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燃烧传质学基础

合集下载

【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什么叫燃烧?2、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化学反应速度如何计量?3、什么是单相反应、多相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4、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质量作用定律?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6、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7、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8、惰性组分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9、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Arrhenius定律?10、什么是活化能?什么是活化分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11、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2、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3、描述氢原子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

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编程技术,绘制氢原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并讨论: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什么样的烃类燃烧时更容易发生析碳反应?如何防止烃类燃烧析碳?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18、什么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19、试用本章的知识解释,从燃烧学的角度来看,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20、过量空气系数(a)与当量比(b)的概念?21、燃烧过程中,有几种NOx的生成机理?第二章燃烧空气动力学基础——混合与传质1.为什么说混合与传质对燃烧过程很重要?2.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3.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4.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5.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以及和周围气体进行传质的Nu zl数。

传质的理论基础PPT教案学习

传质的理论基础PPT教案学习

第28页/共52页
2021/4/28
29
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扩散(单向扩散)
NA
D
dCA dz
xA(NA
NB)
NB=0
NA
D
dCA dz
xA N A
D
dCA dz
CA C
NA
分离变量,积分
NA
DC z
ln
C C A2 C C A1
NA
Dp R0Tz
ln
(p (p
pA2 ) p A1 )
第29页/共52页
2)所用坐标系以混合物的主体流速(平均流 速)运动,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坐标。
第16页/共52页
2021/4/28
17
jA
DAB
d A
dz
JA
DAB
dCA dz
分析:
1.适用于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引起 的扩散 过程; 2.传递的速度即为扩散速度uA-u( uA-um); 3.只限于浓度梯度这个驱动引起的传 质; 4.负号表明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 相反, 即分子 扩散朝 着浓度 降低的 方向进 行;
第20页/共52页
21
例:气体氢放在一矩形压力容器中,其壁厚
10mm,容器内的CH2=1kmol/m3,容器外 的H2浓度可忽略。D=0.26×10-12m2/s,求
通过容器壁的氢的摩尔通量。
第21页/共52页
2021/4/28
22
Known: CA,1, CA,2, L, D
·
Find: NA (kmol /m 2
mA AuA
(kg/m 2·s)
mB BuB
m mA mB AuA BuB u
第8页/共52页

1 传质学基础(讲稿)

1 传质学基础(讲稿)

第七章 吸 收Absorption吸收与精馏一样同属于质量传递(即体系分离前后组成回发生变化),吸收(absorption)是依据不同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让混合气体与适当的液体溶剂相接触,使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难以溶解的组分保留在气相中,从而达到混合气体初步分离的操作。

本章首先介绍传质学的基础知识,通过三传的对比分析,突出质量传递与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在研究方法上的可类比性;最终达到在工程实践中合理地设计及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调节与控制。

第一节 传质学基础1.1 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混合物组成表示法质量分率a(w) m A / m 无因次摩尔分率x n A /n 无因次体积分率x v V A /V 无因次摩尔浓度c A n A /V mol/m 3质量浓度c A m A / V kg/m 3摩尔比X(Y) n A /n B 无因次混合物组成换算关系a~x ∑=ii i i M a M a x // x v ~x ∑⋅⋅=i i i v i i i v M x M x x //ρρ思考:a~ x v 的关系例1 已知乙醇的浓度c A 为546kg/m 3,求乙醇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和摩尔比及溶液密度。

已知纯乙醇、水的密度为780kg/m 3和1000 kg/m 3。

解:取1 m 3溶液作为基准,则乙醇含量为546 kg , 乙醇体积为546/780=0.700m 3, 乙醇摩尔数为546/46=11.87kmol ;水的体积为0.300 m 3,水的质量为0.30×1000=300 kg ,水的摩尔数为300/18=16.67kmol ;乙醇的质量分数a=546/(546+300)=0.645;乙醇的摩尔分数x=11.87/(11.87+16.67)=0.410;乙醇的摩尔比 X=11.87/16.67=0.712;该乙醇溶液密度ρ=546+300=846 kg/m 31.2 扩散现象与分子扩散速率计算分子扩散:由浓度(或温度)不均引起,依靠微观分子运动产生传质的现象称。

