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固体和液体

合集下载

《固体和液体》PPT课件

《固体和液体》PPT课件
学生用装在可重新封口的塑料袋(可以是用拉链 封口的袋子)里的液体做实验;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液体有没有固定的形状,不同液体的流 动性也各不相同。
第十一课:液滴比赛
【教学目的】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以下探究能力 的机会:
学生预测哪种液体能更快的滑下光滑斜面; 学生通过液滴比赛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 学生记录,讨论,比较实验结果。
第一课 观察和描述固体
【教学目的】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探究能力的机 会:
学生记录下他们所知道的固体的属性; 学生观察和描述两种固体; 学生讨论两种固体之间的相似与不同点。
第二课:将可滚动的固体与可堆叠的固体进 行对比 【教学目的】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探究能力的机 会:
第十四课:比较固体和液体
【教学目的】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以下探究能力 的机会:
学生记录学过的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学生创建一个文氏图比较固体与液体性质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本模块为学生介绍以下概念:
固体和液体可以通过它们的属性来描述。 固体的一些属性是颜色、形状、滚动或堆积能力、硬度、磁吸力,以 及是否沉浮。 液体的一些属性是颜色、流动性、粘稠度或者流动性的程度、是否可 与水混合、是否在水中沉浮。 做实验可以研究固体和液体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属性。
【教学目的】 这节课为学生介绍以下的科学概念:
按照固体与磁铁的关系,将固体分为两组:有些固体能被 磁铁吸引,有些固体则不能被磁铁吸引。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以下探究能力的机会:
学生比较并描述能被磁铁吸引的那组固体的相似点; 学生比较并描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那组固体的相似点。
第六课: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分组
学生测试一系列固体来确定它们能否滚动或堆 积; 学生运用他们的测试结果来把固体分组; 学生描述每一组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那些既可以滚动又可以堆积的固体的 特征。

固体-液体-ppt课件

固体-液体-ppt课件
(2)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
现为各向_异__性__
(1)有确定的_熔__点__;
没有确定的 几何外形 (2)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
_
_
_
_
_
_
_
_
_
现为各向_同__性__
3
2.晶体的微观结构: (1)规则性:单晶体的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按一定的规则排
列,具有空间上的_周__期__性__。
(2)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微粒按照不___同__规__则__ 在 空间排列,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 下可 以转化为_晶__体__。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见的金属材料是多晶体 B.只有非晶体才显示各向同性 C.凡是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必定是单晶体 D.有确定熔点的是单晶体,没有确定熔点的是多晶体或非晶体
【解题探究】 (1)显示各向同性的是_ _ _ _和__多__晶__体_,显示
各向异性的是 单晶体 。 (2)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外形的是单晶体 。
21
【典例2】 (2012 ·广东高考)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
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 )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减小
D.引力、斥力都增大
【解题探究】 (1)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较 _ __,表现为
__引__力_ 。 (2)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___小__,随
31
2.液晶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提示: 利用电压对液晶的影响可以制作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笔记本电脑 及其他仪器的显示元件;利用液晶随温度变化改变颜色的性质可以用来探测温 度、检查肿瘤和检查电路中的短路点等。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高中物理课件17-3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高中物理课件17-3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三、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2.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三、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2.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三、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2.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三、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2.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四、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四、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二、液体 1.液体的微观结构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2.液体的表面张力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2.液体的表面张力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3.浸润与不浸润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3.浸润与不浸润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3.浸润与不浸润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4.液晶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二、液体 4.液晶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三、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1.蒸发沸腾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三物态变化
三、饱和汽与饱和气压 2.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17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一、固体 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一、固体 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一、固体 2.对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一、固体 2.对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
第3节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2024年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有关《固体、液体》精彩课件

2024年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有关《固体、液体》精彩课件

2024年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有关《固体、液体》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探索》教材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1节《固体、液体》。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固体和液体的基本特征,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探索固体和液体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特征,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和液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区分固体和液体。

