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臂比值、着丝点位置与染色体类型
臂比值 1.00 1.01~1.70 1.71~3.0 3.01~7.00 7.01~∞ ∞ 着丝点位置 正中部着丝点 中部着丝点区 亚中部着丝点区 亚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 表示符号 M m sm st t T
表1-1 核型分析实测记录表
序号 (条)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臂比 序号 (条)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臂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表1-2 核型分析计算表
序 号 (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和 实测长度(mm) 实测长度(mm) 长臂 短臂 全长 相对长度(%) 相对长度(%) 长臂 短臂 全长 臂比 染色体 类 型
配对;剪下每条染色体,根据随体有无及大小、 3. 配对;剪下每条染色体,根据随体有无及大小、 臂比是否相等、染色体长度是否相等来配对。 臂比是否相等、染色体长度是否相等来配对。
2染色体测量染色体测量目测相片上每条染色体长度按长短顺序初步编号写在每条染色体相片背面用钢尺逐个测量每条染色体长度总长长臂长短臂长换算出各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及着丝粒位置有随体的染色体其随体长度和次缢痕长度可计入全长也可不计入但必须加以说明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形态特征、在细胞分裂中的联 会形象以及染色体组、核型及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 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染色体测量 . 目测相片上每条染色体长度,按长短顺序初步编 号,写在每条染色体相片背面,用钢尺逐个测量每条 染色体长度(总长、长臂长、短臂长),换算出各条 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及着丝粒位置,有随体的染 色体,其随体长度和次缢痕长度可计入全长,也可不 计入,但必须加以说明。将测量和计算的数据分别记 录如表1-1和表1-2。
实验十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01
02
03
显微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 形态和排列顺序,是进行 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础。
染色体测量
使用显微测微尺等工具对 染色体进行精确测量,获 取染色体的长度、宽度等 数据。
核型分析
将染色体按照大小、形态 进行排列,形成核型图谱, 可以直观地了解染色体的 特点和变异情况。
03 实验步骤
染色体组型分析
通过对染色体进行显微观察和测 量,将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特征 和排列顺序进行描述和分类,从 而确定生物的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特征的描述
染色体数目
每种生物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这 些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
形态特征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包括长度、着丝粒 位置、核型等,这些特征可以反映染 色体的功能和进化历程。
实验结果提示,该植物可能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和适应性,对于农业 生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还表明,染色体组型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 因素,如染色体大小、着丝粒位置、核型对称性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对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技术,如全染色体微列阵技术和高通量 测序技术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分辨率。
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法,如改进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显微观察条件等,以提高实验效率 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应用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在遗传资源评价、物种分类和进化生物学 等领域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径。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是物种形成和 进化的基础,可以导致物种间的生殖隔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常用方法概述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34( 1) : 98~ 102 Guizho u A g ricultur al Sciences
1. 5 材料的染色 对材料的染色是指用颜料对材料进行处理, 仅使
染色体染色, 而染色质不染色或染色很淡, 以便观察和 分析。可分为常规染色法和分带染色法。
1. 5. 1 常规染色法 常规染色法是指用颜料对材料 进行处理, 染色体被染成一致的颜色。主要方法如下:
( 1) 醋酸洋红溶液染色[ 2, 3, 32] : 此法简单易行, 较为 常用。先将材料置于载玻片上, 用不锈钢刀片切去根 冠和伸长区, 留下分生区, 然后加一滴醋酸洋红, 待根 尖被染至暗红色时, 进行常规压片。如果想使染色的 效果更好, 可以在压片后置于酒精灯上加热数秒, 但不 能使染液沸腾。如染色过深, 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 适量 45% 的醋酸, 另一侧用滤纸吸取染 液, 以达到褪 色的目的。
第1期
刘永安 等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常用方法概述
99
速度较慢, 需处理较长的时间。进行预处理时所用的 化学药剂及主要方法如下:
( 1) 用低 浓度的 秋水仙 素溶液 对材 料进行 预处 理 。常用浓度 为 [ 4, 16, 20, 26, 30, 31, 84, 82, 85] 0. 01% ~ 0. 2% 。 秋水仙素有很强的毒性, 如果秋水仙素用量过大或处 理时间过长, 会引起染色体收缩过度或产生多倍体, 而 且秋水仙素的价格较贵。但由于用秋水仙素进行预处
【遗传学实验】染色体组型分析
相对长度=
X100
染色体组内全部染色体总长度
臂比值=
长臂长度(q) 短臂长度(p)
请问如何准确地确定 染色体组内全部染色 体的总长度?