传质引论3

传质引论3

Y
A
vA A
1
2
nA
d
2 A
空间内所有A和B类分 子发生碰撞的次数
一些参数的注意:
kB 是 Boltzmann’s 常数; ???Q.-5 mA 是单个分子A的质量, nA/V 是单位体积内分子A的数量, ntot/V 是单位体积内所有分子的总数量 是分子A和分子B的直径.
PV
m MW
RuT
NRuT
n( )3/ 2 1 1 n(8kBT )1/ 2 1 nv
2 4 mA
4
Z 1 nv 1 nA v 4 4V
单位:次/m2-s
推导过程-6
Z AB
nAnB
d
2
AB
( 8kBT
mAB
)1/ 2
AB
nB
d
2 AB
(
8 kBT
mAB
)1/ 2
A
vA A
1
(nY
d
2 AY
1 mA / mY )
Mass of
single
molecule
per unit timeand area
(Z A )xa mA
Number of A
molecules crossing planeat x originating from planeat x a
Mass of
single
molecule
1 mv 2 = 2
0
1 mv2 f (v)dv 2
f (v)dv
1 2
m
0
v4
0
v2
exp(v2 )dv exp(v2 )dv
1 2
m
1

燃烧理论 第三章传质引论

燃烧理论 第三章传质引论

从分子运动论给出的平均分子特性:
v 组分 A 分子的平均速度 ( 8 k BT
m A

)
1/ 2
Z 单位面积 A 分子的碰撞频率 A
1 nA ( )v 4 V
平均自由程
2 (
1 n tot V )
2
a 前一次碰撞的平面到下
一次碰撞的平面间的平
均垂直距离

2 3
传质的速率定律–费克扩散定律
一维双组分扩散:
质量分数
1.比拟傅立叶定律
A B m A Y A ( m m ) D AB
单位面积组分A的质量流量
dY A dx
k dT Qx dx
2.香水扇子效应
混合物的性质,单位为m2/s,为双组分扩散系数
r 2
1 2
( r 1) / 2
(
r 1 2
)
1 2
( r 1) / 2
(
r 1 2
)!
r=0, 2,4,6,8,… ……

0
v ex p ( v ) d u
r 2
1 2
( r 1) / 2


t
0
( r 1) / 2
e
t
dt
1 2 1
( r 1) / 2
式中,黑体表示矢量。有时可以用摩尔的形 式:
N A x A ( N A N ) cD B
AB
xA
式中N 是组份A的摩尔通量(kmol/s-m2), xA 是摩尔分数, c 则 是混合物摩尔浓度 (kmolmix/m3)
A
整体流动通量
整体流动通量和扩散通量的意义可从下式更清楚 地表示出来:A组份与B组份扩散的和:

第三章燃烧传质学基础

第三章燃烧传质学基础

3、质量通量与分子扩散通量
①质量通量 (即扩散速率):是指在垂直于浓度梯度方向的单位面积上,
单位时间内所通过 的物质量,简称通量。
公式:
mA''
mA AS
通量是浓度和扩散速度的乘积,其单位由相应的浓度和速度的单位决定, 质量通量:kg/(m2•S);摩尔通量: mol/(m2•S);
第三章燃烧传质学基础
第三章 燃烧传质学基础
第三章燃烧传质学基础
3-1传质学基本概述
一、传质的定义
在房间中打开一瓶香水,香水瓶附近很 快就会闻到香味,随后就会在整个房间 中闻到香水的芬芳。
实际上,香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域迁徙到 远离瓶盖的低浓度区域,呈现出质量迁 徙的现象,这一过程就是传质学问题。
强调:香水分子的迁徙是在空气的氧气 分子和氮气分子的背景下进行的,如在 房间空间迁徙过程,则不属于传质学研 究范围,而是一个流体力学问题。
对流传质 分子扩散 对流扩散
②对应于传热学对流传热 ③分类:强迫对流传质;自然对流传质;紊流传质;相际传质
第三章燃烧传质学基础
3、湍流扩散 ①定义:湍流运动导致混合气体的某组分与其他组分 的混合。 ② 属于宏观运动 ③ 忽略分子扩散作用
4、混合扩散 ①气体中的分子团簇扩散呈气溶胶运动特性,用气溶 胶动力学能较好描述; ②燃烧微粒形成和传质机理尚不明确。
②分类
推动力:浓度梯度
最一般的普通分子扩散传质
温度梯度
热扩散
压力梯度
压力扩散
除重力以外其他力(电场力、磁场力…)
强制扩散
第三章燃烧传质学基础
2、对流传质(convective mass transport)
① 定义:对流传质通常指运动流体与固体壁面(或两股直接接触 的流体之间)间的质量传递,是相际传质的基础。这种过程既包 括由流体位移所产生的对流作用,同时也包括流体分子间的扩散 作用。这种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总作用称为对流传质。

燃烧基本理论PPT课件

燃烧基本理论PPT课件
纯碳与氧反应的表观频率因子 Ko,c仅是碳粒温度与直径的函数,而煤焦反 应的频率因子 Ko,ch K ocf (s) , 表示煤焦比表面积f(s)影响 煤焦反应速率的某一函数,显然f(s)是 个物理因素,它的大小与煤质有关,因此煤焦反应的频率因子与煤质有 关。
第21页/共44页
4.实验室研究情况
分析挥发分含量,它是按我国标准规定,将干燥 的煤样放在有盖坩埚内,在900±10℃的马弗炉中 加热7min,煤样所失去的重量。
第5页/共44页
2. 煤粉的着火特性
以煤着火机理研究、煤粉的着火特性实验研究及评 判为主要内容
煤粉着火机理的研究已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程, 其中一个主要的争论是,煤的着火是均相还是非均 相的。
Kd=2.3ФD/(d RTa)
其中,Ф为化学当量系数,与反应机理有关,在
C+O2→2CO时,Ф=2,在C+O2→CO2时Ф=1
第13页/共44页
其他影响因素
燃烧速度不仅与边界层扩散有关,而且与氧在孔 内的扩散有关。
孔内扩散系数与焦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 煤中矿物组成及含量对煤焦燃烧反应也具有影响。
第20页/共44页
傅维标的研究
原因是:在前人处理数据中,将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引起对炭粒着火的 影响都归入E、Ko,c 中。其次,在用着火温度来确定反应动力学参数时, 许多研究者常以观察到火焰出现或者炭粒发光作为着火的标志,但此刻 与理论上定义的着火时刻相距较远,所以导致误差也较大。
E应是颗粒表面温度的函数,由煤焦与氧的化学特性决定,而与煤质无 关;
第15页/共44页
三、 煤粒着火过程及着火动力学
1.着火的定义 任何燃料的燃烧过程,都有“着火”及“燃烧”两个
阶段,由缓慢的氧化反应转变为剧烈的氧化反应(即 燃烧)的瞬间叫着火,转变时的最低温度叫着火温度。 Essenhigh指出 临界着火的情况下,有的点 dT dt 0, d 2T d 2t 0 出现

传质原理及应用 ppt课件

传质原理及应用  ppt课件

16
固定截面上包括运动的分子对称面,则有:JA=-JB N总体流动通量,由两部分组成
N CA N CB N CC
总体流动中携 带的组分A
总体流动中携 带的组分B
PPT课件
17
在截面F与两相界面间做物料衡算
对组分A:
JA

CA C
N

NA
对组分B:
CB C
N

JB
1’
1
pA1
JA N JB
力相当的de厚的层流膜(虚拟膜、当量膜、有效膜) 内,
对流传质的作用就折合成了相当于物质通过de距离的分子
扩散过程,这种简化处理的P理PT课件论称为膜模型。
28
(2)对流传质速率方程
对于气相
NA