难点:固体和液体的变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固体和液体的实物(如:石头、水)、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记录表、画笔、固体和液体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石头和水,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两样东西是什么状态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固体和液体的实物图片,让幼儿区分固体和液体。

教师讲解固体和液体的特点,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固体和液体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实验探索(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和液体的变化。

提问幼儿:“你们还知道哪些固体和液体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固体、液体》2. 内容:固体特征:不易变形,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特征:易变形,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区分固体和液体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验探索环节的设计3. 作业设计的内容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重点:固体和液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区分固体和液体。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态和液态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固态和液态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 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3. 固态和液态的转换。

三、教学重点:1. 固态和液态的基本特征。

2. 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1. 固态和液态的转换。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固态和液态的实物,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固态和液态的转换。

3. 讨论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固体和液体的定义及基本特征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引发学生对固体和液体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固体和液体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固体和液体,加深对它们特征的理解。

第二课时:固体和液体的区别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 讲解:讲解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和液体的不同特性。

第三课时:固态和液态的转换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固态和液态转换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固态和液态的转换。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固态和液态的转换过程。

第四课时:冰的融化1. 导入:通过冰的融化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固态和液态的转换。

2. 讲解:讲解冰的融化过程。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第五课时:水的蒸发1. 导入:通过水的蒸发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液态和气态的转换。

2. 讲解:讲解水的蒸发过程。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六、第六课时:固态和液态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固态和液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固态和液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第一章:认识固体和液体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的特点,如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 了解液体的特点,如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 能够区分固体和液体。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固体和液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是什么。

2. 讲解固体和液体的特点:解释固体的定义和特点,液体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触摸固体和液体,感受它们的不同。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第二章:固体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等。

2. 能够正确分类常见的固体。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固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

2. 讲解固体分类:解释固体的分类标准和各种分类的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常见的固体,尝试进行分类。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固体分类的知识。

第三章:液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性质,如流动性、表面张力等。

2. 能够观察和描述液体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液体的图片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液体的性质。

2. 讲解液体性质:解释液体的性质和原因。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进行液体实验,观察和描述液体的性质。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液体性质的知识。

第四章:液体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分类,如水、酸、碱、盐等。

2. 能够正确分类常见的液体。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液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

2. 讲解液体分类:解释液体的分类标准和各种分类的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常见的液体,尝试进行分类。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液体分类的知识。

第五章:固体和液体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溶解、吸附等。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固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现象。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3-3知识讲解 固体、液体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3-3知识讲解 固体、液体

固体、液体::【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知道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2.知道晶体的三个宏观特性,并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并能用微观结构理论解释晶体的特性.4.从分子的动理论观点来剖析液体的微观结构;5.研究气体和液体接触时形成的表面层以及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形成的附着层发生的现象,然后再讨论表面层和附着层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毛细现象;6.知道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7.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条件以及毛细现象:8.知道什么是液晶,知道液晶的特点和用途.【要点梳理】要点一、固体1.晶体和非晶体(1)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1常见的晶体: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雪花.要点诠释:雪花是水蒸气凝华时形成的晶体,它们的形状虽然不同。

