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翻译研究——以《策普的最后一站》为例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王丹【摘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
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教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赏析一、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当地时间4月14日,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 n Sze 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 ew R.C. Ma rshal 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
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 n Sze p和And rew R.C.Ma rshal 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对我国新闻特稿叙事策略的启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新闻解释与新闻舆论引导功能建构研究”(15CXW019)。
[作者简介]李薇(1982-),女,湘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季水河(1954-),男,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对我国新闻特稿叙事策略的启示李薇1,2,季水河1(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00)[摘要]我国新闻特稿要充分发挥其文体优势,在我国新闻文体中争得一席之地,可以从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的叙事策略中借鉴五大经验:1.叙述者零聚焦为主、新闻见证者内聚焦为辅的多种叙事视角;2.核心事件复线与卫星事件藕型相交的事件序列形态;3.“人情味”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4.现代社会的英雄神话原型叙事范畴;5.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叙事底线原则。
[关键词]新闻特稿;叙事策略;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中图分类号]I207.9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5)10-0102-05在美国,“特稿”指用文学手法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特殊文体①。
由于我国新闻界对“特稿”赋予的内涵更广,本文使用“新闻特稿”一词将研究对象界定在与美国特稿特性一致的这类文体范畴内,即从公共传播者(Common Carrier )视角,在非虚构原则下,创造性使用文学性叙事手法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特殊文体。
此类“新闻特稿”在我国至今发展不过20年,相较于美国特稿,叙事策略显得单一。
当都市报上的新闻特稿蓬勃兴起之时,不少作品又走上了一条“很差劲的文学”虚构加煽情的不归路,本应坚守的新闻原则荡然无存。
我国新闻特稿要实现良性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其文体特有的优势,在我国新闻文体中争得一席之地,从美国特稿的经典作品中不断吸取有益的叙事策略十分必要。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设立以来已近90年历史,它一直在美国众多新闻奖项中处于毫无争议的霸主地位,普利策特稿写作奖(the Feature Writing Category )于1978年成为其成员之一。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特色分析作者:袁德玉来源:《传媒》 2017年第22期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奖设立于1985年,是为通过长期积累起来足够的新闻素材和一手资料,向受众提供对某一话题或事件全面客观、权威有力的调查解释的优秀作品设立的奖项。
将社会的黑暗面挖掘并呈现给受众,是调查性报道的根本宗旨所在。
正如普利策所讲的,“新闻记者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
”这无疑是对调查性报道价值最精准的诠释,借助调查性报道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闻学的本质内涵。
北京时间2017年4月11日,第101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其中来自《查尔斯顿邮报》的《西弗吉尼亚阿片类药物泛滥导致死亡》报道赢得了调查性新闻奖。
该报道之所以能够在诸多新闻作品中崭露头角,不仅是因为其揭露性、深度性的内容,而且还因为其数据化呈现、人文化关怀、多元化形式等。
对此,本文结合近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入手,探讨其呈现的特色,以进一步把握调查性报道的发展方向。
独立性题材,揭露性报道就近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题材范围而言,所有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揭露性和独立性。
在西方的新闻学范畴中,独立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就是说新闻媒体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要完全独立,不受政治权利和其他任何主体左右。
普利策调查性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有许多都涉及了公权部门,而这些作品充分彰显了新闻报道独立性理念。
如2016年获奖的《狂乱、危险而隐秘:佛罗里达州精神病院里的暴力现象》,由《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和《坦帕湾时报》的三名记者经过一年时间,揭露了佛罗里达精神病院的混乱与灾难,抨击了政府的不作为,为弱势群体的生命和人权大声疾呼。
该新闻作品共分为五部分,每部分都可作为一篇独立的深度报道。
第一部分对佛罗里达州六家精神病院管理混乱、经费匮乏、暴力泛滥的问题进行了整体叙述;第二部分深入全面地展现了精神病院监管部门刻意隐瞒信息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该部门隐藏信息的目的和达成步骤;第三部分讲述了一名精神病患者被人为虐待后致死的悲剧;第四部分指出政府宁愿花费大量金钱让违法的精神病人学习相关法律常识,也不愿意通过医疗手段让病人恢复正常,最终导致当事人精神二次伤害的问题;第五部分讲述了一位精神病患者因纵火被判入狱,但刑满后没有机构愿意收留,而法律又规定他不可以回家,最终导致他无处可去。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合集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合集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2021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2日,第94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太学揭晓。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1917年依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每年4月中旬由评比委员会14名评委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高校校长正式颁发。
