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中的疗效观察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46例的疗效观察。
方法:观察无创通气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VD)、血脑钠肽(BNP)等变化。
结果:治疗2 h后MBP、SaO2、RR、HR、LVD及BN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12 h后LVEF升高,LVEDD 缩小(P<0.05)。
结论: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能快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并能减轻心肌耗氧,降低心脏负荷,可作为急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起病急、发展快,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1]。
在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时,对患者呼吸功能的支持极其重要。
为提高氧合,有时必须使用高浓度氧,以提高肺泡-毛细血管氧浓度梯度。
近来发现,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合并的呼吸功能不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心力衰竭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几率。
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1月对46例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使用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46例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60~73岁,平均(65.0±1.2)岁;急性心肌梗死8例,缺血性心肌病12例,扩张性心肌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诊断标准[2]。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0例在急诊急救中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以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90min前后动脉血pH、PaO2 、SaO2 、PaCO2、血压(BP)、心率(HR)、呼吸(RR)及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心率、呼吸频率、P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结论治疗组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能迅速纠正缺氧及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标签:急性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常迅速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重要脏器功能不可逆的损害甚至死亡。
笔者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应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同时加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被选入40例为2008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急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
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
治疗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67.5±12.4)岁,其中8例为缺血性心肌病,10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
均为急诊科急救患者。
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8.2±10.5)岁,其中10例为缺血性心肌病,10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均为同期急诊科急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年龄、病种、症状体征均与治疗组相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监护:应用床旁多参数心脏监护仪,对所有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床旁监护,观察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饱和度(SaO2),血压(BP),心电图及急性左心衰症状缓解时间。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是一种常用的急性呼吸衰竭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正压通气,提高患者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血压危象、急性肺栓塞等疾病中发生。
本文将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急性左心衰入选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患者。
年龄范围为18-75岁,男女不限。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左心衰。
三、研究方法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2. 常规治疗组:包括给予各种药物治疗、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心功能支持治疗等。
3.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四、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排出量、心脏指数等)、住院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五、预期结果1.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的氧合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应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
2.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应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
3.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六、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如果研究结果证实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为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探讨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探讨发布时间:2021-07-22T14:54:58.7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月4期作者:赵青[导读] 探讨在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的效果。
赵青(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急诊科;上海200940)【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的效果。
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在我院开展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16例,实施常规性药物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16例,实施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急救中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效果显著,在改善临床指标中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疗效前言急性左心衰因肺循环淤血引起,为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患病后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会导致低氧血症,需要立即实施抢救,如果救治不及时极易使得重要脏器功能遭受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对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临床中对于急性左心衰治疗主要以加强供氧为主要目标,以此实现气体交换的改善,增强心肌收缩来缓解心室衰竭[1]。
本研究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法的应用展开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区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择32例在我院开展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16)和治疗组(n=16),参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9例、7例,年龄为57-78岁,年龄均值为(67.5±3.26),病程为2-20h,均值为(11±2.15)h;治疗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0例、6例,年龄为58-78岁,年龄均值为(68±3.19),病程为2-19h,均值为(10.5±2.13)h,对比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实施面罩吸氧干预的参照组,另一组为实施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干预的实验组,每组各29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病情好转时间与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
结论在急诊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采取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左心衰是指左室心力衰竭,是临床心内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心衰疾病当中的一种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易使患者的全身器官受到损伤,还会诱发血管病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左心衰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对于慢性患者而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而对于急性患者来讲,需要进行急诊急救工作,而如何提高急诊急救的临床效果则是现代临床上广泛研究的问题,而本文就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起到的疗效。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观察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5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比,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干预,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干预,每组各29例,参照组: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16名,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为(66.43±5.33)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4名,男性患者15名,最小年龄53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为(65.75±4.21)岁。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通过将正压氧气送入患者呼吸道,提高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并通过双水平气道实现呼吸支持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氧疗和机械通气,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具有操作简单、便于使用、无需气管插管和减少气管创伤等优点,因此在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中备受关注。
