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

合集下载

细说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

细说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

细说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苏醒延迟是指觉醒机制、麻醉药物在消耗代谢之后共同呈现的结果,是麻醉苏醒时较为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

苏醒延迟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康复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导致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有所增加,甚至还会引起并发症。

所以只有提前确定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确定全麻后苏醒延迟影响因素有何意义?在麻醉之后,监测治疗室内的患者病情变化速度非常快,病情具有高危的特征,同时患者的数量也较多,对临床护理提出的质量要求普遍比较高。

如果患者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不仅会导致麻醉之后的监测治疗室正常工作秩序受到扰乱影响,而且对患者也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严重时会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必须要找出全麻后延迟苏醒的影响因素,根据不同因素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这样才能够促使患者术后更好的康复。

全麻苏醒延迟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年龄:部分老年患者多数都伴有器官功能退行性病变问题,神经递质释放不断减少,所以很难快速的摄取和代谢掉麻醉药物。

与此同时,部分老年患者自身的肾血流量较少,肾小球的滤过率较低,所以这部分老年患者在药物代谢方面严重不足,很难及时将药物排泄出来,此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就会延长,患者的苏醒延迟风险也会增加。

术中增加麻醉药物、急诊手术:由于急诊手术患者会出现手术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等情况,尤其是对于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很难对其他内科疾病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无形中导致患者的应激水平较高。

同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不断的追加麻醉药物,药物的浓度也不断增加,无形中导致患者会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

术前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前就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尤其是患者的中枢神经受到损害影响后,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幻觉等现象发生。

此时,患者的神经递质释放产生影响,患者觉醒能力降低,进而引起苏醒延迟的情况。

术中输血量、术中液体量: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通过监测输血量以及液体量,可以及时反应出机体的损失量,输注量越高,那么血流动力学紊乱风险就会有所增加,对机体代谢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损伤等情况,进而延迟苏醒时间。

麻醉苏醒延迟原因及优质护理

麻醉苏醒延迟原因及优质护理

麻醉苏醒延迟原因及优质护理【摘要】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后,术后是否能够及时苏醒恢复意识是临床评价麻醉质量重要指标之一。

同样全身麻醉苏醒延迟是麻醉工作中常见情况之一,患者一旦出现麻醉苏醒延迟,需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否则便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神经系统受损、诱发低氧血症,情况严重者可危及其生命安全。

为此,临床应当对患者麻醉苏醒延迟原因进行准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针对性处理措施,以便防控患者出现麻醉苏醒延迟现象。

本文旨在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延迟原因以及如何进行优质护理进行叙述,以便于临床学者参考,内容如下。

【关键词】麻醉方式;延迟原因;优质护理;护理措施手术已成为治疗临床各类疾病主要手段之一,为在治疗过程中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性疼痛,需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采取不同麻醉方式,避免因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手术效果欠缺。

患者在行全身麻醉手术后,应当容易被唤醒,意识逐渐恢复,能够保持循环呼吸系统稳定,维持自主呼吸,通气充分,且术后治疗性疼痛能够得到良好控制。

患者手术麻醉结束后苏醒时间均有所差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多样化,通常与手术时间、手术种类、麻醉用药与管理以及患者自身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等因素有关。

通常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一般是在60-90min左右,患者若在该时间段未恢复意识,便可视为麻醉苏醒延迟,需及时根据苏醒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尽快恢复意识,避免一系列不良并发症发生[1]。

1麻醉苏醒延迟原因1.1合并疾病(1)肝脏疾病:肝脏是静脉麻醉药物主要代谢器官,若患者肝药物代谢酶活性下降或严重肝损害,延长药物半衰期,便会增加麻醉药物蓄积在患者体内风险。

(2)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若出现退行性下降,可间接对药物排出肾脏产生影响。

患者因围手术期需要限制液体入量,进而加重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术中出现无尿或少尿,影响麻醉药物排泄与代谢,造成麻醉药物残留或蓄积在患者体内。

(3)肺部疾病:患者机体肺组织通气血流比值失调与肺泡通气不足可引起自身出现低氧血症,进而导致苏醒延迟。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技巧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技巧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技巧麻醉科术后恢复室(以下简称恢复室)是医院中专门为手术患者提供护理和监护的部门。

