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基层社会治理途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关于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1基层社会治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序、有活力的基础运作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作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范围内的治欠保支工作,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加强治欠保支治理,是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平安文山的刚性任务,是决胜全面小康必须同步抓好的关键环节。
今年5月,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集中时间精力,组织相关股院,深入城区部分建筑企业、务工群体实地查看、沟通走访、座谈交流,经过系统梳理、研讨,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市人社局2020年1-4月治欠保支工作情况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云政办发〔2017〕60号)等规定,市人社局重点开展治欠保支工作。
(一)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府具体负责的工作体制建设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云政办发〔2017〕60号)等规定,文山市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31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欠薪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健全解决欠薪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清欠责任,加强协调,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实现欠薪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长效治理,有效遏制欠薪违法行为。
对监管责任落实不力,有关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因欠薪引发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人员责任;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追究项目负责人责任。
基层治理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基层治理工作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本研究选择了某省某市作为调研对象,对该地区的基层治理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某省某市基层治理工作的现状,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等各方面的参与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比调研,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改进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问卷:根据调研目的,设计了一份涵盖基层治理各方面内容的问卷,并对其进行测试和修订。
2. 问卷调查:在某省某市随机选择了若干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
3. 访谈:针对政府官员、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不同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共计访谈了20位相关人士。
4. 观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了基层治理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和问题。
四、调研结果1. 政府参与:调研发现,某省某市政府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存在不足,比如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有待提高等。
2. 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居民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在组织形式、管理能力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部分社区组织缺乏专业性和持久性。
3. 居民参与:调研表明,某省某市居民对基层治理普遍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但对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参与感受不够强烈,在部分居民中存在“观望”和“依赖”心态。
4. 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不清、社区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居民自我治理意识薄弱等。
五、建议综合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建立健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倡导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索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不同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实地调研。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1. 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和意义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基层组织和单位的领导下,通过群众自治、社会协商、依法治理等方式,调动各方资源,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安定和谐的管理工作。
2. 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小组、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和村民等基层群众。
3. 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多种多样,包括党委政府主导型、基层自治型、社会参与型等。
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1. 权责不清、职能边界模糊在一些地方,由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众多、职责不明确,导致权责不清、职能边界模糊,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协同性。
2. 参与度不高、群众参与有限尽管基层社会治理强调群众自治和社会参与,但实际上,一些地方的居民参与度较低,群众参与的形式和层次还不够多样化,限制了基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3. 能力不足、帮扶力度不够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些工作单位和组织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不佳,一些弱势群体的需求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组织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导和组织,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任务,推动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治理效能。
2. 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方,政府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和合作,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协同共建和谐社区。
3. 提高居民参与度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加大对居民参与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工作,丰富参与形式,提升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摘要:本次调研报告致力于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完善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本报告着重阐述了社区治理、乡村治理和城市治理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及建议。
1. 社区治理调研结果1.1 社区治理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治理面临着管理不规范、参与度有限和公共服务不充分的问题。
部分社区管理机构效率低下,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程度不高。
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一些边缘化群体面临更大的困难。
1.2 建议与对策针对社区治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参与度。
通过举办居民活动、设立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吸引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
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紧密的合作下,政府与社区合作改善社区内的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增加对边缘化群体的关怀。
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和开展扶贫政策,帮助边缘化群体融入社区,共同分享社区发展的成果。
2. 乡村治理调研结果2.1 乡村治理现状从调研结果来看,乡村治理面临着人口外流、资源匮乏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
大量年轻人的外出导致乡村的人员空心化,农村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成为了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
2.2 建议与对策为了改善乡村治理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制定政策支持农村发展。
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培训等方式,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2.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和医疗等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培养乡村基层治理人才。
通过加强培训和引入专业人才,提升基层治理的专业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3. 城市治理调研结果3.1 城市治理现状针对城市治理问题,调研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公共安全、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拥堵等。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