DG
RTdG

P pBm
pA1 pA2
令: kG

DG
RTdG

P pBm
对于液相
NA
PPT课件
7
一、分子扩散
1、分子扩散概述与费克定律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分子扩散: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在 浓度差,则因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该组分由浓度较 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分子运动论:随机运动,道路曲折,碰撞频繁 扩散速 率很慢
(1)费克定律 a.扩散通量:
kL 2
DL

渗透模型参数,是气液相每次接触的时间
PPT课件
33
溶质渗透理论比膜模型理论更符合实际,指明 缩短τ可提高液膜传质系数。故,增加液相的湍动程 度、增加液相的表面积均为强化传质的途径。

传质学基础(讲稿)

传质学基础(讲稿)

吸 收Absorption吸收与精馏一样同属于质量传递(即体系分离前后组成回发生变化),吸收(absorption)是依据不同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让混合气体与适当的液体溶剂相接触,使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难以溶解的组分保留在气相中,从而达到混合气体初步分离的操作。

本章首先介绍传质学的基础知识,通过三传的对比分析,突出质量传递与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在研究方法上的可类比性;最终达到在工程实践中合理地设计及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调节与控制。

第一节 传质学基础1.1 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混合物组成表示法质量分率a(w) mA/ m 无因次摩尔分率x nA/n 无因次体积分率xv V A/V 无因次摩尔浓度cA nA/V mol/m3质量浓度cA mA/ V kg/m3摩尔比X(Y) nA/nB 无因次混合物组成换算关系a~x ∑=ii i i M a M a x // xv~x ∑⋅⋅=i i i v i i i v M x M x x //ρρ思考:a~ xv 的关系例1 已知乙醇的浓度cA 为546kg/m3,求乙醇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和摩尔比及溶液密度。

已知纯乙醇、水的密度为780kg/m3和1000 kg/m3。

解:取1 m3溶液作为基准,则乙醇含量为546 kg , 乙醇体积为546/780=0.700m3, 乙醇摩尔数为546/46=11.87kmol ;水的体积为0.300 m3,水的质量为0.30×1000=300 kg ,水的摩尔数为300/18=16.67kmol ;乙醇的质量分数a=546/(546+300)=0.645;乙醇的摩尔分数x=11.87/(11.87+16.67)=0.410;乙醇的摩尔比 X=11.87/16.67=0.712;该乙醇溶液密度ρ=546+300=846 kg/m31.2 扩散现象与分子扩散速率计算质的现象称。

湍流扩散(涡流扩散):碰撞混合,而进行传质的现象。

《燃烧学》课程笔记

《燃烧学》课程笔记

《燃烧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燃料与燃烧概述一、燃烧学发展简史1. 古代时期- 早期人类通过摩擦、打击等方法产生火,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火进行冶炼、烹饪和取暖。

2. 中世纪时期- 炼金术的兴起,炼金术士们试图通过燃烧和其他化学反应来转化金属。

- 罗杰·培根(Roger Bacon)在13世纪对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火的三要素理论:燃料、空气和热。

3. 17世纪- 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通过实验证明了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推翻了燃素说。

-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为现代燃烧理论奠定了基础。

4. 18世纪-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和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分别独立发现了氧气。

- 拉瓦锡和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揭示了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5. 19世纪-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发展,为理解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

-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燃烧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6. 20世纪- 燃烧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发展,研究内容包括火焰结构、燃烧污染物生成与控制等。

-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应用,使得燃烧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成为可能。

- 环保意识的提高,促进了清洁燃烧技术和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

二、常见的燃烧设备1. 炉子- 锅炉: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中的蒸汽供应。

- 炉灶:家用烹饪设备,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作为燃料。

- 热水器: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水。

2. 发动机- 内燃机: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

- 燃气轮机:用于飞机、发电厂等,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3. 焚烧炉- 医疗废物焚烧炉:用于医院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用于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