普利策新闻奖由14个奖项构成,包括8项文字类新闻奖(公共服务奖、突发新闻报道奖、调查性报道奖、解释性报道奖、地方报道奖、国内新闻报道奖、国际新闻报道奖、专题新闻奖),3项言论奖(评论奖、批判奖、社论奖)。
1项漫画奖(卡通漫画奖),2项新闻摄影奖(突发新闻摄影奖、专题摄影奖)。
今年,《华盛顿邮报》获得国际新闻报道奖、专题新闻奖、评论奖、批判奖4个奖项。
成为最大赢家;《纽约时报》获得国内新闻报道奖,解释性报道奖和调查性报道奖3个奖项。
普利策新闻奖最高获奖纪录由《纽约时报》保持,在2021年颁布的获奖名单中,《纽约时报》因报道“9・11”恐怖攻击大事而破纪录地拿了7项大奖。
本届普利策新闻奖有以下几个特点:网络报纸同台竞技。
首次有网络新闻获奖这是自1917年普利策奖评奖以来首次有网络新闻获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台获此殊荣,成为今年该奖的最大亮点。
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以来,始终针对报纸和通讯社等传统媒体,考虑到新媒体的进展和受众需要,普利策新闻奖去年开头扩大评比范围,全部奖项都允许网络媒体参评,去年网络媒体获得65项提名,但没有一项获奖。
今年有两家网站获奖,分别是美国新闻网ProPublica和《旧金山纪事报》网站。
美国新闻网记者谢丽・芬克瑟与《纽约时报》周末副刊记者合作采写的《生死选择》,对新奥尔良一家医院的医生在卡特里娜飓风期间的经受作了报道。
获得调查性报道奖。
《旧金山纪事报》网站刊发、由马克・弗洛尔创作的关于全球变暖的动漫作品获得新闻卡通漫画奖。
此外,其他获奖作品在报纸刊发的同时,也有的运用了网络媒体,如《西雅图时报》获得的突发新闻报道奖,就运用了报纸与网络同时并进的报道方式,对四名警察在咖啡厅被枪杀大事,以及对嫌疑人绽开的加小时搜捕行动作了掩盖式报道。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文学价值解析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文学价值解析作者:董理来源:《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05期【摘要】美国新闻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于1979年设立了“特稿写作奖”,每年的获奖作品总能引起读者的热捧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
获奖特稿中理性的研究与感性的叙述展示出了其极强的文学魅力,由此带来的文学欣赏价值对新闻的高效和优质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理性;感性;普利策;新闻特稿;新闻传播;新媒体新闻特稿,又叫纪实特稿或纪实稿,《新闻学大辞典》把它定义为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1]由此可见,新闻特稿区别于普通新闻报道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情况下,对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做出了文学艺术化的处理,不仅报道新闻事件的内容,而且对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具体细节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都会进行详细的描述,做到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特稿由于内容饱满,并有大量的细节和情感穿插其中,能够生动传神地将新闻综合全面地告知读者,因而比普通的新闻报道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在全世界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新闻传媒也深受新闻特稿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维护美国的内外政治路线,宣扬美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永远是美国记者和作为记者‘裁判的评选人共同取舍新闻的标准。
”[2]但是,每一种评奖都是一种指挥棒,自从1979年美国新闻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奖设立“特稿写作奖”起,特稿在美国引起了“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3]的趋势,一时间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不仅被国际新闻界所关注,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全球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
一、文学艺术的渗入相较于普通的告知性的新闻报道,新闻特稿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首先,特稿是一种有层次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它的主题既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又对大众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发意义;其次,特稿的题材紧随社会的发展,新鲜的内容能够充分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再次,特稿的文字充满文学色彩,其中不乏读者百读不厌甚至可以流传的经典之句。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方毅华贾新2013年03月11日14:40 来源:分享字号【内容摘要】本文以1979年至2011年32篇获奖特稿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四个叙事要素入手,试图发掘并归纳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若干叙事策略及叙事技巧,以期对国内特稿写作提供启示及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学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增设特稿写作奖,自此,特稿在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新闻理念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反映的是美国乃至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是我国了解西方世界主流价值观的一个窗口。