为了了解和评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情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我组织了一次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先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内容、方式、效果等进行了量化的调查,然后对一些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了走访访谈,倾听了社区居民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内容经调研发现,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安全、文化活动、环境治理等。
其中,社区服务工作相对较好,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在文化活动和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式调研结果显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主要依靠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干部管理和社区组织服务来进行。
其中,社区居民自治是最为重要的方式,通过居民自治的参与,可以更好地解决社区内部的问题。
(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效果根据统计结果,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调查中得分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社区安全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是居民关注的重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
四、调研结论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但在文化活动和环境治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核心,应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能力的培养。
(三)社区安全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五、调研建议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建议:(一)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增加环保设施和设备,提高社区环境的整洁度和舒适度。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概况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治理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选择了若干个地方,包括城市、乡镇和农村,实地考察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情况。
2.座谈交流:与基层社区、村委会、街道办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困难。
3.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基层居民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社会管理、服务和调解等方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都参与其中。
2.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主要依靠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等组织开展,负责人普遍表示工作量大、压力大。
3.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矛盾处理不够及时和满意、协调机制不完善等。
四、调研建议1.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加大对基层社区和乡村治理的投入力度。
2. 加强协调机制的建设,建立起垂直和横向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问题协同解决。
3. 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4. 增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其顺利运行和有效发展。
五、结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不断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研究和改进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本次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切实的解决。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只有不断地加强和改善,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服务。
基层治理调研情况报告
基层治理调研情况报告基层治理是指国家和政府在各级地方行政区域内,通过发展基层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负责和管理各级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的过程。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治理的调研力度。
下面是针对基层治理调研情况的报告。
我调查的目标地区是某市的一个乡镇,以了解基层治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基层治理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村委会、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等。
这些组织在居民自治、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村委会对于农民群众的决策参与和利益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到村庄的管理和建设中来。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治理组织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村委会和社区委员会在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存在差距,导致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无法得到有效提供。
其次,基层治理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不民主的问题。
一些村委会和社区委员会的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对群众的有效听取和参与,导致决策的不民主和执行效果的不佳。
再次,基层治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些村委会和社区委员会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滥用权力、腐败行为屡禁不止。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治理组织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次,推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基层组织决策的监督,促进民主决策和执行。
最后,完善基层治理的监督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督和考核,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基层治理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层治理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相信,通过政府的不断努力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框架下,通过政府、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一种管理方式。
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以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对多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访谈,与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其次,我们分析了相关统计数据和政府文件,了解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基层社会组织的活动,观察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问题。
三、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首先,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
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多居民对社区事务缺乏关注和参与,导致社区治理的效果不佳。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缺乏专业培训和支持。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社区工作人员在解决社区问题时遇到困难。
此外,社区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问题,很多志愿者缺乏组织和培训,导致他们的工作效果不佳。
四、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明确。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应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政府的作用往往过于强调管理和控制,缺乏对社区的支持和服务。
其次,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渠道不畅通。
很多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居民对社区事务的表达和参与受到限制。
此外,社区治理的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社区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导致社区治理的效果不佳。
五、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社区的支持和服务。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社区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取得了长足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中最底层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
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
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够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
除传统的政府机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也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增加了治理主体的多样性。
2.基层治理方式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治理方式逐渐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便捷的服务和管理手段。
3.基层组织建设不足。
一些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等。
这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不足,造成公共服务不平衡,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信息不对称。