臂比值 1.0~1.7 1.7~3.0 3.0~7.0 7.0以上
3 配对:根据测量、计算的数据进行同 源染色体的配对。
4 排列和剪贴:将配对的染色体按由大 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并编号。等长的染色体 短臂长的排在前面,特殊的染色体(如性染 色体)排在最后。让各对染色体的着丝粒排 在一条直线上,短臂在上,长臂在下。
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通过对染色体标本 和其照片进行测量、对比分析、配对、分组 、排列,对各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分析。在细 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生物进化和遗传育 种学等研究中,是重要的研究手段。
得到良好的细胞分裂图像(人)
蚕豆的核型分析
实验材料:
洋葱、大麦、玉米、黑麦、蚕豆等。本 实验选用蚕豆(2n=12)。 实验用品:
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的方法;
2 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意义。
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结构都 是恒定的。染色体组型,也称为核型,指一 个个体或物种的特有的染色体构成,包括染 色体数目以及每一条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 征(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的位置、臂比值 、随体的有无、次级缢痕的数目及位置、异 染色质的分布等)。核型是物种最稳定的性 状和标志,通常在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进
用具:蚕豆有丝分裂中期照片(6x8cm) 、剪刀、镊子、铅笔、直尺、计算器、胶水 、实白验纸步等骤。:
1 测量:测量每条染色体的长臂长度和 短臂长度,得出总长度。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 应平分为二,计入两条臂长度之内。(要使 测量尽可能准确,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实验三蚕豆染色体组型分析
遗传育种学实验遗传育种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染色体长臂相对长度xsd短臂相对长度xsd相对全度xsd有无分类1098796543566105987381731894111876242211628203798638711575235700625781406305633817851377373573221171205255467519751141273401215631097286st1033781231976252st112124099689422212198507987632322013110212060021045遗传育种学实验遗传育种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次缢痕着丝粒遗传育种学实验遗传育种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选取其中形态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分裂相照片依次剪下各单个的染色体按表型特征将全部染色体配同源对或同源组
遗传育种学实验
植物多采用压片方法制备
从固定液中选取6—8个根尖放在盛有1M HCl的试管中,在60℃水浴中水解8min
水洗2-3次。用刀片或解剖针切取根尖1mm 于载玻片上——分割成4—5小块,用针尖 拨碎分散开,加一滴苯酚品红染色3-5分钟 。
加上盖玻片,用拇指或橡皮头玻璃棒用力
均匀地敲打盖片,使根尖细胞成一单层细 胞(材料呈云雾状),进行镜检。
9.654 8,173 4.221 3.871 2.578 1.785 2.117 1.975 1.563 1.231 0.996 0.798
35.66
1.05
18.94
1.11
16.28
2.03
15.75
2.35
14.06
遗传学实验
洋葱、大蒜的鳞茎,玉米、蚕豆的种子等。本 实验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选用大蒜。 实验3 染色体组型分析
压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实验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实验用品: 实验5 果蝇的形态观察
☺ 果蝇的自由组合杂交试验 2 画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遗传学实验
☺ 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 大葱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 ☺ 果蝇的形态观察及杂交试验 ☺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试验 ☺ 果蝇的自由组合杂交试验 ☺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试验 ☺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 两对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研究 ☺ 染色体组型分析 ☺ 果蝇的唾腺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及鉴定
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第三部分 研究性实验
7 压片: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烤片。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2 预处理:将剪取的新鲜材料于0. 实验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 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冲洗后转移至卡诺氏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3~24小时。 药品:蒸馏水、卡诺氏固定液、45%醋酸、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实验3 染色体组型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性实验
2 预处理:将剪取的新鲜材料于0.1%秋水仙素 溶液中室温下处理3~4小时。
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冲 洗后转移至卡诺氏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3~24小时。
4 解离:将冲洗后的根尖放入1mol/L的盐酸中, 室温下处理10~15min。
5 软化:将解离好的根尖冲洗后,放入45%醋 酸中软化10min左右。
请注意比较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有何不同?