在恢复室期间,患者需要接受护士的密切监测和关怀,以便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的一些重要技巧和注意事项。

I. 术前准备在患者进入恢复室之前,护士需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后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术前准备步骤: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以及手术名称,确保手术患者与手术室记录一致。

2. 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评估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

3. 恢复室设备检查:确保各种监测仪器(如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仪等)和急救设备运转正常。

4. 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特点,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器械,如镇痛药物、抗生素、静脉通道等。

II. 恢复室监护恢复室护士在手术后起到重要的监护作用,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监护方面的技巧:1. 生命体征监测: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及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大小便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疼痛评估和缓解:使用规范的疼痛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和非药物缓解措施,如冰敷、按摩等。

3. 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并根据需要使用辅助通气设备,如氧气面罩或氧气管。

4. 静脉通道护理:保持患者的静脉通道通畅,定期检查插管部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或血栓形成。

III. 病情观察与护理除了密切监护,护士还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舒适。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技巧:1. 患者安全:确保恢复室内的环境安全,避免患者意外摔倒或其他伤害,如通过床栏和使用辅助设备。

2.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制定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如提供易消化的食物或通过静脉途径输液。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要点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要点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要点手术是一项复杂而切实的医疗行为,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进入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接受护理。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承担着患者安全和舒适的重要责任。

为了确保患者的顺利康复,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

一、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通过观察和监测,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内。

二、合理管理患者疼痛术后患者常常面临疼痛的折磨,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合理管理患者的疼痛。

他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药物给药、物理疗法等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恢复。

三、保持患者舒适度手术后的患者通常处于虚弱和不适的状态,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柔软舒适的床垫、调节室内温度、控制噪音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的恢复。

四、做好患者营养管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及时提供营养支持,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体能恢复。

五、预防感染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感染。

他们需要遵循洗手和消毒等规范操作程序,保持室内的清洁和卫生。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术后切口的情况,及时进行换药和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六、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向其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

他们还需要倾听家属的关心和疑虑,并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提高护理效果。

七、继续监护患者到病房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恢复室给予护理,还包括将患者安全地转移到病房。

子宫内膜癌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癌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癌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研究其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9.11-2020.11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术后苏醒延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对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以及辅助呼吸时间等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辅助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行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术后苏醒延迟;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术后苏醒延迟是指对患者终止麻醉给药后,过30min后患者仍不能睁眼、握手,并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等。

部分患者在术后还会发生记忆改变、人格变化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其诱发因素主要是术中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或者术后呼吸道梗阻、过度通气等[1]。

为保障患者术后快速苏醒,恢复身体机能,应当在麻醉复苏室对术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

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9.11-2020.11,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均出现麻醉苏醒延迟。

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年龄50-74岁,平均(61.6±2.5)岁。

对照组48例,年龄51-76岁,平均(62.4±2.8)岁。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采用术后苏醒延迟麻醉复苏室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终止麻醉给药30min后患者苏醒情况,对未苏醒患者开展体征监护,鉴别体温、呼吸、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

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怎么护理?

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怎么护理?

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怎么护理?手术是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方法,能够将病灶切除或修复损伤器官组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控制病情进展,可促进患者康复。

而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开展,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能够使患者的意识及感觉丧失,患者不会产生疼痛感,能够避免长时间手术使患者发生不适,并使其精神紧张减轻,可为手术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通常情况下,在全身麻醉给药结束后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患者即可会清醒,但部分患者在超过该时限后仍然会神志不清晰,这种情况即为复苏延迟。

复苏延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治疗成本,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危害极大。

术后复苏延迟的原因是什么呢?上文中简单介绍了术后复苏延迟,那么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术后复苏延迟呢?一是术后低体温。

低体温会降低麻醉药物的生物转化率,同时还会对其脑组织造成影响,导致其意识不清晰,发生复苏延迟,而造成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术中灌洗液或输注液体会使患者的体温降低,同时可能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二是麻醉时间过长,影响了患者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使其体温调节能力降低;三是手术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机体暴露时间,体液流失,进而降低其体温。

二是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是导致患者发生复苏延迟的主要因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医师错误估计手术时间与进程,使得其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过多,进而导致手术结束后患者仍处于麻醉状态。