一些地方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公开不及时,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影响管理和服务的效果。
3.参与度有待提高。
虽然基层社会治理中有多种参与方式,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改进措施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加大资源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资源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2.加强信息公开。
政府机构应积极主动地公开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提高透明度,增加管理和服务的效果。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建议,为国家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背景与现状1.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和内涵基层社会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组织、运行社会治理事务的活动。
它包括社区治理、村镇治理、城市治理等,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重要方式,旨在解决社会问题、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与问题(1)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度不高:目前的基层社会治理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导致社区自治不够深入,民众参与感不强。
(2)资源分配不均、服务不足:在一些地方,基层社会治理中资源分配不均、公共服务不足,部分弱势群体得到的帮助有限,导致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3)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严重。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高、居民对政策的理解程度不足,制约了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加强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1)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通过激励政策,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共同管理社区事务。
2.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水平(1)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升服务品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2)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通过补贴政策和专项措施,缓解他们的生活困境,增加社会的公平性。
3.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渠道(1)加强政府对居民政策的解读和沟通,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方便居民了解政府的决策和服务。
(2)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参与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工作,促进政府与居民的有效对话。
四、模范案例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与完善,一些地区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出建议和措施,助力改善基层社会治理。
二、背景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居民和社区的大国,基层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稳定、繁荣的基础。
然而,在城乡差距、社会矛盾等方面,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挑战。
三、现状分析1.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党组织等。
但是,这些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范围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范围包括公共安全、社区建设、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
然而,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工作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有限。
3.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当前,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提高其对社会治理的满意度,是基层社会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问题分析1.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决策滞后等问题。
2.社会矛盾与管理不匹配我国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化解与管理手段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制度建设不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这导致在实践中存在许多管理困境。
五、解决方案与建议1.加强主体间的协调合作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的协调机制,促进主体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等目标。
2.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解决现有问题。
3.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决策,提高其参与度和满意度,形成群防群治的积极局面。
4.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制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制建设,完善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社会治理的规范化水平。
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社会治理则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沿。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为有效化解各类社会问题,基层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选择了某城市作为调研对象,通过与各个基层社会治理单位和社区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有关基层社会治理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一)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个社区都成立了相应的居民委员会和业委会,起到了重要的社会组织作用。
然而,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和居民参与度不高,这些组织的功能和效果还有待提高。
(二)社区服务水平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社区服务设施基本完善,但在提供服务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居民普遍反映服务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另一方面,社区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
(三)社区安全管理社区的安全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发现,目前社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安全巡逻力度不够,在一些社区内部安全风险得不到及时掌握和解决;物业管理公司对保安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工作质量参差不齐。
(四)居民参与与自治居民参与和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度较低,对社会治理不够重视。
同时,一些居民无法合理行使自治权,导致社区管理和治理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四、问题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社区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要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其次,社区安全管理需加强,要优化安全巡逻机制,加强与警方的合作,保障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增强自治意识和能力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进步给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实现健康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我们的智慧。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我们走访了不同地区的社区、乡镇和城市居民委员会,了解到了现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些情况和问题。
首先,在农村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一些村庄自治力量不足的问题。
村委会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一些村委会成员年龄偏大、经验不足等因素,对村庄事务的管理和处理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在城市社区,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治理难以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导致社区治理体系不健全。
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公共事务处理效率低下。
最后,各地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结构不够完善,缺少联动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
这使得信息交流、资源整合和协同工作存在困难,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三、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分析1.组织管理体系薄弱目前,在村庄和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管理体系薄弱。
一些基层组织缺乏有效的人员选聘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导致管理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
2.参与度不高村庄自治的实施和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广泛参与居民的积极参与,但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和宣传,很多居民在社会治理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治理部门和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问题无法及时获取、反馈和解决。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且难以向公众及时传达政策。