燃烧学第3章 燃烧的物理基础

燃烧学第3章  燃烧的物理基础

3.1.2 热传导
热传导(heat conduction)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 热,是指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物体各部分之间 没有相对位移,仅依靠物质分子、原子及自由 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碰撞、转动和振动等热运动 等方式产生热量从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 现象。 如果定义热流密度q,则傅里叶定律可以用下式 表达:
3.2.4 烟囱效应
(3-53) (3-54)
3.3 燃烧物理学基本方程
3.3.1 3.3.2 3.3.3 3.3.4
引言 多组分气体基本参量 基本方程 多组分反应系统的相似准则
3.3.1 引言
燃烧(burning)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与氧化剂 之间发生的一种猛烈的发光放热的多组分化学 反应流现象,其反应过程总是全部地或者部分 地在气相中进行,并且总是伴随着火焰传播和 流动,甚至部分燃烧就发生在流动的系统中。
表3 - 4 部分燃料火焰中碳颗粒的辐射特性
3.2 燃烧的物质输运
物质的输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分子扩散。这种方式是组分在静止流体中的输运,而组分的浓度梯度则 成为分子扩散的驱动力。 (2)斯忒藩流。在不可透过的相分界面上有组分产生或消耗,而出于维持组分 分布稳定的需要产生了流体整体输运,这中流动即为斯忒藩流。斯忒藩流的 驱动力是除了组分的浓度梯度,还有就是相分界面上组分的产生或消耗源。 (3)对流传质。流体流过壁面或液体界面时,在主流与界面间存在浓度差条件 下,组分边混合边流动的输运,称为对流传质。其驱动力是组分的浓度梯度 和整体流(的驱动力)。 (4)烟囱效应。气体组分温度升高、密度减小时,在空气浮力作用下的向上输 运称为烟囱效应。冷气体的向下输运,则称逆烟囱效应。其驱动力是浮力与 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体积力。
1.对流传式的形式来表达计算:

燃烧理论基础-传质引论

燃烧理论基础-传质引论
氖分子
氢分子
300K
100K
传质的概念
流体宏观流动
交大
湍流过程引起传质比分子扩散运 动引起的传质约快100倍左右
吴泾化工厂
传质=宏观流动+扩散
传质定律
传质考察对象:流体 研究的参数:质量通量
• 质量通量:定义为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单位面积
组份A的质量流率,
m&A'' m&A / A
A--面积,m2
DAB
1 YA
• 假设 DAB 是常数, 式 3.36 可以积分得
mA
DAB
x
ln[1 YA ] C
• 式中 C 是积分常数。边界条件为:
YA (x 0) YA,i
C ln(1 YA,i )
• 把 C 代入并去除对数就得到质量分数的分布:
YA
(
x)
1
(1
YA,i
)
exp[
mA x
DAB
YA (m&'A' + m&'B' ) -
r
DAB
dYA dx
组份B质量通量
m&'B' =
YB (m&'A' + m&'B' ) -
r DBA
dYB dx
m&'' = YA (m&'A' + m&'B' ) -
r DAB
dYA dx
+
YB (m&'A' +
m&'B' ) -

化工基础课件第三章 传质过程-II

化工基础课件第三章 传质过程-II

p* = 101.3 × 30% = 30.4 [kPa]