但都是六角形的图案.食盐晶体总是立方体形,明矾晶体总是八面体形,石英晶体(俗称水晶)的中间是一个六棱柱。

两端是六棱锥.○2常见的非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2)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有两点:○1在外形上,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则没有.食盐晶体、明矾晶体、石英晶体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食盐、明矾、石英都是晶体,有些晶体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雪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几何形状,非晶体则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2在物理性质上,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光的折射性能等.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例如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可以有不同的硬度、弹性、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等.另外,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2.单晶体和多晶体(1)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定义○1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都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这样的固体叫单晶体.如果一块具有规则形状的晶体,把它碾成小颗粒后,这些小颗粒仍然保持与原来整块晶体形状相似的规则外形,这样的晶体叫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各向异性,有确定的熔点三个宏观特性的固体物质叫做单晶体.单个的晶体颗粒是单晶体.○2多晶体由于小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使得这些金属和岩石不再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我们把这样的晶体称为多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它是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单晶体颗粒(晶粒)组成的,这样的晶体叫做多晶体.由许多无规则排列晶粒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粘在一起的糖块是多晶体.(2)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单晶体是一个完整的晶体,而多晶体是由很多小晶体(称为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而组成的.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3)单晶体和多晶体的联系多晶体和单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4)多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多晶体与非晶体的相同点:①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②在物理性质上都是各向同性的.多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剐:多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一定的熔点.3.晶体的微观结构及特点(1)晶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内部的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着的.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问世,使人们第一次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2)晶体的微观结构的特点○1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2晶体中物质微粒的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克服它们的相互作用而远离.○3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3)晶体微观结构的空间点阵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原子、分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排成整齐的行列.这种在空间中规则的排列称为空间点阵.空间点阵中的微粒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一定平衡的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晶体形状的规则正是由于物质微粒排列的有规则造成的.如图所示是食盐的空间点阵示意图.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因而食盐具有立方体的外形.4.晶体与非晶体的辨别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有无确定的熔点,而不能靠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辨别,因为虽然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多晶体与非晶体一样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因此解题时应认真审-题,抓住有无熔点这一特性作出正确的判断.5.关于晶体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1)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导热或导电性能不同,有些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不同,这类现象称为各向异性.(2)只有单晶体才会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多晶体与非晶体一样,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3)某种晶体可能只有某种或几种物理性质各向异性,其他物理性质各向同性,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表现各向异性.6.如何用微观结构理论解释晶体的特性(1)对各向异性的微观解释如图所示,这是在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沿不同方向所画的、、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直线AB上物质微粒较多,直线AD上较少,直等长线段AB AC AD线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2)对熔点的解释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化,熔化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3)有的物质有几种晶体,如何解释这是由于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的结构排列可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二者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不同.白磷和红磷的化学成分相同,但白磷具有立方体结构,而红磷具有与石墨一样的层状结构.7.对晶体的各向异性的正确理解在物理性质上,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通常所说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导电性、光的折射等.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

2024年大班科学固体、液体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固体、液体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固体、液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科学启蒙》第七章《身边的物质世界》第三节“固体和液体的认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它们的特征和区别,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和液体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固体和液体。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活中固体和液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固体和液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表现。

重点: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它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固体和液体的实物(如石头、水、沙子、饮料等),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固体和液体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固体和液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表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画出固体和液体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实验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和液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固体和液体的认识2. 内容: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

液体:无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易流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观察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记录它们的特点和变化。

2. 答案:(1)固体:如石头、沙子,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

液体:如水、饮料,无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易流动。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固体和液体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第一章:认识固体1.1 学习目标:了解固体的特征,能够分辨固体和液体。

1.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固体,如木块、金属、塑料等,让学生感知固体的形状、硬度等特征。

1.3 教学活动: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固体,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发现。

第二章:比较固体2.1 学习目标:学会比较不同固体的性质,如密度、硬度等。

2.2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固体的密度和硬度,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分它们。

2.3 教学活动:进行固体密度和硬度的实验,如用天平称量不同固体的质量,用硬度计测量不同固体的硬度,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认识液体3.1 学习目标:了解液体的特征,能够分辨固体和液体。

3.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液体,如水、盐水、牛奶等,让学生感知液体的形状、流动等特征。

3.3 教学活动: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液体,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发现。

第四章:比较液体4.1 学习目标:学会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如密度、酸碱度等。

4.2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液体的密度和酸碱度,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分它们。

4.3 教学活动:进行液体密度和酸碱度的实验,如用天平称量不同液体的质量,用pH试纸测试不同液体的酸碱度,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五章:固体和液体的相互作用5.1 学习目标:了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溶解、吸附等。

5.2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它们。

5.3 教学活动:进行固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实验,如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研究活性炭对水中有色物质的吸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六章:固体和液体的转化6.1 学习目标:了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现象,如融化、凝固等。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现象,并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它们。