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
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植物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手段。
在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通过对植物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植物的遗传特性、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并为植物育种和基因工程提供实验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染色体制片是最基本的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
它通过对植物组织进行处理和解离,将解离的细胞制作成染色体悬滴或薄片,再通过染色体标记技术进行染色和观察。
染色体制片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固定-解离-染色法、醋酸不敏感-解离-染色法、花草植物花蕾组织研磨法等。
G-显带和C-显带染色技术是常用的染色体染色技术,可用于对植物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G-显带染色技术主要通过染色体在酸性条件下的显色性质差异来观察和比较染色体的组织型结构,得到染色体的G-带。
C-显带染色技术则通过对染色体进行DNA硫酸基蛋白酶酶解和碱处理,使DNA与染色体分离,再通过DNA染色剂进行染色,得到染色体的C-带。
染色体定位可通过显微术观察染色体位置和形态的变化,以及采用染色体标记和探针技术的方法,精确定位和描绘染色体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细胞核型分析、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技术等。
染色体行为观察是研究染色体变化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可以揭示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染色体的遗传性状等。
常用的方法有染色体标记和染色体芯片技术。
基因组分析是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揭示植物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阐明基因功能和基因组演化规律。
常用的方法有荧光原位杂交(FISH)、光学显微镜观察、超高分辨率的二次离子反射质谱成像技术等。
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在植物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植物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解决植物遗传问题、揭示植物遗传基础、鉴定染色体缺陷和异常等。
植物染色体的组型分析1
主缢痕:着丝点区域,不 染色。 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的 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 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 随体:某些染色体次缢痕 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 长形的突出体。通常在短 臂一端。
三、原理与方法
(二)方法 ⒈在一张染色体照片上对各染色体编号, 号码用1,2,……2n,(本实验2n=14), 写于染色体旁。 ⒉绘制染色体模式图:绘出各染色体的 染色单体形态,判明染色单体的相对位置。 ▼
三、原理与方法
⒈染色体长度,是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指标 ⑴绝对长度(单位μm):短臂(S)、长臂(L)及 全长(S+L)。
一条染色体 长度 100% ⑵相对长度= 细胞全部染色体总长
三、原理与方法
⒉着丝点的位置,以臂比确定之(L/S) ⒊次缢痕的有无和位置 ⒋随体的有无、形状和大小(SAT)
三、原理与方法
植物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染色体组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 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也叫核型 分析。
一、实验目的: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 分析方法。 二、实验材料:大麦染色体放大1200 倍)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表现出典 型形态,是识别染色体个体性和研究整个 细胞染色体组型的适宜时期,鉴别每条染 色体是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础,它依靠如 下4个形态学指标:
三、原理与方法
⒋计算每条染色体的臂比和相对长度, 根据臂比确定着丝粒位置。 ⑴L/S在1~1.7之间称为中部着丝粒,以M表示; ⑵L/S在1.7~3.0称近中着丝粒,以SM表示; ⑶L/S在3.0~7.0称近端着丝粒,以ST表示; ⑷L/S超过7.0称端部着丝粒,以T表示。
三、原理与方法
⒌根据组型分析四个指标判断同源染色 体,一般指标值明显相同或相近的先抽出 来配对。两对的指标值合并,按长度从长 →短排列,重新编码,用Ⅰ、Ⅱ……Ⅶ表 示,有随体的染色体用“SAT”标明(表 4―1),有随体排在后面。雌雄异株植物, 性染色体也应列入组型分析之中(另外排 列)。
实验 植物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实验植物染色体的组型分析【课前预习】染色体组分析通常包括哪些内容,怎么计算?【目的要求】1.学习染色体组分析的技术。
2.掌握染色体组分析的方法。
【基本原理】染色体组通常是指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所有可测定的表型特征的总称,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等。