从新闻写作来讲,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被公认具有“富有人情味”、“关注弱小”等特点,叙事纯熟,堪称叙事学研究范本。
何谓“特稿”?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叙事,简言之即讲故事,它的本质是一种交流行为,这就必然包含行动主体、客体与受体,对应在叙事这一行为中,即为叙事主体、叙事客体与受众。
下面笔者将分别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一、叙事主体:多重叙事者1.多种叙事者,多重叙事功能一方面,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由多种叙事者共同完成的,这是因为新闻是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记者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对一切了如指掌,因此,记者需要借力于新闻当事人、相关知情人和权威人士等共同叙事,传递信息,让新闻报道无限趋近真实世界。
换个角度思考,正是由于作者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需要作者在同一篇报道中,分情况充当公开的叙事者、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
另一方面,多种叙事者,又分别承担着多种叙事功能。
缺席叙事者可以让报道看起来更加客观、形象,常见于对话等场景;隐蔽的叙事者除却上述优点,还可以起到较好的过渡作用;而公开的叙事者则承担起当事人、相关人无法呈现的资料表述以及背景资料等功能。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_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_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在新闻报道的领域中,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是顶尖记者们的精心创作,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观点、深入的调查和卓越的写作技巧。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特点和为什么它们如此引人注目。
首先,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以其深入的调查和独特的视角闻名。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报道,还深入探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记者们通过广泛的采访和调查,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证据,展现出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报道。
他们不仅关注事件本身,还关注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
其次,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注重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
这些作品通常采用生动、精确和有力的语言,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记者们运用丰富的叙事技巧和描写手法,如个人故事、对话,让报道更具有情感和人情味。
同时,他们还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消化这些复杂的信息。
此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透露出一种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承诺。
记者们在选择报道的主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关切。
他们关注社会不平等、环境问题、政府腐败等重大议题,并希望通过文章的呈现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报道事件,更是呼吁社会正义和改革的呼声。
最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体现了记者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标准。
记者们在进行调查和采访时,尊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他们秉持公正、中立的原则,并致力于避免偏见和偏向。
这种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使得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成为权威和值得信赖的报道。
总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因其深入调查、独特视角、精彩写作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注而备受瞩目。
这些作品以其高质量和有影响力的报道,塑造了新闻界的精英形象。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阅读,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价值和重要性。
让我们珍惜这些卓越的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
方式 ” 类的新闻报道而最终入围解释性报道奖。 他们调查 “成绩 了当地 "$ 家医院的医护质量, 并给这些医院开出了 单” 以帮助消费者作出医疗决定。 从这类报道受欢迎的事 实中, 我们发现, 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并不一定都依赖于新 奇和冲突, 从平常的生活中, 我们也可以挖掘出大量具有 新闻价值的报道。
! “ 新闻揭丑 ” 比。 ” 由普利策拟定的 思想后来逐渐成为了
普
利策新闻奖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和报纸经营人约瑟 其获奖 夫・普利策创立的。自 !"!# 年颁奖以来,
作品 一直 被誉 为 “ 美国 最负 责任 的写 作 和最 优美 的 文 字” , 获得该新闻奖更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我们知 道, 新闻作品往往折射着一个国家、 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 和文化传统。 作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普利策新闻奖集中体 现了美国主流的新闻价值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了第 (( 届 $%%& 年 & 月 ’ 日, 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名单。 在本届普利策的新闻奖项中, 《洛杉矶时报 》继去年拿下 ) 个奖项 共有 # 家报社获奖; “ 突发新闻报道奖 ” 之后, 今年又拿下 等 ’ 项大奖, 成为最 大的赢家。综观本届普利策新闻奖的 !& 项大奖 ( 见下 表) , 可以看出他们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 第 .. 届普利策新闻奖奖项分配情况