6.3 教学活动:进行固体和液体转化的实验,如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研究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凝固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202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附教材目录)

202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附教材目录)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8 认识固体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固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一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通过辨认生活中的常见固体认识到固体的性质。

本课教材由三个活动构成:一、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二、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的体积;三、辨认形状大小变化后的固体。

三个活动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还要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比较固体的体积,最终辨认形状大小变化后的固体,知道无论如何变化固体的特性不变。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对固体的认识已经有初步形成,能够辨别出典型的固体。

但对于判断沙子、羽毛等非典型的物体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学生对固体特征的认识不足,没有关注物体的形状问题,对质量、体积也不了解。

学生的观察、实验等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去亲身体验,从而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等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3.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固体的性质。

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五、说教学法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

固体和液体PPT教学课件

固体和液体PPT教学课件

补充题目:有人认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 和文章的主题没有关系,可以删掉,你认为 如何?为什么?
明确:是不能删去的。这一段是介绍了宾夕 法尼亚大学的情况和克雷的声望地位及学术 造诣,表面上看似乎和文章没有关系,但实 际上这部分内容是从侧面反映梁思成和林徽 因接受的是优质的教育,教育环境和老师都 是优秀的,这是他们后来能够做出突出成绩 的基础。文章后面还介绍克雷聘请他们当助 手,说明了他们的能力和学业是优秀的。
本文在写法方面最有特点的是: 善于使用各种资料。文中使用了传主的 书信、笔记、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 人、西方同行的回忆等资料,这些材料 的观察角度各异,但都能见出传主的精 神面貌,起到了增强作品历史深度与情 感力度的作用。
课后作业
预习第6课《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 思考:从文章读来,你觉得 谢坤山有什么样的精神?
<2>、梁思成:A严肃用功。(N8爱 管正在充分享受美国自由的林徽因。 N11主动找老师研究学问。N12对一 些好的东西因为没有学到而感到非常 遗憾。N13制作了关于中国建筑演化 史的一批重要草拟图。B不满足现状。 (N14从其父亲的回信中可以看出他 的进取心。
<3>、林徽因:不轻易妥协(N4克服入 学困难。)N7“有着异乎寻常的美貌、 活泼、机灵”“善于交际”N15“文文静 静,幽默而谦逊”,热爱民主(N15) 与自由(N8摆脱了家庭和文化的压 抑。)。有事业心。(N15现代西方的 古典建筑启发了我,我有想带一些回国
3、为了使传主的事迹真实可信,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写的?
本文采择了梁启超的家信、 梁思成的作业、林徽因的访问记。
4、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里说:“你觉得自己 的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 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工匠。你有这种感觉,就 是你的学问在进步的象征------” 从梁启超写 给梁思成的这封信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大班科学固体、液体教案

大班科学固体、液体教案

大班科学固体、液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主题为“固体和液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认识固体和液体》,详细内容为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固体和液体的不同之处,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了解固体和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难点:区分固体和液体的不同之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固体和液体的实物、图片、模型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固体和液体实验材料,包括沙子、水、石头、牛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固体和液体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讨论: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 新课导入(2)讲解固体和液体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判断下列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

(2)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完成教材P68的练习题。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和液体的例子?(2)拓展:固体和液体还有哪些性质?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六、板书设计1. 固体和液体2. 内容: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的物体。

3. 图片展示:固体和液体的实物、模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并说明原因。

(2)举例说明固体和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固体:石头、沙子;液体:水、牛奶。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和液体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区分固体和液体时,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1)收集生活中固体和液体的例子,进行观察和分析。

(2)学习固体和液体的其他性质,如密度、溶解等。

大班科学教案有关《固体、液体》课件

大班科学教案有关《固体、液体》课件

大班科学教案有关《固体、液体》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科学探索》第四册中的第三章“物质的形态”,重点探讨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详细内容涉及固体的定义、特性、分类;液体的定义、特性、分类以及固体与液体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区分固体和液体,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特点及相互转化。