它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染色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进行分组,对核型的各种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如对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
对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物种的特征,确定物种的亲缘关系,分析物种的变异和进化过程,对单条染色体进行识别以及基因定位,同时还应用于染色体疾病、产前诊断等临床领域。
【实验用品】豌豆根尖染色体图片(2n=14),剪刀,毫米尺。
【实验步骤】一.测量:对照片测量各条染色体的长臂(P)短臂(Q)的臂长(分别量到着丝点中部),特殊染色体的附加部分等的长度(毫米)。
二.计算有关指标的数值(指标指数):1 染色体数目在同一物种中染色体的数目一般是稳定的。
应该注意的是,染色体记数不应仅仅根据一个或少数细胞确定,至少要统计5-10个个体、30个以上效果较好的细胞为宜,然后取其众数(大于85%)确定。
2 染色体形态分析染色体形态时,一般利用体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因为此时染色体已充分缩短而稳定。
而早中期或晚期的染色体正处于收缩过程中,各部分收缩程度不大一致误差较大。
分析染色体形态常用如下指标:①染色体绝对长度(或实际长度)均以微米(μm)表示。
一般在放大照片或描图上测量,按下列公式换算:放大的染色体长度(mm)÷放大倍数×1000绝对长度不是一个可靠的,可比较的数值,因为预处理条件不同,染色体缩短程度不同。
细胞分类学中,多用相对长度。
②相对长度(relativelength,RL)均以百分比表示。
相对长度=染色体长度÷单倍染色体总长度×100 (精确到0.01)③染色体长度比指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定量细胞化学方法。即根据细胞核、染色体组或每一个染色体的DNA含量以及其他化学特性去鉴别染色体。如DNA含量的差别,一般能反映染色体大小的差异,因此可作为组型分析的内容。染色体组型分析有助于探明染色体组的演化和生物种属间的亲缘关系,对于遗传研究与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也非常重要。
三、实验材料 :
要求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或重叠很少,着丝粒、随体等形态清晰可辨。
小麦、人等有丝分裂中期标本和显微摄影所得放大照片。
பைடு நூலகம்
仪器用具:显微镜(附摄影装置)、冰箱、恒温水浴锅、135胶卷、载玻片、盖玻片、剪刀、浆糊、镊子、白纸、解剖针、刀片及毫米尺。
01
药品试剂:无水酒精、70%酒精、冰乙酸、碱性品红、苯酚、甲醛、山梨醇、对二氯苯、1N盐酸、0.05%秋水仙碱。
实验步骤:
染色体照片的测量和对比:
剪贴:将上述染色体按顺序粘贴在实验报告上,粘贴时,应使着丝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一律短臂在上,长臂在下,构成核型图。
要求:染色体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着丝粒排在同一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的)及性染色体可单独排列。
编号 1 2 3 4 5 6 ……
五、实验步骤: 染色体照片的测量和对比: 1.测量:在已放大的照片上对染色体进行测量和描述,记录染色体形态测量数据,如下: 臂率=长臂/短臂 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 总染色体长度=该细胞单倍体全部染色体长度(包括性染色体)之和 相对长度=每一个染色体的长度/总长度 2.配对: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着丝粒指数、次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性状和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3.染色体排列: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同一条直线上。有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含有随体的)及性染色体的单独排列。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手段,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植物基因组的
结构、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物种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技术主要包
括核型分析和分子标记技术。
核型分析是通过显微镜对植物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和形态分析,从而确定一种植
物的染色体组型。
这项技术可以确定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结构、大小、着丝点位置等特征。
通过核型分析,可以为物种鉴定、种质资源收集、杂交育种等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判断多
倍体植物的常用手段。
分子标记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分子标记进行染色体组型鉴定,一般采用PCR扩增的方法。
植物的DNA样品经过提取、纯化等处理后,会针对特定的位点进行PCR扩增,通过不
同电泳方法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确定样品的染色体组型。
此类技术包括全基因组扫描技术、RAPD、AFLP、SSR等。
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可以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检测,但由于其检测
面过于广泛,造成信息量过大,导致分析工作变得复杂。
而RAPD、AFLP、SSR等技术则更
注重对特定位点的分析,从而更方便、有效地进行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
除此之外,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还可以通过同源染色体重排、基因芯片、比较基因组