特写摄影奖 摄影 利比里亚内战 负面 洛杉矶时报 卡罗琳・科尔
二、强调深度报道的重要地位
在西方新闻界,从 $% 世纪 )% 年代起,以解释性报 道、调查性报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开始兴起。深度报道 不仅揭露丑闻、追踪疑点,更注重系统调查研究社会各 方面的问题和矛盾。这类报道往往没有突出的显要性和
2014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新闻学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王丹【摘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
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
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赏析一、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当地时间4月14日,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n Sze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R.C. Marshal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
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n Szep和Andrew R.C.Marshal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新闻写作中关于新闻主题有两个原则:一是一篇新闻有一个主题。
清末作家刘熙羲所著《艺概》一书中讲作文有七戒,其第一戒即“旨戒杂”,也即主题不要芜杂,要集中。
这一点在新闻写作中同样适用。
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研究
鼓励更多的优秀财经记者投身于这个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报道。
加强媒体机构内部审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选机制,保证评选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01
本研究仅选取了近三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作为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的数据局限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02
未对报道的具体内容、角度、受众等进行分析,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
03
可以借助更多的数据和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财经报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为媒体机构和记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研究结果可以为财经媒体、记者、编辑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与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普利策获奖作品对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启示。
提出改进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建议和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分析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特点和规律,总结获奖作品的共性和特点。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未来趋势
05
VS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财经新闻报道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和个性化。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让财经新闻报道更直观、易懂,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财经数据和趋势。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技术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财经新闻的报道将越来越重要。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逐渐成为报道重点之一。
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特点分析
03
03
涉及广泛的财经领域
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涵盖了广泛的财经领域,如金融、投资、税务、房地产等,反映了经济的各个方面。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是国内外两个重要的新闻奖项,旨在表彰和推广优秀的新闻作品。
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可以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经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新闻报道的挑战。
获奖作品的主题广泛且多样化,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说明新闻报道应该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或某个热点事件。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兴趣,不断拓宽自己的新闻视野,关注各个层面的新闻事件。
获奖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非常重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报道,更多的是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扎实的调研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获奖作品的可读性和可视化呈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对于阅读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新闻从业者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简洁明了、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易读性。