四、建议与措施为了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措施:1. 落实人员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的人员选拔机制,引入专业化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创新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创新基层治理调研报告创新基层治理调研报告当前,基层治理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也同样突出,如决策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
因此,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在对基层治理进行调研中,我发现了一些创新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是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
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必须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某市政府与一家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社区服务,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服务人员和项目运营经验,双方形成合力,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其次是推动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基层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某市探索使用“互联网+”手段,建立了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在线申报、办理业务等,不仅方便了市民,也提升了政府工作的效率。
另外,创新的基层选举制度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基层选举制度是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某县探索实行“村委员会+党员代表会”的选举制度,将党员代表与基层居民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基层民众参与的机会,不仅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也提高了基层治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推动创新的基层治理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基层治理创新需要各方共同参与,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
此外,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制度和政策上的限制,需要进一步解决。
综上所述,创新基层治理对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推动信息化建设、创新基层选举制度等方式,可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然而,在推动创新基层治理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够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篇一】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当前,基层治理正经历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化、参与式治理的创新转变,构建与我县相适应的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从业务层面加以指导、从经费层面加以保障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在共治中拓展、在法治下前行。
一、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完善协商制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
规范议事范围及参与主体。
凡涉及村(居)务、财务的重要事项,都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商议和表决。
参会人员由村(居)民代表、村(居)“两委”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各村(居)民小组组长组成,普通村(居)民可以自由到会旁听。
涉及外来人员的议题外来人员代表列席会议,确保村(居)民代表会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确保协商决议公开。
实施阳光村(居)务工程,凡协商决策需要村(居)委会落实的事项,均通过村(居)务公开栏第一时间公开,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随时收集村(居)民意见,解答村(居)民疑问,对村(居)民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
设定每次村(居)民代表会议的第一项议题为反馈上一次会议决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协商决策落实到位。
(三)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加强和改进农村(居)建设,规范和提升村(居)民自治水平,夯实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和途径,丰富自治内容和形式,努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破解基层“两张皮”“灯下黑”“吊脚楼”“大呼隆”难题的路径方法(一)是建立基层治理工作责任制。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权责明确的评估体系,引导基层组织尤其是“一把手”像抓经济发展、抓安全生产一样重视基层治理。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社会治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的改善和发展。
一、背景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基层单位和社区层面,通过组织、指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维护社会秩序,调解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社会矛盾的增加,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逐渐增加。
二、调研过程我们选择了某城市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采访相关机构和社区居民,观察日常社会治理的运行情况,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1.组织机构调研我们拜访了该城市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了解到他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这些机构通过提供资源、组织活动、促进合作等方式,发挥着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2.社区调研我们走访了该城市的不同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他们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停车难、垃圾分类等。
同时,我们也采访了社区干部和民警,了解他们在日常社会治理中所做的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1.资源不足一些基层社区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社会治理工作难以开展。
这些社区缺乏人才、资金、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使得他们在处理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存在困难。
2.信息不畅通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信息的流通和沟通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的调研发现,有些社区居民对于社会治理的信息了解不足,对政策措施不够了解,这导致了治理效果的下降。
3.居民参与度低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但在一些社区中,居民的参与度较低。
他们对社会治理缺乏兴趣,对社区活动缺乏热情,这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
四、解决之道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之道:1.加强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支持力度,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确保社区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县致力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为了了解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涵盖了全县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
三、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1. 基层社区治理调研显示,目前全县社区治理工作总体情况较好,基本完成了组织建设、服务管理和治安卫生等工作。
但有部分社区存在组织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培训。
2. 社会组织管理调研发现,全县社会组织数量逐年增加,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一些社会组织管理水平较低,存在注册不规范、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培训,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水平。
3. 社会矛盾化解调研显示,全县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矛盾化解工作面临一定挑战。
社会矛盾解决渠道不畅、涉及面不广等问题亟需解决,需要加强矛盾化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四、调研成果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社区治理工作,完善组织建设和服务管理,提高基层社区治理水平。
2. 健全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社会组织注册和资金管理。
3. 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大力度提高矛盾解决效能。
4.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总结和展望本次调研从全县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入手,对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我们相信,通过全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将会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稳定和繁荣。
六、改进举措和预期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举措,并期待达到相应的效果:1.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居民参与度。