学等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揭示植物进化和基因功能演化等问题。
总之,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是植物遗传学和种质资源鉴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其在基
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02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3.观察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
每一细胞内特定的染色体组成叫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研究一个物种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及各种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如对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观测,从而描述和阐明该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为细胞遗传学、分类学和进化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染色体组型分析大都采用植物根尖等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制片要求分裂相为染色体分散,互不重叠,能清楚显示着丝点位置。
然后通过显微摄影,测量放大照片上的每个染色体的长度和其它形态特征,依次配对排列,编号,并对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作出描述。
三、实验材料1.材料:洋葱(Aillumcepa)的鳞茎,黑麦,蚕豆(Viciafaba)的种子,2.用具:载玻片,盖玻片,50ml烧杯,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试剂瓶,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剪刀,绘图,纸胶水等。
3.药品:Carnoy固定液,70%酒精,酸酒精,0.002M8-羟基喹啉,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秋水仙素,1mol/HCl,石碳酸品红染色液。
四、方法与步骤(一)植物有丝分裂1、材料处理先将种子用0.1~0.2%升汞(HgCl2)消毒10分钟,清水洗净后,置于23-25℃下发根至0.5cm,再移入0.05-0.1%秋水仙素溶液,根尖朝下且浸在药液中,25℃下培养直至根尖膨大。
将洋葱,或黑麦,或蚕豆发根,待根长到1.5-2.0cm左右时备用;在分裂高峰期前3h,用0.002M8-羟基喹啉,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0.02%秋水仙素溶液中,预处理3—4h;或放入冰箱(0—4℃)中预处理24h。
染色体组型分析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年月日
姓名系年级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染色体组型分析学号
a.端着丝粒染色体(T) ,NF=1; b.中部、亚中部、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M,SM,ST) ,NF=2。 (二)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特征
类别 A群 B群 C群 包括染色体的序号 第 1~3 对 第 4~5 对 第 6~12 对,X 主要特征 体积大,中部着丝粒。第 2 对着丝粒略偏离中央 体积大,中部着丝粒。彼此间不易区分 中等大小,亚中部着丝粒。第 6 对的着丝粒靠近中央,X 染色体大小介于第 6 与 7 之间,第 9 对的的长臂上有一次 缢痕,第 11 对的短臂极长,第 12 对的短臂较短,彼此间 不易区分 中等大小,近端部着丝粒,有随体。彼此间不易区分 中等大小。第 16 对为中央着丝粒,长臂上有一次缢痕; 第 17、18 对为亚中央着丝粒,后者的短臂较短 体积小,中部着丝粒。彼此间不易区分 第 21、22 对体积小,近端着丝粒,有随体,长臂常呈分叉 状; Y 染色体较前者略大,近端着丝粒,无随体,长臂常 彼此平行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年月日
姓名系年级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染色体组型分析学号
染色体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 2.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3.对照标准图型,学习识别人体各对染色体的带型特征。 4.初步掌握人体染色体组型带型分析方法。 5.了解染色体组型与带型分析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 (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 的图像。核型模式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 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一)描述染色体的四个参数: 1.相对长度
染色体组型(核型)分析
al
v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
Do cuC ww o w.p m
dfw P iza D rd. F com Tr i
人染色体放大照片 v 毫米尺、剪刀、胶水、计算器、白纸
al
v确定染色体数目 v染色体形态特征
§
长度:绝对、相对 臂比=长臂/短臂 随体的有无
§ § §
着丝点指数=短臂/(长+短臂)
Do
cuC ww o w.p m
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ubterminal region) st 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terminal region) 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terminal point)