目前对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中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其对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验证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心脏功能、循环系统和全身状况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1.3 研究意义研究表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和缓解肺部积液,提高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加深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还将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急性左心衰治疗的进步与发展。
【字数:270】2. 正文2.1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特点急性左心衰是一种常见急性心力衰竭的情况,通常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不足或心排血量下降所致。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最佳压力探讨
Ef e to ni v s v il v lp stv i wa e s r e ia i n o r a m e t o f c f no n a i e b —e e o ii e a r y pr s u e v ntl to n t e t n f
t t lo 6 p te t t c t e th a t al r o o a f5 a in s wi a u e l f e r i e c mp ia e t e p r t r a l r h t o l o p o e h p x mi e — h f u l t d wi r s ia o y f i e t a u d n ti r v y o e a f c h u c m
a u e l f a tf iu e c m plc t d wih r s i a o y f iu e b ir to fpr s u e c t e the r a l r o i a e t e p r t r a l r y tt a i n o e s r
西部医学 2 1 年 3月 第 2 02 4卷第 3 期 Me JWet hn, r 0 , ! : d s C i Ma h21 o a c l
双 水 平 无 创 正 压 通 气 治 疗 急 性 左 心 衰 伴 呼 吸 衰 竭 的 最 佳 压 力 探 讨
陈 鹂 , 王 梅
治 疗 急 性 左 心 衰竭 伴 呼 吸 衰竭 的 最 佳 压 力 并 评 价 其 疗 效 。结 果 应 用 BP P 滴 定 治 疗有 效 者 5 iA 0例 (9 3 ) 失败 6 8. ,
例 ( 0 7 ) 且 在 I AP 1 . 士 3 8 c 1 . , P ( 4 2 . ) mH2 E A ( . 士 1 8 a O, P P 6 5 . ) mH2 范 围 内 , 者 的 临 床 症 状 及 动 脉 血 气较 治 疗 前 改 O 患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研究共选取了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了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治疗方案详细记录并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监测显示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急性左心衰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为急性左心衰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临床研究、治疗效果、并发症、统计分析、临床观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患者选取、治疗方案、结论、临床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左心衰导致肺淤血、低氧血症和组织低灌注,是心衰的一种常见类型,治疗较为紧急。
传统的治疗包括利尿、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目的包括:1.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2.评估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3.监测并分析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4.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参考依据,推动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观察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46例患者均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与治疗2 h后比较,患者RR、HR、SBP、SaO2、pH值、PaO2、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约957%。
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迅速、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能缩短病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传统治疗方法不能迅速缓解症状,病死率极高[1]。
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我们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31~79岁,平均635岁。
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伴恐惧、窒息感,面色苍白,大汗,口唇紫绀,端坐呼吸,频繁咳出多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
患者两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HR≥110次/ min,可闻舒张期奔马律,胸片示心影增大,彩超检查左心腔扩大。
发病诱因呼吸道感染19例,体力超负荷13例,情绪激动7例,7例无明显诱因;合并心肌梗死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
排除气胸、器质性心脏病致严重心律失常,以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12治疗方法患者坐位,双腿下垂,吸氧4~8L/min,间断吸入25%~35%酒精湿化氧气,吗啡2~6 mg稀释后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0~250 μg/min微量泵注射,维持收缩压在100 mm Hg左右;肺水肿伴房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者给予西地兰02~04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治疗30 min 后,若患者血氧饱和度<85%或进行性下降,出现意识障碍,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标准,及时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采用S/T模式,吸气压力(IPAP)10~20 cm H2O,呼气末压力(PEEP)4~6 cm H2O,氧流量5~8 L/min,呼吸频率18次/min,同时控制诱因、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吸气压/呼气压及氧流量,效果欠佳者给予气管插管。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观察
背景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危急情况,它发生在心脏不能将来自肺部的血液泵回到主动脉中。
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患者往往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疲倦和水肿等症状。
在现代医学中,双水平正压通气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并探究其对患者的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的影响。
方法
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则不接受此项治疗。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症状和体征、呼吸、循环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记录并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呼吸功率明显下降,心率和血压也得到了控制。
此外,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体而言,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讨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急性左心衰竭治疗方法。
其通过通气支持和降低左心室后负荷的方式缓解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肺淤血和呼吸困难。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结论
本研究表明,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肺淤血和循环不稳定等症状。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58例住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并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中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BiPAP无创呼吸机急性左心衰竭疗效临床上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是严重的急危重症,处理不及时,可以引起各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而抢救过程纠正缺氧对终止心肺功能障碍的恶性循环至关重要,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死亡。
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与2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各种急性左心衰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5.3±7.9岁。
对照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65.1±8.4岁。
患者均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出汗、紫绀,两肺均有中等量以上哮鸣音及湿啰音,部分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1],均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Ⅳ级,神志清楚。
方法:两组均予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
治疗组BiPAP模式S/T,辅助通气压力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节,从低水平开始,逐渐增加到患者能耐受的治疗水平,吸气压力(IPAP)10~20cmH2O,呼气压力(EPAP)4~12cmH2O,呼吸频率(RR)18~20次/分,氧浓度30%~50%,持续使用2~12小时,病情好转后间断使用至停用。