重点:固体和液体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固体和液体样品、实验器材、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 新课导入:(1)讲解固体的定义、特性、分类,结合实物进行说明。

(2)讲解液体的定义、特性、分类,结合实物进行说明。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固体和液体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结合PPT课件,讲解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固体、液体》2. 板书内容:(1)固体:定义、特性、分类(2)液体:定义、特性、分类(3)固体与液体的相互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实例,并说明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简述固体和液体的相互转化过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和液体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但在区分固体和液体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

2. 拓展延伸:(1)研究固体和液体的微观结构,了解它们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2)探索固体和液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第3讲固体和液体

第3讲固体和液体

图3-1-3第3讲 固体和液体 §3.1 固体的有关性质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岩盐、水晶、明矾、云母、冰、金属等都是晶体;玻璃、沥清、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又要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

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的形状总是六角形的。

并且,单晶体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即各向导性。

如力学性质(硬度、弹性模量等)、热性性质(热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电学性质(介电常数、电阻率等)、光学性质(吸收系数、折射率等)。

如云母结晶薄片,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沿平行于薄片的平面裂开,但在薄片上裂开则要困难得多;在云母片上涂一层薄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的反面,则石蜡将以接触点为中心、逐渐向四周熔化,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如果用玻璃片做同样的实验,熔化了的石蜡成圆形,这说明非晶体玻璃在各方向的导热系数相同,而晶体云母沿各方向的导热系数不同。

因多晶体是由大量粒(小晶体)无规则地排列组合而成,所以,多晶体不但没有规则的外形,而且各方向的物理性质也各向同性。

常见的各种金属材料就是多晶体。

但不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例如不同的金属存在着不同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也相同,即各向同性。

非晶体在加热时,先逐渐变软,接着由稠变稀,最后成为液体,因此,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到熔点,晶体开始逐渐熔解直到全部融化,温度保持不变,其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因此,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2)空间点阵晶体与非晶体性质的诸多不同,是由于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排列成整齐的后列,构成所谓的空间点阵的结果。

图3-1-1是食盐的空间点阵示意图,在相互垂直的三个空间方向上,每一行都相间的排列着正离子(钠离子)和负离子(氯离子)。

晶体外观的天然规则形状和各向异性特点都可以用物质微粒的规则来排列来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1-3第三讲 固体和液体 §3.1 固体的有关性质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岩盐、水晶、明矾、云母、冰、金属等都是晶体;玻璃、沥清、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又要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

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的形状总是六角形的。

并且,单晶体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即各向导性。

如力学性质(硬度、弹性模量等)、热性性质(热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电学性质(介电常数、电阻率等)、光学性质(吸收系数、折射率等)。

如云母结晶薄片,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沿平行于薄片的平面裂开,但在薄片上裂开则要困难得多;在云母片上涂一层薄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的反面,则石蜡将以接触点为中心、逐渐向四周熔化,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如果用玻璃片做同样的实验,熔化了的石蜡成圆形,这说明非晶体玻璃在各方向的导热系数相同,而晶体云母沿各方向的导热系数不同。

因多晶体是由大量粒(小晶体)无规则地排列组合而成,所以,多晶体不但没有规则的外形,而且各方向的物理性质也各向同性。

常见的各种金属材料就是多晶体。

但不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例如不同的金属存在着不同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也相同,即各向同性。

非晶体在加热时,先逐渐变软,接着由稠变稀,最后成为液体,因此,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到熔点,晶体开始逐渐熔解直到全部融化,温度保持不变,其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因此,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2)空间点阵晶体与非晶体性质的诸多不同,是由于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排列成整齐的后列,构成所谓的空间点阵的结果。

图3-1-1是食盐的空间点阵示意图,在相互垂直的三个空间方向上,每一行都相间的排列着正离子(钠离子)和负离子(氯离子)。

晶体外观的天然规则形状和各向异性特点都可以用物质微粒的规则来排列来解释。

在图3-1-2中表示在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

从图上可以看出,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直线AB 、AC 、AD 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直线AB 上物质微粒较多,直线AD上较少,直线AC 上更少。