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背景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趋复杂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各地区和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基层社会治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三、调研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各级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
其次,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基层社会治理数据。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基层社区的运行情况。
四、调研结果1. 资金不足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地基层社会治理的资金投入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
由于经费有限,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落实效果。
2. 人员不足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层社会服务人员的不足。
由于基层社区工作需要覆盖广泛的群体,人员配置不足导致了服务难以覆盖到位,影响了居民的满意度和社会治理的效果。
3. 协同机制不健全调研中发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还不够健全。
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畅,社区组织和民间力量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协同效果不佳。
4. 创新缺乏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一些地区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缺乏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和思路。
五、建议与对策1. 加大资金投入为了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效果,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社区的资金投入,提高社区服务设施的水平。
同时,注重对基层社会服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健全协同机制政府应该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分析、结果和建议1. 背景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城乡社区中,通过党组织、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居民自身的共同努力,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过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增加,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分析2.1 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分析在我国,城乡基层社区是最直接面对居民需求和问题的单位。
但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以下问题:•资源不足:一些基层社区缺乏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导致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管理薄弱:一些基层社区管理机构职责不清晰、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信息闭塞:一些基层社区信息发布渠道有限,居民对政策和服务了解不足。
•参与度低:一些居民对基层社会治理缺乏参与意识,导致治理效果不理想。
2.2 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分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社区服务不平衡:一些社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一些社区在处理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反应迟缓,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社工队伍建设不完善:一些社区的社工队伍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提供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
•信息传递渠道有限:一些社区的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无法及时向居民传达政策和服务信息。
3. 结果3.1 调研结果概述通过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资源不足、管理薄弱、信息闭塞和参与度低等问题。
•社区服务不平衡、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社工队伍建设不完善和信息传递渠道有限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3.2 调研结果详细分析3.2.1 资源不足问题由于一些基层社区经费有限,无法保障基本的服务和设施建设。
此外,人力资源也存在短缺的情况,导致社区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3.2.2 管理薄弱问题一些基层社区管理机构职责不清晰,执行力度不够。
在矛盾纠纷处理、社工队伍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就基层社会治理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调研发现,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信息化建设滞后、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等。
1. 引言基层社会治理是指以社区为基础、以居民自治为核心,政府、社会组织与居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方式。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依据。
2. 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2.1 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社区居民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增强,自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程度不均衡、参与途径不畅通等。
2.2 政府角色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研结果表明,政府在社区事务管理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但仍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2.3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调研发现,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平衡、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2.4 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调研显示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社区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会治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3. 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和挑战3.1 信息化建设滞后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的问题。
社区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影响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3.2 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挥的作用。
3.3 社区居民参与不均衡虽然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增强,但参与程度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型基层社会治理途径调研报告关于新型基层社会治理途径调研报告在社会矛盾集中凸显.上访案件频发不断的严峻形势下,xx省xx县委.县政府以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扩大公众参与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了xx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xx县经过四年来的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条多元化.多层次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以及作为司法诉讼和行政仲裁有效补充的非诉讼纠纷调节机制,有效促进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切实起到了为百姓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
这种注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搭建沟通平台的做法,对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方式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xx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建立背景xx省xx县地处xx山腹地,全县总面积xxxx方公里,辖区内有x个镇.x个乡.xxx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xx.x万人,农业人口占xx。
县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含xx族.x族等xx个少数民族,仅xx族人口就占xx.x。
xx县地处偏远地带,原本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
随着近年来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不小改善。
然而,20 xx年x月xx日,xx县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各种利益诉求交织其中,各类上访案件呈井喷式爆发。
甚至还出现许多要求过高.没有法律政策支持.违背常理以致政府无法解决.法院不能判决的不合理诉求。
“闹访”“缠访”现象时有发生,“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的问题比较突出,单纯依靠一般性的行政接访和司法手段无法有效化解。
因此,xx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针对“xx”特大洪灾后所面临的严峻维稳形势,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建设幸福xx为目标,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以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扩大公众参与为切入点,研究建立了“xx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
xx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创新之处xx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 xx年x月筹建,同年x月xx日正式挂牌运行。