获奖作品的公正和客观也是新闻从业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新闻报道是一种公共信息传播的形式,它对于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不偏颇、不带任何个人立场和情感色彩,不为特定利益服务。
获奖作品的时效性非常重要。
新闻报道是及时反映和解释社会事件的一种形式,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快速反应和敏锐洞察的能力,及时抓住重要事件的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向读者传递。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坚持客观公正、深入分析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提供具有时效性和可读性的新闻作品,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的
THANKS
感谢观看
强化数据新闻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新闻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向。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 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应用和分析,以数据为基础,为读者提供更加客观、精准的财经信息。
增加垂直领域报道
随着行业细分化的趋势,垂直领域的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 将更加注重对特定行业、公司、产品等进行深入报道,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财经信息。
该奖项由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学院颁发,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和声誉的新闻 奖项之一。
奖项评选标准与流程
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包括作品的质量、创新、真实性和 影响力等方面。
每个奖项的评选流程都不同,但通常都是由普利策学院的评 委进行评选,最终在每年的颁奖典礼上公布获奖名单。
奖项影响力与价值
普利策新闻奖对媒体行业和新闻 从业者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
普利策新闻奖评选标准严格,获奖的财经报道往往代表着新闻行业的自
律和规范,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对金融行业的反映与启示
1 2
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普利策新闻奖的财经报道往往关注金融市场的变 化和发展趋势,通过获奖报道可以了解金融行业 的最新动态。
揭示金融风险和管理问题
普利策新闻奖的财经报道往往揭示金融风险和管 理问题,对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具有启示作用。
社会监督
报道揭示社会经济问题, 推动社会监督,促进社会 公正和透明。
03
普利策新闻奖财经报道案例分析
案例一:华尔街日报
总结词
深度挖掘、全面剖析、独家专访
详细描述
华尔街日报凭借其深入的财经报道和分析,多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该报以独特的视角和全面的内容,对财经领 域进行深度挖掘和全面剖析,同时通过独家专访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财经新闻。
2019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叙事分析
92学术探讨2019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叙事分析任 阳(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2019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在叙事上形成了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关系叙事的有机互动,并且增加了视觉化新闻表达,创新多媒体叙事。
本文从新闻叙事学角度分析获奖作品,包括叙事声音与叙事视角、叙事意识形态、叙事修辞、叙事结构,最后从叙事角度对解释性报道进行再审视。
关键词:解释性新闻奖;三重叙事;叙事学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092-02一、前言2019年普利策新闻奖中“解释性新闻奖”(Explanatory Reporting)这一项颁给了《纽约时报》对特朗普家族逃税事件的报道。
新闻叙事往往通过显性层面构建事实的基础来实现隐性层面意识形态的有效构建。
[1]本文试图对个案进行分析,从叙事角度考察本届解释性新闻奖的获奖作品。
二、特朗普家族逃税系列报道的三重叙事2019年解释性新闻获奖作品包括《特朗普家族参与可疑的避税计划》等4篇系列报道,还包括应用可视化呈现的5个短视频。
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关系叙事这三重叙事的有机结合是其新闻叙事中最显著的特征。
(一)时间叙事:家族往事详窥探《特朗普家族参与可疑的避税计划》是系列报道中最核心且信息量最大的一篇。
阅读文本的直观体验是其中存在着一条明显的时间叙事的主线。
这篇报道如同家族传记一般,按照时间顺序,从精明、勤奋的老特朗普发迹到他如何一步步隐秘地转移资产给子女都有详尽记述。
因为展开了引人入胜的豪门故事,这篇特稿在兼顾解释性的同时可读性也较强。
报道开篇直入主题,用倒叙方法将结局告知受众:时报基于大量保密纳税申报单和财务记录的调查显示,特朗普从他父亲那里获得了以今日价格为计至少4.13亿美元财产,财产转移从他蹒跚学步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进而从后往前追溯,契合深度剖析和解释的特质。
作为一种话语的颁奖辞——对于普利策新闻奖(1917-2014)的个案研究
Citation as a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the
Pulitzer Prize in Journalism (1917 -2014)
作者: 黄顺铭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8-5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普利策新闻奖;嘉奖辞;社会功能;话语实践
摘要:普利策新闻奖的嘉奖辞发挥着多重社会功能:提名委员会用提名辞来筛选出少数入围者;普利策奖委员会用颁奖辞来合法化所生产的奖项;颁奖辞有助于新闻从业者形成自己
的“诠释社群”;在颁奖礼上被当众宣读的颁奖辞发挥着仪式性的功能;嘉奖辞也是一扇展示奖项形象的窗户。
尽管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辞短小而简单,但其话语实践却颇为复杂:大多数颁奖辞是创造性而非机械性的,是意见型而非事实型的;共同奖的颁奖辞有两种不同的话语策略;在某件作品或某位参评者是否体现了新闻传统方面,提名委员会和普利策奖委员会之间存在巨大的认知差距。
普利策特稿 细节描写
普利策特稿细节描写
普利策特稿中的细节描写非常出色,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报道主题。
以下是一段普利策特稿中的细节描写:
场景一:哈格朗德(西雅塔战友)在地堡没待几分钟,门外一辆丰田皮卡就疾驰而至,急刹,跳车,几个急匆匆的大兵奔向尾箱,抬下一辆独轮车。
几个阿富汗政府军士兵也跑过来帮忙。
