋白含量,使蛋白质产量得到提高。

2.1.3不同时期追氮提高氮素利用率
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以拔节期一次追肥的处理较高,并与始花期一次追肥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分次追肥(拔节和始花各追肥25%)的处理与其他两处理差异不显著;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分次追肥和始花期一次追肥的处理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追肥的处理;蛋白质产量以分次追肥的处理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以分次追肥的处理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均以始花期一次追肥的处理较高。

随追氮时期的后延及追氮比例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成熟期植株的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氮素转运量,使植株保持较高的氮素转运效率,从而提高转运氮的贡献率。

但对提高蛋白质产量而言并不是追氮时期越迟、追氮量越大越好,而是以拔节期和开花期各追氮25%的处理为佳。

2.1.4有机无机配施提高氮素利用率
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来增加植物的生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

生物复混肥的增产效果因作物而异,生物复混肥在不同作物中的增产效果不一样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6-8]。

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是为作物优质高产和改善与提高土壤肥力提供新肥料产品,减少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

以生菜实验为例:生物有机肥配施对提高土壤碱解氮利用和生菜的生长发育效果明显。

与无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明显提高了生菜的生长和质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生物有机肥配施对生菜的生长和质量作用效果最好,原因可能是生物有机肥中有益菌改善了土壤微环境,丰富了土壤养分,进而提高了植物养分吸收利用率。

增加了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N储量[9-10]。

2.2氮肥施用分析
为何近多年来,我国氮肥用量持续高速增长,粮食产量却始终增加缓慢?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是与氮肥施用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果想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而做到低肥高产,就要合理施用氮肥。

对肥料利用率上要改变结构,要使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更加合理。

此外,平衡施肥除了元素上要平衡外,还要注意养分形态的平衡,我国氮肥品种就很少,主要品种是尿素,尿素占整个氮肥施用量的67%、硝基肥料占氮肥4%。

但实际上,尿素并不适合在某些地区施用。

而美国铵态氮占不到28%,硝基肥料所占比例约为40%,所以我国氮肥利用率低和施用方法和产品品种结构关系都比较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来提高氮肥利用率。

平衡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是稳中求进,追求高质量的增长。

3.
参考文献
[1]陆景陵.植物营养(上册)[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3-24.
[2]胡霭堂,周立祥. 植物营养(下册)[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3-23.
[3]胡霭堂,周立祥. 植物营养(下册)[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4-27.
[4]朱兆良·我国氮肥的使用现状、问题和对策[A]·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问题[C]·南昌:江西出版社, 1998.
[5]霍中洋,葛鑫,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龚振恺.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作物学报.2004.5.第三十卷,第五期,449-454
[6]赵兰凤,李华兴,武龙,等.生物复混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土
壤,2009,41(2):248-25.
[7]宋勇生,范晓辉.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
报,2004,25(6):53-55.
[8]蒋小芳,罗佳,黄启为,等.不同原料堆肥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辣椒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J].植物
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4):766-773.
[9] 杨兴明,徐阳春,黄启为,等.有机(类)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J].土壤学
报,2008,45(5):925-932.
[10] 邢素丽,韩宝文,刘孟朝,等.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及小麦增产稳定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增刊):13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