x = p* /E = 30.4/0.188 × 106 = 0.0001616
即液相中CO2的最大浓度为0.0001616 (摩尔分数)
28
增 例 3 : 在 101.3 [kPa] 、 283 [K] 条 件 下 用 水 吸 收 含 有 0.8%(mol)环氧乙烷的气体。已知该条件下环氧乙烷的亨利 系数E = 550 [kPa],求溶解度系数H和用比摩尔分数形式表 示的平衡关系式。
E m
P总
17
(3)两相组成都用比摩尔分数表示:
Y * mX
(3 II 4)
式中:X - 每千摩尔吸收剂中所含吸收质的量 [kmol];
Y- 每干摩尔惰性气体中所含吸收质的量 [kmol]。
这种表示两相组成的方法就是比摩尔分数表示法。
18
下面以液相为例看x与X的关系。 对于液相,由x的定义(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摩尔
(1)液相中吸收质浓度用c [kmol/m3]表示:
p* c H
(3 II 2)
式中:p* - 气相中吸收质的平衡分压 [kPa];
c - 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 [kmol/m3];
H - 溶解度系数,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单 位为 [kmol/m3·kPa]。
15
(2)两相组成均用摩尔分 数表示:当气相中吸收质浓 度y也用摩尔分数表示时, 根据道尔顿(Dalton)分压 定律,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 压可以写成:
式中:p* - 气相中吸收质的平衡分压 [kPa]; x - 液相中吸收质的浓度 [摩尔分数]; E - 亨利系数 [kPa]。
E值的大小表示气体被吸收的难易程度。显然,E 值愈大,气体愈难于被吸收,反之,则愈容易被吸收。 对于一定的系统,E值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

燃烧理论之传质引论

燃烧理论之传质引论

思考:传质在燃烧研究中作用role?
Stagnation-point swirl flame
Low swirl burner Cheng R.
先看一下录像 Q.-1: 大家知道各种Burner种类吗? 知道它们各自主要用途吗?
Burner种类
Counterflow Tsuji; Egolfopoulos, USC
正确理解费克定律-2个例子
m A YA ( m A mB ) DAB dYA dx
YA (m B m A mB ) DBA
dYB dx
YA,1 YB,1
YA,2 YB,2
WMA=WMB
m A YA (0) DAB
Busen, General
Spherical Sung CJ
Low swirl, Cheng R N. Peters
Flat flame, Sandia Lab
Q-2: 带燃烧反应的流体与传统流体的控制方程有何不同?
( V ) 0 t
N Vi Vi ji p V j Yk ( f k )i t x j x j xi k 1
从分子运动论给出的平均分子特性:
mean speed of 8k BT 1/ 2 v ( ) species A molecules m A Wallcollision frequency 1 nA ( )v of A moleculesper unit area 4 V 1 Mean free pat h ntot 2 2 ( ) V Avearageperpendicu lar distancefrom planeof 2 a last collision to plane where next collisionoccurs 3 Z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常用准则数
流体力学中常用准则数:

雷诺数 (Reynolds): 欧拉数 (Euler):
Vl V 2 l 2 Finer 惯性力 Re Vl Fvis 粘性力

Fpre p pl2 压力 Eu V 2 V 2l 2 Finer 惯性力
Fr V gl Finer V 2l 2 惯性力 3 Fgra 重力 gl
Q Q A
''
②分子扩散通量:指多组分混合气体中,A物质由于分子扩散效 应所引起的质传递的质量通量。 定义式:
m A VA V
'' A
分子扩散通量是质量密度和分子扩散速度的乘积。
二、分子扩散基本定律—斐克第一定律 1.分子扩散通量的斐克定律表达式:
m DAB
'' A
第三章
燃烧传质学基础
3-1传质学基本概述
一、传质的定义
在房间中打开一瓶香水,香水瓶附近很 快就会闻到香味,随后就会在整个房间 中闻到香水的芬芳。 实际上,香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域迁徙到 远离瓶盖的低浓度区域,呈现出质量迁 徙的现象,这一过程就是传质学问题。 强调:香水分子的迁徙是在空气的氧气 分子和氮气分子的背景下进行的,如在 房间空间迁徙过程,则不属于传质学研 究范围,而是一个流体力学问题。
假设在气体薄层的x方向存在 一个足够小的浓度梯度,可认 为在几个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范 围内,这种组分浓度基本成线 性分布。
得到结论:
v A组份分子的平均速度;
平均自由程
2 kB T DAB= 3 3 π m A
3 3
1/2
T