另一方面是一些中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出现衰退,使得其代谢率降低,麻醉药敏感度增加,此外其肾脏过滤功能减弱,排泄麻醉药物时间增加;心输出量降低,无法清除脑部麻醉药物。

三是患者自身原因。

患者的自身因素也会导致其出现复苏延迟,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没有做好血糖及血压等控制,导致其体征指标波动较大,麻醉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复苏延迟;一些患者的年龄较大,其肌肉量较低,导致其静息肌张力与体质量及体表面积的比值下降,同时其血管储备功能与皮肤血管收缩反应能力减弱;上述情况均可能引发复苏延迟。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复苏与护理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复苏与护理

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复苏与护理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患者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

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作用并未完全中止,即麻醉和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影响并不会立即消除。

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物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因此,恢复室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安全,监护和治疗在此阶段内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1],是一般性的麻醉恢复,手术后患者住PACU只是短时间的留治观察。

1一般护理1.1体位患者在复苏期间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稍做后仰。

小儿将头偏向一侧,可在肩部垫一薄枕,或取侧卧位头适当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还需移动体位。

1.2体温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体温过低应及时给加温毯、热水袋等保暖。

麻醉后患者出现寒战,多因手术中血管扩张,静脉输液使体温降低所致,一般均在保暖处理后消失。

如遇顽固性寒战,可以使用小剂量杜冷丁10~20mg。

1.3确保安全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点,术后常有意识模糊、谵妄、躁动不安等情况,必须密切观察防止坠床和其他意外发生。

小儿由于紧张焦虑、烦躁等更易坠床,或拉脱各种引流管,因此须加床栏,约束带制动,并固定好各种引流管,以防意外发生。

1.4合理给氧复苏患者的合理给氧关系到苏醒的过程以及防止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等脏器发生并发症,还关系到细胞代谢和电解质平衡。

在麻醉复苏期间要重视氧疗,它是纠正低氧血症的一种有效措施,一般患者吸入氧浓度在34%~28%即可使动脉氧分压达到满意的水平。

给氧的方法有鼻导管、面罩、经通气管吸氧等。

面罩给氧的氧浓度稳定,对PaO2提高的幅度较大,速度也较快。

1.5出入量的观察与记录术后患者要保持静脉通畅,根据不同的患者按需输液输血,并注意滴速,同时详细记录出入量。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全麻手术后需要在麻醉复苏室中停留一段时间,生命体征稳定、如期苏醒后才能送回病房。

停留过程中的护理尤为重要,需要应对麻醉导致的不良情况,常规护理措施笼统,并未对具体情况重点改善,并发症较多[1]。

针对性护理能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改善,防护作用明显,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较安全,护理满意率较高,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院内进行全麻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参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

共有47例男和15例女,均在(47.51±9.43)岁,平均麻醉时间(83.52±19.81)min。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后不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患者主要来自骨科、心外科、普外科,术前家属已代签知情同意书。

排除: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脏器功能异常、呼吸及血液循环异常。

1.2方法1.2.1参照组在麻醉复苏室中按常规要求维持呼吸机正常运转、监测生命体征、对引流、负压吸引装置等格外注意,准备好急救药品、器械、仪器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2.2观察组针对性护理:①患者到达麻醉复苏室后要先了解术中麻醉情况,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开展护理。

②呼吸指标略低的患者,需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在加压吸氧的同时进行吸痰、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等操作,保障导管顺畅、呼吸指标变好。

③针对肢体冰凉或室温略低的情况,要添加毛毯或棉被,减少暴露在外的皮肤,并按时按摩肢体,保障血液循环,防止着凉。

④针对皱眉等情况要评估疼痛,从物理镇痛开始,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⑤针对苏醒后恐慌、乱动的患者,要快速安抚,告知手术很成功,必要时提前使用束缚带和防护栏,防止患者乱动、坠落。

还要调节患者心态,保障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的稳定性,避免血压等波动。

1.3观察指标记录低氧血症、高血压、低血压、苏醒延迟/喉痉挛等并发症,生成并发症发生率。

用护理满意度评估表进行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评估,护理满意率用满意和基本满意例数生成。