车斗里,一个小男孩耷拉躺着,头被打穿了。
子弹从左眉骨射入,并在后脑勺爆开了一个洞。
由于位置足够高,男孩竟然还活着——但也毫无知觉,气若游丝,瘫在父亲的手推车上。
西雅塔看着陆战队员们把男孩抬进急救站,用一个不锈钢碗撑着他碎裂的头部。
一个士兵担心碎骨脱落,用双手掬成杯状托着。
这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摧残,通过对小男孩伤势的详细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战争的破坏力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更加关注和关心报道的主题,也让普利策特稿更加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
普利策公共服务新闻奖的历时分析及启示--2007~2016年十年获奖作品历时研究
普利策公共服务新闻奖的历时分析及启示--2007~2016年
十年获奖作品历时研究
刘晓燕;刘凯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6(0)33
【摘要】普利策新闻奖新闻作品反映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社会发展状况。
作为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折射出美国媒体的价值观,具有示范标杆作用。
普利策奖是在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用以奖励在报纸、杂志、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刘晓燕;刘凯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外灾难报道倾向性的对比——以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J], 魏婷婷;
2.2019年普利策解释性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叙事分析 [J], 任阳
3.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定量分析
——2014—2019年获奖作品历时研究 [J], 唐琴
4.媒介“复活”视阈下音频新闻发展的心理分析--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境外
人群》为例 [J], 钟杨思麟
5.职业精神与新闻写作──读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启示 [J], 孤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新闻文本的叙事学分析—普利策新闻奖作品的文学视角研究之二
在 当下 的 文 化 研 究 领 域 特 别 是 文 学 研 究 活 动 质 属 性 。而 要 厘 清 “ 事 ” 词 , 们 首 先 也 应 该 在 叙 一 我 中, 我们传统使用 的“ 品” cru ) 词 已经逐 渐 文 学 的范 畴来 探 讨 。应 该 说 , 文 学 的领 域 , 期 以 作 (o s 一 p 在 长 被 “ 本 ” tx) 文 (et 的概 念 所 替 代 。“ 本 ” 原 意 是 指 来 ,叙 事 ” 一 个 非 常 模 糊 的 概 念 。 尽 管 在 有 关 小 文 的 “ 是
摘要: 叙事 是 新 闻文本 的本 质 功能 , 新 闻叙 事 中 , 者 的主 体 性 显现 是 必 然 和 不 可避 免 的。美 国记 者 在 新 闻 在 记
叙 事 中 的主 体性 显现按 照程 度 的不 同可 以从 两个方 面探 讨 : 论 话语— — 记者 对 新 闻叙 事 的直接 介 入 ; 闻事 件叙 议 新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4期
( 0 2年 第 4期 ) 20
湖北 民族 学院 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J u a fHu e n t uefrNain lis o r lo b iI si t o t ai e n t o t
No 4 Vo . 0 . 12
一
部 文 学作 品 书 写 或 印刷 的 形 式 , 文 学 作 品 的 物 即 家 已经 把 它 从 文 学 领 域 扩 大 到泛 指 一 切 具 有 释 意 可
说 的论 述 中 ,叙 事 ” 概 是 最 古 老 也 最 为 频 繁 地 被 “ 大 提 及 的 一 个 词 , 往 往 如 此 — — 越 是 为 人 们 所 熟 悉 但 和常 用 的 概 念 , 其 做 严 格 意 义 上 的 界 定 的 必 要 性 对 就 越 容 易 被 忽 视 。 所 以 , 人 们 提 到 “ 事 ” 词 当 叙 一
略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细节说话
略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细节说话
毛家武;张文锋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作品中,新闻事实多用细节表达,细节说话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一大亮点.他们注重:小细节,大思想;细节运用,求真求准;和亲历性的现场描绘相结合.普利策特稿奖作品细节说话特色的形成受到了新新闻主义思潮的影响.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毛家武;张文锋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玉林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她视角”——兼论新闻报道的生态关怀 [J], 毛家武;谢淑萍;
2.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翻译研究--以《策普的最后一站》为例 [J], 李家春
3.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新闻叙事语法特征辨析以《“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为例∗[J], 李薇;季水河
4.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文学性与创造性--基于接受美学视角 [J], 李薇;廖爽;季水河
5.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文学价值解析 [J], 董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C 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t h r o wn o f f t h e p ne a 1 . I t wo u l d b e b e t t e r t o h a v e j u s t a h e a d u p t h e r e l o a d e d wi t h c o n c r e t e o r s a wd u s t t h a n t h i s
件, 具有较高 的专业水平 和诚信度而享有盛誉 。普利策 特稿 奖是 1 9 7 8 年新增 的奖项 , 其评 奖条件是 “ 一篇 杰出 的特稿首
要关 注 的应 该是高度 的文学性 和创造性 ” , 因此特 稿是一 种 反 映真实事件的文学作 品, 与虚构文学作 品既有相 似又有不
g u y Hi s e , wh o d o e s n’ t k n o w t h e f i r s t t h i n g a b o u t i u s t i c e .