对照组采用一般鼻(面)罩吸氧。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张慧英【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5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Boston心衰积分、N末端心房利钠肽原、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应用SPSS17.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在机械通气前,均有明显呼吸困难、发绀,辅助通气4 h后,35例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粉红色泡沫样痰逐渐减少至消失,紫绀消失;两肺干湿性啰音显著减轻,心率、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逐渐恢复正常,治疗3 d后,38例患者顺利撤机.有7例患者在BiPAP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RR通气前、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 d分别两两比较,P<0.01;SaO2通气前、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d分别两两比较,P<0.05;PaO2通气前、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d分别两两比较,P<0.05;PaCO2通气前、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 d分别两两比较,P<0.05;PH值在通气前与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 d分别比较,P<0.05,通气1 h和通气4 h两者比较,P>0.05,治疗后3 d分别与通气1 h和通气4 h比较,P<0.05.HR通气前、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 d分别两两比较,P<0.01;Boston积分通气前、通气1 h、4 h和治疗后3 d分别两两比较,P<0.05;LVEF通气前、治疗后3 d比较,P<0.01;6分钟步行距离在通气前与治疗后3 d比较,P<0.01;NT-proBNP在通气前与治疗后3 d比较,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气压伤、明显的血压下降、肺部炎症等不良反应,3例患者出现腹胀.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应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作者】张慧英【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 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急剧增加。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陛左心衰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反应不佳,疗效有限。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我们希望能够验证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缓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氧合水平和减轻肺水肿等方面的疗效,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将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治疗参考,从而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带来更多的好处。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我们将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研究方案,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治疗决策提供更为可靠和有效的依据。
1.3 研究意义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急性左心衰竭。
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和心脏辅助装置等。
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并发症增加的情况。
随着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技术在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验证该技术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做出贡献。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分析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实施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症好转时间为(11.8±4.2)h,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与对照组(21.3±5.2)h、15.56%(7/45)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间,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急诊急救;急性左心衰;治疗效果急性左心衰属于急症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急性肺水肿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脏暂停,因而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十分严重的威胁【1】。
而近些年,我国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几率逐渐增加,且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2】。
据已有临床研究表明,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于其心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疗效十分理想【3】。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诊急救中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50-73岁,平均年龄为(67.12±3.18)岁。
急诊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急诊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中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及血浆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
结果:两组治疗后pH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SaO2、Pa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4h后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
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血气指标急性左心衰作为常见一种急症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肺水肿,当病情严重时将诱发心脏暂停或心源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
近些年来我国急性左心衰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且常见于老年人群。
临床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可促使其心肺功能改善。
为明确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临床治疗对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我院针对性选取103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3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32:18,年龄54-76岁,平均(67.13±6.78)岁;体质量49-73kg,平均(61.32±5.14)kg。
研究组男女比例33:20,年龄55-77岁,平均(67.25±6.81)岁;体质量50-74kg,平均(61.48±5.22)kg。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16生圈塞趔医王!j!Q!Q生!!旦筮!!鲞筮垫翅垡壁望望!』壁坚垡型堕堕型熊!型丛鲤i堕些望塑:!Q!Q:!!!:!!:垒!!:;!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伴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范秀芝【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 i PA 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简称左心衰)所致严重低氧血症的作用,评估其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急性左心衰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强心、镇静、利尿、血管扩张药、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低浓度氧疗,治疗组加面罩B i PA P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变化。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气等明显改善。
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率为47.5%,总有效率为75.O%.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及早使用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结合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对心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及低氧血症,缩短急性左心衰病程,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关键词】无创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低氧血症Cl i ni ca l s t udy of t r eat m en t of s er i ous hypoxem i a due t o acut e l eft hear t fa i l ur e w i t h bi——l evel non-i nvas i ve pos i t i ve pr es sur e vent i l a t i on F A N X i u zhi.D e pa rt m e nt of Fi rs t—a i d C e nt er,t he Fi r st H os—pi t al of Zi b o,Zi bo255200,C h i na【A bst r act】O bj ect i ve T o obs er ve t he ef f ect of f aci al m as k/nas al m as k pos i t i ve pres s ure ven t i l a-t i on w i t h B i PA P ven t i l at or o n se r i ous hypoxem i a due t o a cut e le f t he ar t f a i l ur e(A L H F)and he ar t f unc t i onand t o di sc us s t he cur a t i ve ef f ect.M et hods Ei ght y cas es of se r i ous hypoxem i a due t o A LH F w ere r an—dom l y di vi ded i nt o com par i son gr o up and t re a t m ent gr oup.T he t w o group s w e re bot h gi ven t he co nven—t i o nal t re a t m ent s uch as c ar di ac,se da t i on,di ur et i c s,t he va sodi l at a t i on m ed i ci n e,an t i s pas m od i c and a n—t ias thm at ie.The com par i son gr o up w a s i n addi t i on added t he l ow conc ent r at i on oxy gen t reat m ent,and t het re at m e nt gr oup r ec ei ve d f ac e m as k B i P A P ven t i l at or t re at m e nt.C l i ni c al s ym pt om s,si gns,bl ood ga sanal ysi s and adver se r e act i ons w e re obser ved.R es ul t s I n t he t re at m e nt group,t he cl i n i cal s ym pt om s,si gns and bl ood gas w er e m uc h i m proved,t he m ar k ed ef f ect i ve r at e w as80.0%,t he t otal ef f ec t i ve r at e W as95.0%;I n t he cont r ol gr oup,t he m ar ked ef f ec t i ve r at e W as47.5%,t he t otal ef f ec t i ve r at e w a s75.O%.Ther e w a s si g ni f i ca nt di f f e r enc e bet w een t he t w o gr oups.