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

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

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麻醉复苏期是指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后, 进入复苏室,由麻醉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随着施行麻醉和手术的增加,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功能的紊乱未能彻底纠正,患者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麻醉苏醒期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 以便使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麻醉复苏期。

还应及时发现、处理对各类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及非正常反应, 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以便及时抢救患者生命。

因此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是确保患者预后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患者围麻醉期护理安全。

1 PACU 工作的重要意义1. 1 对麻醉患者术后生命功能进行连续监测麻醉及重大手术后, 其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创伤和打击以及对生理的干扰仍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各种生理反射也未完全恢复, 其潜在危险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期,。

资料显示, PACU 监测治疗期间麻醉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率达6.2%,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 恶心呕吐, 拔管后呼吸抑制和躁动,此时,任何疏忽, 都可能使病情恶化, 甚至造成死亡, 因而需要通过严密的监测与加强治疗。

PACU 工作的重要意义, 观察术后病人麻醉恢复过程, 预防并早期发现和治疗手术、麻醉后并发症, 确保病人安全。

1. 2 PACU 的工作缩短了病人在手术室的滞留时间, 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率, 麻醉医生可以放心地进行下一台麻醉工作, 节约了人力物力。

PACU 的工作完善了麻醉后病人的管理, 是麻醉学科发展的需要。

2 PACU 的基本要求2. 1 环境要求监护室的设置应靠近手术室, 室内应保持清洁、肃静、光线柔和,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5℃ , 湿度在60%左右,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2. 2 设备要求应具备立即进行抢救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如急救药品、呼吸机、起搏器、除颤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和吸引装置、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中心静脉穿刺包、导尿包等。

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

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

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全身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以达到手术操作的目的。

然而,在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复苏期进行监护和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平稳地恢复意识和生命体征。

本文将介绍全身麻醉后的复苏管理措施。

1. 环境管理在全身麻醉后的复苏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非常重要。

确保手术室或恢复室的温度适宜,并保持适当的通风。

定期检查床单和床垫,保持干净和干燥。

此外,尽量减少噪音和其他刺激,以避免干扰患者的休息和恢复。

2. 监测生命体征复苏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此,医护人员应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并定期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及时分析和评估患者的复苏情况。

3. 疼痛管理麻醉过程可能造成术后疼痛,因此在复苏期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途径,如口服镇痛药、静脉输液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冰敷、热敷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4. 恢复意识在全身麻醉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意识。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眼睛的反应、运动反应等。

同时,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促进意识的恢复。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5. 气道管理复苏期间,气道管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情况,包括声音、呼吸等。

如有必要,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清理气道、辅助通气等。

此外,还应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在必要时进行氧疗。

6. 液体管理在全身麻醉后,适当的液体管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手术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液体补充方式和剂量。

同时,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并及时调整液体的种类和输注速度。

7. 饮食管理复苏期间,饮食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恢复情况,医护人员会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麻醉恢复室是手术结束后继续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麻醉后近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场所。

第二条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

第三条麻醉恢复室应在护理部领导下,麻醉科主任的指导下,由护士长或组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护士对术后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观察,监测和护理。

第四条严格执行医院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等,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五条麻醉恢复室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按麻醉科医师的医嘱进行病情监测与诊治。

第六条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定时测量动脉氧饱和度、血压、体温、脉搏、心电图、呼吸,并及时记录。

第七条当患者清醒后,生命体征及主要器官功能稳定、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4分后,由麻醉医师决定是否让其离开麻醉恢复室。

第八条严格落实交接制度。

患者入、出麻醉恢复室时均应核对患者身份,做好患者病情、药品及物品等交接。

第九条麻醉恢复室各种仪器、设备等物品均应完好无损并处于备用状态。

第十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及抢救药品的安全管理,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补充和记录。

第十一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做好麻醉耗材管理,建立麻醉耗材出入库使用台账。

第十二条专人负责麻醉恢复室相关质量指标数据的收集,按要求及时上报并持续改进。

全麻术后的复苏,需要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的复苏,需要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的复苏,需要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射和呼吸道吸入进入体内,使体内中枢神经系统暂时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时候患者神志丧失,没有痛觉,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是临床最常使用的麻醉方法,全麻按照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通过药物的作用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从而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