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

组成晶体的粒子之所以能在空间构成稳定、周期性的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微粒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力,晶体中粒子的热运动不能破坏粒子之间的结合,粒子仅能在其平衡位置(结点处)附近做微小的热振动。

晶体熔解过程中达熔点时,它吸收的热量都用来克服有规则排列的空间点阵结构,所以,这段时间内温度就不会升高。

例题:NaCl 的单位晶胞是棱长a=5.6⨯1010-m 的立方体,如图7-1-3。

黑点表示Na +位置,圆圈表示Cl -位置,食盐的整体就是由这些单位晶胞重复而得到的。

Na 原子量23,Cl 原子量35.5,食盐密度31022.2⨯=ρg/m 3。

我们来确定氢原子的质量。

在一个单位晶胞里,中心有一个Na +,还有12个Na +位于大立方图3-1-1A 图3-1-2体的棱上,棱上的每一个Na +同时为另外三个晶胞共有,于是属于一个晶胞的Na +数n 1=1+412=4,Cl -数n 2=4。

晶胞的质量m=4(m 1+m 2)原子质量单位。

ρa 3=4(23+35.5)⨯m H ,得m H =1.67⨯1027-kg 。

§3.2 固体的热膨胀几乎所有的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时,都要膨胀。

在铺设铁路轨时,两节钢轨之间要留有少许空隙,给钢轨留出体胀的余地。

一个物体受热膨胀时,它会沿三个方向各自独立地膨胀,我们先讨论线膨胀。

固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各个线度(如长、宽、高、半径、周长等)都要增大,这种现象叫固体的线膨胀。

我们把温度升高1℃所引起的线度增长跟它在0℃时线度之比,称为该物体的线胀系数。

设一物体在某个方向的线度的长度为l ,由于温度的变化△T 所引起的长度的变化△l 。

由实验得知,如果△T 足够小,则长度的变化△l 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并且也与原来的长度l 成正比。

即△l =l α△T .式中的比例常数α称作线膨胀系数。

对于不同的物质,α具有不同的数值。

将上式改写为l l a ∆=.T l∆。

所以,线膨胀系数α的意义是温度每改变1K 时,其线度的相对变化。

即:t l l l a t 00-=式中a 的单位是1/℃,0l 为0℃时固体的长度,t l为t ℃时固体的长度,一般金属的线胀系数大约在510-/℃的数量级。

上述线胀系数公式,也可以写成下面形式)1(0at l l t +=如果不知道0℃时的固体长度,但已知1t ℃时固体的长度,则2t ℃时的固体长度2l 为)1(),1(202101al l l al l l +=+=于是[])(1)1()1(1212112t t a l al at l l -+≈++=,这是线膨胀有用的近似计算公式。

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的膨胀可由其线膨胀很容易推导出。

为简单起见,我们研究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体,在每一个线度上均有:T al l ∆=∆)331()1()1(33223333T a T a T a l t a l l ++∆+=∆+=∆+。

因固体的α值很小,则T a T a T a ∆∆∆3,33322与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则)31()(33T a l l l ∆+=∆+ T aV V ∆=∆3式中的3α称为固体的体膨胀系数。

随着每一个线度的膨胀,固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发生膨胀,其面膨胀和体膨胀规律分别是)1(0t S S t γ+=)1(0t V V t β+=考虑各向同性的固体,其面胀系数γ、体胀系数β跟线胀系数α的关系为 γ=2α,β=3α。