(P<0.05).C oncl usi ons A ct i ve ear l y appli—ca t i on of noni nvas i ve ven t i l at i on c an i m prove out com e of a cut e l eft ca rdi a c dys func t i on,e vi de nt l y i m provecl i n i cal s ym pt om s and hypoxem i a i n pat i en t s w i t h a cut e l eft ca rdi a c dys func t i on,s hort en t he c o ur se of di s-eases,bei ng a qui ck,saf e and ef f ee t i ve r es cue.【K ey w ords】N o ni nv as i v e vent i l at i on;B i—l evel po si t i v e pr e ssur e vent i l a t i on;A cut e l eft he ar tf ai l ur e;H ypoxem i a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简称左心衰)是内科常见急症,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病死率很高。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韩世华【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心功能不全改善情况.方法选择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吸氧、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应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症状,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B型脑钠肽前体测定.结果治疗8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命体征(心率、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气分析、NT-proBNP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可以迅速改善缺氧,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同时有效改善心功能,在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治成功起重要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02【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低氧血症;心功能【作者】韩世华【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内科,广东东莞5236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急性心力衰竭已经成严重危害人们生活健康的重症之一。
该病症较为复杂,病情变化较快且死亡率较高,给治疗和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尤以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最为严重。
急性左心衰诱因较多,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血氧含量下降较快、肺部局部水肿及肺血液循环受阻等。
发病较重患者由于不能迅速改善缺氧情况因而救治困难,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供养迅速、操作简单、合并症状少和价格较低等特点,得到广大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认可。
本次研究在药物使用的基础上给予患者BiPAP,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S组和C组,各40例,S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C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S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效果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力衰竭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因素造成的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的现象[1]。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体乏以及虚弱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是一种体积较小,适合无创正压通气的呼吸机,具有简便安全、操作灵活、疗效可靠的特点。
运用该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还能降低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指标,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首选工具[2]。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S组和C组,各40例,其中S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7.5±17.5)岁。
C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8.5±15.5)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S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C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美国飞利浦伟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型号为BiPAP S/T)治疗,工作模式:CPAP、S、S/T,使用方法:白天使用2次,2 h/次,呼气时间为0.5~3.0 s;夜间使用1次,持续使用5~8 h。
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之后可减少呼吸次数,改为间歇性通气;患者恢复意识并且各项生命体征得以稳定之后,可取消呼吸机[3]。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呼吸指标、二次插管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患者的疗效主要包括显效:患者恢复正常,症状明
显消失;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应用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与C组患者相比较,S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C组90.0%,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呼吸指标对比
S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为(133.12±5.94)次/min,治疗后为(89.25±5.44)次/min;治疗前的呼吸指标为(33.67±5.69)次/min,治疗后为(18.03±1.49)次/min;C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为(135.56±5.18)次/min,治疗后为(92.89±3.65)次/min;治疗前的呼吸指标为(33.71±4.19)次/min,治疗后为(22.59±3.65)次/min,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二次插管率以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对比
S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为2.5%(1/40),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为(3.9±0.7)d;C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为17.5%(7/40),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为(6.5±1.4)d,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肺循环淤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而引起的[4]。
患者发病之后应当立即进行救治,让患者采取最佳体位之后高浓度的给氧、并进行快速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工作,以此来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发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主要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会出现急性肺水肿以及咳痰、咯血的现象,还会导致患者的泌尿系统出现症状[5]。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有效方法,通过其方便快捷等特征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还能降低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指标,减少二次插管的次数,缩短患者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对患者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6]。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S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的心率为(89.25±5.44)次/min;呼吸
指标为(18.03±1.49)次/min,二次插管率为2.5%(1/40),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为(3.9±0.7)d,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还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减少患者的二次插管率,缩短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丰朝,王培,王彦方,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6):461-463.
[2] 陈汉明,张友华,吕光宇,等.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心脏术后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92-194.
[3] 李国保,傅佳鹏,刘志超,等.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5):42-44.
[4] 唐庆业,刘文举,蒲宏伟,等.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6-78.
[5] 叶明,贾平,王旭,等.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尿毒症患者急性左心衰发作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8):1419-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