2
P
T
2/3
P
1
3-3 对流传质
补充说明:几乎所有的工业火焰都是湍流火焰。当液滴和颗 粒足够小,液滴、颗粒、湍流气体形成湍流多项流,这里发 生的质量传递问题极为复杂,这就是燃烧中存在的多项流传 质问题
3-2分子扩散
一、基本概念 1、浓度分数(以A、B二组分混合物为例) mA 质量分数YA: YA mA mB 摩尔分数xA: 2、分子扩散速度
传质学研究对象: 混合气体或混合液体中某个组分分子或微团的 迁徙
质量传递: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或微团)组成的混合系统中,某些形式的 势( 或“推动力”)所引起的分子(或微团)的运动。 推动力:浓度势、温度势、压力势、化学势 等
二、传质的形式(气体传质) 1、分子扩散 ①定义:在浓度差或其他推动力的作用下,由于分子、原子等的热运动所 引起的物质在空间的迁移现象,是质量传递的一种基本方式。 ②分类 推动力:浓度梯度 温度梯度 最一般的普通分子扩散传质 热扩散
六、对流传质关联式
1、气体平行流过平壁传质 层流:Sh =0.664Re1/2 Sc1/3 ; Re 15000; 湍流:Sh 0.036 Re0.8 Sc1/3 ; Re 15000 2、气体绕单圆球传质 对于气体,当Re=2~800(特征长度为球直径),Sc=0.6~2.7时, Sh=2.0+0.552 Re0.5 Sc1/3
2、Schmidt数 u 动量扩散率 Sc= ; DAB 质量扩散率 表示动量扩散能力与质量扩散能力的对比关系
D 为扩散系数,μ 为动量黏性系数,ρ 为密度;
施密特数(Schmidt number, Sc)是一个无量纲的标量,定义为运 动黏性系数和扩散系数的比值,用来描述同时有动量扩散及质量扩 散的流体。施密特数和速度边界层和传质边界层的相对厚度有关。
三传类比:指传递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 和质量传递三者之间定量的类比关系。
这三种传递过程有相同的传递机理,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 1874年O.雷诺首先指出热量与动量传递之间的类似性,并给出 摩擦因子与传热分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随后L.普朗特于1910 年、G.I.泰勒于1916年和T.卡门于1939年相继对雷诺类比作了 改进。有的提出了新的类比关系,并推广到动量传递和质量传 递的类比。在类比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已知的一类传递规 律,类推其他两种传递的规律。
压力梯度
压力扩散
强制扩散
除重力以外其他力(电场力、磁场力…)
2、对流传质(convective mass transport) ① 定义:对流传质通常指运动流体与固体壁面(或两股直接接触 的流体之间)间的质量传递,是相际传质的基础。这种过程既包 括由流体位移所产生的对流作用,同时也包括流体分子间的扩散 作用。这种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总作用称为对流传质。
大气湍流
三、燃烧相关传质问题
层流火焰: 由于燃烧化学反应的出现,火焰内部的不同气 体的浓度分布将有所不同,燃烧反应强烈的地 方,燃气和氧气浓度低一些,燃烧产生烟气浓 度高一些,燃气、氧气和烟气必然交叉渗透, 这种由于不同气体浓度差异,造成的不同气体 相互质量传递,从传质学角度,这种各气体间 的相互运动,这就是分子扩散传质的过程。

弗劳德数 (Froude):
韦伯数 (Weber) : 马赫数 (Mach):

V 2 l V 2 l 2 Finer 惯性力 W e l Fsur 表面张力
Ma V a
2 2 V V l Finer 惯性力 Fela 弹性力 k 2l 2 k/