相比于局部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对于患者的身体具有较大影响,全身麻醉患者苏醒需要一定的时间,麻醉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有可能会发生气道梗阻、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术区出血等并发症。

所以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也是诊疗工作中关注的重点阶段,本文主要介绍麻醉复苏期需要接受哪些护理措施。

(一)全麻术后复苏的主要场所当麻醉药物代谢或者从体内排出,患者的神志及各种反射会逐渐恢复。

全身麻醉后的清醒,就是苏醒麻醉过程。

全麻术后复苏是在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会对全身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

麻醉复苏室配备专业的麻醉医护人员和各种生命支持、监护仪器,并接受严密监护,全麻复苏室对保障术后全麻患者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手术台利用率及加快连台手术的周转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为防止出现无意识拔管等意外状况,医护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在麻醉恢复阶段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

(二)全麻术后复苏时间全麻术后复苏时间主要指从停止给予麻醉药,到患者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正确反应的这段时间。

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患者到麻醉复苏室,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后在麻醉医生管理下,各种仪器设备监护下,一般会在几分钟到30分钟内醒来,一个小时基本完全清醒,为了安全我们的复苏时间以一小时为一重要标准。

基础疾病较多、高龄、手术创伤较大、手术耗时较长等情况,术后复苏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

全麻后超过2h意识仍不恢复,排除脑血管意外,不能睁眼、握手,意识不清,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即可认为是苏醒延迟。

麻醉复苏期的护理

麻醉复苏期的护理

(四)维持正常体温
体温过低,影响病人的苏醒。因此复苏室的室温应控制 在22℃ 左右,加强保暖,必要时将水温不超过50℃ 的热水 袋用毛巾裹好后帮助病人保暖,并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5 mg~10 mg静脉输注。
(五)防止意外损伤
使用麻醉剂后病人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明显的兴奋 期、意识模糊,出现躁动、幻觉,相应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易发生坠床,。此时必须有专人守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 止自行拔除各种导管而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伤 害,可按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
麻醉复苏室的设备 完善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 护仪、中心吸引、中心供氧、喉镜、各种规格的气 管导管、人工呼吸球囊、深静脉穿刺包,各种抢救 药品齐全。目的是确保监护质量和及时抢救病人。
(一)一般护理 (1)病人入手术室后,复苏室的当班护士应检查各类监护
设备及抢救物品,使之呈备用状态。 (2)病人术毕由专人护送至复苏室,接班护士立即给病人 取合适体位,注意保暖,对烦躁的病人必要时加用约束带。 (3)确定呼吸道通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 (4)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 无创血压);测体温;记尿量。 (5)和巡回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了解病人接受了哪些手术 和麻醉。然后查看手术前、手术中生命体征和任何异常生理 状况。 (6)保持静脉液路通畅,保证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加固 并妥善安放各种引流管,及时清除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并做好 记录。
麻醉复苏期相关并发症
(1)呼吸道梗阻 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 引起。轻者表现为鼾声,重者可出现“三凹征”。 (2)呼吸抑制 多由大手术、麻醉深或时间长、术 后麻醉药及肌松剂残余引起,表现为呼吸浅慢, SpO2 偏低。
(3)呕吐、误吸 全身麻醉后呕吐并非罕见,尤其 是未清醒时发生,呕吐后易发生痉挛、误吸,严重 吸入可致肺损伤,危害极大。尤其小儿易发生。 (4)循环功能不稳 多由术中失血引起。表现为血 压低、心率快、心电图改变等。老年人,特别是合 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易发生。

全麻患者滞留麻醉复苏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全麻患者滞留麻醉复苏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全麻患者滞留麻醉复苏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全麻患者滞留麻醉复苏室(PACU)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选用我院PACU收治的2020年1月~2020年12月麻醉复苏室滞留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发生滞留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42 例患者滞留PACU的原因主要涉及苏醒延迟、低氧血症、低体温、年龄≥60岁、血液循环不稳定、术后出血等,在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3 例患者转入 ICU,39例患者返回普通病房。

结论:影响全麻患者滞留PACU的原因较多,且多个原因属于不可控制的客观原因,PACU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全麻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针对性采取干预,保证患者可以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避免滞留PACU。