cuC ww o w.p m
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ubmedian region) sm
Do
al
臂比值 1.00 1.01-1.70 1.71-3.00 3.01-7.00 7.01以上 ∞
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全套染色体长度
dfw P iza D rd. F com Tr i
al
四、组型分析方法
着丝点位置
染色体种类
dfw P iza D rd. F com Tr i
简写 M m t T
根据着丝粒位置,将染色体分为以下六类: 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dian point)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median region)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cuC ww o w.p m
Do
dfw P iza D rd. F com Tr i
al
近端部和端部 着丝粒染色体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形态
四、组型分析方法
v
§ § § § §
着丝粒类型相同,相对长度相近的分一组 同一组的按染色体长短顺序配对排列
实验3、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辅助资料
实验3、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即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
Belling(1921)提出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后,压片已成为植物染色体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常规技术;但是由于植物细胞有坚实的细胞壁,染色体很难象动物染色体那样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Omura 和Kurata(1978)把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应用到水稻染色体研究之中,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0.075mol.L-1氯化钾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陈瑞阳等人(1979、1982)提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酶解去壁低渗技术,并在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植物染色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在取材和预处理要求及其操作都是相同的,即两者的材料基础条件是相同的,但它们所采用的染色体分散方法是不同的。
压片法是以人工外加机械压力使染色体分散,而去壁低渗法是用酶分解细胞壁,低渗液使细胞膜吸胀、水表面张力使染色体分开。
两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操作快速简便、省材省时,后者染色体易于展开、且真实不变形,尤其是对成熟细胞多的植物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材料有独到效果,本实验主要介绍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
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根尖、茎尖及叶片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通过3周开放性实验教学,进行植物染色体制片技能训练;2、掌握植物染色体显微照象技术及组型分析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获得图象清晰、完整、高度分散的染色体典型制片;通过显微摄影,获得某植物染色体自然核型图,并能用国内外通用的植物核型分析标准,确定该植物染色体模型图、核式公式及类型;3、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制片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的染色体图象,并对其典型制片照像,收集核型分析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染色体制片素材;4、结合实验,对某一新资源植物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获得该物种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及核型模式图。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相对 长度 (%) 短臂 长臂 全长 臂比 随体 类型
1 2 3 4 5 6 . . . n
2、经测量分析,可将宽叶吊兰根尖的染色体进行配对。
3、绘制吊兰核型模式图
4、根据吊兰的染色体参数、核型及核型模式图分别见上表、 配对图和模式图。吊兰的14对染色体中,各种类型的染色 体分别有多少对,写出核型公式是 K(2n)=2x=28=?M + ?m + ?sm + ?st + ?t + ?T。
四、实验程序
1、将打印好的图片上的每条染色体进行随机 编号。 2、测量每一条染色体的长臂、短臂长度 (mm ,精确到0.01 ),自行制表。随体 长度不计入染色体长度,但需标注带随体 染色体的编号。 3、计算每一条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值。 4、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 值、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 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三、仪器与材料
材料:植物细胞染色体的照 片或永久片(可由实验一 所得),本实验是玉米根 尖染色体照片。
器具:显微镜、测微尺、毫 米尺、镊子、剪刀、绘图 纸、圆规、铅笔等。
四、实验说明
染色体组型分析通常包括如下指标:
1、染色体的数目:一般以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准, 至少统计5-10个个体、30个以上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为宜,在个体内出现不同数目时,则应如实记 录其变异幅度和各种数目的细胞数或百分比,而 以众数大于85%者为该种类的染色体数目。
3、相对长度:均以百分数表示,即:
每条染色体的长度 相对长度= 100 % 单倍染色体长度
精确到0.01
4、染色体长度比:这是指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 短染色体的比值,即:
染色体长度比=
实验 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植物有丝分裂观察的基本流程(包括试验材料的选取、预处理、固定、离解、染色、压片和核型观察等)和染色体组型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制一份,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均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在着有丝分裂。
三、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四、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解剖用具、刀片、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醋酸洋红(或醋酸地衣红)、盐酸法莫氏固定液等。
五、实验方法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实验课前3~4天,挑洋葱一个,放到广口瓶上。
瓶内装进清水,使洋葱的底部碰触至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到温暖的地方,特别注意经常换水,并使洋葱的底部总是碰触至水。
等待八根5cm时,可行生长强壮的食道制片观测。
2、trained处置细胞分裂时由于纺锤体的牵引及染色体不一定都缩到最短,故在制片时染色体易相互缠绕、重叠,所以,材料在固定前必须经理化因素预先处理,目的是改变细胞质粘度,破坏或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缩短,并促使染色体分散等。
常用的药物浓度,处理如下:0.04%―0.2%秋水仙碱水溶液处置2―5小时,a―溴代萘饱和状态水溶液处置0.5―4小时;对二氯苯饱和状态水溶液处置2―4小时;0.002m―0.2m8羟基喹啉2―4小时,上述处置在室温下即可,若低温处置则用蒸馏水在1―4度下处置24小时。
这些药物对植物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高温或长时间的处理,往往会产生多倍体或使染色体发生粘结、聚缩和解体现象,因此处理时间一般以4小时以内为适宜,温度以10―16度效果较好。
本实验:用0.002mol/l的8-羟基喹啉20℃条件下贮藏处置4h,或者0.7mm的环己酰胺中室温处置8h,将处置液取出,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下每条染色体,贴成染色体组型图:同源染色体 配对,由长至短,短臂在上,着丝点在一条水平 线上。
1
2
3
……
思考
为什么要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表示各染色体
的长度? 染色体组型分析有什么意义?
.
. 14
调整排序、编号(每对编号),最长的一对染
色体为1号,依次递减。计算同源染色体长、短
臂的平均值及相对长度,重新制表。
染色体编号 相对长度(%) 长臂 短臂 全长 臂比值 类型
1 2 . . 7
M SM . . SAT
根据表格写出核型公式:
例: 2n=14=10m+4sm(2SAT)
中国粮食作物分布
大麦根 尖细胞 有丝分 裂中期 染色体 照片
实验步骤
目测预配对 按染色体长度顺序临时排列、编号(每条单独编号) 测量每条染色体长臂、短臂长度(mm),将结果填入表中。 计算每条染色体全长、臂比值。
根据染色体长度和臂比值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编号 1 2 长臂 短臂 全.00
7.01~∞
亚端部着丝点区
端部着丝点区
st
t
∞
端部着丝点
T
实验材料 大
麦
大麦(学名:Hordeum vulgare),
俗称三月黄,禾本科植物,是一种主 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酿造啤酒 的主要原料。大麦是世界上第五大耕 作谷物,种植面积约达53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最大。
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
臂比值:长臂/短臂 着丝粒位置:下表
副缢痕及随体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有无、性状和大小。带随体的染色体用SAT
标记。
臂比值及着丝粒位置
臂比值 1.00 1.01~1.70 1.71~3.0 着丝点位置 正中部着丝点 中部着丝点区 亚中部着丝点区 表示符号 M m sm
揭示遗传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实验目的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学会分析染色体组型,计算有关数据
实验原理
染色体组型反映的是物种在染色体水平上的整体特征,
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两方面的信息。
染色体组型分析中的各项指标:
染色体数目:2n = 染色体绝对长度:长臂、短臂(mm) 染色体相对长度: (每条染色体长度/单倍染色体组总长) 100%
遗传学实验课
大麦染色体组型分析
第4 周
染色体组型
定义:分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结构特点, 并用表格、图示将这些特点展示出来。 染色体的特征:包括数目、大小、着丝粒位置、副 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有无及形态和大小等。 意义:反映了物种染色体水平的整体特征,研究和 比较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可以确定物种本身的遗传学 特征,有助于对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判断和分析,