经过四年来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已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效运行机制。
党委领导.科学布局的统筹设计作为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xx县党委对中心进行了精心的统筹设计和建设,制定了xx县开展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规范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成立xx县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
”该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和直接负责该项工作的县人大副主任任副组长,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中心主任任委员。
并以此为契机,统筹规划全县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历经三年在各乡镇.社区建立民事民议工作站,构建覆盖全县的新型社会治理网络。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统筹设计,确保中心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费保障.职能部门落实.纪检督察监督.新闻媒体推动的组织定位,形成了诉求服务程序化.组织方式多元化.干群沟通平台化.舆情引导专业化的运作基础。
“非部门化”且“非民间化”的主体定位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权威,在广大群众当中有着任何其他组织都无法取代的地位,“有事找政府”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但是,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在政策制定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以及长期以来群众头脑中形成的“官官相护”的思维方式,又导致了群众在寻求解决“官民矛盾”时,时常存在着对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信任感。
而对于中心,一方面它的“官方”色彩(没有人会认为它是民间组织),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它的“非部门”色彩(它不是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又在群众中获得了较大的信任度和亲切感。
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心创办四年来,相当一部分群众上访由政府信访部门转到中心,其态度和情绪明显好于在政府信访部门;对于中心的调解工作和“评理”结果,也有较大的认同度。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多元议事代表队伍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中心最具特色之处,也是中心的最大优势所在。
这主要体现在中心拥有一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多元议事代表队伍。
中心建立初期,共设议事代表xxx名,组成比例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xx;法官.律师等精通法律法规的司法界人士占x;熟悉行业政策.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占xx;阅历丰富.公道正派.有威望的社会人士占x;有代表性的居民代表.村民代表占xx,并且明确规定“议事代表应不在党政机关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议事代表的管理原则上严进宽出,程序上不断优化,以有关部门推荐.组织推荐.群众自荐等方式提名为基础,经中心民事民议办公室初步审查.新闻媒体公示,最后由业务指导部门确定为正式代表。
目前,已在全县所有乡镇组建了民事民议机构,议事代表已增至xxx名。
“平等协商”与“民意主断”相结合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具体问题方面,主要由中心的民事民议办公室以“平等协商”与“民意主断”相结合的方式,在“评理”平台上实现。
所谓“评理”,就是针对上访群众反映的社会矛盾焦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安排当事人.涉事部门和议事代表展开热议广评。
评理的具体方式有即时评议和现场评议两种对于影响范围较小.时效性要求较强的诉求个案,一般组织进行即时评议,即在接到诉求之时,马上召集当事双方进行调解,通过平等协商,在纠纷初起之时即解决问题,把矛盾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涉及面广.影响较大.难度较高的诉求个案,则组织当事各方和评议代表,举行评议大会现场评议,即由当事双方陈述事实.说明理由,然后“民意主断”,由议事代表投票明断是非曲直。
在民事民议的过程中,中心以非诉讼调节机制作为司法诉讼调节和行政调节的补充,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评判,其结果虽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却成了民间舆论和是非评价的“风向标”,既体现了“合法”“合规”的工作程序,更体现了“合情”“合理”的价值取向。
双向互动.化解矛盾的干群沟通渠道在中心受理的群众诉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群众与政府及从事公共服务的企事业部门之间的纠纷。
为化解社会矛盾在潜在或萌芽状态,中心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通过“说事”和“建言”平台,了解社情民意,回答群众疑惑,解读方针政策,密切干群关系。
所谓“说事”,即通过领导基层座谈.涉事部门约谈.百姓即时访谈三种形式,将接待群众上访变为党政机关主动下访,听民声.解民怨,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一是领导基层座谈,即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与百姓面对面交流座谈,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发现问题;然后由中心归纳整理,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落实。
二是涉事部门约谈,即由相关部门自拟主题,主动深入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约谈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或相关乡镇.村屯.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并及时通报中心;也可由群众提出申请,中心转办相关部门组织或由中心直接组织。
三是百姓即时访谈,即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通过“家访”“上门谈”等形式,开展矛盾调处及媒体报道工作。
所谓“建言”,即基于某一时期县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组织百姓参政议政,集民智,汇民策,共谋发展大计。
一是主动寻求建言,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改革方案.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决策前要组织“建言”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二是被动听取建言,中心把群众来访时表达的意愿.提出的建议,送到相关部门“上门”建言。
受理.处理.监督三方协调联动的保障机制人民群众的诉求圆满解决是以相关解决方案的落实为主要衡量方式。
为此,在县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中心.涉事部门和监督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
依据协调联动机制,群众诉求所反映的问题由中心形成诉求问题反馈表报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涉事部门分管领导.涉事部门及监督.督查部门,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保障体系。
涉事部门收到诉求问题反馈表后,要设立“民情台账”,采取对照“查账”.验收“销账”的办法,确保诉求问题反馈表中的问题逐一落实。
暂时不能解决和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回应。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诉求问题,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由县级主管领导或牵头部门负责人统筹协调处理,并且要求在第一时间向诉求群众公开说明。
监督.督查部门负责对涉事部门的处理情况跟踪问责,定期定向通报。
工作不力的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必要时在电视台做出说明或公开检讨;对认识不到位.态度不认真.工作效率低下.群众严重不满的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将做出必要的组织处理。
全景式.全覆盖的媒体跟踪报道平台为了保证群众诉求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引导作用,中心利用现有的条件,建立了一个全景式.全覆盖的电视媒体跟踪报道平台。
xx电视台为报道中心活动,增设xx民声频道,通过xxxxxx三大品牌栏目与中心高效联动.紧密结合,实现了无缝对接。
xx作为公共话语平台,播出百姓评理.说事.建言实况,搭建起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
原汁原味地播出群众“评”一些社会上有影响的上访案件,“说”一些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纠纷事,“提”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好想法和好建议。
xx是把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宣传报道作为整个栏目的重头戏,重点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诉求以及问题的处理结果跟踪报道。
xx突出深度报道的优势,与民生新闻长短相接,遥相呼应,围绕政府民生工程和社会关注的民生热难点问题,进行调查式报道,围绕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开展跑腿报道,对部门解决督办百姓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对群众诉求事件的处理结果开展系列报道,多年来逐渐成为xx人民群众爱看.必看的电视节目。
xx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借鉴意义曾经在有些地方,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主要注重建立硬性控制系统。
但许多被视作不稳定的事件是由于群众权益受到侵害又无法维护后采取的极端.无奈之举。
为了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xx县委.县政府注重“察民情,解民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以维权促维稳,建立柔性治理体系,倾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探索出一条有效维护社会动态稳定的新途径。
这对于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维护群众权益,体现服务本质中心秉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现政府服务本质的工作原则,积极为xx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至20 xx年xx月底,中心共接待群众诉求xxxx 批xxxx人次行政接访办公室协调处理xxx件次;法律援助办公室提供法律服务xxx件次;民事民议办公室受理xxx件次。
在民事民议办公室受理的xxx件次中,受理集中评议申请xx件次(其中组织召开评议大会x次,另外xx件次在评议大会召开前息访);受理即时评议xxx次。
结案率达xx以上。
一方面,中心接收群众诉求,切实发挥到了行政和司法调节机制不能完全起到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中心解决群众问题,有效化解了群众与政府.群众和市场主体.群众与社会组织甚至家庭邻里的多种矛盾,超越了政府信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职能局限,体现了党委.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