[ 基金项 目] 2 0 1 1 年教育部人 文社科研 究项 目 “ 从功 能翻译理论 的视 角探讨语言模 因幽默 的翻译—— 从语言模 因到文化 复制”( 1 1 Y J C Z H 1 4 6 ) ;2 0 l 1 年 度 黑 龙 江 省教 育厅 人 文社 科 研 究项 目 “ 融合 与超 越 :互 文 性视 域 下 的翻 译 研 究 ”
运用 “ 整体 细读” 的方法 ,分析原 文与译 文文化意义 的传递 与流 失,从叙 事风 格的传译 、修辞效果 的传译 、文化意义 的传 译 、信 息的隐显处理 、固定搭配 的传译五个角度对翻译的得失进行探讨 ,以期对 新闻特稿翻译有一定的借鉴作 用。 [ 关键 词] 叙事风格;修辞;文化意义;明晰化 [ 中图分类号] H 0 3 0 [ 文献标 识码] A
一
果 他 不 能 比这 个 东 西判 决得 更好 , 应 该 把 他 踢 开 。他 对 这 个
世界 的公 正是 一种 威 胁 。 ”
“ 我真想到那儿去 , 将 他 的脑 袋 打 开 花 。 ”
、
叙 事风格 的传 译
《 策普 的最后一站 》 讲述一位八 十三岁老人爱德华 ・ 策普
詹姆 斯 ・ 费伦认 为 , “ 叙 事进程通过 两种方式展 开 : 不稳
努力 以出色的叙 事技巧加 以呈现 。译者 在翻译该特 性 , 又再 现 了文学 文本 的文 学
性, 如实传译 了原 文的叙 事风格 。本文在 “ 整体细读” 的基础 上, 对 比原文 与译 文文化 意义 的传 递与流失 , 以期 对新 闻特 稿 翻译有一定 的借鉴作用 。
“ I ’d l i k e t o g o u p t h e r e a n d b u s t h i s h e a d wi d e
o p e n. ”
同, 但是其文学 『 生使其可 以采用叙事学的阐释框架进行分析。 《 策普 的最后 一站》 将一个并 不具有 新 闻卖点 的陈 旧故
Vo 1 . 2 6 N o . 5 Ma v . 2 0 1 3
叙 事学视野 中的普利策新 闻奖特稿翻译研究
以 《 策普 的最后一站》为例
李 家春
(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8 0 ;上海外 国语 大学 ,上海 ,2 0 0 0 8 3 )
[ 摘
要] 普利策新 闻奖特稿 作为一种反映真实事件 的文学作 品,因具有文 学性 而可 以采用叙 事学的阐释框 架进行分 析。
会 教友 因道 德原 因拒 服兵役 , 退役 时得到一 般退伍证 , 而经 过 漫 长 的等 待 和艰 苦 的努 力才 从 五角 大 楼获 得 荣誉 退伍
事 鲜活的再现 , 将 一位 痛苦老人为获荣誉退伍症而做 的终身
“ 我 气急 了 , 恨 不得一脚把 他踢 死。像 这样 的家伙不应 该成为委 员会 的一 员。我 打算给 五角大楼 写信 , 告诉他们应 该把这 个人清除 出陪审 团。哪 怕仅仅在 那儿放上 个装满水
泥的假 大头, 也要 比 这 个 根 本 不 懂 公 正 的 家伙 海 斯 要 强 。如
定性 , 即人物与其环境 之间或之内的不稳定关系 , 和张力 , 即 叙述者与读者或作者与读者之 间在知识 、 价值 、 判断、 见解或 信仰上 的分歧 ” 。特稿卷 编者加洛克对该特稿 给出 了这样
的评 价 : “ ‘ 将他 的脑 袋打开花 ’ 这句引语作全文 的结语 , 使该
为 获得荣誉 退伍证 的终身努力 。他年 轻时提 出 自己是路 德
I f h e c a n ’ t j u d g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 h e s h o u l d b e k i c k e d o f f .
He ’ S a m e n a c e t o j u s t i c e i n t h i s w o r l d .
( 12 51 4l1 1 )
[ 作者简介] 李家春 ( 1 9 8 0 一 ) ,女 ,博士研 究生,讲师 ,研究方 向为翻译 理论 与实践。 普利 策奖 ( P u l i t z e r P r i z e s ) 作为美 国新 闻界 的最 高荣誉 奖, 自1 9 1 7 年设立 以来 , 一直 因其关注 国家命运 、 解 析重 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