【关键词】全身麻醉;滞留PACU;护理患者滞留苏醒室的情况主要包括患者麻醉术后一定时间内未正常清醒或者清醒不全、术后清醒但呼吸循环不稳定、区域阻滞不全或麻醉并发症发生、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或呼吸循环尚未稳定[1]。

当患者术后神志正常、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肌张力恢复;可以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通气功能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Steward评分≥4分,麻醉医生确认后方可离开苏醒室。

在本次研究中,探讨42例患者滞留PACU的原因与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院PACU收治的2020年1月~2020年12月麻醉复苏室滞留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9 例,年龄分布区间为46-88 岁,平均年龄为(67.36±10.01)岁。

.腹部手术12 例,妇科手术9,胸外科手术7 例,骨科手术5例,泌尿外科手术4 例,乳腺外科手术3 例,颈部手术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拔出气管插管后进入PACU,本组患者的滞留时间为1.5-3h ,平均为(2.01±0.23)h。

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护理要点

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护理要点

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护理要点摘要:本文探讨了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护理要点,首先简单介绍了麻醉复苏室(PACU)的功能和作用,随后提出了麻醉复苏室的设置要求,进而重点讨论了麻醉复苏室的工作内容和护理要点。

再之后讲述了病人出麻醉复苏室的几条指标,最后讨论了麻醉复苏室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麻醉复苏室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作用;护理要点麻醉复苏室(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的病人进行监测和治疗,直到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

麻醉复苏室可以为麻醉手术后的病人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后续治疗服务,有效避免了病人术后不良状况的出现。

因此,虽然麻醉复苏室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但重要性却日渐突出。

1 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作为麻醉手术病人术后的监测和治疗机构,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监测麻醉患者术后生命功能在经过麻醉手术后,由于受到手术和麻醉的影响,病人的生理状况仍旧处于不稳定状态,与此同时各种生理反射也没有完全恢复。

这时将病人转移至麻醉复苏室,可以使病人处于高质量的监测和治疗环境下,进而使病人安然度过危险期。

无论是经过全身麻醉手术还是局部麻醉手术的病人,他们刚刚从麻醉中恢复过来,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理上的功能也没有恢复完全,短时间内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也无法恢复稳定。

不仅如此,在结束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里,病人身上的麻醉作用还未完全消除,保护性反射也没有完全恢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有6.2%的病人在麻醉复苏室治疗期间出现了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麻醉复苏室专业的处理,病人的病情很容易会恶化,甚至可能导致病人死亡[1]。

因此,麻醉复苏室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监测麻醉患者术后的生命功能,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异常并发症,立即对其进行治疗,从而保证病人生命健康的安全。

1.2 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如果没有麻醉复苏室,麻醉手术后的病人往往还需要在手术室滞留一段时间,直到度过术后麻醉危险期才能离开。

全身麻醉病人复苏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身麻醉病人复苏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身麻醉病人复苏延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进行全身麻醉应用后导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内滞留因素的总结,并进行相关护理措施的讨论。

方法:对2019年6月~2020年5月曾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术并滞留与麻醉复苏室的75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对引发滞留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

结果:引起75例患者滞留PACU事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大、血液循环不畅、血氧含量低、复苏延迟、体型肥胖以及术后出血的发生等。

在75例病患中,其中72例经过积极应对方法都安全返回病室,而有3例在气管插管后送入ICU。

结论:PACU工作人员应在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间严密观察,有问题及时对症处理方可保障患者麻醉苏醒期生命安全。

【关键词】全身麻醉;病人;复苏延迟麻醉复苏的概念是指病人在接受全身麻醉状况下手术后逐渐转醒的过程。

麻醉复苏有其特定的场所叫做麻醉恢复室,也就是经麻醉后监测生命体征及基础治疗的地方,在此等候期间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作麻醉复苏时间。

而麻醉苏醒的时间是由手术规模、麻醉总时长、麻醉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并有所不同,在临床中通常将复苏所需时间长于两个小时定义做为复苏延迟。