例1:某热电偶的测温计的一个触点始终保持为0℃,另一个触点与待测温度的物体接触。

当待测温度为t ℃时,测温计中的热电动势力为2t at βε+=其中⋅=mV a 20.0℃-1,4100.5-⨯-=βmv •℃-2。

如果以电热电偶的热电动势ε为测温属性,规定下述线性关系来定义温标t ',即b a t +='ε。

并规定冰点的00='t ,汽点的0100='t ,试画出t t ~'的曲线。

分析:温标t '以热电动势ε为测温属性,并规定t '与ε成线性关系。

又已知ε与摄氏温标温度t 之间的关系,故t '与t 的关系即可求得。

系数a 和b 由规定的冰点和汽点的t '值求得。

解:已知2,t at b a t βεε+=+=',得出t '与t 的关系为b t a t a t ++='2βα。

规定冰点的0=t ℃,00='t规定汽点的t=100℃,0100='t 代入,即可求得系a 与b 为b=0,13201001-=+=mV a a β于是,t '和t 的关系为22300134320320t t t at t -=+='βt t ~'曲线如图3-2-1所示,t '与t 之间并非一一对应,且t '有极值3400。

例2:有一摆钟在25℃时走时准确,它的周期是2s ,摆杆为钢质的,其质量与摆锤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仍可认为是单摆。

当气温降到5℃时,摆钟每天走时如何变化?已知钢的线胀系数 5102.1-⨯=a ℃-1。

分析:钢质摆杆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缩短,摆钟走时变快。

不管摆钟走时准确与否,在盘面上的相同指示时间,指针的振动次数是恒定不变的,这由摆钟的机械结构所决定,从而求出摆钟每天走快的时间。

解:设25℃摆钟的摆长m l 1,周期s T 21=,5℃时摆长为m l 2,周期s T 2,则g l T g l T 22112,2ππ==由于12l l <,因此12T T <,说明在5℃时摆钟走时加快在一昼夜内5℃的摆钟振动次数22360024T n ⨯=,这温度下摆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1212360024T T T n ⋅⨯=。

这摆钟与标准时间的差值为△t ,图3-2-136002436002412⨯-⋅⨯=∆T T tsgl gl 37.10104.212)104.211(23600244141=⨯-⨯--⨯⨯=--ππ§3.3 液体性质3.3.1、液体的宏观特性及微观结构液体的性质介于固体与气体之间,一方面,它像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另一方面,它又像气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在物理性质上各向同性。

液体分子排列的最大特点是远程无序而短程有序,即首先液体分子在短暂时间内,在很小的区域(与分子距离同数量级)作规则的排列,称为短程有序;其次,液体中这种能近似保持规则排列的微小区域是由诸分子暂时形成的,其边界和大小随时改变,而且这些微小区域彼此之间的方位取向完全无序,表现为远程无序。

因而液体的物理性质在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同性。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较强,分子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但其平衡位置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宏观上表现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3.3.2、液体的热膨胀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只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对液体只有体膨胀才有意义。

实验证明,液体的体积跟温度的关系和固体的相同,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1(0t V V t β+=式中0V 是在0℃时的体积,t V 是液体在t ℃时的体积,β是液体的体胀系数,一般液体的体胀系数比固体大1~2个数量级,并且随温度升高有比较明显的增大。

液体除正常的热膨胀外,还有反常膨胀的现象,例如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而4℃以下体积反而变大,密度变小,直到0℃时结冰为止,正是由于水的这一奇特的性质,使得湖水总是从湖面开始结备,随着气温下降,冰层从湖面逐渐向下加厚,也亏得这一点,水中的生物才安然地度过严冬。

3.3.3、物质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固体和液体的体积随温度而变化,这将引起物体的密度变化,设某物体的质量为m ,它在0℃时的体积为0V ,则0℃时该物体的密度是00V m=ρ。

设物体在t ℃时密度t ρ,体积t V ,则t t V m=ρ。

又有)1(0t V V tβ+=,式中β是固体或液体的体膨胀系数,代入t ρ表达式得 t t V mt βρβρ+=+=1)1(00。

例1 一支水银温度计,它的石英泡的容积是0.300cm 3,指示管的内径是0.0100cm ,如果温度从30.0℃升高至40.0℃,温度计的水银指示线要移动多远?(水银的体胀系数图3-4-1 41082.1-⨯=β/℃)解:查表可得石英的线胀系数6104.0-⨯=a /℃,则其体胀系数为6102.13-⨯=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