传热学中常用准则数:
卡门类比 卡门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三层模型,他认为,在湍流核 心与层流底层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区。 柯尔本类比 A.P.柯尔本应用管内湍流传热的经验式Nu=0.023Re0.8Pr1/3、 范宁摩擦因子的经验式f=0.046Re,上述其他三个类比应用于 传质时,也有相对应的关系式。在Hr=0.5~50的范围内j因子经 常用于关联传热、传质的实验数据。当出现边界层分离时, 除了摩擦阻力外,还存在压差阻力(流动阻力),这时类比 式不再适用,但jd和jh仍相等。
dYA dx
mA’’:A的分子扩散通量; DAB:A气体相对于B气体的扩散系数; 负号表示传质方向是A的气体浓度的反方向, 即从高浓度分子区到低浓度分子区
物质的分子扩散系数表示它的扩散能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
一。根据菲克定律,扩散系数是沿扩散方向,在单位时间每单位
浓度梯度的条件下,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所扩散某物质的质量。 质量扩散系数D和动量扩散系数ν及热量扩散系数α具有相同的 单位(m2/s)或(cm2/s),扩散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扩散物质 和扩散介质的种类及其温度和压力。质扩散系数一般要由实验测 定。
湍流火焰: 湍流火焰的不同气体物质的相互质量传递明显较层流火焰复杂, 除了各气体浓度差造成不同气体的分子扩散型传质,显然,流 体湍流的强烈涡流结构也将有效的混合燃气、氧气、烟气,这 种气体间的质量传递称为涡流扩散。在高度湍动的湍流火焰里, 涡流扩散的效应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湍流火焰中存在所谓的 自由湍流的涡流扩散传质过程。
近壁面处速度边界层、浓度边界层、热边界层的比较:
一、定义:在运动着的流体和相界面之间,或者在两个不相混 合的运动着的流体之间的质量传递称为对流传质 二、计算(牛顿输运公式)
mi '' kc Yi Yi Yi , S Yi , mi '' : i组份的对流传质速率; Yi , S、Yi ,:i组分在界面处和主流处的质量浓度分数;
在化工生产中,物质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在足够大的空间中进行的扩散最 为常见,一般分子扩散就指这种扩散,它是传质分离过程的物理基础,在化 学反应工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经常遇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 现象,它的扩散速率有时控制了整个过程的速率,如有些气固相反应过程的 速率。至于热扩散只在稳定同位素和特殊物料的分离中有所应用,强制扩散 则应用甚少。
准则数名称 毕渥数 Bi 傅立叶数 Fo 格拉晓夫数 Gr 努塞尔数 Nu 普朗特数 Pr 雷诺数 Re 定义式 释义 固体内部导热热阻与其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 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表征过程进行的 深度。 浮升力与粘滞力之比的一种度量。 壁面上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 动量扩散厚度与热量扩散厚度之比。 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的一种度量。
气体整体质量浓度;
k c : 对流传质系数;
类似于对流传热基本计算式——牛顿(Newton)冷却公式 q= hΔT =h(Tw-Tf);其中,Tw及Tf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 温度,℃。
三、对流传质系数kc 对流传热系数:牛顿 (Newton)冷却公式 传质系数 kc ,不仅取决于流态、 (Newton‘s law of cooling) 流体物性、系统的几何形状与 中的比例系数,一般记做h, 位置,还与浓度差有密切的关 单位是W/(㎡*K),含义是对流 系 。确定kc的主要方法是浓度 换热速率。 边界层理论和动量、热量、质 大小与对流传热过程中的许多 量传递的相似比拟法(三传类 因素有关。它不仅取决于流体 比)。 的物性以及换热表面的形状、 大小与布置,而且还与流速有 着密切的关系。
NA xA N A NB
V
mV mV
i 1 n i i
n
n
mi
i 1

i 1
i i
m
(V气体混合物整体速度、流体力学速度;Vi: i种气体组分速度;)
组分i的分子扩散速度=Vi-V,是指表示相对于整体平均流动速度 的运动速度,分子扩散的重 要度量参数;净运动速度、代表i组 分在分子扩散中的净传质量;
对流传质中常用准则数:
1、Sherwood数 kc L 分子扩散传质阻力 Sh ;表示对流传质的强弱 DAB 对流传质阻力
L为特征尺寸;舍伍德数是反映包含有待定传质系数的无因次数 群,类似于传热中的努塞特数,以符号Sh或Nsh表示,它表征的 是对流传质与扩散传质的比值,命名为Sherwood ,主要是为了 纪念美国著名化学工程家Thomas Kilgore Sherw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