遭遇复苏延迟的患者大概率会发生术后并发症,只有认真积极处理好各种并发症才是保证患者复苏安全的必要条件。

现将病例总结并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如本院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共75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其中男患27例,女患48例;年龄范围23~85岁,平均年龄(57.33±13.25)岁。

手术部位:上腹部位手术49例、泌尿外科患者6例、妇产科患者4例、胸外科患者4例、五官科患者4例、颈部损伤患者3例、颅脑外伤患者2例、骨科组患者2例以及乳腺科患者1例。

所有研究范围中患者术后都进入PACU进行麻醉复苏,时间超过两个小时,而且Aldrete PACU评分都小于9分。

麻醉复苏期中的护理注意事项与处理

麻醉复苏期中的护理注意事项与处理

麻醉复苏期中的护理注意事项与处理麻醉复苏期是手术结束后的关键阶段,也是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的过程。

在这一关键时刻,护理人员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本文将从护理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注意事项1. 观察生命体征麻醉复苏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并记录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特别是对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变化,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

2. 监测意识状态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可能处于昏迷状态或意识不清醒,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反应、语言交流等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若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做出处理。

3. 确保通畅呼吸道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可能还未完全恢复,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保持正常呼吸。

若出现气道阻塞等情况,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防止意外伤害麻醉复苏期患者恢复意识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肢体活动不稳定、意识模糊等情况,护理人员要保持警惕,防止患者因活动不当而造成意外伤害。

二、麻醉复苏期的处理方法1. 处理呼吸道问题如果患者出现气道堵塞等问题,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头后仰、侧头位置或采用吸引等方法,确保气道通畅。

2. 维持血压稳定麻醉复苏期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波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使用药物、输液等方式,及时调整患者的血压,维持其稳定。

3. 缓解疼痛不适在麻醉复苏期,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不适,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给予镇痛药物、局部冷敷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4. 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在麻醉复苏期,患者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注意手卫生、消毒操作等,防止感染的发生,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5. 提供心理支持在麻醉复苏期,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心理安慰,帮助其尽快恢复。

总结:麻醉复苏期是手术结束后的关键阶段,护理人员在此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

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

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

DOI:10.19368/ki.2096-1782.2019.10.176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胡同慧,刘春红大庆油田总医院麻醉手术科,黑龙江大庆163001[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1—10月该院收治的结肠癌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观察组针对麻醉苏醒延迟实施预防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麻醉医师处理为主,遵医嘱配合治疗,待患者苏醒后送患者返回病房。

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统计两组干预过程中(离开麻醉复苏室时、术后6h及术后24h)神经功能评分,了解两组出现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的比例。

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分别为(26.2±1.8)min,(13.8±2.1)min和(30.2±3.1)min,均早于对照组的(39.9±2.3)min(19.9±3.6)min和(35.0±3.9)min(t=29.667、9.257、6.094,P=0.000<0.05),离开麻醉复苏室时、术后6h及术后24h,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1.7±1.6)分,(83.1±2.0)分,(91.2±2.1)分,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6.8±1.7)分,(87.5±2.1)分,(94.9±2.4)分,离开麻醉复苏室时、术后6h及术后24h,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3.817、9.596、7.338,P<0.05),观察组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的比例为3例(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例(30.0%)(χ2=5.251,P=0.022<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
作者:焉晓琎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针对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进行探讨。

方法:将在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确诊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临床样本资料用于本次临床回顾性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采取采取全麻术,在患者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组,在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提供不同护理。

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实施针对性护理,通过将患者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复苏后不良反应发生
情况进行统计,借此重点探讨针对性护理价值。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显著缩短[对照组分别为(75.6±2.5)min、(95.7±5.0)min,实验组分别为(42.5±2.2)min、(76.8±2.5)min],P<0.05。

同时,实验组共有3例(8.57%)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对照组无并发症出现(0%),P<0.05。

结论: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针对性护理
能够有效推动患者术后复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安全系数,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术后护理;复苏延迟;麻醉复苏;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34-01
麻醉术后苏醒延迟主要与术中过度通气、呼吸道梗阻、机体缺氧等密切相关,患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性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影响患者记忆与人格[1]。

在本文中,笔者
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并行术中全麻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为样本进行研究,重点探讨术后复苏延迟麻醉复苏室的针对性护理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